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精选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 第1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
拽泅瞅雏铰抽觑鬣
确凿菜畦桑葚臃肿脑髓蝉蜕骊歌花圃丑陋讪笑
幽寂延绵狂澜屏障哺育懊悔祈祷逼狭阴抑炽痛
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宰割
筹划彷徨仰慕衰微赫然迭起重荷深邃踌躇巴望
锁闭归省行辈撺掇凫水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
冗杂烧灼幽暗惬意疏密包罗朱砂清扬咿哑端凝
颦蹙粲然嗔视无垠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告磬
斫痕日规抵御砭骨履践崔巍垂蔓眼睑眸子抽搐
沟壑不羁剽悍窥伺疮痍阔绰观瞻妍丽庇阴遒劲
犷野颚骨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萋萋亦复如是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大彻大悟
参差不齐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忧心忡忡疲惫不堪冻饿之虞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相得益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过之无不及
二、课文理解(将重点地方画上横线,便于巩固):
1、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描写和感受,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语带双关。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就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这两条线索,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后者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基础,采用童话这一灵活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只“丑小鸭”的形象: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从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启示人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鸭的遭遇和奋争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这首诗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课文《假如„„》是他在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题下这首诗。攒拗巅叟哽惮踱棹撇蘸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物。描绘了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这首诗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因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章以“伤”为题眼,意在表明对方仲永的“哀伤、叹惜”之情。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他的才能每况愈下,告诉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学习是天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而写的组诗。在选文中,诗人以时代的歌手出现,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身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
7、小说《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为主人公,并以他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通过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是李大钊,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课文围绕着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之间的关系,以长江大河,旅途征人作比,阐述了艰难的国运一定要有雄健的国民这一道理,鼓励国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曲调”,迎接崎岖与险阻。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坟前。”因此,本文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她的传奇故事。以时间为序,采用比兴的手法,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奔赴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的 “双璧”。
1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重点写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重点与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第一本诗集《烙印》,并因《老马》的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13、《音乐巨人贝多芬》按照访问的顺序,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要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本文的作者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以时间为序,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着重刻画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16、《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17、《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阶段展开描写。不仅表现了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而且反映了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作者刘成章。
18、《竹影》的作者是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全文以“竹影”为线索,以几个少年充满童真童趣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说明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关键是要培养在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19、《观舞记》由正题与副题组成。正题点明中心话题——观舞,副题充满感情,是对正题的具体化说明。文章先从一个观赏者的角度写自己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总的印象,然后具体描写他们的舞蹈,最后写出观感。文章运用比、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地舞蹈。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
20、《口技》作者林嗣环。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写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写一家人由醒复睡,接着写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再从宾客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烘托,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文章选自《虞初新志》,这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1、《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本文是一篇传记,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2、《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课文所选部分主要写了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求希望的矛盾心情。从生存问题、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这三个方面表现了鲁滨孙遇到的困难后意志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而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品质。
2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为郭超人。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全文以四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攀登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经过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序,着意描写登山队员在登山中面临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表现了这些困难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他们是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来克服三大困难的。
24、《真正的英雄》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悼词,演讲者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分主要抒发了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化悲痛为力量。文章用“真正的”强调“英雄”,表达了对这次罹难者英雄行为的肯定。文章以此为题,是对七名宇航员伟大行为的赞颂。
25、《夸父逐日》选自《三海经》,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后来,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旧说是周朝列御寇作的,但不可靠。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既使是博学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是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26、《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文章通过写我与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最后一句点明中心。
27、《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沈石溪。文章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表现了斑羚在危难之中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28、《华南虎》写于“十年**”期间,作者牛汉,当代诗人。这首诗以参观动物园的老虎的过程为顺序,以写实和猜测的笔法,写了有着不屈的生命、执着灵魂的华南虎的形象。表现了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29、《马》是一篇科学小品,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他曾用40年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本文用文学的笔调,采用对比的写法,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使用”的马的深刻同情。
30、《狼》选自《聊斋志异》,是清朝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本文以狼为主线,通过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着力表现狼的狡猾,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主旨: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最终还是要初机智勇敢的人战胜。
三、文言学习:
(一)、词义(每个词的意思都要理解):
1、实词
未尝:从来没有。异焉:对此感到诧异。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收族:团结同宗族的人们。自是:自从这之后,从此。
立就:立刻完成。稍稍:渐渐地。
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邀请他父亲去做客)。
乞之:求取他的诗。日扳:每天拉着。“扳”通“攀”,牵,引。
隶耕:世世代代以耕种为业。环谒:四处拜访。
不能称:不能与(之前)相当。自为其名: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
泯然:消失的样子。通悟:通达聪慧。
彼其:像他那样。奇之:以之为奇,认为他是奇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贤于:比„„优秀,胜过于。父利: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
当户:在窗户旁。惟闻:只听见。何所忆:在想什么。
市鞍马:买马和马具。戎机:战场。策勋:记功。
百千强:许多财物。出郭:出城。扶将:扶持。
帖花黄:“帖”通“贴”,贴饰物。
火伴:“火”通“伙”。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灶吃饭,所以称为“火伴”。
当涂:当道,当权。见往事:了解历史。即更:应当重新。
非复:不再是。见事:认清事物。会宾客大宴:正赶上大宴宾客。厅事:大厅,客厅。施屏障:设置屏风。少顷:一会儿。
但闻:只听见。满坐:“坐”通“座”,指座位。满席位。呓语:说梦话。既而:不久,紧接着。妇抚:妇人拍着。一时:同时。
未几:没多久,一会儿。少舒:稍微放松、舒展了。中间:其中夹杂着。
曳屋:拉塌房屋。虽人有百手:即使人又上百只手。
不能名其一处: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奋袖:扬起袖子。两股:两条大腿。
几欲:几乎想要。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止:“止”通“只”。缀行:紧跟。如故:像原来一样。
大窘:非常窘迫。苫蔽:覆盖,遮蔽。径去:径直走开。
变诈:欺骗。假寐:假装睡觉。
2、虚词
父利其然(代词,这样)也泯然(„„的样子)众人矣(语气词)
养父母、收族为(作为)意卒之(助词,无意义)为(成为)众人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诗)问女何(什么)所思
见往事耳闻(罢了)蒙乃(于是,就)始就学
妇拍而(连词,表并列,相当“又”)呜之此不为(是)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孰为(认为)汝多知乎其(其中)一犬坐于前
投以(把,介词)骨盖(原来)以(用)诱敌
意将隧入以(连词,表目的,相当“来)攻其后也
(二)、翻译:
1、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别人渐渐地请他父亲去作客,有人花钱求仲永题诗。
2、卒之为众人。译:最终他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译:从此别人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够马上完成,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译: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人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他。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你现在手握重权处理大事了,不可不学习。
8、不能指其一端。译: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在这时,宾客没有不(被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的,(他们)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其中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1、河、渭不足。译: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
12、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最后)弃掉自己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
13、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1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 第2篇
复习目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
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
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16、拗
17、骊歌
18、木屐
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
辨
辫
瓣
(2)蓬
篷
逢
缝
(3)肿
仲
钟
种
冲
(4)惧
沮
俱
狙
阻
四、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
异
书
奇
宾客
利
日
3、通假字1个
扳
4、“之”的用法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文言文练习1 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第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1、征发
2、哽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9、崎岖
10、阻抑
11、回环曲折
12、亦复如是
3、同步导练中每课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
1、帖
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组
6、谰语
7、亘古
8、污秽 1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1、马革裹尸
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气冲斗牛
9、杂乱无章
10、含蓄
11、踌躇
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
3、形似字归纳:
(1)筹
踌
畴
稠
惆
绸
(2)慕
墓
暮
幕
募
(3)愧
魂
魄
魁
傀
(4)锲
契
楔
揳(5)迭
选
跌
(6)炯
迥
(7)籍
藉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注音53个
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36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撺掇
9、委实
10、凫水
11、依稀
12、宛转,悠扬
13、自失
14、弥散
15、漂渺(缥缈)
16、旺相
17、渴睡
18、向午
19、棹
20、楫
21、亢奋
22、晦暗
23、羁绊
24、蓦然
25、冗杂
26、叹为观止
27、戛然而止
28、本色当行
29、颦蹙
30、粲然
31、嗔视
32、叱咤风云
33、尽态极妍
34、惊鸿
35、纠葛
36、怠慢
4、形似字归纳:
躁
燥
噪
澡
藻
四、《口技》
词语积累39个
一词多义5个
乳
妙
绝
呼
指
通假1个
坐
翻译课文
理解文意
作业: 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文言文词语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口技》4--5段
三、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20个:
1、拽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毋宁
5、吞噬
6、语无伦次
7、羸弱
8、告罄
9、虞
10、斫
11、泅
12、砭骨
13、履践
14、崔巍
15、阴霾
16、闻所未闻
17、海市蜃楼
18、踉踉跄跄
19、声情并茂
20、孜孜不倦
四、现代文阅读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 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复习第六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
四、现代文阅读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 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
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
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八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
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
三、文学常识复习
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九课时
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
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课内阅读
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
1、把握作者思路
2、把握内容和层次
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四、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第十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未过关字词
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
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
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
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五、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作文复习
第十一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
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
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开头方式归纳:
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
1、画龙点睛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
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作文复习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复习具体步骤:
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
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
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渡语段
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 第3篇
1.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___________ the school bus.
A. By B. With C. At D. O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how old is Sam B. where he lives C. where is Tom D. how far does he live
3.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need to ________ a river to school.
A. across B. through C. cross D. crossing
4. We hope our dreams can ____________.
A. come out B. come true C. come up D. come through
5. ---________ does Cindy live from her offi ce?
--- Three kilometers.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far
6. It takes him about 15 minutes _________ there.
A.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s
7. James has ________ breakfast at home and play _____ guitar every day.
A. /, the B. the, / C. the, the D. a, the
8. We want people who are good _________ children.
A. at B. for C. in D. with
9. ---_________ do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 In the evening.
A. What time B. When C. What D. How
10. --- 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have one. B. No, you can’t. C. Of course. D. Not at all.
11.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_________ just now?
A. talked B. told C. spoke D. said
12. ---Must I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No, you ______________.
A. can’t B. needn’t C. mustn’t D. have to
13. Please get up and ___________ your clothes.
A. dress B. put up C. wear D. get dressed
14. Either you or your brother __________ singing very much.
A. likes B. like C. don’t like D. dislike
15. ---How does Jack ___________ the museum?
---By bus.
A. get B. arrive C. arrive in D. reach
16. ---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your un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20 kilometers far. B. It’s 20 kilometers away.
C. It’s 20 minutes bus ride D. It takes 20 minutes.
17. He wants to fi nd a _______ in a music club.
A. jobs B. work C. works D. job
18. Lucy often ____________to the bus stop.
A. rides a bike B. rides bike C. by bike D. on her bike
19. Sally goes to the park after ________ her homework.
A. doing B. do C. does D. to do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onderful.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tball game?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C. Can you play chess D.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二、完形填空。 (10分)
21. A. and B. but C. or D. so
22. A. at B. in C. on D. to
23. A. with B. by C. of D. on
24. A. go B. get C. leave D. getting
25. A. in B. at C. about D. to
26. A. in B. at C. on D. of
27. A. his B. he C. he D. she
28.A. his B. he C. our D. their
29.A. look B. read C. watch D. look at
30. A. go to bed B. goes to bed C. sleeps D. get bed
三、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0分)
A
I have a cousin. His name is Eric. He is 15. He likes music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But he doesn’t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He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He wants to learn to paint. I don’t like music or art, I like sports. I can play tennis. I can also swim but I can’t swim well. I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My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I want to play sports with them.
31. How old is the writer’s cousin?
A. Five B. Fifteen C. Fifty D. Fourteen
32. What does Eric like?
A. music B. art C. swim D. sports
33. What club does Eric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art club C. sports club D. chess club
34. What does the writer dislike?
A. sports B. tennis C. swim D. music
3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A. He can play tennis. B. He can swim.
C. He doesn’t like music club. D. His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he wants to play with them.
B
Sue and Linda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drive past a cinema, a supermarket and a food shop. The food shop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Jack and Michael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go past a bank and a post offi ce. The bank is next to the post offi ce. Mary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She rides a bike past a police offi ce, a library and a swimming pool.
( ) 36.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A. Five B. Three C. Four D. Two
( ) 37. Where is the bank?
A. It’s next to a swimming pool. B. It’s on the right.
C. It’s next to a post offi ce. D. It’s on the left.
( ) 38. How does Linda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D. On foot.
( ) 39. Where does Sue drive past?
A. A cinema. B. A post offi ce. C. A park. D. A bank.
( ) 40. What do they do?
A. They are singers. B. They are football players.
C. They are students. D. They are reporters.
C
Hi! My name is Tom. I am a school boy. My school is far from school. I mus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I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on the bu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for the morning exercise. I have lunch at school. Sometimes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 I often get home at half past six.
( ) 41. Tom lives______.
A. next to his school B. in his school
C. far from his school D. with his friends
( ) 42. Where does Tom eat breakfast?
A. In the school` B. At home C. on the bus D. near the school
( ) 43. Tom gets home______.
A. at 5:30 in the afternoon B. at noon
C. with his classmates D. at 6:30P.M
( ) 44.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to go to school?
A. one hour B. 5.5 hours C. Half an hour D. A morning
( ) 45.What does Tom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A. Does morning exercise. B.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Plays the guitar. D. Does his homework.
D
Alex’s day
Hello! I’m Alex. I often get up at 6:30 a.m. Half an hour later I have my breakfast. At 7:30 a.m. I take a bus to school. We have Math, Chinese and English classes from 8.00 a.m. to 11.30 a.m. I have lunch and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 We have three classes from 1:40 to 4:10 in th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e often play soccer, tennis and ping-pong. I go home at about 5:00p.m. I usually have dinner at 6:00p.m. Then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At about 10:30, I go to bed.
( ) 46. Alex goes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47. What time does Alex eat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How long does it take Alex to have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Where does Alex eat lun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Alex usually _______ before he goes to bed.
四、词汇 (10分)
51.There is no ___________ ( 桥梁 ) above the rive.
52. _________ the rive to school is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横过、越过)
53.What do you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trip? (认为…怎么样)
54.The bus ride ___________me about 20 minutes every day. (花费)
55. He _________________ at seven o’clock. (刷牙)
56. Lisa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
57.Peter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 ( 拉小提琴 ) .
58.He either does homework or________________ ( 散步 ) after lunch.
59.I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 grow up. (音乐家)
60. The school needs help to teach children______________ ( 游泳 ) .
五、连词成句 (10分)
61. does, you, get, how, it, long, take, to, school,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s, a, river, between, there, home, her, and, hospital,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far, he, live, the, how, does, library,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I, take, to, the, usually, subway, park,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lub, want, what, to, do, you, j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he, play, can, the, or, drums, basketb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do, usually, time, get, what, you, u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they, bus, take, the, do, wor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knows, she, it, not, is, her, for,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I, clean, sometimes, an, for, my, half, hou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你的朋友Jim的基本情况。80词左右。
擅长打篮球, 会弹钢琴, 想加入了游泳俱乐部学习游泳。
每天早上7:00起床, 穿好衣服, 吃过早饭后7:45去上学, 下午4点放学回家。
通常花15分钟骑自行车上学, 如果下雨会乘公交车。
晚饭后或者做作业或者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
单项选择
1-5 DBCBD 6-10 CADBC 11-15 DBBAD 16-20 BDAAA
完形填空
21-25ABBCB 26-30AADCA
阅读理解
31-35 BABDC 36-40 ACCAC 41-45 CCDCB
46. F 47. At 7:00 48. 30 minutes
49. At school 50. Does homework and watches TV
词汇
51.Bridge 52.Crossing 53.think of 54.takes 55.brushes teeth
56.Telling stories 57.playing the violin 58.takes a walk 59.a musician 60.to swim
连词成句
61.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62.There is a river between her home and the hospital.
63.How far does he live from the library?
64.I usually take the subway to the park..
65.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66.Can he play the drums or basketball?
6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68.Do they take the bus to work?
69.She knows it is not good for her.
70. I sometimes clean my room for half and hour.
写作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 第4篇
关键词 七年级 思想品德复习 做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35-02
一、知识点、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知识点、考点:1.玩是我们的权利,健康玩耍三原则。2.网络是把双刃剑,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3.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4.认识“雷区”,远离危害。5.学会并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第二单元:“感受现代生活”知识点、考点:1.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序幕。2.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及根本原因。4.2000年我国实现的“总体小康”的特征。5.党的十八提出的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单元“一起成长”知识点、考点: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倾听的方法和倾听的技巧。2.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3.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4.正确看待失败,敢于竞争。5.感悟朋友情谊及友情的作用。认识朋友交往中的诸多误区。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正在实施哪一发展战略?(1分)
(2)小明同学看完上述材料后,感叹道:“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实力已遥遥领先。”请你对小明同学的说法进行评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现状,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的成就。学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掌握我国在科技方面采取的战略及我国目前所处的科技现状,同时要能把教材内容和材料内容相结合进行组织答案。
答案:
答:(1)科教兴国战略。(1分)
(2)①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②材料表明我国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分)③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增强民族创新力。(1分)
三、注重练习,掌握做题技巧
古人云:熟能生巧。对学生来说多见一些题目、题型,会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但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和厌学心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各个学科都在挤时间让学生拼命学时,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掌握答题技巧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思想品德学科现在常规的学业水平考试只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所以做题技巧的掌握对学生来说相对较易。
选择题只有单选题,单选题一般分为直选式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或复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式选择题,无论是那种排选择题解题思路可以用以下方法:
“一个原则、两个关注、三个审查、五个排除”。
1.“一个原则”。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
2.“两个关注”。一是要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如:“中心”“基础”
“核心”“关键”“前提”“根本”等,要根据关键词进行准确选择。二要关注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题肢,如:“任何”“一切”“所有”“唯一”等。一般情况下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题肢往往因观点过于绝对或片面而应被排除。
3.“三个审查”。一是审题干,即要弄清题意,明确题干要求“选什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二是审题肢,根据以干求肢“的原则,对所有的选择题肢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三是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1)分析题肢与题干材料是否存在必然联系;(2)分析题肢与题干材料是否存在直接联系;(3)分析题肢与题干材料要求是否相符。
4.“五个排除”。(1)排谬法:排除错误选项;(2)排异法:排除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选项;(3)排重法:排除与题干意思重复的选项;(4)排倒法:与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5)排乱法:题肢的共性可以确定备选题肢中的正确选项。
七年级非选择题部分出现的题目主要有:直接问是什么、哪些、列举类;说明(表现)、体现(表现)、反映类;做法、建议类。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是什么、哪些、列举类
(1)此类型的设问考查一般比较简单、直接,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2)①直接设问:“……是什么”“……有哪些”
解题方法:直接回答,一般答案都在教材上。
②列举类设问可分为两种,两则侧重点略有不同。a列举实例:应具体、有效、符合实际,忌空洞、泛泛而谈。
b举措:侧重于国家、政府、社会的大政方针、战略做法、措施做法。
2.说明(表现)、体现(表现)、反映类
(1)此类型的设问大多与社会热点为材料或背景,以热点和课本知识的结合点为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问形式: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体现(表现)、反映了什么等。
(3)解题方法:①找出材料本身讲述的什么问题。②运有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③基本思路:归纳材料大意,阐述相关教材知识。
3.做法、建议类
(1)此类型的问题属于活动践行类试题,往往给定学生某种情景或某个明确目标,让学生思考出具体应对方法的试题。此类试题一般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为背景,给定一定明确目标,要求学生设计出达到目标的方法策略。旨在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即怎么做的问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社会实践中具体问的能力,是学业水平考试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类题型。
(2)设问形式:“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等。
(3)解题方法:此类题对七年级学生一般都给定主题(青少年、中学生或国家),所以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树立什么理想(或观念、或意识、或精神);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 第5篇
【单元学习目标】
一、在反复吟诵,感受词和诗的区别,初步体会宋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二、整体把握每首词的大意,感受课文表现的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体味其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理解词中蕴涵的积极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情怀志向。
【基础知识学习】
一、词,是我国古代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它始于梁代,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由于音乐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音乐拍节,填写长短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后来,词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由于词的长短句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唐代,民间词大都反映爱情相思,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诗余”。以浓辞艳句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南唐李后主被俘虏后的词作,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三、词大体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词,典雅涪婉、曲尽情态,代表有柳永、晏殊、晏几道、李清照等。豪放词,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广阔社会生活,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
四、词大致分小令(58字以内,最短的仅14字《竹枝词》、16字《十六字令》)、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达240字《莺啼序》)。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两段,称双调;有三、四段,称三叠、四叠。词的段,称为片、阕。
五、词有词牌: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自名人诗文的语句,如《西江月》;依据历史典故,如《念奴娇》;名家自制。每个词牌,有一定的词谱。
【教学安排】
41.《蝶恋花》二课时;
42.《浣溪沙》一课时;
43.《采桑子》一课时;
44.《苏轼词三首》二课时;
45.《卜算子》一课时;
46.《李清照词二首》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一 第6篇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嫉妒/妒忌祈祷/崎岖浑身解数/善解人意 ......
B.角逐/角落参差/人参卷土重来/手不释卷 ......
C.狂澜/谰语剽悍/漂泊气冲斗牛/斗转星移 ......
D.重荷/荷花砭骨/贬值鲜为人知/鲜艳美丽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人声鼎沸略胜一筹锋芒必露迫不及待
B.来势汹汹锲而不舍兴高采烈叱咤风云
C.芳草萋萋眼花瞭乱怏怏不乐芸芸众生
D.妇孺皆知叹为观止义奋填膺孜孜不倦
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意见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4月23日,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绿城学校决定开展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名著阅读周活动,在全校形成读书、爱书、藏书、用书的良好风气。①阅读名著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班级读书竞赛、读书演讲、撰写读后感、“和父母同享一本好书”等活动。②通过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语句①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②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__,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山海经》)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
南子》)
(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__________。(林嗣环《口技》)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5分)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1)以上选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我”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选段记录的是“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对外祖母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我”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外祖母对
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的细节,感人肺腑。(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12分)
在沙漠中心(节选)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可如今风越刮越猛。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遮蔽。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我躺下,又站起来。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我们随身还带了一点药品。100克纯乙醚,100克90度的酒精和一瓶碘酒。我试着喝了两三口纯乙醚,那就好像我吞了刀子下去。之后我又喝了一点90度的酒精,这下总算是把我的喉咙封住了。
我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躺在里面,然后用沙子盖住身体,只有我的脸露在外面。……我的喉头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但我自我感觉好过一点了。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静。我身不由己地踏上旅程,面对星空被绑在贩奴船的甲板上。但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
永别了,你们这些我曾经爱过的人。如果人体不能忍受三天不喝水,那可绝不是我的错。我过去没想到自己对水源竟是那么依赖,我没料到人的忍耐力竟是如此短促。我们以为自己可以笔直朝前方走去,以为人是自由的……我们没看见把我们拴在井上的绳索,它像脐带一样,把我们和大地肚子连在一起。谁多走了一步,谁就得死。
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机。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7.说说“我”在沙漠中遇到了哪两个困难?采取了哪些应对办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指出画曲线的文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并结合内容加以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最后一句“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时,你该怎么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就:__________________ .
(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________________ ..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以“伤仲永”为题,“伤”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0.文章第一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写出了仲永的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借事说理,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