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1篇
民办初中的老师是如何通过这份薄薄的简历来"读懂"学生的呢?
老师会关注学生是从哪个小学毕业的,在校时是否担任过小干部或社会工作,各大比赛的获奖成绩,是否获得过市级区级以上的荣誉。所以,建议,家长和学生在制作简历时,要着重写出自己的闪光点和特别之处,让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咨询会:面对面向校长"发问"
如今,家长除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来了解学校以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来了解学校,甚至面对面向校长发问,那就是现阶段不少学校陆续开始的咨询会。
参加学校咨询会,要做足"功课",提问踊跃,问题应该包含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校园生活以及硬件设施,教学成绩,中考成绩排名,对口学校有那些优惠政策等等。
面谈准备:基础性问题可早做准备
面谈不同于笔试,灵活性更显著,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学生很难事先准备。与其纠结如何准备、打听去年面谈题,建议不如早做基础性问题的准备,比如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
张江集团组织的面试最科学、最灵活、全面。
从整个面试过程可以看出张江集团是想挑选综合素质好,而非只会读的书呆子。这个学校是要挑选有灵气、活跃的孩子。
现将女儿口述的面试过程的大致介绍一下,以供将来考这个学校的家长参考。
面试是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面对面
面对面分为两个部分,英语和数学,以口试为主。
1、将几个中文单词反译成英文,并拼写出来;
2、朗读一篇英语文章,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3、数学有计算和图形奥数。
第二个环节:智力竞答
1、题目多为科学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宽度,平时阅读量大的小朋友很占优势。
2、关于张江集团学校也有几道题,是用来暖场的,最一开始时问的。
第三个环节:注意力及记忆力考查
让小朋友们先看一个短片(动画片),然后发给小朋友们一张问题卷。
1、在四个选项中什么没有出现
2、查理最先发现的是什么?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大概有15道题。考试前老师并没提醒看这个动画片的目的,所以从这测试中很能考查出小朋友记忆的能力和注意力保持力。
第四个环节:无领导小组讨论
本人认为这部份是最出采的面试部分,从这个面试的过程可以看出孩子的很多能力,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争取机会的意识等。
活动以6人一组,画一幅“mylife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画,完成后,由一个人代表该组进行阐述这幅。
在这个活动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孩子的策划能力、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领导力、演讲口才及表现力。
而且这个活动还可以测出小孩子的机会争取意识,因为发言的只有一位,在这个时候是该谦让还是必须争取机会?
这个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很多知名公司在大学生招聘会上经常用的方法,这个面试方法是很先进的。
第五个环节英语能力自我展现
1、请有意愿的小朋友用英语来表述所画的画
2、请有意愿的小朋友用英语现场为张江集团作一首歌(有一个小女生,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现场编了一首歌,拿到了校徽)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一些,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自由发挥,都是用来考查小朋友的自我展现能力的。
经过这样精心挑选的小朋友怎能不优秀?
注:以上五个环节的面试过程是女儿讲述的,非官方文字,仅供喜爱这所学校的朋友参考!(E度卢兔妈妈4月17日面试 提供)
张江集团学校的面试地点在上海中学,校园美不胜收,绿草如茵,樱花烂漫,鸟语花香,让人油然生向往心。
礼堂宽敞,红地毯很干净,李校长的报告做得大气,自信。
孩子的测试流程,看得出学校是用心设计的,做数学,英语题,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卢兔出来觉得很好玩。
奥数有点难,5道题,她做出了3道,老师说不用再做了。
英语比较简单。
卢兔获得3本小本子,5张粘纸。
无校徽,可惜。她说班上只有一个男孩获得校徽,他有7张粘纸。
呵呵。我们不舍得走,在校园漫步,全当春游。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一:
1.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school?(你们
家离学校有多少远?)
2.How many courses have you stadied in school?which
cour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 why?(你在学校学几个科目,
哪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3.What do you doon Saturday and Sunday?(周六,周日
你都干什么?)
4.Do you like your mother’smeals?(你喜欢你妈妈做的
饭?)
5.What is your hobby?(你爱好是什么?)
6.Which school are you in?(你是哪个学校的?)
7.每天晚上回家都干什么?
8.你报了哪些学校?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二:
1、(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有依次排列的三个数:3,9,8。对任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的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操作后也可以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从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零一次之后所产生的那个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2、(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五位数是某个自然数的平方,则=_____
3、(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如图,四边形ABCD中,DE:EF:FC=3:2:1,BG:GH:AH=3:2:1,AD:BC=1:2,已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4,则四边形EFHG的面积等于多少?
4、(重点中学3月9日下午测试卷)p、q为质数,m、n为正整数,p=m+n,q=mn,则_______
5、(08年3月9日走进美妙数学花园)机器人A、B从P出发到Q,将Q处的球搬到P点,A每次搬3个,往返一次需15秒,B每次搬5个,往返一次需25秒,竞赛开始B立即出发,A在B后10秒出发,在竞赛开始后的420秒内,A领先的时间是_______秒,B领先的时间是______秒.(领先指搬到P点的球多).6、(08年3月23日上午重点中学测试卷)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去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飞?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三:
1.用汉语介绍你的家庭?三个中文词描述自己的长相?
2.What can you do if you are avoelunteer of Olympic Games?
3.What do you doon Saturday and Sunday?
4.What is your favourate music?(你最喜欢什么音乐?)
5.How to keep healthy?(怎样能保持健康?)
6.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one of the vorlunteers in Olympic Games?(你是奥运会志愿者,你会做些什么?)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四:
1.如果想给爸妈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孩子)
2.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孩子&家长)
3.情景剧(和家长一起表演)
(1)考试考的不理想,回到家中如何与家长交流;
(2)家长的钱,自己私自买东西了,如何与家长说;
(3)孩子有手机,孩子拿手机聊的很晚,家长如何做;
(4)自己过生日了,想开Party,如何与家长交流;
(5)自己想买泳装,如何与家长交流。
4.事先分好组的辩论赛:当班干部的好还是不好?(由于不利反方,所以可以改为不当班干部,不会影响人生的成长。)
5.制定分组超常教育好不好?(给纸笔提前准备好。每组一辩,先称述观点,自由辩论每个人总结性称述。教师点评)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五:
1.Do you often go to the zoo?what can you see?what is your favourate animal?
2.Do you often go to the cinema?what kind of film?
3.Have you been late for school?
4.你对奥运的看法.5.自己说说对这次面试的感受(一两句话).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八:
1.你在等待时的心情?
2.语文学的怎么样?
3.用三个词形容自己,再把这三个词连起来形如自己。
4.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你们家有几口人?)
5.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grow up?(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6.Which do you like more,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你更喜欢你的母亲还是父亲?)
某重点中学面试题目类型九:
1、父母一起到场,教师比学生多:学生自我介绍1分钟,个别要求用英文介绍,家长介绍自己的孩子20个字内,或者两三句话。
2、注意力与记忆力测试(抢答):在屏幕上闪过一串数字,而后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如:
①、1382592308,而后完形填空,下面缺的是什么?138292308
②、24375687910,请问上面有重复数字吗?是几?
③、2013857523874,刚才这串数字的尾数是几?
3、联想能力测试:一个地雷爆炸的红色图案,你能联想到什么?
彩条图案,联想到什么?
4、社会适应能力测试:有一个球队两拨人正在比赛,你也想参与比赛该怎么办?他们还是不同意该怎么办?
5、情商测试题:你感觉到幸福吗?你感觉到快乐吗?为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以上内容均包含口头表达能力测试。还有:给你两个活动,一项较简单,有奖品,一项较复杂,有更多奖品,看你选什么参加,说出原因,主要考察创造性,挑战性,学习能力?
最后问刚才谁回答的最好,为什么?
你根据刚才同学的表现,从中选出一位当组长,你选谁,为什么?
你比他票数少,你服气吗?你觉得他是最棒的吗?你与他票数一样,你该怎么办,你要让贤吗?
个别的追问:你怎么由原来的一班突然掉到六班了?为什么?
你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如何,最近还跟谁在学着,另外参加了哪些数学班?
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2篇
第一部分 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四川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考核主要指平时作业,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三、命题原则
⒈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金融统计分析》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⒉期末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广泛,但同时也会突出重点。
⒊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各层次题目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重大致为:一般了解10%左右,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
⒋试卷尽可能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等级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会尽可能兼顾,在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⒈期末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20%。 (2)多项选择题:占全部试题的15%。 (3)简答题:占全部试题的30%。
(4)计算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35%。 ⒉考核形式
学习过程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⒊其它说明
答案要求以教材为准,单选和多选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填空题要求对基本知识准确掌握。简答题要求回答理论和方法的知识要点。计算分析题要求学生会利用公式和统计数据,模仿计算,并联系实际做出概括性分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考试时,要求学生携带计算器。
第二部分 各章要求
第一章 金融统计分析基本问题
一般了解
⒈经济分析方法:静态经济分析;比较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
⒉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方法;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周期分析方法。 掌握 ⒈货币供应量统计。 ⒉现金收支统计 ⒊对外金融统计。
⒋中央银行专项统计调查。 ⒌我国金融统计体系的内容。 重点掌握:
⒈货币流通、信用、金融、金融体系、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制度化统计分析、金融统计指标和金融账户等基本概念。
⒉金融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和做好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决定因素。 ⒊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方法步骤。
第二章 货币与银行统计分析
一般了解:
⒈货币与银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⒉货币的定义。
⒊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
⒋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
⒈金融机构部门的构成。
⒉货币和银行统计的一般结构:机构部门和金融交易。 ⒊我国货币与银行的统计结构。 ⒋货币与银行统计的特点。 重点掌握
⒈货币与银行统计的基本要求。 ⒉金融机构部门的构成。
⒊货币的定义:M0、M
1、M2及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计算。
⒋三个基本账户(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两个合并账户(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
⒌对货币与银行统计中其他重要指标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证券市场统计分析
掌握
⒈证券及证券市场。
⒉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中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和产业分析。 ⒊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
⒋债券的违约风险的统计测度Z指标。 重点掌握
⒈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中公司分析的具体方法。 ⒉股票市场风险与收益的统计分析。 ⒊债券的内在价值的统计分析。 ⒋基金资产净值统计。 ⒌基金的业绩评价。
第四章
外汇市场统计分析
一般了解
⒈外汇市场的概念 ⒉我国的外汇市场。 ⒊外汇收支统计的概念及我国外汇收支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过程与发展。 ⒌贸易外汇统计分析。 掌握
⒈银行结、售汇统计。 ⒉汇率的种类。
⒊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综合模型。 重点掌握
⒈外汇的基本概念。 ⒉汇率概念、标价。 ⒊汇率的变动计算。
⒋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⒌汇率决定模型。
⒍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国际收支统计
一般了解
⒈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历史沿革。 ⒉我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 ⒊进出口贸易多元统计分析
⒋进出口外贸活动聚类统计分析。 ⒌中国外债的统计分析。
⒍外汇储备规模与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 ⒎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变量的比较分析。 掌握
⒈国际收支的概念。 ⒉国际收支统计的原则
⒊我国现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 ⒋国际收支统计与其他统计的关系 ⒌国际收支统计分析的内容。
⒍竞争优势与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⒎外债的概念与外债统计的分类。 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预测。 重点掌握
⒈国际收支平衡表。 ⒉国际收支统计描述。 ⒊国际资本流动统计分析 ⒋外债统计分析。
⒌外汇储备的基本问题。
第六章 商业银行统计分析
一般了解
⒈商业银行统计的客观依据。
⒉商业银行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⒊新分行的建立:预期收益评价方法。 ⒋测定银行整体风险敞口程度的方法。 ⒌商业银行的利率预测和流动性需求预测。 ⒍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其分析方法。 掌握
⒈商业银行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 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⒊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分析。 ⒋银行资产风险识别统计分析。 重点掌握
⒈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统计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业务统计分析;负债业务统计分析;银行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计分析。
⒉商业银行效益统计分析:商业银行损益表;银行收益统计分析;基于投资与财务决策的银行收益的统计分析;影响银行收益率的因素分析;银行效益的评价方法。
⒊商业银行风险统计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银行信贷风险统计分析;利率风险;银行收益与风险关系分析;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⒋商业银行预测:增长率分析法;趋势递推法;回归分析法和季节指数法。 ⒌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统计分析:资产质量的分类体系;贷款分类与质量评价框架;资产风险权重。
⒍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比较研究: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安全能力指标分析;业务能力分析。
(注:第七章 不在学习和考核的范围之内)
第八章 金融帐户统计分析 了解
⒈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和发展。 ⒉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 掌握
⒈资金流量核算的分类。
⒉资金流量统计的统计基础。 重点掌握
⒈资金流量核算。
⒉资金流量核算中的平衡关系。 ⒊资金流量核算的特点。
⒋资金流量统计:资金流量核算方法;资金流量核算原则;资金流量核算的分类。
⒌资金流量分析:金融结构分析;社会融资活动分析。 ⒍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风险分析。
第九章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般了解
⒈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回顾。 掌握
⒈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理论。 ⒉金融体系基本数量关系分析。 重点掌握
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3篇
一、最佳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相比具有以下新特点()
①学习科目多②学习内容多、难度大③学校的生活变单调了④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少,课后作业多、作业形式多样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 人际交往具有()
A.单向性B. 双向性C. 单向性和双向性D. 不定向性
3.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都给自己一个笑脸,这是()
A.悦纳自己的表现B. 完善自我的表现
C.自峙清高的表现D.悦纳自己的表现
4. 如果只与同性同学交往而不与异性同学交往,无异于拒绝和放弃了一半朋友。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
A.不利于男女生身心健康
B.不存在真正的友谊
C.可以扩大交往的范围,锻炼交往的能力
D.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5.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会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损坏的机器。”对这句话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任何人对任何事都要保持克制的态度
B. 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C. 人的情绪有几集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情绪需要调控
D. 消极情绪对人影响很大,因此,要学会自控
6. 小华为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有事会选择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有时会向他人倾诉。小华调节情绪的方法有()
A.注意转移法B.合理发泄法
C.理智控制法D.自我暗示法
7. 《淮南子兵略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 要增强集体的凝聚力② 集体的荣誉要靠每一个人自觉去维护
③ 集体与个人是对立的④ 个性的存在与发展不利于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8. 初中的学习有了一些新特点,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认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因此,面对这样的学习我们应该()
①做好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②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③提高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④重点学好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争取单科夺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9.“以铜为鏡,可正衣冠;以人为鏡,可明得失。”这句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学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和倾听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B.要全面采纳他人的建议
C.要善于悦纳自己,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
D.要学会展示自我、发展自己
10. 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于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于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于逾越”为了防止代沟的出现,我们应该()
A、时时处处坚持自己的看法,决不让步B、坚持让父母听从我们的看法
C、只要是父母的看法,不管对错都要无条件的服从D、理解父母,努力与父母沟通,达成共识
11. “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这句格言说明()
A. 在与人交往中,对人首先要多讲好话不讲坏话
B.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人若没有交往就很难活下去
C. 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笑脸相迎,好言相待
D. 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在人际交往中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12. 我们感谢老师、尊重老师,是因为老师()
①带领我们遨游知识海洋②教导我们如何做人③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④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13.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 上、下级的关系B. 管与被管的关系
C. 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D.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14.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启示我们在交友时应()
A. 注意礼仪,和善谦逊B. 坦诚大方,平等友善C. 宽容他人,尊重差异D. 团结合作,诚实守信
15. 联合国提出的关于崭新的学习理论是()
A. 学会学习和探究学习B. 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C. 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D. 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16. 下列关于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A. 只要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是好的学习方法
B. 好的学习方式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用不着摸索尝试
C. 用小学的方法也一定能学好初中的各门功课
D. 只有适合自己、能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
17. 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里,可以使爱恩斯坦忘记家门,可以使陈
景润头碰电线杆而不觉,从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A.有了兴趣,就能成才,就会成功B. 兴趣对于成才和事业成功很重要
C. 兴趣是每个小孩都有的一种好奇心D. 兴趣是天生的
18. 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不给同学取外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惭愧的话;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并且要特别爱护和及时归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对他人的尊重②是同学交往中无关紧要的小节
③也可以使自己受到同学的尊重④部分同学希望得到他人的选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 古代流传至今的成语,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故事如“华佗学医”、“诸葛亮喂鸡”、“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等内容对我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这些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A.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B.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
C.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
D.要转变学习方式
20、古西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反复做什么事,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下列表述中符合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培养好习惯与改掉坏习惯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B.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整可行的计划
C.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D.反复是习惯之母,浩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重复
21.学习中,阅读有科学的方法,背书也要有科学的方法,下列哪种方法比较科学()
A.先整体诵读,理解之后通过多种形式分段记忆
B.一字一句地往下背
C.反复听录音,直到能背诵为止
D.重复抄写,通过动笔熟记课本内容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什么是男生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23. 为什么说礼貌是交往的“名片”?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 无论是青春期的喜悦还是青春期的烦恼,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要顺其自然。
25.有同学说:“学习在于多花时间,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五、活动与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 王坤从小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后,他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这个,不如那个。经常出现以下想法:“你看黄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很精彩。”、“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陈明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强,我就是赶不上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坤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你能告诉他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吗?(6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完善自己?(6分)
(3)假如你是王坤的好朋友,请你为他送上几句忠诚的祝福语。(3分)
27.为扎实推进“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活动,2010年5月以来起广州天河某中学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齐心迎亚运”的一系列主题活动。该校七年级(1)班,准备了“与人交往,礼貌先行”的主题班会,请你来帮忙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新颖的题目。(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所在。(4分)
(3)本次班会可以采取哪些形式把与人交往的文明礼貌贯穿其中。(4分)
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4篇
临近期末,为了更好的搞好期末复习,进一步提高初一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本学期要考全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紧,从12月中旬至期末考试约复习5课时。
从期中考试8个班的总体成绩来看,在教学中要重点抓好一班、二班的中游学生,五班、六七班的下游学生,而且
五、七班的特长生还需拔高。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不能忽视。
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炎帝、黄帝、禅让制。
2、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世袭制、西周分封制、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屈原、扁鹊、孔子。
3、第三单元: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
4、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王羲之、顾恺之。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期末复习课时安排:
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第一周主要是基础阶段,第二周主要是提升阶段。
第一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提纲。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根据提纲列出的每一课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记忆。教师规定记忆时间和内容,接着检查提问或默写,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要求一周内细致地掌握提纲每一部分的内容,切实、扎实地打好基础。后进生主要掌握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不要求太难,只要求复习的质量,力求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课时:达标检测,及时反馈。做单元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进行小检测并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认识,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做练习,从检查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答题规范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应试素质。
第三课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复习巩固。要求优秀生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以外,还应涉猎课本和笔记更多内容以作必要的补充。本周应是一个综合复习课本知识的时期,包括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分析题也要练习。通过精选材料题及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材料题的处理中,以点拨为主,以学生记忆为辅。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题,关键的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既要让学生好好审题,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材料题看起来题目很大,其实答案很简单,所以,一定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组织政治语言,拓宽思维,把材料题答完整,答完善。
第四课时:最后一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纲式的复习。通过做几套比较好的综合题,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中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巩固练习,找出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查缺补漏,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凝练和升华。
五、期末目标:
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5篇
1、下列哪一项如实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生活:A、能看到用雕版印刷的佛经B、能读到用活字印刷的诗篇C、能乘坐装有指南针的船只远航D、能观看戏剧《牡丹亭》
2、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下列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最能说明这个道理?A、汉文帝、汉武帝B、隋文帝、隋炀帝C、唐高祖、武则天D、康熙帝、乾隆帝
3、我国封建社会先后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共同原因是什么?对此有何认识?
4、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朝几代皇帝的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对今天有哪些借鉴意义?
5、隋、唐、元、明、皇帝是怎样加强对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管辖的?皇帝与中央、地方的关系发展有何趋势?说明了什么?
6、隋唐、宋元时期,我国在四大发明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对世界文明有何重大意义?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发展原因分析,你有何认识?
7、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繁荣表现在哪里?
8、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在这一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试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9、宋元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何种形式?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
10、中国时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辽、西夏、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其中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的政权是哪一个?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清朝前期,哪一事件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此外,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11、元清两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
12、我国历史上有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哪几个?他们有何相似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贡献?
13、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4、与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有哪些?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其表现,并对此进行评价?这一时期战争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5、与汉代相比,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在中外交流途径、交流内容及方式,交流范围方面有何特点?综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16、两宋时期,经济特点是什么?有何表现?原因是什么?
17、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被称为“”。它主要 的内容是什么?
18、秦、隋、明朝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构各是什么?
1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
(1)辽、西夏、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既与北宋并立又与南宋并立过的政权是哪一个?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清朝前期,哪一历史事件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此外,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20、试用13至18世纪期间的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试用前1世纪至18世纪期间的史实说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简要评述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发展的过程。
23、说出在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名称,并说出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他们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共同措施?又有何历史意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24、我国历史上有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几个?他们有何相似点?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贡献?
25、在我国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在科技方面分别有哪些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26、明清两超在加强君权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最有特点的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7、明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各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
28、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清前期在东南和东北地区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的?)
29、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加强边疆地区统治的?)
30、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何时在何地产生的?其特征是什么?
31、唐宋和清朝时期我国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实行的原因是什么?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32、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什么?
33、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对外方面分别有何表现?
期末考试材料题范文第6篇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XX”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
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生1: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2: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生3: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
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生: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生1:
羞耻。
生2:
耻辱。
生3:
气愤。
【设计意图: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象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
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生:
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
金牌总数 奖牌总数 名次 1984年 15 32 4 1988年 5 28 11 1992年 16 54 4 1996年 16 50 4 XX年 28 59 3 XX年 32 63 2
师:
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生1:光荣
生2:扬眉吐气
生3:骄傲
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生1: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
生2: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生3: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生4: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生5: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
(1)
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
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
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6)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
生1: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生2: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生3: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生4: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
生5: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
生6: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生7:《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
生8:《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