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登革热总结(精选12篇)
防控登革热总结 第1篇
xxx防控登革热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区防控登革热工作部署,我街高度重视,将防控登革热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今年以来,我街先后召开了多次登革热防控工作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精心部署。9月份以来,全街动员,全员上岗,不断加强上门入户、卫生清洁和科学消杀,并广泛发动单位、居民,组织了多次以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清积水,扫垃圾,灭蚊子,全力以赴打好登革热防控攻坚战。目前,我街登革热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挂帅,科学统筹,提升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区政府专职党组成员xx每天都来到新塘街的社区里,对登革热病例的处置流程中入户督导的细节、保洁消杀的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xx任总指挥的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并成立8个督导小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挂点督导村、居,实行“网格化”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城管科,统筹调动街道机关、环卫站、消毒站、村公司、居委会等力量开展疫点防控工作,并在辖内开展全面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消杀,控制蚊媒密度。区机关事务局、区贸促会、科技园等单位也连续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指导、帮助做好防控工作。
二、全街动员,全力以赴,突出落实防蚊灭蚊工作 组织人员进行了39次全覆盖的“洗楼”行动,逐户上门,派发宣传资料、灭蚊片,指导居民“翻盆倒罐”清积水,对沟渠、下水道口、垃圾收集点周边、绿化带等卫生死角进行仔细检查、督促整改,杜绝登革热传播源头。同时,深入发动辖内村公司、学校、部队等50余个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行动,集全街之力全面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配合全市统一开展的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累计入户检查63191户,清除蚊虫孳生地3298宗,处理阳性积水984处,派发宣传单张81478份,派发灭蚊片72180多片,出动消毒人员2889人次,使用消杀药物3184.5多公斤,消杀面积2446.35万平方米,还购买20吨石灰在辖内沙井、“握手楼”背阴潮湿、积水等地带进行铺洒。
三、迅速反应,紧急调度,快速有序处置疫点
截止11月17日,我街报告登革热病例35例。一旦发现疫点,街道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紧急调集人员到位,各单位按《xx新增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开展工作。一是迅速组织居委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上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并制作《登革热患者档案一览表》;二是由挂点领导牵头,组织街机关、居委会、村公司(物业公司)、流管中心等人员力量到疫点周边开展“洗楼”行动,逐栋逐层逐户进行入户宣传,当场清理各类容器积水,并派发灭蚊片;三是对疫点周边卫生死角、积水进行处理,铲除蚊虫滋生地,并按照区疾控中心要求调配消杀设备对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等进行全面喷洒,坚决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迅速降低蚊媒密度;四是加强对疫点的监控,由居委会负责安排人员每日对疫点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日常保洁、消杀密度不减,同时每日对患者进行探访,劝导其不要外出。
下一步,我街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按照全市灭蚊统一行动部署,继续组织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大行动。二是要继续做好疫点防控,加强检查督促,扩大疫点区域的灭蚊控制范围。三是抓实工作细节,继续组织力量不间断地开展防控登革热巡查检查,做到上门宣传不漏户,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特别是加强楼宇天台、边角结合部地带、闲置房屋等地段的检查。四是继续抓好新、老疫点及学校和人群集中等重点场所(区域)的防制工作。五是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防控登革热知识,营造浓厚防控登革热氛围。
xx道办事处 2014年11月17日
防控登革热总结 第2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校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治工作,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了多次以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行动,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和杂物,开展预防登革热灭蚊大行动。现将工作情况报告汇报如下:
一、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邱XX校长主持召开了行政工作会议、班主任和各场室负责人的会议。要求各相关责任人高度重视防控登革热工作,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定总务处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和环境整治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德育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和校内爱国卫生运动,关注师生健康情况。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开展灭蚊防控登革热宣传教育,做到灭蚊常识人人皆知,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卫生习惯,使学校没有卫生死角,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地。我校还利用电子屏幕、家校通平台,通过大课间操时间动员、学生宣传栏、家庭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致家长的一封信、布置家庭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家长意识到预防登革热工作的重要性。让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到预防登革热工。张贴灭蚊防控登革热宣传海报20多份,派发家庭灭蚊手册XXXX多份,发放致家长一封信XXX多份,通过互教通平台向家长发送XXX多条。
三、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总务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校园各公共场所、生物园、办公室、教师宿舍、饭堂及商铺的可积水的器皿杂物和储水容器、沟渠进行检查,拔除杂草,清除花圃、园艺角的积水、填平凹陷地面以防积水,对卫生死角、水栽植物、洗手间等容易孳生蚊蝇的地方进行特别清理。
2、德育处、团委迅速组织学生学习《如何预防登革热》《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宿舍逐一进行检查,对水生植物花瓶、储水桶及时清理;国庆节假期,告知学生放假期间尽量避免到蚊虫密集的场所游玩,减少被传染的几率;各行政领导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3、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定的灭蚊时间,聘请社会有资质专业除四害卫生消杀队和组织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环境卫生治理行动,进行校园消杀,及时清理各类各地积水、垃圾和卫生死角,疏通沟渠10条,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地;对生活水池、排水沟等地域抽水排放、定期投放药物等,校园周边进行清扫,有效控制蚊虫的孳生,切实降低学校内部成蚊密度。本次行动由邱榕基校长亲自带队,共出动师生和工作人员一万多人次,出动手推车40多辆,运输车26台次,共用药水30多瓶。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控制蚊虫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4、校医室认真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确保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5、主动配合爱卫办、城管、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邀请创卫办、爱卫办等部门的领导到校现场指导,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虽然我校能够认真做好灭蚊除害工作,但学校围墙外周边的部分村民灭蚊意识不够强,对灭蚊工作不太配合,如果周边的村民不配合,不清理好自家的下水道、清理积水、垃圾和卫生死角等潮湿的地方,就无法从源头对蚊虫进行有效的灭杀,为此,学校建议上级部门与周边的村民联系,让他们共同做好灭蚊除害工作,人人动手,灭蚊从每个家庭做起,方能利己利人。
XX中学
登革热防控工作情况总结 第3篇
由于目前正值登革热疾病流行高峰季节,我市也出现了散发病例,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及要求,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相关防控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相关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登革热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登革热流行和突发疫情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而制定了本院登革热应急预案预案。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登革热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疾病预防控制小组及医疗救治小组。
二、召开防控工作动员大会,加强人员培训。
为加强登革热防控及诊疗工作,更一步提高我院医护人员登革热诊疗水平及全院人员加强掌握登革热防控知识和意识,2018年7月18日下午,我院组织了全体人员参加了培训班。
在培训班上,XXX副院长作了动员讲话,动员全院人员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防控登革热、消灭蚊虫活动中,防控登革热疫情,作出了几点相关要求。并强调疫情的监测、规范信息报送。强调发热门诊的正常运转,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发现疑似病例,应该分诊到发热门诊由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必要时请疾病控制中心的同志组织筛查。
由医务办XXX主任分别从登革热的历史、流行过程、诊断和治疗,强调发热病人一定要全面考虑病因,加强意识,必要时做血常规检查,遇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下降的病例一定要重视。
三、整治环境卫生,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培训会后由行政办公室组织进行全院卫生整治,翻盘倒罐,清理积水,制定宣传专栏、悬挂防治标语,由公共卫生科发放预防宣传册1100多份,并委托县爱卫办于7月19日对在花丛草地、卫生间、下水道等喷洒灭蚊药物杀灭成蚊,不留卫生死角,预防蚊虫孳生。
登革热防控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4篇
一、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放在了议事日程中 。
1、陈小英园长和冯结琼副园长主持、召开了防控登革热工作会议,部署有关做好园内外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和杂物。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
2、领导小组制定了《广州市白云区英才幼儿园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广州市白云区英才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的工作要点 》 等内容。
二、加强宣传。
幼儿园的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幼儿家庭、社区等。我园各个年龄班的老师创设、组织了有关预防登革热的教育教学活动;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致家长一封信关于登革热防控知识》、《家庭灭蚊指引》、《学生清除积水灭蚊家庭作业》;利用园宣传栏、校讯通、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孩子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我们要让家长和孩子意识到爱卫不仅在幼儿园,还在家庭、在社会。并通过宣传让家长也意识到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的重要性,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当中来。
三、清除积水,杀灭成蚊 。
防控登革热灭蚊工作,在清理孳生地,杀灭成蚊等各个环节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孳生地清理强调全方位展开,在幼儿园公共场所、各个活动室重点查处水养荫生植物、花盆托盘等,清理卫生死角,疏通沟渠,清理鱼池。 根据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消杀成蚊,园内蚊虫密度有明显下降。
四、高度重视,提高意识
1、每天坚持晨检、晨报制度,按时上报有关登革热的情况表。
登革热防控温馨提示 第5篇
近期本街区发生疑似登革热疫情,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请各位居民/村民做好以下几点:
1、主动参与防蚊灭蚊和清理蚊虫孳生地
2、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塑料饭盒等)。
3、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4、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5、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6、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7、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
–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第6篇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3年已来我省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调查高于安全区,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引入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则有可能引起登革热本地流行的风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我项目部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项目负责人主导、防治技术支持与群众自发并重的防控机制,做好以清理积水容器和科学灭蚊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宣传与监测并举的长效防控体系,形成“人人懂防控”的防控局面,严防登革热疫情发生,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卫生运动
对各类排水沟、食堂、厕所、餐厅、冲凉房、宿舍、(下水道、房前屋后阴沟)等卫生死角开展全面的卫生整治行动。做到无卫生死角、无积水积留、无暴露垃圾、无蚊蝇孳生,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加强消杀蚊虫
1.建立消杀队伍。成立灭蚊队伍,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培训上岗、统一规程消杀、统一编队管理。
2.落实灭蚊工作。严格消杀蚊虫,确保灭蚊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安排专人清理积水容器等蚊子孳生场所,对成蚊越冬栖息场所、孳生地如窖井、各类管道、垃圾站、各种水体、绿化、重点部位,定期组织成蚊消杀,做到不漏死角角。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培训
1.医疗机构门诊监测。要加强医疗机构发 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或)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病人的筛查、诊断,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并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报告和采样送检,并对病例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对往来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云南、珠江三角州、台湾等登革热易发地区的人员进行监测,督促其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就诊或体检。发生疫情时,严格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粤卫[2007]31号)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由疾控中心对消杀灭蚊队伍进行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登革热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四)加强知识宣传活动
利用发放资料、张贴画报等手段宣传登革热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有计划开展登革热防控知 识讲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巩固知识深入人心,以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五)落实专项经费,做好应急准备 尽快落实防控专项工作经费,并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施统一灭蚊行动。制定并完善应对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方案。做好应急消杀物资准备,加强消杀队伍、医疗队伍的建设,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迅速地作出反应。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横沥镇安置区二期工程项目部
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第7篇
近几年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我国的亚热带、热带沿海省份也是登革热流行区。由于我市在东南亚国家(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务工人员较多,且我市与亚热带、热带沿海省份人员、车辆流动频繁,因此登革热疫情输入的风险较大。2019年9月份,我市个别县市区发生本地登革热疫情,可能存在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过冬,春末夏初天气回暖时开始繁殖,将登革病毒传给下一代,因此2020年存在出现本地登革热病例的可能性,广大群众要引起重视。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传染病之一,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在我国多发生于5-11月份。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俗称花斑蚊)。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
①突起发热。
②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③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④皮疹:发病后3~6天皮肤可有麻疹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其他症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登革热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所以如果您出现发热或上述其它登革热样症状、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或有可疑蚊虫叮咬史,请立即到医院就诊并陈述清楚病情,以免贻误病情。
预防登革热,我们还必须做到: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家中、宿舍内应尽量装置蚊帐。
3、搞好居住环境卫生,经常清沟清积水,及时清理室内卫生间、花盆、废弃瓶罐、废旧轮胎的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4、夜间避免在树林、草丛、凉亭等“花斑蚊”出没频繁处逗留。
5、对于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学校登革热防控督查办法 第8篇
为防止登革热在我院暴发流行,去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了登革热疫情。今年以来,登革热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夏季的来临,亦进一步加大了登革热疫情发生的风险。为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传入和蔓延,保护全院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登革热防控督查办法。
一、对未发生病人现场的防控措施
1、主题:深入开展以春夏季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1)思想重视,克服畏难情绪;(2)领导重视,签订目标责任制;(3)奖罚分明,实行问责制。
2、突出内、外环境的卫生整治工作。
(1)室内环境:以办公室、教室、寝室、食堂、洗手间等为整治范围,重点是以人居环境为主;(2)室外环境: A、湖边、绿化带、绿地,公共场所等以外环境为主的界限;B、各类建筑工地(含现建工地、待建工地、拆迁工地)和垃圾回收点;C、各类窨井、窨缸、电缆沟、阴沟、明沟等;D、各类地下建筑物。
3、整治的时间。
自2010年3月15日开始至4月25日为第一段落。自2010年5月1日开始至5月30日为第二段落。自2010年6月1日开始至暑假为第三段落。
4、环境整治整改及监督。
(1)2010年4月25日至30日进行督查。
(2)督查方式:领导带队,地毯式排查,发现死角,随手整改。(3)相关措施:突出责任制,问责制,严格要求,奖罚分明。
5、化学防制的频率和技术。
(1)外环境成蚊的杀灭:建议安排在2010年4月10日前完成第一次全方位的消杀工作;(2)外环境成蚊的杀灭技术:采用空间喷洒技术进行,每日在傍晚(14时-19时均可进行);(3)外环境蚊蚴的杀灭:建议安排在2010年4月10日前,完成第一次的全方位的消杀工作;(4)外环境蚊蚴的杀灭技术: A、窨井、窨缸、电缆沟、阴沟、明沟等部位,先用有机磷杀虫剂,在内部喷洒,迅速杀灭成蚊;B、投放各类型的灭蚊蚴缓释剂,每7-10天投放一次,遇有大雨后,立即补投。(5)室内环境的灭蚊: A、室内环境灭蚊的范围:全方位进行灭蚊,重点是一楼和顶楼的全部住宅,办公室和人居环境的各类场所;对顶楼至二楼灭蚊的要求是全方位进行;B、室内环境的施药技术:选用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脂类药物,采用滞留喷洒技术进行;C、室内灭成蚊的主要部位:在室内的隐蔽部位,如门后、柜橱后、床下、桌下、堆积物处、阳台、卫生间和厨房;D、室内灭成蚊的频率:在2010年4月10日前,完成上述部位第一次的杀灭工作。之后,采用滞留喷洒技术的部位,可10-15天进行一次。
二、对病人发生现场的防控措施
1、树立全方位立体式灭蚊的思想;
2、以发现病人地点为中心区域向周边延伸 1000 米(人居环境)的迅速杀灭成蚊,降低成蚊密度;
3、以病人为中心区域灭成蚊:(1)频率:三天一轮
A、外环境成蚊杀灭每天一次,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或下午14时至19时进行;B、室内环境成蚊杀灭每天两次,全日均可进行。(2)施药技术
A、外环境成蚊速杀,采用空间喷洒技术进行;B、室内环境成蚊速杀采用滞留喷洒技术进行。
4、以病人为中心区域灭蚊蚴。(1)频率: A、对各类不能倒弃的容器,每3-5天施药一次;B、对各类阴沟、明沟,窨井、窨缸,每7天施药一次。(2)施药技术
A、对不能倒弃的容器、窨井、窨缸等孳生场所及阴沟、明沟,先采用常量喷雾方法,速杀成蚊。可选用有机磷药物快速杀灭。
B、对各类容器、窨井、窨缸及阴沟、明沟,可投放有缓释作用的有机磷类缓释剂。
C、对有人居住的水体容器,用双硫磷或苏云金杆菌类生物制剂处理。
5、在成虫和幼虫卵密度指数达到国家标准后,转入正常常态灭蚊。
三、防控效果的监督
1、全院形成合力,成立防制效果的督导相关组织。
2、学院防控领导小组组织督查小组进行督查。
3、防制效果督导的主要内容:(1)室内环境:突出以人居环境的整洁卫生,消除各类蚊类场所,清除各类积水容器;(2)成蚊密度:低于国家爱卫会关于灭成蚊的相关标准(即人诱法,每30分钟成蚊叮咬率为0)(3)蚊蚴的密度:布雷图指数为0;
4、室外成蚊、幼虫的指标同上。
5、室外各类蚊蚴孳生的小容器积水阳性率,大水体蚊蚴孳生,阳性勺平均活蚊蚴、蛹的指数均为0;
6、要建立健全长效灭蚊机制和方案。
四、督查结果的处理
1、对于达到上述目标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
2、对于未达到或者经整改仍未达到防控目标的集体或者个人按照学院有关文件予以处理。
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登革热防控工作计划 第9篇
划
根据《瑞丽市当前预防登革热方案》的统一部署,为更好地做好登革热的防制工作,我校的灭蚊工作,落实日常和突击的灭蚊行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任务要求 我校的灭蚊工作,既是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当前登革热控制工作的关键措施。要继续坚持点面结合,预防与控制结合,清除蚊虫孳生地与化学消杀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的原则,广泛组织发动市民群众和专业杀虫队伍,认真履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义务和行业服务职责,抓好环境治理和灭蚊措施的落实。蚊虫孳生地,把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相关重点地段除按一般要求实施外,加强防制工作: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场所要彻底检查清理。
通过持续的灭蚊行动,大幅度减少蚊切断登革热传播媒介,有效防止登革热在 清除孳生地。实行化学防制。疫点楼宇及周边场所要立即组每月发动学生教室内熏蚊一次,公共外环境专业人员消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落实技术措施,清除各种蚊虫孳生地,特别是生物园地、秋季开学前一周,各学校要组织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周,各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上各校园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不留死角位。
革热预防主要的措施:
学校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做好学校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三、应于每学期开学前对师生员工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课,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家中,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家庭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五、学校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蚊子由卵变成成蚊,平均需时7天,因此检查周期为7天)派专人在学校范围内巡视。校园内蚊孳生地主要包括: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六、若发现蚊子孳生或可能有蚊子孳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管理卫生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篇五: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天河区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防控工作。组 长:杨朝稳 副组长:王光明、沈垚
组 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
二、防控工作网络化责任人及其职责: 为明确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切实做到职责到人,责任到人,工作到人,形成一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登革热防控责任“链”,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网络。具体如下: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达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要求。
2、总务处周静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负责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
3、教导处王偶偶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
4、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瑞丽市户育乡班岭小学
登革热防控工作培训小结 第10篇
为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及除四害效果巩固工作,近一步加强基层人员掌握登革热蚊虫煤介监测和控制病煤技术,7月20日下午,我院防保组人员组织了全体职工、各村委会村医参加了培训班。
在培训班上,防保组长作了动员讲话。希望全镇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防控登革热、消灭蚊虫活动中,确保蚊虫密度明显下降,防止出现登革热疫情。防保组长说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广泛动员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三是治本清源,积极做好蚊虫孳生地处理,四是狠捉落实,加强药物消杀灭蚊。五是检查督导、及时查漏补缺。防保组长分别从登革热的历史、流行过程、媒介监测控制方法和灭蚊行动等方面进行授课。经过强化学习,使学员们加深了对登革热防控基本知识,监测与控制的认识和把握。
潭门卫生院组织培训小结,要求各单位学员回去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加强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认真抓好灭蚊除害防病工作,大力开展灭蚊行动,整治蚊虫孳生地,以防控登革热为重点,加大灭鼠,灭蝇、灭蟑的工作力度,确保除四害达标成果巩固,为控制,预防病媒生物媒介传播传染病在我镇发生,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发挥好基层骨干积极作用。
学校防控登革热工作小结 第11篇
根据上级的相关精神,我校仍然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治工作,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更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和杂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体齐行动,静化校园
在11月7日(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我校进行全校大扫除,清理各室场,各班包干区的垃圾,杂物等。清扫沟渠积水,进一步静化校园。
二、加强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一起进行灭蚊行动。
学校的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学生家庭、社区等。我校继续利用家校通,宣传单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让学生意识到爱卫不仅在学校还得在家庭、在社会。并通过宣传让家长也意识到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的重要性。继续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当中来。
三、统一行动,齐齐灭蚊
在11月7日下午放学后,我校在长莫村的大力支持下,村派出灭蚊小组到学校进行喷药灭蚊行动。学校蚊虫密度再继续下降。
当前,我校蚊虫密度虽然继续下降,但在后续灭蚊的工作上还需继续坚持下去,打好防登革热这场硬仗
中心铺学校
2018年11月8日
防控登革热倡议书 第12篇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隐蔽性强、传播力大,不易治疗。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目前我市处于登革热高发季节。为预防疫情发生,营造健康清洁的城乡环境,我们倡议:
搞好环境卫生,防治蚊虫孳生。全民动手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每天清理生活垃圾,搞好家庭卫生,保持室内外整洁,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定期清洗家居和办公场所的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及水生植物花瓶,消灭蚊虫孳生地,消除登革热传染源。
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杀虫喷雾、防蚊灯等进行防蚊灭蚊处理。外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预防被蚊子叮咬。
抓好疫情防控,保障身体健康。立足于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做好清理积水、灭蚊防蚊、防控评估、成蚊监测和患者救治等工作。若出现发热、周身酸痛、皮疹及出血等类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