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分析报告(精选6篇)
企业能源分析报告 第1篇
第四节 主要设备运行及监测情况
一、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情况(附监测情况汇总表)
二、淘汰设备情况及说明(附淘汰用能设备汇总表)
淘汰用能设备汇总表
培训情况说明:
(注:主要是指辽宁省统一要求各市组织的节能培训情况) 四、其他情况 附:
工序(入炉)煤化验指标平均汇总
第四章 企业能源利用分析
第一节、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
一、企业能源消耗结构
企业能源消耗结构饼形图
自来水原煤蒸汽电78.50%
二、企业能源消耗流向 原煤:
电力:
蒸汽:
柴油、汽油、水等: -------
综合上述各平衡表汇总企业能源消耗流向如下表
企业能源消耗流向表
注:按当量值折标。
综合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准煤量计算,能源构成详见《企业能源消耗流向表》,附以下饼形图。
企业能源消耗流向表饼形图
45.89%
加工转换系统
46.58%
20各公司能源消耗统计表
企 业 能 源 收 支平衡 表
- 16 -
说明:有自备电厂或热电联产机组的企业可参照下表。
第二节 产品能耗指标的核算与评价
一、产品产量的核定
二、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与分析
产品一: 产品二:
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 19 -
第三节 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一、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核定
工业产值和增加值
备注: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 本期应交增值税(生产法)
二、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三、产品能源成本
年能源成本核算表
第四节 节能量计算 产品一: 产品二: 总节能量:
第五节 影响能耗指标变化的因素
可以在以下方面分析影响能耗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企业管理、员工素质、能源和原材料输入、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和废弃能等方面。
第五章 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部分节能管理、技术改造方案汇总
见表(部分节能管理、技改方案一览表)
节能管理、技改方案一览表
二、主要节能项目分析
1、项目名称 1)技术可行性分析: 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三、环境效益分析
减排量计算表
第六章 审计结论及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注:本模版的内容和图表中如有不当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修改)
企业能源分析报告 第2篇
(一)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可以由企业自行编制,也可以由企业委托节能中心或其他单位编制。
(二)对于未按要求完成能源审计报告,或在报告中弄虚作假的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进,并依照有关规定取消其享受节能优惠政策的资格。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及其组织的审核专家组有义务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
电石企业能源的评审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电石生产,工艺流程,能源评审
1 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必要性
企业应识别出是否有正在使用的国家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 制定更新替换的方案, 并按计划进行更换。如电石产品限制使用或淘汰的耗能设备:小型开放式/半开放式电石炉。
2 电石企业能源评审的过程
2.1 确定能源变量所符合的具体情况
如电石企业在确定能源变量时应关注:回收炉气, 炉气综合利用, 炭素材料的水分、固定碳、挥发份粒度及灰份。
2.2 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
电石企业在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时, 要考虑节能技术的使用情况。如进一步推进大型密闭电石炉替代开放电石炉工艺及炉气回收、炉气综合利用、节能型炭素材料烘干、中空电极、余热回收等技术推广。
3 能源管理体系策划与能源评审示例
以某电石生产企业为例, 重点对如何策划能源管理体系并实施能源评审进行示例。
3.1 能源评审输入信息
3.1.1 工艺流程
企业主要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 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 (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 在电石炉内, 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定义为用单位标准产量表示的综合能耗, 即单位标准电石产量直接消耗的能耗量, 以及分摊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和损失量。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范围从焦碳等原材料和能源经计量进入电石生产开始, 到电石成品计量入库的电石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由生产系统工艺装置、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设施3部分组成。具体生产流程如图1-2所示。
电石企业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 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 O+3C→Ca 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 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
3.1.2 电石生产工序能耗
(1) 原料准备工序能耗:包括石灰石煅烧、石灰破碎、筛分输运以及炭的干燥、破碎、筛分、输运等所消耗的以电能形式计量的能源。 (2) 电石生产工序能耗 (单位产品电炉电耗) :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电力, 其中包括烧炉眼用电, 但不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 (3) 电石冷却破碎工序能耗:电石冷却、一次破碎、二次破碎、电石运等所消耗能源。
3.1.3 电石产品综合能耗
(1) 电力消耗包括电炉电、动力、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 (2) 炭素原料包括焦炭、石油焦、无烟煤、电极糊和其它炭素还原剂等。数量从进入生产后第一道工序为计量点。 (3) 干燥焦炭耗燃料, 热值和计算起点同上。如用电石生产的余热干燥焦炭时, 其余热不计算燃料消耗。 (4) 电石生产系统中消耗的各种耗能工质:包括冷却水、氧气、氮气、压缩空气, 其热值按规定的当量热值计算。 (5) 辅助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各辅助工序 (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自石灰进厂到电石成品入库止) 所消耗的能源 (前项中计算过的不得重复统计) 。 (6) 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 包括电石生产界区内维修工段、化验室、控制室、库房及车间办公室等消耗的能源。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损失量应全部分摊到产品中去, 产品分摊辅助、附属能耗及能源损失量, 采取按产值比例分摊。由于各种能源的热值不同, 应折合为标准煤统一计算单位。企业外购的各种能源, 其热值以该地区或该企业在报告期内实测的低位热值为准。综合能耗中应扣除向外输出的能源。电石产品综合能耗具体包括耗电量、耗炭量和耗石灰量3种:①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单位标准电石产量总计消耗的电量, 包括动力电、照明用电和环保装置用电等。②单位产品耗炭量:统计期内生产单位电石所消耗的炭量, 其中炭量按焦炭、兰炭、煤炭用量填写。③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用单位标准电石产量表示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电石所消耗的石灰量。
3.1.4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1) 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废热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电石炉废热利用量与电石炉产生废热总量的比值。
(2) 电石炉炉气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为电石生产过程中炉气总使用量与电石炉气生产量的比值。
4能源评审的实施
企业成立了由各专业部门组成的能源评审小组, 利用工艺流程图、能流图、能源统计网络图、能效对标等工具, 分析能源种类和使用现状, 寻找节能机会。
4.1 能源管理机制
企业为电热法电石生产企业, 建立了文件化的能源管理体系, 企业领导对能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明确了能源管理的相关职责划分, 主要生产工艺车间员工节能意识比较强。为保证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 企业应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 制定《节能责任制》《能源管理办法》《用能统计分析管理办法》《测量设备管理办法》《能源消耗指标管理办法》等, 并每月对企业的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企业需制定奖惩措施, 对节能降耗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处罚。
4.2 能源状况分析
4.2.1 主要用能设备情况
企业重点能耗设备共计xx台, 包括破碎机xx台、输送皮带xx条、各类电机xx台、电热窑炉xx座、环保设备xx台, 已经在逐步开展设备能耗的监测工作。
4.2.2 能源输入、输送分配及使用管理
该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石灰、自来水、电炉气体等, 除电炉气体外其他全部由社会购入, 企业建立了电计量网络图。企业的能源分配传输管线布局较为合理, 供电线路由电仪车间进行维护, 各车间维修人员负责对企业全部的管网进行维护, 定期巡检, 形成书面的管线维护、巡检制度。企业各车间充分实现了电的合理性利用, 生产及冷却用水的循环使用, 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 计量各车间的能源消耗总量。
4.2.3 能源计量状况
电力企业在企业进厂母线安装电能表计量购电量, 共安装电能表xx块, 用于计量各主要用能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的用电量, 电力部门计量企业用电量后增加一定的线损和变损后, 作为企业的总购电量。自来水从自来水企业购得, 在进厂主管道和主要用水工段安装水表xx块, 计量自来水用量。为便于准确可靠的对能源进行计量, 并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测量数据。炭素原料由衡器计量后使用。企业计量管理实现三级管理, 其中设备部设有计量管理人员, 各分厂机动处设有计量管理人员 (不包括检定、维护人员) 2人, 分厂各车间分别设有1名计量管理人员, 负责计量全厂所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以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整理工作。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计量检定站, 负责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等。企业对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及报废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严格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 配备了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 截止目前已经配备各类能源计量器具总计xx块, 配备率达xx.x%。其中进出用能设备配备率标准要求达到100%, 实际100%。
4.2.4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根据实际能耗情况, 并参照同行业的先进能耗指标开展对标管理工作, 制定能源消耗定额标准, 编制管理办法, 并定期分析实际消耗情况, 分析消耗指标降低和升高的原因。企业制定了产品综合能耗数据的计算方法及依据, 明确了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数据统计范围及计算标准, 电石产品依据GB 21257《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计算, 统计方法依据《电石生产技术经济核算规程 (电热炉法) 》。企业通过每月能耗统计、目标指标考核、绩效考核、每日的运行检查及不定期的综合大检查, 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2.5 能量平衡分析
企业主要涉及的能源计量种类有电力、炭素原料、石灰、水等。消耗方式分为工业生产消费和非工业生产消费, 其中工业生产消费为生产线、厂区照明耗能, 非工业生产消费为办公楼、食堂等耗能。通过采购量与监测量比对进行能量平衡分析。
4.3 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电石生产主要耗能工序有:原料运输与破碎工序、原料预热工序、电炉冶炼工序、成品破碎分装工序等, 主要能耗设施设备有窑炉、运输设备、破碎机、筛分设备、电石炉等 (见图1-2) 。企业从能源、原辅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参数, 生产过程中影响能源使用的工艺参数、环境参数及其它相关因素,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含废物的处理) 相关参数;反应热、余热余压、循环水等利用;副产品利用, 识别出影响重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4.4 识别改进的机会
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合理的工艺布局进行电热法电石生产, 按照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中各要素的要求, 提高了节能意识,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耗计量和考核机制, 通过持续改进使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体系职责的划分;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现状,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加强人员能力评价、培训有效性的确认;严格执行企业岗位操作规程;按照能源管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等制度, 并切实得到贯彻实施;加强能源使用监视和测量工作, 完善计量检测手段, 实现不易拆检的计量设备的定期校验;完善用能设备的能效分析, 合理匹配生产负荷;完善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
4.5 能源评审的输出
4.5.1 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目标、指标
企业确定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电量、单位产品耗炭量、单位产品耗石灰量、电石炉废热利用率、电石炉炉气利用率作为能源绩效参数, 并以上一年度的实际值做为能源基准, 同时参考行业标杆值, 建立了企业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在日常的能源管理过程中, 企业将能源目标、指标分解至各生产车间, 每月进行监测和考核。
4.5.2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工业企业能源系统分析 第4篇
工业企业的各类能源,在企业内部纵横交错形成错综复杂的系统,从结构上看,它由各类能源组成,从顺序上看,由加工、转换、输送、利用等多个环节构成。
一、系统要素及结构
不同的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企业的生产工艺原理、设备、原料以及对生产中副产品和废料的处理与回收都是不同的,使用原材料和燃料(或能源)的品种不同,能耗产品和能源污染物不同。但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除了直接消耗燃料能源外(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还消耗大量二次能源(如:电力、热力、焦炭等国家统计制度所规定的能源统计品种)和耗能工质(如:水、氧气等);企业从初始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经过若干道生产工序,每道工序既消耗能源又消耗非能源,还产生各种污染物或废弃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存在三种不同的物質流:能流(如煤炭、蒸汽、煤气、电、水等能源物质的流动)、物流(即产品和中间产品等非能源物质的流动)和污染物流(即CO2、SO2、残渣等污染物的流动)。即不同的企业虽然其工艺流程、用能设备以及用能类型都不同,但存在着共同点:a)除了消耗一次能源,还消耗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b)能耗过程同时贯穿着能源流、物质流、信息流:c)工艺流程虽不同,但都存在着多装置、多过程、多工序的并行、串行、绕行、返流等结构特性。
根据企业能源种类还可以把工业企业能源系统分为煤炭利用系统、石油利用系统、天然气利用系统等各类子系统。
二、系统功能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工业企业加工生产需要用到各类形式的能源。但是能源进入企业生产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规律。能源系统是企业系统的子系统,为企业的制造过程提供动力,基于这种观点,能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生产系统提供动力服务,为企业生产提供符合满足条件的各类能源,并满足企业能源成本、环境等各方面要求,从而实现企业产值(利润)的目的。
三、系统环境
工业企业能源系统是区域(国家)能源系统的子系统,为区域(国家)能源系统的子系统的“利用”子系统,受能源供应的约束。工业企业能源系统同时是企业系统的子系统,受到企业经济及社会方面的约束。
(1)经济约束
企业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能源成本的最小化。能源系统需要在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下,优化能源系统的要素或结构,满足企业能源成本的要求。
(2)环保约束
能源的加工转化与利用同时伴随着废弃物的产生,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能源系统输出的有害气体、尘、固体废弃物等要低于一定水平。
(3)政策约束
能源系统的效率、管理等指标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地方有关政策的要求。
四、系统特征
(1)开放性
能源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换,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
(2)复杂性
很多工业企业是多工序、多环节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企业,设备类型多,部分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有时设备不仅仅是能源的消耗者也是转换者,企业二次能源的分配和使用根据企业不同具有不同的复杂性,能源系统可以再利用的余能有时也比较多,且企业能源系统受企业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管理方法和水平、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等。另一方面,企业能源系统受企业生产约束、管理模式指导,所以企业能源系统的元素及其关系具有复杂性特征。
(3)方向性
企业能源消耗审计报告 第5篇
注 意 事 项
1、报告无XXX(或单位)公章无效。 2、报告无审计机构负责人签字无效。 3、报告仅对本次审计内容负责。
4、报告未经XXX(或单位)许可不得复制,经特许复制的报告,需重新加盖XXX(或单位)公章,否则无效。
5、报告涂改无效。
被审计单位名称: (盖章)
企业法人代表: (签字)
企业主要配合人员:
能源审计机构人员:
报告编写:
审计机构负责人:
签发日期: 审计机构地址: 电 话: 邮 编:
日(签字) 月
摘 要
(字数应在字以内)
根据XX市经委《关于印发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促进企业加强能源管理,了解自身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寻找节能方向,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XX公司(或公司)于XXXX年XX月对XX公司进行了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一、企业概况
二、20企业能源消耗结构
三、年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注释:
四、能源成本与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能源成本分析、各项能耗指标的分析、与能耗定额、国家(行业)标准、先进水平或自身历史水平对标)
五、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
六、审计结论与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能源审计事项说明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 企业概况
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 第三节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第一节 能源管理状况 第二节 能源计量管理 第三节 能源统计管理
第四节 主要设备运行及监测情况 第四章 企业能源利用分析 第一节 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 第二节 产品能耗指标的核算与评价
第三节 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第四节 节能量计算
第五节 影响能耗指标变化的因素 第五章 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第六章 审计结论及建议
第一章 能源审计事项说明
一、审计目的
1、完成国家、省、市节能主管部门能源审计任务。
2、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持续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3、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效,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
二、审计依据及参考标准
关于印发《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7119)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4)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
三、审计期
审计期:2011年 节能量计算为2011年1----X月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审计为现状
四、审计内容
1、企业的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 2、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 4、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5、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6、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7、节能效果计算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8、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9、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10、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与意见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 企业概况
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
一、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或系统图) 二、工艺流程及能源结构说明
第三节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
一、企业能源系统图及说明
二、各类能源消耗情况说明(附图表) 三、企业主要用能设备
1.主要用能设备情况说明
(附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
2.其它附属系统设备情况
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第一节 能源管理状况
一、能源管理系统
1.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2.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附能源管理机构网络图) 3.节能管理文件及执行情况 二、能源输入管理 三、能源加工转换管理 四、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 五、能源使用管理 六、能源消耗定额 七、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八、节能技术进步 九、检查和评价
第二节 能源计量管理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情况说明(附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电力计量网络图(或示意图) 蒸汽计量网络图(或示意图) 水计量网络图(或示意图) 其 他
第三节 能源统计管理
第四节 主要设备运行及监测情况
一、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情况(附监测情况汇总表)
二、淘汰设备情况及说明(附淘汰用能设备汇总表)
淘汰用能设备汇总表
培训情况说明:
(注:主要是指辽宁省统一要求各市组织的节能培训情况) 四、其他情况 附:
2011年工序(入炉)煤化验指标平均汇总
企业能源消耗审计报告 第6篇
注:按当量值折标。
综合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准煤量计算,能源构成详见《企业能源消耗流向表》,附以下饼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