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精选6篇)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第1篇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看到大学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我也很忧虑。我儿子也上大学了,由于我的老家在陕西,不在新疆,在清明节祭祖上坟孩子就没法参与了。我很担心孩子长大了不懂清明节都该做些什么,也怕其用其他的节的“吃吃喝喝”问候我们。为了给孩子补课,今撰写自己小时候上坟祭祖过程,期望孩子能懂得清明节祭祖礼仪。

在陕西老家,清明节这天,家里要悬挂祖先的照片,摆贡桌,要烧香、摆祭品。上坟的时候要先做刺棘面(刺棘是一种野草,草叶边上长有密密的小刺,鲜嫩时不扎人,稍老一些就会扎人的,老家人管它叫刺棘草。因刺棘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细纤维,做出的既面晶莹碧绿又劲道大增,口感胜过新疆的拉条子),然后用花瓷大碗乘上,插上一双筷子,带上纸钱、香等放在提篮里,扛上铁锨去给祖先上坟。

在过去的农村,清明节上坟的事是儿子、孙子的事,一般女孩子是不去的。到了坟前要先对祖坟下跪,然后由长者带领大家在坟边烧纸、烧香、祭面食(刺棘面)、磕头。祭面食的时候,要先把带去的面用筷子挑出来几条,撒在坟边,然后在用土把面条覆上。祭完面食后,一般由长者用带去的铁锨圈一下祖先坟,把坟圈圆,圈圆坟后上坟礼节就基本完毕。从祖坟回来的时候,要带上未用完的面,还要从祖坟边上的柏树上折几只树枝带回家。回到家,祭祖未用完面可以吃,折回来的柏树树枝要插在大门或二门的门顶上、放在家里摆放的供桌上。这样祭祖上坟的事就基本完毕。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这一天里,一般不串门、不请客、不问候,也不大吃大喝。清明节这天,在陕西老家祭祖用的是刺棘面,家里人吃的饭也是刺棘面。整个祭祖仪式一般是很简朴,似乎重在心祭。用简朴的方式祭祀先人,似乎是要告知先人后人要做一个节约、简朴、会过日子的人。现在物质丰富了,祭祖可以与过去穷的不一样,但在祭祖时仍然不能忘了要简单朴素,因为祖先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是奢靡的人,肯定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勤俭、朴素、能吃苦,这样自己的子孙才能万世长存。

清明节也可以出去踏青,但应该在祭祖之后。在踏青中,人们在春天的阳光明媚的大自然里感受花草树木的一年一度的再生,感受我们身边生命的勃勃生

机,体会祖先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对自己的养育,这也许是我们常常所讲的感恩教育做好的心思。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第2篇

张伦吉

各位宗亲:大家好!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张氏家族成英公支系汇聚在大方县东关乡常丰村杜寨汪家洞隆重祭奠我们的祖先,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张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这几天,纷纷细雨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我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连着细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清明乃万物生长之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在中国,是一个很奇特的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既代表着万物的生,又缅怀着故去的亡。所以,清明对中国人,真的非常重要。春天的生机中缅怀生命的逝去,爱的追思取代了死的悲伤,在芳草的清香雅致中,让爱穿越阴阳两界,成为逝者与生者的心灵交流之桥。不是所有的缅怀都要伴随悲伤,也不是所有的缅怀,都要用泪水来作为注解。缅怀是为了铭记,铭记是为了照亮前行的路途。清明节该记住什么?它可以有淡淡的离愁,但决不是泪水浸泡过的悲伤,需要的是铭记,是铭记中感悟出的力量。它一定是鼓舞生者前行的力量,它一定是超脱于生命的祝福。

今天,我们站在成英公墓前,怀着一颗虔敬至诚的心,来祭奠我们的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祭祖的意义之一。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张氏族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各位宗亲:家族盛衰,族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祈祷吧!祈求我们的祖先,求他们赐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尽我所能,把我们的族会办得越来越盛大,管理越来越科学,现实化。族谱越来越完整,标准化。为始祖争功,为族谱争辉,为后人作出表率,为家族的发展和传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张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宜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张氏家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为我们张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第3篇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 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 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冯友兰曾说, “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 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 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 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 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 但人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人们的情意与祭奠, 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 表达着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

其实, 清明节期间祭祖不仅仅乡间重视, 官方也同样隆重祭奠。

祭祖大典下的经济效应

2016年4月4日,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5天后的4月9日, 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

短短6天内, 一边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一边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除去文化、政治方面的内涵, 祭拜黄帝大典所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是巨大的, 《北方新报》报道显示, 陕西省的黄帝陵1980年恢复公祭典礼后, 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规范, 景区建设一年比一年好, 祭祀经济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的金字招牌。

据新华网报道, 借助拜祖大典宣传效应, 4月9日, 新郑市拜祖大典经贸活动收获颇丰, 签订项目35个, 总签约额达739.8亿元, 创历年项目签约额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黄帝”的争夺并不仅限于河南和陕西。

媒体报道, 除了陕西黄帝陵外, 还有河南荆山黄帝陵、甘肃正宁县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而对于黄帝故里的“冠名权”, 除了河南新郑, 甘肃天水也不甘人后, 论证黄帝故里应归属甘肃天水市清水县。

今年全国两会上, 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黄帝祭祀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在建议中指出, 近些年, 黄帝祭祀乱象迭出。有的地方公然打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旗号, 以日益迫切的功利心, 凭空创造历史, 展开全方位争祭战, 使一个本应表达对先祖感恩敬穆、凝聚振奋的民族盛典, 变成了硝烟弥漫、“不庄不谐、失敬失诚”的乱象。

而近年来, 地方上对各种认祖归宗、历史文化名人争夺愈演愈烈。

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 山东临沂祭, 湖北襄樊祭, 陕西汉中祭, 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 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伏羲东奔西走, 黄帝四海为家, 诸葛到处显灵, 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不断涌现, 甚至连盘古、西王母、孙悟空也都被抬了出来。

变味的祭祖

以前战争时有人发“国难财”, 现在有人“绑架”人们的孝心发起了“死人财”。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原人大代表、陆丰市潭西镇安福公墓园负责人林耀昌在未取得国土部门用地许可情况下, 未批先建, 大面积改变土地用途, 非法占用88.13亩林地伐林开山, 毁坏农用地, 先后建成3232座墓穴, 每座墓穴卖上万元。按平方米计比有的二线城市的房价都贵许多。

早前, 曾有大妈们在烈士墓园跳广场舞被网友们痛批不像话, 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尊重先烈。不过今年清明节期间, 广东省汕尾市却有人请来艳舞女郎在墓地前坦胸露乳跳劲舞来祭奠祖先, 引数百人围观, 图片和视频被发到网上后, 有网友直斥这是伤风败俗。

情随事迁, 现在在祭祀的方式方法上有一些改变, 用纸做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等“高科技”产品作为祭品, 也无可厚非。但有的人居然糊几个“二奶”“小三”做祭品, 这就是给逝者添乱, 败坏纲常了。

祭祖形式需要环保安全

祭祖这一行为本无可厚非, 但是, 有的人认为传统的清明祭祖形式不好。

一是违背环保的理念。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几天里, 特别是在城市中, 时常见到路上人们祭奠时遗留下的纸灰和各类贡品, 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也增添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而且, 烧纸时烟火四起, 污染空气。

二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清明节正值春季气候干燥风大的时节, 在野外烧纸, 极易引发火灾,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 全国每年清明节烧纸引发的火灾事故就达近万起, 损失相当严重。

新时期总有新观念。近些年一直在提倡“文明祭祖”, 所谓“文明”, 正是为了避免对环境与空气的污染, 采用一些更为环保、安全的方式替代传统方式。

以往的土葬既占用土地, 又不环保, 而有的地方上山祭祖, 在墓前放鞭炮、点蜡烛、烧纸钱等做法, 不仅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也会对环境与空气产生污染。于是, 如今我们在清明时节, 便会看到一些比较“特别”的祭祖模式, 比如用鲜花、塑料花替代坟标 (头) 、蜡烛;用放飞气球、白鸽等替代放鞭炮、烧纸钱;甚至有网站还推出“网上扫墓”的服务;还有些地方出现集体葬礼、海上撒花等替代传统的丧葬模式;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会组织一些有规模的集体祭祀活动。

当然也有人指出, 以前的纸钱、蜡烛烧完即无影, 而现在提倡用塑料花, 但它不容易被降解, 岂不是造成另一种不环保?还有人认为, 将骨灰撒入大海或湖泊, 是不是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坟茔应该怎么建

清明上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清明扫墓填坟早已融入国人的血液。祭奠先人总得有个地方, 没有看得见的坟茔, 人们到哪里祭奠?有人认为, 网上祭奠就如看电视风光片一样, 虽说能过过“眼瘾”, 但是人们仍然想去挤那“人山人海”的5A景区, 祖坟虽破, 但那是我们心中的根。

坟茔是埋葬逝者的地方。虽然帝王、诸侯的坟墓也是坟茔, 陵墓一词却逐步特指帝王、诸侯的坟墓。普通百姓的墓地一般就称为坟茔或坟墓。随着时代的变迁, 只有极少数的帝王、诸侯的陵墓作为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 个体大规模的陵墓建设很难再出现。因而, 占地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的坟茔, 而坟茔一般仍然是以土堆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工业、城市建设、交通等等建设与农业“争地”, 但是, 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硬指标”, 有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散布田间地角的坟茔, 提出了土葬是“死人与活人争地”的观点。客观地说, 这种观点也需要商榷。

2012年3月, 河南省周口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 半年内平坟350多万座, 在全国引起了广泛争议, 被称为“河南周口平坟事件”, 其结果是群众并不认可, “戛然而止”。

2012年11月16日, 国务院颁布第628号令, 删除了《殡葬管理条例》中民政部门有权对拒不改正违法土葬、建造坟墓行为强制执行的条款。

因为坟茔不是普通的土堆, 它是葬于此者的后人寄托情感的地方。“挖祖坟”是件大事, 做得不好就会引起难以想象的恶果。

“传统观念”不一定就是落后观念, 有学者认为, “入土为安”的观念不是错, 引起矛盾的是修坟与平坟的对冲, 而修坟与平坟都是地平线以上的事。“地平线以上的事”绝大多数是生者的“杰作”, 更多的是与人“看齐”、不能比别人差心理使然的折腾。现在, 水泥坟茔已渐成风, 这“一劳永逸”的建筑风雨不侵, 既减少土地的再利用, 因使用建筑材料也带来环境的损害。

其实, 随着人口流动、移居成为一种常态, 时间的久远, 隔代人的感情就会逐步淡化, 尤其后辈没有见过的已逝去的祖辈, 祖辈基本就是一个家族的符号, 无需上纲上线, 这不是后辈不孝, 而是客观的事实, 况且, 孝针对的是需要赡养的活着的人。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2016年清明节期间, 北京迎来公墓租赁到期高峰, 大量老墓无人祭扫。

这种现象2013年就开始出现。当时, 根据北京市1992年开始实施的墓穴租期20年的规定, 一批墓穴需要续租。但很多墓穴没有人续租, 导致成千上万的墓穴无人祭扫。

其实, 在农村每隔一些年后, 也会有土堆坟茔不在有人填土而逐渐与周围土地相平。而过去的一些随意埋葬、集中式坟场, 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乱坟岗, 有水塘、有树林、有杂草、有野物, 在今天“藏粮于地”的形势下看, 可以说那是一个地区的“湿地”。

事实上, 现在确实是四五代以后的后人就很少上祖坟, 许多孙辈不知道曾祖父的墓在哪里, 也许, 100年后重孙子辈记得老祖宗就更不多了。这是自然规律, 而不是后辈刻意的忘祖。

当前, 许多地方已经普遍实行火化, 但“入土为安”仍难禁止, 在此情况下, 应该出台规定, 可以不支持土葬, 但严禁水泥等材料建墓, 在农村普遍实行火化后而又“偷”着土葬的现实情况下, 最需要及时制止的是水泥等材料建墓, 这种“一劳永逸”的建筑对生态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建设公墓是不是一定就比土葬节约土地, 这也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有统计显示, 北京市目前每年需要安置约7万份骨灰, 按照相关规定每个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计算, 每年需要7万平方米的净地, 折算成现实中的墓地, 大概需要占用净地300亩。

从另一方面来说, 建设公墓还需要许多建筑材料, 以及人力管理, 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传统文化需要“完整”继承

从2008年开始, 国家专门调整节假日, 把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假日中,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传统,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祭祖并非承认鬼神存在的迷信活动, 人们需要怀念的地方, 需要倾诉的地方, 而这种倾诉恰恰是在心灵的最深处。

清明祭祖上坟, 有的地方叫填坟, 有的地方叫添坟或圆坟, 虽然叫法不同, 但一般都是为坟茔培点新土, 烧点冥币, 表达心中的那份怀念。

不管是炎帝陵、黄帝陵还是舜帝陵、大禹陵终究是传说之陵, 在缺少文字记载的时代, 这种传说也许就是真实的。今天, 我们对民族始祖人物的纪念, 更多体现的民族情怀和大义。我们需要祭拜我们“共同”的始祖。但古老的始祖终究与每一个个体的情感寄托联系相对较少, 那一座座土质的、自己曾经见过的先辈逝后安葬的坟茔, 才是自己心有所属、叩首膜拜的地方。

传统文化需要“完整”继承。仅以清明祭祖烧纸钱为例, 就可看出传统文化需要“完整”继承、传承。

烧纸钱是祭祖活动中重要一环, 而由此容易引起火灾, 是人们把上坟祭祖视为落后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 在祭祖安全上, 先人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规范”。

先人要求, 烧纸钱最好到墓地去烧。如果祭祀在远方的逝者, 烧纸钱的时候, 可选择在三岔路口旁或空旷避静处烧纸钱, 以减少对周围的干扰。

“风高不燃, 散落无主。”就是说风大的天气不要烧纸钱, 纸钱到处飞了, 亲人也就不知道那些钱是他的了。

“烧光燃尽”, 纸钱必须化为灰烬, 不见一点火星, 亲人才能收到, 后辈才能跪拜离开, 否则, 纸钱亲人收不到, 儿孙孝未到。

这样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在烧纸钱很难杜绝的情况下, 这些教诲作为一种传统仍有其科学意义。

春社上坟祭祖及行为规则 第4篇

我刘氏宗族历史久远,文明传家,有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睦团结,互助友爱,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为了发扬广大,传承祖德,绍复礼仪。通过祭祖活动,怀念祖先,感恩族德,交流友谊,加深彼此感情,教育后代效仿先辈,做人以德为先,忠孝为本,礼仪传世,凝聚一心,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光宗耀祖,特制定本规则,互相监督,老少共同执行。

一、每年春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上坟祭祖日,上午12点祭祀准时开始,不论男女老少,都应尽量,上坟祭祖,同时欢迎出嫁的姑娘和女婿.外甥等参加祭祖。

祭祖实行签到制,凡参加人员主动到管委会主管人员处签到,未签到的视为未到,已出嫁的姑娘及女婿亲戚等都要签到。

<2>

祭祖按程序由主祭人主持进行,前来祭祖的人,除老人儿童外都应积极参加填土,整理墓堂。

<3>

凡参加祭祖的人,不论贫富,城乡,公务人员和工人,农民及所处社会地位如何,都一律平等,都要讲礼仪,尊敬长辈,统一按仪规,辈分排列行礼,该跪拜的一定跪拜,听主持人的指挥,不得各行其是。

<4>

贡品祭物的准备,用于后土,堂前贡献的盘贡{即馒头}按大小要求,轮流准备,祭祀{肉}以猪肉为主,牛.羊.鸡肉均可,量力尔备,其他酒菜i,干果.糖.水果等,可随力随意尔备,不作统一规定,弹药主持人指挥统一供献泼撒后,由{会头}张罗.统一进餐。

<5>

祭品烧纸一律在堂前供献,焚烧纸,除三年以内的新坟外,不得在自己亲属坟前另行献祭物和烧纸。<6>

祭献后的供品,包括还愿的祭物,会餐后多余的酒肉,生熟食品,按户公平分发,水果.干果.糖按各户实到人数分发,同时在坟上大家会餐的食物也要给不能上坟的老人.病人每人分留一份。

<7>

在坟上现场煮作的肉食.熬饭等先敬老人.客人.然后由管理人员安排对顺序均分给大家,保证人人到口,要互相谦让,不得争抢。

<8>

祭奠后可以饮酒,划拳取乐,但要做到不酗酒滋事。可进行一些有益娱乐活动,如说笑.唱歌跳舞.猜谜语等,不要进行不文明.有危险的活动和玩耍,如抬串,撒土等。<9>

对违反以上各条的,和无故找借口不上坟祭祖的要根据情况进行批评和经济处罚。族内对不孝敬不赡养父母者,要严厉进行批评和经济处罚,必要时尊祖支持相关人员诉讼法律。经济处罚可在下年出祭品,也可以现金处罚。各种罚款用作尊祖和大家的公益开支,如修坟墓,续家谱以及其他开支。

<10> 凡刘氏子孙要爱国.守法.讲文明.守道德.不做有危害国家.危害民众.败坏伦理道德.伤风败俗的事.尤其不得吸毒.嫖娼.赌博.拐骗.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之事。若有上述行为,除父母管外,家族在祭祀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包括父母、妻子)不得隐瞒包庇,情节轻微者进行罚款。以上述行为导致国法严惩,非正常死亡者,死后不得葬于我祖坟。<11> 建立祭祖及族茔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筹备和管理祭祖事项,平时负责祖@的管理维护,修理,调解族内发生的矛盾,协助办理丧葬等其他事项。管理委员会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

冬至上坟祭祖的注意事项 第5篇

2、祭祖和扫墓还是要心诚为好,对走路中或站立时遇到的`坟,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脚去碰墓碑之类的,在这样的场所要多有严肃庄重的态度为好。其他邻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随意触碰占据。

3、面对先辈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杂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扫除墓前的杂物,清洗下,墓碑。把整个墓地弄得焕然一新,外观上更加饱满,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辈保佑后代富贵昌盛。

4、选择扫墓的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象天未亮或刚亮或是傍晚时分或太阳将下时,都是不可以去扫墓的。因为此时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扫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间为好。

冬至民间传统美食

1、羊肉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煮过肉的汤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不过羊肉虽好,但也不能吃太多。吃羊肉时,最好同时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羊肉不宜食用。

2、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3、馄饨

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相传,苏州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纪念大美女西施。还有一说,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4、饺子

回老家之上坟日记 第6篇

回老家之上坟日记

今天早晨,爸爸叫我起床,说今天要回老家上坟,要做四大爷家的汽车,我们到了小区门口,看见了四大爷的汽车,我们坐上车我和哥哥坐在后面,过了一会就到了老家,那里的空气非常新鲜,有一点小雾,大爷叫我和哥哥到大爷(另一个大爷)家拿碗和筷子,拿到了碗和筷子,给了四大爷,我看见大宇哥在和同学放鞭炮,大宇哥家是老家第二大的羊圈,我说我不想去上坟,大宇哥就带我和哥哥到他们家的羊圈离去,我拿上照相机,就去了,刚进院子就听见狗汪汪叫,我们进了羊圈,里面非常臭,看见有三个棚子都是装大羊的,最后一个棚子可以进去,一半时装小羊的`,一般是小样的活动空间,我和大宇哥还有哥哥翻个栅栏,去看小羊,小羊身上的毛很多,不像大羊,身上很少毛,不过小羊的生活区里,有一只大羊,说是那只小羊,是刚生出来的,所以要呆在妈妈身边,有两只小羊,见了我就跑出来,像是给我也一个见面礼,那里的小羊最大的已经长出角来了,不过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之处,每个棚子里都有一个像砖头一样的东西,大宇哥告诉我那叫舔快,羊要是需要盐的时候就甜一下这个,就可以了,我拿起相机,按下快门键,多给小羊羔们照几张,四大爷来了,我和大宇哥还有哥哥,都跟着四大爷来到了,叫我和哥哥到坟地上坟,我们放了鞭炮,又烧了纸,在墓碑磕头,大宇哥说我们把菜放进去吧!我们就把菜和酒放进去,大宇哥把馒头放进去,火烧完了,我把酒都放进去了,就变成了烤馒头加酒,我们吃完饭就走了。

我们老家还不错吧!要是还想知道事,敬请期待《回老家之拜年》。

相关文章
小学清明节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清明节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清明节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清明节小学生活动总结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到了,天空应时的下起了雨。雨后的空...

1
2025-09-19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精选6篇)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第1篇清明节起源:春雷惊蛰(杨柳青年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

1
2025-09-19
清明节的诗篇范文

清明节的诗篇范文

清明节的诗篇范文(精选5篇)清明节的诗篇 第1篇《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
2025-09-19
2020年清明节悼念祭奠烈士发言

2020年清明节悼念祭奠烈士发言

2020年清明节悼念祭奠烈士发言(精选7篇)2020年清明节悼念祭奠烈士发言 第1篇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

1
2025-09-19
2022年清明节悼念先烈演讲稿

2022年清明节悼念先烈演讲稿

2022年清明节悼念先烈演讲稿(精选12篇)2022年清明节悼念先烈演讲稿 第1篇尊敬的各位老师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清明节...

1
2025-09-19
2022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精选12篇)2022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第1篇清明节2022几月几日清明是每年4月4日或5日。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

1
2025-09-19
2022年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主持词

2022年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主持词

2022年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主持词(精选12篇)2022年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主持词 第1篇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主持词开场白合:老师们、同学们,...

1
2025-09-19
2022年清明节主题讲话演讲稿

2022年清明节主题讲话演讲稿

2022年清明节主题讲话演讲稿(精选13篇)2022年清明节主题讲话演讲稿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