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精选7篇)
粮食局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 第1篇
根据科技部,国家、省、市粮食局关于举办粮食科技活动周的有关要求,为促进粮食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普及大众粮食知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突出粮食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的指导思想,县粮食局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5月16日利用街天赶集的时机在县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粮食科技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食品安全标准、认识粮食科技、保障大众健康”为主要宣传内容,加大科技宣传和科普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用粮、科学保粮知识,保障全县粮食的质量安全,积极为我县粮食的有效供给、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二、组织工作
为做好我县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工作,做到领导重视,人员到位,措施落实,经5月6日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由粮食局师伟平局长为组长,三迈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全体职工为成员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领导小组。印制了“国家如何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稻谷的储藏保管技术;粮食食用油脂的质量鉴别”五种各300份,共1500份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材料。
三、活动内容和方式
5月16日,县粮食局以“标准——粮油食品安全的保障”为主题,在县城十字路口,摆设展台,陈列多种粮食样品,开展形式多样的落实科技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县人大副主任闫东锋,县政协副主席张宏玲亲临活动现场,并到超市、集贸市场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活动突出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关注粮食产品安全来保障百姓健康。以多种形式向群众介绍在粮油采购、食用、储藏、消费等方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安全常识,从原粮到粮油食品产品,卫生安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粮食质量安全鉴别方法与生活常识,宣传粮油在食品中的重要作用及劣质粮油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这次粮食科技宣传活动,宣传材料通俗易懂,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广大消费者掌握了很多买粮、用粮、储粮的生活常识,懂得了什么是安全粮油和劣质粮油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等知识,活动目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次活动,出动车辆5次,参加人数25人,发放宣传材料1500份。
粮食局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 第2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县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的开展,即时召开局务会研究开展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方案,成立
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组,制定下发了《县粮食局2010年粮食科技活动周活动实施方案》,方案对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作了详细的安排,为下一步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开展宣传活动
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食品安全标准、认识粮食科技、保障大众健康”为主要宣传内容,以“标准——粮油食品安全的保障”为宣传主题,加大科技宣传和科普宣传力度。
(一)我局将粮食科技活动周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宣传月活动相结合,做到两个活动相线贯穿,又有各自的宣传重点。将粮食科技活动周的宣传主题“标准——粮油食品安全的保障”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宣传月活动主题“依法经营粮食、搞活粮食流通、确保粮食安全”在电视台滚动播放,使宣传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利用粮食收购许可证年审和每个月对粮食市场进行监管的机会,对我县经营规模较大的粮食经营户重点宣传政府为保障粮油食品安全建立的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科技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和食品安全生活小常识。
(三)由局长亲自带队,深入乡镇开展科技周活动。为粮食经营户介绍在粮油采购、食用、储藏、消费等方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安全知识;原粮到粮油食品产业链产品、卫生、安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质量安全判定方法与生活常识等。使宣传活动延伸到乡镇。
(四)利用县城街天,在中心农贸市场开展现场宣传和咨询活动。制作了宣传标语,编制了粮油质量知识宣传册,主要介介绍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粮油食品加工、粮油营养健康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粮油食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等。并在现场宣传点滚动播放宣传光碟,做到宣传“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
三、宣传活动收到的效果
科技支撑助推滑县粮食“十连增” 第3篇
1 强化科技支撑, 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1.1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 组建了以马新明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科技培训专家组。确定由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 选出植保、土肥和栽培方面的25名技术人员为技术指导员。采取突出主题、分级培训的方法, 首先, 邀请省专家对技术指导员进行技术培训;其次, 技术指导员对核心农户分别以乡、村为单位举办技术培训班;第三, 让核心农户当“土专家”, 对辐射带动户和其他村民进行培训。通过多渠道, 多层面的逐级培训, 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 全面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靠科技致富的热情, 提高先进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1.2 工程农艺相结合, 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是提升粮食产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精心打造高标准粮田22万亩, 为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我们将万亩示范区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区内, 科技支撑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 并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项目实施, 2012年项目区玉米万亩示范方、辐射区平均单产分别达到759.7kg、613.8kg, 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单产达到602.7kg。
1.3 调动各方力量, 构建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
进一步加强与河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等省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支持、配合其以建立科研教学基地、实施课题项目等方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鼓励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搞好新优品种和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标准化生产技术为重点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滑丰种业、丰优植保公司等实力强、信誉好的农资经营企业的作用, 采取技术服务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1.4 积极探索实践,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为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农民科技需求的提升, 积极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手段。一是初步建成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建成后将实现苗情、墒情、地力、气候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农技人员将装上“千里眼”, 坐在办公室电脑前, 就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动态和生长环境, 从而实现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突破。二是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并在乡科技服务站和村文化大院配备触摸屏电脑, 设立农民科学施肥指导站, 农民在电脑上轻轻一点, 就能得到适合自家土壤肥力的施肥建议。三是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和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了“滑县测土配方施肥网上推荐系统”。四是建立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 根据农时季节, 向广大农户及时发布技术服务信息。五是在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科技服务站、村文化大院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QQ”网络视频, 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专家讲课, 接受专家指导。
1.5 推行包村联户制度, 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开展农技人员与示范农户“结对子”活动, 技术人员与示范村、示范户, 示范户与辐射户结成帮扶对子, 形成以户带户, 以户带村, 以村带乡的农业技术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保专业化服务四大农业科技新体系, 畅通服务渠道, 实现良种良法直接入户到田。
1.6 高产引领, 提升全县粮食生产整体水平
集中打造了以留固镇柳沈村为中心的万亩示范区, 重点推行“一集成六统一”高产模式, 技术服务做到“一集成”, 生产过程做到“六统一”。在粮食生长关键环节和收获前多次组织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等到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 通过参观, 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 干有标准, 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
2 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粮食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
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 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 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由“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快速转变, 在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下, 一项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滑县粮食生产硕果累累, 2009~2012年, 全县粮食种植总面积分别达到262.2万亩、263.49万亩、265.6万亩、271.21万亩, 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130.5万t、131.23万t、132.87万t、137.75万t。2012年9月, 省农业厅组织的玉米测产专家组, 对滑县十万亩整建制夏玉米高产示范方进行了现场测产, 玉米平均亩产达737.9kg, 创造了全国夏玉米成方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纪录。
科技“陪伴”粮食增产 第4篇
提起科技种田,被评为2010年“吉林省种粮状元”的德惠市郭家镇团山村农民白祥臣最有发言权。2006年,白祥臣承包了80公顷盐碱地。在省农科院专家和德惠市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他施用了大量的农家肥及适用于盐碱地的化学肥料,使盐碱地变废为宝。2010年,他的玉米产量每公顷可达1万多公斤,年收入可达80多万元。用白祥臣自己的话说,“是科学种田改变了他的命运。”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科学种田功不可没!”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崔振礼说,德惠市的粮食生产从种到收,始终离不开科技的“陪伴”,选种时选择中早熟密植优质玉米的品种,每公顷株数达6万株,品种出芽率达98%以上;采取机械化种植,每公顷可增产500公斤,目前德惠全市农机總动力86.6万千瓦;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种地和养地相结合,将大量的鸡粪、猪粪发酵后施用,增加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产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典型专访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截至目前该市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67期,科普大集14次,农业科技专题电视讲座46讲,组织现场会60余次,共培训指导带动农民30万人次,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粮食科技周活动总结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技创新。强业兴粮”为宣传主题,积极宣传粮油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好粮油”和粮油营养健康知识,充分发挥粮油科技在提高粮油产品供给质量、增强国民营养健康体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需要。
二、组织工作
为做好我区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工作,做到领导重视,人员到位,措施落实。经5月22日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由粮食局局长谢家伟为组长,李栋形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全体职工为成员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领导小组。印制了“如何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粮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稻谷的储藏保管技术;粮食食用油脂的质量鉴别”五种各300份,共1500份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材料。
三、活动内容和方式
5月25日,XX市粮食局牵头,各县市区粮食局协同开展了粮食科技宣传活动。覃塘区粮食局以“科技创新。强业兴粮”为主题,在马草江社区党群政务服务中心门前,摆设展台,陈列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的咨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科技宣传活动。此次活动突出宣传普及科学存粮减损的科普知识,呼吁公众提高爱粮节粮的意识,鼓励农户科学使用储粮容器。以多种形式向群众介绍在粮油采购、食用、储藏、消费等方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食品安全常识,从原粮到粮油食品产品,卫生安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粮食质量安全鉴别方法与生活常识,宣传粮油在食品中的重要作用及劣质粮油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粮食科技周活动总结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节粮减损、科学消费、保障粮食安全、传播生产和消费优质粮油的理念为主要宣传内容,进一步凝聚粮油消费提档升级的广泛共识。加大科技宣传和科普宣力度,大力突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特色。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及科研成果,让科技成就惠及人民群众。
二、活动主题
三、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活动周深入开展
科技周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向活动现场参与者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如常识读本、宣传单等,从爱粮节粮、粮油营养健康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普及知识,并普及科学购粮、存粮、节粮等知识和技巧,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强业兴粮”知识的普及,受到大家热烈欢迎。利用对粮食市场进行监管的机会,对市场内的粮油质量进行监测,让百姓吃上放心粮,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在人员密集的粮食市场开展现场宣传和咨询活动,从而达到此次活动的实际效果和群众参与度。制作了宣传标语,并编制了“科技创新,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知识宣传册,主要介绍科学节约粮食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减少粮食损失、怎样保障粮食安全等。并且为农户介绍在粮油存储、粮食安全消毒等方面的一系列粮油安全知识,使宣传活动能够走进各家各户。
四、宣传活动成果显著
XX粮食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 第7篇
根据国家部委、省局关于举办粮食科技活动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于5月25日与市科协、市文明办等单位在市三元楼社区赣东大道步步高商业广场共同举办“科技活动周”集中宣传活动,从而拉开了今年全市粮食科技活动周的序幕。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战略要求,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开展粮食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普及科学用粮、科学保粮知识,保障全市粮食的质量安全,积极为我市粮食的有效供给、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二、组织工作
为做好我市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工作,做到领导重视,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印制了“粮油储藏保管知识、粮食质量鉴别小知识”共700份的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材料。
三、活动内容和方式
今年的活动周以“发展粮油科技、增加优质产品、保障主食安全”为主题,围绕“江西好粮油”行动开展粮食科技推广和科普宣传。在活动现场,市局设立展板,传播优质粮油生产技术和主食营养知识,传递生产和消费优质粮油的理念。宣传粮油质量安全和爱粮节粮科普知识。粮油质检专家积极接受群众咨询,教市民如何识别大米的品种、质量,如何科学保管、食用等粮油科普知识,引导市民从食品安全的源头重视食品安全、树立节俭和健康意识。下一步,市局还将组织开展粮油营养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六进活动,切实推动粮食科技活动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