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精选6篇)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第1篇

2016高考政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斯诺登将美国政府侵犯个人隐私的棱镜计划曝光后,世界为之震惊。“棱镜门”再一次证明了美国在****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暴露了其假借“****”之名行侵犯别国主权之实。下列关于****和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主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B.****高于主权

C.没有主权也就谈不上****

D.****与主权是相互对立的

解析: C 主权是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主权的具体体现,A、B观点错误。D观点错误,排除。C是对主权和****关系的正确阐述,当选。

2.[2013·马鞍山质检]“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段话表明,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

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②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③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 ④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A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一个国家采取什么发展道路由自己决定,其他国家不能干涉,①②正确;③④与题意不符。该题选A。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区域等中国东海空域。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引来世界各国关注。日美等国反应尤为强烈。25日,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提出抗议,要求取消这一决定。美国国防部发言人25日强调,不会按中国的规定通报航空器在防空识别区内的飞行计划,重申不接受中国的任何要求。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A.独立权 B.管辖权

C.平等权 D.自卫权

解析:D 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这是行使自卫权的体现,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4.日美两国对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反应强烈,从根本上说()

A.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B.日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日美两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共同利益

D.日美是同盟国,签有《日美安保条约》协议

解析:A 维护本国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美对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反映强烈主要是从本国利益角度出发的,A正确;B说法错误;C、D不符合题意。

5.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叙利亚化武问题的第2118号决议,要求叙利亚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联合国合作,消除化武计划。中方表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为叙利亚问题的全面、妥善、长期解决继续作出不懈努力。这表明()

①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C 中国支持联合国关于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决议,目的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正确;联合国对叙利亚化武问题作出相关决议体现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④正确;中国支持联合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①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6.[2014·郴州质检]今年10月18日,新当选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沙特阿拉伯宣布拒绝出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该消息令联合国内外感到震惊。沙特拒绝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主要理由是,沙特认为安理会“未能结束叙利亚的战乱”、“制裁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另外,沙特也认为安理会“在过去数十年间未能有效解决巴以冲突,推动中东和平”。由此可见()

①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②联合国安理会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③联合国在其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但有局限性 ④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B 沙特拒绝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是对安理会在叙利亚和巴以问题上无所谓而感到不满,这说明联合国的作用具有局限性,③正确;沙特作为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可以作出拒绝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决定,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①排除;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国际组织,②错误。

7.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是联合国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权威和作用。下列有关我国和联合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新中国成立后就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 ③我国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④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25日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②与事实不符;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③表述错误。本题答案为B。

8.美国基辛格研究会执行主席雷默认为,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就好比在高速路上行驶,如果旁边不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一辆大卡车,你就不得不更留心一些,以确保双方的安全。这说明()

①霸权主义在当今世界愈演愈烈 ②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D “如果旁边不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一辆大卡车,你就不得不更留心一些,以确保双方的安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各国之间存在竞争、合作与冲突的关系,也说明了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③④正确。①在材料中体现不出,②中“必然”说法绝对,均排除。

9.[2014·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时指出:双方应该登高望远,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照顾对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增进互信,规划好中英关系未来,推动两国合作长期健康发展。中英能否合作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英国不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两国的共同利益

D.两国是否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C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因此中英能否合作的基础就在于两国的共同利益,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10.[2013·甘肃武威六中阶段性达标]某校以“欧债危机与中国”为题组织了时政大讲堂活动。在同学们提出的观点中,合理的是()

A.欧洲经济稳定符合我国利益,应加强合作密切双边伙伴关系

B.欧盟作为最大的国际组织,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国际责任

C.我国应运用外汇储备购买欧债,抓住时机深化双边盟友关系

D.欧债危机主要影响欧洲,对中国经济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A 我国与欧洲之间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欧洲经济稳定符合我国利益,应加强合作密切双边伙伴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绝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故C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故B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使得危机全球化,故D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11.近段时间,多国爆发了领土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以及中菲黄岩岛事件,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争端日益突出。据初步统汁,全球有近60个国家存在岛屿争端,占全世界沿海国的40%。这说明()

①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参加者 ②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D 各国“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争端日益突出”,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②③符合题意,当选。①与题意不符,④观点明显错误,均排除。

12.[2014·济南市部分重点学校调研]2013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指出:双方要继续加强全面战略协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是基于()

①中俄两国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②中俄两国已结成全面友好的战略盟国 ③国家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和平与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D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说法错误;我国不与任何大国结盟,②说法错误;中俄加强合作,说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双方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是因为和平与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①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

13.[2013·安庆二模]近年来,面对美国加大重返亚太的“攻势”、日本在钓鱼岛以及菲律宾在南海的“无理”,我国政府既要捍卫海洋权益,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表明()

①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②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B 我国政府要捍卫海洋权益,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④正确;但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维护本国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

14.[2014·江西奉新一中月考]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对当前世界经济的看法,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C习主席强调亚太经合组织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利益,②正确;也说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③正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①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15.中国海军在自己的管辖海域建立常态化的战备巡逻制度,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特定目标。这项制度的建立说明()

A.主权国家的对内政策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B.我国在不损害别国利益基础上,积极维护本国利益

C.我国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我国坚定地使用军事手段

解析:B 中国海军在自己管辖海域建立常态化的战备巡逻制度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特定目标,这说明我国在不损害别国利益基础上,积极维护本国利益,故B符合题意。A材料体现不出。海军不属于政府,C排除。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14·临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频频应邀到访,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进行解读。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国家利益角度,本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开展周边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对立,分别从国家利益的理论分析国家间合作的依据和国家间产生分歧的原因。在准确表述理论的同时,要结合材料中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解读,组织好语言。

答案: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正视矛盾和分歧,妥善管控分歧,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努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17.[2014·湖南三校联考]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鼓舞,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在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上,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 等主张,从主权国家的权利、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①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等基本权利。因此中国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维护网络安全,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我国主张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若从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的主题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第2篇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们也许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或许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或许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或许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风景太多了,回忆太重了。缠绵的花腔终于有一天会消散在夜空,落幕的舞台也将有一日唤不起昨日的旧梦良辰美景奈何天,洗去胭脂的`你我,又将何去何从?

每天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却不曾注意到在自己的身体里,有多少东西在崩溃,又有多少东西在重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岁月是把无情的利剑,他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吞噬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那么,正值最好光景的你我,还有闲暇去顾影自怜吗?

端正姿态吧,我们不应成为被逼迫的力量。我们应是期待雨水滋润的沙漠植株。面对青春,我们渴望去学习,去认知,去感受美,去深深地爱;我们渴望被肯定,被称赞,被鼓励;我们渴望去尝试我们不曾有过的勇气。每一份收获中孕育的喜悦,每一份失败中交织的悔恨,都像纤绳一般紧紧地系住我们那渴望成长的心。

青春如此,人生亦如此。比尔盖茨曾将人生比喻为一场大火,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也必须做的就是将其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抢出来。这些东西往往能够决定我们前方的风景,会不会有山重水复,会不会有柳暗花明,只有漫漫征途可以见证。

端正我们的姿态,用它,去细品青春,去细品人生。骆驼、狮子或是婴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抉择,但其最终目的均是一个:手里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才是余生最美的风景。

阅卷组点评:

开篇出手不凡,尼采的哲学思想被考生用活灵活现的三重境界深入浅出地明白阐释。第一种境界“你应该”,第二种境界“我要”,第三种境界“我是”。首尾呼应,均提到尼采哲学当中的骆驼、狮子和婴儿,结构完整,让人回味无穷。在向读者清晰呈现哲理之后,号召大家端正姿态,行动起来,踏实勤奋,细品青春,细品人生。文章主题鲜明,新颖深刻,有感而发,体现了中学生应有的积极进取心态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核心亮点: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第3篇

我们对高考英语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掌握高考英语发展变化的轨迹,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英语的试题形式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调整中,我国高考英语的全面改革于始于1985年, 试卷形式采用所谓的“标准化”,试卷从1989年开始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命制。

改革之初,第一次从国外引进了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形式。标准化考试属于客观性考试的范畴,在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另外MET相对于以前的题型最大的特点是题量大,覆盖广,对考生答题的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改革发展期间,加大了开发新题型,调整赋分改革的力度,命题的原则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2],命题的愿想是体现“试卷总难度基本不变, 题型与命题思路基本不变”[3],在“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4]的指导思想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改革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应。

在1996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成熟期中,对试卷题型结构上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在这一时期的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更加体现了语言的运用和交际功能。NMET的设计科学性增强,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考纲》原则。高考试题内容与时俱进,包括具有时代特点的文章,如科技、人文、环保、教育等领域的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山东省自身的要求,自2005年山东高考英语开始自主命题。纵观山东这七年来的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充分体现考纲和考试说明,考试要求略有变化, 试题题型保持不变

近几年来,山东的《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基本要求,命题依据和要求都几乎没有改变,考试内容改变不明显。考试试卷构成如下:试卷分为一卷和二卷,第一卷由听力、英语知识运用(包括“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四部分组成;第二卷包括两部分:阅读表达与书面表达。

2、试题层次分明,梯度合理

这几年试卷都严格按照《新课标》和省考试说明的要求编制,试题的可信度和区分度较好。试卷中以容易题和中等题为主,没有偏难怪题,充分体现了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命题思想,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3、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在试卷中得以充分体现,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渗透。在语言教学中突出三维目标、试题中考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目标,而在语言测试可以考查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与认识,对于中国学生了解世界和走向社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4、注重能力考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近年高考命题的另一特点是关注能力考查,在试题中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重视学生运用语言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高考题的终极目标也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新课标》中提出的 “应通过理解与表达的任务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高考命题中得以了较好的落实和体现。

教学启示

1、研究双纲,把握高考的精神

《教学大纲》是解决平时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而《考纲》则是指导我们如何去把教授的内容通过测试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大纲》是车,《考纲》是舵,指引着高考的方向。只有在平时深刻了解了两纲的精神,才能自由驾驭高考。

2、面向所有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

立足语境、强化语用是高考英语对基础知识考查的重要方式。这说明重视语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的立足之本,但是更加重视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下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对所学语法知识灵活运的能力。高三教师在备考和复习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操练,开展形式多样,全方位的复习备考;同时要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3、研究选材,关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

时代性和时效性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语言选材的突出特点,语言选择体现时代性和鲜活性。所选文章的题材能够彰显时代性和教育性,紧扣时代的脉搏并且能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满足了情感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所以,在话题选材反面要做到面宽,可以涉及环境保护、语言、文学、生活、 音乐、影视、科技等等。

4、改变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从当前高考命题中不难发现,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重视语言教学三维目标与考试的融合,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创新语言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山东的高考经历了全国命题的考试到2005年的自主命题,再到自主命题中题型考查的变化。在变化中,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理念,创新教法,不断地钻研高考的新趋势、新题型、新课题,提升个体的综合素养,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以适应命题改革的需求,为我们的英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热诚。

注释

1[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2[2][3][4]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994年度英语试题分析”。

2012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简评 第4篇

关注社会热点,呼唤人文精神类

关注社会热点,呼唤人文精神,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常用主题,这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义。

【全国新课标卷解析】

一个油漆工的顺手之举,挽救了数条与己无关的生命,一个微小的因,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果。

从油漆工的角度看,修船工补的是小洞救的却是人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事关乎大局,小的善举可以造就大的成功。做人就是要坦荡无私地顺从内心法则,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勿以善小而不为”,生命面前没有分外之事。积沙成塔,积水成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历史的进步作出贡献。

从船主的角度看,漆工的顺手义举拯救了自己孩子的生命,在已经付过工资的情况下,他还拿了一个大红包来找漆工表示感谢,这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做法,而这种知恩图报的行为不正是当今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吗?

核心词语:小善举、大恩德、感恩

【北京卷解析】

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每有火车经过他都会投以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相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这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核心词语:责任、坚守、奉献、尊敬、和谐

【山东卷解析】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了,改革是否成功,改革能否坚持到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其实,让改革进行下去不仅需要改革者敢于担当责任,同时还要坚韧执著,勇猛无畏,更要顺应形势,不能一意孤行。如果改革者一味蛮干,只会换来失败,甚至带来灾难,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就材料本身而言,可概述为“革命成功不能缺少的N种因素”,推而广之即是“做事成功不能缺少的N种因素”,因此考生只需抓住材料的任意关键词即可审题立意。

核心词语:改革、担当、责任、坚守、勇气、人情天理

【重庆卷解析】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俗话说“礼尚往来”,一声“你好”,一句“明天见”,渗透着这位普通工人的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正因为他一贯的慈善热情、礼貌相待、平等友爱,才使得他在困境之中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得到营救。这个作文在主题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思维延展性,它在奏响着人文关怀的乐章,跳动着时代的气息、闪烁着人生的哲理。它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彰显的是社会的和谐、人性的美好。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关爱缺失、危机遍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等良好风尚难以成为大众的自觉选择。而这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让我们深感社会中礼仪和谐、关爱仍在,社会也更需要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因为它是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纽带。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未必高大巍峨,有时只需要一点点光亮,就足以烛照人间。而材料中工人与保安的关系正是这种互尊、互助、互爱的难能可贵的精神的展示,它向我们展示了平易中的感动、平等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冷暖、社会的文明!

核心词语:尊重、关爱、人间冷暖

【广东卷解析】

目前,人们的生活或事业在现实生活转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挫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现实环境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是回到过去,还是幻想未来?曾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面对这样的人生课题,命题者希望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思考。

本材料的关键句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总结——“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什么这样讲?起因是汤因比、涵娜、伊雷娜都说出了自己愿意生活的时代,暗示自己现在生活的时代不够理想或不好。因此考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进一步思考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因为无论是盛赞过去,向往未来,还是直面现实,都是一个人生态度的话题。我们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地点,所以只有抛弃空想,脚踏实地地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才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之道。故而本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核心词语:时代、选择、有用、有趣、心态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语文,尤其是作文,从来就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当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思想表现出某种意识或整体倾向于某种意识时,往往会激起社会生活的涟漪,命题者就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时代背景。所以无论是新课标卷的小善举成就大德,还是北京卷的坚守,重庆卷的关注人间冷暖,或是广东卷的对所生活时代的选择,都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我们的社会,思考我们的生活。

哲理思辨类

哲理思辨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从选才角度考虑,高校也需要具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学生,因此哲理思辨考题也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

【上海卷解析】

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以轻易地理解“微光”主要有以下几种内涵:微光是微弱的,不强大的;微光是自己心中的;微光是容易被放弃的。至于被放弃的原因,我们可以稍微发散一下,或是不自信,或是执行的难度大而复杂。然而共同的微光却成就了天才和凡人的区分,就此考生可轻易地提炼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轻易放弃”等观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所以在行文时考生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构造提纲。

当然,微光本身是个比喻,所以考生也可顺着这个形象,展开辩证思考:由微光之弱想到阳光之强,可论述微光与阳光的辩证关系;从材料整体上看,微光的放弃与重逢,可以想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论述珍惜与放弃,眼前与长远等辩证关系。

核心词语:珍惜、舍弃、转化

【天津卷解析】

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令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庄子在“涸辙之鲋”的寓言中说:“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意思是说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但却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空气、阳光、水、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

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哲理看似寻常实则奇崛。它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琐事中的感动。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现出的那些“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不都印证了吗?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培养一颗敏锐的心灵,多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

核心词语:发现、珍惜、平凡、伟大

【福建卷解析】

福建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简明、指向明确,没有审题障碍,不易离题。因为材料直接告诉了考生相关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感悟和诠释即可。材料的前半段是引言,后半段才是关键,考生只需抓住关键词“赛跑、时间和路程”即可审题立意。

考生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寓意,要弄清楚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不在于一个人活了多久,而在于在有限的生命里他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所以考生可从“贵在生命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势”等方面立意。同时“生命的意义与长度无关”、“生命既需要宽度,也需要长度”等对立观点也是可以的。总之,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核心词语:有限、无限、生命、意义

【安徽卷解析】

梯子竖直放会有安全问题,所以老板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可是那个顾客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时候,将其放倒,就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工作中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问题可能就能彻底解决。就此考生可展开联想,由浅入深来行文立意:学习需要转换思路,工作需要转换思路,国家发展也需要转换思路……

核心词语:思路、转换、效果

另外,湖北卷有关“科技利弊”的思考,四川卷由“一滴水”所引发的思考,湖南卷有关“手”的寓意解读,江西卷有关“珍惜与追求”的辩证思考,都是在引导考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生感悟、情感类

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因此关注身边的生活小事,抒发人生感悟的考题既是对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能力的考察,更是对考生自身素养的关注。

【江苏卷解析】

有关“忧与爱”的论述,材料给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私密的亲子之情,这是人性层面的忧与爱,是一种小的忧与爱;第二层次抒发的是一种家国之情,这是悲悯层面的,包括了对祖国、对故乡、对人民、对土地的爱,这往往是众多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的情怀,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第三层次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即我们所说的终极关怀,这是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叫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因此考生在选择立意点时可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选择任意一个层次进行发挥。

在行文时,可用两种思路来展开,第一种是把“忧与爱”看做是包含关系,即“忧”中含“爱”,写作重点应放在“忧”上,透过“忧”感悟它背后的“爱”。第二种是把“忧与爱”看做是因果关系,即因为“爱”所以才有“忧”,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爱”上。同时,无论从哪个层次立意,文章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核心词语:忧、爱

【浙江卷解析】

“鼓掌的人”是平凡者和普通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邻居和路人的代表;“在路上的奔跑者”是成功人士、社会精英等的代表。这个永远考“23名”的女孩说不想当英雄,甘做路边鼓掌的人,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与智慧,也是值得整个社会倡导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人都想成为英雄,但生活总是反复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后不过是芸芸众生,既然如此,不如清醒地设定自己的人生坐标,为自己选择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葡萄”,所以,这是一种清醒、务实的人生价值观与生活态度。当然,本题也可以赞同人生的追求就是应当成为英雄,就如材料所说,如果“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社会又如何进步呢?

所以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或者生命的方式。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但是,无论哪种选择,都会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事实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依靠罩在你头上的光环是英雄还是路边的鼓掌人而去判断,而是在于你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是否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核心词语:生命、价值、形式、定位

【辽宁卷解析】

本题可用抓观点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讲究“包装”、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羡慕富贵、崇尚名利的时代:君不见郭美美、高悦儿等网上“炫富”事件,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骄奢跋扈,某些所谓“明星”的豪华奢侈的生活;实际上并不富裕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场;我们的艺术界、学术界缺少甘于寂寞、远离奢华、艺术至上、学术至上、人格至上的风气;生活中人们羡慕奢华、崇拜富贵、以“衣”取人,很多衣着光鲜、外表亮丽的“时髦者”内心空虚无聊……

因此本题可从赞美女钢琴家的“朴素”入手,分别引出多种立意:朴素也是一种美,高贵恰在简朴中;作为一个钢琴家,应该注重优美的旋律,而不是华丽的外表,因此也可引出人要有目标,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追求什么,不要盲目索求,顾此失彼;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高深的艺术造诣等方面需要艺术家逃离聚光灯的“追捕”,远离鲜花掌声的包围,不需要外在的“包装”,因此考生可从“谦卑与高贵”、“低调与高调”立意;从女钢琴家内心来讲,她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质享受,因为音乐艺术可以满足心灵与精神,使人真正得到满足与升华,就此考生可立意于“物质与精神”、“精神的富有”等精神方面的话题。

核心词语:朴素、价值、高贵、姿态、精神

另外,全国大纲卷对人生应该放下顾虑的感悟,也是青少年生活态度的核心所在。总之,思考生活,抒发人生感悟,这不仅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在引导考生积极、健康、乐观地生活。

综观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常中有变,新旧杂陈”。从稳定与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作文命题之规律。

第一,继续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但所占比例有所变化。2011年全国17套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占9题,命题作文占8题;2012年全国17套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占16题,而命题作文仅占1题。显而易见,这种变化是想让试题变得更加开放,鼓励考生对材料进行多元化解读,进而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

第二,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但由直接考查改为间接折射。2011年全国大纲卷“代买彩票”、重庆卷“香港大学之宝袁苏妹”、北京卷“鹿特丹世乒赛”、全国新课标卷“大国崛起”、福建卷“袁隆平的热爱”等材料均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新闻。综观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没有一道试题的材料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新闻,但静下心深思,2012年高考仍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只是考查的形式有所改变而已。2006年“彭宇案”、2011年“小悦悦事件”、医患纠纷、职业道德滑坡、责任心淡薄、社会浮躁、“金钱万能”论,面对这些,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有很多热议。同时,2012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这些背景下,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山东卷“孙中山谈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以及江苏卷“忧与爱”、全国新课标卷“油漆工与船主的故事”,无一不是对这些社会热点的深层次思考。这种直接避开社会热点的试题,有效地避免了被某些考生猜中试题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试题的公平性。

第三,继续考查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且试题数量明显增加。2011年考查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题有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广东卷“回到原点”、安徽卷“时间在流逝”,此类试题仅占3道。2012年江西卷“没有什么与拥有什么”、上海卷“心灵的微光”、福建卷“路程与时间”、天津卷“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四川卷“手握一滴水”、湖南卷“双手的联想”,这些试题均考察了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较之于2011年,此类型试题明显增加。

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第5篇

2.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D.社稷 鬻卖 嗜好 心悦诚服 鼎鼎大名3恰当的一组是 A .误解 甄别 周游①科学传播---将会危害科学。②近几年--重新加以 ③每天--力去请外援。4.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实在可惜。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继互联---跃入人们的眼帘。6,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A.不是把知识硬---积极主动地思维。“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二、阅读(制作泡菜的原料---,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食用价值。)7.霉菌和大肠杆菌生性上最大的区别是 C.霉菌需氧,大肠杆菌厌氧8.这拟分成三个部分,A.①②——③④——⑤ 9.说法全都正确D.①⑤ ①随泡菜原料---也有对人体有益的。⑤泡菜坛内乳酸菌---大肠杆菌提供的。10.拟一个标题 B.泡菜坛里的生态学

三、阅读现代文 读 树 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11.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 答:说明自己难以与年轻人“赛力气”,而且为读树作铺垫,也与后文写人的世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自然地点出了主题。12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 老树:大度、宽容、庄重成熟、新树:从容不迫、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 13.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太庙里老树、新树的和谐相们,形成一片怡人美景。由此悟出人的世界与树的世界一样,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现律之中,所以只要老者、青年能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祥和气氛就能日益浓烈 14.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答:现实生活中人人并非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和青年之间。(意思对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问答题,要求结合用意阐发个人看法,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四、(晏平仲婴者,菜---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令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16.文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石父这样做的原因,知己而无礼。17.从文中看,你认为晏子哪些地方值得人仰慕?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饮 酒))18.概括回答《饮酒》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画描写了归隐生活中的田园风光19.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真意”的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如果一个人挣脱了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他就能超然世外,物我浑然,心境与大自然融合,体会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得到了彻底的解脱,意思对即可,鼓励有个性的合理的答案。

1.加点字的读音正确D.档(出mà扩案渐)(ā诗而)染切削(XāI勋)使海(沈hǒ妒)2.词语书写正确D.煊赫 缥缈 别树一帜 危如累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B.审定 终止 祛除 4.标点符号使用错误A.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5.没有语病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6.由于关联词语位置变化,表意受到影响的D.②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7.与下文衔接最恰当(B)由于清朝政府的破坏,____,____都没能攻下。B.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围攻了西什库教堂63天。8.不正确的一项是(D.《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部”之称。9.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C)长夏村墟风日清--,直欲樵渔过此生。C.本诗通过对夏日村居之景的描绘,表露了对官场腐败现实的无比憎恶之情。10.不恰当的一项(B 追 求(覃子豪)B.日落之后是黄昏,“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星斗临空,诗人对黄昏作了传神的动态演示和静态描摹。二 阅读(李士谦,字子约,--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C.李氏宗党„„无不沉醉喧乱 12.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B)赵郡农民德之(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13.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②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14.不同的一项是D.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15.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B.此儿吾家之颜子也——这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啊 16.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表现文中所说李士谦“阴德”(A.③④⑤)③家富于财„„每以振施为务 ④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⑤悉召债家„„对之燔契

17.不符合原文意思(C)C.李士谦造福乡里,不为留名,甚至连他的子女都不让知道。

三、阅读现代文(支持宇宙---无线电研究。)18.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转 19.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 B.噪声温度有10K 20.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21不符合原文意思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辐射遗迹。

四、阅读现代文,(中国文化中极---。眼界宏阔,意象纷杂,简直有现代派的意韵。)22.“贬官文化”,指 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23.作者说“洞庭湖小了”“洞庭湖没有这般小”,因为(相对范心忧天下的胸襟气度,古人的眼中,洞庭湖就显得毫无分量了。洞庭湖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具有中国文化本身具有的宇宙意识,包容量很大。)24.洞庭湖为什么“奇怪的湖”?洞庭湖作为文化载体(意象),具有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耐人寻味、深思。25.理解分析不正确(AB)A.文章以“贬官文化”起笔,旨在引出范仲淹及其《岳阳楼记》,再引出洞庭湖,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B.自范仲淹始,洞庭湖成为文化胜迹,引人遐思。

五、修改短文

英语高考试卷全国试卷试题 第6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 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 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The ending.

C.The actor.20英语高考试卷全国试卷

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hotel.

B.bank.

C.restaurant.

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5:20.

B.5:lO.

C.4:40.

4.what will the man do?

A.Change the plan.

B.Wait for a phone call.

C.Sort things out.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See a film with the man.

B.Offer the mall some help.

C.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

第二节(共1 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 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re is Ben?

A.In the kitchen.

B.At school.

C.In the park.

7.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in the aftrenoon?

A.Help set the table.

B.Have a party.

C.Do their homewor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family holiday.

B.A business trip.

C.A travel plan.

9.Where did Rachel go?

A.Spain.

B.Italy.

C.China.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How did the woman get to know about third-hand smoke?

A.From young smokers.

B.Prom a newspaper article.

C.From Some smoking parents.

1 1.Why does the man say that he should keep away from babies?

A.He has just become a father.

B.He wears dirty clothes.

C.He is a smoker.

1 2.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smoking parents should do?

A.Stop smoking altogether.

B.Smoke only outside their houses.

C.Reduce dangerous matter in cigarette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l 3至l 6题。

13.Where does Michelle Ray come from?

A.A middlesized city.

B.A small town.

C.A big city.

14.Which place would Michelle Ray take her visitors to for shopping?

A.The Zen Garden.

B.The Highlands.

C.The Red River area.

15.What does Michelle Ray do for complete quiet?

A.Go camping.

B.Study in a library.

C.Read at home.

1 6.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in general?

A.Late -night shopping.

B.Asian food.

C.Louisvill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l 7.Why do some people say they never have dreams according to Dr Garfield?

A.They forget about their dreams.

B.They don?t want to tell the truth.

C.They have no bad experiences.

1 8.Why did Davis stop having dreams?

A.He got a serious heart attack.

B.He was too sad about his brother?S death.

C.He Was frightened by a terrible dream.

1 9.What is Dr Garfield?S opinion about dreaming?

A.It is very useful.

B.It makes things worse.

C.It prevents the mind from working.

20.Why do some people turn off their dreams completely?

A.To sleep better.

B.To recover from illnesses.

C.To stay away from their problem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l 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l 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 涂黑。

例: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答案是B。

21. We could invite John and Barbara to the Friday night party.

?I?ll give them a call right now.

A. why not B. what for

C. why D. what

22.she might,Sue couldn?t get the door open.

A.if B.when

C.sine D.as

23. so many things will have changed by next year..

A.made B.is making

C.makes D.has made

24.I wasn?polite.

A.was just being B.will just be

C.had just been D.would just be

25.Someone wants you on the phone.

______________body knows I am here.

A.Although B.And

C.But D.So

26.the house being untidy,but I hate it if it?s not clean

A.come up with B.put up with

C.turn to D.stick to

27..

A.rose B.rising

C.to rise D.risen

28.’d been in last year.

A.he realized B.he did realize

C.realized he D.did he realize

29.When Alice came to,.

A.had been lying B.has been lying

C.w as lying D.has lain

30.yourself.

A.rather than B.other than

C.more than D.better than

31. A.that B.which

C.whose D.what

32.They have arrived at lunchtime but their flight was delayed.

A.will B.can

C.must D.should

33.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must learn to stand up and fight like man.

A.a; a B. a;the

C.the;the D.a;不填

34.William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for 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A.disappear B. fall

C.fail D.damage

35.Artistic people can be very difficult sometimes.

A.You name it B.I’ve got it

C.I can’t agree more D.You should know

第二节完形填空 20,J、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个体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也已填入空

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讲该项涂黑。

In our discussion with people on how education can help them succeed in life, a woman remembered the first meeting of an introductory The professor the lecture hall, placed upon his desk a large jar filled with dried beans(豆 Answer, and went on saying, ”an important lesson about science. your own senses.”

Twenty years could guess what the professor had in mind. He himself, perhaps, into an unknowns world invisible(无形的) to the which can be discovered only through scientific the invitation. that her firsthand experience . He was taking away for knowing and was providing her with no substitute(替代). “I remember feeling small and ” The woman says, “and I did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I the course the afternoon, and I haven?t gone near science since.”

36.A.art B.history C. science D. math

37.A.searched for B. looked at C. got through D. marched into

38.A.count B. guess C. report D. watch

39.A.warning B. giving C. turning away D. listening to

40.A.ready B. possible C. correct D. difficult

4 1.A.1earned B. prepared C. taught D. taken

42.A.1ose B. trust C. sharpen D. taken

43.A.1ecturer B. scientist C. speaker D. woman

44.A.described B. respected C. saw D. served

45.A.voyage B. movement C. change D. rush

46. A. professor B.eye C.knowledge D.light

47.A.model B.senses c.spirit D.methods

48.A.hear B. make C.present D.refuse

49. A.suggesting B.begi~ C.pretending D.waiting

50.A.believed B.doubted、 C. ProVed D.explained

51.A.growth B.strength C.faith D.truth

52.A.firm B. interesting C.wrong D.acceptable

53.A.task B.tool C.SUCCESS D.ction

相关文章
2020年北京卷满分作文精选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年北京卷满分作文精选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年北京卷满分作文精选  北京的满分作文在人们盼望中,终于出炉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京卷满分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优秀作文】...

4
2025-10-22
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变通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变通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变通  学会变通,变通也是一种智慧。小编收集了学会变通作文,欢迎阅读。第一篇:学会变通  漫漫求学路,或顺利或蹉...

1
2025-10-22
高考满分作文:坚硬的柔软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高考满分作文:坚硬的柔软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高考满分作文:坚硬的柔软  你们还记得吗?在你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部分,它还在沉睡着。小编收集了坚硬的柔软作文,欢迎阅读。第一篇:...

1
2025-10-22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满分作文,希望...

2
2025-10-22
2020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不被理解的爱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不被理解的爱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新课标I卷高考满分作文:不被理解的爱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

3
2025-10-22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集锦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集锦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集锦  高考作文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细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集锦,欢迎阅读。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

1
2025-10-22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欣赏:真正的美景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欣赏:真正的美景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欣赏:真正的美景  我们过分的追求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致于忘记了最初单纯的梦想,抛弃了一直相伴我们左右的自...

3
2025-10-22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改与不改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改与不改_高考满分作文_盘古文库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改与不改  人说,听人劝吃饱饭;人说,不破不立。有道是滚滚红尘,从来就是是非成败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的人...

2
2025-10-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