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精选7篇)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 第1篇

新课程网 为你提供海量课改资源!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示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

3.加深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物理变化比较)和原子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4.学会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5.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 教学难点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确定水的化学式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动画辅助 教学过程

欣赏 大自然中的水(鸟鸣水流声、解说水的美丽、生命因为有水而有灵气、水的重要性)

启发 水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水、学生说)设疑 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激发求知欲)实验 通电分解水(实物展示则现象明显、刻度清晰)动画 水通电分解的简易装置(顺便指出家庭小实验的做法!)(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实验产物,逐步启发得出水的组成结论)

因为有你,所以精彩!欢迎你在本站投稿,QQ:882901

新课程网 为你提供海量课改资源!

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计算 水的化学式(师生根据实验数据和氢气、氧气的密度计算)练习

①根据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判断:水属于哪一类物质(纯净物---与天然水比较、不是单质、是化合物、氧化物)、水的组成与构成及水分子的构成叙述;

②水通电分解与水的三态变化分别属于哪一类变化?

导入动画1 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过程(注意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引导 分子本身并没有改变 回答 冰水混合物是不是混合物?

动画2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理解 化学变化的实质(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原子的概念(学生发现)练习巩固水的组成和水的化学式(学生比赛)①巩固水通电分解实验

②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式量、元素的质量比及元素的质量分数 小结 水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学生说)

环保教育:树立节水、治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画面:一条清澈的小河与一条被污染的小河比较)

因为有你,所以精彩!欢迎你在本站投稿,QQ:882901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 第2篇

知识·巧学·升华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压强为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

-3是0 ℃,沸点是100 ℃。4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冰浮在水面上。

2.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在历史上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元素,电解原理的发现终于证明,水是一种化合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电解水实验证明,水分子可以分解成两种新的分子。

[实验探究]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 如下图所示。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2)实验现象 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是氢气。

(4)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通电水(H2O)氢气(H2)+氧气(O2)

要点提示

正极得氧,负极得氢。若将图中正、负极反接,左边试管得氧,右边试管得氢。实验中,电源要用直流电。干电池就是一种直流电源。家庭各种电器如电视、冰箱用的是交流电。

水的导电能力较弱,反应较慢。电解水时在水里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二、氢气 1.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得多,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

2.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3.氢气的检验

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三、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氢气(H2)、氮气(N2)和氧气(O2)等。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和氧化铁(Fe2O3)。概念辨析

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由同种元素组成;后者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总结归纳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为什么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 思路:一切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均可能发生爆炸。各物质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74.2%。

探究:由于氢气的收集往往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中混有氧气,氢气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应该验纯,以免发生意外,造成危险。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应该验纯,特别是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每种可燃性气体都有“爆炸极限”,只要在爆炸极限内,都易于爆炸。典题·热题·新题

例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产生,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是题目的答案。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A 深化升华

在做实验或观察实验时,同学们要注意实验现象和结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实验现象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而结论则是根据现象推测得到的。

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深化升华

此题涉及的实际上是概念问题,准确的理解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物质是由元素

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牢牢记住这点即可。

例3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极。

(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4)4分钟后,甲、乙排出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思路解析:本题应从图Ⅱ着眼,在横坐标上取一点,发现相同时间内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故A为氢气,B为氧气。其他各问题就可顺利作答了。

答案:(1)负

(2)带火星木条复燃 助燃性

(3)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4)V甲∶V乙=2∶1 深化升华

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考查方式较灵活,有简答、填空、识图等形式。既考查了相关化学知识,又将数学、物理知识运用于化学中,因此综合性较强。

例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思路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时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时必须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前必须验纯。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内才发生爆炸。

答案:B 深化升华

凡是可燃气体点燃以前都需要验纯,验纯的方法与氢气的验纯方法一致。同学们可从现在开始积累,并将积累的内容制成卡片,便于记忆。

例5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二氧化碳

B.液氧

C.冰水混合物

D.河水

思路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河水是不纯净的水,属于混合物。答案:B 深化升华

此题是一道概念题,理解概念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如单质的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其中“同种元素”“纯净物”就是关键词,也就是说单质必须同时满足这两

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3篇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的概念。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 水的组成。【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

霍夫曼电解水装置、12V低压直流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提问2~3人)[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二、推进新课 1.氢气的性质

[讲解]氢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化学性质: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杯壁有水雾。

[补充]在点燃的条件下,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

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以用点燃气体来检验,若气体燃烧则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提问]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氢气的验纯方法: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若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很小的“噗”的一声,表明氢气已纯。

[注意]凡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都要验纯, 以防爆炸,如天然气、一氧化碳等。

2.水的组成

[引入]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率,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接通直流电。)

[提问]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回答] 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气体,液面降低,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少。

[提问]片刻后,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回答]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正氧负氢一比二)

[讲述]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演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回答]木条燃烧更旺,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注意观察现象。[回答]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讲解]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是氢气。

[讲解]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但是它不同于氧气,它是氢气。

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讨论](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提问]实验结果表明,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能不能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回答]不能。水是纯净物,应该说水是由氢(H)元素和氧(O)元素组成的。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回答] 原因1:可能有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使氧气的体积偏少。

原因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要稍大一些。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

[讲解]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结论]我们可以把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内。

[回答]1.单质:如O2、H2、N2

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

[提问]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两种元素组成。

[讲解]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的化合物。物质家族丰富多彩,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物质。

[注意]①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混合就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而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KMnO4)就不是氧化物。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三、典例剖析

例1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便于水的电解,A对,电解水时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B对,电解水产生H2和O2,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对,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O2只能支持燃烧而不能自己燃烧,D错。

【答案】 D 例2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析】 从图中看出,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乙管的约2倍,故甲管是氢气,乙管中是氧气,故A、B对;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C错D对。

【答案】 C 例3 有①石灰水,②高锰酸钾,③冰水共存物,④空气,⑤过氧化氢,⑥液氧,⑦铝箔,⑧二氧化锰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

【解析】 首先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石灰水和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其余的是纯净物。纯净物再根据组成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如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冰水共存物实质都是水(H2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锰(MnO2)也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液氧(O2)、铝箔(Al)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 ①④ ⑥⑦ ②③⑤⑧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到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建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并学习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物质分类的思想,从而了解物质分类的多样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可燃性。2.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①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②产物检验:

a.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b.负极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 第4篇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3.了解电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过程方法

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3.运用Flash动画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设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3.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教学难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环节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环节

二、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环节

三、课题延伸

课堂小结

氢气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燃料,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得氢气,成本太高,可是,我们看到水中含有氢元素,可以说水是储存氢元素的巨大的仓库,而且水在我们自然界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水采用比较节能方便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氢气,也是我们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个领域参与其中,研究出得到氢气的好办法。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开上用氢气做燃料的汽车来。

课题1水的组成学案 第5篇

教科书第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敝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备惺芩学知识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

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教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教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教师:同学们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教师:能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教师:为什么?

教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在数月饼的时候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教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装的商品,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教师: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到,下面我们应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教师: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教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苯炭剖榱废耙坏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

课题《旅游规划》学案1 第6篇

地理选修三学案第3周第3课时

编写: 高莉审核:审批:

班组: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通过案例研究,初步了解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的实际做法。

3.初步理解旅游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观念。

课前自主学习

一、旅游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1.旅游规划的概念

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旅游发展基础进行分析,包括、、因素等;二是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即旅游业发展蓝图,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理解这个概念也要从“”和“”几个中心词来人手。

2.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旅游规划是促进的重要条件。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它使得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

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景区规划的基础:调查与评价

2.景区规划的导向:以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3.景区规划的指导:旅游

4.景区规划的意义:提升景区的,扩大景区的,提高旅游景区的5.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课堂检测

1.旅游规划的内容包括(D)

①旅游资源②旅游活动③旅游住宿设施④旅游设施⑤旅游客源市场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有关厦门南部旅游发展基础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旅游资源种类多样B.海、陆、空交通发达

C.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中段D.是海岛大城市

3.有关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B.旅游景区规划要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C.旅游景区规划用以将旅游产品加工成旅游资源

D.旅游景区规划最重要的项目是对景点的规划设计

4.做好景区规划可以避免(C)

①品牌之争②重复开发③低水平开发④盲目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旅游规划就是旅游景区规划B.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

C.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D.旅游规划需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种种因素

6.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基本内容的是(B)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B.旅游者C.旅游设施和服务D.旅游交通条件

7.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因素是(A)

①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②旅游资源的种类③交通条件④经济发展状况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有关旅游规划指导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以旅游收入为导向B.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C.以旅游产品为核心D.以旅游管理为保障

9.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具备的条件是(B)

①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②旅游资源比较典型③类型齐全④规模较大⑤分布分散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⑤

10.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A)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课后学习收获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第7篇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预习效果自测】⑴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被研碎后都是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

⑵石灰石和新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产生色沉淀。这些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又称。

⑶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变现为、、等,但是这些现象(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⑷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性质,如。

【课时达标】1.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3.(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4.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一名研究生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相关涉案人受到法律严惩。二甲基亚硝基代胺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下列对该剧毒品认识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B.有剧毒性

C.遇明火可以燃烧D.受热分解易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2013年11月,圆通公司“夺命快递”由湖北武汉山发往山东潍坊,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⑴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填序号)。

⑵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少有一点)。

相关文章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精选16篇)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第1篇这个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的几分姿态,让世界变得更...

2
2025-09-22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精选12篇)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第1篇(一) 观念老化, 信息意识淡薄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较快...

1
2025-09-22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精选7篇)高三数学30分 第1篇1、对于英语中的记叙文来说,全文讲一个故事,只讲故事。一般在A篇,如果短,就当看小说一样看...

1
2025-09-22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精选6篇)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第1篇甲公司3月10日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1
2025-09-22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精选13篇)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第1篇听过一个故事:外国有一个老人,死了儿子,她非常伤心,从早哭到晚。她去问神父...

1
2025-09-22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精选4篇)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第1篇谢谢你老师初中作文800字九月的天气已微带凉意,我与同学有说有笑的来...

1
2025-09-22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精选13篇)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第1篇甲方(征用土地方): 负责人: 负责人身份证: 联系电话:住所地: 通...

1
2025-09-22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精选14篇)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第1篇尊敬的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慎重考虑,以及与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们、上一...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