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1篇
15. on Mid-Autumn night在中秋节之夜 16. shoot down射下 17. fly up to飞向 18. call out大声呼喊 19. lay out布置
20. the tradition of 的传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come back回来 at night在晚上 as a result结果 onethe other一个另一个
Mother’s day母亲节 Father’s day父亲节
more and more popular越来越受欢迎 have to不得不
think of想起;认为
play a trick on sb。捉弄某人 dress up装扮 the spirit of。。。。。。的精神 the importance of。。。。。的重要性 care about关心 make money挣钱 end up结束
remind sb。of使某人想起 wake up醒来 in need需要帮助 the beginning of 。。。的开始 not only 。。。but also 不但。。。而且。。。 between。。。and。。。在。。。和。。。之间 43. give out 分发 用法集萃 1. what+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形式+(+主语+谓语+其他)!多么。。。的。。。 2. how+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其他)!。。。多么。。。 3. be going to。。。 将要/打算。。。 4. in+时间段
在。。。之后 5. give sb sth 给某人某物 6. plan to do sth计划做某事 7. refuse to do sth 拒绝做某事 8. one of +名词复数形式 9. It is +名词+动词不定式 做某事是。。。。 10. What。。。think of。。。?。。。认为。。。怎么样?
11. make sb to do让某人做某事 12. used to be 过去是。。。
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2篇
C.100
D.50 3.注册会计师审计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相互( A )。A.独立
B.制约
C.控制 D.影响 4.( C )是注册会计师最初的业务范围。
A.资产负债表审计
B.会计报表审计
C.查错防弊审计
D.代理记账工作
5.( B )是国家批准成立的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B.会计师事务所
C.信息咨询公司 D.国家审计署 6.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是由( C )发起设立的。A合伙人 B个人独资C注册会计师 D企业 7. 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 8. 在我国,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准许创办股份公司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但不准许个人独资设立会计师事务所。( X ) 9.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一个人名义承办业务,而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 √ ) 10. 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可以是注册会计师,也可以是会计界知名人士。( X ) 11. 下列情况中,审计人员可以承办客户委托的审计业务而无须回避的是( D )。
A.审计人员本人拥有客户的股票
B.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
C.审计人员的父母拥有客户的股票
D.审计人员的一位亲密朋友拥有客户的股票 12. 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发现其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其应当( C )。 A.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C.请求会计师事务所改派其他审计人员
D.依赖客户职员的才能
13.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不遵循保密性原则,这些特殊情况不包括( C )。 A.当法庭传唤克呼吁审计人员时
B.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证券监督委员会来检查工作时 C.后任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客户情况而直接向前任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索要有关资料
D当另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指示,来检查这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时 14. 下列哪一种收费方式违背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A )。 A.根据审定后财务报表能向银行贷到多少款项来确定审计收费
B.不是按照审计委托书中的工作时间,而是按照注册会计师及有关专家的工作性质及服务的种类来收费
C.根据破产清理结果的多寡来确定收费
D.根据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收费标准来收取费用 15.甲会计师事务所审核乙公司财务报表时,乙公司的董事会认为公司的存货管理方面存在弱点,因此请事务所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请问,事务所提供下列那种服务会有损其独立性?( B ) A.指出由于现行收发料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存货管理出现问题
B.监督购买、验收、储存和发货等业务的进行
C.研讨和评估存货管理问题,并建议各种解决方法
D.设计解决问题的时间进度表,由乙公司董事会指派人员按表实施监督 16. 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A )因素A.社会 B.技术 C.经济 D.风险 17. ( B )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法律因素。
A.内部控制审计模式的内在局限 B.社会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及法院的判例示范 C.审计风险的增加
D.某些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低下 18. 技术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等专业规定的要求开展业务,从而因技术失误造成业务结果的失真和不实,为此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技术责任主要包含( C )。 A.违约和故意
B.违约和过失 C.故意和过失 D.违约和欺诈
19. ( D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虽然执行了行业规定的各种程序,但由于粗心、过失而使得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从而使最后的报告结论有所差错,给报告使用人带来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A.民事责任
B.技术责任 C.行政责任 D.质量责任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的规定说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主要是( B ) 。 A.违约责任 B.连带责任 C.过错责任 D.无过错责任
21. 注册会计师对于委托单位的责任最常发生的案例,就是( B ) 。
A未查出财务报表违反一般公认会计准则 B未能查出委托单位职工盗用公款之类的舞弊事件 C.未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具有潜在的威胁D.未查出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22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有关的( C ),不仅包括股东,而且扩展到使用审计结果的所有债权人、雇员、政府机关和一般公众。A.责任相关人 B.结果使用人 C.利害关系人 D.专业人员 23在美国的习惯法下,享受客户相等地位的第三者是( A )。
A. 直接受益人 B.应预见的第三者 C.可预见的第三者 D.所有受益人 24( D ) 行为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A. 一般过失 B.重大过失 C.违反合同条款 D.欺诈
25注册会计师在职业过程中缺乏 “合理关注”,则被认定是( A )。 A. 一般过失 B.重大过失 C.违反合同条款 D.欺诈
26注册会计师如果因工作上的过失或故意欺诈,造成了对有关方利益损害时,可能导致承担三种责任,( A )是最重的一种法律责任。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其他责任
27( D )是由于其代表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成员违反法律,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因过失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A.注册会计师的故意犯罪 B.事务所的故意犯罪
C.注册会计师的过失犯罪D.事务所的过失犯罪
28下列注册会计师可以用于辩护的理由中( C )不适用于第三者的指控。 A. 没有义务 B.没有疏忽 C.分担过失 D.缺少因果关系 29下列( C )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必须负刑事责任。
A. 拒绝将审计工作底稿交给委托人 B.执行审计时疏忽大意
B. 故意遗漏在财务报表上必须说明的重大事实 D.故意违背和委托人之间的契约 30注册会计师由于发表错误审计意见(虚假陈述),造成客户或股东的损失,即是民事侵权 √ 31在上市公司报表审计等法定业务中委托书中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要求只能高于法定要√
32为了获得补偿损失人总是起诉有赔偿损失能力的另一方这在审计中称为 “深口袋”原则(√) 33为股票上市招股而进行的审计,潜在的投资人是可预见的受益人。( X) 34民事责任主要是对委托人和利益第三方的经济赔偿责任。( √) 35不同的程序可提供不同的审计证据,而不同的审计证据却能用来证实相同的报表认定( √) 36即使是同一类审计证据如内部证据其可靠程度也不一样。( √ ) 37实物证据通常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利的证据,同时它也能证实资产的所有权合价值。(X) 38 一般而言,口头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但注册会计师可通过其发掘出一些重要线索。(√) 39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必须建立在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这就是说 , 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 X ) 40注册会计师在办理审计业务过程中 , 如发现管理当局认定并可供使用的企业损益表中有未曾发生的虚构的销售收入列入本期收入中,这就说明管理当局违反了( D )的认定要求。 A.表达与批露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或发生
41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以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上的五大类认定为出发点,其中“所有权”这一具体审计目标就是由管理当局关于( C )的认定推论得出的。 A. 表达与批露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或发生
4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审计过程中的( A ) 阶段进行的。 A计划
B实施
C完成
43保证财务报表的质量是( B )的责任。
A. 注册会计师
B.被审计单位
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D.会计师事务所
44 ( D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A. 审计证据
B.审计工作底稿
C审计方案
D审计计划
45在计划某项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应分哪些层次来评价重要性 ? ( C )。 A.总账层和明细账层
B.资产负债表层和损益表层
C.会计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 D.记账凭证层和原始凭证层 46重要性取决于误差项目的规模。(X) 47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 B )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 最高者
B.最低者 C.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48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审计人员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X ) 49注册会计师可以改变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但无法改变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实际水平。( √ ) 50在特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同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是:( B ) 同向变动关系 B.反向变动关系 C.有时同向变动,有时反向变动 D.没有确切的关系 51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抽样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X) 52对于特定被审计单位而言,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BCD )。 要求的审计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 B.要求的检查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C.评估的固有风险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少 D.评估的控制风险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越多
53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重要性水平估计得越高,所需搜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 54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X ) 55由于内部控制结构有其固有的限制,所以审计风险中的控制风险始终应大于零。( √ ) 56内部控制好的单位注册会计师可能( B )实质性审计程序。A增加B减少C取消D另行考虑 57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最重要措施是( D )。
A会计凭证的安全措施B.会计账簿的防护措施C.会计报表的完整措施D.实物防护措施 58通常在以下( B)情况下,应将某些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 A. 内部控制可以防止重要错报 B.企业会计和内部控制系统无效
C.企业会计和内部控制有效
D.计划执行控制测试以支持所评价的风险水平
59尽管注册会计师可以同内部审计人员协调工作,但是也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部门或分公司执行控制测试。(X) 60银行业没有的循环是( D )。
A. 贷放款循环 B.活期业务循环 C.投资与理财循环 D.生产循环 61 ( C ) 是用符号和图形来表示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和文件凭证在组织机构内部有序流动的文件。A.调查表 B.文字表述 C.流程图 D.核对表
62管理建议书同审计报告一样,要向外界提供,以起到公正的作用。( X ) 63建立、修正和维护企业的各项控制,并监督控制政策和程序得到持续有效的执行,其责任在审计人员。(X) 64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 D )。 A. 统计抽样 B.非统计抽样 C.变量抽样 D.属性抽样
65统计抽样可以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有时甚至可以取代专业判断。( X ) 66非抽样风险符合性测试的审计效率、效果均有影响,但对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效率,效果均无影响。( X ) 67是选用统计抽样技术还是非统计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 C ) 的考虑。 A. 样本规模 B.个人经验 C.成本效果方面 D.个人的判断能力
68某账户余额实际并不存在重要错报,而样本却支持得出该账户余额存在重要错报的结论的风险是( D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拒风险 69从 6000 张凭证中选出 200 张进行审计,采用系统抽样法,则抽样间隔为( B )。 A20 B30
C40 D50 70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 C )。A.属性抽样 B.变量抽样 C.双重目的抽样 D.非统计抽样
71审查应收账款的余额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某顾客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顾客应收账款明晰账户中,由于这并不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所以在评价抽样结果时,并不认为这是一项误差。( √ ) 72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的审计抽样技术,主要是变量抽样技术。( √)
73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由于选取样本的方法不同所以其效果也不一样。(X) 74 在使用审计通用软件时,注册会计师最不可能使用的是( A )。
A. 对客户的数据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 B.接触存储在客户 EDP 程序中的信息 C.鉴别客户 EDP 控制程序中的弱点
D.测试客户计算机的正确性
75当计算机程序被用于某项特定的会计处理时, EDP 的内部控制程序将其分为二种类型控制,即一般控制与( C )。A.管理控制 B.特定控制 C.应用控制 D.授权控制
76当利用计算机来搜集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并不需要精通客户的程序语言。但是,他必须理解( A )。A.审计特定目标 B.程序技术 C.数据库知识 D.人工测试技术 77审查坏账准备提取是否正确,仅关系到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性。(X) 78负责销货明细账和负责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经手现金,就构成一项( A )。 A.相互牵制 B.相互促进 C.相互审查 D.相互核对
79采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方式,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产品并未销售,而编制假代销清单 , 造成的结果是( C )。 A.虚增成本 B.虚减成本 C.虚增收入 D.虚减收入
80对产品销售收入内部控制的测试,应与存货、应收账款及货币资金等内部控制的测试结合进行。(√)
81对于销售折扣、退回与折让业务进行审计时,主要应审阅产品销售收入明细账及有关费用明细账,而对于存货明细账的审查可以简化,甚至可以省略。( X) 82实施产品销售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是为了防止和纠正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内可能包括的( A )行为。A.不属于本期的产品销售收入 B.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C.销售折让、退回
D.外币结算的销售收入
83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在销售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应收账款的审计应结合( D )来进行。 A.“销售成本”账户 B.“销售收入”账户 C.“坏账准备”账户 D.销售业务 84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询证函应由( )寄发。 A.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 B注册会计师 C.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 D.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人 85企业受到的应收票据,到期时出票人或付款人或承兑人物力付款或拒绝付款时,应将此票据作为坏账处理。(X) 86如果函证结果表明没有审计差异,则注册会计师可以合理的推论,全部应收账款总体是正确的。(√) 87对预付账款的审计,根据其性质可参考( C ) 审计来进行。 A. 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收款
88由于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户数目繁多,注册会计师可抽查其中的一部分帐户进行核对。( X ) 89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应付账款出现错弊的机会比较少。(X) 9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是( D )。
A. 处置制度 B.定期盘点制度 C.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制度 D.保险制度
91函证应付账款时,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通常采用的替代审计程序是检查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 92预付账款也是企业的一种流动资产 , 它也是企业销货环节产生的 , 因此预付款的审计应结合销货业务进行。(X) 93在进行固定资产审计时除了审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外还应审查和关注期相关项目(√) 94在审计应付票据时,不予审计的凭证和账簿是( D )。 A. 银行对账单 B.财务费用明细账 C.请购单 D.支票 95测试应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应包括的工作是( A )。 A.函证应付账款 B.抽样检查应付账款帐户的过账
C.审查所选各明细账户各笔过账所附的原始凭证 D.审查现金折扣审查现金折扣 96对预付账款的审计,根据其性质可参考( C ) 审计来进行。 A.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收款
97费用审计中,常运用( B )。A.符合性测试 B.分析性复核 C.调查了解 D.审计抽样 98不包括在工资总额内发放给职工的款项主要有(ABCD )。 A. 奖金 B津贴 C医药费 D福利补助
99凡与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资料以及领域均属于生产循环的审计范围。(X) 100费用审计通常是资产负债表审计的附带工作。(√) 101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中不包括对( D )的审计。 A营业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印花税
102在企业中,应付工资明细表的编制人和实际发放工资的人员应是( D )。 A出纳 B会计 C同一人 D不同的人
103成本费用会计控制是指对成本费用支出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内部控制。( X ) 104审查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检查下列文件( ABCD )。
A. 领退料单 B.材料费用分配表 C.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配表 D.采购合同和购货发票 105制造费用实质性测试的基本要点包括( ABD )。
A.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规性
B.审查制造费用的真实性
C.审查制造费用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D.审查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正确性 106 在对产品销售费用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及验算法√ 107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收款内部控制付款内部控制和零用现金内部控制三种√ 108 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数额,应以结账日是由数额为准。( √ ) 109虽然现金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不大,但审计人员必须将对现金的审查作为审计重点。( √ ) 110现金出纳人员经管现金日常的收付业务,同时登记现金日记账,这违背了“钱帐分管”的现金管理制度。( X ) 111( C ) 不属于实现收到的现金收入全部登记入账的内部控制措施。 A. 现金收支与现金记账的岗位相分离
B.每日及时记录现金收入 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登记分开
D.现金收入记录的内部复核
112为确认现金收入的存在与发生,注册会计师常用的审计程序是( A )。
A.检查现金收入日记账,总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大额项目和异常项目 B.现金收入的截止测试
C.盘点库存现金
D.抽查银行对帐单 113企业在年终前开除的支票,不得在年后入账。( √) 114会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内容只包括( C )。
A. 记账错误
B.应予纠正的差错
C.未达帐项 D.记账错误和未达帐项
114注册会计师核实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采用( ) 或派人到开户银行取得决算日企业在银行存款数额的证明。A盘点 B审阅 C核对 D函证
115库存现金清查盘点时( C )必须自始至终都在现场。
A.内部审计人员 B.现金总账记账人员
C.现金出纳人员
D.单位领导人 116下列哪项不包括在投资内部控制制度中(C )。
A.合理的职责分工
B.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 C.明晰的披露形式 D.完善的定期盘点 117注册会计师为明确企业的 借款均为被审计单位承担的债务 , 应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 债券报销人函证 , 并于账面金额核对。( √ ) 118为核实短期借款的实有数 , 注册会计师应在期末短期借款余额较大或认为必要时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短期借款。(√) 119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于长期负债类下 , 该项目应根据 " 长期借款 " 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X ) 120企业所有者权益具有变动次数少 , 单变动金额大的特点。(√)
121注册会计师直接向债权人及债券的承销人或包销人进行函证 , 是为了确定应付债券帐户期末余额的( A )。A真实性 B正确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122审计短期借款业务实不应包括的凭证和账簿是( D )。 A.短期借款明细账和总账 B.财务费用明细账和总账
C.银行对帐单
D.在建工程明细账和总账
123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审查一般采用( B ) 方法。 A盘点法 B详查法 C抽查法 D抽样法
124《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 A )万元。
A1000
B2000
C500 D 100 125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公司的注册资本等于时收资本总额。( √) 126当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或个别项目在余额、分类、表达、披露等方面存在不同意见时,就会产生审计差异。(√) 127估计差异,包括以实质性测试的已知差异为基础估计的差异错误,以及估价和其他会计估计方面的差异,如坏账准备的估计等,但不包括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已知差异本身。(X) 128注册会计师计入"审计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的审计差异,通常是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后确定的。(√) 129对于未调整的审计差异,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调整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决定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 √ ) 130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一般无需专门对期初余额发表审计意见,但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并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审计形成的相关审计结论对所审计会计报表的影响,以决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 ) 131注册会计师审核期后事项的责任一般只限于自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至被审计单位保送会计报表日止这段时间。( x ) 132注册双重日期的做法,全面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 x ) 133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的审核,都是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进行的。( x ) 134或有负债的审计与一般事项的审计有所不同。一般事项的审计主要核实已记录的会计资料的正确性,而或有负债的审计主要是发现未记录的业务可能存在的或有事项。( √ ) 135注册会计师计入“审计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的审计差异,通常是( C )确定的。 A.根据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所有差异 B.依据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差异并结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慎重 C.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后 D依据被审计单位的意愿
136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除上述问题待定以外”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B )。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 反对意见审计报告 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37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需要披露,应该以交易金额的大小及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x) 138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C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 反对意见审计报告 D.完善的定期盘点
139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审查一般采用( D ) 方法。 A.盘点法 B.详查法C.抽查法 D.抽样法
140《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 )万元。
A1000
B2000
C500
D100 141在确定哪些审计差异应当调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ABCD )。
A.审计差异金额的大小及其所占比重是否超过重要性标准 B.审计差异是否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与披露
C.审计差异的性质是否设计非法业务及舞弊行为,并注意其对审计意见的潜在影响 D.审计差异产生的原因
142判断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ABC )。 A.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 B.上期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C.上期期末已存在的或有事项及承诺 D.上期审计工作中发现审计差异的大小 143注册会计师对期初余额进行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证实( ABC )。 A. 期初余额不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或漏报 B. 上期期末余额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者已恰当地重新表述
C. 上期遵循了恰当的会计政策,并与本期一致 D.上期发现的审计差异均已作了调整 144注册会计师如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后仍不能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或上期会计报表未经独立审计,就应当对期初余额实施以下审计程序(ABCD )。
A. 向管理当局询问有关情况,诸如对本期经营有重要影响的事项、政府新颁布的影响行业发展的法规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B.审阅上期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关注其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
C.通过对本期会计报表实施的审计程序证实某些期初余额
D. 补充实施其他适当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45某注册会计师于 3月15日 完成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年度审计外勤工作并开始编写审计报告,3月20日 当其尚未完成审计报告时,得知被审计单位于 3月18日 购买了另一家公司,注册会计师于 3月30日 完成了对这一事项的审核。则审计报告日期应为( CD )。 A.3月15日
B.3月18日
C.3月30日
D.注明双重日期 146独立审计准则第七号审计报告》的有关规定不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编制和出具验资报告 X 147设立验资的审验范围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形成实收资本(股本)的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负债等,也包括所有者权益和相关的资产、负债等。( X ) 148投资者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其投资额不得超过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 20%。( X ) 149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出具真实合法的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X ) 150验资是对企业投入资本和注册资本的验证。( X ) 151为了验证所有者权益,注册会计师必须验证与其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用验证后的资产总额扣除验证后的负债总额即为所有者权益数额。( √) 152“附件”是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的基本内容之一。( X ) 153对于尚未建立会计账目的被审验单位,注册会计师应提请其建立必要的会计账目后,进行实地审验。( √ ) 154如果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出资,注册会计师应以( B )作为验资依据。 A.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调节表
B.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和银行对帐单
C.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银行对帐单
D.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银行转账凭证 155变更验资的审验范围主要包括( C )。
A. 实收资本 B.实收资本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等
B. 实收资本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也可能包括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等 C. 实收资本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也可能包括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56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以进口的实物资产投资的,注册会计师在验资时应查明是否经过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并根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结果入账。( X )
157注册会计师与被审验单位在实收资本及相关资产、负债的确认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应当在验资报告种清晰的加以披露。( X )
158( C ) 是注册会计师整个验资业务的关键性阶段和实质性阶段。 A. 验资计划阶段
B.验资报告阶段 C.验资实施阶段 D.收费 159取证的关键问题是保证证据的( D ) 。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可靠性
D真实性和合法性
160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 A )。 A25% B 20%
C50% D15% 161对于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额的( C )。 A 50%
B 51%
C 35%
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3篇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备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过去,我们通常采用独立备课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文本(教材)的独到见解,于是,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但个人独立备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分追求独到见解,而忽略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渗透与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知应会”打了折扣。我校现在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目的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我们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我们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中。为此,我们共同探讨有关集体备课的问题: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一、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在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两年的今天,我们应对我们所教学科的课程定位了如指掌,如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基础”。“一个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两个基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目的明确了,基础才会有保障。我们还应对我们所教学科的课程理念了如指掌,如语文学科的课程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增加了“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有利条件。
只有将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我们在备课中才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参差不齐。在开学这段时间的听课中发现两种不利现象:一是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解、加强巩固的地方因时间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一是严格区分课时目标,如语文第一课时的目标一定是疏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这两个目标本身设置的没有错,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各个年段也不同。第一课时完全可以深入课文,就不会出现第一课时吃不饱,第二课时撑太饱的现象了。集体备课时,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三、备学习方式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这告诉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误区为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
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
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
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将到什么位置。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千万不能让学生指责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
四、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应“学得”与“习得”并存。众所周知,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教师手中。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我们集体备课要探讨的。我个人认为,我们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尽快地认识、熟悉、读懂题目,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的补充,作业题型应有变化,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正确答题。作业内容的设计即考虑基础性,也应兼顾发散性。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作业内容的设计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语文发散性内容应兼顾文学知识(国内外优秀文化精品)、文学欣赏。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内容。
“集体备课”是好的。但如何有效地实施好,确实是个难题。我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改进集体备课的方式
首先,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我校每次集体备课的周期为上周二到下周一。每次活动时,在周二由教导处连同各年级学科的备课组长确定好下周的活动安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周二至周五,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不一定形成文字材料)。每周一下午12:30到5:30为集体备课集体交流,原则上周六当天下午形成集体备课教案,从下周二至下周五为个性设计与反思即二次备课的时间。这样,通过时间的固定化,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正常开展。
概括说来,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一)初备。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几篇课文的教学或好几个课时,针对每篇课文(课时)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保证主备人,能集中精力备好一篇(几课时)。主备人的职责是什么呢?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的职责又是什么呢?辅备人在周六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主备、辅备的人可以在书头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在纸头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学校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及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二)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我们取消了交流时记录的做法。因为过去要求各组记好交流记录,结果往往出现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一个人说,一个人记,甚至说的人还不时停下来等等记录的人,这种交流实质上缺乏“火花”的相互碰撞,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甚至是敷衍式的交流。那么是不是交流时什么都不记呢?也不是,记是由各人记,记什么?不限制,各人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记的形式可以在书本上圈圈划划,可以在纸头上写,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
每周的教学内容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备课交流时,我们做到区别对待。另外,针对不同的主备人备的课,我们在交流时也要体现区别。骨干教师主备的课能起到促进垂范的作用,讨论时可以重点交流;才入门的青年教师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锻炼,备的课可以重点讨论,等等。另外,集体备课以讨论并形成教案为主,并附以讨论教具准备、制作,讨论练习,包括讨论阶段检测的试卷。
集体交流不仅仅形成共同的教案,交流时还就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共同讨论。每次集体备课都确定好一个主持人,主持人可以是主任、校长、也可以是备课组长,主持人就备课人的困惑反思选择一到两个话题。引导大家深入讨论,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形成备课教案,又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的问题。
(三)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两小时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所撰写的教案应由主持人审阅后方可实施。为了保证教案及时印发到辅备人的手中。学校规定,集体备课第
1、2课时的教案必须在周六复印到辅备教师手中,其余的教案必须于下周一印发给教师。
(四)个性设计与反思。我们总结了以往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后,会照本宣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我们跟教师讲,一份整洁干净的教案未必是一份好教案,一份涂涂改改,增增删删的教案则肯定是一份对于你来说最完美的教案。
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感等反思也记下来。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前进的每一个阶梯。为了督促教师个性设计与反思,我们教导处按学科分每条线每周五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
三、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怎样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我们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做到“四定”、“两结合”。
四定,一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周期(上周二至下周一),确定了周六下午固定的两个小时时间专门用于讨论交流;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四步流程;三是确定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确定了分线主任检查制度,和主持人制度,一个好的主持人能善于调动大家讨论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引导教师将讨论交流深入化,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四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状况的考核从四方面入手,①出勤及集体交流情况,由各组主持人考核;②优秀教案评比,主要考核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③限时备课竞赛,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④课堂听课,考核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的轨行及个性处理的情况。
“两结合”的内容是什么呢?
1、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
严格地讲集体备课这项工作是最难管理也最需要管理的,但过去那种管理一管就死。“你要资料,我来抄,你要我来,我谈闲”。怎样克服各种消极因素,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呢?
学校探索着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并逐步由钢性的制度管理向弹性化的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我们处处尊重老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备课环境,例如淡化资料的要求,我们跟教师讲,我们集体备课为的是什么?不是来做样子给别人看,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其次是减轻教师的笔头抄教案的负担。我们还提出只要有益于这个目的的任何形式我们都不反对。包括集体备课的过程资料,我们不作硬性要求。在主备人的备课量上,我们放手给备课组自行决定,你们认为骨干教师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骨干教师主备量大一些也行。组内以为“一三五”考核对象应主备多一些,以便大家来共同指导他也行。一周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组内教师自行申报决定,也可以是备课组长协调安排等等都行。每学期学校还进行备课竞赛和评选最佳备课组等激励活动。
2、备课和培训相结合
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师培的过程。另外,在每次集体交流中,我们不仅讨论备课的教案,还就教师的困惑反思或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研讨,这本身也是教研培训相结合了。
四、集体备课后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1.教师集体备课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减轻劳动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往各自备各自的课,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和思路狭窄。可以引发所有备课者思想和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也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对我们数学学科而言,其效果更是显著。
2. 教师集体备课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集体研讨、教后反思的过程,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3. 教师集体备课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称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
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4篇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英译汉(10%) 1.several____________ 2.stream_______________ 3.chest__________ 4.sandstorm__________ 5.law_____________ 6.escape____________ 7.divide_____________ 8.suppose__________ 9.shake_____________ 10,towel____________ 二,汉译英(30%)
1.蜜蜂____________
2.废弃的,丢弃的______________ 3.聋的_______________ 4.行为,举止_____________ 5.水平线________________6.气体,煤气__________ 7.无礼的,粗鲁的_________ 8.距离______________ 9.打扰,扰乱______________ 10同意(名词)___________ 11.血液________________ 12.生产_________________ 13.虽然_____________ 14.沙漠______________ 15.点头_________________ 三,词组汉译英(30%)
1.天哪,啊呀_____________ 2.有害的________________ 3.一种,一类_______________ 4.听力丧失_______________ 5.结果________________ 6.砍倒__________________ 7.切断_______________ 8.酸雨_________________ 9.准时__________________ 10.把分成____________ 11.拿走______________ 12.到处,各处____________ 13.高血压______________ 14.一天天________________ 15.大量的,无数的____________ 四,句子汉译英(30%)
1.这是一个有许多鲜花和草的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的花,草和鱼都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能忍受这里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沙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这么做真好(真善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购物时你经常用什么类型的袋子?
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5篇
任务型阅读教学是每一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受
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主要特点是“在做中学”和“用语言做事”,更重视理解运用及
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感的培养”。但是,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
中,把这一重要的一环给忽视了,成了“买椟还珠”之笑柄。本文主要是对如今小学英语阅
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探究开发这一新型课堂模 式的具体手段。
关键词:
任务型;阅读;课堂模式;
“英语大纲中指出: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努力使基础知
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更要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地位。
一、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过于传统,难以进行拓展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实现简单的口语 交流,同时还要促使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以及促成其人文素养的整体
提高。可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能就比较容易忽视这些要求,更加侧重应试教育。其实
在小学英语少数长篇阅读课文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科教内容渗透其中。而教师注重的
应试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要强调记忆单词、语法,这就造成了对文中知识趣味性的大大忽视,
从而让学生失去了对语言的兴趣,难以真正开展起素质教育。
(二)、注重教材讲解,忽略阅读技巧指导和兴趣的培养
英语教材有着十分广泛的题材,课文内容蕴含着很强的教育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并且
还有着很丰富的配套资料。在现实教学中部分老师过分注重对教材的依赖,只重视教材的讲
解却忽略了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以及阅读兴趣语感的培养。一般讲解文章有两种方法:精读
和泛读。精读就要详细地讲解单词和语法、逐句翻译,让学生背诵记忆,老师做到了“庖丁
解牛”细之又细,详之又详,其实这恰恰比较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泛读就是先听录音,接
着讨论课后问题,这很快降低一些口语较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因而教师所带动的逐字逐句理
解短文的方法最终必然会影响学生今后的阅读,学生一旦遇到新单词就难以继续,会导致学
生对英语阅读的厌倦,这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致此,我认为每一篇文章都有
生命,都有灵魂,老师在讲解教授时要做到尊重每一篇文章的生命和灵魂,让学生带着任务
带着感情去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情感培养兴趣从而提高语感,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
“授之以鱼”更不是一味的去详细讲解,忽略阅读技巧指导和兴趣的培养。
(三)、强调传授对话知识,而忽视了阅读性理解教导
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的文章时,通常都是详细的一步步讲解单词的词性、语义和固定搭配
等,直到后来对对话句型的讲解。真正的阅读课所占比重是极少的,教师往往选择性地忽略
这方面内容,重点在练习、强调巩固和传授知识上。这样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得不到培养,关
注点往往只是理解和掌握语句大意。若是长期如此训练,就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只会
听、说,而不会自己进行阅读,且不利于锻炼其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国
家知之甚少,不了解其背景知识,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这样学生就不能在具体情
景中来学习知识,那么他们自然就无法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也不利于提高学生
的英语理解能力。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课文人文知识的注重,让学生在课下带着任
务去收集有关课文牵扯到的人文知识,这样会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兴趣。
二、任务型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入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若是在阅读教学中也能巧妙地运用,那必然就能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从而顺利地开展整个 课堂活动,让学生跟着任务进入阅读情境,促使阅读效率大大提高。常用到的导入方式主要 有下面几种:
1 、借助教材导入。
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都是图文并茂的,这在每篇阅读文章里基本都有所 体现。
那么教师引入话题就可以通过描述教材中的图画, 用到一些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导语。
学生就因此对话题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有话题就会有观点,学生的兴趣也就容易被激发起
来,课堂气氛也得到了活跃。
2 、借助多媒体导入。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使得一些先进的技术被投入到课堂当 中,这就给课堂的导入带来方便。因为多媒体塑造的直观形象,声光电多感官的刺激更容易
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文章背景介绍法。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事先搜集到的相关材料或背景知识展示出来,给学
生观看。通过设置小组讨论,逐步将学生带入真实语境中,学生对异国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
了解,便能结合起语言和文化,既有助于加强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又能扩宽知识面。
(二)、巧妙提问,布置“阅读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主要的互动形式就是提问, 这样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若是提问能做到恰如其分,必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善于
提问,将任务细化到每一个提问中,拓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此来组织教学,同
时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具备开放性和思考性等,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有表达的空间,让学
生做学习的主动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具体来看:
1 、听:听录音回答问题。说:复述文章大意。阅读:根据提问找答案。写作:模仿练习;
2 、鼓励学生互问,利于思维的拓展。在课堂上让围绕某个话题来进行讨论,学生在畅所欲言
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和激发了阅读思维。
3 、对提问及时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在重视提问的同时还应该关注评价艺术,及时地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也可生生互评,可以起到及时更正错误思想和及时鼓励的目的。从
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兴趣,使这样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
(三)、因材施教,延伸阅读空间
学生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来自后天的教育和社
会环境等因素,要考虑学生学习英语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学课堂模式要注重学生的主体
性,考虑到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素质,还有助 于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表现有:
1 、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予他们一些鼓励,以助其
扫除心理障碍和树立一定的自信心。这样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令其主动寻找自己感
兴趣的内容,分析阅读材料,进而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促进学习方法的改进。
2 、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课内外活动,进而逐步让学生将英语阅读习惯
培养起来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3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延伸知识背景材料、精心设计提问。可以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进而
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快乐中分析问题、获得知识。拓展阅读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协调好学
生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在做中学”和“用语
言做事”的教学理论,把英语看作是完成一个个任务,分享一个个成功,在分享中体验快乐,
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培养语感
unit2复习教案范文第6篇
一、文学常识1.关于《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成书于春秋时代。本称《诗》,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因其书为西汉时毛亨、毛苌所传,又称《毛诗》。汉代后被儒家列为经典“六艺” 之一,故称《诗经》。 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补充:《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中的精华是“国风” ,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六艺”补充:
“六艺”第一种说法:(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乐经》散失,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记》中,后遂有五经之名。)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六艺”第二种说法:(教育科目)礼、乐、射、御、书、数
(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二、《魏风伐檀》赏练 【内容分析】《伐檀》是魏国的民歌,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这首诗三章都以叙述伐檀木起头,是当时干着繁重伐木劳动奴隶,一边劳动,一边想到社会的不平,而随口唱出来的歌声。全诗三章,采用了回旋重沓、反复咏叹的手法,使思想和感情得到畅快的倾泻。 【艺术鉴赏】
①对比手法的运用。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区别,一些人辛勤劳动却食不果腹,另一些人不种不猎却过着优越的生活,这不是明显的不合理吗?结句则以讽刺的口吻,昭示出了那些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君”们的原形,揭露了他们寄生虫的本质。
②四言为主,重章复沓。这首诗以四言为主,章法结构采用反复重沓的形式,既充实了诗歌的内容,又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强化主题,突出重点。
1 【诗歌今译】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澜。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
做车幅丁冬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
做车轮儿砍树丁冬响,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下种收割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
【巩固练习】
1.找出本诗三章中变更的词语。
伐檀
河之干
涟猗
三百廛
县貆
素餐 伐辐
伐轮
2.分别对这些词语归类,看它们各表达什么意思? 这些词语的变换达到怎样的效果?
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君子”是谁?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作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诗经》在汉代前称为《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故又称《诗三百》。 B.“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其创作题材,“风”是民间歌谣,“雅”为宫廷乐歌,“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比”、“兴”是其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C.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以楚地民歌的形式和方言声韵创作出的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后世称之为“楚辞体”。屈原的创作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D.《诗经》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先河,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楚辞”开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先河,主要是文人创作的诗歌,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由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比较《伐檀》和《硕鼠》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硕 鼠
①②③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④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无,毋,不要。②三岁,多年。贯,侍奉。莫我肯顾,不肯照顾我。③逝,通“誓”。去,离开。④爰,于是,在此。所,处所 5.“赋”、“比”、“兴”是《诗经》常用手法,这两首诗歌中哪里运用了这些手法?请引用具体诗句举例说明。
6.试分析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诗经氓》赏练
【内容梳理】:
《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诗歌讲述的是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妻,尽管她甘贫操劳,多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后仍被丈夫休弃归家的故事。
全诗分六章,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第
一、二章追叙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说明她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
三、
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鸠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五章,追述自己 婚后生活的辛苦和遭遇不幸后的反思。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歌今译】
小伙走来笑嘻嘻,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稼穑(sè) 狩猎(shǒu) 愆期(qiān) 将子无怒(jiānɡ) ....B.垝垣(yuán) .C.咎言(jiū) .D.涟漪(yī) .
卜筮(bǔ) .
车毂(ɡǔ) .
偕老(xié) 陨落(yǔn) .
比兴(xīnɡ) .
载笑载言(zǎi) .
靡室劳矣(mí) .
遂心(suì) 夙兴夜寐(sù)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操吴戈兮被犀甲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泽被后世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素不相识 ..B.车错毂兮短兵接 .C.援玉枹兮击鸣鼓 .
草木皆兵 .
孤立无援 .
B.将军身被坚执锐 .D.身被二十余创 .
屡试不爽 .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A.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为什么)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润泽) .(沉溺)
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耽搁 ..C.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疚:痛苦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①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 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他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E. 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9.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10.诗人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在《诗经》中“赋”“比”“兴”是三种常见的手法,请你结合诗作《卫风氓》对这三种手法的运用作具体分析。
1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芣苢
②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④⑤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⑥⑦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①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四、《九歌国殇》赏练
【国殇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 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 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 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背景主题】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鬼神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也是一首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
的挽歌。据说,诗人是为楚怀王17年(前312),秦大败楚军于丹阳、蓝田一役而写。屈原在民 族危亡年代作此诗,诗中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其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
灵,通过战场景象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楚军将士牺牲的英勇悲壮。全诗极写卫国壮士在战斗中勇武
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解除人民灾难而献身的精神。诗人慷慨悲
壮的歌唱,不仅寄托了对阵亡士卒的哀思,而且表达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激
情。
【内容分析】:
全诗分三节。第一节描绘车战的激烈场面。先写楚国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后写两军相接,
再写敌人的蜂拥和疯狂,最后写楚方士兵的英勇顽强。这一节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突
出了战斗的残酷、士兵的无畏和豪壮的感情。
第二节写楚方寡不敌众,全部战死的悲壮场面。敌人疯狂而且残酷,楚方受创惨重,然
而士兵们却英勇无畏,宁死不屈。“援玉袍兮击鸣鼓”十分重要。古代作战,鸣鼓表示进攻。
这说明,楚方伤亡即使如此惨重,仍然一心进击。楚方将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形象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
第三节是对为国战死者的赞颂。先讴歌战士们远离家乡、誓死报国、义无反顾的决心,
然后赞美战士们刚强勇武、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情是凝重、真诚而沉痛的。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战役的经过:将士们身披犀甲,手持吴戈,人人奋勇争先,与敌
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只见战旗遮盖住太阳,战鼓震天动地。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
双方战车交替,车轮深深地陷入泥土中,四匹马挣扎着,还是拉不起来。由于敌军众多,楚
军伤亡惨重,左侧的边马倒下了,右侧的边马也被兵刃杀伤。壮士们身佩长剑,腋夹秦弓,
捐躯于寥廓超远的疆场。
【艺术鉴赏】:
1.动静结合。全篇着力描写了复杂、壮阔的战斗场面,将战场上的静物如“吴戈”、“犀甲”、“长剑”、“秦弓”以及战车、战马、战鼓、战旗等,都进行了动态的描写。诗人运用富有特色的“操”、“被” (披)、“蔽”、“躐”、“殪”、“霾”(埋)、“援”、“击”、“带”、“挟”等单音动词,分别描摹士兵的装束、动作、士气和战斗的进程,传神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本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栩栩如生的描写,为最后四句点晴式的议论文字做了极为形象的铺垫与展示。
2.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在全篇整齐的夹带“兮”字的句式中,有些句内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从两方面把意思表达得完整而深刻:“左骖殪兮右刃伤”,表现了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我方付出惨重代价;“出不入兮往不返”,说明了战士们慷慨出征,义无反顾;“首身离兮心不惩”,写出了烈士们身虽死而志不屈;“诚既勇兮又以武”,从精神和武艺两方面评价烈士的勇敢和善战;“身既死兮神以灵”,赞颂壮士虽死,英灵不灭。为了求得形象的精确性,诗人用最贴切的语言刻画事物的情状,给读者印象深刻,充分彰显语言艺术的惊人表现力。《国 5 殇》内容悲壮,现实感强,风格雄浑刚健,具有崇高而壮丽之美;布局谨严,篇幅短小,场面阔大,成为传颂千古的名作。
【巩固提升】
1.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大赋 D. 乐府 2.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
A. 李白 B. 曹操 C. 屈原 D. 陶渊明
3.《国殇》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选自( ) A.《离骚》 B.《天问》 C.《九章》 D.《九歌》 4.以下各句爱国古诗词和作者对应错误的一句是( )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B.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辛弃疾《扬子江》 C.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5.对下面句子里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披,穿着 B. 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侵犯 C. 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拿起 D. 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6.《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对主要表现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侧面烘托 B. 对比描写 C. 场面描绘 D. 象征暗示 7.对下面各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返回) B. 操吴戈兮被(同“披”,穿着)犀甲 C. 霾两轮兮絷(绊住)四马 D. 车错毂兮短兵(军队)接 8.以下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国殇》的语言像屈原其他诗作那样色彩瑰丽,鲜明地体现了屈原的语言风格。 B.《国殇》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
C.屈原作《国殇》是为了激励楚国人前仆后继,抗击敌人,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D.《国殇》从敌胜我败着笔,这是现实情况的反映。战国时期秦楚交战,楚国往往失败,反映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9.下面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两者合称为“六义”。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东汉王逸注,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D.《国殇》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10.屈原,名 ,字 ,战国时期 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其代表作主要有 、 、 、 等。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人是波兰
、英国 、意大 。
1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句子。“风”本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开我国 诗歌的先河;“骚”本指以 为代表的 ,它开我国 诗歌的先河。现在“风骚”并举,一般泛指 。
6
【《氓》赏练答案】
1.D
2.C
3.B
4.D
5.B 6. B(耽:沉溺。) 7. B(B项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来。C项①连词,表并列;②副词,已经。D项①动词,想;②语气词,无实义。) 8. B (A项二三其德,时而二时而三,形容不专一。二三,没有定准。C项白头偕老,夫妇共同生活到老。常用以称颂婚姻美满。偕老,一同到老。D项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 9. B (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10. 《氓》诗第
一、
二、五章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美好纯真的恋爱到结婚直至被遗弃的过程,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第
三、四章运用比、兴手法,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恋的幸福;“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劝说女子不要贪恋男子;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容貌很快衰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反比女主人公的痛苦无边无涯。兴,是就上下文的关系说的,
三、四章开头的比喻句兼有起兴作用。如上文提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写的是桑树茂盛的情形,而女主人公正因为看见树上食桑葚的斑鸠,进而联想到自己不该沉溺在爱情的甜蜜中,以致不能自拔。因此,这两句又有起兴作用。这种比、兴兼有的艺术手法,既具象征意义,又引发联想,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11. ①赋。
②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③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意对即可)
【《国殇》赏练答案】 1.B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因为它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为“楚辞”。《离骚》是“楚辞”的代表,因此后人提到“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2. C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作品充满着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不朽典范,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 D(《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从《东皇太一》到《山鬼》共十一篇,十篇所祭奠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灵,最后一篇《国殇》是祭奠人间为国牺牲的将士。) 4. B(“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宋代文天祥《扬子江》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虽身陷囹圄,仍心向南宋、宁死南归的一片爱国之情。) 5. D(“首身离兮心不惩”中的“惩”是“恐惧,悔恨”的意思。)
6. C(本诗的战斗场面描写很出色。第一部分描写战斗过程,诗句虽不多,但内容丰富,笔法灵活。短短十句诗,记叙了楚军披挂出发,与敌接战,兵败身死的完整过程。其中既写了敌军人多势众、进攻凶猛,又写了楚军士气昂扬、奋力死战;既有短兵相接、箭矢交坠的细节描写,又有天怨地怒、尸横原野的气氛渲染;既写了士兵披坚执锐,奋力冲杀,也写了将帅援枹击鼓,临阵指挥。诗中描写了吴戈、犀甲、兵车、旌旗、弓箭、军阵、战马、鸣鼓等诸多事物,涉及到敌我、将士、人马等多个方面,几乎包容了当时战斗景况的所有内容。 ) 7. D (“车错毂兮短兵”中的“兵”是“兵器”的意思。) 8. A (《国殇》的语言不像屈原其他诗作那样色彩瑰丽,而是比较质朴通俗,非常切合这首诗的题材和内容。)
9.A (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六种技能,合称“六艺”。这里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合称“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