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精选4篇)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 第1篇

历史街区调研内容

一、概况

1.史料

1.1 名称 1.2 概要 1.3 保存人 1.4 存放地

2.位置

2.1 所在城市(村镇)2.2 周边 2.3 区域交通

3.规模

3.1 人口规模 3.2 占地规模

3.3 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比例(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建筑总用地)3.4 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建筑面积规模/人口规模)3.5 经济与产业(1)组成情况(2)效益(3)分布状况(4)从业人员

二、地段整体

1.历史渊源

1.1 历史沿革 1.2 宗族 1.3 名人名事 1.4 老字号

1.5 街区及道路名称(历史与现状)

2.民俗

2.1 生产劳动民俗 2.2 日常生活民俗 2.3 社会组织民俗 2.4 岁时节日民俗 2.5 人生礼仪 2.6 游艺民俗 2.7 民间观念 2.8 民间文学

3.自然地理

3.1 概况(1)地貌(2)气候(3)水文(4)土壤(5)动植物 3.2 选址

4.街区空间

4.1 空间结构 4.2 空间肌理 4.3 空间尺度

三、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保护建筑)

1.概况

1.1 名称地址 1.2 建造年代 1.3 历史沿革

1.4 使用功能(历史与现状)1.5 建筑产权

1.6 使用与空置情况 1.7 保存完好程度

2.技术经济指标

2.1 建筑层数 2.2 建筑类型 2.3 建筑面积 2.4 用地面积 2.5 结构形式 2.6平面形式 2.7 立面形式 2.8 构件及细部

(1)屋顶(含披檐、雨棚)(2)门窗(3)细部(4)家具陈设 2.9 色彩与材料(1)门(2)窗(3)墙体

(4)屋顶(含披檐、雨棚)

四、景观风貌

1.景观要素分布

1.1 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建筑)

1.2 人工历史环境要素(塔、码头、桥、蓄水池、牌坊、城墙、戏台、古墓、亭台楼阁等构筑物、铺装等)

1.3 自然历史环境要素(庭院、古树名木、其他绿化植被等)

2.整体风貌

2.1 沿街立面 2.2 街道景观

五、居住生活环境

1.人口状况

1.1 年龄结构 1.2 居住历史 1.3 文化教育水平1.4 可支配收入 1.5 就业结构

2.居住满意度

2.1 专业评价

(1)市政基础设施状况(2)建筑物理性能指标(3)道路交通状况 2.2 居民评价

(1)便利性(上下班/学距离、公共交通便利度、日常购物便利度、附近的银行和邮局情况、附近的文化设施情况、附近的体育设施情况、附近的医疗和福利设施情况、附近的教育设施情况、交通工具)

(2)舒适性(社区绿化状况、开放空间状况、居室数量和大小、自行加建有无及加建部分功能、外部新旧状况、内部新旧情况、各居室私密性)

(3)健康型(空间洁净情况、噪音与振动情况、采光通风和保温隔热、卫生的生活垃圾处理、排水状况)

(4)安全性(治安状况犯罪率、交通事故率、灾害状况、夜晚照明)(5)社区性(街区活动、邻里关系、社区管理、街区忠诚度、老朽化)(6)保护意向(居住于此的原因、将来居住处构想、对政府的期待)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 第2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领导罗杨、周燕屏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等一行7人组成调研组,5月19日至20日深入到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实地调研考察,对该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措和街区管委会在民间文艺发展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动力,从而推动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提升综合效益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

一、民间艺术使千年老街获得新生

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古老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十年前,这条曾经承载着历朝历代辉煌、寄托着无数杭州人旧日情怀的文化驿站,在千年后风雨凋零,褪去往日颜色,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全非。居住环境杂乱,商户冷清,产权错综复杂,民居建筑年久失修。

为此,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呼吁,恢复和确立清河坊历史街区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并给予了积极指导和热心帮助。作为杭州的历史人文财产宝藏,清河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现存的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发掘、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完成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次自我救赎和华丽转身,是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面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的紧迫课题。2000年,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在专家组的直接指导下,对这片历史地段进行维修、改造,严格按照原有风貌和历史肌理加以保护修复,进行定位和合理布局。街区除保留了老字号外,还引进了彰显特色的百业百态,着重展示杭州清末民初民俗文化、中药文化、百年老字号、民间工艺品、书画、金石文化,饮食文化,引进的各商户达300余家。

自2001年10月开街以来,清河坊历史街区始终以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己任,经过5年时间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开发,整个街区形成了民间手工艺、中华老字号、民间故事(传说)、古建筑、民俗活动等多元共存的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杭州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基地和重要空间。

二、民间手工技艺使老街充满活力

要使老街区焕发活力就必须以民间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民间文化成为老街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民间文化保护与老街区发展的互动和良性循环。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清河坊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文化意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但最令人流连的是那些花样繁多的民族工艺品以及在亭摊里忙碌的民间艺人。细心的游客都会发现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是这条街的灵魂。民间艺术在清河坊找到了适合自身生存的市场热土,艺人们也在清河坊开辟出了发展壮大的广阔天空。

三、多彩的民俗表演使老街充满魅力

清河坊为丰富游客休闲娱乐需求,根据杭州的风土人情,每年在春、秋两季举办两届吴山庙会(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夏季举办缤纷夜游——状元迎亲等大型民俗活动,这些活动贴近市民、贴近生活,充分挖掘了历史文化题材、表达了百姓安居乐业、喜庆祥和的景象。

通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清河坊恢复吴山庙会、恢复南宋历史上的民间茶会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旅游会展品牌加以传承和发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每年举办各种状元迎亲、乾隆皇帝戏游清河坊等民间活动,再现历史场景、展示杭州市井风情。通过吴山庙会、中国民间艺人节、状元迎亲、清河坊民间茶会等系列极富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的举办,整个杭城掀起了“百万市民逛广场”的火爆场景。

四、民间艺术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以2004年中国民协在杭州召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为起点,中国民协与街区共同举办“中国民间艺人节”和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论坛,为全国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技艺的平台;当年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目前都成为各自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如杭州市铜雕艺术家朱炳仁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主持的无锡梵宫、峨眉山金鼎、雷峰塔、灵隐寺大型铜雕艺术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经典作品。第二届中国民间艺人节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之

一、贵州苗族民间刺绣艺术家张庭珍是全国先进女能手、全国劳模。她当选十佳民间艺人后,跟她学习苗族刺绣的苗族女同胞越来越多,张庭珍被公认为台江县苗族刺绣行业的带头人。

2009年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民间工艺家、民间艺人及专家学者与会,参展作品达千余件,为推出精品和人才搭建了平台。如艺人节上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之

一、陕西皮影雕刻艺术家汪天稳通过评选在中国皮影界和民间艺术领域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他的作品也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丰富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理念。在中国民协的指导下,他们坚持以街区的传统商业为主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市井民俗文化,深入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清河坊特色的文化魅力。

民间文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这种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特殊性,因此利用民间文艺必须充分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城市历史街区建设和文脉疏通衔接上,要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 第3篇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大片的新建社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方面创造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吸引着市民大量搬迁,于是旧有的社区日渐颓败,大面积的历史街区也面临被拆除的风险。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旧有社区改造更新的双重动机,我们开展了对长春路历史街区深入的调研,旨在研究该区域现状存在问题与需求,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社区居住品质提升的更新改造设计。

1. 长春路历史街区调研

1.1历史街区内道路交通及其与城市关系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作为洛阳铜加工厂的生活区,由建设路和中州西路与生产厂区相隔离。建设路、中州西路是涧西区城市主干道,街区向南是城市另两条主要道路景华路和延安路,其中景华路和中州西路是街区居民生活出行、联系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如图2所示。这些规划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城市道路,道路宽度依然能满足过往车辆的需求,交通秩序良好;街区内部长春路北段比较宽,除了上下班时间,人流很少,能够满足基本的机动车辆以及上下班时间内自行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的需求;长春路中段存在三岔路口,道路状况较混乱;片区内基本的生活集中在了长春路中段往南,加上街区内临街建筑随意开商业门市,占道经营杂乱,不仅导致了长春路南段以及珠江路上过往车辆的多乱现象,更对沿街建筑的风貌形态破坏严重,在三岔口区域形成了非常混乱的交通情况。公共交通方面,公交线路27路车穿过长春路中段和北段,平均12~15分钟一趟,主要服务附近的学生工人,老年人很少出行,再加上运行线路问题,使用率并不是很高。102、103路电车穿过中州西路,12分钟左右一趟,使用率一般。居民出行一般都选择在商业较繁华的景华路上坐车,公交线路多,选择性较多。

1.2历史街区建筑构成及建筑风貌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洛阳铜加工厂的居住区,主要包含34号街坊和37号街坊住区、社区商业超市(大张量贩)、文化设施(铜加工厂俱乐部)、医疗设施(洛铜医院为市级文保单位),社区内部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建筑设施一应俱全。调研街区内主要建筑的现状及外观风貌列表1如下。

街区内住宅建筑除了沿街商业改造破坏较明显外,基本保存完好,50年代苏式建筑格局和风貌特色十分突出。街区内基本的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小区的南半部分,学校(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两所)、医院、社区医疗点、运动场地、农贸市场、超市、报刊亭等,满足服务半径要求,北部的洛铜俱乐部是街区乃至整个生活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如图3所示。

(图片来源:根据googleearth绘制)

(图片来源:根据googleearth绘制)

街区目前主要不足一是缺少大型便民商业。除大张量贩超市之外,没有集中的商业购物区,小型餐饮和百货零售商业将沿街底层改建商铺很多,不仅对建筑造成破坏,同时对街区景观和沿街环境也带来很大的污染,如图4所示。

二是居民社区内没有休闲运动的场地。 各街坊建筑布局均为内围合院落式,中心院落空地本是很好的居民社交休闲场所,但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原有院落空地多为80年代以后新建住宅楼所占用,因此社区内部没有相对集中的活动场地和社交场所,整体感觉萧条没有生气。

1.3历史街区内居住现状考察

街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基本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使用寿命。在配套设施方面,多家共用卫生间, 楼内及社区内照明不足,绿化无人打理,缺乏垃圾清运,加之年久失修,使得长春路历史街区成为卫生条件差、社区环境品质不高的街区,如图5所示。主要现状表现归纳为:

环境情况较差:除长春路两侧道路绿化带和小区内部零星高大树木外,没有集中的绿地和景观元素。据当地居民讲,当初建厂时,给居民区建设的定义为花园式住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区的变迁,许多景观元素渐渐弱化甚至消失。加之现有房屋的灰色调墙面,整体街区显得非常没有生机活力。

建筑设施不完善: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内部的用水、采暖等基本生活设施的完善改造,是改变工业老街区现状,恢复其原有生机的根本。通过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抽样访谈,可以感受到居民强烈的搬迁意愿。主要是对环境卫生、绿地绿化、室内空间等条件不满,但也有一些老年人,搬迁的意愿不那么强烈,他们大多是从一建厂就住在社区中的,见证了整个历史街区的沧桑变化,对以往花园式住宅的人文氛围有很深的感情。

2. 长春路历史街区37号街坊改造更新设计研究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一个整体,只有在熟悉了整体环境、明确了社区需求的基础上, 才能谈及对某一街坊、某一个社区或某幢建筑的改造升级问题。根据上述调研情况,我们以37号街坊的改造设计为契机,从功能整合、环境美化、建筑风貌修复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探讨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新思路。

2.1改造更新设计的立意

37号街坊是整个长春路历史街区中心, 位于长春路和中州西路交叉口,主要以居住建筑为主,如图6所示黄色圆圈部分。街区内部有原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大食堂,现为大张量贩超市,目前是周边社区居民购物的主要集中地之一。超市临街有一小广场,现作为临时停车之用。临长春路两侧建筑均处在主要道路交叉口,沿街噪音影响严重,不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且沿街立面杂乱。街坊内建筑功能混乱,商业、娱乐、居住混杂, 没有明确的划分。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4.原洛铜大食堂现作为社区便民超市

设计立意:作为历史街区的一部分,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拆除街区内临时建筑,利用原有建筑功能空间,将该街区改造成为街区商业综合空间,以解决长春路历史街区居民购物与文化休闲的需求,使其成为城市主要历史商业文化街区。

2.2改造更新设计的实施

2.2.1道路改造更新

现有城市道路是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满足当前人车通行要求,不做改动,重点需要对内部商业网点、 临街商铺予以整饬,沿街绿化进行完善。

2.2.2功能环境改造更新

建于50年代的建筑均已年久失修,沿街底商乱拆乱改,不仅对建筑历史风貌构成极大破坏,给建筑安全也带来隐患。具体措施: 一、街坊内部建于80年代后期的四层平屋顶住宅楼,砖混结构,进深不足12米,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性。适合改造为休闲、健身、 精品购物及小型餐饮空间。二、建于90年代的六层平顶住宅楼,与其他坡屋顶建筑形式冲突较大,适合做平改坡改造。建筑内部功能改造为文化休闲式的家庭旅馆。三、沿长春路三层坡屋顶住宅,建于50年代,苏式建筑特色明显,是中州路工业遗产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留。因其位于长春路与中州西路交叉路口处,具备商业地理优势, 适合做商业娱乐用途。该建筑进深15m,保留原有建筑立面,改变内部结构和空间,改造为大空间的购物、娱乐空间。四、内部大张量贩原为洛阳铜加工厂大食堂,排架结构, 三角屋架支撑坡顶,内部空间开敞,因其曾辉煌一时的功用,将其改造成为以涧西或洛铜工业为主题的展览空间,附设餐饮、购物、 休闲空间。五、街区内部临建及平房拆除, 原大张量贩前广场作为社区中心广场进行改造,辅以绿化、景观小品。腾迁居民的安置与街坊内部80年代住宅建筑作出统一整体规划,建设小高层,改善居住生活质量。六、 对保留住宅的内部空间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采暖等需要。整体社区内部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将做调整,满足洛阳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该街区的要求。

5.37号街坊内部现状

6.37号街坊改造地块位置(来源:作者绘制)

改造后整个街区作为综合商业体拥有商铺面积3487m2,展览面积974 m2,用于休闲娱乐的建筑面积2024 m2,对外住宿建筑面积2340 m2,餐饮建筑面积2084 m2。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需求,为该区域提供了较为齐全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激活了社区活力,提升了该区域的商业档次和空间品质。

7.37号街坊局部改造更新探索方案(来源:作者绘制)

2.2.3建筑风貌改造更新

主要对街区内90年代建造的六层平顶建筑做平改坡改造,以适应整个街区的建筑协调性;其次对沿街苏式建筑风貌进行恢复改造,在完善内部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关闭沿街开窗破墙的小商店,恢复原有建筑风貌。 为了维护涧西苏式街坊的整体风貌,苏式坡屋顶、红砖墙、中轴对称布局等建筑特色是保留的重点。形成了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休闲空间,使原有消极的广场成为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整个街区改造完成后保留了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 协调统一又不失时代风貌。图7所示为改造更新后方案展示。

3. 小结

对工业遗产建筑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较好地保留建筑文化的延续性,实现“使用中保护”,发掘旧建筑在当今时代的特有价值,还能够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环境,成为城市健康发展、有机更新的一种形式。洛阳涧西老工业区的苏式建筑街区,是我国50年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本改造更新设计探索保留了156时期重要的苏式住宅建筑,维护了涧西工业区的整体历史风貌,提升了社区环境品质,居民的腾迁和后续规划出的社区小高层建设也实现了现有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同样也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的增长。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 第4篇

窑湾是湘潭地区最古老的区域, 位于湘潭市河西旧城的西端。东起石嘴垴, 西至木材公司, 与杨梅洲隔水相望, 全长950多m, 街区内传统民居保存较完整。虽经历了历史上自然与人工的损毁, 至今旧貌犹存, 留下宅地、墓冢、碑坊、寺庙等许多纪念性建筑。但街区物质环境破旧, 建筑不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同时街区功能单一, 缺乏活力及产业支撑。如何在更重视和倡导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当今, 延续城市历史特色, 突出地域特点、复兴历史街区活力, 增加街区商业多样性, 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得以融合, 既体现了本土传统文化, 又展现了现代时尚生活。当前, 如上海新天地和成都锦里等, 都成为了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和现代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

一、案例分析

1. 上海新天地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标杆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购物区, 以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改造而成, 已成为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点。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 两者新旧结合, 交相辉映。南里以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为主, 包括以购物、娱乐、休闲为主的现代购物中心, 及少量石库门建筑。南里进驻了各有特色的商户, 为各地消费者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 结合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和装潢设计和时尚设计, 拥有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同时四周邻接精致典雅的名店及餐厅酒吧, 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国际元素与文化特点。

新天地的盈利模式为“商业先行”, 即在开发时序上率先开发商业, 再启动住宅的开发和销售, 这种模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商业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地价与住宅价格。如地价从1999年的每m28 000~10 000元, 到2004年的每m220 000元;房价从之前的7 000元到商圈成熟后的40 000元, 这也是开发商主要的盈利方式。

2. 成都锦里全国特色商业街的典范

锦里的总体定位为文化、商业与地产的融合, 以体验式、休闲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打造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

锦里的经营构成中94%为成都本地经营者, 经营品牌的89%为成都自创品牌及民间工艺, 经营产品中有82%是成都本地产品, 这也是锦里“错位经营”的生命力源泉及核心竞争力。但锦里实际盈利的还是餐饮及休闲业, 民间工艺文化品等只是锦里的形象亮点。锦里初期实行的是强势定向招商, 这样既避免了内部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 也提升了锦里抱团对外的竞争力。

锦里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 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管理形式。既体现了服务的品质, 也提升了街区的品牌效应。在租金的测算上以上级营业额的15%~20%收取, 使管理公司与商家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通过市场的鞭策来提升街区品质。

二、窑湾经验借鉴

通过以上分析, 窑湾在开发模式上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借鉴。

1. 开发形式古今合璧, 新旧结合

窑湾在开发模式上可结合历史街区新建集写字楼、会所、酒店或服务式公寓于一身的综合商业中心, 通过现代高端商业服务来带动历史街区发展, 使整个地块形成既具有多元化与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 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休闲街。这样通过新的城市触媒带动街区活力, 并通过历史街区氛围的营造与品牌的树立提升周边地块价值, 以实现资金的回收与盈利。

2. 规划定位步步深入, 层层提高

窑湾的定位可根据项目的开发, 逐步定位。首先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疏通与文化底蕴的挖掘, 与城市新触媒的建立, 定位为餐饮休闲的综合商业会所, 锁定客户为本地的中高端群体。通过其会议休闲活动, 带动餐饮休闲, 树立品牌。然后再定位为湘潭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都市旅游点, 客户群体可扩展到到达湘潭的游客, 进而带动整个商圈的人气与氛围。

3. 业态布局体现本土性与唯一性

窑湾历史商业氛围浓厚, 现状餐饮业发展较红火, 可把特色餐饮业作为主力业态。并通过本土的民间工艺体现湘潭文化, 树立窑湾自己的商标品牌, 成为湘潭的形象亮点。在招商上学习锦里模式, 实现错位经营。另外, 在坚持特色文化的同时, 加入少量异质化元素, 把现代元素融入其中, 烘托古文化。并通过文化产品现场制作、体验式营销来拉动人气, 营造成功的商业氛围。

4. 经营模式分散经营、统一管理

为树立湘潭城市名片、形成高品质的传统商业街区, 可通过低租金形式吸引优质租户, 进行分散经营。并通过统一管理, 注重服务质量, 提升街区品质。

三、结语

新天地和锦里的核心成功因素都是通过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的独特的商业风格, 并通过准确定位, 锁定目标群体。以高端的服务, 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窑湾也应根据现状实际, 打造自己的独特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新天地成功的商业开发模式及成都锦里的成功经营的分析, 针对窑湾的实际情况, 提出窑湾的商业模式应为传统商业街加现代时尚的商业中心模式。在产业经营上以本土化为主, 保证产业的唯一性。并通过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街区品质。

关键词:商业开发,上海新天地,成都锦里,窑湾

参考文献

[1]周向频, 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5) .

[2]奥宸地产 (集团) 有限公司.瑞安「天地」模式探讨[Z].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