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等范文(精选10篇)
妇科疾病等 第1篇
2013年, 新农合的重点工作是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覆盖面, 提高补偿比例, 避免农民因病返贫。据卫生部消息, 今年将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在已开展大病保险试点的地区, 优先将2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先由新农合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补偿后个人负担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 再由大病保险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二次补偿后, 困难农民还将额外得到15%的民政医疗救助基金, 这样加起来, 总报销比例可达到90%。
妇科疾病等 第2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宁夏疫苗针对疾病各监测方案要求,制定本监测报告制度。
1、健全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或风疹疑似病例、AFP病例以及其它重点监测疫苗针对传染病后,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做好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工作(门诊日志登记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迹清楚);立即报告医院防保科。防保科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先以电话的形式尽快通知辖区疾控机构,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3、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住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本要统一妥善保存备查。
4、防保科工作人员每旬对本医院儿科、内科、神经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开展AFP、麻疹等传染病的主动搜索工作;自查是否存在疫苗针对传染病病例漏报、迟报现象;主动搜索要做好完整记录。
5、积极协助辖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负责采集病例相应标本并按要求运送至辖区疾控中心。
6、开展定期及岗前培训,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岗前培训率达100%。
7、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相关工作;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工作;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看中医等 第3篇
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女性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此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的。中医治疗此病以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为治疗原则,收效较好。
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45-55岁这段时间,由于激素分泌失常,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动辄发怒或大汗淋漓等症状,这种表现医学上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常常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一方面超过正常范围所出现的症候,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过多或过少等。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有明显疗效。
习惯性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自然产下而不具有生存能力,连续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属中医称“滑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气虚衰、房事不节等因素造成,多采用补肾益气之法,同时还要求孕妇应绝对避免性生活、不提重物等,临床常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下腹隐隐作痛并有坠胀感,腰酸痛,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见白带增多,白带异常等,一般的消炎镇痛药难以奏效。本病属中医“带下病”范围,采用中医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痛经女性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对痛经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产后疾病一些女性会出现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产后便秘、产后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遗尿症等,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产后疾病多为气血亏虚所为,在中医辨证論治的前提下,行补益气血治疗,常可获效。
祛风解表说防风
献国文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中医认为,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畏风发热、自汗头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皮肤瘙痒等。本品性缓质润,微温而不燥,味甘而不峻,辛散而窜,尤善祛风,为祛风解表要药。《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本草汇言》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要药”。《本草正义》言其“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临床常与葱白同用,治疗风寒感冒,相辅相成,疗效倍增。本品以祛外风见长,凡血虚生风、肝阳化风、脾虚慢惊风者不宜选用。现介绍三则粥疗方,供选用。
1 防风粥防风10克,大米50克,葱白2根。将防风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加入葱白,再煮沸即成。可疏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风发热、自汗头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等。
2 防陈二白粥防风、白芍、陈皮、白术各10克,大米50克。将诸药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泻肝补脾,适用于肝旺脾虚引起的肠鸣腹痛、大便溏泻、泻时腹痛等。
3 玉屏风粥防风、黄芪、白术各10克,大米50克。将诸药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可益肺固表,适用于自汗、盗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妇科疾病等 第4篇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行气止痛,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妇科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方剂组成:桃仁10 g、红花7 g、当归8 g、生地7 g、川芎9 g、赤芍5 g、牛膝8 g、桔梗6 g、柴胡7 g、枳壳7 g、甘草4 g。用法:水煎服2附方:通窍活血赤芍一钱 (10) 川芎一钱 (6) 桃仁二钱 (12) 红花三钱 (5) 老葱三根 (6) 生姜三片 (9) 红枣七个 (5枚) 麝香五里 (0.15) 黄酒半斤 (适量) 。疗效标准:中医症状判断标准行气止痛,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神经官能症、精神抑郁症等属血瘀内阻者, 均可以本方治之。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可用:桃仁10 g、红花7 g、当归8 g、生地7 g、川芎9 g、赤芍5 g、牛膝8 g、桔梗6 g、柴胡7 g、枳壳7 g、甘草4 g黄芪25 g丹参25 g等。 (2) 治疗脑血管病证。治疗血管性痴呆可用:桃仁10 g、红花7 g、当归8 g、生地7 g、川芎9 g、赤芍5 g、牛膝8 g、桔梗6 g、柴胡7 g、枳壳7 g、甘草4 g熟地6 g、柴胡6 g、黄精10 g、石菖蒲10 g、酒大黄6 g三七粉1.5 g (冲服) 等。 (3) 治疗妇科疾病:治疗痛经可用桃仁10 g、红花7 g、当归8 g、生地7 g、川芎9 g、赤芍5 g、牛膝8 g、桔梗6 g、柴胡7 g、枳壳7 g、甘草4 g。 (4) 治疗肝胆疾病、肝硬化可用:当归20 g、生地20 g、桃仁20 g、红花20 g、枳壳15 g、赤芍20 g、桔梗25 g、牛膝15 g、柴胡20 g、川芎15 g、甘草15 g等。
2 结果
本方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神经官能症、精神抑郁症等属血瘀内阻者, 均可以本方治之。后世根据《素问》:“脉者, 血之府也。”凡血脉瘀阻之病证, 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若血瘀经闭、经痛, 可去桔梗, 加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丹参以活血祛瘀, 消癥化积。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 因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 故孕妇忌服。
3 讨论
血府逐瘀的功效, 各方均多以当归、川芎、桃红、红花、赤芍为基础药物, 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其中血府逐瘀汤配行气宽胸中瘀阻之证;通窍活血汤配有通阳开通阳开窍之麝香、老葱、生姜, 故辛香通窍作用较强, 主治瘀阻头面之证;隔下逐瘀汤配有香附、元胡、乌药、积壳等疏肝行气止痛药, 元胡行气止痛作用较好, 主治瘀阻隔下, 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中胀痛;少腹逐瘀汤配有小茴香、官桂、干姜, 故温经止痛作用较优, 主治血瘀少腹, 少腹疼痛, 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证;身痛逐瘀汤配有秦艽、羌活、地龙等, 通络宣痹止痛力大, 多用于瘀血痹阻通络所致的肢体痹痛或周身疼痛证[1,2,3]。
本方治证为瘀血内阻胸部, 气机郁滞所致。胸胁为肝经循行之处, 瘀血内阻, 气机郁滞, 故胸胁刺痛;瘀血阻滞, 清阳不升, 则为头痛;郁滞日久, 肝失调达之性, 故急躁易怒;瘀郁化热, 故内热烦闷, 或心悸失眠, 或入暮潮热;瘀血内阻, 胃气不降, 故见呃逆日久不止;至于面、唇、舌、脉所见, 皆为血瘀征象。治当活血祛瘀为主, 兼以行气宽胸止痛。方中重用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君药;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养血活血, 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疏肝解郁, 升发清阳;桔梗开宣肺气, 引药上行, 积壳行气气宽胸, 与桔梗和用, 一升一降, 使气机得以恢复而升降自如, 以达气行则血行之效,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既行血分之瘀滞, 又解气分之郁结, 活血而不耗血, 祛瘀又能生新, 立法、配伍均甚贴切。
参考文献
[1]孔祥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切吸加胶原酶溶核术后腰痛50例.湖南中医杂志, 2000, 16 (3) :28.
[2]林霞.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河南中医, 1999, 19 (4) :49.
妇科疾病等 第5篇
病的应急预案
建筑工地任务重,工程量大面多,条件简陋,各种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常有发生。以下介绍几种现场应急处理要求和方法。
一、高热(体温39℃以上)
(一)物理降温 1.用冰袋敷头部;
2.酒精加冷水擦拭病人颈部、腋下、腹股沟; 3.多喝冷开水或冷饮; 4.用井水浸浴。
(二)即送医院诊治
二、中暑
(一)即将病人搬到阴凉地方平卧,解开衣领,用浸湿 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快速扇风,同时可以服用一些人丹霍香正气水。
(二)重病人即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可用冰块或冰
棒敷在头部、腋下、腹股沟处,或用井水和冷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
三、触电
(一)急救才切勿直接接触伤员,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迅速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二)伤员脱离电源后,应检查伤员全身情况,并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对轻症伤员,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对重症伤员,如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此项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医院医务人员接替救治为止。
四.挤压伤
挤压伤,多见于建筑物和堆积物的倒塌、塌方等,受伤处可为某一肢体,也可见于躯干大部分,常引起组织出血或坏死,严重可危及生命。
现场急救措施:
(一)迅速解除压迫物,动作要轻。先解除头部压迫物,去除口鼻内泥沙,然后解除其他部位压迫物。
(二)尽量减少伤肢活动,不能抬高伤肢或按摩肢体,用夹板作临时固定,然后搬运伤员。
(三)受伤肢体应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或用冷水降低伤肢温度,以减少组织代谢,延迟感染时间。
(四)争取时间送医院救治。
五、擦伤
表皮被粗糙的东西擦破引起,对较浅的干净伤口,涂上红汞药水即可。如果伤口表面较脏,应用凉开水充分冲洗,防止污物嵌入组织,尤其面部擦伤更应注意。伤口冲洗干净后,红汞药水,再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如无感染2~3天结痂自愈。如有轻微感染,要每天清洗患处,涂龙胆紫药水。
六、挫伤
因碰撞跌倒造成的皮下组织损伤,局部出现青紫瘀血,局部胀痛,可用冷温毛巾敷局部12分钟左右,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一般5~7天瘀血块被吸收而自愈。
七、扭伤
由于关节部位的猛烈扭转,而撕裂拉伤了关节囊、韧带或肌健。如肢体扭伤,抬高患肢,局部敷红花油、五虎丹或七厘散(用酒或水将药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待药略干后用布带稍用力把扭伤部位缠裹,每天敷药1~2次,一般2~3天可恢复活动。腰部扭伤病人应在硬板床上躺卧休息,如未见好转应送医院检查治疗。
八、刺伤
多由于铁钉、木刺待刺破人体而发生,伤口一般小而深。如刺入物较干净而且刺入不深,可立即拨出使伤口自然流血,起到冲洗伤口的作用。若小刺不易拨除时可用碘酒、酒精或白酒等擦拭伤口周围,用缝针在开水中烫后或用酒精棉球擦后进行拨除,刺破除后涂碘酒后用干纱布包扎,2~3天不沾水可自愈。刺入物脏而不易拨除,应送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感染破伤风。
九、传染病预防措施
1、禽流感预防措施
(一)加强禽类疾病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病情,动物免疫部门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有所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立即洗手。
(四)要加强监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和传播。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和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辩证措施。
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腔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根据气候变化衣服、均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室内经常通风,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不要去探视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与呼吸道病人接触时需要戴口罩,注意手的清洁消毒;避免接触可疑的动物和鸟类。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SARS最关键的措施和成功经验。努力做到“四早”,是SARS防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SARS流行的情况下,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四早”,措施的落实到位。“早隔离、早治疗”要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远距离就诊。要针对传播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SARS的发生和流行。
3、肠道寄生虫病
(一)预防关键在于做好粪便管理,尽早彻底治疗病人,提倡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猪或牛肉,猪、牛肉的屠宰后经兽医检验合格后方可售出。.(二)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指头,不喝生水,不吃生蔬菜和没有洗净的瓜果。不随地大便,做好粪便管理。
4、甲型H1N1流感预防
(一)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如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二)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四)不要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五)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热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
(六)若出现流感症状,切勿上班或上学,尽量避免外出。
(七)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征状,要马上就医,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
十、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措施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诊。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医院。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效率,十分重要。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应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①皮肤污染、外表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②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闭的仓库、化粪池等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③食入毒物:如误食发芽的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钠等和酒精中毒,对一般神志清者应设法催吐:喝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吐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①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着口鼻,腰系安全绳有场外人控制、应急,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②常见食入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应尽可能送往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③在施工现场如已发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十一、食物防中毒措施
1、食堂应距厕所垃圾箱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30m 以外并做好四周场地平整、清洁,无污水。
2、食堂地面应贴釉面砖,食堂卫生制度上墙,炊事员必须经过 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3、食堂应有通风排气和污水排放,门窗有纱门、纱窗等措施。
4、所有采购成品与半成品食品应细致检查,是否有变质现象,蔬 菜必须购买绿色食品等。
5、生、熟食品要分开,并设有标记,有防蝇设施,室内不得有蚊 蝇,储藏室门口要设挡鼠板 50~60 ㎝高,外层包白铁皮。
6、食堂炊事餐具放置整齐有序,并及时消毒。
7、食堂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饮食卫生标准,炊事人员上岗前必须穿 戴工作服、帽,保持个人卫生,炊事和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健 康体检,实行健康证制度。
8、要有容器存放生活垃圾,设专人负责及日产日清。
十二、饮用水及个人卫防中毒措施
1、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施工人员严禁饮用生水和共用一个器皿饮水。
3、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用温饮水桶水桶加盖、加锁,防止污染。
4、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被褥鞋袜 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
十三、遇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需拨打120进行电话呼救时,须知以下事项:
(一)呼救时牢记依次报告下列内容: 1.伤病员出事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2.简述病人主要情况,如昏迷,抽搐,出血,骨折等。以便救护人员有所准备,及时投入抢救。
3.报告呼救者姓名,呼救地的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可与呼救者及时取得联系。
4.讲清已进行了哪些处理。5.待对方答复后再挂断电话。
(二)呼救后准备
1.应派人等候救护车到来,以便及时引导救护车出入。2.清除杂物,使道路畅通,以便病人运送。3.准备好病人必须携带物品,继续必要的抢救处理。
十四、项目领导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安全、技术、施工人员为组员的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组
长:吕
超
电话
*** 副组长:吕茂青
电话
*** 组
员:胡振河
电话
*** 孙元东
电话
*** 崔守东
电话
*** 毕亚文
电话
*** 田兴峰
电话
*** 吕令传
电话
***
十五、应急救援工作组
1、项目应急抢险抢修指挥组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部、技术部、商务部、保安班、资料部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抢险抢修办公室,日常工作安全部经理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抢险抢修指挥部。
2、总指挥:项目经理吕超(如项目经理不在则由项目副经理吕茂青代替行使其指挥权)
3、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吕茂青
4、灭火组
公司本项目部施工队义务消防员组成,组长为项目部安全总监胡振河。
5、备用灭火组
由项目组管理人员组成,组长为胡振河。
6、医疗救治组
由项目部丁康、荆成两名急救员组成,组长为急救员丁康。
7、通讯联络组
由技术部成员组成,组长为毕亚文。
8、后勤保障组 由财务部成员、资料部成员及预算部成员组成,组长为财务经理田兴峰。
9、警戒维护组
项目部全体保卫人员、组长为吕令传
10、紧急疏散组
由质量部成员组成,组长为崔守东。
11、设备抢修组
妇科疾病等 第6篇
1 从特征性示病症状上进行鉴别
1.1 牛口蹄疫
以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 食欲降低、沉郁, 奶产量减少。
1.2 牛丘疹性口炎
上腭口唇充血灶的中心部隆起形成丘疹, 坏死呈白色或灰白色, 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逐渐变大, 围绕着红晕呈特征性环状。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本病的典型病例 (上呼吸道炎) 具有鼻粘膜充血、脓疱、呼吸困难、鼻腔流脓等特征性症状。
1.4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以高热、持续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 常伴发细菌性感染。
1.5 牛病毒性腹泻病
以消化道粘膜糜烂、坏死, 胃肠炎和腹泻为特征。
1.6 牛流行热
突然高热, 呼吸促迫, 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
2 从流行特点上进行鉴别
2.1 牛口蹄疫
不分季节, 易感动物不分年龄大小, 不分品种和公母,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在传染病中是以最快速度的形式广泛传播。
2.2 牛丘疹性口炎
感染牛喂乳为主要的传播方式, 在喂饲及哺乳的小牛较易发生, 喂饲器具、媒介昆虫及病毒经由受伤的粘膜进入体内成为该病传播的形式。
2.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肉用牛多见, 发病率可高达75%, 20日龄的犊牛最为易感病死率较高, 常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 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应激常常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2.4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牛、绵羊、山羊等均易感, 秋冬季节易发, 犊牛感染后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 死亡率低。通过气雾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恶劣的环境等应激可促使本病的暴发, 继发细菌感染可使死亡率大大升高。
2.5 牛病毒性腹泻病
各种年龄牛都可感染, 全年可以发生, 冬季和春季多见。病畜眼鼻唾液等分泌物、粪便、尿等排泄物以及精液、血液均可含毒, 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还可以穿过胎盘感染, 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 出生后终生带毒。
2.6 牛流行热
以3~5岁乳牛、黄牛易感性最大。水牛和犊牛发病较少;该病经呼吸道感染和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 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于炎热的6~9月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性, 流行有周期性, 约3~5年大流行一次。病牛多为良性经过, 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 死亡率为低。
3 从临床症状上鉴别
3.1 牛口蹄疫
体温高达40~41℃, 精神萎靡, 食欲减退, 闭口, 开口时有吸吮声, 唇内面、牙龈、舌面、蹄部出现水疱, 流白色唾液, 采食困难, 水疱破裂后留下糜烂, 蹄部变黑, 蹄甲脱落。
3.2 牛丘疹性口炎
短暂微热, 检查口腔会发现病灶常局限在鼻镜、前鼻孔及颊内粘膜, 初为小丘疹, 随后深红, 表面粗糙, 多为圆形或椭圆逐渐变红, 中心凹陷成灰褐色及粗糙表面, 最后由坏死组织覆盖着, 或病灶外形成疤。单独的病灶愈合很快。
3.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体温39.5~42℃, 极度沉郁, 不吃食, 鼻腔流脓液, 鼻窦及鼻镜因组织高度发炎被称为“红鼻子”, 阴门阴道发炎充血, 阴道内有粘液, 公牛包皮、阴茎上发生浓疱, 随后包皮肿胀及水肿;有的牛呈现兴奋、惊厥, 口吐白沫, 角弓反张, 磨牙, 四肢划动等神经症状。
3.4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呼噜音、张口呼吸、头颈伸长、头部下垂、口舌流涎。急性病例突然发病, 精神沉郁和厌食, 高热40~42℃, 流涎和流浆液性鼻液, 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 发出呻吟音。无继发细菌感染的死亡率低。
3.5 牛病毒性腹泻病
急性病例突然发病, 体温40~42℃, 精神沉郁, 厌食, 腹泻, 鼻镜与口腔粘膜表面糜烂, 舌面上皮坏死, 流涎增多随之发生严重腹泻, 粪便从水样逐渐到粘稠, 含有大量粘液和气泡, 甚至带血, 持续3~4周, 5~7天内死亡。慢性病例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 病程较长, 可持续数月。
3.6 牛流行热
潜伏期为3~7天。牛体温升高到40℃以上, 结膜充血, 水肿, 呼吸促迫困难, 发出呻吟声, 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稽留热2~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妊娠母牛患病时可发生流产、死胎。乳量下降或泌乳停止。
4 从病理解剖变化上鉴别
4.1 牛口蹄疫
口腔、蹄部或鼻端、乳房等处出现水疱及烂斑, 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 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 心肌表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松软像煮熟状。
4.2 牛丘疹性口炎
牛无严重伤害, 呈一般丘疹性口炎的疤变。
4.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喉头粘膜有溃疡灶, 支气管有坏死灶, 粘膜充血, 粘膜上有积液, 鼻中隔粘膜充血、出血, 坏死, 表面有粘液, 肺泡内有脓液, 有的病牛阴道粘膜红肿, 散在多量颗粒状脓疱疹, 表面附有坏死膜。
4.4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肺出现弥漫性水肿或气肿, 有间质性肺炎灶, 肺叶有大小不等的肝变区, 特别时继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时, 可见肺前腹侧区域呈现暗红色、坚实、有纤维素覆盖和实变。
4.5 牛病毒性腹泻病
特征性病变是食道粘膜有不同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烂斑, 呈线状纵行排列, 如虫蚀样。皱胃炎性水肿和糜烂。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 大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至不同程度的坏死性炎症, 肠淋巴结肿大。
4.6 牛流行热
急性死亡多因窒息所致, 剖检可见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和点状出血, 粘膜肿胀, 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粘液。
5 综合预防措施与首选药物治疗方案
实施严格检疫, 严禁从疫区购进病牛, 对发病进行隔离消毒防止疫情扩散;对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胁牛, 可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平时做好免疫接种;牛舍要温暖干燥卫生不潮湿;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牛只的自身抵抗能力。
妇科疾病等 第7篇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于是, 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之下, 人们更是要加强对口腔进行预防保健的力度。然而, 在最近这几年里, 口腔疾病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在急速的加剧, 比如:牙齿虫洞给牙龈造成的危害、刷牙方式的不正确导致牙齿发黄等等。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封闭式抽样调查问卷的形式, 从沈阳市第一二四中学、沈阳市外国语学校和东北育才中学等中学中每所学校选择500名学生, 共1500名, 获得有效答卷1389份, 答卷有效率为92.6%, 其中男生698名, 女生691名;高中生835名, 初中生554名, 分别从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医疗知识等方面对其实施调查研究。其中, 口腔医疗知识又包括:牙齿虫洞的修复、牙齿美白以及牙齿常见的疾病等等。
1.2 结果
受检的1389名中学生中, 90.2%的学生均能做到一天一次刷牙, 虽然有一定的口腔卫生知识和保健意识, 但有68.5%的学生几乎不会定期去医院检查牙齿, 只有29.8%的学生认为应该养成定期去医院做牙科检查的习惯, 24.2%的学生会在饭后漱口, 50.2%的学生认为睡前刷牙十分重要, 28.7%的学生知道刷牙出血是由牙龈炎造成的, 仅有16.8%的中学生使用含氟牙膏, 30.5%的学生使用保健的软毛牙刷, 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选择牙刷和牙膏的正确知识。
在口腔医疗方面, 仅有9%的同学会在发现牙齿虫洞之后, 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牙齿虫洞的修复, 也只有6%的同学会在刷牙的时候, 注重牙齿美白的程度, 这一数据清楚的表明:很多中学生都还没意识到牙齿虫洞给其健康带来的影响, 以及刷牙方式的不正确会让他们的牙齿变黄。
在刷牙方法上, 20.7%的学生认为横刷法对牙齿的损害最严重, 有20.4%的学生会把牙刷用到刷毛严重倾斜时才会换, 说明很多学生对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牙刷不及时更换有损口腔健康的认识严重不足,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生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 口腔的保健意识不强。且大部分学生都很少能够通过相关机构去咨询并获得口腔预防保健知识, 这就从另一方面上凸显出了医疗资源的紧缺以及口腔的预防工作十分薄弱, 中学生口腔保健的现状不容乐观, 对于口腔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因此, 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健康教育平台的影响力, 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中学生以及其家庭的口腔健康水平。
2 中学生口腔疾病预防保健对策
2.1 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
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做好中学生口腔疾病预防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三所学校抽样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虽然现阶段中小学开展了健康教育课, 但中小学生从未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 或者不知道这一课程占有很大比例, 这说明学校还没有真正重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 以及学校及家长不够重视。因此学校必须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 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和口腔健康医生共同参与, 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口腔卫生知识教育宣传, 重点宣传口腔疾病的产生原因、对身体的危害性以及防治措施。当然,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口腔教育的过程当中, 也要强调口腔疾病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影响, 比如: 牙齿虫洞会引起牙髓炎或者是颌骨骨髓炎, 甚至还会导致牙齿脱落等现象。这样一来, 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牙齿疾病的关注度。
2.2 加强保健宣传
学校要加大口腔保健教育的力度, 并让中学生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以及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协调配合, 督促学生要注意口腔清洁, 养成爱卫生、勤刷牙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 也要积极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授竖刷牙方法以及刷牙的最佳时间, 从而让学生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
2.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为做好中学生口腔疾病预防工作, 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中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的检查, 如果一旦发现了存在着口腔疾病的学生, 比如:牙齿出现了虫洞、牙齿有脱落的现象以及牙齿发黄等等, 就必须要让这些学生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牙齿虫洞的修复, 或者是采取一些其它的治疗及预防的措施。
2.4 开展口腔预防医学
开展口腔预防医学, 并结合学校、家长以及口腔疾病预防的相关部门, 共同开展口腔预防医学这一重大课题, 切实提高中学生口腔卫生质量, 并提升中学生对牙齿美白的关注度。与此同时, 卫生行政机关要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 按照医疗事业的要求, 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和职责,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牙齿虫洞修复的过程当中, 医疗人员一定要采用最专业的态度和技术。
3 总结
学校的口腔疾病预防教育工作对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学校应在卫生行政机构的带领下, 积极的采取口腔教育、口腔检查、口腔疾病修复等有效措施去调动学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并指导口腔疾病预防专业人员开展预防保健工作。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口腔检查、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等, 达到中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 让中学生能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 也能够拥有满口洁白的健康牙齿。
摘要:目前的中学生, 牙齿发黄和有虫洞都是普遍现象, 严重影响美观。因此加强中学生口腔疾病的调查并对其进行预防保健, 以及牙齿虫洞的修复和牙齿美白等等, 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更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的方法, 就是通过学校的口腔教育来提高中学生对口腔保健的意识, 并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 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因此, 本文将针对中学生的口腔疾病, 对其的现状以及预防保健的对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牙齿美白,虫洞修复
参考文献
[1]黄萍.牙周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 2004, (1) :70-72.
[2]王慧明.姚丽艳.张长源.福州市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抽样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15) :3061-3062.
妇科疾病等 第8篇
由于之前人体星形胶质细胞很难获得, 科学家们对其了解还很不够。该研究的领导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干细胞专家张素春 (音译) 表示, 现在, 仅仅使用一个干细胞, 我们就能获得十数亿甚至数万亿个星形胶质细胞。大批量培育出星形胶质细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大脑中的功能以及其在头痛、痴呆等神经系统失常方面发挥的作用, 从而设计出新疗法和药物来治疗神经系统失常类疾病。
星形胶质细胞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细胞, 也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 其能处理和传输信息;调节细胞外离子和化学环境, 吸收神经元相互作用产生的过量化学物质;挡住危险的分子, 让其不进入大脑中;支持脑血屏障;为神经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并在大脑瘢痕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还会将神经元包裹起来以保护它们, 并让它们保持健康。如果没有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将无法作用。
张素春表示, 在实验室获得星形胶质细胞有几个潜在的实际作用。它们能被用于治疗脑部疾病的新药筛查;在不远的未来, 它们能被用来在培养皿中为疾病建模。科学家也能将这些细胞移植入人体以治疗包括脑外伤、帕金森氏症以及骨髓受损等在内的神经失调情况。如果大脑或脊髓出现了损伤或其他神经失调, 将正常的、健康的星形胶质细胞移植入大脑, 就可修复运动神经元。
科学家们研发出的新技术为制造所有不同类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 科学家们可以对其进行重组以便让它们模拟疾病, 这样, 以前无法直接了解的神经失调或许都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妇科疾病等 第9篇
卫生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 明确2014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将瞄准疾病防治和诊疗技术规范、标准及新技术评价研究, 重大疾病的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两大重点研究方向, 重点支持心脑血管等14个领域的疾病防治研究。
据了解, 2014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将重点着眼于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开展重大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的评价研究, 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优化治疗方案。同时, 面向临床需求, 与应用相结合, 开展重要疾病的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针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 开展相关监测、检测技术研究。为重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科研专项将对心脑血管、呼吸、肿瘤、妇产、儿科、眼科、康复、显微外科、医学影像、麻醉、临床检验、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妇幼保健等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通知提出, 各地应按要求协调相关部门, 做好项目的组织推荐工作。紧密围绕重大需求, 确定主攻方向, 系统集成优势单位与团队, 力争产出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 支撑与引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卫生部将组织专家对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 择优立项支持。
从口腔异味观察疾病等 第10篇
对于肥胖者来说,选择减肥与瘦身是理智的,因为肥胖是一种疾病,只有减去过多的脂肪使体重恢复到正常,才能健康长寿。然而,有些不胖的人,特别是有些青年女性为追求所谓的骨感美,不惜用健康换取身材的苗条。
医学研究表明,青年女性还是丰满一点好,因为足够的脂肪是女性成熟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春少女,脂肪至少要达到17%才能促使性成熟。脂肪亦是女性生育能量的主要来源,十月怀胎和前三个月的哺乳期,女性主要依靠体脂提供能量,体内脂肪必须超过23%,才能使妊娠成功和保证婴儿的健康。
正确的减肥法应以限量饮食和运动为基础。
摘自《保健时报》
特别需要护牙的女性
青春期少女 不少少女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机体内性腺分泌功能紊乱,一些人会出现月经周期不稳定或经常变化的现象,这时特别容易发生青春期牙周炎,导致牙齿及周围肿痛。因此,当女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要特别注意培养漱口、刷牙等卫生习惯,加强牙齿的保护和口腔的保健。
妊娠期妇女 孕妇是最容易发生牙周病的人群。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并发程度不同的牙周病,少数孕妇可发生牙龈血管瘤,还容易发生牙周脓肿和某些牙病。实际上,妇女只要在怀孕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牙齿洁治,并且怀孕期间加强口腔保健,那么就可以有效预防孕期牙周病的发生。还有,由于孕妇可出现内分泌紊乱和精神紧张等现象,此时若拔牙,易引起流产,后2个月拔牙则引起早产,所以最好不要轻易拔牙。
更年期妇女 50岁左右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减少,可引起牙周组织的退缩,牙齿暴露面增加,牙齿松动等。因此,更年期妇女应多摄入含钙多的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并经常进行牙龈按摩,使牙齿保持坚固和稳固,从而减少进入老年期后牙齿脱落的机会。
摘自《大众健康报》
洗衣机省电五法
1.先浸后洗。洗涤前,先将衣物在液体皂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至20分钟,让洗涤剂与衣服上的油垢脏物起反应,然后再洗涤,这样可大大减少耗电量。
2.分色洗涤,先浅后深。不同颜色的衣服分开洗,不仅洗得干净,而且也洗得快,比混在一起洗省电。
3.先薄后厚。一般质地薄软的化纤、丝绸织物,4至5分钟就可洗净,而质地厚的棉、毛织物要10分钟左右才能洗净。厚薄衣物分开洗,可有效地缩短洗衣机的运转时间。
4.额定容量,切忌或多或少。如果洗涤量过少,电能白白耗费;反之,一次冼得太多,不仅会增加洗涤时间,而且会造成电机超负运转,增加电耗。
5.用水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水量太多,会增加波盘的压力,加重电机的负担,增加电耗;水量太少,又会影响洗涤时衣服上下翻动,增加洗涤时间,使电耗增加。
摘自《健康人报》
清洗厨具的窍门
1.珐琅器具、玻璃制品以及陶器等使用久了便会积满油垢,我们可用醋与少许食盐冲成混合液洗涮,就可完全除掉污垢。
2.新铁锅在第一次烧煮时会将食物染成黑色,我们可用豆腐渣在锅中擦几遍,就能避免食物被染。
3.新买的漆食器上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用浸醋的布洗刷,就能消除漆味。
4.菜刀生了锈,可用萝卜片或马铃薯加少许细沙擦洗,刀锈马上消除。平时用过的菜刀,最好用布抹一点生油,或用姜片揩过就能防锈。
5.厨房里的木器很难洗。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把它用漂白粉水浸一夜,第二天一冲,就清洁了。
6.砧板用旧后,有一股鱼肉腥味,去除这种腥味的办法,可将砧板浸在淘米水里,再加点盐洗擦,然后用热水冲洗,就可以清除腥味。
摘自《家庭保健报》
从口腔异味观察疾病
在进食或不进食时口腔里有异味,往往是某种疾病的信号。
甜:口腔产生甜味,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苦:口腔出现苦味,多属肝胆热症、肠胃热症。此症多见各种炎症急性发作期。
咸:口咸主要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这与肾有关,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溃疡。
酸:肝热则口酸,这是中医的见解。反应出脾胃虚弱,多见于胃炎或消化道溃疡。
淡: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寒,消化系统的疾病。
臭:一般认为患有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此外鼻腔疾病也会引起口臭。
摘自《保健时报》
冬季使用家电诀窍
不要频繁开关 冬季一般居室的温度在0—20℃左右,而家用电器的工作温度相对较高,如果频繁开关,其内部元器件就有可能在高、低温度的转变中遭到破坏。
尽量降低使用环境的温差 使用环境的温差太大,会导致家用电器在使用中产生大量水蒸气,久而久之会加速元器件的锈蚀,这样很容易导致家用电器损坏。
不宜靠近热源 冬季里,家用取暖器增多,如果家用电器靠近热源,变相地使用家用电器“面向火炉背向寒”,使整机在两种温度下工作,这样一来会导致电流、电压失衡,最终损坏家用电器。
应置于背风处 冬季寒风凛冽,如果家用电器放置在迎风处,必然会使其受到寒风的冲击,这样会加速家用电器元件的老化,使用寿命缩短。
不宜“冬眠” 主要指电冰箱、冷柜等电器。不少家庭在冬季往往使用自然低温保存食物,而停止使用上述家用电器,而这些家用电器在停止使用后可能造成制冷剂凝固,从而导致流路不畅,最终使家用电器“长眠不醒”。
摘自《家庭百科报》
牛奶新用
1.衣服污染墨水时,先用清水洗后再用牛奶洗,最后用洗洁精洗,墨水可洗掉。
2.吃过大蒜后,喝一杯牛奶,可消除蒜的臭味。
3.味道变坏的牛奶,取半瓶放入脸盆里,用清水冲淡后洗脸,可使皮肤柔软。
4.用少量牛奶加水冲稀,洒在花盆里,有利花开。
摘自《健康人报》
淘米水有用处
人们在做饭的时候往往把淘米水倒掉,认为淘米水没有什么用,其实淘米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
1.淘米水中有不少淀粉、维生素、蛋白质等,可用来浇灌花木,把淘米水作为花木的一种营养来源,既方便又实惠。
2.淘米水中沉淀的白色粘液多半是淀粉,因此,可将淘米水煮沸以后用来浆洗衣服。
3.新油漆的家具,有一股油漆的臭味,用淘米水擦4至5遍,臭味就可去掉。
4.铁制的炊具如菜刀等,切过蔬菜之后容易生锈,如果放在淘米水中,可避免生锈。
5.用淘米水洗手可以去污,经常用淘米水洗手还可使皮肤滋润。
摘自《健康人报》
“打包”饭菜怎样吃
鱼肉 蕴含丰富的营养,但也是大肠菌繁殖的最好温床。在20℃左右,1个病菌6小时就发展到上亿个。所以“打包”的鱼一定要加热食用。当然加热也要有分寸,过度加热其脂肪成分会产生对人有害的过氧化脂质,并且其中的维生素A、E、D等也会损失。
贝壳类海鲜 加热时还要加酒、葱、姜等作料,不仅调味还能灭菌。海产品如放置时间过长或原本就不新鲜,一定要用醋腌制10分钟左右,杀灭可能存在的副溶血性弧菌,防止胃肠病。
摘自《晚晴报》
吃火锅三不要
一是不要超量 由于吃火锅的时间较长,在不知不觉中就比平常吃的多些,很容易超量,因此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食用量。
二是不要生食 吃火锅要将所有的主料入锅煮熟,生菜、生肉必须熟透后才能食用,这样有利于杀死生食中的细菌或寄生虫,以保证食品卫生,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