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精选10篇)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1篇
1.综合英语面临的窘境
综合英语课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技能,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他在整个课堂体系和学生心中十分重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语教学不断从各种国内外的教学流派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实践教学。这使得中国外语教学掀起了一场革新风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但现实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并没有完全吻合。虽然教育机构和一线教师已经对学习性质和过程转变了意识,并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例如为课文准备充足的背景资料,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话题讨论,安排与语言训练相关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积极性等,但常感觉力不从心,陷入教师过分传授语言知识,主导课堂,而学生知识记笔记的传统教学的困境,与此同时,学生也认为“综合英语课堂就是学习单词,短语,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无聊的小组讨论,课堂沉闷是正常的。”综合英语课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许多该课程教师挥之不去的谜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2.任务型教学法
2.1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需要认知主体的积极参与,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真正有效地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有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它们处于不断地发展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他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外界信息,更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法则符合认知发展论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任务的设计是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目的语的环境和条件。
2.2任务型教学法的模式
英语语言学家Willis提出将任务型教学分三个阶段完成:前任务,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
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注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期间听一听其他人所做的类似任务的录音或看相关的录像。
任务轮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期间不直接指导;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汇报他们怎样完成任务,他们决定或发现了什么。
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有一系列增强自我意识的练习构成。在教师引导下,大家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使学生注意到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在分析中或分析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2.3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2.3.1实现了真正的互动教学。真正的互动式课堂应具备以下特征:多维互动、合作共享、体验创造和动态的角色。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对话,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这种互动才是多维的。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中,相互的资源不仅可以共享,而且填补自己的不足,做到集思广益,合作共享,在互动教学中,师生能真实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本身就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过程。同时,师生都扮演着动态的角色,第一阶段,教师首先是设计者,根据不同语言材料设计任务,学生也参与设计,使教学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阶段,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和负责学生参与活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生是主要参与者,也应是组织者,可以组织自己小组的活动。第三阶段,教师是促进者和评价者,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持续发展,激发学习欲望,并积极评估学生活动,学生也是自我评价者,并积极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创新,发现并解决问题。
2.3.2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根据教师设定的不同任务,主动思考,任务的完成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与应用,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并主动思考,通过阅读、翻阅资料以及参与小组讨论,激发出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3.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任务型教学使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在互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可能是发问者与回答者,因此学生需积极思考,必要时要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这也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教学实例
下面以《英语综合教程3》(高等教出版社)第六单元TextA“TheRootofHappiness:AnEmpiricalAnalysis”一文为例,来体验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任务:文章阅读幸福之源:一项实验分析(TheRootofHappiness:AnEmpiricalAnalysis)
任务目标:初级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与幸福有关的词汇,及简单的口语表达。
中级目标学生小组分别阅读1~2段,然后上讲台报告。高级目标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句型,让学生将讨论结果写成文章,主体从课文中选。
学生技能训练:Listening,Speaking,ReadingandWriting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2篇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先进教学模式,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教育部9月制定颁布实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及语言习得相关理论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 者:杜广才 黄光大 DU Guang-cai HUANG Guang-da 作者单位:杜广才,DU Guang-cai(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黄光大,HUANG Guang-da(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一、应用任务型阅读模式教学
在以前的教学中, 当学生预习完新单词之后, 教师会让学生重复地读单词, 这种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对此, 在讲解新单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将新单词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来猜测单词的含义, 随后教师再进行解释。
当然, 教师要借助图片来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大意。比如:在“Building the Future”教学中, 教师要从图片出发, 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大意,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能让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在阅读之前,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将某一城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发现城市的变化, 接着教师将城市的变化作为切入点, 引出本节课要学的课文, 即:Building the Future。通过观看这些图片, 学生基本上能了解到本篇文章的大意, 此时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想法的机会, 随后再讲解本篇文章。
高中英语教师要利用文章标题,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猜测文章的中心意思。文章标题往往是点睛之笔, 其中蕴藏着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所以, 教师要发挥文章标题的作用, 降低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比如:“Protecting Ourselves”这一标题, 当学生看到这一标题的时候, 会联想到当下的环境状况。近两年来, 雾霾天气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此时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本质上来讲,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为后代留下一片蓝色的天空。通过“Protecting Ourselves”这一标题, 学生联想到了保护环境, 这就表明学生已经大致猜测出了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 在阅读教学的时候, 教师不要着急给学生讲解相关的语法知识, 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 而是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阅读中应用任务型阅读模式, 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快速阅读是经常用到的一种阅读方式。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师要将True or False句子运用到快速阅读中。
比如:在“The Meaning of Colour”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5-8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课文, 然后让学生判断下列的句子是否正确:“1. It’s really hard for me to put up with what he did to me. ( ) 2. In Africa, many people, mainly children, die of extreme hunger and diseases every year. ( ) 3. The lead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d a talk last week to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tronger. ( ) 4. Mr. Smith loves his family deeply and is always thinking about the feelings and needs of them. ( ) ”通过让学生判断句子的正误, 便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保证了阅读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阅读后应用任务型阅读模式, 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通过阅读, 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大意, 此时学生的学习开始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创新性学习。有很多文章的结尾会留下一个问题, 此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 为文章续写, 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任务型阅读模式在阅读后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解决问题任务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 罗列型任务活动。在阅读完成之后, 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以前所学的课文中寻找与本节课相似的内容, 并且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 寻找规律。
比如:在“The Secret of Success”的阅读教学中, 当学生阅读完本篇文章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Read the notes that Kelly took about Mr. Fisher’s secret to success.”此时学生会充分结合自己的认识以及课文中所提出的内容来归纳成功的步骤如下:“1. Have a dream.Don’t worry if your dream seems impossible. 2. Picture your dream in perfect detail. 3. Write your dream down in a special notebook. 4. Read about your dream every morning. 5. Think of something to do so that you can get closer to your dream. Then do it.”在阅读后运用任务型阅读模式, 能够让学生明确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以此掌握更为深刻的道理。因此,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巧用任务型阅读模式, 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方法和策略 实践反思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将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交流任务,作为学习英语基本途径的英语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中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著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方法应该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方式转变。这一要求的提出,给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师角色带来空前挑战的同时,也为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大学英语教师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于是在探寻新的教学模式的道路上,任务型教学法就作为一种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教学模式脱颖而出。
一、任务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理论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由英国教育专家博雷泊于20世纪80年代在印度提出并实施的一整套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心理学的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一种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论,该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生不应只是被动地接收外来的信息,而是有根据有选择地接收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建构主义特别强调要通过互动和合作进行学习,认为孤立的学习不能导致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者只有通过与周围的同伴合作才能激发内在因素。而当前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特色就在于多层面的互动,正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二、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现状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以上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15级新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交流、探讨发现,该专业各个班级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应变性和得体性,使学生的依赖性变得日益明显,出现了“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从而陷入“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的病态英语教学之中,语言交际功能完全失效。
2.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构建和实施。大学英语课是目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多为经典的英语范文,且大多数范文都有着深厚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对范文的深刻把握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人文、风俗及文化内涵。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按照任务实施的不用阶段,把任务细化为课前、课上及课下任务。教师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英语教与学的最优化。
(1)任务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模式实现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和实施任务。而任务是由教师设计出来的,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为宗旨的原则。第一,任务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才能有目的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完成交际,在真实、自然或模拟自然的环境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第二,任务的设计要具备可操作性,及难易适中且不宜过长而冲击正常的教学进度。任务的设计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形成任务链,使语言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第三,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来获得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第四,任务的设计还要考虑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体现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交际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涉及许多英语之外的学科知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的稳定形式,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任务型教学课堂应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让学生置身于语言之中,在参与活动、完成任务中掌握语言,获得语言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又兼顾了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根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主题相关性任务布置的课前任务;根据课文内容、主题任务成果实施课上任务;根据词汇测试和模仿写作布置课后任务。
笔者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008版)第二册第三单元A篇课文 Marriage Across Nations为例,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实施过程作简要概述。
首先,布置课前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1)根据学习目的,列出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词、短语、语法结构、文章分析。2)围绕主题提出相关的值得探究的话题。该文章主要讲述了跨种族婚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提出如跨种族婚姻和跨国婚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中西方不同的婚姻价值观以及不同婚俗等相关问题,学生以研讨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此任务能够使学生能动、自主地收集、分析资料,用质疑、发现等方法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最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将本课的词汇制成单词表和词汇自测题集,让学生填写其派生词性、同义词、反义词,并完成自测题集,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查询网络等方式了解词汇的用法并熟记词汇。
其次,实施课上任务。1)利用PPT课件分析语篇结构、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并有重点地讲解重点词汇、关键句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篇章结构及相关知识点。2)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用重点词汇、句型造句,以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透彻理解。3)各研究小组以课件形式汇报主要问题的研究情况。全体组员需共同参与,分工完成口头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汇报作客观评价并提出问题。整个汇报过程中,教师对每一小组甚至每一个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并做书面记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所有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对这个主题问题进行全面总结。
最后布置课后任务。1)要求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课后练习,教师负责监督和检查。2)布置summary写作练习以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3)布置与课文结构相似的模拟写作练习。教师批改后在下一节课上做评讲。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笔者承担了15级两个大一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作实证研究,将两个班级分别定位实验班和对照班,人数各为63人。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而在对照班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生入学时学校的统一摸底考试中,两个班的成绩均值差异不大,分别为71.28和71.13。但是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在学年的期末考试中,虽然两个班的成绩均有所增长,但实验班的均值增幅更加明显,达到了76.47,而对照班只有73.12。
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此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教学双方的实践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此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教师而言,充斥程式化的课件教学失去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学生而言,过多地依赖网络完成任务使其任务的完成缺乏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且上网费用和个人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上网不便,影响课前、课后任务的完成。
尽管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构建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的,它克服了单纯的“自主”式学习模式的缺点,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更加务实、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Jane,Will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ritai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Press,1996.
[2]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M].Britain:Longman,Inc,1991.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廖晓春.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5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实施步骤,设计了综合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本文指出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在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增强了学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学设计;综合英语
0 前言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一、第二学年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课文内容广泛,涉及家庭生活、伦理道德、惊险经历、文化教育、网络科技等一系列话题,是学生在学习英语同时,扩展个人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何兆熊,2010:vi)。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题材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所掌握的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为高年级的高级英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合英语课往往被称为精读课,教学内容包括文章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单词词组用法、句型短语、语法规则、修辞方法、造句、翻译等语言点。传统综合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侧重语言点学习,着重讲解语法规则、词汇短语等等。教师讲,学生记,时间一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甚至提不起学习兴趣,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去学习。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能较为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的精神。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实施步骤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教学法侧重点在于“任务”,紧紧围绕任务开展教学,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使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自主学习。任务型教学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为了体现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主张语言学习通过经历方式来学比通过讲授方式更为有效。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式相反,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学生是活动主体,任务的设计、选择均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需求等因素,而老师只是起到任务设计者、促进者、评判者的作用。根据Willis(1996)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步骤可以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在任务前阶段,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介绍主题,确保每位学生明白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任务。任务中阶段,即执行阶段。学生在大量准备的基础上通过展示、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执行任务。任务后阶段,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的任务进行点评、总结,拾漏补缺。综合英语教程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兆熊主编的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中“We’ve been hit”为例来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在9.11恐怖袭击中世贸中心内人们自救、互救的故事,赞美了人们在危险时刻展示出来的勇气、决心和互相帮助的美德(鲁华山,2010:140)。笔者设计三个任务供学生完成。第一是warming-up;第二是global reading; 第三是intensive reading。下面重点分析第一和第二个任务:
2.1 任务1:Warming up 课文导入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介绍,布置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在warming up的任务前可以在课前通知学生做好准备。任务布置如下:A.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9.11 terrorist attack? B.Show us some pictures of the WTC and the Pentag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ttack.设计的两个任务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完成对课文的导入。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并事先学习、掌握与9.11恐怖袭击相关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基地组织”“伤亡人数”“民航客机”“劫持”等。对图片的收集与整理可以让学生对恐怖袭击造成的大楼损坏,民众的恐惧等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在课文的学习中更能体会到大楼内民众逃亡的难度与在极度混乱、恐惧中还能帮助他人的那份难能可贵之情!教师可以在任务布置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选出组长领导本组的讨论,分工等。
任务中阶段也就是执行阶段。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学生代表陈述和PPT展示。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本阶段由每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前述的问题A,以及就问题B进行ppt展示,在回答和展示时均需要用英文进行。在代表发言完毕后,同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可以就主题进行提问。教师在这阶段要注意倾听、笔记为随后的评分和点评做准备。考虑到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在词汇量,专有名词等难免有发音不准、解释不到位的地方,必要时,教师也要就内容进行讲解、补充。
任务后阶段主要由教师来主导。老师结合自己的笔记及时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其质量,就各个小组的亮点和不足点进行点评。此外还应指出学生在语言表达,语音等方面的不足。
通过任务1,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加强,对文章的主题、背景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国际上发生的一些恐怖袭击事件也有了初步认识,培养了学生关心时事,主动学习当下时政热词的习惯。此外,在展示的环节,学生站在全班面前进行发言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
2.2 任务2:Global reading 泛读全文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介绍和布置任务:C.What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essay? Please identify them in the text.分工完毕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只需要得出文章大意,遇到生词,长难句则根据上下文推断意思。在该任务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可以知道记叙文的几大要素,即when,what,where,who,how 等。考虑到文章的长度和难度,教师可以给学生多点时间来找出本记叙文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在执行任务阶段,教师可以抽签决定发言小组的顺序,同样,每组只需一名代表上来发言,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学生在该阶段要进行语言输出,由于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在目的语表达不清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用母语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要太担心语法错误。在学生相互讨论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走动、参与讨论、适时解答学生问题。由于该任务设计的问题不是开放式问题,因此在学生实施任务结束之后,教师要给出答案供参考。
When:On Sept.11.What: People’s reaction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attack.Ramos and Hong worked together in an effort to save a heavyset man.Where: in the WTC,New York
Who: Ramos,Hong,and the heavyset man,etc.„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该任务,学生对课文的情节发展,故事内容,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了全面了解,也极大锻炼自己快速阅读,并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本课文的第三个任务为Intensive reading,即文章精读。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语,短语,语法点等语言层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任务后阶段讲评,评估时候再次强调重点的单词,句型供学生操练,加深学生对这些新内容的记忆。综合英语课程包含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内容,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从不同角度,目的继续设计第四、五任务。比如,可以设计oral activities 让学生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来重新描述课文故事。还可以设计“演戏”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剧本,小组成员扮演角色将人们逃亡场景,互相帮助场景等表演出来。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深入、全面。小结
在综合英语课堂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给予了学生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他们始终处于“完成任务”的压力状态,他们头脑也始终处于思考状态,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经常要用到小组讨论的方式,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协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要具有更广的知识面,更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更好地起到任务的设计者、促进者、组织者、评价者的作用。当然,必须承认,任何一种教学法都具有优缺点,要上好综合英语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教师们还需要“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6篇
任务型教学在《商务英语听说》中的实践
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合资、外资企业众多,这些企业对掌握了基本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用型人才需求旺盛.
作 者:王静 作者单位:广州番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刊 名:广东教育(教研版)英文刊名:GUANGDONG EDU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H3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7篇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大学 综合英语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了“注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极少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课堂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变成“哑巴英语”。外语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构成环节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洗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求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典型的任务型教学分为5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导入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新知”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操练运用”环节: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
2.教学实例说明
本文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文主题集中在travelling 与trampling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可能会对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提倡“无破坏”旅游,以良好的旅游管理来发展地域文化和经济。旅游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本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travelling”.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led? What other places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futur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教师所问的问题要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Task2: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之前,要理清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travelling bring to our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ry to make a list of them. (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7-8groups.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do a report.)
任务3分析: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想象力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充分的讨论,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 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Task 5: Nowadays travellin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what travelling can bring to u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evelop tourism or we should just stop developing tourism so as to protect our home from being trampled?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英语辩论。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发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8篇
一、任务驱动, 强化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效果
听、说、读、写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无论是对于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 还是模式创新, 都存在严重不足。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积极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 提高听力教学的情境性与趣味性, 并将之与相应的口语练习、阅读练习、习作练习结合起来, 在整体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听力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譬如, 笔者在进行高二必修三“Healthy eating”一文的听力训练中, 采取了任务型教学策略, 极大地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倾听的过程中, 笔者特别强调要注意听力材料当中的关键词, 详略得当, 把握材料主旨, 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为此, 笔者特意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道选择题, 以引导学生养成这样良好的倾听习惯。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Wang Peng was forced to close his restaurant because hthought Yong Hui’s restaurant was better.
B.Wang Peng asked Yong Hui to close her restaurant becaushe thought his was better.
C.Wang Peng’s customers were attracted to Yong Hui’restaurant, so he went to see why.
D.Wang Peng’s restaurant was full of people that he can’handle it alone, so he went to Yong Hui’s for some help.
二、任务驱动, 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积极响应课改活动的号召, 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 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
譬如, 笔者在讲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Body language”的时候, 首先出示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迅速捕捉文本中渗透的主要信息。
1.Why are the people visiting China?
2.Why is Julia Smith surprised?
3.What do French people often do when they meet peoplethey know?
最后, 笔者布置了一项写作任务,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分析能力。即Make a list obody language expressions show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
三、任务驱动, 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综合能力
高中阶段 , 写作教学 在英语课 堂教学中 中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 , 如何有效 培养高中 生英语写 作的综合 能力 , 是每一名教 师所必须 面对的课 题。在具 体教学过 程中 , 笔者引入任务型教学理论, 以学促写,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 笔者在组织学生针对高一必修二“Music”的教材内容进行写作教学时, 就要求学生针对下列几个问题展开口头练习, 最后取长补短, 将自己在口头练习中输入、输出的信息整理成文。由于高中生对“Music”非常感兴趣, 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滔滔不绝, 写作过程中下笔千言, 一挥而就,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y?
2.Which singer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
3.How does music make you feel?
4.How did you band start?
5.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our band and others?
总之, 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 任务型教学自诞生便受到了广泛的肯定与追捧。为此,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书芝.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学习, 2013, (02) .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第9篇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使用这种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就要求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忽略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状况,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变化。教师要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
二、怎样设计任务
1.对教师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把教学内容按规定好的学时做好微观计划,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任务设计能力:(1)选取主题和设计任务的能力;(2)设定任务目标的能力;(3)评价与选编教材的能力;(4)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5)对课程的综合调控能力。
2.任务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任务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2)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3)任务设计要有真实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4)任务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任务设计范例
为了实践任务型教学新思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每一节课都采用不同的任务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现对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8 Section B When is your birthday?进行任务的设计。
Pre-task preparation
Task 1: Play a game: Hot potato
问题的设计与每个月的节日有关,引出节日及日期,复习日期的问答。在第一个任务里学生要根据自己平时所了解的知识做出回答。
Task 2: 出示三个月份的日程表
Discussion: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
出示Our favorite month的日程表,根据日程安排进行句型的练习:——When is the school trip?
——It's December 22th and 23th.
在第二个任务里学生通过做两两对话进行操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While-task procedure
Task 3: Groupwork
Using theevents we have learnt and make your own calendar, andthen make a report.
Do it like this: This is our calendar. The basketball
game is October 24th.Dave'sbirthday is October 30th….
在这个任务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任务进一步有力地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Task 4: Imagine you are a school headmaster, you are taking part in a meeting and talking about your school' schedule.
TaskⅠ Show your school's schedule
TaskⅡPairwork: Learnother school's schedule
在這个任务里老师要监控学生的讨论,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汇报活动,并展示学生所写的报告,有利于课后的交流和学习。
Task 5 what is your harvest?
在这个任务里,学生要对所学的语言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小结。对所出现的语法知识点进行操练和巩固。体会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的意义。
五、运用任务型教学的一些思考: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任务的组织者、任务完成的监督者,同时在活动中成为学生的“伙伴”。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与任务之间应相互关联,并层层递进。随着课堂进程的发展,任务在其语言知识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应体现渐进性、发展性。
3.教师在布置每一个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白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完成任务。
4.任务的设计要体现人文性。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群体协作精神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时地渗透德育、美育以及和其他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
5.任务完成后,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对于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使他们感到有成就感,从而学生会学得更积极、更主动。
六、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确实是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而只有依照任务设计的原则,精心钻研甚至整合教材,设计好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才能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会用英语做事,从而真正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缺乏真实性、趣味性,超越或低于学生实际水平的任务只能依然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因此,作为一名21世纪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创造性地应用任务型教学,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任务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探索与实践 第10篇
高行中学
黄晓静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其教育理念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因为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忽视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英语学习是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学生只有在真实语境的交际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语言,才可能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任务型为核心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教学。
英语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课文Arturo Toscanini的教学过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任务,层层深入,来让同学们完成。
Ⅰ.Pre-task lead-in: Listen to the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favourite music then come to the topic.让同学们来介绍他们喜欢的音乐,可以是歌曲,也可以是人物,以便于调动起他们对于音乐的积极性,然后顺势由音乐的话题转换到本课的主题――音乐家Toscanini。
Ⅱ.While task: Analyze the text Task 1: Learn and say.1.listen to the tape of the text and outline the brief account of Toscnini.Teacher will give the time on the screen and let the students fi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The students can make marks in the text.通过听录音,要求学生归纳出Toscanini的一生简历,并能根据屏幕上的时间找出相应的事件。
2.Skim paragraph A and ask a student to describe Toscanini in one sentence and the three world-famous operas conducted by him.快速浏览语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描述Toscanini,并在文中找出Toscanini指挥的三部著名的歌剧。
3.Scan Paragraph F&G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n the answer sheet.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his being strict with the help of the key phrases on the screen.快速阅读F和G段,填出答题纸上缺乏的内容,并让学生复述Toscanini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乐队的严格之处。
4.What factors made Toscanini a great conductor? 这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任务,要求学生总结出Toscanini的成功因素。Task 2: Ask your classmate.In this part, a student can ask any of his or her classmate a question according to what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The person who is asked has the right to ask another student another question.Teacher will give the students some time to prepare the questions and students can discuss with their deskmates.Eg: Q: Why was Toscanini physically attacked? A: Because he refused to play the fascist anthem and protested against Hitler’s ban on Jewish musicians.在这个任务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文中寻找问题,通过自己寻找搭档的方法来完成问答,如果碰到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Task 3: From all of the brilliant qualities of Toscanini,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 Toscanini: a great conductor 1.His hard work: the highest honours in cello and composition 2.Opportunity: called in to fill in as conductor at very short notice 3.His marvelous memory 4.His energy 5.His strict attitude towards performance 6.His loyalty to composer’s intention 7.His political outlook: anti-fascist 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于回答出为什么,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并通过自己思考,组织好语言来回答问题。
IV.Post-task Discussion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entertaining programs, such as super girls, my show, my hero.Some new stars become well known because of these programs, and many students are crazy about them.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a singer or star?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题,联系生活中出现的“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讨论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学生们有话可说的题目,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们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V.Homework: 1.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more musicians on the Internet.Finish the table on Page55.2.What do you think of Toscanini? Exchange your opin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最后的回家作业有两项任务,一项是搜寻更多有关音乐家的信息,另外一项是与小组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所以本课中第一组任务都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难度不高;后面两个任务是在前面一组任务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在这样一节以任务为主开展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合作意识强,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锻炼,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显然有其不可忽略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注意。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1、任务设计要先有语言输入:
任务型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一系列的任务,在任务设计中应当考虑把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事先进行语言的输入,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急于让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就不能完成任务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上文的案例中,整节课中我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这为后面两个开放型的任务作了铺垫,也使得学生在完成后两个任务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把知识作为铺垫,层层深入,通过一系列语言任务训练,才能在完成任务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运用自如。
2、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联系性:
任务型学习中的任务,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连续的。任务可能出现在多个层次,如子任务、任务、主任务、扩展性任务等,在这任务链中前一个任务的成功是完成后续任务的前提。为了在任务型教学中使学生成功地完成每个task,我们可以从任务所需的语言、思维和活动条件三个界面构成的复杂度安排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这样由数个任务构成任务链。在上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两个任务是顺理成章的,若没有前面的课文内容作铺垫,后面的拓展型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
3、任务要尽可能真实:
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是应着重考虑到任务的真实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但我们也看到不是所有的语言材料都是适合学生去完成任务的,即使同一种任务,学生受到年龄、性别、履历、区域、知识等诸多局限,在完成起来也是大不一样的。如:选择的任务是有关体育的,男生和女生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完成任务的好坏是不一样的;选择有关农业的任务,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理解上也不相同。我在设计最后一个任务时,考虑到联系学生们的真实生活,为了让他们有话可说,选取了好男儿、超女等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娱乐节目,这种任务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又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对于学生来说,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其效果肯定比教师的强化训练要有效的多。当然,源自生活的真实任务有时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源自生活的任务加以设计,使其尽可能真实并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
4、任务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平衡的。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完成第一组任务时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但是后两个任务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而有些学生的感觉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第一组任务过于简单,后面的任务才有挑战性。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时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全面,照顾大多数的学生。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但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和传统教学应该相互结合,因为这样能很好地在强化听说的同时又兼顾读写。我在教学中不是把所有的教材都以任务型教学来展开,而是相互结合,即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听说的同时,加强词汇、语法等的教学,并加强听写、背诵和课后练习。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策略,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