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启动试验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启动试验范文(精选11篇)

启动试验 第1篇

在变压器准备投运之后, 还需要在负荷工况下对其几种保护进行某些测量及鉴定, 以进一步校验保护回路的正确性。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及尽量缩短主设备的启动试验时间, 在对其全套保护装置安装调试或大修试验结束之后, 应对整套保护的输入输出回路的完好性及与保护接入回路的正确性进行仔细而认真的试验及检查。

保护的输入回路包括:T A的二次回路、TV的二次及三次回路、开关量输入回路及转子电压输入回路、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回路等;保护的输出回路包括:信号输出及光字音响回路、启动其他保护回路及出口跳闸回路等。

1启动投运前对保护的试验

1.1试验及检查条件

整套保护装置已调试完毕, 所有缺陷已被消除。

通过试验已证明:保护柜后端子排上的各端子与保护装置实际要求完全相符, 并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

保护装置柜后需要接地的端子已可靠接地 (接在铜排上) 。除了带电的TV二次回路来线及去跳运行断路器的跳闸回路及启动其他运行设备的保护回路的出线之外, 其他端子排外侧的接入线已全部接在了端子排上。

用专用螺丝刀拧紧端子排上的所有接有线的端子, 特别是TA二次端子排上的连接片固定螺丝。

打印一份完整的定值清单, 并仔细与上级部门下达的定值通知单进行核对 (特别是控制字) , 要求二者完全一致。

1.2保护盘外T A及TV二次回路的检查

按照“保安”及“反措”要求, 对由TV及TA端子箱至保护盘的TA二次回路及TV二次、三次回路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各组TA (差动TA除外) 二次, 均应有可靠的“保安”接地点;差动保护的各组TA二次只能有一个公共接地点, 且该接地点应在保护盘上。

(2) TV二次回路与TV三次回路应在TV端子箱处分开, 各自通过各的专用线将TV二次电压及开口三角形分别引到保护盘上。各组TV二次只能有一个接地点, 其接地点应在控制室;TV三次只能有一个接地点, 而接地点应在保护盘上。

TV三次回路中应没有熔断器或快速开关, 也不应有其他设备的辅助接点。发电机中性点TV一次及二次回路中不应有熔断器。

1.3远方通流试验

1.3.1试验方法

加电流处应在TA安装处TA端子箱端子排上。

加电流试验应在端子箱及保护柜安装处同时进行。该两处之间应有可靠的通信联络。在TA端子箱端子排上加电流, 而在保护盘前观察并记录电流值。

1.3.2试验结果及问题处理

要求:保护通道显示的电流值与远方外加电流值完全相同, 最大误差不大于5%。

如果外加电流与保护通道显示电流不相等, 且相差很大, 说明回路有问题, 应尽快查明并进行处理。如果外加电流时, 保护通道没显示, 则有可能电缆接错或该电流回路被短路。此时, 应检查外加电流时保护其他通道有无电流显示, 若所有电流通道均无显示, 则有可能是电缆有短路或两点接地短路。

2变压器空投试验及负荷工况下的试验测量

2.1变压器空投试验

变压器空投试验之前, 将差动保护、瓦斯保护及其短路保护均投入运行。对于自耦变压器的零序差动保护, 在变压器进行第一次空投试验时暂时退出。操作界面键盘, 调出差动保护各相差流显示界面。

空投变压器五次。在每次空投时, 应能看到差动保护的某相或某两相相差流瞬间值很大。

要求:差动元件及差动速断元件不应误动。

若在变压器空投试验时, 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应首确定变压器有无故障。在确定变压器工作正常之后, 可适当提高“差动速断”的整定值;若是差动元件动作, 应对保护重新进行试验和检查, 着重检查涌流差别元件的定值和性能。当检查确认保护性能良好且定值无误时, 可适当减小二次谐波制动比或闭锁角定值的整定值, 已提高保护的躲励磁涌流能力。

实践证明:空投变压器或系统故障切除后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 并不是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很大时, 而往往是在励磁涌流不大而波形较好的情况下。因此, 为了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 可适当提高差动保护初始保护始动作电流或减少拐点电流的整定值。

2.2方向元件动作方向正确性检查

对于三绕级变压器, 特别是三绕组自耦变压器, 为确保后备保护动作的选择性, 通常采用具有方向的后备保护。

带方向的后务保护, 一般有零序功率方向保护、负序功率方向保护及方向阻抗保护。

负荷工况下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正确怀检查。

对于本站微机型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其功率方向元件的构成采用母线TV开口三角形电压及变压器同侧一组TA二次三相的零线电流构成。

(1) 用TV开口三角形电压及TA零线电流构成功率方向元件的方向正确性检查。

在TV端子箱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方法来确定TV二次与三次绕组之间的相对极性。

(2) 动作方向正确性检查。

检查步骤:

观察并记录功率潮流的流向, 根据有功率及无功功率的流向, 确定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保护柜端子排上模拟故障;在端子排上模拟其他相故障。

安全措施。

(3) 实测。

高压侧的零序方向保护动作方向指向变压器。零序方向保护动作方向正确性检查。

检查时碰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为了负荷电流较小时有效的检查零序方向元件的正确性, 可采用以下方法。

若微机保护界面有显示计算零序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功能, 则在试验之前, 应操作界面键盘或手标, 调出零序功率计算值显示通道。

如果保护装置没有显示零序功率方向的功能, 则在试验之前, 应首先将零序过流的整定值暂时改小, 待检查完方向元件的动作方向之后再恢复至原定值。

2.3变压器差动保护差流的测量

当变压器的负荷载在大于额定较大时, 测量并记录其差动保护各相的差流。

本站负荷试验测定用35KV补偿电容哭作为负载。

操作触摸手标, 调出各相差流的显示通道或差劝保护运行实时参数监视及定值画面。观察并记录差动保护的各相差流。将测得结果列于表1。

要求:各相差流近似为零。当基准侧差动TA二次标称额定电流为5A时, 最大差流应小于0.01A。而当基准侧差动TA二次标称额定电流为1A时, 最大差流应小于0.02A。

3结语

启动试验 第2篇

在研究高效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时,采用自然挂膜的方法启动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反应装置.通过深入系统研究,得出反应装置在启动过程中各阶段的水力停留时间(HRT)、pH值范围、进水COD浓度、容积负荷等最佳启动参数,使反应装置得以快速、稳定启动,并一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作 者:叶长兵 刘文 韩相奎 刘全阳 YE Chang-bing LIU Wen HAN Xiang-kui LIU Quan-yang 作者单位:叶长兵,YE Chang-bing(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云南,玉溪,653100)

刘文,韩相奎,LIU Wen,HAN Xiang-kui(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吉林,长春,130021)

刘全阳,LIU Quan-yang(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诸暨电网黑启动方案制定与试验分析 第3篇

【摘 要】根据电网黑启动原则与诸暨电网实际情况,制定诸暨电网黑启动试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际验证。通过现场运行情况及试验结果分析,此次黑启动试验成功,验证了陈蔡电站作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关键词】黑启动;电源;试验路径

0.引言

随着大电网日益强大,其防范和抵御事故的能力明显提高,但也使得发生大面积停电和全网停电后电网的恢复过程变得空前复杂。为了提高电网大面积停电或全停后的应急响应能力,快速而有序地恢复电网供电,事先提前制定“黑启动”方案。启动方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启动机组和被启动机组的技术条件和电网结构。而黑启动的试验受负荷、电网方式、调度关系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1],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的黑启动都仅仅停留在“方案”阶段。真实模拟电网全黑状态,实现成功启动机组、恢复用户用电的启动方案“实战验证”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诸暨电网开展黑启动试验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黑启动试验对启动电源点的选择与确定依据、黑启动试验路径的选择、黑启动试验方式安排等一些具体做法,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1.诸暨电网概况

诸暨区域内有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所6座,110千伏变电所26座、35千伏变电所12座,总容量为5271兆瓦。其中,重要(保安)负荷约20.0兆瓦。区域内统调发电厂有三座,其中水电厂一座:陈蔡电站(2×1.6兆瓦手动零起升压)、火电厂两座:暨阳热电(2×15兆瓦)、八方热电(2×15兆瓦)。

目前,全供电区初步形成了以500kV网架为主干、以220kV环网运行、110kV辐射网的电网供电方式。供电区有水泥厂、化纤厂、钢铁等大用户,全市最高负荷为1226.66兆瓦。

2.黑启动的具体实践

2.1黑启动电源点的选择方案与确定依据

作为黑启动电源的电厂需满足:调节性能好、启动速度快、具备进相运行能力; 因此一般优先选用直调电厂作为启动电源[2]。其次选用用户电源,尽量选择接入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厂,这样有利于快速恢复其他电厂。根据诸暨电网内电厂的特点,35千伏陈蔡电站两台机组具备手动零启升压功能,由一条全长10.125km 的35kV里蔡3201线与系统连接,加之水源较充沛,水库蓄水量大,丰水期(每年的七、八月份)可以满发,枯水期(每年的一、二月份)的发电量也在1000kW 左右,具有良好的无功电源支持,能保证外送线路末端电压水平,所以,我们将陈蔡电站确定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点。

2.2黑启动试验路径的选择

黑启动试验方案的选择要注意:操作步骤少;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变换少;距离下一个电源点近,尽快恢复本地区电网的主力电厂,建立相对稳定的供电系统;便于主网架的快速恢复。由于黑启动试验是在运行设备上进行的试验,试验路径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隔离试验设备与运行设备,同时路径要尽可能短、操作要简便、试验造成的对外停电要最小[3]。由陈蔡电站至暨阳热电可行的启动路径为:陈蔡电站一35kV里浦变一35kV诸暨开关站一35kV城南变一暨阳热电厂(图1)。

图1 黑启动试验路径

本次试验是从陈蔡电站机组自启动,零起升压,送电至暨阳热电10kVⅠ段母线,到启动暨阳热电#1机组(15MW)结束。沿途线路全长32.18km;涉及两座电厂:陈蔡电站和暨阳热电;两座35kV变电站(双桥变不参与):里浦变和城南变;一座35kV开关站。为了减少试验给用户带来的影响,里浦变、城南变均采用单母线、单主变的运行方式,城南变10kVⅠ段母线负荷均转出,空出的母线和主变用于启动试验。整个试验过程,未造成用户停电。

2.3 黑启动试验方式安排

a.陈蔡电站全停。

b.里浦变35 kVⅠ段母线停电。35kV单母分段接线,不影响负荷供电

c.诸里3554线双桥变侧热备用,不影响双桥变供电。

d.诸暨开关站停电,不影响负荷供电。

d.城南变35kV、10kVⅠ段母线停电。10kVⅠ段母线负荷可全部转移至它变供电, 不影响负荷供电。

e.暨阳热电10kVⅠ段母线停电停电,#1机组停机。

2.4 注意事项

在黑启动实施过程中,由于线路较长,可能产生的无功较多,要随时注意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电压情况和无功倒灌情况。为了小系统稳定和电压调整,恢复过程中应及时地在适当的节点送负荷,送负荷的原则基本上是不超过系统容量的5%,并且让送电机组尽快达到其基本出力。

3.试验过程

a.由陈蔡电站在全站全黑情况下,单机零启升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当启动成功后,由#1主变35千伏开关对#1主变进行冲击1次,冲击成功后,陈蔡电站双机并列运行,同时带澧浦变变部分负荷。

b.冲击成功后,再由35kV诸里3554线带35kV诸暨开关站,诸暨开关站恢复送电。

c.由35kV安南3871线带城南变35kVⅠ段母线,并由城南变#1主变35千伏开关对#1主变冲击1次。

d.城南变10kVⅠ段母线带电后,由暨阳热电#1机组启动并进行同期并列,黑启动试验完毕。

e.试验结束后,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4.试验结果分析

此次“黑启动”试验从“自启动机组”开始启动到启动“被启动机组”成功,历时3小时25分钟,由陈蔡电站机自启动建立的独立电网相对比较稳定,频率和电压均能维持在合格范围,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部分试验结果如下:

(1)在陈蔡水库单台机组正常运行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由浬浦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陈蔡电站在全站全黑情况下,单机零启升压,带浬浦变35千伏Ⅰ段母线,浬浦变#1主变为热备用状态)。当时的电量参数如下,二次故障录波器启动量都为电流突变形式。( 实际CT变比为150/5,故障录波器内整定为240/5 )。

表3 浬浦变#1主变冲击的电流有效值

表4 浬浦变#1主变冲击的谐波分量

陈蔡水库单台机组正常运行下,由浬浦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空载,只有励磁电流)进行冲击,此时出现高周现象,最高频率达到51.673Hz。出现在冲击后17毫秒。(录波时间段冲击前100毫秒到冲击后3秒)。

(2)在城南变35千伏Ⅰ段母线带电情况下,由城南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当时的电量参数如下,二次故障录波器启动量都为电流突变形式。

表5 城南变#1主变冲击的电流有效值

表6 城南变#1主变冲击的谐波分量

由城南变#1主变35kV开关对#1主变冲击,此时未出现高周现象(录波时间段冲击前100毫秒到冲击后3秒)。

5.结论

诸暨电网黑启动方案制定和实例验证是诸暨电网灾变应急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是应对电网遭受严重破坏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本次黑启动试验不仅验证了陈蔡电站作为诸暨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还验证了诸暨电网灾变后应对处理、为重要用户的提供恢复电源以及黑启动路径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陈小平,顾雪平.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负荷恢复计划制定[J].电工技术学报,2009,01:21-23.

[2]钟慧荣,顾雪平,朱玲欣.黑启动恢复中网架重构阶段的负荷恢复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7:12-14.

泥石流启动过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第4篇

1 试验模型设计

1. 1 试验模型及材料

太行山区泥石流发生区域地质构造发育,呈现出坡度陡、沟谷比降大,沟源底部呈扇形或漏斗形的特点,其所在区域内易于松散物及洪水汇集。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发现泥石流引发的灾害坡度大多数在10° ~ 25°范围之内,为了分析地质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启动机理,本文选取坡度为25°。试验模型沟长为200 cm,宽深比为5∶ 4,在主沟断面上布置高为20cm的玻璃板,其目的是拦截水流,保证过往水流平顺。整个模型结构由供水系统、沉淀区域以及沟槽结构三部分组成( 图1) 。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取来自太行山地区的土样进行级配试 验 ( 图2 ) 可知,堆积土体的级配呈现不连续性,为不均匀的砾石土 。

1. 2 泥石流启动试验过程与试验结果

按照图2中的颗粒级配配置试验土样,分层堆积并压实,土层厚度为10 cm,配置土体后的试验模型如图3所示,按照0. 72 cm2/ s的初始单宽流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 a) 可看出径流历时420 s时,坡趾位置细粒颗粒被水流携带流走,随着土体饱和程度的提高,坡趾位置处的水流在土体表面形成径流,当土体界面处的渗透压力和浮脱力超过了渗流断面土体的滑动摩擦力,坡趾的端部出现滑动流失[2],此时由于坡趾位置土体流走,相邻土体的部分将在饱和和非饱和位置处产生滑移面并发生溯源侵蚀。滑移面的产生诱发土体不断流失且逐渐向上部土体发展[6],对泥石流的发生起到了铺垫作用。当径流时间达到720 s时,由于顶部土体的快速填充造成中上部土体发生局部雍高,土体表面出现径流现象,而表层土体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塌陷、密实使得含水量不断增大,泥石流启动出现了一个暂停时期[图4( b) ],随着土体“饱水状态”的发展,土体的基质吸力作用不断弱化,水体达到了一个“供过于求”的极限状态,由于周围土体的带动以及沉降和重力作用的积聚诱发了土体内部的应力释放,土体发生崩塌,形成冲沟现象[图4( c) ]。

2 数值试验

2. 1 离散元理论与本构模型

离散单元法是研究散体材料等非连续介质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专门用于模拟固体力学大变形问题,其理论基础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与力-位移定律对模型进行循环计算。计算循环过程如图5所示。

颗粒离散元法不用事先定义材料的宏观本构关系,而是由颗粒接触点的接触本构模型来模拟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为了模拟不同的物理问题,接触模型主要包含三部分: 1接触刚度模型; 2滑移模型; 3链接模型。接触刚度模型是离散单元法的最基本的接触模型,通过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和规定了颗粒间接触力与相对位移间遵循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滑移模型通过接触点处的摩擦系数,来确定颗粒接触处的切向抗剪强度,用来判断颗粒是否在切向发生滑动; 链接模型通过设置颗粒间的法向、切向链接强度来约束颗粒在接触点处的相对运动,只有当法向应力或切向应力超过各自的链接强度值时,相应链接产生断裂,颗粒才会产生相对的运动。根据三种接触模型的特性,选择链接模型来模拟泥石流的启动过程,但在颗粒离散单元法中链接模型提供了两种最基本的接触模型: BCM( 颗粒接触模型) 和BPM( 颗粒平行链接模型) 。两种接触模型各自具有其特点: 对于颗粒接触模型当接触范围很小时链接产生并且接触力通过接触链接传递; 然而平行链接模型其链接主要存在于颗粒或块体之间的接触范围以内,通过链接同时传递力和力矩[7]。目前BCM和BPM两种模型的链接现在均有被采用[8,9]。BCM接触链接模型其链接的断裂对材料的宏观刚度的变化影响较小; 相反在BPM模型中,只要平行链接发生断裂,接触刚度会立即降低,这样不仅会影响邻近的颗粒,而且对材料的宏观刚度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基于此现利用BPM构建土体颗粒的接触本构模型,模拟泥石流的启动过程[10]。

2. 2 数值模型的细观参数

颗粒流模拟泥石流的启动过程,计算模型需要输入的是碎屑物的细观参数,而室内试验仅能获得碎屑物的宏观指标( 如抗剪强度、模量) ,因此,需要建立材料的宏观与细观参数间的关系。但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能够把岩土介质的细观参数和宏观物理参数直接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在细观参数的选取利用“试凑法”,拟定细观参数后不断进行调整,进行反复的数值试验,直至所得的试样的宏观参数与物理试验的结果相近,最后确定最适合的细观参数。在试验中,利用双轴压缩试验来确定摩擦系数fc、法向接触刚度kn、切向接触刚度ks等细观参数。采用PFC2D进行碎屑物的双轴试验模拟,并以室内三轴试验为校核目标,最终获得可用于后续模拟的碎屑物细观参数。模型的颗粒细观参数见表1。

2. 3 泥石流过程模拟

按照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平台实比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即水槽长为2. 0 m,高0. 4 m,试验选取水槽坡度与室内试验一致为25°,采用自重沉降法生成颗粒球,即首先用wall、generate及property等命令分别建立模型区域、在较大范围内生成颗粒球以及赋予颗粒参数,然后施加重力场,颗粒沉积达到平衡状态,最后删除模型外的颗粒,建立的模型及颗粒情况如图6所示。

泥石流的主要的控制作用并不在于颗粒间的作用剪力[10],而是由以下两方面决定: 水流冲刷能量与碎屑物势能之和要大于碎屑物摩擦碰撞损耗的能量; 水流冲刷力能使碎屑物颗粒运动。泥石流的启动从前缘开始( 图7) 这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碎屑体端部对泥石流的启动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中部土体才是泥石流启动的内因。在水流的推动下,碎屑堆积物的后缘部分开始向前运动,在中部堆积,当发展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发生变化,呈整体向前推动,这个高度是由龙头颗粒消耗的能量与水流冲刷及颗粒碰撞的能量相平衡决定的。这一现象在室内模型试验中得到了验证,龙头的端部几乎看不见水流,固相的体积浓度明显高于后续泥石流。

随着后续泥石流流速增大,出现明显的表层冲沟,以下切侵蚀为主,兼有坡面片蚀作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冲沟两侧碎屑物垮塌,被水流带走形成新的泥石流。通过对泥石流的启动变化过程发现,坡面的侵蚀机理是由表及里发展的,直至颗粒被全部冲出,没有整体破坏的现象,见图8。

在泥石流的运动过程中,泥石流碎屑在坡面上高速运动,颗粒间的接触力的规律会产生很大变化( 图9) 。图9( a) 是泥石流尚未启动时的接触力链,接触力的大小与线条的宽度成正比,可以看出接触力的大小与碎屑的堆积深度成正比,力链的分布有很强的规律性; 图9( b) 是泥石流高速运动时的力链分布,可以看出颗粒与边坡的接触力呈现跳跃性的变化,反映出泥石流碎屑的高速运动过程中,颗粒接触力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在力链的顶部可以明显看到由于颗粒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接触力突然增大的情况,颗粒速度分布如图10所示,颗粒在滑动过程中,土体颗粒高速运动。综上可知,PFC2D模拟洪水冲刷形成泥石流的启动、运动及堆积过程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3 结论

( 1) 泥石流启动过程经历了坡趾溯源侵蚀、滑移面初步形成、相对平静、坍塌破坏四个阶段,在泥石流临近破坏阶段,土体的基质吸力作用不断弱化,水体达到了一个“供过于求”的极限状态,沉降和重力作用的积聚诱发了土体内部的应力释放,土体发生崩塌,形成冲沟现象,对于滑动面的形成对泥石流的启动过程起到了铺垫作用。

启动试验 第5篇

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试验

摘要:传统的ABR反应器由于其推流式的特点造成ABR反应器在同等的`总负荷条件下,与单级的厌氧反应器相比,其第一格室要承受的负荷远大于平均负荷,造成局部负荷过载,对反应器启动及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针对ABR反应器存在的这一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即:采用分区进水形式代之以传统的单侧进水形式,以使布水趋于均匀,启动所需时间缩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作 者:朱宝英    雷立群    ZHU Baoying    LEI Liqun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吉林,132101 期 刊: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10, 19(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分区进水    ABR    启动    稳定性   

启动试验 第6篇

依据《媒体通知》2500万美元预算的《因素转基因》将研究多年来存在于我们食品与动物饲料供应的转基因作物的健康影响。该项试验将回答:转基因食品及其关联农药对人类健康是否安全?

农民、零售商、政府、科学家与消费者,自转基因食品1994年引入以来,陷入了激烈的国际性争论。然而,至今还没有进行一项足够综合性的科学性研究对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类健康的安全性给一项出清楚的回答。

《因素转基因》将是到目前为止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关联农药所进行的最为详尽的长期试验。

参与《因素转基因》的科学家来自“中性”背景。他们与生物技术产业或者反转运动没有联系,这样的因素将提供试验研究结果的公信力。

该项研究项目审查理事会的科学家为来自美国、意大利与俄罗斯的各自领域国际上令人尊重的专家。

《因素转基因》将是到目前为止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关联农药所进行的最为详尽的长期试验。该项试验将向所有国家监管机构、政府与公众提供前所未有证据力的宝贵数据回答这样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及其关联农药在公众食用/接触实际真实水平是否安全?

《因素转基因》将是首次涉及多代、毒理学与致癌试验所有方面的国际性长期转基因/农药安全性研究。

大屯发电厂电气启动试验方法的分析 第7篇

关键词:发变组保护,短路试验,短路点,回路试验

1 机组的电气启动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常规的机组电气启动试验项目包括短路试验、空载试验、带母线零起升压并核相、并网带负荷试验。在电气启动试验全过程中,同时检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相关特性。但随着大屯发电厂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常规的电气开机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GIS开关处无法安装短路排的问题没有解决。

2 常规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现场短路点不好设置

2.1.1 发电机短路试验无法校验全部差动保护的方向

常规试验方案中,短路排设在发电机出口,只能让发电机的TA带电,而主变高压侧的TA无法带电,因此,在短路试验时无法校核差动保护的方向。由于方向不确定,所用并网时必须退出差动保护,这对机组的并网运行是很不利的。缺少了这两个主保护,如果在并网瞬间或初期这一时间里,发生故障,机组非常危险。如果在不检查保护方向的情况下,就冒然把保护投入,将增加保护误动的风险导致机组机炉电全停。

2.1.2 主变高压侧GIS开关处无法安装短路排

目前大屯发电厂的35/110KV升压站都采用了GIS(全封闭组合电器)设计,因此主变高压侧的开关、隔离刀闸、接地刀闸、母线、TA,TV都封闭组合在一起,开关或TA处无法安装短路排。

2.2 电气启动试验时间太长,经济性差

电气启动试验所需具备的条件是:锅炉系统点火成功,各辅机工作正常。汽轮机冲到额定转速3000 r/m,并稳定运行。此时方可进行电气启动试验。

由于此阶段中锅炉只投油枪,不投煤,成本极大。一般电气启动试验耗费的时间约为10小时至20小时,如果试验不顺利,则会极大的延长电气启动试验的总时间。而且,电气启动试验的时间越长,技术人员需要持续工作的时间也越长,有时甚至不得不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这对精力和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疲劳作业也不利于机组的安全。

因此,在保证电气试验指标的同时,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电气启动试验的试验项目,合理的调整试验顺序,采用各种措施减少电气启动试验的总时间,将直接减少经济投入。

3 电气试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3.1 短路试验中短路点设置新方法

3.1.1 方案一:在发变组出口开关或TA处设置短路点

短路试验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录制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第二个是差动保护方向校验。

通过对常规试验方案的研究与分析,在发电机出口处设置短路点时,主变高压侧TA是不带电的,因此没有电流流过,无法校验发变组差动、主变差动保护的方向,无法完成第二个试验目的。因此,综合考虑短路试验的两个目的及要求,采用新的试验方案:在发变组出口或TA处设置短路点。

此方案是否可行,需要进行分析。以下是对方案一的分析:

a)新方法能校验差动保护方向

新方法在发变组出口或TA处设置的短路点,实现发变组三相短路。

有的机组设计时,差动保护所用的主变高压侧TA在开关与主变之间,因此,选择开关的上口或下口即可。有的机组设计时,差动保护所用的主变高压侧TA在开关与母线之间,因此,选择TA的出线处即可。

因此,新方法能校验发电机差动保护、发变组差动保护、主变差动保护的方向。

b)发变组短路特性能代替发电机短路特性

新方法是在发变组出口处安装短路排,因此只能录取发变组短路特性,发变组短路特性能否代替发电机短路特性作为试验数据使用?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分析。见图2:

K2短路回路中比K1短路回路加入了主变压器的阻抗。

a)首先从相量方面分析。根据发电机、变压器的有关参数计算出Z1、Z2:Z1=R1+j X1,Z2=R2+j X2

K1点短路时.短路电流与发电机电势间的相量关系:

K2点短路时,短路电流与发电机电势间的相量关系:

将数据代入后,各参数的相量关系见图3。

由于短路试验时的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IN,而R1,R2在数值上远小于X1、X2,在忽略其影响的前提下,调整励磁,使I=I’,由此可知,U2的存在对E数值的影响不大,要产生同样的短路电流只是励磁电流大小的问题。

b)实测曲线的比较

由于Z2的存在使E所产生的短路电流I所需的励磁电流IL比发电机短路时要大,即在同一坐标下后者坡度小。但两者差别甚微,2条曲线都是直线关系,这说明△IL的出现仅仅是坡度稍有差别。因此,发电机一变压器组短路特性可代替发电机短路特性。

3.1.2 方案二:以接地刀闸与短路铜排组合设置短路点

目前,大屯发电厂35/110KV的升压站采用了GIS设计,无法安装短路铜排,如我厂#2机组。因此,提出以下试验方法:以接地刀闸代替短路铜排,在主变高压侧实现三相短路接地,见图4。

研究多次电气启动试验后,发现如下特点:

短路试验第一项录制发变组短路特性时,发电机电流必须升至额定电流值,为保证机组安全,在额定电流值时停留时间较短,通常只有几分钟;第二项差动保护方向校验时,发电机电流较小,一般二次值为0.5A至1A即可,此时流经短路点的电流也较小,但需要测量的TA很多,一般达到十几个,测量时间较长,一般达到一两个小时。

简单地说,就是第一项试验流经短路点的电流大,时间短;第二项试验流经短路点的电流小,时间长。

针对此特点,对GIS设计,发变组出口开关处不好安装短路排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第一项试验时,在主变高压侧至GIS室入口的连接处,安装短路排。做完后,拆除该短路排;

第二项试验时,合上GIS室内接地刀闸,以接地刀闸做短路点。

对该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第一项试验时,在主变高压侧至GIS室入口的连接处用短路排作为短路点的方法是可行的:此时虽然主变高压侧TA在GIS室内,无法带电,但不影响发变组短路特性的正常录制。第二项试验时,合上GIS室内接地刀闸,以接地刀闸做短路点也是可行的:此时主变高压侧TA可以带电,二次电流有数值,可以进行差动保护方向的校验;而且,由于本项试验流经短路点的电流小,完全可以仅用一把接地刀闸承受,不会危及设备安全。

3.2 缩短电气启动试验时间的方法

电气启动试验的正常顺序是:短路试验、空载试验、励磁调节器试验、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并网带负荷试验。

通过对试验综合情况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励磁调节器试验比较耗时,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前,需空出一条高压侧母线,此过程耗时较多。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后,需要将空母线送电,必须再次等待运行人员操作,也比较耗时。在此期间所有人员都只能耐心等待,别无它法。

并且,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与发电机空载试验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将发电机电压升至额定,都在额定电压的状态下,进行TV的测量及校核工作。

因此,适当调整试验项目的顺序:将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提前,与发电机空载试验合并。即空载试验前,将主变高压侧隔离刀闸、开关都合上,发电机变压器、空母线同时升压至额定,然后测量所有TV的幅值及相序。

空母线及母线充电时间:在发电机短路试验进行期间,就联系调度,及时进行空母线的操作,等短路试验完成后,母线的操作已经完成。这时,可以进行发电机空载试验、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这两个试验完成后,试验人员进行发电机励磁调节器试验的过程中,运行人员可以同时进行母线充电的操作。待励磁调节器试验完成后,母线己带电,可以立即进行同期假并列的工作。

4 现场应用所取得的效果与效益

短路试验时,由于发电机出口是封闭母线,无法安装短路排,升压站是GIS设计,发变组出口开关处也无法安装短路排,因此采用方案二,用接地刀闸代替短路排:录制短路特性时合三组接地刀闸,差动保护校验时合一组接地刀闸。该方案安全又可靠,只有接地刀闸的分合操作,不必安装、拆除短路铜排。以往试验时,由于装拆短路排是在一次设备上工作,所以一般安装需要0.51.5个小时,拆除需要0.51.5小时,共需13小时。采用新方法后,仅用了十分钟,所以此项试验共节约试验时间50分钟至3小时。

带母线零起升压及核相试验提前至空载试验时,与空载试验合并,减少了等待运行人员操作的时间。以往空出母线的时间一般约需0.51小时,母线充电也需0.51小时。因此,本项试验共节约试验时间12小时。

柴油发电机定期启动试验与日常维护 第8篇

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必须有一个能够保证机组在厂用电中断情况下安全停机的电源系统。柴油发电机组由于其不受电网的影响,具有工作的独立性、快速性,而被广泛地采用为应急保安设备。盘南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台600 MW火电机组,每台机组各配备了一台备用容量为1 25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为应急保安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在电厂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备用和稳定运行,其定期试验与日常维护尤为重要。

1 柴油发电机的定期启动试验

1.1 柴油发电机组定期启动试验前的检查项目

(1)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滤芯要安装好并且干净,以防止未过滤的空气进入发动机。

(2)进气口:进气口要干净,未被堵塞。

(3)蓄电池:蓄电池连线要紧固,蓄电池电压在24V以上。

(4)冷却剂液位:冷却剂液位应保持在高低刻度线之间。且冷却剂温度不得低于37℃。如果通电的加热元件未浸入冷却剂中,缸体加热器就会损坏。在打开缸体加热器前要将冷却系统加满。运行发动机直到它变热,然后再向散热器中添加冷却剂,以便在缸体加热器通电前排除冷却系统中的空气。

(5)传动皮带:检查皮带状态和散热风扇、水泵和电瓶充电发电机皮带的张紧度。

(6)排气系统:排气系统不准泄漏和堵塞。检查消音器和排气管状态,检查排气系统连接部分的紧固程度。检查排气系统元件(排气歧管、排气电气连线、排气软管、夹子、消音器和排气管),没有裂缝、泄漏和腐蚀。金属零件不能腐蚀或断裂,否则需更换。夹子和吊钩应无松动、腐蚀或脱落。需要时拧紧以及/或者更换排气管夹与/和吊钩。排气口不应堵塞。目视检查排气系统是否泄漏(漏气)。在排气零部件上检查积碳或碳黑残渣。碳和碳黑残渣说明是排气泄漏。按需进行密封。

(7)燃油液面:检查燃油液面,并且保持燃油箱充满,以确保燃料供应充分。

(8)机油液面:机油液面要保持在油尺满刻度处,或者接近,但不能超过。

(9)工作区:检查场地上有无影响冷却空气流动的障碍物。保持进气口区域干净。不要将碎布、工具或碎片留在发电机组上,或者附近。

1.2 柴油发电机组定期启动试验后的检查项目

启动前检查完成后,由值班员通过远程计算机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启动后,柴油发电机出口开关自动合闸,开关各相合闸指示灯亮,检查柴油发电机声音、振动无异常,运行15 min后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1)冷却剂温度:冷却剂温度不得超过92℃。(2)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压在32V以下。(3)机端电压:检查柴油发电机机端线电压在400V±10%。(4)发电机转速:检查柴油转速在1 500r/min+2%。(5)燃油压力:检查燃油压力大于393 kPa。

2 柴油发电机组的日常保养

在进行柴油发电机组的日常保养前,要将发电机组断电,方法如下:(1)将发电机组总开关置于OFF断路位置。(2)断开电瓶充电器的电源。(3)在断开电瓶时要首先断开负极(-)线。在再次接上电瓶时,要最后连接负极(-)线。遵循这些预防措施,可以防止由下列装置引起的发电机组意外启动,即:自动转换开关、远程启动/停机开关或远程计算机的发动机启动命令。

2.1 柴油燃料系统

柴油燃料系统需要保养的项目有燃料箱与主油箱的液量检查、电磁阀与转换泵的动作情况、系统排水、过滤器清洗、油箱出口和回流管除障等。在燃料系统保养后要将空气从燃料系统中排掉,例如:更换了燃料过滤器后,如果装有手动油泵,则使用手动油泵。手动油泵可以不用启动发动机来排除燃料系统中的空气。

2.2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采用散热器水冷却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有一个散热器外,还带有压力盖和冷却剂补充箱,让发动机冷却。在拆下压力盖之前,应释放冷却系统的压力。释放压力时,用一块厚布盖在压力盖上,然后慢慢地反时针方向旋转盖子释放压力。在压力完全释放后且发动机冷却后再取下盖子。

2.2.1 冷却系统元件检查

检查散热器外部,无障碍。使用软刷或布清除污垢和杂物,防止损坏散热器翅片。检查软管和接头,防止泄漏。更换任何开裂、磨损或变质软管。检查散热风扇和水泵皮带的状态和张紧度。按本手册以及/或发动机操作手册的规定程序检查皮带张力。检查压力盖密封,并且更换开裂或者变质的盖。将污垢及其他碎片从压力盖和加注管处清除。压力盖提高冷却剂的沸点,使工作温度较高。更换渗漏的压力盖,新盖要能承受相同的压力。压力盖的耐压值通常注明在压力盖上。

2.2.2 冷却系统冷却剂的排放

为得到最佳性能,冷却系统要按定期保养中规定的时间进行排放、冲洗和重新加液。先将压力盖取下,让整个系统排液,防止气泡阻碍冷却剂流过发动机缸体。然后打开散热器以及/或发动机体冷却剂排放阀,并且让系统排水。如果散热器内部有金属杂质,或者使用的冷却剂包含污垢或油脂,应冲洗和清洁。如果冷却系统没有金属杂质,可以进行直接加液。

2.2.3 冲洗和清洁冷却系统

冷却剂排放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冷却系统。如果散热器内部还是有金属杂质,按照厂家的说明书,使用冷却器洗涤剂清除剩余的沉淀物。最后排净、清洁和冲洗冷却剂补充箱。

2.2.4 冷却系统加液

先取下压力盖。关闭散热器以及/或发动机缸体冷却剂排泄阀,并且拧紧冷却系统软管夹,然后打开排气阀。当冷却剂开始流出来时,关闭排气阀。向冷却系统中添加推荐的冷却剂/50%乙二醇和50%干净软化水的防冻剂,以防止腐蚀和冻结。将冷却剂加到补充箱的下标记线。随后运行发电机组直到冷却系统上部软管热后温控器断路。

2.2.5 风扇轴承润滑

在每次换机油时,润滑散热风扇轴和空转轴的轴承,防止轴承损坏。当发电机组在环境温度低于29℃运行时,或者发电机组在多灰以及/或潮湿环境中运行时,每工作200h就要润滑轴承。润滑风扇轴和空转轴的轴承油脂,是锂基多用途油脂,防锈、防泡沫,有极压添加剂,最低滴点在204℃。使用Mobil Mobilith AW2美国润滑脂学会等级2级或者等效物。在加润滑脂前将发电机组总开关置于停机/复位位置(OFF/RESET)。取下皮带护罩,让风扇轴和空转轴轴承暴露在外。然后使用注油枪,将油脂注入风扇轴支承块上的2个轴承,以及空转轴轴承支承块上的2个轴承,数量达3~6 mm,最后将轴承泄压口上多余的油脂去掉。在检查风扇皮带时,如果发现损坏或者磨损则更换。可以使用三角皮带张力计检查风扇皮带张力,并且调整。

2.3 蓄电池

蓄电池用酸会导致眼睛失明和烧伤皮肤。在充电或者搬运时,一定要戴上防溅式护目镜、橡皮手套和长靴。不要打开封闭式蓄电池或者损害蓄电池外壳。如果蓄电池用酸溅入眼睛,或者溅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影响区域15 min。不要向正在使用中的电瓶添加酸液,这会导致电解液飞溅。

2.3.1 蓄电池的清洁

清洁电瓶和电缆,拧紧电瓶电极。用一块湿布擦干电瓶,让电缆接头保持干燥和紧固。如果有腐蚀,拆开电瓶电缆,用导线刷将腐蚀物刷掉。用小苏打水溶液清洁电瓶和电缆。不允许清洁液进入电瓶中。用清水冲洗电瓶和电缆,用干燥布擦干电瓶。电解液是导电和有腐蚀性的。将500 g碳酸氢钠(小苏打)加入装有4 L水的容器中,搅拌中和溶液。将中和溶液倒在漏出的电解液中,并且继续加入中和溶液,直到化学反应(起泡)的迹象完全停止。用水冲洗生成液,并且擦干该区域。

2.3.2 蓄电池的电压测量

用万用表测量单个蓄电池电压为12 V,2个蓄电池串联电压为24V。

2.3.3 蓄电池充电

当发电机组用于备用电源时,使用电瓶充电器让电瓶保持全充状态。在发电机组运行时,发动机的发电机向电瓶充电。如果发电机组处于暂时主电源工作状态,在发电机组工作间歇期,控制器电路会使电瓶放电。如果电瓶充电器没有电源,将控制器置于主电源模式,或者拆下发电机组上的电瓶。

2.3.4 蓄电池的更换

由于采用的是免维护蓄电池,因此不必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及比重。当蓄电池老化或损坏时就必须进行更换。在更换前要断开蓄电池浮充电源,使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在断开蓄电池时要首先断开负极线。在再次接上蓄电池时,要最后连接负极(-)线。不要将电瓶负极(-)线连到启动机电磁线圈的正极(+)接线端子。

2.4 交流电气系统

对于柴油发电机控制柜应定期对其进行卫生清扫,接线端子应进行紧固,检查控制保险是否烧坏,各继电器线圈和接点是否损坏。并用500 V兆欧表测量导线绝缘是否合格。

3 结语

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定期对其进行启动试验更能发现一些在平时维护时很难发现的问题,并保证其可靠性,从而为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摘要:以盘南电厂科勒柴油发电机组为例,阐述了柴油发电机组定期试验时需要检查的项目,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关键词:科勒,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袁任光,林由娟.柴油发电机组选用与安装维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启动试验 第9篇

近日,磁悬浮风力发电试验场在深圳运营启动。这座由深圳市顺禧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斥建造的磁悬风力发电试验场,为内陆II级风源区。采用蒲福分级法测试SX-CXF型零重力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系列产品,在不同风速中分析风力、电流、电压的瞬间变化及不同型号的风频适应性能数据。

将磁悬浮技术应用到风力发电领域, 突破了由英国物理学家确定的恩肖定理的羁绊, 是人类利用风能的一次重要突破, 零重力磁悬浮由中国人发明, 既展现了世界先进技术前列的科研实力, 又彰显了新能源利用的应用前景。

启动试验 第10篇

1 方案的实施

根据编写的静态短路和二次升压试验校验继电保护方案进行试验及数据的记录。

2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的性价比

1)可提前发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有时间处理。

2)按4个短路点实验非常顺利的情况来计,实验时间为12 h,可节约大量机组启动费用。

3 实验方案

3.1 实验目的

校验发电机中性点CT、机端CT、厂变高低压侧CT、励磁变高低压侧、脱硫变高低压侧CT极性和回路完整性。具体如下:

1)校验发电机中性点CT(1LH,2LH,3LH,4LH)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2)校验发电机机端CT(5LH,6LH,7LH,8LH,9LH,10LH)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3)校验高厂变高压侧CT(1LΗ2LΗ3LΗ4LΗ5LΗ)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4)校验高厂变低压侧CT(6LΗ7LΗ8LΗ9LΗ10LΗ11LΗ12LΗ13LΗ)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5)校验励磁变高低压侧CT(15LH,16LH,17LH,18LH,19LH,20LH)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6)校验脱硫变高压侧CT(1LΗ2LΗ3LΗ4LΗ5LΗ)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7)校验脱硫变低压侧CT(6LΗ7LΗ8LΗ9LΗ)极性和回路完整性。

3.2 实验方法

采用截面不小于100 mm2橡胶电缆,从发电机中性点侧和出线侧CT一次穿心串联,然后将橡胶电缆一端与发电机出线侧母线相连,另一端再与400 V试验电源电缆相连。分别在高厂变10 kV A段、B段、励磁变低压侧、脱硫变低压侧三相短路。

3.3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发电机中性点出线A,B,C三相互不相连;发电机机端出线与高厂变高压侧正常连接;发电机机端出线与励磁变高压侧正常连接;发电机机端出线与脱硫变高压侧正常连接;发电机机端出线与主变低压侧连接断开;励磁变低压侧出线(在励磁变低压侧CT之后)与励磁柜交流进线连接断开;高厂变低压侧出线(均在高厂变低压侧CT之后)与10 kV母线断开;脱硫变低压侧出线(均在脱硫变低压侧CT之后)与10 kV母线断开。

2)试验电源可从400 V保安段备用断路器取。需3×120铝芯电缆,励磁变低压短路铝排(1 000 A)1段,截面不小于100 mm2橡胶电缆,10 kV各段短路小车的短路铜排应连接良好。

3)发变组保护柜、发变组故障录波器柜、发变组和厂用电源变送器柜、发电机电度表柜、厂用电源电度表柜等各电流回路检查完毕,各电流可连端子全连接良好。

4)发电机封闭母线与励磁变、高厂变、发电机PT软连接应连接良好。

5)封闭母线与主变低压侧应全部断开,励磁变低压侧应与励磁装置全部断开,脱硫变低压侧与10 kV母线断开。

6)试验电源用400 V断路器保护定值整定完毕。

3.4 实验前的检查

带电设备无接地;带电设备对地绝缘应合格;400 V实验出线开关合跳正常;核实400 V实验出线柜的保护定值。

3.5 试验内容

3.5.1 变压器参数

山西武乡发电公司一期工程为两台600 MW机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励磁变、脱硫变参数如表1~表3所示。

3.5.2 短路试验方案

1)高厂变短路试验。

a.10 kV配电室,将高厂变低压侧IA,IB分支短路小车推入工作位,短路变压器低压侧。因10 kV母线已带电,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10 kV电压通过短路小车给高厂变反充电。

b.各侧短路电流计算。

高厂变高压侧一次短路电流:400×Ih/(Ud×Uhe)= 572.3 A。

其中,Ih为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取1 963 A;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标幺值,取0.068 6(两分支同时短路时阻抗);Uhe为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取20 000 V。

变压器低压侧一次电流:572.3×(20/10.5)=1 090 A。

每一分支电流为:1 037/2=545.0 A。

2)励磁变高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

a.在励磁小室,将励磁变低压侧母排三相短路(采用铝排短接),短路变压器低压侧。在发电机中性点侧接入三相400 V电源,通过发电机封闭母线,试验电源接入励磁变高压侧。

b.各侧短路电流计算。

高压侧一次短路电流:400×Ihe/(Ud×Uhe)=18.16 A。

其中,Ihe为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取57.74 A;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标幺值,取0.063 6;Uhe为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取20 000 V。

低压侧一次电流:18.16×(20/0.85)=427.29 A。

3)脱硫变短路试验。

a.10 kV配电室,将脱硫变低压侧分支短路小车推入工作位,短路变压器低压侧。

b.各侧短路电流计算。

脱硫变高压侧一次短路电流:400×Ih/(Ud×Uhe)= 183.2 A。

其中,Ih为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取722 A;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标幺值,取0.078 8(两分支同时短路时阻抗);Uhe为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取20 000 V。

变压器低压侧一次电流:183.2×(20/10.5)=348.95 A。

4)试验方法理论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高厂变、励磁变、脱硫变及发电机各侧二次电流大小完全能满足差动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的测量精度和范围要求,发电机总启动试验时,高厂变、励磁变和脱硫变侧短路试验完全可以取消。该试验能检查发电机侧的主变差动、发电机差动、高厂变差动、脱硫变差动等保护和测量电流回路的正确性,确保发电机总启动短路试验时,除主变高压侧以外的所有CT回路全部正确,节约试验时间,节省大量燃油费用,能缩短电气试验总启动试验时间。

3.6 试验数据

实测试验数据:试验电源电压Uab,Ubc,Uac

3.6.1 电流回路检查

各电流互感器对应相别分别记录相位和幅值。

3.6.2 电压回路检查

分别检查机端电压回路、中性点回路、高压侧回路、各分支回路在保护屏内的相位和幅值。

分别检查发电机机端电压、机端零序电压、中性点零序电压、主变高压侧电压及零序电压、10 kVⅠ母线电压、脱硫变低压侧电压在发变组故录屏内的相位和显示值。

同时检查励磁柜及变送器、电度表屏内电压回路的电压及相序。

3.7 电压回路升压试验

在发电机机端PT端子箱,将1YH,2YH,3YH PT,A,B,C同相别短连,在发电机保护柜,用三相调压器通过发电机机端1YHPT二次升压,检查电压回路的完整性。

3.8 安全措施

1)安全措施由施工单位统一执行。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密切合作,服从指挥,不准擅自离岗。

3)试验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的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

4)设备监视人员必须密切注意设备运行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若情况紧急,可先断电源再汇报。

5)在每一试验点,设专人监护,以保安全。

6)在试验期间,高厂变、发电机、励磁变、主变、脱硫变等一次设备附近不得有人工作,要巡视检查。

摘要:结合工作经验,以山西武乡发电厂机组为例,介绍了机组启动电气试验采用的新工艺,通过机组整套启动前进行静态短路和二次升压试验校验继电保护,以达到节约试验时间,节省大量燃油及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保护方案,静态短路,短路点,试验数据

参考文献

[1]罗庆跃.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船电技术,2004(1):10-11.

启动试验 第11篇

通过实验求得定子电流与转子电流的关系曲线, 即发电机三相稳定短路特性曲线;求得发电机定子电压与转子电流的关系曲线, 即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将所得特性曲线与初次数据和历次数据比较, 若有显著降低, 则说明转子绕组可能存在匝间短路。通过做发电机在6kV同期点假同期试验, 发电机带负荷试验,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试验, 检查发电机同期回路、保护回路、励磁调节装置是否正常。所有数据均正常后, 发电机方可投入运行。

2 启动试验的安全措施

在启动试验前应召开专门会议, 确认已具备启动试验条件。

参加启动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措施、《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 确保启动试验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如在启动试验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工作, 并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措施。如在启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调整, 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启动试验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 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参加启动试验工作的所有人员应熟悉本措施的内容, 各尽其责, 明确自身任务, 积极协作配合。为了防止误操作、误合闸, 没有得到操作指令, 任何人不得进行擅自操作。若在试验过程中, 因各种原因运行机组、线路发生事故跳闸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试验, 进行事故处理。

3 启动试验方案

3.1 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前要求在004开关上部和004-3之间装好三相短路线一组, 检查接线可靠, 正确。004、104、606、661在断开位置, 104-1, 104-2, 104-012, 104-03, 104-0, 104-3, 014-0, 004-3, 606-3刀闸在断开位置。励磁调节器退出运行, 灭磁开关断开。将1YH、2YH、3YH三组电压互感器退出。接好试验用仪表 (电气班负责接线) .励磁调节装置、发变组保护等装置静态检修调整校验完毕, 装置完好。所有试验数据应同时记录盘表, 标准表数据, 每张记录单应写清记录的内容及记录人、时间。收回全部工作票, 拆除临时安全措施, 并恢复常设遮拦。确认发电机各部分及周围的清洁情况。确认发电机出口母线、断路器、灭磁开关、互感器等一、二次回路均应正常。确认发电机滑环、炭刷、刷架位置正常。确认发电机静态电气试验已完成全部合格。确认调速电动机动作试验完成, 要求调整平稳, 转向正确。确认汽机主汽门与电气开关连锁试验完成, 试验合格。确认机电联络信号试验完成, 试验合格。启动试验前应测发电机轴承绝缘合格。

3.2 试验项目

1) 永磁机空载特性的测试

2) 发电机三相稳态短路特性试验。确认004、104、606、661在断开位置, 104-1, 104-2, 104-012, 104-03, 104-0, 104-3, 014-0, 004-3, 606-3刀闸在断开位置。励磁调节器退出运行, 灭磁开关断。确认1YH、2YH、3YH三组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人员保持汽机转速3000r/min。合004开关。投入#4发变组有关保护。 (退出发变组差动、主变差动保护) 。派专人在#4发电机就地、#4发电机小室、发变组保护屏、励磁调节柜等就地监视观察, 用对讲机随时保持联系。合灭磁开关。手动方式下操作励磁系统增磁, 缓慢升流至发电机定子电流为1 200A (二次电流为1.0A) 。分别测量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幅值和相量关系。正确后, 减励磁降发电机电流为零。操作增、减磁, 分别做#4发变组上升及下降短路特性试验。最高升至发电机额定电流3437A (二次电流为2.86A) , 记录发电机定子电流及主励磁机励磁电流、励磁电压 (升、降电流时, 按电流每变化10%IN左右记录一点) 。电气运行人员注意, 电流升降是单方向, 不得在上升时减励磁, 下降时加励磁。将试验数据记录在附录的短路试验记录表中, 并和发电机制造厂家提供的短路曲线作比较, 若有较大差异, 应停止试验, 分析原因后, 再进行下一步试验。检查各表计显示与试验标准表的差异程度。试验完毕, 操作减磁, 降发电机电流至零, 跳开灭磁开关。跳004开关。停止汽轮机运行, 做好安全措施拆除短路线, 恢复出口母线。检查确认。发电机定子一次电流最高值:3437A, 二次电流为2.86A

3) 空载特性试验。确认004、104、606、661在断开位置, 104-1, 104-2, 104-012, 104-03, 104-0, 104-3, 014-0, 004-3, 606-3刀闸在断开位置。励磁调节器退出运行, 灭磁开关断开。确认1YH、2YH两组电压互感器投入运行, 并检查一、二次熔断器完好。3YH退出运行。投入#4发变组所有保护。调整励磁调节器有关参数 (伏赫限制等) 。派专人在#4发电机、#4发电机小室、励磁调节柜、保护柜监视观察运行状况, 用对讲机随时保持联系。运行人员保持汽机转速3 000r/min。合灭磁开关。手动方式下操作增磁, 缓慢升压至发电机电压3kV (二次电压50V) , 分别在发电机PT就地端子箱、发变组保护屏、电度表屏、变送器屏、励磁调节器柜等相关屏、柜处测量各组PT二次电压幅值及相序是否正确, 3I0是否为零。继续增加励磁, 升发电机电压为额定6.3kV (二次电压105V) , 分别在发电机PT就地端子箱、发变组保护屏、电度表屏、变送器屏、励磁调节器柜等相关屏、柜处测量各组PT二次电压幅值及相序是否正确, 3I0是否为零。检查完毕, 操作减磁, 降发电机电压为零。操作增、减励磁, 分别做#3发电机上升和下降的空载特性, 最高作至1.3倍额定电压8.19 kV (二次为130V) , 记录发电机定子电压及主励磁机励磁电流、励磁电压 (升、降电压时, 按电压每变化10%UN左右记录一点) 。电气运行人员注意, 电压升降是单方向, 不得在上升时减励磁, 下降时加励磁。将试验数据与发电机制造厂家提供的空载曲线做比较, 若有较大差异, 应停止试验, 分析原因后, 再进行下一步试验。空载额定电压下, 测量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测量发电机残压和相序, 先在PT二次侧测量电压小于10V时, 方可在一次侧直接测量。

测量发电机的轴电压。减小励磁, 降发电机电压为零, 空载特性试验结束。断开灭磁开关。恢复调整的励磁调节器有关参数 (伏赫限制等) 。拆除发电机试验所接表计, 检查二次线全部正确恢复, 现场全部恢复干净。定子一次电压最高值:8.19k V (二次为130V) 。

4) 发电机在6kV同期点假同期试验。试验前确认并操作以下刀闸:104-1、104-2、104-3、104-012、104-0、104-03、004-3均在“断开”位置。确认104、606开关在“跳闸”位置;向中调申请操作104-1或-2、104-3隔离刀闸、104开关“合闸”。

确认1YH、2YH、3YH三组电压互感器已投入运行。投入2TK同期开关, 1STK等开关。励磁调节器“自动”方式下零起升压, 缓慢升发电机电压至额定值附近, 控制启动自动准同期装置。

同期装置在同期条件满足后, 能够自动合上004开关, 结果应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试验结束后, 操作减励磁, 降发电机电压至零, 跳开灭磁开关, 跳开004开关。

5) 发电机带负荷试验。发电机在6kV同期点与系统并列。由值长联系调度再一次申请并网。确认励磁柜处在热备用状态, 一切正常。确认并操作以下刀闸位置:合上104-1 (-2) 、104-3、004-3, 分104-2 (-1) 、104-012、104-0、104-03。确认004、606开关在“跳闸”位置, 操作104开关“合闸”, 使#4主变带电。励磁调节器“自动”方式下零起升压, 缓慢升电压至额定值附近, 启动同期装置。同期装置在同期条件满足后, 同步点自动准同期合上004开关, #4发变组与6kV系统并列。在25%~30%有功下测量做发变组保护六角图。测量不同负荷发电机轴电压。电负荷带满后应测量轴电压。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和测量表计的运行情况

在额定负荷测量所有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

6)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试验。“自动”与“手动”励磁装置切换试验。检查励磁AVR的调压特性。试验结束, 恢复厂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

4 启动试验的结论

将试验所得特性曲线及数据与初次、历次开机试验数据相比较无显著变化, 各项数据符合指标要求, 证明发电机性能良好, 可以投入运行。本次大修所有项目均已完成, 大修工作圆满结束。

摘要:本次试验报告扼要的介绍了银川热电有限责任公司#4发电机大修后启动试验的试验目的、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试验方案,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得出各项指标合格能正常投入运行的试验结论。此次试验完善了发电机启动试验系列工作, 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