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中药调理(精选8篇)
前列腺炎中药调理 第1篇
蒲公英0.9克*2 白茅根2.5克 泽兰0.7克 川木通0.5克 赤芍2克 白芍1克
麸炒泽泻1.5克 甘草0.5克 败酱草1克*2 红花0.8克 丹参1.8克
前列腺炎中药调理 第2篇
身体气血不足 中医调理有妙招
气虚
气虚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乏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
气虚者需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食物可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血虚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进补宜采纳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食物有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前列腺炎中药调理 第3篇
关键词:奶牛,中药,成方,调理,奶产量
奶牛奶产量的高低, 取决于品种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从兽医学的意义上讲, 就是保障动物机体的和谐, 从而发挥品种的生产优势。运用中兽医药学理论的整体理念, 阴阳平衡, 扶正祛邪等辩证原理, 对100头奶牛, 使用中药成方当归四物汤和通乳散进行调理, 取得了实际泌乳期延长17 d, 日均奶产量提高3.8 kg, 提高16.74%, 产后疾病发病率降低22%的良好效果。奶牛乳汁迟少总体上属于气血虚弱, 气血不调, 乳汁化源不足所致。所以一般的治疗原则是补气血, 通经络, 佐通乳。本试验用于调理, 而非治疗, 因此使用成方, 剂数不宜太多, 用药时间不宜太长。
一、材料与方法
㈠方剂的选择 一是采用当归四物汤补血活血:即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各50 g, 研末, 温开水灌服, 三剂即可。二是通乳散通络下乳:当归60 g、通草30 g、木香30 g、山甲珠30 g、王不留行60 g、路路通60 g、瓜蒌60 g、生延胡40 g, 研末, 白酒50 m L为引, 温开水灌服, 三剂即可。
㈡用法 奶牛产后3 d, 用当归四物汤, 研末温开水送服, 每日一剂, 连服3 d。间隔7 d后, 服用通乳散通络下乳, 每日一剂, 连服3 d。
㈢试验牛 选择玉门油田农牧公司华油奶牛场100头经产奶牛,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头。第一组在用药调理后观察记录当年实际泌乳时间, 日产奶量, 产后疾病发病数。第二组作为对照。试验期为12个月。
二、结果
㈠两组奶牛实际泌乳期结果比较
表1表明:试验组实际泌乳期在285 d以下的为0, 达到285 d的21头, 占42%, 达到300 d的23头, 占46%, 达到305 d的6头, 占12%;对照组270 d以下8头, 占16%, 达到270 d的14头, 占28%, 达到300 d的3头, 仅占6%, 达到305 d的为0。平均年实际泌乳期:试验组297 d, 对照组为280 d, 平均延长了17 d, 差异极显著 (P<0.01) 。
㈡日均奶产量提高
表2表明:试验组日均奶产量15 kg以下为0, 15~20 kg 16头, 占32%, 20~30 kg的30头, 占60%, 30 kg以上的4头, 占8%;对照组15 kg以下4头, 占8%, 15~20 kg的29头, 占58%, 20~30 kg的16头, 占2%, 30 kg以上的1头占2%。日平均奶产量试验组为26.5 kg, 对照组为22.7 kg, 提高了3.8 kg, 提高了16.74%, 差异极显著 (P<0.01) 。
㈢产后疾病发病率降低
表3表明:试验中产后疾病指具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 经中西医方法治疗, 大多数仍然能够治愈。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产后疾病发病数减少了8头, 发病率降低了22%, 差异极显著 (P<0.01) 。
三、讨论
一是运用中兽医药学理论的整体理念, 阴阳平衡, 扶正祛邪原理, 发挥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点, 使用中药成方当归四物汤和通乳散进行调理, 提高奶牛生产能力, 发挥优良品种的性能是非常有效的。二是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使用中药调理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成本较低、无药物残留, 与西药治疗对比, 没有弃奶期, 适宜于无公害产品的生产, 运用中医学实施保健工程在今后奶牛生产中, 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三是本试验中产奶量提高快, 实际泌乳期延长量大的试验奶牛基本上是胚胎移植引进的纯种荷斯坦, 说明本方法可以发挥奶牛的品种优势, 提高生产能力。四是中药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 被动物机体吸收后参与动物体内的微循环, 改善细胞的化学环境和物理环境, 激发机体自身的潜能, 从而实现组织细胞器官功能的正常化, 使机体各器官之间达到和谐, 使用几年前流传下来的经典方剂, 辨证使用, 作为保健产品, 比研究新的单一的药物添加剂、复方添加剂更有价值。五是本试验在饲养、生产水平比较好的奶牛场进行, 对散养奶牛应该适宜, 根据调查预计提高的比例更高。本试验受各种条件限制, 不能在成方作用机理等方面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前列腺炎的饮食调理 第4篇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前列腺炎发病也可能与季节、饮食、性活动、泌尿生殖道炎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下尿路综合征、职业、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青壮年时期也是前列腺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其他部位发生感染,病原体就可进入前列腺,形成急、慢性炎症。据国内统计资料显示,前列腺炎以青壮年人患病率最高,因前列腺炎而就诊的人数约占就诊男性病人的20%~30%。根据临床发现,进入中年以后,几乎所有男人的前列腺都会逐渐肥大,前列腺炎是引起前列腺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其主要症状往往是出现尿频、尿少甚至急性尿闭,最严重的是对肾功能的影响。前列腺充血、下尿路梗阻或炎症、会阴及尿道损伤后诱发前列腺炎。其他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时也可合并感染。其中尿道炎症直接蔓延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是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前列腺炎患者的营养原则
1.限制脂肪摄入
多国的科学家研究指出,高脂肪食物吃得越多,前列腺癌的罹患率也越高,高脂肪的食物对人体有许多害处,因此限制其摄取量是必要的。建议应尽量将每日的脂肪摄取量降低到总热量的20%以下,才能降低前列腺癌的罹患率。
2.补充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合成精液的重要原料,所以在日常膳食中应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一些瘦肉、鱼、虾、禽蛋及豆制品。烹饪时最好采取蒸、煮、烧、炒等方法,这样可避免高温造成的营养损失。
3.维生素补充要平衡
维生素A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速细胞分裂的速度和刺激新的细胞生长;维生素C 具有抗病解毒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维生素E能调节性腺功能,并有增强精子活力的作用。这些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及动物肝脏、植物油等食物中。
4.补充足量矿物质食物
铁的缺乏可能导致性交后出现疲乏、无力、喘息、面色苍白等现象,因此要注意铁的补充。此外,钙、磷、锌、硫、铬、硒等微量元素也是精液的组成物质,对激发精子的活力有特殊功效,这些成分可在绿叶蔬菜中摄取。黄豆及豆类制品等都是预防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的最佳食品。在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血液中发现,硒和锌是较为缺乏的两种重要的微量矿物质。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遭受氧化破坏而引起肿瘤的生长,对于男性尤其需要,因男性全身的能量供应几乎一半是集中在睾丸及毗连着前列腺的精管里面。锌是大量集中在前列腺的另一种矿物质。科学家认为它可调节前列腺内睾丸酮的新陈代谢,且据实验证实,睾丸酮的失调可能造成前列腺肿瘤的生长。锌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转极为重要。
5.多饮水,促进排尿
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不仅可以帮助前列腺分泌物的排泄,也有助于预防重复感染的发生。因此,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勤排尿。同时,在食物中也可多食有通络利尿功能的食物,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发生便秘。
6.适量多进食豆类食物
豆类食物可调节人体内荷尔蒙物质,也有助于预防与荷尔蒙有关的癌症,如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而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是荷尔蒙(男性-睾丸酮,女性-雌激素)刺激前列腺及乳房内的肿瘤生长。研究人员发现,日本人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比例很低,原因在于他们的饮食中含大量的黄豆制品,其富含大豆异黄酮,可在小肠内转变成生物活性的类荷尔蒙物质,而使体内的强力荷尔蒙失去作用,以避免某些地方出现肿瘤。
二、前列腺炎患者食物选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可选用有利尿作用的主食,如粳米、小米、玉米面、玉米渣、高粱米、面粉、赤小豆、绿豆、蚕豆、黄豆、黑豆等。另外,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均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类物质。
2.肉蛋奶的选择:有些肉类食品,有利尿作用,可供前列腺炎患者选用,如猪肉、鸡肉、白鸭肉、鲤鱼、青鱼、银鱼、黄鱼、鲈鱼等。另外,鸡肉、贝类还是硒的最佳来源,蚝、牡蛎、羊肉则含有丰富的锌元素。
3.蔬菜的选择:可供前列腺炎患者选择的蔬菜有冬瓜、南瓜、黄瓜、西葫芦、萝卜、苋菜、苦瓜、白菜、海带等。以上蔬菜多可利尿、通利小便。其中菜心、茄子还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4.水果的选择:可供前列腺炎患者选择的水果有西瓜、甜瓜、苹果、李子、葡萄、柑、橘子、菠萝、荸荠、甘蔗等。
5.其他:其他食物如小麦胚芽、芝麻、花生、南瓜子都含有大量的锌元素,前列腺炎患者可适当多食。
三、前列腺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忌酒:酒会使血管扩张,而且还会麻痹神经。有很多人都有喝酒后脸红的经历,这就是因为酒精扩张了面部血管的结果。饮酒时我们看不到的内脏器官也会受到伤害,前列腺就是其一,长期喝酒会导致前列腺炎久治不愈,治好了也会反复发作。
2.忌烟:人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对于吸烟对前列腺的影响可能就不清楚了。其实,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如焦油、一氧化碳、烟碱等都会直接损害前列腺组织,还会妨碍神经功能,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循环。
3.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蒜、葱、芥末等,会引起前列腺的充血和血管扩张,导致前列腺炎复发或加重。
4.忌壮阳肉类及发物:不宜进食过多的参茸、炖品、壮阳之物,海鲜也尽量少吃。性味温和的海鱼、牡蛎、鲍鱼是可以安心食用的,而虾蟹属寒湿“发物”,还有其他贝壳类,则必须少食甚至忌口了。因此,前列腺炎患者在选择海产食物时应特别留意。
5.忌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可作为寒冷刺激,使前列腺收缩,导致尿液流通不畅。
四、几种对前列腺炎有治疗作用的食物
1.多吃番茄可预防前列腺疾病
番茄中所含的番茄红素能“疏通”腺体,起到一定的预防前列腺疾病的作用。因此,番茄是一种男性不该错过的好蔬果,可以多吃一些。
2.菠菜有益男性健康
菠菜含有微量元素镁,能将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从而达到增加男性肌肉力量的效果。对于男性来说,菠菜更显著的优点是叶酸和铁能促进红细胞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量,加快血液循环,从根本上提高男性性生活质量。
3.西兰花有抗前列腺癌的效果
据一项相关研究发现,常吃西兰花的可以产生一种“抗癌基因”,从而有效保护男性免受前列腺癌的袭击。相关研究人员介绍说,参加这项研究的受试者被分成两组,每星期分别食用4份西兰花或豌豆,结果发现,吃西兰花的一组病人体内出现了“抗癌基因”,可以保护男性免受前列腺癌的袭击。而且除西兰花外,同属十字花科的菜花、紫甘蓝,也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建议男性应该多吃。
4.前列腺炎宜饮苹果汁
调理睡眠的中药有哪些 第5篇
中药治失眠之归脾汤对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黄、神疲食少、头晕、肢体困乏、腹胀、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归脾汤”进行治疗。
其基本方为: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2克、当归12克、远志12克、茯苓15克、酸枣仁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枳壳9克、生大黄3克、甘草3克。
交泰丸:由于经常饮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现心烦焦虑、难于入眠、心悸多梦、烦渴欲饮、大便不爽或干结、舌红苔少或黄腻等症状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疗。
其基本方为:黄连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3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生大黄3克、甘草6克。
丹栀逍遥散:因各种琐事烦劳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情绪不稳则失眠加重等症状者,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
其基本方为:丹皮12克、栀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2克、郁金12克、生大黄3克、甘草3克。
气血两虚的中药调理有哪些? 第6篇
气虚主要指肺脾气虚,临床表现为气虚、气短声低、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头晕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常用的方剂主要有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灸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枸杞子),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些方剂都是以补肺健脾的中药为主而组成的。
血虚包括心血虚与肝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指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木香、灸甘草、当归、五味子、远志)等。
气血双虚的患者则应气血双补,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有八珍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加黄芪、肉桂以及五味子等),人参养荣汤(当归、党参、白芍、白术、茯苓、熟地、灸甘草、黄芪、枸杞子、肉桂、五味子、远志、陈皮、生姜、大枣)等。
中药治疗前列腺炎方剂 第7篇
2、肉桂10克,牛膝、丹参、鱼腥草各30克,莪术20克,水煎取浓缩液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15次为1疗程。
3、黄连、黄柏、黄芪、党参各25克,黄芩、丹参、赤芍、川芎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取浓缩液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20天为1疗程。
4、赤芍、丹皮、穿山甲、皂角刺、三棱、莪术、紫花地丁、黄柏、败酱草、牛膝各30克,水煎取浓缩液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20天为1疗程。
5、乳香、没药、当归、续断各30克,鸡血藤50克,水煎取浓缩液20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20天为1疗程。
6、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土茯苓各20克,赤芍、王不留行各10克,桃仁、大黄各6克,水煎取浓缩液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1个月为1疗程。
7、地榆、夏枯草、王不留行各25克,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橘核各50克,肉桂、三棱、莪术、川楝子、穿山甲各15克,甘草10克,乌药20克,水煎取浓缩液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20次为1疗程。
8、地锦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白茅根、石韦各20克,皂刺12克,穿山甲9克,水煎取浓缩液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1个月为1疗程。
前列腺炎中药调理 第8篇
1 资料来源
随机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站更年期门诊或妇科门诊就诊的40~56岁妇女128例, 平均年龄 (48.13±4.91) 岁, 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 既往无精神病病史, 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史。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组 (A组) 与单纯性激素治疗组 (B组) , 每组64例。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两组年龄、症状及健康状况等基本条件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根据两组不同程度的潮热汗出、泌尿生殖症状及精神神经症状, A组实施中药调理及心理干预治疗, B组实施单纯性激素治疗。
2.1 中药调理法
应用自拟更年调理方:I号方主治:烘热、汗出、口干心烦, 怕冷怕热, 情绪急躁,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失眠多梦, 舌质暗红, 脉弦细 (方药:黄芩10 g, 黄连6 g, 当归15 g, 川芎6 g, 赤芍12 g, 生地15 g, 女贞子20 g, 旱莲草20 g, 桑叶6 g, 菊花10 g, 肾阳不足加仙茅10 g, 仙灵脾10 g, 补骨脂10 g) ;II号方主治:月经紊乱, 或崩中漏下、多少不定 (方药:菟丝子30 g, 白芍15g, 当归30 g, 黄精30 g, 山药20 g, 云苓15 g, 荆芥穗3 g, 柴胡6g, 女贞子15 g, 旱莲草15 g) 。
服用方法:每日1剂, 加水浓煎成约300 ml, 早晚分两次服, 10~15天为1个疗程, 视病情缓解程度, 治疗2~3个疗程不等。
2.2 心理干预
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自我心理保健宣教。具体方法:提供优雅、温馨、安全的咨询环境, 态度和蔼、诚恳、友好, 面对面交谈, 采用共同参与模式, 取得患者信任, 在交谈中多用安慰、鼓励性语言, 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变化, 引导她们正视现实, 纠正诸如“绝经即绝欲”等错误观念, 重返健康心理。治疗后定期随访, 随时掌握患者心理及躯体症状变化, 对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和表扬, 对心理障碍改善不明显者, 帮助分析、寻找原因。此外, 在日常宣教中提倡妇女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平衡心态, 乐观处世; (2) 静心养心, 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方式; (3) 积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4)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合理安排娱乐项目; (5)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2.3 单纯性激素治疗
(1) 对尚未绝经的患者, 口服0.625 mg结合雌激素片 (倍美力) , 每日1次, 口服10天后, 口服8 mg醋酸甲羟孕酮, 每日1次, 总疗程为21天; (2) 对绝经两年以上的患者, 口服0.625 mg结合雌激素片 (倍美力) 和2 mg醋酸甲羟孕酮, 每日1次, 总疗程为21天。已闭经者先用醋酸甲羟孕酮7~10天, 从出现撤退出血的第5天起开始周期治疗, 无出血者从停药的第10天起服药[2]。治疗前常规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 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乳腺检查, B超监测子宫内膜变化, 并且与用药前进行比较。
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对两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3 结果
3.1 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1)
两组E2及FSH无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血E2水平明显升高, 血FSH、LH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B组治疗后血E2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 血FSH、LH水平有所降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A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果表明,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存在障碍, 通过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 心理和精神症状显著改善。
4 讨论
4.1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在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 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以往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雌激素缺乏性疾病, 近年来, 据有关文献报道[2], 其与神经内分泌变化、免疫功能改变、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认为雌激素、孕激素的替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部分躯体症状, 但不能有效改善抑郁等情绪问题, 且存在一定风险[3]。
4.2 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系绝经前后肾气渐衰, 天葵将竭, 冲任脉亏损, 精血不足, 脏腑失于濡养, 阴阳失调所致, 肾虚为致病之本, 肾及心肝阴虚火旺为主要病机。滋阴补肾, 温肾壮阳的中药治疗可调补阴阳, 调整内分泌失调, 保持机体各方面相对平衡, 减轻或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疗效确切、持久。
4.3 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
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疗法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 期望可以通过传统医学调理及心理干预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 从而避免长期使用性激素治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3]。
摘要:目的 调查应用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64例, A组实施中药调理及心理干预治疗, B组实施单纯性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 A组血E2水平明显升高, 血FSH、LH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SCL-90评分, A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调理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纯性激素治疗。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调理,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