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bjt(精选3篇)
清华大学bjt 第1篇
BJT商务日语能力考试入门辅导(9)
九、许可を求める(征求许可) 32.休ま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んですが(请允许我休息) スミスさんが上司と话しています. スミスさんは来Lの金曜日,どうしますか.
作 者:胡小春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刊 名:日语知识 英文刊名:THE KNOWLEDGE OF JAPANESE LANGUAGE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基于BJT的有源降噪电路 第2篇
实际电路中, 电源往往带有一定的纹波或噪声, 比如DC/DC转换器的纹波、低频串扰、电阻热噪声等, 稳压块自身也会产生噪声, 它们往往会影响电路中的其他部分, 致使系统的指标如相噪、杂散等恶化, 因此有必要对电源噪声或纹波进行滤除。
传统的降噪电路一般采用电感和电容来滤波, 电感需要承受所有负载电流。这样当干扰信号频率很低时, 电感值必须加大, 其串联电阻也随之增大, 限制了负载的最大电流, 同时也难以对低频干扰噪声进行较彻底的滤除。
Wenzel公司有文章提出通过反相放大器来滤除电源噪声[1], 给出了三种电路形式, 但是未对电路进行具体分析, 也未给出具体的设计公式, 实际实现时还要靠工程师不断的调试来满足需要。本文在这里对该三种降噪电路分别进行分析, 推导出设计公式, 给出设计实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1 降噪电路工作原理
1.1 单个三极管的降噪电路
第一种电路如图1所示, 输入的噪声电流通过三极管集电极流入到地, 最终的结果就是R1上的交流压降即为稳压块输出电压噪声, V0点成为交流虚地点。下面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和交流分析, 以得出实用的设计公式。
电路的直流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为增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并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VCE、I2的选择应保证发射极和集电极都有适当的直流电压, 可选VCE>1V, I2>5m A。若VIN、V0、I2、IL给定, 电阻:
当R4>>R1时, I2≈IE, R4上的电流相对于集电极电流可忽略不计, 电阻:
图1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噪声信号vi被反相放大, 噪声电流i与R2上流经的电流构成回路, 输出端交流电压为0。当R3足够大时, 其上的交流可忽略, i≈ic。
当R3>> (R1+R2) 时,
VT=26m V。可初选为。基电极分压电阻R3, R4须满足:
1.2 复合三极管的降噪电路
对于较大电流的负载, 串联电阻R1有必要减小。由公式 (3) 可以看出, 为保证反馈电阻不为负值, 就需要更高的电流增益, 为此图1中的三极管可用达林顿管代替, 将它与NPN管子结合, 电路改变如图4, R5为分流电阻, 用来改善复合管工作点的热稳定性。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与1.1类似。为保证RF上的交流电流与R2上的电流一致, R3、R4>>R1、R2。R1一般很小, R2、RF的计算可参考式 (2) 、式 (3) 。对于Q1, 选取R5上的直流I5保证三极管Q1工作在放大状态。I5远大于Q2基极电流。设Q2发射极偏压为VBE2, 电阻:
1.3 运算放大器-三极管型降噪电路
该电路结构如图4, 采用负反馈运算放大器将噪声电压放大数百倍后加到放大器发射极电阻RF上。这样R1两端的噪声压降即为发射极电阻RF上噪声压降的数百分之一, 由于两者通过的噪声电流一样, R1的值即为RF的数百分之一, 从而大大减少了串联电阻值, 提高了电路负载能力, 在图4电路中噪声电压放大倍数为 (1+R8/R7) 倍, 电路右半部分交流等效电路如图6。令 (1+R8/R7) 为N, 有:
设加在三极管基极的噪声电压为vb,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由 (7) 、 (8) 、 (9) 可求得发射极电阻:
RF=N·R1/ (1+ (R2+N′·R1) /R3) , N′=N (1+rbe/ (1+β) ·RF) , 简化后:
R2、R3、R4的选取可参照1.1节式 (2) 、式 (4) 。输入噪声信号放大倍数N较大, 因此噪声信号容易失真, 产生谐波。因此, 直流工作点VCE、I2的选取应保证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处有足够大的电压, 使电路有较大的动态范围。
2 降噪电路设计
现在我们采用第一种电路形式对某器件供电。器件电压为3V, 电流为27m A。可调稳压块输出电压为5.3V, 三极管为SMBT3904N, β=400。IL取为10m A, VCE取为1.5V。由1.1节公式求得R1为62欧姆, RF为59Ω, R2为91Ω, R3为10kΩ, R4为47kΩ。以峰峰值为20m V频率为10k Hz的干扰信号为例, 借助ADS软件对降噪电路进行优化。发射极电阻为56.5Ω时, 电路的滤除效果最好。取标准值56Ω欧, 输出干扰信号峰峰值为0.16m V, 即10k Hz处噪声抑制有42d B。
第二种形式的电路串联电阻值比较小, 可承受较大的电流。设电源输出12V, 降噪电路输出电压为11.5V, 电流为0.5A。我们选择I5为5m A, IL为100m A, R4为10kΩ。据1.2小节所述求得R1为1欧姆, R2为47Ω, R3为56kΩ, R5为3kΩ, RF为0.8Ω。设输入噪声信号峰峰值20m V, 频率10k Hz, 借助AD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 优化后RF为0.96Ω, 各节点电压电流值如图9, 输出信号峰峰值0.044m V, 如图14, 噪声抑制53d B。从图14也可以看出噪声抑制程度对RF很敏感, 因此可采用精密的可调电阻进行微调。
现在设计第三种形式的降噪电路。输入电压为15V, 噪声信号频率为10k Hz, 峰峰值为2m V。依照1.3节所述, 假设无负载, 选择VCE为9V, IEQ为30m A, 计算得出R3=20kΩ, R4=33kΩ。其他元件值及仿真模型、各节点电压电流值见图10。对电阻RF扫描的结果如图11。最优值为14.6Ω, 可通过精密可调电阻得到, 理论输出噪声信号峰峰值<9u V。即该电路对10k Hz处噪声抑制达47d B。
对不同负载电流情况下电路降噪性能进行仿真, 输出噪声峰峰值仅变化了50n V, 如图12, 表明负载电流从0A到10A变化时, 电路的降噪性能几乎没有恶化, 同时由于串联电阻很小, 负载电流为10A时电压只降低了0.5V。
对降噪电路对1k Hz-100k Hz带宽噪声的滤除性能进行仿真发现, 由于隔直电容值对低频信号呈现的阻抗, 在5k Hz以下, 降噪性能略有变差;5k Hz以上随着噪声频率的升高, 电路的降噪性能也随之减弱, 在100k Hz处, 噪声抑制大约27d B, 如图13所示。
3 结论
分析表明, 根据文中归纳的设计公式设计的三种电路对电源噪声以及较小纹波均有很好的滤除作用, 理论值均大于40d B, 表明了设计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得出的电路可用于DC/DC变换器、开关器型稳压块输出纹波、电源噪声或干扰信号的滤除, 保护其他电路不受电源噪声或干扰的影响, 因而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分析还表明电路对电源噪声的抑制程度对发射级电阻值较敏感, 设计时需要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Wenzel Associates, Inc, Finess Voltage Regulator Noise[Z].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第3篇
清华大学虽以理工闻名天下,但近年来逐渐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建设,尤其是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搞得很红火。
复旦大学
南方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综合实力、人文学实力、社会科学实力在南方均位居第一。
中国大学的校名多以地名冠之,体现的是地域性特征。但也有一些大学的校名取材于历史典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典雅又“美听”,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人文精神。比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先来说说清华大学。清华原为清朝皇家园林,咸丰皇帝赐名“清华园”。“水木清华,婉兮清扬”,如果你看金庸作品比较多,大概会对《天龙八部》中诠释木婉清名字的这句话有印象。不过金庸也不是凭空自己创作的,后一句出自《诗经》就不多说了,前面的“水木清华”出自晋代谢叔源的五言诗《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所以清华BBS之名也是从这里来的。掉书袋一下,在四部当中,诗歌属于“集部”,在经、史、子、集中位列最后,所以出自集部的“清华”稍显纤弱。从1924起,清华大学正式开始用“清华”为校名。
就和北大被误解成文科院校一样冤枉,清华也被误解成是“工程师的清华”。孰不知,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第一个大张旗鼓说的正是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全国,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成就非凡,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不知令多少学人向往。季羡林大师最后落脚在北大,但其实是清华毕业。清华还有很多大师,如一部《围城》让世人刮目的钱钟书,一部《雷雨》震惊中国戏剧界的曹禺,《七子之歌》的闻一多……清华的人文又哪里逊色了?
再来说说复旦大学。“复旦”二字来源于《尚书大传·虞夏传》中“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日月光辉的永恒来象征“复旦”不朽的魅力。其实说起来,这首《卿云歌》也是首古诗,但因为出自《尚书》,而《尚书》又是儒家经典,是十三经之一,因此以四部论,“复旦”是出自经部,分量就很重了。
不过和清华类似,“复旦”也不是最早的校名,马相伯于1905年创办的时候是叫“震旦大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这所人文色彩浓厚的高校,“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曾云集了众多声名赫赫的大师:周谷城、陈望道、颜福庆、苏步青、谢希德等著名学者曾长期在校执教,为复旦奠定了雄厚的学术传统和基础;谈家桢、吴浩青、谷超豪、胡和生、王迅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成为复旦当代学术精神的代表。建校以来,复旦毕业生涌现出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童第周等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而今在复旦,每天都有非常精彩的大师级讲座,为学生讲解人文社科的知识。这就是人文风度,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