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精选8篇)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1篇

填报平行志愿有哪些主要策略?

在了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的基础上,考生要认真选好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一、要认真研究分析今年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

随着平行志愿的实行,招生院校的基本位置变化波动较小。因此,考生要将拟报考院校近三年的在津录取最低分和平均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认真研究今年的招生计划和相关要求,从而确定自己的填报志愿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我市逐步合并录取批次,合并前相邻的两个批次(阶段)之间临界区域的院校,今年在位置上可能会产生波动。(例如,合并本科一批A阶段和B阶段为本科一批,原A阶段末端的部分院校和原B阶段前端的部分院校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要合理组合院校志愿。

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如填报院校志愿的先后顺序可安排为前面“冲一冲”、中间“稳一稳”、后边“保一保”等。

三、要将最理想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把最切合自己的院校放在中间。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理想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作为冲一冲的目标。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要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近几年与自身水平相接近的,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

四、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询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当然,考生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2篇

秘笈一:平行志愿填报要选准“参考值”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建议,考生、家长填报志愿前,要多找“参考值”。

“填报平行志愿的考生和家长,首先要把握一个势’字。”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告诉记者,不少省市是知道高考分数后开始填报志愿,因此考生和家长要将考生分数在全市的位置、自己感兴趣的高校前几年录取分数在各个高校中的位置、自己感兴趣的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进行综合排次,分析当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形势,以这些排次为参考值填报志愿。

根据学校多年来的招生情况,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鸿建议考生和家长选择参考值不能只看前一两年的分数,否则容易引起误区。他说,华东师范大学在重庆招生时,就有上一年录取分数高,次年却录取分数只比重点本科线高1、2分的情况,俗称“大、小年”。为此,他建议考生可以根据当地高考政策调整的节点为标准。如重庆自开始,改为知分填志愿,重庆考生就可以前3年的高考录取情况为参考。

秘笈二:如何做到分数上线肯定被录取?

“高分落榜”一直是学习成绩较好的考生担心的问题。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志愿填报失误,上了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却就读普通高校。记者就此多位名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高分不落榜”诀窍很简单。

“只要在填报志愿时,注明专业服从调剂,分数达到提档线,我们学校百分之百不退档。”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魏立东介绍,不仅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都可作出这样的承诺。同济大学等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将“扁平化”,被录取考生之间的分数更为接近,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分数段内。因此,重点院校的热门专业竞争加剧。如果考生注明专业服从调剂,学校会为考生选择与其所选专业较为接近的专业进行调剂。

考生不必过于担心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鸿说,不少高校都有考生入校转专业的机会,考生进入满意的高校后,可以提出申请调整专业。同时,以上海为例,不少高校还有跨校辅修的机会,考生修满学分后,能够取得第二专业学位,弥补高考时错失满意专业的遗憾。

“退一步讲,如果考生不愿意服从调配,又非常想就读满意的大学,可以选择前几年该校招生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陆忠平说,平行志愿的特点之一,是考生谁的分数高,谁优先。激烈竞争中,建议考生先选最希望入读的高校,然后再考虑专业的选择。

秘笈三:梯度填报,杜绝失误

平行志愿就是在录取某批次的高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每个院校志愿下设六个专业志愿,招生录取部门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即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在志愿填报中,家长常常有这样的犹豫:万一考生超常发挥,会不会因按正常实力填报志愿错失就读名校机会?考生对考试水平估计不准,怎么在填报保底高校的同时,留下读更好大学的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考生平行志愿的填报,一定要拉开梯度。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陶正苏告诉记者,梯度志愿填报的秘诀在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以重庆为例,20,重庆市在重点本科批次推行平行志愿填报,考生可按“A,B,C,D,E,F”的标识,填报6所高校。陶正苏建议考生及家长将6所高校分为三类,前两所,可以“冲一冲”报考比考生平常成绩水平稍高的学校;中间两所,报考和考生平常成绩水平相当的高校;后面两所高校,则为考生“托底”,万一考试失误,可以确保就读重点本科。这样,无论考生在高考中的发挥如何,考生和家长都不会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遗憾。

高考平行志愿也有自然顺序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考生所填院校均有可能被检索;

二是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文史、理工类按投档分(高考总分加政策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列,投档检索时,先从最高位次考生志愿检索,再依次检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

三是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虽然属于并列关系但是院校志愿栏目之间仍有自然排列顺序,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投档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院校投档线时,该生即投到该院校,由高校择优录取,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因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平行的,故投档检索只能进行一轮,如果考生因几个平行志愿均未满足院校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被退档时,可以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检索。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而是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检索,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

考生的投档分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加上固定的政策性照顾加分后的分数(是判断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档的基本依据)。比如,某考生高考总分是590分,如果他是省优秀学生,按我省政策,他可以享受20分政策性照顾加分,他的投档分就是610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档分在文史类或理工类排序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平行志愿是从高分到低分对考生逐个检索,当遇到同科类同批次同分考生时,计算机是无法判断先检索谁后检索谁,因此必须分科类对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对应一个考生。位次是惟一的,计算机可以按位次对考生逐个检索。

那么平行志愿是不是只对高分考生有利呢?省高招办专业人士指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不同批次不同分数的考生都增加了选择面,每个考生可以同时填上几所梯度层次的高校,特别是每一批次都有其相对高分考生,选择面和受益面更明显,因此平行志愿对高分考生有利的同时,也一样增加了其他考生的投档机会。

平行志愿风险注意规避

目前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同时,考生定位不恰当、志愿梯度不合适也是造成落榜的重要因素。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投档分未能达到院校的投档线,考生档案就不可能被投出。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则该考生被投档的机会将大为减少,相当于自己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一次机会,那样变成了如果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显然也都无法投档。

省高招办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注意规避风险,在专业选报上恰当定位,并根据情况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有缺陷的考生最好填报身体不受限制的专业;高校有些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专业有特殊限制,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院校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后面的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低。

把握顺序记住参考口诀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考生和家长必须注意顺序。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报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无法出档。

如何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请家长和考生记住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这样的话,几所学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的顺序,可避免“高分低就”带来的懊悔,也防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的投档分,也有相应的院校可读,不至于落到低批次院校或落榜。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

填报高考平行志愿指南

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时,考生所选A、B、C、D等志愿,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即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举例而言,如果第一志愿里设有A、B、C、D四个平行校志愿,考生依次填报后,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档。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学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竞争,达到投档线就可以顺利投档。依次类推,只要被检索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

目前,全国有一些省市实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完全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

完全平行志愿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平行志愿。目前江苏、上海等省市实施的是这种方式。

完全平行志愿的特点是每个批次都有平行志愿,而且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对于每个批次,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第一个志愿是平行志愿。

混合模式是一种不彻底的平行志愿,也称为部分平行志愿。目前实施的有安徽、北京、辽宁等省市。混合模式的特点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

而“批次中的批次”称为平行志愿有些勉强。目前实施的省市有天津市,辽宁省。在这种模式中,同批次中的学校又被分为A,B两个批次。这个模式相对比较繁琐。

填报志愿仍需要智慧

“现在填报志愿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智慧的”,王晋堂老师说。

不少业内专家指出,各批次中高分段学生可以“冲一冲”,而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就要做到“准”了,“稳”是低分段学生要遵循的原则。

对于实施部分平行志愿省市的考生,专家也给他们支了招。

由于实施部分平行志愿省份考生的第一志愿不平行,因此,第一志愿的填报仍然要慎重,“冲”得太厉害会增高自己第一志愿录取的风险,而对于第二志愿的三所平行学校也要适当拉开档次。因为,平行志愿中的学校理论上是没有顺序的,但实际录取时,对于同一种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先后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3篇

以前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他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考生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科研处张江琳说:“那么对考生来讲,他机会就是增加了,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他的机会只有一次,现在有相当于三个第一志愿,等于机会有三次。”

高考平行志愿再聚焦 第4篇

初衷

降低高分落榜风险

提高志愿满足率

各省(市)准备实行平行志愿的初衷基本有两个,一是解决高分落榜,二是提高考生的志愿满足率。在具体实行平行这一举措之后,这两大初衷是否达到?

高分落榜大幅减少

今年已是第二年实行平行志愿的浙江,在一本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后,全省文科580分以上只有25人没有被录取;理科590分以上,只有122人没有被录取。浙江教育考试院一位负责人说,“今年,浙江只有极少数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又放弃征求志愿而未被一本院校录取。”

今年刚刚进入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序列的安徽、辽宁和上海情况又如何?据统计,今年安徽省一本录取结束后,文科580分以上未被录取的只有5人,占580分以上考生总数的0.35%;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6人未被录取,占600分以上考生总数的0.24%,而这个比例较往年大为降低;而只在一本A段院校实行平行志愿试点的辽宁,则出现“高分考生比较多,但今年高分考生的落榜率是近年来的最低”的大好局面;上海的情况也比较乐观,从2008年和2007年征求志愿考生成绩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优势今年得到充分体现(见表1)。

从表1征求志愿的考生分布比例看,每批高分段人数比例今年较去年均下降,尤其文科的下降比例更加明显一些。“这说明平行志愿很好地保护了高分考生和各批次考生的利益,每一批高分考生落榜人数较往年大幅度减少。”上海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高招办主任沈本良评价说。

可见,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高分考生落榜数呈减少趋势。

考生志愿满足率得以提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从第一批投档情况看,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选择学校的范围,今年浙江省考生填报一本高校的志愿比较合理,填报志愿的命中率大幅提高。并且有关专家预测,经过若干年的适应期,考生今后填报志愿将更趋理性,填报难度也将不断降低,一志愿的投档率将不断增长,院校的满足率将不断提高。

另据安徽在一本、二本录取时的数据表明,90%的考生被顺利投到所报院校中;二本录取中,考生第一志愿满足率达91.6%,比2007年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考生的成绩在投档线内,绝大多数都能被所投档院校录取。

而上海考生的志愿满足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一本、二本两个批次在对应志愿投档数占该批次总投档数的比例进行分析(见表2):

从表2中不难看出,本科两个批次A位置的投档比例在20%至25%间,其他三个位置大致在75%以上。这表明,考生如果A位置志愿未投进,在其他位置志愿还是可以作为一志愿投档进入的。对此,沈本良副院长说,平行志愿,考生不必再像往年那样,为填好一个一志愿煞费苦心,唯恐旁落,一旦旁落,很可能一落千丈,存在明显的“博弈”和失衡心理。他认为,“原来一志愿仅一个,现在一志愿多达四个或更多,考生志愿的匹配率明显提高。”

从这几个省(市)的实施结果看,不管是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还是刚刚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减少高分落榜和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都基本实现。

评说肯定是主流

各方满意度上升

考生家长——心情比以前轻松

“我算是刚刚‘踩线’进入复旦大学的,太悬了。”想起自己的录取,张海涛现在感觉紧张的气息还未彻底退去。据这位今年刚成为复旦大学的新生说,当时在志愿填报时,他估计自己的高考成绩应该在530分左右,而这一分数虽然算是高分,但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北大清华把握不是很大,就上海的复旦和交大也不敢肯定,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要一搏?

“是平行志愿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我当时就想了,还是冲一下北大吧,万一高考发挥不错的话,也许还有希望,即使发挥出正常水平,一本中还可报其他志愿。”在既冲又保的思路引导下,张海涛一本中的四个平行志愿依次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如果不是平行志愿的话,我肯定不敢这样报,因为我的志愿几乎都是好大学。”

结果,“万一”没出现在张海涛身上,他的高考成绩为520分,虽然离北大录取分整整差了20分,但还足以高出复旦在上海文科录取最低分1分被录取。能以微弱的优势上了复旦,张海涛感慨颇深,他说,“要是在2007年,这样的志愿肯定上不了复旦,即使复旦第一志愿出现不满额,而2008年,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而谈到自己的大学,浙江大学一年级的上海学生吴爽更是用了“不敢想象”来概括。高考成绩只有510分的文科生,一本的四个平行志愿是“一好到底”,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后来,在平行志愿中前三个志愿都踏空的情况下,吴爽最后被浙江大学录取。“浙江大学以前在上海很少录取二志愿考生的,更别说第三或第四了。要是在以前,肯定没这么好的运气。”

两位大学生曾经的录取都充满“悬念”,又都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之中缘由,除了像两位学生归结为“好的时机”“好的运气”之外,还有重要的也是关键一点——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

“假如不是平行志愿,我们很可能成了落榜生,而平行志愿又让我们明显较往年更加方便,敢于填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两位大学生不得不同时承认这一道理。

记者从对家长的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家长对平行志愿也是心存感激,他们说,成绩考的是孩子,而志愿常常考的是家长,实行平行志愿就不用挖空心思去考虑第一志愿报哪所大学,然后严格地按照梯度去选择二、三志愿,因为以前的志愿主要是看考生的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选,整个同批次落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现在他们完全就可以根据以前一些大学的录取情况,来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所以,很多家长都有一致的感受:“困难没想象得那么大,算得上轻松”。

与家长的轻松相比,指导考生志愿填报的各中学老师也时有同感——比以前轻松多了。一些中学的老师说,以前,每到志愿填报时,学生、家长就请帮忙估计第一志愿报考哪所大学有把握,第二志愿报考哪所大学又才稳妥等等,咨询的都是志愿填报技巧方面的,而这又恰恰是最“说不清、不敢把握”的事情。实行平行志愿后,老师指导也比较轻松了,“技巧上除

了冲、稳、保之外,就没多少可说的。”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这对我们也是一种解脱。”

高校——小年、断档基本消失

每年,在志愿填报前,很多高校要进行大规模地宣传,以给自己当年的生源造势。

“志愿填报前后,各大学招办老师是很紧张的,大家都有一个担心,怕自己学校今年遇到所谓的小年甚至出现断档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名校,就更担心了。”一位大学招办负责人道出了每年在志愿填报时的担忧,“如果生源出现小年,学校就没面子了,领导就会觉得是招办工作没做到位,宣传没到位。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甚至很辛苦地在做这件事。”

“小年”“断档”,这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招生界专有名词,也是每所大学不愿看到的结果,如何才能使这些现象得以缓解或消除?“从大学而言,除了希望各地进行志愿改革外,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宣传。”有的高校老师甚至感觉到的是一种无奈。“但从目前平行志愿实施以后,以前的小年或断档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又帮很多高校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传统的录取方式下,很容易出现冷热不均现象,有的学校扎堆,有的学校断档,很多到湖南招生的高校都不满意。”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处负责人说,“而这也正是当年湖南决心摸着石头过河探路的重要因素。从湖南这几年录取中,各院校生源基本保持稳定,很少出现大起大落。”

在2007年,复旦和上海交大的文科在上海还属于踩线录取,而在2008年,两校分别以高出一本控制线47分和40分“反弹”,原因何在?“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我们基本不会出现小年或断档情况。”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说。

而从浙江今年文理科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看,高校生源情况较为平衡,名牌高校生源集中、投档线有所提高,其他院校各得其所,“撞车”或“断档”现象或所谓的大、小年现象基本消失。

省级招考部门——有益的尝试

以往社会上把招生录取采取的志愿填报方式喻为“博弈”,志愿难填,尤其是第一志愿难填的认识高度统一。所以就有了“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志愿是第二次高考”等之说,也出现了“高分落榜”“高分低就”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正是社会对招生考试反应很强烈或不满意的一个原因。

而作为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按现在的政策,各地的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方式都由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决定,自然其主管部门成了解决志愿难填的攻坚者。

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处负责人介绍,为了降低博弈的风险,各地都进行了很多尝试,也一直在改革,比如在志愿填报时间上,原来各地志愿填报时间都是在考前,慢慢就出现了考前、考后估分和考后知分的“三足之势”。但这位负责人说,“从目前各地志愿填报方式看,从为考生利益出发,从志愿填报简单化和降低博弈的效果看,平行志愿肯定要比其他改革要成功些,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但至少是降低博弈程度的成功尝试。这一点,从平行志愿减少高分落榜、提高了志愿满足率等一些优势就足可以证明”。

平行志愿——并非无风险

虽然普遍的观点是平行志愿降低了志愿博弈的风险,但有人认为风险依然存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院长钱钟说,由于平行志愿在投档时仍采取逐一检索配对,因此,仍然有三重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重视。

一是志愿本身的填报方式,如有的把几所好大学一字排开,没想到要遵循“冲、稳、保”的原则(冲即前一个志愿冲击好大学;稳即排序靠后的志愿最好为录取较有把握的大学;保即最后的志愿要力争保证录取的大学),则很有可能落选;二是因为平行所带来的退档的问题,由于在投档时采取一轮“不可逆”投档,一旦考生的档案被高校退回,就失去了本批次投档的机会,即意味着本批次可能落榜(有征集志愿则可再参加志愿填报);三是由于平行志愿投档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每所大学接收到的考生档案成绩趋于“扁平状”,即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缩小,高校在安排专业时选择的余地就不大,就有部分考生被调剂到自己不愿意读的专业,所以,就有可能出现专业不匹配的风险。因此。考生及家长仍然要科学填报志愿,做到知己知彼,合理搭配。

声音好大学应该

录取好学生

毫无疑问,平行志愿会给考生、家长在志愿填报时减轻很多压力,并且会让考生在录取中受益,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如有人认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这是不是又回到了“唯分数论”上了;由于平行志愿投档比例一般压缩为105%,有的甚至就按计划数的100%投档,所以也有人担心高校在录取时可选择空间明显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还有人认为实行平行志愿以后一流的学生进入一流的大学,二流的学校很难招到一流的学生,不利于一般院校的办学积极性……

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就实行平行志愿是否就成了“唯分数论”而言,上海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沈本良认为,一方面分数是考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按分数录取也是老百姓最愿意接受的指标;另一方面以往按“志愿优先”依据的也是考生成绩,无非是按填报的学校志愿顺序的考生成绩投档,而不是按考生总体成绩排序,从高到低逐个逐分地检索考生所填的学校志愿,两者尽管不同,但都是依据考生成绩,这一点丝毫没有变化。平行志愿的推出无非是要让面上考生按高考成绩公平公正地参与到高校招生录取中。

对缩小调档比例与高校选择自主权而言,有人认为,高校招生自主权更重要的应体现在有创新能力考生和特殊才能考生的选拔上,平行志愿保障了绝大多数考生的公平,可能不适宜完全解决学校的个性化和有特殊招生要求考生的录取需求,这需要通过其他的自主招生方式进行,甚至可以扩大自主招生比例来解决。

好大学应该录取好成绩考生,这是采访中很多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虎落平川”是以前志愿填报方式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再说,国家推出“211”“985”工程,就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建设一批好大学,如果我们要让我国的一些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要让部分大学在世界站住脚,不光要有好大学做基础,还必须有好的学生。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5篇

在考平行志愿的时候,我们要把热门的专业和不热门的专业都报考一些,这样如果被有优势的专业录取更好的,但是要是没有 被录取,我们还能被一些冷门的专业录取,确报自己不落榜,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我们要把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分数线是在哪个范围内,应该报考什么学校,不要盲目自大,在高考平行志愿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在网上查一下这个学校的资料,包括学校的一些简章,这样会增大学校对我们的录取率。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6篇

从一次志愿填报说起

面对高考,最可怕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回答:没考出理想的成绩。在从事《高校招生》杂志编辑前,笔者的答案大体也是如此。但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考生之后,笔者发现,没考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考得不错,却没有被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录取。特别对那些考得不错的考生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

笔者认识一位考生小文,第一年参加高考,折戟而归,第二年则录取到自己满意的高校和专业。虽说她的成绩在复读的这一年里有较大的提升,从二本批次跃入一本批次,但另一方面却要归功于平行志愿。

该考生第一年高考成绩虽说不算拔尖,但要上一所二本批次较好的大学的机会还是比较大。高考结束后,她把自己和父亲经过商量形成的志愿表发给笔者,请笔者帮忙参考一下。她所在省的二本批次当年实行的是1+4模式,即一个第一志愿,四个平行的第二志愿。虽说这种模式中包含了平行志愿,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还是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方式进行,即优先将填报了第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投档,如果小文未投入第一志愿或者投入后被择优退档,那么再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在这种模式下,第一志愿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部分大学基本上第一志愿满额,不需要第二志愿的考生,如果小文第一志愿落榜,则可能意味着第二志愿无效而一落到底,最终,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掉入以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为主的三本批次。

拿到这名考生第一年的志愿表后,笔者发现她犯了大部分考生易犯的错,第二志愿院校全部都是近几年的热门院校,基本上都是第一志愿满额,未录取过第二志愿的考生。这意味着如果她的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被第二志愿录取的希望基本上等于零。接着,笔者又看了她选择的第一志愿院校,一所省属师范院校,虽然对比近三年的录取分差(高校实录分-本批次省控线),有两年低于她的成绩分差,但考虑到这所院校由于办学实力不错且位于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优争的院校,且近三年的录取分数都呈上涨趋势,笔者觉得把这所院校填报在第一志愿并不保险。

跟她沟通时,她表示非常想上第一志愿高校,而且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不想更改志愿。虽然,她也明白第二志愿选择一些往年招收过第二志愿考生或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把握更大,但这些院校要不是地域太偏,要不就是没有她感兴趣的专业。最终,虽然笔者一再向她说明,顺序志愿不像平行志愿,可以冲一冲,但她仍怀着一丝侥幸并未更改志愿。

录取结果出来后,她第一志愿的院校如笔者所料,录取分继续上涨,她未投入,而第二志愿院校全都一志愿录取满额。看着征集志愿寥寥可选的院校和专业名单,她咬牙决定:复读。

一年复读的刻苦岁月不需多言,有过经历的人肯定感同身受。但令人高兴的是,复读一年后,她的成绩提升较高,第二次高考成绩超出一本省控线20多分。

分数比较理想,她所在省一本批次实行的又是平行志愿,可以填报五所院校,只要合理定位,被录取的机会很大。这一次,她又把志愿表发给了笔者。五所院校中,填在最前面的两所院校录取分差都高出她的成绩分差,中间两所与她的成绩分差相当,最后一所明显低于她的成绩分差。看着这份按冲稳保有序排列的志愿表,笔者知道,她一定会被满意的大学录取。果然,她最后被第二志愿高校录取。

太棒了,原本这所院校我只是想冲一冲,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平行志愿真是太好了,可以选多所院校,而且就算选择了比自己分差高的学校也不担心会落榜,因为后面还有几所院校都是第一志愿呢!得知录取后,小文兴奋地告诉笔者。

不错,平行志愿将多所院校都设为第一志愿,按考生位次排序后依次检索考生的多个志愿。与顺序志愿相比,机会从1变成了N(N1)。填报志愿时,考生的胆子更大了,而志愿的保险性也更高了。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高考只有一次,但录取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平行如此才可行

看到上面的案例,大家都为小文在复读一年之后,能够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之下填报到自己喜欢的高校,并被录取而感到高兴。那么,与顺序志愿相比,为什么平行志愿能带给考生如此大的优惠,在平行志愿下是否可以想怎么填就怎么填,填报平行志愿又有哪些技巧,这些密码我们将一一为您解答。

密码Ⅰ:平行志愿,考生获益了什么?

如果考生与家长仔细分析平行志愿和传统顺序志愿的志愿填报及投档方式的不同,就可以发现实行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确实大有裨益。现在,就让我们的解密团通过对比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来为大家细数平行志愿有哪些优势所在:

首先,平行志愿可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两相对比:以前高考采用顺序志愿报考模式时,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一个第二志愿、一个第三志愿等。同时,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均采用第一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办法,这就导致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这就使得考生在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均落选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实行平行志愿后,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都有投档、录取的可能性。只要平行志愿的几个志愿顺序安排合理,根据考生自己的分数,结合各高校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选择、排序,就可以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投档率。

其次,平行志愿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

两相对比:由于顺序志愿一般是志愿优先,所以使得高分考生报考诸如清华、北大之类的国内顶尖高校的时候,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第一志愿报考清华或者北大,没有能够被录取,那么其第二志愿所报考高校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志愿录取满额的,所以也就基本上失去了被第二志愿高校录取的可能性。这种高分考生落榜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从而也导致了有的高分考生为了保险起见,放弃报考清华、北大之类的高校,退而求其次。但是,往往也会出现录取结束后,心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自己的高考分数还要低的情况,仅仅是因为没有大胆报考而失之交臂,留下终身遗憾。

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使得高分考生可以放心填报清华、北大之类的国内顶尖高校,甚至是清华、北大同时报考,只要在平行志愿后续顺位的志愿位置,填报以自己分数报考相对比较稳妥的高校,就基本上不会出现高分落榜的情况。所以,高分考生可以放心冲击自己心仪的高校,若能够冲击成功,皆大欢喜;否则,也可以被后续顺位的高校录取,保底成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再次,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被录取后的满意度,提高了被录取考生的入学报到率,减少了复读生。

两相对比:顺序志愿报考时,第一志愿院校的选择对考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第一志愿院校上,考生往往会在心仪的几所高校间反复犹豫,难以抉择,这无形中加大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如果没有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考生很有可能落榜。即使在征集志愿时被某所院校录取了,很多考生对于录取学校的满意度也不高,使得高分复读的现象频频发生。

平行志愿使得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志愿高校,考生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考生可以将自己心仪的高校按照历年录取分数线的高低进行排序,从高到低选择填报,大大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保护了高分考生,也使得各个分数段的考生基本上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高校,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被录取后的满意度,因此新生入学报到率的提高以及高分复读生的减少也是必然的。

总的来说,平行志愿促进了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考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才最终取得高分。因此,上了各地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尤其是进入第一批次的高分考生,进入高层次的理想大学,并尽可能地减少这部分考生上线落选,完全符合公平原则,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

密码Ⅱ:平行志愿就是万无一失?

通过上面的解密,各位考生与家长是否松了一口气?是不是觉得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中填报志愿变得异常简单?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平行志愿的低风险并不是无风险。很多招办负责人表示,在招生工作中他们发现部分考生因为过于偏信平行志愿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低估了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最终在高考录取中遗憾落榜。那么,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中那些落榜考生遭遇了怎样的潜规则:

落榜潜规则之一:定位不准

填报志愿时,不少考生认为自己的成绩比较好,加之有平行志愿多个院校的选择做保险,未加以详细分析,盲目乐观,没有做出合理的选择。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考生对于院校录取分数的预估不准;二是考生高估了自己分数在录取过程的竞争力。众所周知,历年来,考生的高考成绩总会随着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阅卷标准的变化而波动,而每个考生个体在全省(区、市)范围内的位次相对准确。在招生规模相对稳定的格局下,填报志愿首先要合理地评估自己分数所处的位置和目标高校分数线对应的位次,充分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考入什么样的大学。毕竟,平行志愿说到底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信息是相对位次而不是绝对分值,对于院校录取操作如此,对于考生填写志愿也同样如此。此外,实施平行志愿后,不少高校录取分数比非平行志愿的年份能有5~15分提升的情况也应当考虑在内。

落榜潜规则之二:没有梯度

平行志愿没有梯度,没有差异,所报院校都不能录取的情况是最常见的落榜原因。每年都有很多考生认为平行志愿可选择多所院校,就填报了录取分数都集中在同一区间的几所学校,认为是多重保险。愿望很美好,但是现实的结果往往很悲剧,所在批次录取落空直接掉落到下一个批次的情况比比皆是。理性的做法则应当在院校志愿之间拉开梯度,而拉开院校梯度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之后为考生做详细说明。

密码Ⅲ:填报平行有无章法?

如此多的潜规则是否令大家措手不及?因为没有摸透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律而造成遗憾,是大家都不愿见到的。那么,如何避开平行志愿中的潜规则,选择到理想的院校与专业,最终皆大欢喜呢?解密团给大家献上志愿填报三十六计。

远交近攻:冲、稳、保,三招拉开院校梯度

远交近攻,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三计。即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考生在同一批次院校选择时,也要学会可攻可交可守。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某批次院校志愿没有拉开档次,最终在该批次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不得不进入征集志愿,甚至落入下一批次。所以,学校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追求在同一批次每一个院校志愿都很高,或者都很保守,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最终考生只会被一所院校录取,也只可能就读一个专业,所以不要浪费游戏规则中给你的机会,充分把握几个院校志愿的机会,拉开梯度。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第7篇

最想上的学校放在A志愿

我最想上中国科大,但是我将学校放在C志愿填报行不行?答案是可以,因为如果分数够了,不影响科大录取你。但如果你的分数同时达到了A志愿 的院校,那么也将会被A志愿院校录取而无缘科大。昨日咨询会现场,招生老师们对于有意愿报考本校的考生,都不忘记叮嘱一句:想上的话最好填A志愿,因 为如果排列不当,会造成学生不能进入自己最想上的那所学校。

平行志愿不分第一第二志愿,就是说,只要你达到了学校的分数线,即使将其填在D志愿,也不影响学校录取你。但需要提醒的是,投档时,是按照考生所填 报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的,排在前面的院校首先被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投到该校。只有排在前面的院校不符合投档条件时,才依次检索后面的院 校。也就是说,几个平行志愿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考生应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招生老师表示,志愿填报应保持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名次比分数更有参考性

我的考分高出一本线50分,这样的分数能不能报考你们学校?昨日的咨询会现场,此类问题问得最多。相对于多少分能报考,招生老师们更愿意回答的是多少名次可以报考。

平行志愿实施几年来,各个高校的录取情况已经基本稳定,生源也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线上。不过这个平稳是指排名位次,并不是指分数。因为每年考生的 得分情况不同,同一分数段的考生人数不同,比一本线高出100分这个成绩,去年可能排名全省前50名,今年可能就是前100名。分数虽没变,但在报考 院校时,竞争力自然会不同。

招生老师们建议,考生可以对比去年和院校在安徽最低投档线分数在全省的排名,然后对比自己今年分数在全省的排名,如果大体相当,则可以报 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排名是最低录取分,如果自己的名次和去年学校的录取分所处位次差不多,那么就要专业服从,避免填报热门专业。

省内院校保底不再保险

自实施平行志愿以来,我省考生习惯性将省内院校作为保底志愿,也就是D志愿。因为一直以来省内院校招生计划多,分数相对降低,往往比较保险。但 是近年来,这些院校的底已经越来越高,对此,昨日一些高校也提醒考生,不要再用老眼光来看待省内的大学了,以免保底不成,最终撞车。

平行志愿的填报原则是冲一冲,够一够,保一保,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不少考生觉得有保底院校,所以前三个院校志愿往往都是冲,没冲上的都落到 了保底的院校中。这些考生分数一般不低,落到保底院校的结果,就是让这些院校的分数整体抬高。此外,还有不少考生抱着在家门口上学的念头,也青睐省内院 校,这也提升了整体生源质量,也造成分数走高。合肥工业大学就是个典型,去年该校在安徽的理科录取最低线高出一本线50多分,其他省内院校如安徽大学、安 徽财经大学等,录取线也早过了可以保底的界限。因此,今年考生在选择保底时,要相对谨慎了。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第8篇

一、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

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强调“结构对等,词性统一”,其在形式上的统一往往通过相同或相似的语法成分体现出来,要求并列连词所连接的前后部分,不仅形式对称要么是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要么就是句子与句子,而且语法功能相同,即在句中充当同样的句子成分,比如连接主语与主语、谓语与谓语等。

从词与短语的角度看,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前后的特征应该是:名词和名词、副词和副词、非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分词和分词、不定式和不定式、动名词和动名词)、动词和动词等,不能混淆表达。比如:At four o’clock,Polly left work and stepped out into the fog.此时并列连词连接了两个动词短语,且两个短语在句中都做谓语,都是一般过去时态。当并列连词前后都为句子时,前后的分句地位是平等的,这种平行结构就成了并列句。比如The weather might be better there and you might be able to get a taxi.在此句中并列连词and连接了两个分句,从而构成了并列句。

二、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

并列连词除了用于连接并列的语法成分之外,还可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及因果等逻辑关系,它们体现了缜密的语义一致。比如表示并列关系的and,连接平行结构时,其前后部分在语义上是“接近或递进”的;表示转折关系的but,连接平行结构时,其前后部分在语义上则是“相对或相反”的;or则用于强调选择等。

三、高考英语命题中“平行结构”的应试策略

平行结构作为高考重要考点之一,在诸多题型中,尤其是单项选择、完形填空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考核。了解了平行结构的特征,就可以据此进行判断,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1. 单项选择题中的平行结构

单项选择题中的平行结构,多为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其典型标志词为:and,or或but。此种类型的平行结构注重并列连词前后的形式一致,因此关注其前后的语法成分,就成为解题的有效突破点,具体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考核并列连词前后词类与词类的平行对比。

应试策略:这种题型相对简单,只需要熟记平行结构的规则,比较连词前后的语法成分就可以轻松解题。

题例:One learns a language by making mistakes and _____ them.(2001京皖春季高考卷)

A.correct B.correcting C.corrects D.to correct

很显然,此句中并列连词and前后连接的是两个同类型的“非谓语动词”,共同作为介词by的宾语,据前后词类平行一致的原则,可以轻松选出答案为B。

(2)结合对谓语动词的认知,在平行结构中着重考核句子时态,这类题型难度适中。

应试策略:此时要注意平行结构中的谓语形式必须前后一致。比如He went downstairs,cleaned some clothes and then called his son.本句中的“went,cleaned and called”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原则。

题例:The house belongs to my aunt but she_____here any more.(2006年全国卷)

A.hasn’t lived B.didn’t live

C.hadn’t lived D.doesn’t live

本题的解题关键点在于but,从选项中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本题是一道时态考核题,根据but连接的平行结构前后分句时态平衡的原则,从第一分句谓语动词belongs入手,迅速判断出属于一般现在时态,but后的分句也必须用一般现在时态表达,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

(3)侧重于对并列句的判断考查利用平行结构的特征,判断句型的能力。这种题型难度最大。

应试策略:如果题干看起来像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我们就要关注两个句子间是否有并列连词,如果有,就是典型的并列句;若没有,则其中某个“句子”就肯定不是“句子”,因为它没有完整的谓语,命题者经常会运用这样的结构特征设置陷阱。

题例:Whenever he was asked why he was late for class,he would answer carelessly,always_____the same things.(2006年江苏高考试题)

A.saying B.said C.to say D.having said

在本题中,题干中的主句看起来很像是两个“句子”,但因为两个“句子”间没有并列连词,所以不属于平行结构。空格处不可能是完整的谓语,即应是非谓语动词,所以可首先排除B。再根据句意,可判断空格所在的动词的特征应该是“主动的”(其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he)和“同时发生的”(此动作和谓语的动作同时发生),所以选A。

(4)有时命题者会利用平行结构,考查考生辨别并列句与复合句的能力。

应试策略:当句干中两个句子之间出现并列连词时,此句就是典型的并列句;否则这个句子就是复合句。

题例:The doctor advised Vera strongly that she should take a holiday,but_____didn’t help.

A.it B.she C.which D.he

在本题中,考生会受到非限制定语从句的干扰,而选择C项。但只要关注到并列连词but,就会马上判断出这是个典型的并列句,but后应为一个并列分句而不是从句,因此应选择i代替前面整句话的内容,充当并列分句的主语。

2. 完形填空中的平行结构

完形填空中的平行结构,主要为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因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侧重通过对逻辑关系的认知,判断语义的前后一致,所以可比较平行结构的前后部分语义,进行解题。具体包括两种题型。

(1)通过前后语义比较选择逻辑词,即并列连词。

这种题的策略在于比较,比较空格前后的语义:先找出用于比较的前后语义,然后通过比较,判断逻辑关系,最终选定并列连词。

题例:She had excellent grades,24 she always thought that something was missing.(07天津卷)

A.or B.so C.for D.but

先找出前后部分的语义,分别为空格前的excellent grades、空格后的always和something was missing,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判断出空格处应该为转折:“她”成绩虽突出,但对生活仍不满足,因此选择B。

(2)通过逻辑词和语义完整的部分,考核所缺部分的语义。

这种题的解题策略在于判断,判断并列连词体现的逻辑关系,认定连接词前后的语义:先找出参考语义,然后依据并列连词判断逻辑关系,最后通过认定考核部分的语义得出答案。

题例:However,in 1964,a Russian scientist said that the Abominable Snowman was_____and was a remaining link with the prehistoric humans.(2001年全国高考完形填空)

A.imagined B.real C.special D.familiar

本空格突破点还在于and:首先找出参考项“a remaining link with the prehistoric humans”,然后根据and连接的平行结构“前后语义接近或递进的”原则,迅速得出前面部分语义应该是“雪人是真实存在的(real)”,只有这样,才能说雪人和至今尚存的史前人有关系(a remaining link),因此答案为B。

综上所述,了解平行结构的特点,把握其在高考命题中的形式及规律,就可以找到破解策略,从而在高考应试中游刃有余。

摘要:平行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对等的语法成分构成的结构,强调结构对等,语义及逻辑相关,是常见的英语表述方式及高考命题要点。平行结构包括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及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两种类型。了解平行结构的特征,把握其在高考命题中各种题型的形式及规律,就可以找到破解策略,在高考应试中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精选8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第1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点评...

3
2025-09-22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精选12篇)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第1篇

1
2025-09-20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精选17篇)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第1篇北京高考阅卷教师:网上零分作文都是假的图为...

1
2025-09-20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精选8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第1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点评...

1
2025-09-19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精选5篇)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第1篇2018年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空谈与实干阅读下面的材...

1
2025-09-19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精选10篇)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第1篇祝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1、靠着你的勤奋,就会站在那成功的金顶,傲然...

1
2025-09-19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精选11篇)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第1篇了解常见设错点短文改错的做题要求中明确说明该题中的每处错误...

1
2025-09-19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精选6篇)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第1篇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