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中文标点的切换,知道各个标点键位,通过探究,了解 录入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渴求。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怎样输入隐藏的标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标点和对应的键名。 教学难点:怎样输入隐藏的标点及上档标点。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复习键盘知识,巩固键盘操作的正确指法。
怎样敲Q、W、O、P、Z、V、M等键?请在写字板中输入。
2、复习文字输入,在写字板中继续输入:我爱我的学校
3、Shift键和CapsLock键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认识键盘上的新朋友,它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键盘,还能帮助 我们学习语文知识呢。
二、学习新课:
1、启动多媒体网络管理软件,控制学生电脑,出示幻灯片:《法默先生的闹钟》 但其中没有标点。
师:同学们,有谁来一口气念这段话,看谁念的长、念的完。
(学生抽读,由此引入语文概念中的标点,让学生认识标点的重要,同时利用知识的整合、迁移,让学生对电脑学习产生动力)
师:刚才有同学脸都念红了,也没念完?怎么回事? 生:没有标点。
师:谁来说说我们都学习过哪些标点? (抽生上台板写)
(传统教学的手段不能丢,板书的意义在信息技术课上也一样能体现。其它学科的教学手段一样可以迁移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
师:好,请同学们在老师发下的纸张上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请打开书,对照看看你的标点正确了吗? 师:同学们已经会在电脑上输入文字了,电脑强大的作用让我们更多的文字放到了电脑上处理,所以电脑上的文章输入也需要标点的输入。
3、请同学自己观察键盘上有哪些认识的标点?有哪些是我们知道而键盘上没有的?请同一组的同学一起来找一找。学生小组活动。
你找到了哪些符号?谁上来指指看?(指名交流)
4、电脑发送不含标点的文章《法默先生的闹钟》,请同学们在写字板中打开这篇文章,先选择输入法(单击任务栏上的语言指示器,打开输入法选择菜单,单击“智能ABC”),自已在文章中先试着输入逗号与句号,观看是否正确。
(学生自我探究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好奇心解决问题) 这时有两种情况:
A、个别学生会正确输入,可请他们来当小老师讲解。 B、都不会输入。
这儿针对第二种情况讲解。
[研讨学习]掌握中英文输入法切换,中英文标点切换。 老师巡回检查, 在刚才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会输入,但输入的标点符号形状不一样。有的是“,.”有的形状是“,。”,这是为什么呢?(引入输入法状态的切换方法)。
5、抽生上台演示:尝试输入“, 。”(输入了英文的逗号和句号)。
输入的逗号和句号跟我们平时作文里用的逗号和句号一样吗?(生:不一样!) (生:我们作文里用的句号是空心的一个圆圈,这里是一个实心的点。) 谁能输入我们作文里用的逗号和句号呢?
另一学生尝试上台操作(单击输入法工具条上的“标点切换”按钮,切换成中文标点,再键入逗号和句号)。 师点评:之前输入的这种叫做英文标点,而后面这种比较大的和我们平时用的一样叫中文的标点。
我们将输入法设置成中文状态,还需要要单击“中英文标点切换”按钮,把它切换成“中文标点”[CAI课件出示:任务栏、工具条及相应按钮名称的图标,用箭头指向标明。] 下面请大家把中文的逗号和句号重新输入到自己的文档里。学生练习输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输入法的设置是关键,一定强调。]
6、请同学们观察,含有,。‟的键有什么特点? 引入双符键的概念,并讲解。[出示CAI课件,键盘图中将双符键标注成红色] 我们把这种一个键上有两个符号的键叫做双字符键。(板书:双字符键)
7、刚才我们输入的标点逗号和句号位于双符键的什么位置?引入下档键及输入。 在下档字符中,除了逗号和句号(出示键位),还可以输入哪些标点符号? [小组讨论并尝试]
学生发现问题:怎么单引号只能输一半,[‟变成了《‟,怎么输入》‟ 请优生演示并回答:再按一次该键,就可以输入另一半了。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在学生自主练习后再由教师组织交流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准确地完成教学任务。》
8、有哪些标点符号位于上面?找一找?、“、{、 :‟的位置。学生讨论问号等的输入方法。(引入上档键)
9、要输入上档符号就要用到前面学习的一个键,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转换大小写的输入,(学习换档键的第二个功能:输入上符键) 要先按住Shift键,再按符号键。
一齐找找还有上档中还有哪些认识的标点符号?
有和单引号一样需要连续按两次输入一对的符号吗?学习:双引号、括号。
10、请同学们再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在《法默先生的闹钟》一文中继续练习输入有关的上档标点:感叹号、括号、问号、双引号等。
全部输入正确的请举手,老师在评比栏贴上代表鼓励的小绿树或其它标识。 [激励手段的及时运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作用很大,也可以作为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一个尺度]
11、隐藏的符号。
所有的符号键盘上都列出来了吗?(没有),但我们都可以利用键盘输出,想知道怎么办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找找那些隐藏的标点符号吧。
教师演示:顿号、省略号、书名号。这几个符号的输入,你们学会了吗?谁愿意上来试试? 输入练习(省略号、顿号、书名号)。
12、好,请大家重新打开《法默先生的闹钟》一文,将标点完整的输入出来。
三、拓展练习(8分钟)
1、一齐读一读儿歌《标点符号的对话》,了解各个标点的不同用途。
2、打开书上P56-57页,看书,用自己的方法默记,然后思考完成课后练一练。
3、出示各种句型,学生练习打标点。可以生说师输,也可以师说生输入,学生自说自练互检多种形式。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他说 我放学后先做作业 然后才看电视
我喜欢踢球 看书
不过 我最喜欢看书 我喜欢的书是 十万个为什么 .
分小组完成教师的活动任务。老师巡视指导。展示自己小组成果。 《本环节重在实现语文与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既可以再次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小结及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其实啊,同学们爱上网进行QQ聊天,在聊天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还用键盘上的符号和数字、字母组合,组成各种可爱的特殊场景呢!请大家谈一谈、找一找。(教师可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传阅)
五、自我评价
1、通过练习,对自己标点符号输入的操作水平的评价是()。
2、与其他同学比,自己的成绩()。
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2篇
一、在标题中如何用
公文标题中以无标点标题居多,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
《X X大学关于筹建现代化物理实验室的请示》、《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市政府网上政务大厅建设的通知》大多数公文都不使用标点。最新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颁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律、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公文需要,甚至必须 使用标点。在此,对标题中常用的标点归纳如下:
1.书名号
法律、规章的名称是必须使用书名号的。党政机关公文会较多地涉及到法律法规.当引用此类文件名时应当使用书名号:如:《关于发布(保税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检查档案法贯彻执行情况的通知》。
批转、转发、印发文书时使用书名号一般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此类文书中,不使用书名号,确实使标题紧凑、简洁,但也会造成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的文体不明确的问题,会给收发文书较多的部门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冒而使用书名号便可使主题明晰,尤其是只批转一次的文书,标点的,使用就会使标题一目了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层层转发的文件,则一般不在其名称上加注书名号,如果此时使用书名号,就需要对符号内的内容照搬,即,造成标题套标题、符号套符号的现象,反而使标题繁琐、肿胀。比如,对《财政部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删待遇舶通知》这份文件,需经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区财政局层层转发,至区财政局时,理论上文件标题变为:
区财政局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这样的标题必然影响理解。没有实用价值。在实践中,可省略书名号,使用缩减的方法。将其改为《区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提高离退人员福利待遇通知的通知》,从而使得标题简单明了。
另一种较好的方式是:贯彻文号加内容:上述例子亦可改为:《区财政局关于转发x发[19x x]x号文件提高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的通知》。使用书名号还可避免歧叉,这种情况下也是必须使用标点的。《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样的无标点标题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是“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亦或是“加强烟花
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不能一目了然。
如果加注了书名号,改为《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便明白无误了。
2.引号
引号用于有强调意味的对象,重要或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在《市政府关于开展“建信用XX城,做XX诚信人”工作的意见》中“建信用XX城,做诚信XX人”是一个口号,一种号召,具有特定的含义,所以使用引号加以强调。
用于特殊含义的词语。《市政府关于加大对“私渡”和非法载客船打击力度的通知》和《关于设立“党委书记信箱”的公告》中,“私渡”是特指某类事件,有专用性,“党委书记信箱”是专有名称,原本无特殊含义的词语用作特指。
用于固定词组。多数为特定称谓:“五.一”劳动节、“全国爱眼日”、“五讲四美”、“211”工程等。此类词组引入标题时需使用引号。
3.破折号
多用于有“双标题”的文书中,如会议纪要、报告等。双标题包括正标题和副标题两部分。正标题一般为号召、希望、主题、精神等,副标题同一般标题一样叙述事由、表明文种,两者之间由破折号连接。例如,《办法总比困难多XX市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会议纪要》。
4.括号和顿号
这两种是公文标题中较少用到的标点。括号在公文中使用时,常常有补充说明的作用。如《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职能的通知》中,括号用以说明“出国”或“出境”。此外,括号还经常运用于“议案”这一文种中,尚未定稿的规章、条例应使用括号标注说明,例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四川省经济信息市场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市政府关于成立组建新百集团、中央集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2<四川政报>、<成都政报>发行工作的通知》。但需注意的是,当两个以上机关尤其是党政军不相隶属机关联合行文时,机关名称之间一般不使用标点,而是使用空格,如《中央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雍六高速公路、宁高公路二期工程建设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军分区关于认真做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
5.逗号
公文标题里是极少出现逗号的,例如《工商局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关于开展“建信用南京城,做诚信南京人”工作的意见》中的逗号表示标题内部的
一般停顿,在顿号不适宜的情况下使用了逗号。逗号几乎不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因此,不再赘言。
此外,公文标题并不是一个句子,即使很长,标题的末尾也是不加标点的。
二、公文正文中标点的使用
公文正文多为叙述性文字,公文语言强调准确概要、庄重简洁,标注标点时与一般文章相同需遵循汉语语法原则和标点基本规范,按照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使用标点,但公文一般少用渲染性文笔,没有充沛的情感和激扬的文字,多表现为严谨的说明,所以几乎不使用问号、感叹号等表现强烈情感的标点。
正文中发文字号的符号是统一的。公文的发文字号由机关字号、年份、顺序号组成。例如国发[2006]10号、川国税法[2006]02号,其中年份上应标注六角号〔 〕,而在实际运用时往往会误用为中括号[ ]。
惯用语中标点的用法。公文的各种文体有固定的格式,也有惯用的词组、短语、句式。单独成句的惯用语可分为承接式和结语式。承接式惯用语一般位于正文中部,在叙述事由后,转折统领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特通告如下”、“现作如下决定”等,在此类惯用语后,多使用冒号。另一种是结语式惯用语,一般位于正文末尾,用以结束全文,如“特此报告”、“此复”等。这类惯用语标注标点较前一种复杂,如果是“现予公告”、“特此批复”、“即请查照”等词组短语,往往单独成段,末尾不加标点。如果是“以上如无不妥,请批转”、“是否可行,请予回复”、“当否,请批示”等应根据需要加注逗号或句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3篇
(一) “第
一、”、“第
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二)“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应该用顿号,即“
一、”、“
二、”、“
三、”。
(三)“
1、”、“
2、”、“
3、”和“ A、”、“ B、”、“ C、”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 1.”、“ 2.”、“ 3.” 或“ A.”、“ B.”、“ C.”。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 1)( 2)( 3)①②③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五)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六)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
(七)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九年十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09年10月”。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括号应该用中括号“〔〕”,而不应该用小括号“( )”或方括号“[ ] ”。
如:潍教办字(2005)5号(不规范) 潍教办字 [2005] 5号(不规范) 潍教办字〔2005〕5号(规范)
四、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 如:2009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
(二)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如:再接再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2009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五、相邻的两个数字间顿号的使用
(一)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如:
2、3个
5、6天
27、8岁
6、7点钟 (不规范) 两三个 五六天 二十七八岁 六七点钟 (规范)
(二)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用顿号。
如:初中
一、二年级 国棉
六、七厂
八、九两个月 退居
二、三线(规范)
六、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
(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例1:“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 GONG CHANG SUO QING WU XI YAN (不规范)
“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GONG CHANGSUO QINGWU XIYAN (规范) 例2:中国井冈山经贸洽谈会
ZHONGGUOJINGGANGSHANJINGMAOQIATANHUI(不规范) ZHONGGUO JINGGANGSHAN JINGMAO QIATANHUI(规范)
七、文章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
三、
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4篇
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之所以不生动、不具体,“写不好人物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次习作指导力图结合学生实际,首先通过例文让学生明确:
1.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说话,让人物开口说话,文章中的人物就活了。 2.完整的“说话句”有两个部分说话内容和提示语。 3.知道什么样的提示语是最精彩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多种训练方式,通过评价,使学生在体验和强化中学会运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说话句里的提示语,加入神态、语气、动作、心理描写,不重复用“说”。 2.能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位置。
3.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将提示语写具体、写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写说话句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红色水笔、专项练习纸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引言激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说话,我们班就有很多能说会道的同学。可是(师叹气)老师最近却遇到好多个哑巴,不信?看吧,就在我们同学的习作里,人物往往都成了哑巴,不会说话。
1.读一读: 老师这有同学的一篇习作,读一读。(出示学生编的一个童话故事)
一天,小猴孙小圣和小熊棒棒到公园去玩。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可高兴啦!
来到公园,他们看见一个漂亮的亭子便坐下来休息。这时,小猴发现亭子里有一根漂亮的柱子,他“噌”地一下爬了上去,在上面随手写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几个字。
棒棒狠狠地批评了孙小圣不文明的行为,小圣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议一议: 你觉得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要让我们能听到人物的声音,让人物开口说话)
小结过渡:每个人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写文章时千万别把人当哑巴。这节课我们来学写说话句。板书课题:学写说话句
二、“提示语”的引入 1.热身游戏:“说”词大集合。 (1)不少同学写的说话句,“我说”“你说”“爸爸说”“妈妈说“小猴小狗说”,说个没完,一说到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给“说”换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请同学们写到黑板上。板书:说
(喊、嚷、叫、问、答)
(2)表示“说”的两字词语有:商量、谈话、嘱咐、叮咛、批评、夸奖、议论、吩咐、声明、劝说
(3)不少成语也表示“说”的意思:自言自语、窃窃私语、花言巧语、妙语连珠、议论纷纷、夸夸其谈、强词夺理、胡说八道、滔滔不绝(灯片展示,读一读,记一记) 小结:写说话句时,要想一想,用哪个词来代替“说”,不要重复用“说”字。 2.小组竞赛:
看看哪组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谁( )地说 板书:(
)地说
(1)根据发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从“动作、神态、语气、心理”等不同方面来补充词语或短语,鼓励能同时运用几个方面进行补充的学生,如:小猴摸着头,不好意思地小声说
板书:动作、神态、语气 小结:像这些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或语调等方面的短语,我们称为“提示语”。 完整的“说话句”一般有两个部分说话内容和提示语。
板书:提示语 (2)出示说话内容:“你上课真专心啊!”指名读这句话,说话内容有了,但是缺少提示语,不知道谁说的,也不知道夸谁呢。先看老师表演,再请一位同学来补充,让它成为完整的说话句。
A. 钟老师走到钱浩文面前,伸出大拇指,微笑着说:“你上课真专心啊!” (谁来补充提示语)
B.钟老师走到祝赫跟前,轻轻咳了两声,敲了敲桌子,一字一顿地说:“你上课真专心啊!”
( 哪位同学来补充提示语)
3.讨论体会:说话内容同样是“你上课真专心啊!”为什么听出不一样的意思?
小结归纳: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语气不同,给听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果提示语能够把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写具体,那么就能把人物写活,写生动,甚至会很有趣。精彩的说话句,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等,因此内容越丰富的提示语越精彩。精彩藏在提示语当中,所以我们要在提示语上下功夫。板书:丰富
4.读句比较: 出示三个句子,请三名同学读一读:
小熊生气地说:“孙小圣,你这是干什么!”
“孙小圣!”小熊生气地说,“你这是干什么!”
“孙小圣,你这是干什么!”小熊生气地说。
①看看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语和说话内容相同) ②看看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示语的位置和标点不同)同学们在写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时要特别注意标点的正确使用。
相机板书: 前
:
中
,
后
。
③提示语为什么要放在不同的位置呢?
小结:一是为了句式灵活,不呆板;二是作者根据情感表达或文章内容的需要,想要强调某一部分内容,就将这部分内容写在句子最前面,相应地提示语就安排在句子前面或中间或后面,也有不用提示语的情况。我们不妨来体会体会。
A.请女生读第一句,指一男生回答:第一句话提示语在前,你认为强调了什么? B.男生齐读第二句,指一女生回答:第二句话提示语在后,你认为强调了什么? C.全班齐读第三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5.尝试运用:
(1) 看同学表演,说一个完整的“说话句” 。试着把提示语放在前中后不同位置。 (请一男生表演
张天浩两手举过头顶,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我跳高比赛拿了第一名!” ) (2)好的说话句,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充满画面感、立体感。
看图说一个精彩的说话句。出示“小熊和小圣”的图,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分别给棒棒和小圣配音,让它们开口说话。
6.小试牛刀:拿出专项练习纸,回忆本节课的学习或生活场景,按要求写三个说话句。
“学写说话句”专项练习
评价标准 a. 提示语丰富,有神态、动作、语气等。★
b.不重复用“说”字。★
c. 提示语安排在句子的不同位置。★
d.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e. 充分发挥想象,与众不同。
1.提示语在前
2.提示语在后
3.提示语在中间
自评:我可以获得(
)颗★。
同学评:他(她)可以获得(
(大屏幕出示“说”的近义词,供同学们选用。)
6.师生评议
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5篇
兴隆中心小学校曾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标点符号的意义,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让学生掌握运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运用方法,培养学生语言感觉与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4、 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5、 通过研究探索培养低段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的途径。
6、 通过研究探索低段小学生各种情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的方式与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培养学生主动感悟语句意境的兴趣,观察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了解其意义。
2、 培养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兴趣,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 培养学生积极运用标点符号的兴趣,在写话中加入标点符号。
4、 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的不同用法,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5、 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看图写话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三、课题研究的假设
在课题研究中,假设个别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师根据情况个别辅导,并写出辅导措施做好辅导记录。对于能力强,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活动的每个阶段结束时,可举办一次标点符号大比拼活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良好的语言感悟的环境与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
2、 给予恰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标点符号并不可怕,学生大多是不自信以及未了解语句含义与内容。在运用前,教师可多鼓励。平时教学要善于引导,对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加以肯定与表扬。选出好的例子,进行全班指导与教学。
3、 开展活动激发兴趣。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例如,开展“标点符号我会用”游戏,“看图写话标点符号我不错”活动,将优秀的内容贴上墙等。
五、拟形成的成果
1、 激发了学生主动运用标点符号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不知道使用标点符号转变为乐于在语句中加入标点符号表达内容。
2、 使得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学生由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转变为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语境。
3、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发展了学生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其次,大量的标点符号运用练习,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标点符号的使用教案范文第6篇
公文写作中“公文结构层次顺序数的标注”是否要标点符号?
直接举例:中文数字如“
一、”后面加“、”;“
(一)”和 ① 圆圈里的阿拉伯数字1后面不用标点;阿拉伯数字后面分两种情况,党委文件用小圆点如“1.”,政府文件后加顿号如“
1、”。另外,正文中“一是二是”这种不用加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 )名称加属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一般惯例,政府文件日期为大写数字,如"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党委文件日期为小写数字,如"1999年10月1日"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结合本人在公文处理中的实际,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希望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
一、顿号
因为它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所以就公文标题而言,可以用“和”来代替,或者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形进行变通处理:
(一)顿号改“和”
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
例1: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
例2:××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
上述两例中的顿号都可以用“和”置换。
(二)删除顿号
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例3:××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此例中“省委、省政府”之间的顿号可以用“和”代替,也可以直接删除,“鼓励、扶持、引导”之间的顿号则用删除的办法解决。同理,例
1、例2两个标题也可以考虑采用直接删除顿号的办法解决。因为直接删除顿号后,“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玉米小麦”、“劳动厅财政厅”的意思还是明白无误的。这里,会不会导致误解,是区别运用办法(一)和办法(二)的关键。也就是说,当这些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顿号被删除后,有导致误解的可能时,就不能一删了之,而要采用办法(一),或另想他法。
(三)“等”而言之
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例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教委、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这类标题一是需要解决顿号的问题,二是需要解决因罗列所有部门名称致使公文标题过长的问题。用“牵头部门的名称+等×(部门的个数)部门”的办法,就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例4可改成“××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等6部门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从此例可以看出,这个办法之所以能够成立,原因在于其后被批转 方案的标题下,这些联合行文的部门还会被一一罗列出来,受文者仍然会从中知道这个文件所有的作者。
(四)概而言之
当一个公文标题中同时并列出现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且它们的意义相近或相关,而又不能用“和”来解决顿号的问题时,可以考虑用一个能够代表这些词或词组共同意义的词或词组来置换。
例5:××省人民政府印发《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扩大横向联合的优惠政策 》和《台胞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这个标题中的书名号、顿号都应删除。但是,当去掉书名号、将顿号改为“和”之后, 标题中却出现了“印发政策”的搭配错误。对这类标题,如果用概括的办法解决,可改成“××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招商引资三个政策性文件的通知”,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例3也可以做类似的修改。因为不论是“鼓励”政策,还是“扶持”,抑或“引导”,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以,例3可改为“××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
(五)改变角度
当用常规的办法不能避开顿号时,可以尝试改变标题的拟写角度。
例6:××省人民政府关于××师范大学与××教育学院合并办学、××财经学院与××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办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如果选取“合并”事宜这个角度撰写这个标题,恐怕很难避开这个顿号。这样一来删除顿号行不通,使用其他并列连词也不行。但是,如果变换一下角度,选取“组建”新校的角度,就可以解决顿号的问题。因为这两组院校的合并撤销原学校建制,分别组建新的××师范大学和新的××财经学院,故可将这个标题改写成“××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新的××师范大学和××财经学院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样改是符合文件主题的。如此经过角度的变换,顿号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六)增补成份
对于两个具有同样成份的专有名词或特定词组,一般不宜省略其中的共同成份,以免制 造不必要的麻烦。
例7:关于鹿王、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
“鹿王”、“鄂尔多斯”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羊绒集团公司,即使在公文标题中也应当使用两个集团公司的全称。并且,当使用全称后,顿号的问题也可顺利得到解决。即“关于鹿王羊绒集团(和)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其中的“和” 可要可不要。
公文标题中遇到顿号的机率相对较高,但只要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动脑筋,主动研究摸索,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二、书名号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关于“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例如:“×××省人民政府批转××部门关于开展农村费改税试点工作报告的通知”、“×××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部门关于科学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部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组稿工作的通知”,其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就得使用书名号。
三、括号
文件标题中遇到括号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有些情况却值得注意。
例1: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的议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标题中使用书名号和括号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书名号和括号二者的位置关系需要商榷。我认为,“(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注脚,即提请审议的这个“商标法”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成文“法”,而是一个“草案”,“(草案)”作为“商标法”的注脚不但必须标注在标题中,而且由于这里的“(草案)”是属于“ 商标法”的一部分应该放在书名号之内,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
同理,“关于印发《×××省鼓励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审查修改《×××省名牌农畜产品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等标题中,由于“( 试行)”与“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与“认定办法”各为一个整体,应当分别将括号以及括号内的文字置于书名号之内,写成“关于印发《×××省鼓励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审查修改《×××省名牌农畜产品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的通知”。
例2:×××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 的通知
此例中的问题是:其一,“(试行草案)”属于守则的一部分,应置于书名号内;其二, 两个《学生守则》都是“试行草案”,应当分别加注“(试行草案)”。另外,在标题中出现顿号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笔者认为,这个标题可以考虑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写成“× ××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二是写成“×××关于颁发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 ”。第二种写法既避免了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又避免了书名号与括号的关系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例3:×××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牧区)居民点规划的通知
与上述两例相比,此例中使用括号纯属画蛇添足。因为“牧区”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可与“农村”并列存在,不必用括号括起来。
例4:×××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旗县(市、区)土地利用规划的通知
此例中的“(市、区)”完全可以删除。因为使用“(市、区)”的本意虽然是想明确表达“旗县也包括旗县级的市、区”这样一个意思,但是,孰不知我们所说的旗县,一般应指旗县级行政区划,因此,没有必要再加一个括号来特别注明。如果非要刻意追求完全的话,那么不妨将这个标题写成“关于做好旗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通知”也比加一个括号好些。
四、引号
正如有些书名号、括号在标题中必须使用一样,有时引号也是不得不用的。 例1:关于开展“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
例2: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报告“两基”有特定的内涵,是对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高度概括,属于特指,必须加注引号,以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绿色证书工程”则是根据农村家庭技术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形象化概括,内容丰富,因此也必须使用引号。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863”计划、“三八”妇女节、“七七”事变、“ 一控双达标”、“双增双提”、“两个确保”等等。使用引号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对一个特殊 的概念或缩略语进行标注,以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引号也要慎重,因为引号在标题中要比其它标点符号更显眼,如果可能,还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