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精选5篇)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第1篇

关键词:语言,咬字吐字,字正腔圆

民歌演唱既有准确、清晰地吐字咬字, 又有通畅、圆润、美妙的声音。演唱者具备对歌唱语言形象的把握能力和对声乐作品的语言风格、情绪、情感表达能力。学会和掌握“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是学习歌唱的咬字吐字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咬字吐字基础与良好的歌唱状态是唱好民族歌曲必备的两个重要要素。

一、歌唱语言

(一) 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 正确的语言在歌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首完美的歌曲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掌握歌唱语言的训练方法并把它正确运用到声乐演唱之中, 是每一个声乐学习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没有语言, 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 语言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一大基础, 歌唱中非常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二)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区别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交换信息的工具。人们生活中的语言和歌唱艺术的语言既有一定的共性, 又有一定的区别。

歌唱语言的准确掌握运用, 是歌唱技术的重要训练课程。歌唱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音乐意境最常见的一种途径。它没有生活语言那么简单, 也不像生活语言一样天生就具备, 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

虽然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 但是歌唱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语言与人声嗓音歌唱音乐艺术声响的完美结合, 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级语言, 它与生活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把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混为一类则会导致咬字吐字不清晰。

二、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一) 咬字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通常指汉字的字头, 即汉字的声母部分。声母发音的准确和用力得当才能有效地帮助演唱者表情达意, 要准确清晰的“咬字”, 需要分清楚几组容易发生混淆的声母。

第一组舌根清擦音“h”和唇齿清擦音“f”。“

第二组舌尖中浊鼻音“n”和舌尖中浊边音“l”。

第三组舌尖后因“zh、ch、sh”和舌尖前音“z、c、s”以及舌面音“j、q、x”。

在咬准字头的同时, 还要根据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作品改变咬字的力度。比方说演唱欢快的歌曲咬字就应该轻巧短促且富有弹性;演唱雄伟庄严的颂歌, 咬字应该饱满有力;演唱哀伤忧愁的歌曲, 咬字应该控制得含蓄深沉一些。就是在同一首歌曲中, 也要根据歌曲内容和情绪的发展, 结合旋律的节奏、力度、速度变化灵活处理咬字的力度。

(二) 吐字

“吐字”是指字腹的发音延伸。字腹就是韵母中的韵腹, 通常是由发音最响亮的母音来充当, 如a、e、i、o、u、ü等。吐字时口腔打开的程度和口形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字音正误、音色音量、音值长短共鸣效果等, 进而影响全曲的演唱。

(三) 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

民族唱法的咬字方法及声音共鸣特点以及汉字的发音规律及特点使民族唱法形成了横咬字、宽前咬字、靠前咬字的特点。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使歌声具有感染力, 让观众感动, 产生共鸣。

三、咬字吐字在歌唱艺术中的作用

咬字、吐字是歌唱的重要环节是歌唱中准确表现语言的关键, 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 则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效果。只有准确的文字发音和优美的旋律有机的结合, 才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曲情词义。

(一) 咬字吐字在歌词寓意方面的作用

清晰准确的语言与优美动听的声音有机的结合起来, 能生动形象的体现歌词的内在含义才能使歌唱艺术更具感染力。

(二) 咬字吐字对歌曲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一部声乐作品的完整性体现在它的语言魅力与歌曲情感的高度结合上, 例如:歌剧《白毛女》选曲《我要报仇我要活》中的歌词:“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歌曲表现了喜儿被地主阶级压迫时愤怒、仇怨的情绪, 因此每个字要咬、吐有力, 才可以表达出被压迫摧残的喜儿所发出来的满腔的怨恨。

(三) 咬字、吐字对声音色彩与歌唱共鸣的作用

咬字吐字对声音色彩的变化具有关键的作用, 咬字吐字对声音色彩的表现体现在它能够强调歌曲的喜、怒、哀、乐, 使听众受到歌曲情感的感染, 产生共鸣。

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共鸣的完成。正确的咬字吐字是共鸣产生的前提, 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 对字头、字身、字尾、归韵的认识不足, 共鸣便不能产生, 歌唱便不能灵活自如。

四、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

(一) 从实践中把握咬字吐字

歌唱“字正”是第一位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语言发音中的两个方面。咬字是字音结构中的字头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通过口腔中的唇、齿、牙、舌, 喉等部位将字咬成各种不同的样子, 发出不同的语音, 如:“Lu”它的声母是“L”那么发“L”的全过程就是咬字的全过程。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这是字音机构中的韵母部分的发音过程。在歌唱中, 字头要准确、简练而清楚、字尾要明确到家、字腹要有支点和稳定的状态, 每一个字都是有着力点的, 有的是舌尖音, 有的是唇齿音等。是什么音的字, 着力点就是什么部位上, 一定要把每一个字都说清楚、说到位, 并带着着力点念词。了解和掌握歌唱咬字、吐字、归韵的知识和要领、注意唱好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处理好字与声的关系。咬准字头、唱清字腹、收到字尾。例如《木鱼石的传说》这首歌曲需要把每个字都交代清楚, 做到字正腔圆, 咬字统一清晰。字头、字腹、字尾都交代清楚。检验方法是看看演唱者的上下门牙是否都露出八颗牙齿, 嘴角上扬, 出气迅速。

(二) 咬字吐字的连贯性

在咬字和吐字时, 要保持声母和韵母的发声自如地过渡, 保证歌词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歌唱中字与字的转换与衔接必须做到连贯统一, 所有的字都要在气息轨道上走动和过渡转换, 用气线将字贯穿起来。

(三) 歌曲情感表达

歌唱语言的情感表达, 咬字吐字是重要途径, 无论是戏曲、地方戏还是中外歌唱语言, 都必须让观众听得既清楚又明白。歌曲《木鱼石的传说》中“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就需要把这句的声音色彩唱出来。

民族声乐艺术的咬字吐字要求自然。一首歌曲的完美表达, 就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 掌握声音技巧, 把握语言规律, 表现声音的魅力、语言魅力, 达到声音美与语言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唐琳.《声乐教学泛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2]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汉语歌曲演唱中咬字吐字问题的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咬字吐字 声母 韵母

一、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一)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咬字吐字问题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志士、声乐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宋末元初时,江西高安暇堂人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已经有把握词曲创作的“声韵学”和“词曲格律”的内容了,并对南北方语言不同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歌曲当中语言的清晰、发声是否正确也作了详细阐述,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朝魏良辅所著的《曲律》中曾这样说过:“初学先从引发其声响,次辩别其字面,又次理其腔调。不可混杂强记,以乱规格。”由此看来培养声乐人才要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首先是训练歌者的发声技术使之能发出符合歌唱要求的声音;其次是训练歌唱的语言——即吐字是否清晰准确;再次是行腔、音准和节奏的训练。这样,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咬字吐字问题是千百年来所有歌者都必须探索与解决的问题,其中的“辨别字面”说明了咬字吐字清晰的重要性。

歌唱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吐字、咬字依然是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环节,我们依旧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前行。歌词是词作家们的心声,是他们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歌词表达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着听众对歌曲内容和含义的理解。咬字吐字是歌曲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完成一首好的作品,不仅要有高超的声乐技巧,更要把握好歌曲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同样,对任何一个学习歌唱的人来说,无论是哪种歌曲或者哪种唱法,都应该注重咬字吐字的正确与清晰。如果我们演唱一首歌曲时声音优美且表情丰富,但咬字吐字不清晰,就会使整个歌曲黯然失色,观众不知所云,所以演唱时咬字吐字清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应用

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拼读发音,那么歌唱中声母和韵母的正确运用就是声乐演唱中咬字和吐字是否清楚的重难点,是掌握咬字吐字发声的关键环节。所谓的咬字,就是字的声母,要求演唱时把字头咬准。所谓的吐字,就是字的韵母,韵母是由字腹和字尾组成,演唱长音时一定要注意韵母状态的保持。明代音乐家、文学家沈宠绥在著作《度曲须知》中曾提到,要想把汉语歌曲的每个字和词都唱得清晰明白,不仅要遵循声母、韵母的拼音结合规律,而且也要把握声母、韵母发声时各个器官的运动状态,如唇、齿、舌、牙、喉,在发出不同的声母时,口腔中都有不同的着力点,以及发出不同韵母时的口形状态。比如说:唱nan时,除气息支撑外,唱声母n时,要以舌尖支撑发出n的字头,切不可一带而过含糊不清。唱韵母an时要以上颚为着力点,保持口腔打开状态。

歌唱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来抒发歌曲中主人公的思想、情绪。这不仅仅需要音乐表现力和科学的发声技巧,也需要演唱者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这样才能使听众更加清楚的理解表演者所要表达歌曲的内容和含义。歌词是传达歌曲内容的直接媒介,所以在平常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练习单韵母a、e、i、o、u,也需要加强对复合韵母及声韵结合字音的练习。如:an、ang、eng等的练习。经过长期的训练,潜移默化得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完整,富有韵味。

二、咬字吐字的字头、归韵及收声

(一)关于字头

清朝徐大椿的《乐府传声》,在《出声口诀》一节中,主要阐述了“五音”“四呼”两个部分。其中五音指的是喉、舌、齿、牙、唇。要想正确的发声,而在口腔内部的这五个不同部位如果运用不正确或没有找准着力点,则发出的声音就不真切或过于生硬。另外,四呼指的是开、齐、撮、合。要想准确的理解四呼,而不去学习研究发声时口腔的四种不同形态,则发出的声音必然不清晰。所以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必须先掌握“五音”的五个部位着力点和“四呼”中四种不同口腔形态。五音和四呼中包含了“出声”的深刻含义 。在唱声母的时候要明白虽然不同的声母应在口腔不同的五音部位咬出,但韵母都应当在后口吐出,声音才能圆润、饱满、统一。声母的发音,也不仅仅是保持一个简单嘴型,咬字头关键是发声时的喉、舌、齿、牙、唇协调统一动作,是一个很细腻的状态,需要演唱者细心体会,逐渐把握。要想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在平常的练习中要留心关注这些问题,仔细琢磨。而在演唱中出现字头不清的问题是没有体会到出声的概念亦或者字头咬得过于死板、不干脆造成的。比如说《烽火狼牙山》中第一个字“狼(lang)”字,在发声时“l”音要快速的出来,但也不要一板一眼拖得太长,避免僵硬,也切不可将声母“l”一带而过而不清楚,而只听到韵母的声音。

(二)关于归韵

《乐府传声》中《归韵》又说道:“能归韵,则虽十转百转,而本音始终一线,听者即从出字之后,骤聆其音,亦凿凿然知为某字也。”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韵母至关重要。如果字头是演唱咬字清晰的的第一个环节,那么,根据我国的汉语声韵特点,归韵则是咬字清晰至关重要的环节了。归韵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咬字的正确与否,如果字音不准确的话,那么表达的意思也会失之千里。比如说 “开(kai)”字,这个字的韵母是“ai”,在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保持“ai”的口型和时值,这样才是“开”字,若没有保持,而从“a”韵与声母“k”拼合,便成了“卡”,不是“开”字了。中国的汉字拼音比较复杂,韵母数量很多,并且有单韵母、复韵母之分,不像欧洲国家的元音字母,只有a、e、i、o、u五种这么简单。所以汉字咬韵难,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在平常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适当增加韵母的练习。韵母是一个字的主要结构,有效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更能明白韵母的通道,对清楚得咬字吐字有很大的帮助。在平常上声乐课的时候老师也要提醒学生有意识的咬字,让学生多听自己的录音,久而久之养成咬字归韵的习惯之后就能很轻松的把字咬清楚字了。

(三)关于收声

明代音乐家、文学家沈宠绥所著的《度曲须知》分上下两卷,其中《收音问答》一节中曾说:“凡敷衍一字,各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头尾姑未厘指,而字腹则出字后,势难遽收尾音,中间另有一音为之过气按脉,如车钟之腹、厥音为翁红。……由腹尾转,方有归束。……”一个字表演得是否完整,收声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关于字尾就是归韵的收声,是一个字音的归宿,而且又是指下一个字头的准备。收声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口腔状态和嘴型,但也不要过于夸大嘴型的开合程度。当然,嘴型只是歌唱时要保持的状态,在唱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只做嘴型而忘了身体的歌唱状态。字尾表达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句子的连贯性,它是贯穿两个字之间连接的关键,所以,字尾一样重要,也是考验一个演唱者素质的关键。唱长音时,收声不可过早,收声时做到声断气不断。汉字咬字吐字的字尾,一般以i、o、u或者n、ng上。无论是单韵母还是复韵母都需要我们在保持口腔着力点的同时保持嘴型,但咬字吐字并不是指嘴上的一点点空间,千万不要想成咬字吐字是嘴皮子的事儿,它仍需要我们腰、腹等全身的肌体协调配合。比如说 “床(chuang)”字,它是以“ang”字结尾,如果没有气息的对抗支持,也没有保持口腔上下着力点,那么“床”字极有可能就没有收音的效果,变成“船(chuan)”字了。

综上所述,要唱好汉语歌曲,需要以音韵学作为基础,准确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在学习中需要不断的磨合、积累,在唱歌的过程中反复思考,仔细体会,以避免造成咬字不清的尴尬情况。咬字吐字是一门深刻的学问,随着时代的进步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2][元]周德清.中原音韵[M].出版信息不详.

[3][明]沈宠绥.度曲须知[A]. [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出版信息不详.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第3篇

一、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和在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

中国美声歌唱艺术在几十年的继承、借鉴和发展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歌唱方法重视向戏曲、曲艺艺术学习和借鉴,基本使用本嗓(本声)来演唱全音域,以明亮甜美的音色为主,演唱的音域较窄,曲目的可塑性较小。20 世纪30年代后,由于外藉教师和归国留学生的影响,一些音乐院校先后开始了美声唱法的教学,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从此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在中国扎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也由此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利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在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歌曲演唱的质量。例如,字头不准确,咬字没有力量,字头着力点不准;声调不正,字尾不清晰,导致演唱过程中发音不连贯,听众难以听清演唱内容,更无法体会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尚应能先生明确指出:“歌唱家对如何把洋唱法与中国字结合的问题感觉到了,却都研究得很不够,因为这个声乐上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努力去探索和全面地解决”[1]。我们面对的是广大的中国听众,这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听者知其声而不知其意,失去了歌唱的最根本目的,即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势必会大大减弱歌唱的艺术感染力[2],甚至影响到我国美声唱法的发展。

二、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汉语、意大利语两种语言所存在的差异,导致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过程中存在咬字吐字方面的问题。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其原因概括如下:

(一)元音发声的区别

意大利语中的5 个纯元音,发音时口腔的内张力和开口度都比汉语拼音的元音要强、要大些,因此意大利语的元音比汉语响亮,共鸣也更丰满。如果完全按照意大利语元音的练声方法演唱汉语元音,容易出现声音唱得共鸣、饱满,但字音却很模糊,字头咬不准的情况[3]。

(二)音节构成的复杂性和连续性

意大利语是多音节词,音节的组成没有汉语那样复杂的归韵,每个音节的字腹只是a、e、i、o、u五个元音,及其二重元音、三重元音的组合,词尾大多都是元音;而且意大利语的每个单词可以在歌唱中根据旋律进行的需要以音节为单位进行分解、组合,前一音节的结尾辅音可与后一音节的开头辅音相接合并发音,使得发音过程中的阻碍较汉语小得多,利于达到美声唱法所要求的连贯、流畅、优美。而汉字是单音节字,韵母较意大利语的元音复杂得多,除去a、o、e、i、u、ü 六个基本韵母之外,加上复韵母,韵母总数达三十六个,有韵头、韵腹、韵尾之分,归韵繁复,歌唱中行腔不便,发音容易不连贯,字尾往往咬不清[4]。

(三)声调起伏的影响

西方语言的音节没有四声音调,这一语调特点在歌唱中很容易做到整个句子的连贯和宣叙调的使用。而汉语是声调语言,它的高低起伏变化是汉语音节所固有的,以此来区别词的意义[5],如果声调不正,很容易出现歌词词义不清、生硬、情感表达不准确等情形。

三、解决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的对策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第4篇

语言作为情感的传递者和艺术的载体,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规范性成为了声乐教学的重点话题之一。所谓咬字就是指字头,在普通话的发音中,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都是需要保证清晰明了才能够真正保证咬字的规范性。而相比来说,吐字更为注重韵母,声乐演唱者需要保证根据口形的不同来拉长吐准相关的韵母,才能够保证从自我的角度规范咬字吐字方式。在声乐教学之中,教师对于咬字吐字的规范性进行了重点的强调,保证在演唱的歌词中使每个字都能够按照类别设定不同的发声特点,保证学生的基本演唱方式能够符合科学的声乐演唱设定。

从咬字吐字的规律性来看,声母的发音主要是受到了气流的阻碍,所以不能够根据自我的需求进行随随便便的发音演唱,而需要保证在演唱中以轻轻带过的方式来提升歌词中咬字的准确程度。以“b”字母发音为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标准性的发声需要在双唇触碰的过程中快速地接触,一旦嘴型长时间保持一个形状,那么就会导致其标准发音被破坏。在韵母的发音中,其相对于声母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鼻音进行配合才能够保证吐字的规范性。一般来说,普通话的咬字吐字其韵母分为单元音、复韵母,所以需要学生根据自我演唱方式的不同来设定不同的强调作用,在保证咬字吐字规范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性。

二、声乐演唱中演唱方式与咬字吐字的关联性

在学生的声乐演唱中,其演唱方式根据演唱的情感、气息以及通道而决定,所以咬字吐字的规范性与演唱方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浅析不同演唱方式与咬字吐字的关系,保证从咬字吐字的技巧性角度浅论声乐演唱的方式与内涵。

(一)通道与咬字吐字的关联性。在声乐演唱中,通道也可以被称为声路,在歌唱的过程中其演唱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由通道所决定。所以在分析咬字吐字与演唱方式的基本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分析歌唱中字与字之间的过渡,保证在字音转换的过程中通道能够畅通,腔体能够打开,以保证咬字的规范性。对于咬字吐字来说,其需要保证能够在同一个通道之中完成,保证字的发音与转换都能够从声乐本身的声音中全面地分离出来,这样才能够保证字音分离的过程能够充分地展现不同字之中不同的演唱个性与音色,才能够保证声乐演唱方式的实质是情感的传递。

从通道这一概念来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想要保证声乐演唱的字正腔圆,就需要保证歌曲演唱中通道的顺畅与咬字吐字的配合,保证声乐教学以声道歌唱作为训练基础来提升学生的咬字吐字规范性。

(二)气息与咬字吐字的关联性。在声乐演唱中,无论何种演唱方式都不能离开气息的支持。所以在强调咬字吐字规范性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强调气息变换的作用,保证发音能够在气息的合理支持下进行充分的过渡,保证声乐演唱的整体都能够符合科学性的演唱原则。一般来说,气息能够正确地串联每一个字之间的关系,保证以整体性的原则来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想要改变学生基本的演唱方式,就需要平衡气息与咬字吐字之间的关系,保证气息能够作为咬字吐字规范性的基础来提升声乐演唱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一般来说,气息的应用力度需要合理控制,如果气息应用过猛,就会导致字音被冲散而走形,导致基本的发音失去其平衡。相对来说,一旦气息不足,那么就会令声音在吐字的过程中出现跌落,破坏声乐演唱的整体感觉。

(三)情感与咬字吐字的关联性。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合理的声乐演唱需要遵守一定的科学性原则,但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看,情感也是区分不同演唱方式的重要元素。一般来说,情感能够赋予咬字吐字以自我的血肉和灵魂,保证不同的强调性发音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声乐演唱状态。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着重强调咬字吐字的作用,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声乐艺术与情感审美的认知,保证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以规范性的咬字吐字语言为基础,保证声情并茂地来展现内心情感与声乐曲目的关联,保证以字正腔圆的声乐演唱方式来重点强调情感内涵在艺术中的特点。

三、总结

基于咬字吐字的规范性,本文从多个方面重点探究了在日常的声乐演唱方式设定中规范性的咬字吐字与技巧、情感的关联,保证在科学性的教学基础上加入感情的音乐演唱思维,充分丰富声乐演唱的整体内涵。总体来说,在当前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咬字吐字规范性的强调作用被学生所认知,保证声乐教学能够在合理的教学策略影响下更为具有魅力。

摘要:声乐艺术要求对演唱者的咬字吐字进行规范化。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规范性,根据其所具有的强调作用来全方位分析声乐演唱方式中咬字吐字方式的不同意义所在。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第5篇

我国是多民族、地域辽阔的国家, 拥有丰富的文化形式, 由于地域的分布, 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 即方言。陕北地区语言丰富多彩又独具个性, 民歌形式主要以劳动号子、小调、信天游为主。信天游的演唱, 大多是由演唱者根据故事内容及情绪, 自由发挥, 不受曲调限制, 可快可慢, 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较大, 感情豪放。陕北民歌《兰花花》具有陕北“信天游”的显著特征。

二、《兰花花》演唱中的吐字

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是是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忽略了咬字吐字, 不管歌唱技术有多好, 最终也会与群众疏远, 不会打动感染到观众。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所以, 吐字在声乐演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歌唱中语言要求在平时说话吐字的状态基础上, 要保持在科学的发声状态中, 做到“字正腔圆”。陕北语言具有独特的味道, 掌握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律是必要的。

首先在演唱《兰花花》之前, 一定要通读整首歌词, 一定要做到把每个字读出“字正腔圆”的效果, 每个字的发音都要读的饱满, 在此基础上演唱作品。“青线线 (儿) 那个蓝线线儿, 兰格 (儿) 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 实实的爱死个人 (儿) 。陕北方言的个别的特殊语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例如:生下 (sheng xia) 要唱成 (seng ha) 、实实 (shishi) 要唱成 (sisi) 、哥哥 (gege) 唱成 (guoguo) 、我 (wo) 唱成 (e) 等等较为突出的地方韵味的字一定要唱出陕北风味, 而这些地道的方言极大的增添了歌曲的表现色彩。

第一乐段是原型民歌曲调, 在此乐段中出现的“青线线儿”“蓝线线儿”“爱死个人儿”都用了儿化音来演唱, 也是陕北民歌一大特点。“线儿”的着力点在齿上。演唱此段的情绪是赞美地, 以轻快地、甜美地语气演唱, “数上那个兰花花好”这一句在处理上重点突出兰花花好, 所以要把“好”字唱得饱满结实, 唱到“兰花花”时要轻巧。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归韵。“出声”就是咬准字头, “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字头发音是由唇、齿、舌、牙、喉其中某些部位的相互配合而完成的, 就是所谓的声母;字尾就是所说的归韵, 一定要把字归到正确的韵母上, 只要学过汉语语音基础的人都可以发出准确的韵母。“正月里那个说媒”中第一个字“正 (zheng) ”字发音很重要, 直接带动影响整段的情绪。“正”字要唱出快、狠, 快速归韵到eng, 表现出悲痛情绪, “媒”字归韵到ei上, 延长此音时表现出无奈抽泣的神情。“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重复两次, 速度逐渐加快, 紧接“撇下我的情哥哥”旋律向上提高, 速度渐慢, 唱出兰花花千呼万唤、哭喊着的效果, 每个字都要狠狠地吐准, 带有抽泣声, 突出内心的痛苦之情。

第三乐段是快板, 节奏急促, 要运用口语化“念出”, 表现兰花花的愤怒反抗的决心, 整个段落, 咬字、吐字要快, 字字要狠、要重, 嘴皮用力, 营造出兰花花情绪的激烈性、戏剧性, 矛盾冲突的情景。“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结尾处渐强, 表达兰花花对“周家”恨之入骨、想走、渴望自由爱情的刚直不阿的形象。“你好像那一座坟”中“好”字要突出加重口语化, 用下滑音处理。

第四乐段是一个摇板, 最大特点是“紧打慢唱”, 节奏是紧张快速, 而演唱是慢速舒缓的, 此段是抗婚后出逃, 最好用弱声演唱, 与前后乐段形成对比, “遇弱先强”为后乐段激情演唱做铺垫。歌词中“怀里揣上糕”中“糕”字唱成颤音, 突显兰花花马上见到情哥哥内心高兴的心理, “拼上我的性命”中“拼上”二字, 字头要拉长、加重语气, 突显兰花花内心的愤恨, 形成此段的高潮, “往哥哥家里跑”第二个“哥”字要比第一个“哥”字音要高, 要做渐弱处理, 形成一种由近及远的效果。此段为摇板, 每个字都要唱饱满, 吐字要到位, 随着情绪的升华, 最大限度的延长字音, 做到“急中声稳”。

第五乐段是一个行板, 旋律回到原型民歌上, 旋律虽同, 情感各异。主要描绘了兰花花无限激情的憧憬与情哥哥的美好未来, 力度加强, 音区提高, 旋律荡气回肠, 要深情的演唱, 使歌曲达到高潮。第一句中“我”发音为 (e) 。在处理上要先强后弱, “有说不出的话”要轻声慢语的说, 表现兰花花对情哥哥的思念, “有”字要重一些。“咱们俩死活常在一搭”使用哭腔、抽泣的表现, 最后“一搭”两字, 由强、渐慢、延长、渐弱直至消失, 表达出兰花花处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

“以字带声”“以字带情”, 增强语言的色彩, 使得作品的表现力更加清晰, 把握好吐字对演唱作品至关重要。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看出准确的吐字咬字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同时, 它与歌唱时的发声、情感表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娴熟的运用, 才能自如的歌唱。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 文化的丰富传播, 新的民族风格的作品越来越丰富, 王志信就是代表人之一, 他保留的传统的精华, 融合了西洋声乐的某些技艺, 形成一种统一的演唱风格, 使得作品的戏剧性更加强烈, 从而增进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更是中国声乐发展上一大创新。通过此文的分析,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声乐学习和声乐作品演唱处理中, 正确运用吐字有所帮助与提高。

摘要:声乐艺术的训练基础包括:“声、情、字、味、表、养、象”等方面, 其中吐字是声乐演唱中的基础技能, 地方民歌对于语言的吐字咬字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只有准确掌握地方方言发音, 才能体现出歌曲的独特魅力。王志信改编陕北民歌《兰花花》就是中国民歌中一枝奇葩, 这首作品经过改编, 在原有的民族曲调上, 加入了西洋交响乐气势磅礴的场面, 更具戏剧性, 给演唱者技术方面增加了难度, 通过准确的吐字、科学的呼吸法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作品的情感与内容, 所以, 吐字在声乐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兰花花,吐字

参考文献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

[2]肖剑.《陕南、陕北民歌中的爱情歌唱》.2010年9月 (总206期) .《艺海》.

[3]米宏彬.《郭兰英演唱艺术的声音美》.2010年6月《艺海》 (总203期) .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