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精选14篇)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1篇
XX公司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我公司废水处理站xx年x月x日开工建设,于x月x日完成安装、调试,x月x日投入试运行,至今已试运行一个多月,现将试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1、工艺运行情况
1.1启动前准备
1.1.1技术和操作的培训
早在设备调试阶段,废水处理站人员就通过技术讲座和交流的形式,对基础理论技术和设备操作运行管理进行学习,已基本熟悉各构筑物,掌握各处理工段的构筑物和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并基本掌握了操作技术,熟悉工艺的整个处理过程,基本了解废水处理站的设计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流量、池容积、停留时间、有机负荷、污泥浓度、DO浓度、曝气充氧能力、水泵能力等,对工艺过程控制也有基本了解。
1.1.2进水水量、水质分析
启动前多次进行了进水水质分析,以提供足够的分析数据来估算启动负荷,C、N、P营养源等,分析内容包括:BOD5、COD、SS、NH3-N、PH等项。
1.1.3菌种(活性污泥)
自然培养法培养活性污泥方法繁琐、需要时间长。因此从汉中市污水处理厂运来活性污泥投加接种,投加量为1000mg/L。
2、启动过程及其控制
1.2.1启动过程监测
在试运行期间,进行监测的运行控制参数如下:COD、DO、PH、BOD5。
1.2.2预处理单元
考察预处理单元运行情况,能满足后续处理单元基本运行情况。①格栅池拦住大的杂物、并清出。
②提升泵运行与流量曲线相符。
1.3生物处理单元
生物处理功能的启动和活性污泥培养同时进行,生物处理单元启动关键在于控制影响生物反应的因素,除活性污泥的数量与活性外,影响有机物降解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溶解氧、PH、有毒物质等。
1.4运行工况的调节与优化
1.4.1 调节池
设置调节池是为了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使进入后续处理设施中的废水保持稳定,同时发生反硝化反应,通过SBR池回流水中硝态氮和进水中COD在兼氧菌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在出入硝态氮为N2同时,又同时除去进水中50%以上COD,减轻SBR池负担。
1.4.2SBR池
设置SBR池是为了在好氧条件下,通过活性污泥中好氧型亚硝酸菌、好氧型硝化菌、缺氧型异养菌等发生反硝化反应,以除去水中COD、NH3-N等污染物,合格后沉淀,排水及排泥。
1.4.3调节与优化
调节与优化可以影响生物除氮、除COD的因素可达到较优的去除
效果。试运行阶段,水质有所波动,泥龄有所波动,但从出水效果看,去除效果未受泥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活性污泥处于增殖阶段,泥龄都在合理范围内。
2、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章办事是废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和管理的保证。针对废水处理站的运行制订了一些初步的规程,在调试和试运行期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今后随着实际运行时间的积累,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教训和经验,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程。
3、技术及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废水处理站共计8人培训,其中管理人员2人、操作人员4人、维修人员2人。
主要培训内容:
3.1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基本原理
3.2废水处理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3.3主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技术
3.4废水处理站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结论
4.1南化公司废水处理站能够稳定有效运行。试运行期间,累计处理污水m3,平均日处理m3,进水COD、N3H-N、PH平均浓
度为:mg/L、mg/L、,出水COD、N3H-N、PH平均浓度为:
mg/L、mg/L、,全部稳定达标排放,去除率76%、69%。综上所述,南化公司废水处理站已完成调试和试运行各项工作。
4.2废水处理站采用先进、成熟的A/SBR工艺,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耐负荷冲击,操作简单方便。
4.3试运行期间,完成对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工作,活性污泥保持一定的增值速度并且沉降性良好,生物相正常,对各类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4.4废水处理站主要设备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试运行期间,从未出现过影响工艺运行的设备故障,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年月日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2篇
为了确保含汞废水处理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现对系统运行考核做如下规定:
1.除设备故障及计划停车外,污水处理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正常运行,违者一次罚款100元;
2.运行人员和分厂不得随意调整污水处理的运行方式,分厂可以根据汞含量分析报告单情况增减药剂量,但绝不能停加药剂,需调整时须向安全环保科汇报,违者一次罚款100元;
3.调节池PH值须控制在6—9之间、中和池PH值须控制在6—9之间,PH值一项不合格罚款50元;
4.必须保证药剂根据比例同时加入,各种药剂应提前两周报计划采购。因药剂短缺造成出水不合格的,罚款100-300元;
5.运行出现故障时当班班长须第一时间通知分厂相关人员予以解决,并及时汇报安全环保科,汇报不及时者罚款100元;
6.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汞含量的分析数据,发现一次罚款 100-500元;
7.取样不得弄虚作假,违者罚款100元;
8.未按规定认真准时巡检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
9.各项记录须如实认真填写,如发现不认真填写记录者一次罚款50元;
10.各项记录按时上报,迟报或不报、一次罚款50—100元;
11.出水指标连续48小时不达标在分厂绩效考核中体现。
生物滤池法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总结 第3篇
关键词:生物滤池法,应用,总结
一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概况
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概况: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系统已运行22年, 工艺装置相对比较成熟, 合成氨采用的是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生产半水煤气, 栲胶法脱硫, 中变串低变加变脱的变换工艺, NHD法脱碳和铜基甲醇及DC新型三轴一径塔氨合成工艺;尿素采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工艺。
目前, 装置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醇氨、25万吨/年尿素, 运行时间330天/年。工艺废水主要为各生产岗位的工艺冷凝水、泵的冷却水和部分冷却循环水置换水, 污染因子主要为NH3-N、COD。
简易工艺流程图:
二 AO法建设背景、流程及运行情况分析
1.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 由于环保形势的严峻, 公司全面加强环保工作, 在建成投运化肥生产污水零排放综合环保治理工程后针对全厂的污水又进行了污水终端处理工程建设, 2010年底建成投运。根据合成氨尿素工艺特点及废水的采样分析, 工程采用生物法中前置反硝化工艺。
2.AO法流程
系统废水通过在均质池配水, 使进水氨氮小于200mg/L, COD小于600mg/L。均质后的废水从均质池溢流至生化池的A池, A池中设有两台潜水搅拌机, 通过搅拌机的搅拌, 使A池中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接触, 在A池中进行前置反硝化NO2-、NO3-, 去除一部分COD, 同时分解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废水通过A池前置反硝化进入O池硝化反应, O池中设有微孔曝气器, 微孔曝气器由罗茨风机供气, 给O池中的好氧菌充氧, 在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 污水中的氨氮被好氧的硝化菌转化为NO2-和NO3-, 同时消耗碱度, 碱度通过加碱装置加纯碱液补充。生成的NO2-和NO3-一部分经O池中的回流泵回流至A池, 进行反硝化反应, 生成无害的氮气, 挥发到大气中。在O池中大部分的氨氮和COD被去除, 少量未去除的污染物通过O池到SBR池的溢流管流入SBR池进行更进一步的生化处理。SBR池内设有潜水推流机2台, 微孔曝气装置一套, 来自O池硝化液, 通过SBR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控制, 进一步去除NH3-N、COD直到污水处理达标后, SBR池静沉, 再通过滗水器把上清液排至缓冲池。缓冲池中合格水通过提升泵将水送至过滤器过滤, 去除水中悬浮物后, 最终达标排放。
AO法工艺流程图如下:
3.AO法运行情况分析
(1) 主要参数:均质池出水:NH3-N<200mg/L, COD<600mg/L, pH:7~8。
缓冲池出水:NH3-N<15mg/L, COD<100mg/L, pH值6~8。
(2) 情况分析:
运行初始由于对工艺不熟悉, 在运行前期出水质量时有超标现象, 通过查找分析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对O池的曝气时间掌握不够和分析人员在采样时间上掌握不够造成的, 随着操作及分析的熟练, 每次的出水均达标排放。同时由于近年来公司狠抓了节水改造和节水管理工作, 一次水用量和废水产生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合成氨尿素装置需要进行终端处理的废水产生量基本稳定在45m3/h, 该废水处理设施实际进水量只是设计处理量的50%, 因此终端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也较设计值有了很大提高。
下面是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外排水NH3-N、COD和pH值采样分析结果统计表 (1) 。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 NH3-N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小于15mg/L, COD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小于100mg/L, pH在6~8间符合2006年《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一般保护区标准要求。
三 BAF法建设背景、流程及运行情况分析
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标准修订单的通知 (鲁质监标发【2011】35号) 的相关要求出台, 污水外排达标提升, 公司所在区域执行重点保护区标准, NH3-N<5mg/L, COD<50mg/L, pH值6~8;上表 (1) 中, NH3-N最大值9.4mg/L大于5mg/L, COD最大值83.6mg/L大于50mg/L, 这样2010年底运行的生物法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2012年6月在原来一级生化处理的基础上, 新上二级生化处理即生物滤池 (BAF) 处理工艺。
2.BAF法流程
原缓冲池污水通过泵流过BAF滤床时, 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 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 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虏”基质, 将其同化, 代谢和降解。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 在滤料缝隙间的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 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 起到了进一步深度过滤的作用, 从而能使有机物和悬浮物均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在反应器的上部, 异养型微生物为优势菌, 碳性污物 (COD, BOD和SS) 主要在这里被去除, 而在反应器的下部, 自养型细菌, 如硝化菌占优势, 氨氮被硝化, 去除。然后经泵提升至缓冲器, 达到一定液位经过滤器出污泥杂质后外排。
3.BAF法运行情况分析
进水水质:COD100mg/L;NH3-N10mg/L。
外排水质:COD<50mg/L;BOD<10mg/L;NH3-N5mg/L;PH:6~9;SS20mg/L。
二级生化处理在恒通化工合成氨尿素系统工艺废水处理中起到深度处理、过滤、把关的作用, 使每次外排水均达标排放。下面是在BAF工艺装置运行后2012年8月11月外排水采样分析, 统计情况如下表 (2) 。
从表 (2) 可以看出, NH3-N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全部小于5mg/L, COD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全部小于50mg/L, 通过表 (2) 和表 (1) 对比, 我们可以得出NH3-N和COD的各项数据的效率提高均大于30%, 即二级生化处理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可以外排水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
四总结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 第4篇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 A/O工艺 设计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29-01
1 工程概况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来源为煤气净化系统的剩余氨水,各分离器及油槽分离水,硫胺工段排水和地坪冲洗水。设计的处理系统按24h运行。设计水量为60m3/h(1440m3/d),处理系统按24h运行。混合后废水原水水质如下:COD≤4000mg/L,BOD≤1000mg/L,NH3-N≤450mg/L,要求处理后出水要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一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出水指标如下即:CODCr≤100mg/L,BOD5≤20mg/L,NH3-N≤15mg/L。
2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主要构筑物参数
2.1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本项目污水氨氮浓度较高,因此在主体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脱氮。同时针对废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本污水处理工程主体工艺推荐采用A/O工艺。工艺主要由预处理段、生化处理段组成。预处理段由调节池组成。生化处理段由A/O池、二沉池组成,本项目处理工艺艺流程见图1。
2.2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2.2.1 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
格栅间和污水提升泵房联建,室内设置机械格栅1台。格栅间尺寸为7.5m×4.5m×6.0m,砖混结构。主要设备有:机械格栅(SRH-500)1台,参数:B=500mm,b=5mm,N=0.55kW,a=75°。電动葫芦1台,参数:T=1.0t,H=6m,N=1.5kW。轴流风机1台,参数:m3=2560m3/h,N=0.18kW,P=32Pa,n=2900r/min,a=15°。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参数:m3=60m3/h,H=14m,N=7.5kW。
2.2.2 隔油沉淀池及油水分离器
隔油沉淀池2座,单座处理能力为30m3/h,单座尺寸为8.0m×8.0m×8.0m,池内设有稳流筒及蒸汽加热装置,钢混结构。设油水分离器操作台1座,尺寸5.0m×5.0m×2.5m。
2.2.3 调节池
设计调节池1座,水力停留时间22h,尺寸为25m×10m×6.0m,有效水深5.5m,钢混结构。池内设PS1100/3潜水搅拌机2台,N=3KW。另设置调节池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泵参数:m3=60m3/h,H=13m,N=3.7KW。调节池出水用泵送A/O池。
污水泵2台,型号:4PW,扬程11米,功率7.5KW,流量60m3/h,浮球液位计1套。
2.2.4 A/O池
设计流量为60m3/h,与回流混合液和回流污泥再配水井混合均匀自流入A池,配水井尺寸5m×2m×4m。在配水井中投加K2HPO4药剂,用于补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P,投加Na2CO3药剂,用于补充硝化反应所需的碱度。加药系统2套。
设计A/O池二座,尺寸为39.0m×18.0m×6m,在长度方向上分为4个串联的廊道,每个廊道宽5m,有效水深为5m。前两个廊道为A段,每段设置潜水推进器一台,并设置微孔曝气器以增强对废水的搅拌,防止大量污泥沉积。后两个廊道为O段,通过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向池内供氧。
A段主要设备:潜水推进器:4台;微孔曝气器1000个。O池采用鼓风微孔曝气。为抑制曝气池中泡沫的产生,沿曝气池隔墙表面布设有消泡水管。O段主要设备:混合液回流泵4台,3用1备,流量:100m3/h,扬程:11m,电机功率:7.5kW,鼓风机:使用现有鼓风机,5用一备,风量16.17m3/min,升压49kPa,电机功率22kW,微孔曝气器1800套,消泡喷头210个。
5)二沉池和集泥池
中心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一座,二沉池直径16m,总高4.4m,超高0.5m。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刮吸泥机1台,功率1.87kW。二沉池的底泥通过刮吸泥机进入集泥井,集泥井尺寸为4.5m×3.0m×5.9m。二沉池刮吸泥机1台,直径16m,N=0.74kW;污泥回流泵3台,2用1备,参数:Q=50m3/h,H=13m,N=3.7kW;剩余污泥泵2台,1用1备,参数:Q=15m3/h,H=13m,N=1.5kW。
6)集水池
集水池尺寸15.0m×15.0m×4.5m,钢混结构。
7)污泥浓缩池
设计污泥浓缩池1座,直径8m,高3.5m,池内设浓缩刮泥机1台。浓缩的污泥通过螺杆泵输送到带式压滤机。
3 运行效果及效益分析
3.1 工艺运行效果
该处理工艺经三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COD为78mg/L,BOD为18mg/L,NH3-N为10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设计的排放标准。
3.2 经济效益分析
该工程总投资1624.9万元。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费、药剂费、人工费等,电费1.21元/吨水,药剂费2.7元/吨水,人工费0.35元/吨水,合计4.26元/吨水。
4 结语
采用A/O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在混合后废水原水水质COD≤4000mg/L,BOD≤1000mg/L,NH3-N≤4500mg/L时,出水COD为78mg/L,BOD为18mg/L,NH3-N为10mg/L,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一级标准。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5篇
低负荷印染废水处理工程的调试运行
介绍了CEAO系统处理低负荷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在运行中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 者:钱湛祖 作者单位: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30刊 名:大科技・科技天地英文刊名:SUPER SCIENCE年,卷(期):“”(3)分类号:X7关键词:低负荷 印染废水 污泥膨胀 缺氧选择器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6篇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其运行实践
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某汽车厂的实际情况,针对该汽车厂涂装废水的特点,采用预处理、混凝沉淀、混凝气浮、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对涂装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处理后出水水质COσ500 mg/L,达到污水三级排放标准,TP0.50 m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此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汽车涂装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 者:陶秀成 黄小甲 胡玉婷 TAO Xiu-cheng HUANG Xiao-jia HU Yu-ti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化工英文刊名:ANHUI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34(1)分类号:X734.2关键词:涂装废水 废水处理 物理化学方法 混凝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7篇
MBR工艺处理聚酯废水的运行管理要点
介绍了厌氧-MBR-氧化塘联合工艺用于聚酯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重点探讨了工艺过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运行、控制要点.介绍了MBR池在运行管理中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排除的方法.采用该法处理聚酯废水,提高了活性污泥浓度,极大地改善了聚酯废水处理中好氧过程的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处理效果持续稳定.
作 者:陈桂红 黄文科 李绍森 Chen Guihong Huang Wenke Li Shaosen 作者单位:珠海力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15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5(5) 分类号:X7 关键词:聚酯废水 膜生物反应器 难降解有机废水 运行管理
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装置运行实践 第8篇
1 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表面活性剂废水主要来自农药乳化剂、聚醚等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真空冷凝水、洗涤水、地面及设备冲洗水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废水的BOD/COD≈0. 1 ~ 0. 18,可生化性差。且废水中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此废水处理技术难度较高。具体水质、水量见下表。
2 废水处理流程
2. 1 废水处理原工艺及存在主要问题
原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废水经生产车间收集、除油预处理后送入废水处理站,经格网滤去直径大于3 mm的固体物后流入调节池,进行废水水质、水量的调节。利用表面活性剂废水鼓入空气时有机物可产生泡沫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机理,采用泡沫分离塔对废水进行泡沫分离,产生体积约为原废水15% ~ 20% 的高COD浓缩液。将废水和厌氧处理水经泡沫分离塔产生的浓缩液投入上流式( UASB) 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处理。经泡沫分离塔Ⅰ、Ⅱ分离后的废水COD约350 mg/L左右,仍需进一步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原工艺因多种原因始终无法稳定运行,特别是厌氧装置。厌氧菌要求工艺运行条件相对稳定严格,而实际运行过程中进水水质波动大,且厌氧装置运行温度经常偏离工艺的要求,尤其是冬天运行温度更无法得到保证[1]。因此,原厌氧装置经常受到冲击,处理废水量小,且受冲击后恢复的时间较长,可达10 ~ 20天。
2. 2 废水处理新工艺
厌氧法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能耗小,并可回收沼气作能源等优点,但运行条件较为苛刻,操作控制较为复杂,装置运行不平稳。随着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的提高,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兼氧水解法兼具好氧与厌氧双重特点,将原厌氧工艺改为兼氧水解。其优点在于水解较厌氧耐冲击,工艺运行条件相对较宽,适用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水质特点,COD去除率较高,但废水在装置内需要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出水再经接触氧化进一步好氧处理,最终达标排放。 ( 根据生化装置现有的设施的处理能力,本着经济和合理的原则,在后端再串联好氧装置)
改造后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2. 2. 1 调节池
将污水引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对池内分为4格,分类收集来水,使其水量、水质都比较稳定,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2. 2. 2 兼氧水解罐
对原厌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拆除厌氧罐罐顶,将原两个800 m3的厌氧罐改为兼氧水解罐,改造罐内布水和布气系统,更换填料支架及填料。在兼氧条件下,利用水解菌群的生化作用,处理进水中的有机物,使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溶解成可溶性小分子有机物[2],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虽然废水的COD降解率不会明显提高,但提高了废水的B/C值,提高了后续的好氧生物降解率,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分解利用[3]。
2. 2. 3 A / O 池
新建一A/O池,与水解 - 接触氧化池采取并联方式。该池采用地上式砼结构,A池尺寸为12 m×12 m×8. 5 m,内分4格,池内安装上、下两层组合纤维填料 ( 160 mm,间距80 mm) ;O池尺寸为12 m×12 m×8. 2 m,内设3道廊道折流,内设曝气管。
通过将厌氧工艺改为兼氧水解工艺,降低了运行时对温度的要求,受冲击后恢复的时间约7天; 调节池对池内分为4格,分类收集废水,使废水流经四格均匀混合后,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水质条件,从而减少因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造成的装置冲击负荷; 装置新建的A/O池增加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量,处理量由30 m3/ h增加至60 m3/ h。
3 调试及运行情况
3. 1 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将水解罐、水解 - 接触氧化池、A/O池、接触氧化池同步进水调试。污泥驯化主要通过间断性进低浓度废水,将企业现有的活性污泥接种于其中,同时注意废水中营养盐的投加,逐步提高污泥浓度。完成污泥驯化后,提高装置进水的有机负荷,使整个处理装置逐步达到设计负荷,及时发现并解决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各种防范与应对措施[4]。
3. 2 运行情况
经过试运行,该装置运行状况逐步稳定,运行状况如表2 ~表4。
*COD 排放标准参 照《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32 /936 - 2006) 一级标准。
经“水解酸化 -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再经好氧处理,运行情况稳定,出水COD能控制80 mg/L以内达标排放。
4 结 论
( 1) 调节池对池内分为4格,分类收集废水,使废水流经四格均匀混合后,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水质条件,从而减少因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造成的装置冲击负荷。
( 2) 表面活性剂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虽然COD值没有明显下降,但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后续的好氧生物降解率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分解利用[5]; 装置新建的A / O池增加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量,处理量由30 m3/ h增加至60 m3/ h。
( 3) 利用原有构筑物对原厌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的改造,尽量减少新建构筑物,同时利用企业现有好氧活性污泥进行驯化,降低了调试投资。
( 4) 水解酸化工艺运行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夏季装置运行情况优于冬季,但与厌氧要求,相比要好,且受冲击后恢复所需时间约7天。
( 5) 表面活性剂废水经“水解酸化 -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再经好氧处理,出水COD能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 /939 - 2006) 一级标准。
参考文献
[1]赵健良,童昶,沈耀良.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及其在我国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22(2):84-88.
[2]台明青,赵艳芳,杨华熙,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中药废水工程[J].水处理技术,2007,33(2):83-85.
[3]陈思莉,江栋,李开明,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业园废水工程实例[J].工业水处理,2012,32(2):85-87.
[4]许劲,赵绪光,洪国强,等.fenton-水解酸化-厌氧接触-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生产废水[J].给水排水,2011,37(2):54-56.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9篇
关键词:焦化废水;微生物;COD
焦化公司一般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活性污泥法-lA,00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活性污泥法是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工艺一般的设计处理量为112m3/h,出水指标达到国际二级排放标准;而实际处理量为135m,超设计处理量20.5%,出水指标COD无法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他主要排放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针对生产实际,我们对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和过程优化,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实施后,在来水水质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时,不仅出水指标均低于设计出水指标,而且节约了大量成本消耗。
一、工艺运行主要条件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优点,因此是污水处理厂使用最多的工艺。本单位设计工艺运行条件如下:
(一)原水处理量及进水水质要求
设计进水水量≤112t/h,氨氮≤250mg/L、COD≤3000m/L、硫化物≤50mg/L、酚≤250msm、氰化物≤15mg/L。
(二)pH值
好氧池内的pH值在7.0~7.5较为适宜;缺氧池在8.0、8.5较为适宜。
(三)溶解氧
缺氧池内的溶解氧不得高于0.5ms/L;好氧池内的溶解氧在2~4mg/L,过高将会使污泥发生自身氧化;回沉池不得高于1mg/L,否则带入缺氧池影响反硝化反应。
(四)温度
环境的温度对微生物体内的酶影响很大,实践和理论证明池内的温度保证在35℃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最为旺盛。
(五)营养平衡
一般情况下按下列比例投加营养物质,缺氧池BOD5:N:P=300:5:1;好氧池BOD5:N:P=100:5:1。
二、运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上游产能提升,废水处理量超设计处理负荷
1.现状分析
由于上游产能的不断提升,产生的废水也相应增加。设计处理能力只有112t/h,但产能提升后实际废水量达到135t/h,超设计处理量20.5%,远远超出污泥处理负荷,造成出水无法达标排放。
2.改造方案
通过与同行业废水处理站比较发现,国内几家单位废水在好氧池内的停留时间均在10h以上,而我单位废水在好氧池停留时间仅为4.7h;同时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发布实施了《生物氧化成套装置》标准,其中规定,COD容积负荷不大于1kg/(m。d),借鉴此标准,生物活性污泥法COD容积负荷也不应超过1kg/(md),而我单位在实际生产中COD容积负荷大于2.31kg/(md),可见好氧池容积远远小于生产需要。
3.效果分析
改造后两套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并列运行,有效减小了公司的生产压力,同时出水COD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COD总含污量也大幅度下降。
(二)原水波动大,对系统冲击影响很大
1.现状分析
上道工序在检修和特殊操作时,原水水量波动较大,而且水质较差,尤其是氨氮和硫化物含量较高,常常是设计进水要求的5倍以上。高浓度废水进泥污泥浓缩池出水人系统,不仅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系统恢复时间较慢,而且高浓度的硫化物对系统内微生物有很强的毒害作用,甚至造成微生物大量死亡,影响微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去除,出水COD和氨氮偏高。
2.解决方案
公司将原有的两个调节池改为一个事故池一个调节池,当蒸氨系统不稳定或净化分厂检修期间,来水进事故池,当来水水质较好时再逐量带人调节池,这样有效减小了冲击影响。当来水硫化物较高时,采取临时在调节池投加硫酸亚铁,在预处理阶段去除大量硫化物,以减小其对系统的毒害作用。
3.效果分析
事故池的合理利用,有效避免了上游水质较差对系统的冲击影响,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采取临时投加药剂的方法,不仅保证了进人生化处理段的水质,而且为后处理提供前提条件。
(三)工业水用量较大
1.运行现状
由于原设计要求在进入生化处理段前要加入稀释水,以保证进入生化处理段氨氮≤150mg/L、COD≤1650mg/L,所以在生产中要加入120t/h的工业水进行稀释,另外,好氧池的消泡用水也在80t/h,这样每年要消耗稀释水(120+80)t/h×24h/dX365d/a=175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业水的消耗,还增加了公司的排污量及排污费用。
2.解决方案
所有的稀释水和消泡水,由公司的中水所代替,并对消泡水进行加压,以保证消泡压力。
3.效果分析
刚采用中水作稀释水和消泡水时,由于中水在处理过程中添加了很多药剂,尤其是添加的次氯酸钠,对系统中的微生物产生了很强的毒害作用,造成微生物大量死亡,出水COD严重超标。但公司攻关组及时对中水进行攻关调整,目前系统运行较好,污泥性质也在要求范围内。
(四)设备检修、特殊操作下产生的废水进入下水
1.运行现状
在设备检修或特殊操作下,势必将造成一部分没有经过完全处理的废水进入下水,直接导致出水超标。
2.解决方案
对各种废水处理设备和设施修筑围堰,对废水进行回收再处理。
3.效果分析
不仅美化了现场作业环境,还有效提高了出水合格率。
(五)无在线监测装置
系统内无在线监测装置,造成生产调控比较被动。在生化处理段,添加了溶解氧和pH值在线监测装置,以能够及时掌握系统的生产情况,从而对控制参数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三、运行效果
经过我们一年多的摸索和尝试,来水水质在要求进水水质条件下,出水均能稳定达标排放,而且远低于设计出水指标。经过不断的过程优化,在外来水质无超标的情况下,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大量药剂成本和大量工业水。
四、发展前景
虽然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已取得良好效果,但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无后续混凝沉淀系统、好氧池容积太小,停留时间过短,出水指标无法达到国家一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 第10篇
摘要:根据河南某乳制品厂废水水质分析,采用隔油-厌氧-生物接触氧化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运行效果稳定.作 者:王宗华 常选峰 董崇岭 靳娜 WANG Zong-hua CHANG Xuan-feng DONG Chong-ling JIN Na 作者单位:王宗华,WANG Zong-hua(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常选峰,董崇岭,靳娜,CHANG Xuan-feng,DONG Chong-ling,JIN Na(南阳市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河南,南阳,473000)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11篇
含氟含磷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采用石灰中和沉淀的方法处理含氟、含磷酸根的酸性废水,控制废水的反应pH分别为8.5和11.0,并加入过量的强电解质氯化钙,使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分别沉淀.再使沉淀物与废水分离,达到去除含酸废水中的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目的`,最后采用稀盐酸中和,使得含氟、磷酸根离子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效率高、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作 者:邵志国 王起超 全玉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工业水处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年,卷(期):200525(2)分类号:X703.1 X792关键词:中和 沉淀 氟化物 磷酸根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12篇
某造纸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作者:牛彦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某造纸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要求排放标准。
关键词:造纸废水 水解酸化 SBR 工艺设计
中图分类号:X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47-01工程概况
某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并经营高强度瓦楞纸、新闻纸、纸盒及纸箱。排出废水量为1000m3/d,最高日平均时设计处理能力为41.7m3。该厂的主要污染物是生产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打浆、洗浆工段和抄造工段,废水中主要的污染因子为SS、CODCr、BOD5。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如不经过处理,排入河流中将严重影响纳污水系的水体功能,所以必须控制污染源,使企业能够达标排放,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该污水处理工程的水质如下:CODCr:1600mg/L,BOD5:500mg/L,SS:1200mg/L,PH:6~9。该厂外排废水应满足该省地方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389-2004)中的要求,即:CODCr≤100mg/L,BOD5≤40mg/L,SS≤100mg/L,PH6~9,色度≤100。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2.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该公司生产废水有以下特点。1)SS含量较大;2)BOD5/CODCr比值较低,不易生化。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即污水在生化处理前,利用物化处理,降低污水中CODCr、BOD5的浓度,大大降低悬浮物的含量,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物化方法采用旋流反应斜管沉淀的方法。好氧处理工艺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低负荷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泥龄超过15d,污泥已接近稳定,不需设置消化池。污泥可直接经浓缩后脱水。其效果与经消化后脱水相近。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带式压滤机脱水的污泥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2.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预处理。
预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收浆系统,业主可以自行完善现有的收浆系统。
(2)调节池。
1座。尺寸:5.0×9.0×4.0m,HRT4.0h。内设潜污泵两台,一用一备,潜污泵型号:80QW45-7-2.2,流量45m3/h,扬程7.0m,功率2.2kW。
为减轻后续工艺的冲击负荷,避免调节池淤积,需进行强制搅拌,设计采用鼓风曝气搅拌。
(3)旋流反应斜管沉淀池。
1座。设计流量41.7m3/h,尺寸5.0×4.0×4.2m,有效水深3.7m,采用重力排泥排渣装置。
(4)水解酸化池。
1座(分两格),设计流量41.7m3/h,尺寸10.0×6.0×5.5m,有效停留时间7.0h上升流速0.7m/h,水解酸化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重力排至污泥贮池。
(5)SBR反应池。
2池。设计流量41.7m3/h,单池尺寸14×5×5.5m,最高水位5.0m,最低水位2.62m,超高0.5m污泥负荷0.1kgBOD5/kgMLSS·d,污泥浓度3000mg/L反应池运行周期8h。
每池内设1套滗水器,滗水速度200m3/h,SBR反应器曝气系统采用散流式曝气器。SBR反应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采用重力排至污泥贮池。
(6)鼓风机房。
1间。尺寸13.2×7.2×4.2m,室内设3台鼓风机,2用1备。型号3L32WC,流量6.33Nm3/min,风压58.8kPa,功率11kW,转速1310rpm。
(7)污泥贮池。
1座,该工程污泥产生量约150m3/d,均自流进入污泥贮池。尺寸4×4×3.5m,超高0.5m,总有效容积50m3,为提升污泥,设污泥泵2台。型号25QW7-8-0.55,流量7m3/h,扬程8m,功率0.55kW。
(8)污泥脱水间。
1间。污泥采用带式压滤机压滤脱水后泥饼外运。尺寸9.9×7.2×4.2m,压滤机型号DYQ1000,1套,单台功率12kW。运行效果及效益分析
3.1 工艺处理效果
通过对该工艺的调试运行,工艺出水CODCr85mg/L,BOD534mg/L,SS25mg/L,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要求的排放标准。
3.2 环境效益
根据完全混合模式法预测,本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后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外排污水的水质,各项污染因子浓度值下降幅度均很大,而且出厂排水进入地表水体后,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程度将有所降低。CODCr排放量减少约450吨/年,BOD5138吨/年,SS360吨/年。
3.3 经济效益
工程总投资估算为76.87万元,直接投资估算为67.87万元,间接投资9.0万元。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人工费和药剂费。本工程总装机容量50.05kW,其中备用容量为13.75kW,运行容量36.3kW,日耗电量为553.6度,电价0.6元/度,则每日电费为332.16元/天。污水处理站设工作人员8人,工资为1200元/人·月,则人工工资为320元/天。每天投加有机和无机絮凝剂,每天的药剂费用为500元。直接运行费为1152.16元/天。折合吨水成本为1.16元/吨水。结语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13篇
关键词:硫酸法钛白,酸性废水,中和,曝气,沉淀,浓缩
钛白粉广泛应用于制造涂料、高级白色油漆、白色橡胶、合成纤维、电焊条、人造丝的减光剂、塑料和高级纸张的填料等方面, 还用于电讯器材、冶金、印刷印染、搪瓷等行业。某钛白粉厂是国内大型专业化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料是钛精矿和硫酸, 钛白粉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 此类废水具有较高的酸度, 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009年该钛白粉厂对其酸性废水治理工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并于年2010年由环保部门取样进行检测, 经化验后合格后完成验收。经过2年的正常运行, 现全套污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 处理效果良好, 出水稳定, 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1 废水水质特征
该钛白粉厂采用硫酸法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 具体的工艺流程为:钛精矿提升干燥、粉碎酸解沉降真空结晶亚铁分离控制过滤真空浓缩水解一洗、二洗盐处理隔膜压榨煅烧粉碎打浆表面处理三洗喷雾干燥气流粉碎产品。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 废水主要来自地坪冲洗、设备冲洗及酸解、煅烧尾气冲洗水等, 其废水排放及水质与钛铁矿中硫的含量、工艺过程中洗水套用次数、操作管理水平有一定关系。该钛白粉厂现废水产生量为350m3/h, 主要污染因子为pH、CODcr、SS。通过分析, 废水pH呈酸性, 白色浑浊液体, 含有大量SS, 并伴有刺激性气味。具体水质情况见表1。
2 工艺流程
该钛白粉厂采用酸碱中和/曝气/沉淀/浓缩的方法对酸性废水进行处理。具体流程见图1。
3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 化灰楼:钢筋混凝土地埋结构, 将石灰破碎后进行水溶。配置颚式破碎机 (进料口宽度400mm, 长度600mm, 最大进料粒度340mm, 电功功率30KW) 、生石灰皮带运输机 (B=650mm L=18.37m H=4.4m V=2.0m/s p=5.5kw) 、生石灰斗式提升机 (斗提输送量28m3/h物料最大块度40mm提升高度17.66m) 、化灰机 (处理能力:120t/d, 回转速度:3~5r/min, 灰水比:1∶4~4.5, 石灰乳浓度180g/L, 入料粒度25mm) 和石灰乳固液分离装置 (处理能力:75m3/h, 浓度为80~102g/l石灰乳液。处理后石灰乳液固含量:0.5~2g/l, 处理后石灰乳液中固体最大粒径:0.5mm) 。
2) 收集池3个 (2400m3;1480m3) :主要作用是将废水集中收集。配置收集池水泵 (Q=300m3/h, H=38m, n=1450r/min) 、中性回用泵 (流量Q=300m3/h, 扬程H=80m, n=80r/min, p=10KW) 、桥式吸泥机液下泵 (Q=50m3/h, H=7.5m, n=1450r/min, p=5.5KW) 、1#反冲水泵 (Q=90m3/h, H=65m, 2900r/min) 和2#反冲水泵 (Q=86.6m3/h, H=60m, n=2900r/min, p=30KW) 。
3) 应急池2个 (11500m3;13000m3) :将不能及时中和处理的废水进行临时收集。配备污泥泵 (Q=50m3/h, H=40m, n=2950r/min, , 效率75%, p=11KW。) 。
4) 事故池 (12500m3) :外排水超标时对水进行收集。配备事故池水泵 (H=65m, Q=1003/h, n=2900r/min, p=45KW) 。
5) 中和曝气池 (2组) :将废水和石灰乳液进行中和处理。配置0#-3#石灰乳液泵 (Q=50m3/h, H=50m, n=1450r/min, p=22KW) 、1#、2#罗茨风机 (Q=148m3/min, p=75kPa, n=980r/min) 、中和排渣泵 (Q=100m3/h, H=25m, n=2900r/min, p=11KW, 效率75%) 。
6) 沉淀池2个 (22800m3) :将中和后的乳液进行澄清。配置送浓缩沉淀泵 (Q=120m3/h, H=18m, n=1450r/min, p=22KW) 和沉淀池送厢压泵 (Q=144m3/h, H=68m, n=1480r/min, p=75KW) 。
7) 浓缩池 (12800m3) :对沉淀池产生的沉淀进行收集储存, 并转入厢压处理。配置浓缩池送厢压泵 (Q=144m3/h, H=68m, n=1480r/min, p=75KW) 。
8) 厢压间:对浓缩池的沉淀物进行压滤, 将产生的泥渣外输, 清水回收利用。配备0#-6#厢式压滤机 (XMZ500/1500-U, 过滤面积400m2, 地脚尺寸9250mm, 配板数102片, 压紧压力208MPa, 过滤压力8kg/cm2) 、7#厢式压滤机 (过滤面积400m2, 地脚尺寸9250mm, 配板数102片, 压紧压力208MPa, 过滤压力8kg/cm2) 、0#一段污泥皮带运输机 (B=1400mm, L=12m, V=1.0m/s, p=15KW) 、1#-7#一段污泥皮带运输机 (B=1400mm, L=12m, V=1.0m/s, p=7.5KW) 、二段污泥皮带运输机 (B=1000mm, L=43m, V=1.25m/s, p=7.5KW) 、三段污泥皮带运输机 (B=650mm, L=60m, H=1.9m, V=1.6m/s, p=11KW) 。
9) 调节池2个 (2520m3) :对厢压产生的回水进行收集, 循环利用。配置调节池污泥泵 (Q=50m3/h, H=40m, n=2950r/min, 效率75%, p=11KW) 。
10) 中水池 (11000) :将调节池的回水储存, 回用各生产车间。配置1#回用水泵 (Q=100m3/h, H=32m, n=2900r/min, p=15KW) 、2#回用水泵 (Q=90m3/h, H=32m, 2900r/min) 。
4 实际运行效果
4.1 p H
为直观的反映外排废水中pH值的达标情况, 依据监测数据分年度绘制了钛白粉厂总排口pH值的趋势线图, 如下图所示。
评价:由上图可以看出, 2011年、2012年钛白粉厂排放废水中的pH值介于7~9之间, 水质呈碱性, pH值指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4.2 化学需氧量 (CODCr)
为直观的反映外排废水中CODCr的达标情况, 依据监测数据分年度绘制了钛白粉厂总排口CODCr的趋势线图, 如下图所示。
评价:由上图可以看出, 2011年、2012年钛白粉厂排放废水中的CODcr介于10~60之间 (小于100mg/L) ,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4.3 悬浮物 (SS)
为直观的反映外排废水中SS的达标情况, 依据监测数据分年度绘制了钛白粉厂外排废水SS的趋势线图, 如下图所示。
评价:由上图可以看出, 2011年、2012年钛白粉厂外排废水中的SS介于20~70之间 (小于70mg/L) ,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5 结论
1) 自运行以来, 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污染物去除率稳定, 出水水质达标, 说明该工艺完全适用于钛白粉厂酸性废水。
2) 废水处理副产品石膏的质量和天然石膏基本相同, 可以做建筑材料进行使用, 其关键是正确掌握石膏的结晶方法, 否则将对过滤工序产生严重影响。此外, 必须有可靠的石膏利用途径, 否则大量的石膏存放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3) 此工艺的关键是中和硫酸所生成的硫酸钙较难沉降, 在设计中, 一定要做好沉降工序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 保证沉降效果。
4) 石灰乳液的制备过程会对工人造成一定的粉尘和腐蚀伤害, 在运行过程中应加强职工的个人防护并进行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秦宵鹏, 王贵鹏, 马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和废水的治理[J].山东环境, 2002.
废水处理站试运行工作总结 第14篇
公司主要从事聚酯纤维纺织品及其相关产品的织造、染色加工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售到中国、日本、东南亚、西亚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及地区,综合经济效益位列中国纺织印染企业50强。
产生工业废水包括织造废水,精炼废水印染废水,合计废水日排放量11000吨,经过公司内部废水处理站的处理达标后排入南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制造工程中1天使用的水量为,织布依据WJL 2500吨、精炼500吨、染色其他8000吨,合计11000吨,此前是经过一个简单的处理,然后全部给开发区废水处理厂处理。
2012年末,为加强中国水资源防治,中国国家环保局颁布了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其中水体污染物最重要的排放指标化学需氧量(CODcr)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严格各纺织印染企业加强废水处理。间接排放标准从小于500mg/L,调整为小于200mg/L;并且国家对印染企业的准入条件中,对中水回用率要求达到35%
2003年初,从东丽公司总部到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到南通分公司都高度重视,决定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对现有TSD的排水处理装置的老化部分和活性炭池等进行彻底维修和性能升级改造,建立一系列先进、可靠、美观、高效的排水处理装置和严格的运行管理体制,达到国家新标准的要求,对社会付出应有的责任。
同时决定在全力提标改造现有废水处理的装置的基础上,新建2400t/日RO中水回用项目,500t/日的精炼废水回用装置,以及提升织布水回用率至1100t/日以上。超额完成35%的中水回用率并成立水处理运行中心,专门应对水环境处理事业。
织布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现场调整。利用织布废水运用加压气浮法,高效气浮,特制砂滤,自动过滤等系统。从最初的30%左右回收率提升到,将几乎所有的水进行了回用。
精炼废水回收
该项目从2012年开始做试验,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研究,在2013年4月-7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利用陶瓷膜系统分离精炼废水的装置。
对车间内的精练/缸内减量等高浓度排水进行集中收集后,通过陶瓷膜系统对其进行分离浓缩,清液回设备重新再利用,浓缩液通过酸析沉淀后中和后单独处理。有效的降低TSD-1、2、3三套排水处理装置的入口COD值到900-950mg/L,使后段负荷大大降低,从而改善最终出水。烧碱的消耗量降低了60%以上,同时每日回收高能热水500t左右,回用率接近100%。彻底做到清洁生产。
染色废水生化处理
对原有三条印染废水处理装置进行了彻底的升级改造。将水解酸化工段的效率最大化,在好氧工段引进高效填料,对所有设备和装置进行了更新,建立了集中监控平台。成功将废水的处理效果从老装置的出口CODcr500mg/L降低到了100~110mg/L,远远低于国家间接排放标准。
染色废水RO回用装置
目标:在2014年建立一个印染行业内废水回用的示范工程。为TSD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对东丽UF/RO膜在南通东丽进行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和拓展。
在南通市当地政府管委会、环保局、水资源管理处的大力支持指导下,TSD/TFNL公司组织、东丽环境保安部、东丽水处理事业部、东丽上海先端材料研究所(水处理部)以及国内各相关水处理专家对市场和技术认真调研和分析。
从2013年初到2014年6月,历时1年半时间,克服无数困难,公司做到了保证生产前提下不停产改造、新技术的充分验证试验以及工程的严格规范实施。在东丽南通各工务部门的联合努力之下,通过与环保公司协同努力,顺利完成了项目。
利用厂区现有印染废水处理设施排放的部分尾水4400噸/天,再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其中回用清水2400吨/天,排水2000吨/天,清水回用于染色车间,排水到现有终排池再接管到南通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工程做到高标准,高技术,认真规划,做好细节。采用了东丽的高端核心技术的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膜处理单元以及其他国内外最先进的各项技术和设备。通过项目的建成,可以确保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同时有利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得到了各个客户的好评和信赖。
目前,针对以上项目,水处理中心进行了稳定可靠的运行中,每日的严密监控,现阶段的整体再利用率大约40%,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的安达一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提出在不久的将来,本公司将引进各项可靠先进积水,向目标100%水回用的目标进行挑战。
同时,整个东丽集团对东丽南通地区做出的成绩给出了高度评价,将在东丽集团的其他纺织印染企业推广本公司的印染废水处理经验技术。水处理中心也正在对国内其他同类企业提供该方面的技术服务。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再现日本式服务
由J.FRONT RETAILING公司支援事业开展的高级百货店“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于2月8日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开始试营业。打造重视日本式服务及店铺管理、当面销售、试穿的卖场,针对中国高收入人群销售。
J.FRONT RETAILING集团的大丸松坂屋百货店于2013年1月和上海新南东项目管理公司、上海新世界公司签订了支援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的协议。大丸松坂屋百货店在开业前派遣了近10名职员常驻,负责人才培养及商铺租借等。在正式开业后有5名职员常驻,支援店铺的运营,争取使“日本式”服务固定下来。
现有的百货店受到电商销售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店将充实重视当面销售、试穿的化妆品、女鞋、女性内衣卖场。化妆品卖场在5月1日将集中42个品牌,成为品牌数最多的化妆品卖场。女鞋卖场也有1600平方米,为上海最大规模。女內衣卖场有900平方米,预定有16个品牌开店。
UNITED ARROWS重新调整价格战略
UNITED ARROWS公司2014年4月~12月合并财报中,销售额增长但利润降低,因此将重新调整价格战略。另外还重整MD政策,促进库存消化。该公司由于日元贬值使得商品原价上升,提高了2014年秋冬季商品的售价。但常规商品的销售低迷,加上扩大打折销售的规模,使得营业利润比上一财年同期减少了12.4%。
该公司以提高商品价值为前提,把商品售价也提高了5~10%。竹田光广社长认为:“顾客追求品质,但价格意识薄弱,造成有些商品的价格平衡受到破坏”。
为此,2015春夏季商品各个品牌按商品品种、品号单位重新调整价格。回顾2014春夏季和秋冬季的销售情况,分清可以提高售价的商品和需要把价格降回消费税上调前水平的商品。确认销售的中心价格,设定覆盖中心价格的价格区间。
另外,把过去的6季MD根据体感温度细分为8季MD。由于气候变化使得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变长,通过MD的细分,消除体感温度和店铺商品之间的差距。
2014春夏季为了扩大促销时的销售而增加了库存,但促销销售不顺,库存积压。公司的库存资产比上一财年同期增长了约17%。作为对策,配合缩短了的商品生命周期,各个季节分析预测必要的商品量,促进在季节内消化商品。同时到下一财年新开设三家奥特莱斯以消化库存,还计划举行大型促销活动。而针对来店顾客人数的减少,公司则努力通过“提高购买率”加以应对。
FVC发售吸湿发热和抗菌防臭的填充棉
Japan Vilene公司的海外相关企业Freudenberg & Vilene Nonwovens(Suzhou)公司(FVC)在中国市场发售新开发的服装用途填充棉“Viwarm HG”,特点是兼具吸湿发热和抗菌防臭功能,把目付(单位面积重量)不同的三个品号作为一个系列推出。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向日资批发商、缝制工厂销售。
ViwarmHG在涤纶填充棉中加入了人造丝纤维。吸收人体产生的水分发热,湿气则通过填充棉排放到服装外。为此能保持服装内干燥温暖的状态。还可抑制汗液等污渍所产生的细菌增殖,能发挥抗菌防臭效果。
通过Japan Vilene集团的Freudenberg &Vilene International公司(FVI)开展销售,系列中有目付40、60、80克三种规格,能用于薄型至厚型的面料。
上海迪桑特商业加强女装饰品
上海迪桑特商业公司的高尔夫服装品牌“Munsingwear”2015秋冬季商品中,男装加强了针织面料的上下装,女装则设计了很多针织服及针织裤子,并加强饰品以开拓市场。
男装除了针织衫、针织上衣以外,还加强了针织面料的下装,推出了三款使用相同针织面料的上下装套装。另外还有以“flying penguin”为主题的企划,在羽绒服装中看似不经意地加入了凹凸的印花,在纹样中藏有“跳跃的企鹅”,是非常具有乐趣的设计。
在中国,高尔夫运动还没有在普通大众中获得普及,男装主要突出休闲、时尚的印象。以Munsingwear“活力”、“开朗”、“色彩艳丽”、“年轻”的品牌形象为基础,加上是形象品牌,所以毫不掩饰地使用了企鹅的设计。
女装方面首次推出上裆较长的裤装,还有反面起毛风格优异的裤子等,加强了下装产品,尤其推出了很多针织裤子。另外,在本次展会上还增加了在中国设计的帽子、围巾、毯子等杂货商品。服装基本都是中国设计的,但杂货商品由于批量较小,所以过去大多数是从日本进口的。随着该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普及,解决了批量问题,所以可以配合中国设计的服装推出中国设计的杂货商品。
现在男装和女装的销售比例分别为65%和35%。女装所占的比例正在提高,预计今后将继续扩大。
泳装品牌“arena”的2015MS(盛夏)商品则加强了儿童泳装。把过去作为一个分类的设计按身高区分为儿童(约100~130厘米)和少年(约140~160厘米)两个分类。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少女泳衣还加入了可取出的胸垫等,对细节十分注重。
现在arena的销售额中泳衣和杂货各占约50%。泳衣中针对专业游泳爱好者的占25%~30%、休闲泳衣占15%、儿童泳衣只占5%左右。但直营店中儿童泳衣的销售额在提高,来自代理商的订单也在增加。2014年11月上架的儿童连体泳衣(普通型为399元、保暖型为499元)等产品的销售十分旺盛。
Nisshinbo Textile深入开拓日本市场
Nisshinbo Textile公司在下个财年将加强商品开发力,扩大海外销售,深入开拓日本国内市场。马场一训社长称:“需要推出新一代形态稳定衬衫面料‘APOLLOCOT’之后的战略商品,今年的主题是‘超APOLLO’”。重视来自市场的回馈,挽回低迷的业绩。
Nisshinbo Holdings公司的纺织事业在本财年一至三季度(2014年4~12月)业绩中出现营业亏损,陷入苦战。对此负责纺织事业的Nisshinbo Textile公司的马场社长称:“在本财年里转让衬衫成衣子公司CHOYA公司事业的影响非常大。”当初并没有计划转让CHOYA公司事业,因此随着事业转让产生了计划外的销售额减少及事业撤退损失。
另外,截止上一财年末销售都很好的熔融纺纱氨纶“MOBILON”的出口并没有像预期般获得增长,制服面料等织物由于日元贬值使得采购成本上升,向销售价格的成本转嫁进展迟缓,使得利润率降低。商事子公司NISSHIN TOA公司的床上用品及童裝事业也情况不佳。
为此,马场社长准备在下一财年中“重点扩大海外销售和深入发掘日本国内市场”。在主力生产基地印度尼西亚的纺织子公司的大型投资也已经完成,“从2015年起发挥投资的效果”。
关于日本国内市场,“以通货紧缩为前提的价格战略已经行不通了。重要的是推出能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了解品质差异的高品质商品”,将重新加强商品开发力和营销能力。在加快开发APOLLOCOT后继战略商品的同时,还努力实现APOLLOCOT的薄型化和CVC化等。“不断向市场投入新的商品,重视从此获得的市场反馈”,作为棉纺企业开发能发挥棉材料优势的差别化面料,努力扩大收益。
岛精机制作所使纺织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岛精机制作所公司发售新型WHOLEGARMENT(WG)横编机“MACH2XS”,1号机和2号机已经交货。岛正博社长称:“该机型能使纺织产业转变成为感性·知识集中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可能带来流通结构的变革。”
MACH2XS世界首创的在4张针床的WG横编机中搭载了可动式沉降片,可以编织以往WG横编机不可能实现的立体编织。可动式沉降片从纱线上方下压,能够移动和编织线圈。
因此,编织半袖毛衣等服装时,编织袖子部位不再需要为把纱线从下方引出的多余编织部分,能够削减约10%的纱线损耗。另外缩小编织宽度,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比较平面的毛衣的话,能在30分钟内织成一件。
在WG横编机中搭载可动式沉降片是岛正博社长设想了多年的创意。岛正博社长指出这次在4张针床的WG横编机中搭载可动式沉降片“可以无缝制生产过去针织不可能实现的立体设计。由于无需缝制工序,所以能大幅度削减服装的生产成本”。
此外3D设计系统“SDS-ONE APEX3”也改为全新的引擎。在设计模拟图中比过去更大量地反映出纱线的数据,能在高分辨率图像中再现服装表面的线圈所产生的凹凸感以及纱线毛羽所产生的面料风格。通过与MACH2XS的联动,“可以在最终消费地生产产品。例如能根据POS(销售时信息管理)数据实时追加生产,将带来流通结构的变革”,对MACH2XS和SDS-ONE APEX3所蕴藏的潜力充满自信。
岛社长还指出:“纺织产业过去被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发达国家,今后需要向感性·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再次强调了日本国内产地企业率先引进MACH2XS的重要意义。
将在11月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国际纺织机械展示会“ITMA2015”上向世界市场发布,“争取在这一两年里实现每年5000~10000台的生产量”。
关西FASHION连合中日韩联合培养人才
协同组合关西FASHION连合(KanFA)推进亚洲圈的纺织时装产业人才交流、培养事业。与中国大连市的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韩国大邱市的大邱庆北服装产业协同组合合作,中日韩联合加强亚洲纺织时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人才培养和相互合作。作为合作事业的一个环节,大连的学生等团体于2月来日本访问。
这次来日本访问的有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的负责人和在大连时装周设计比赛中获优秀奖的学生等11人。参观了大阪文化服装学院的毕业作品秀,并与大阪MODE学园、ESMOD JAPON大阪校进行了参观和交流。还考察了ABENOHARUKAS和GRAND FRONT大阪、LUCUA、阪急百货店、心斋桥商店街等大阪市内的时装设施。另外,在大阪文化服装学院的时装秀上还特别展示了大连学生的作品。
KanFA的森下富雄理事长等相关人士以及设计师云雪参加了活动。森下理事长称:“希望在亚洲建立让学习纺织、时装的学生毕业后也能获得帮助的平台。为此和大连市当局进行了协商,也和韩国大邱方面谈了很多。”
菱衣商业重视“精工细作”
菱衣商业公司针对2015秋冬季针织服装OEM事业,精工细作生产基于流行趋势分析的商品,加深与顾客的联系。
该公司通过材料等生产方面的努力,把在成衣综合展上受到欢迎的设计方案以合适的形式提供给顾客。
关于针织服装的事业环境,村上英范营业第三本部第一部副部长认为:“从去年秋冬季的后半期开始活跃起来,2015秋冬季将会更为流行。”为此彻底分析在成衣综合展上获得的反响以及流行趋势,“制造具有主体性的商品”,提高推介能力,深入开拓与顾客的关系。
此前举行的针织商谈会上,主要推荐了通过凹凸感实现表面变化以及通过连接营造厚度感的梭织风格表现,另外还介绍了针织外衣。
这些商品在成衣综合展上也受到很大反响,该公司将利用雄厚的生产能力加以生产,价格方面则配合各销售渠道的需求。展示了设计生产机能及其对材料规格的钻研、中国集团企业菱华商业(上海)公司开拓的当地厂家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