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精选7篇)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第1篇
XXX公司XXX研究院
《************》
外协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20**年**月**日XXX公司XXX研究院对***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检查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具体意见及建议如下:
一、完成主要工作:
1、完成**口井的分层数据、测井数据、生产数据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2、完成研究区**口井的地层对比划分;
3、完成研究区**个小层的微构造成图;
4、完成研究区**个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含气饱和度平面图。
5、对研究区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完成**个小层的随机模拟沉积微相平面图、砂地比、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等平面图;
6、完成研究区**个小层的气层平面图。
7、完成研究区的气藏三维地质模型。
二、取得阶段成果与认识:
1、提出了**段及上下多套特征层(标准层)特征,识别标志及其分布规律;
2、建立了**口井 **个“时间单元”的地层对比界线;
3、地层分层对比成果提出**个较为稳定的标志层(** “W”型泥岩和**底部的洪泛面),并初步解释了其原因;
4、根据各目的层段顶部构造图,揭示了西倾背景下发育几个正向微构造。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对研究区分层结果进行复查,对地层厚度变化大的井分析其原因。
2、对研究区有效储层特征研究需以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的解释结果为基础,仅统计有效储层进行分析。
3、在编制砂体、有效砂体厚度图及构造图时需加入地质认识,不可过度依赖计算机。
4、平面图按照XXX公司XXX研究院的要求用Geomap绘制,剖面图用石文绘制,图片及图件需按规范编制。
5、按照合同内容,加快该项目研究进度,在**月下旬进行预验收。
检查组认为,本项目研究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进度执行,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形成的成果认识对**气田**区块水平井整体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一致同意通过中期检查。
检查组组长(签字盖章):
20**年**月**日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第2篇
项目名称:辽宁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界 项目预计结题时间:2008年11月15日
项目现有研究进度:
1.从2008年1月到3月,共收集各类期刊,关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文献120余篇,其中包括SSCI,ISTP等刊源的期刊,其中90%以上为英文文献。2.已经完成文献综述。
3.已经制作完调研问卷,并完成了20余家中小企业的调研工作。4.已经完成部分硬件购置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
1.计划将文献综述修改并发表。
2.继续深入中小企业调研,拟进行100家左右。3.计划到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进行相关政策调研与咨询。现有进度与预计进度差距及原因: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作为“收尾”工作, 是对高职学生一学期以来各方面表现的总体评价, 一般由德育、智育和体育三个方面按比例加权计算, 最终得出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及排名。期末考核结果关系到学生多方面的切身利益, 如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等的评定, 甚至和学生在学生会的任职及入党都有很大关系。考核机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它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级的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的形成。
1 建立健全期末考核机制的特点与重要性
1.1 形成良好的学风
良好的期末考核机制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以学业为中心, 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便学生更加踏实钻研于书本知识, 课上认真听讲, 认真操作, 课下热烈讨论, 相互学习, 使同学们比拼真才实学, 不搞投机取巧,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1.2 可公平、公开、公正进行考评
良好期末考核机制能够让班主任或辅导员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评, 对学生负责, 接受学生监督, 杜绝考核过程中 (尤其是“德育成绩”这一块) 过于主观和随意的现象, 使学生平时的表现能在评比中得以体现, “有法可依”、“赏罚分明”, 减少评比中学生的意见和矛盾,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1.3 期末考核对新生尤为重要
良好期末考核机制对于新生尤为重要,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评比后, 学生才会熟悉考核机制, 由于先入为主的效应, 能够塑造学生诚信为本、公平竞争的健康人格, 对将来的工作与生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高职院校期末考核机制的现状
2.1 对期末考核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往往强调教学理念以及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 任课教师往往把备课、讲授作为重点, 而对所任课程的期末考评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沿用老一套的考核方案, 工作中的疏漏和不公正现象时常发生, 对工作中的疏漏和学生们的质疑和不满也未给予足够警觉。
2.2 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各院校下发的学生手册上写明了考核评比的细则, 但各个班主任对条例理解不同, 有很多规则缺少可操作性, 制度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 在实践中依然是以班主任或辅导员“说了算”, 缺少必要的监管, 同时很多班主任或辅导员平时很少接触学生, 使得期末考核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3 学生对考核方式不了解
学生对考核方式一知半解, 对考核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 缺少安全感, 考核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又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班级传播消极情绪, 甚至会对其它同学和老师产生怨恨和报复心理, 不利于同学团结与班级管理。
3 高职院校期末考核机制改进意见
高职院校学生期末考核评比工作涉及教学与学生管理的许多方面, 任务重、影响大, 操作繁琐, 参与期末考核的教师、班干部及普通同学都应该认真负责地对待, 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平公正。现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 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3.1 考核评比必须制度化
在全系全院乃至全校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考核办法, 并尽可能地细化, 使得评比“有法可依”, 无论新生老生, 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比如德育评比中“优”、“良”、“及格”的比例, 体育成绩中平时锻炼成绩考核内容与所占比例, 以及德、智、体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等, 避免学生横向比较所产生不满情绪。同时, 班主任及辅导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宣布考核办法, 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并在学期末严格执行, 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3.2 德育评比采用班主任打分和班级打分相结合
德育评比的结果学生中间争议很多, 目前各班级采用的方法不一样, 我们采用的是班主任打分与全班民主测评相结合, 分值各占一半的做法, 也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 各门课程考核方法科学制定, 事先公开
由于智育成绩一般来说占的比重较大, 因此任课老师应当在每门课程开课前说明期末总评成绩考核办法, 如总评成绩为百分制还是等级制, 百分制中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期末成绩所占比重, 等级制中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所占的百分比, 迟到早退对成绩的影响等都应向学生说明并在期末严格兑现。由于课程有考试课与考察课之分, 两者重要程度不同, 因此建议按不同权重折算, 另外, 建议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应高于50%。
3.4 重视出试卷工作
各门课程任课老师的期末出试卷工作要认真对待, 高职学生考试能力不如本科生, 对考试有些畏惧心理, 要认识到并适当利用这一特点, 出试卷要涵盖重要知识点, 各部分分值协调, 题型合理, 难度适宜, 题目要与时俱进, 多与实践相结合, 并体现一定的创造性, 最后的成绩也应该基本呈正态分布, 并按学科的及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 确定一定比例的“不及格”人数, 以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3.5 严格监考
一定要把好考试这道关, 院系对监考工作统一部署, 统一尺度, 考场应当使左右相邻学生至少隔两个座位, 监考教师应当严格监考, 一视同仁, 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把握尺度, 对于“左顾右盼”、“窃窃私语”等小动作应当提出警告, 对于“夹带小抄”、“手机作弊”等大动作一律按作弊论处, 绝不姑息, 以严肃考场纪律, 净化学风。
3.6 试卷批阅
试卷装订时必须盖住考生姓名、学号等信息。批阅试卷与成绩登录必须由任课老师亲自完成, 不得由学生参与, 杜绝学生间的营私舞弊, 试卷必须经过复核, 避免疏漏, 并允许有疑义的学生进行考卷复查。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期末考核工作任务重, 影响大, 考核机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的管理工作,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高职院校的期末考核机制存在重视不足、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和学生意见较多的缺点, 高职院校应从多个环节入手, 全方位系统性地做好期末考核工作, 努力给学生良好营造的学习氛围和公平的竞争平台。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职业技术教育[J].2006, (13) .
[2]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和考核[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9) .
[3]杨晓忠.对某高职院校教师评学结果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第4篇
一、玉米田间管理意见
1.中耕追肥:由于全省大部分地区前期降水较多,玉米进入拔节期后可适当提早进行中耕追肥,将追肥施入根侧耕层,施肥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耕层较浅的地块要结合深松进行追肥,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
2.节水灌溉:西部地区应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遇持续干旱,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3.加强病虫害防治:各地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預防为主,综合防治。对发生危害地块尽早进行田间防治。
(1)玉米粘虫防治:6月中旬后,加强田间调查,如田间百株虫口达50头以上时,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Bt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建议使用高杆喷雾机进行统防统治。
(2)玉米螟防治:6月末至7月初,依据虫情测报确定时间释放赤眼蜂防治。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投撒白僵菌颗粒剂,将幼虫消灭在三龄前。
(3)玉米大斑病:提倡适期早用药,可在发病初期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对水喷雾。
二、水稻田间管理意见
(一)加强水分管理,合理施肥
(1)水分管理。分蘖初期至盛期,建议以“浅湿间歇,浅灌为主”,即灌一次3厘米左右的浅水,等到水层自然落干至田面无水时再灌第二次水。分蘖末期建议“浅、湿、干”交潜进行,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当有效分蘖终止时应适当晒田,抑制无效分蘖。孕穗开花期保持3厘米浅水层,遇17度以下低温时深灌20厘米以上“护苗保胎”。
(2)合理施肥。以养根保叶,提高成熟度,促进粒饱粒大,防止空秕粒为原则,以“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控制无效蘖”为主,根据植株田间长势确定分蘖肥及穗肥施用时期及用量。
适时施分蘖肥。对于秧苗素质弱、缓苗慢、根系少而小的秧苗适量施入分蘖肥,对于秧苗壮、返青快、长势良好的秧苗,减施或不施分蘖肥,可将氮肥后移。
注重穗肥的施入。在抽穗前20天,每公顷施纯氮50~60公斤、氧化钾35公斤。出穗后,观察叶片变化,如叶片颜色变淡,追施粒肥,每公顷施纯氮17.5公斤。粒肥中的氮肥宜用碳酸氢铵,如用尿素,需提前一周施用。
(二)病虫草害的防治
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利用并保护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进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进行化学防治。
(1)潜叶蝇:多在6月上旬开始发生,中旬为为害盛期。主要食取水稻叶肉,被害的稻叶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条纹。防治方法:在潜叶蝇卵孵化盛期,用18%杀虫双水剂撒滴,撒滴前田内蓄水3~5厘米,撒后保水5~7天,或用25%噻虫嗪悬浮剂喷雾。
(2)负泥虫:多在6月中旬发生,下旬至7月下旬为盛期。以食叶片为生,被害的叶片成不规则的白点。防治方法:可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叶片上的幼虫轻轻扫落水中,连续3~4次就可以。也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单混配进行化学防治。
(3)稻水象甲:多在5月末发生,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取食上表皮和叶肉,留下下表皮,在叶表面留下长短不等的白长条斑。幼虫在根内或根上取食,蛀食根系。移栽后发现稻水象甲为害时,可用三唑磷、醚菊酯、氯虫·噻虫嗪进行防治。
(4)二化螟:多在6月末7月初发生,中旬为盛期。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可在二化螟卵孵化前和孵化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32000IU/mg),10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于卵孵化高峰期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可在二化螟成虫期设置诱捕器诱杀。
(5)稻瘟病: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用40%稻瘟灵乳油、三环唑可湿粉、乙蒜素、井冈霉素等喷雾。防治叶瘟用药适期是发病初期施药,施药7天后视病情发展情况酌情再喷一次;防治穗瘟用药适期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在用药剂防治时,注意采用多种药剂混配或轮换使用原则,防止长期单一用同一种药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
(6)草害防除。水稻本田6月份以后以防稗草、阔叶草、莎草科杂草及水生杂草为主。对于种植年份不同的稻田,生长的杂草种类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防除技术、防除方式及防除药剂。
(三)除草剂药害的防治措施
避免除草剂因误用、过量使用、使用时期不当等因素而产生药害。为预防药害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稻田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二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调节好用药量和用水量;三是正确掌握用药适期;四是准备并清洗好喷雾器械,均匀喷雾。对于发生药害的地块,建议多次排灌冲洗,然后用生物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腐植酸类叶面肥等进行处理,提高水稻抗逆性,促进根系发育。
三、大豆田间管理意见
1.中耕除草:在大豆初花期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拿起大垄。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培土不超过第一片复叶。
2.适时灌溉: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进行浇灌,浇灌方法以喷灌为宜。
3.大豆蚜虫防治:发现蚜虫点片为害时,可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喷雾,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喷雾防治。
4.大豆食心虫防治:在大豆食心虫田间成虫量较大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喷雾,或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喷雾。
项目中期检查 第5篇
段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1月
2、项目进度:按时初验(完成局部设计测试阶段:独立键盘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
3、项目各成员角色::负责技术研究和小型实验测试(数码管显示);
:负责元器件采购及行政工作。
二、本阶段项目情况:
1、继续学习单片机开发板及其相关应用,自学单片机方面的教材了解其原理和基本构造,通过这学期的微机原理课程了解最基础的8086CPU控制芯片,掌握有关单片机硬件和软件部分的编程。
2、自行设计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并在开发板上调试基本成功,观察到动态变化,但仍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
三、本阶段关键阶段: 1、2012年6月~9月:自学单片机教材:51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应用及其基础、单片机学习视频,购买单片机开发板辅助学习,参加电子展板设计大赛加强对单片机编程的体会和认识。2、2012年9月~2012年11月:完成该项目传感器传输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后输入单片机系统部分的电路设计,并完成Protel电路绘制;完成独立按键输入数码管编程,观察到数字动态显示并实现消抖功能。
四、本阶段完成的内容:
1、自学单片机:为后一阶段实验的实施和设计奠定基础。
2、自学Protel等功能软件:为下一阶段电路印刷版绘制,设计电路图和仿真模拟试验效果和设计编程带来方便。
3、按键消抖式键盘键入控制数码管显示:为项目中的温度和时间显示屏做好小模型,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准备。
4、采购实验所用的元器件,部分已调试成功。
五、本阶段未完成的内容:
1、单片机的控制驱动部分,即继电器开关控制不同阻值的电阻丝加热部分。
2、红绿指示灯和蜂鸣器的电路连接部分。
3、单片机对于模数转换器传输进来的数字信号的相关处理(温度的设定,计时器等)。
4、PCB板尚未完成。
六、偏差原因及解决措施:
1、实验所产生的偏差:数码管在动态显示过程中未显示数字“0”和“8”,在按键操作时跳变得不规律,即显示不同数字时同时有好几个数码管亮,而且每键入一次,就亮至少两个。
2、偏差产生原因:软件因素:程序有问题,但至今未找到出错点;硬件问题:由于该实验在开发板上执行,该开发板的数码管位选和段选管脚接在一起,可能会有问题。
3、解决措施:自行焊接设计一个四位位选——八位段选的数码显示屏,用74HC573,利用89SC51上的不同管脚口(P0~P3)控制。
七、工作量统计:
1、本阶段计划工作量:单片机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元器件购买齐全,小型局部实验测试完毕,电路图出单片机驱动控制继电器部分外,其余部分应均设计好。
2、本阶段实际工作量:单片机知识还有一些未掌握,一个实验测试完毕还存在问题,采购了实验用部分元器件,温度控制部分原理还在研究中。
3、工作量偏差分析:前一阶段小组成员学习紧张,部分成员参加本院的电子展板设计大赛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这学期学习微机原理等课程对于项目的进程具有推动作用。
八、下阶段工作内容:
1、单片机核心内容(温度控制、定时计数器等)原理搞懂,并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
2、完成实验模型的制作并调试成功。
3、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偏差问题。
九、团队建设情况:
小组内成员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学习上的一些原因,大家在每周一次的实验实践中都不能满勤,今后我们会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课余时间,把兴趣和热情发挥到极致,努力完成智能化改造设计控制系统的项目研发,处理好工作、学习和项目研究的关系,控制好时间,不会让我们的老师失望。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意见 第6篇
各学院:
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安排,现就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做出安排:
一.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时间:2012年4月5-20日。各学院应根据本学院实际,制订本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安排工作计划。检查内容包括:指导教师及学生资格审查、选题、进度、文献、是否与专业培养相关等。请各学院从通知下发之日起至4月20日登陆教务管理系统审核学生信息(学号代码、班级、专业、姓名)、课题信息(名称、性质、类型等)、指导教师信息(职称、专业、姓名)以备教务处从中确定抽查名单。
二.涉及调整题目及指导教师的须按照教务管理系统操作规范进行修改调整,中期检查阶段允许题目调整及修改,之后系统将关闭,不再提供修改机会。
三.应按照专业对学生逐个进行中期检查。学生提交以下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任务书及开题报告;中期进展检查表(在教务处网站文件下载自行下载填写打印,须老师签名);文献资料、相关外文翻译、有关图纸草图等;毕业设计(论文)初稿(视进展情况提供);准备不超过10分钟的PPT报告以备检查;指导教师不得在小组中担任所指导学生答辩的评委,实行回避制度。中期检查完毕,学院届时应提供学院毕业环节中期检查报告。其他相关工作:
四.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修改须按照《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设计管理规定》要求及教务管理系统要求进行,各学院在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小人头)审核上报题目选题是否确与教学或与专业有关;跨学院、跨专业选题必须征得有关学院及专业负责人的同意。
五.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格式(仅供参考)可在教务处网页自行下载。参考文献、SI制等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
特别提示:学校在中期检查后将重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查的时间为5月15日左右。因此,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除在正文前附加本人拥有本设计(论文)自主知识产权声明外,任何有抄袭、剽窃行为的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指导教师指导不力的也将按教学事故进行处理。
教务处
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第7篇
一、项目研究进展
1、完成了酵母泥原料的预处理
啤酒经发酵后回收的酵母,含有麦芽壳、酒花沉淀与析出蛋白质沉淀等物质,同时在酿造过程中,由于一些酒花及代谢产物吸附在酵母上,酵母呈淡咖啡色,带有苦味与令人不愉快的酵母味,对成品有不良影响。因此,在提取之前,酵母泥必须先经过洗涤、除杂、脱苦等处理。将废弃啤酒酵母泥用蒸馏水进行淘洗离心,至离心上清液基本无色为止,经处理后,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无苦味用玻璃称量皿称取一定质量的淘洗干净的酵母泥置于恒温烤箱中70℃烘烤干燥至恒重,计算含水量。预处理工艺过程如下:啤酒废酵母→2-6℃水洗3-4次→沉淀酵母→加2倍体积5%酒石酸→离心→干净啤酒酵母。经处理后的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口尝无苦味。
2、采用不同方法酵母细胞壁的破壁
提取核酸的原理:酵母菌外层是厚达1.2μm的细胞壁,其化学成分是葡聚糖(30-40%)和甘露聚糖(30%),此外,脂类8.5-13.5%,蛋白质6-8%,还含有几丁质,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是为240000道尔顿,是一种分枝聚合物,葡聚糖与甘露糖之间由蛋白质维系起来。近10%的甘露聚糖的侧链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磷酸边接,所有这些连接方式都使得酵母提取物首要的也是关键的是如何破坏细胞壁。本研究采用浓盐法、溶胀法和稀碱法。浓盐法:用高浓度盐溶液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解放出来。食盐起到自溶促进剂,以及防腐与脱臭的作用。冷冻溶胀法:通过冷冻和加热引起细胞壁破坏的物理方法。它既不产生污染,又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操作步骤是取适量啤酒酵母泥,投入预先搅动的等量沸水中,保持温度84℃,迅速加入液氮或碎冰,降温至25℃以下,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不能经受剧烈的迅速热胀冷缩而破碎,使细胞内的核酸游离出来。当温度降至25℃以下,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90%以上的酵母细胞已破坏完全,能适用下一步核酸的提取分离。稀碱法: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组成,加入NaOH溶液溶解多糖以破坏细胞壁,增加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溶出。具体操作步骤是取啤酒酵母泥适量,加入8倍体积的1%NaOH溶液,于20℃以下反应1.5h,然后用6mol/L的HCL中和,核酸溶于水中。此方法中要注意碱的浓度和用量,8倍体积1%的氢氧化钠已足以使细胞壁大部分溶解,方便下一步的核酸提取,无需过浓和过量的碱,否则不仅为后面的中和、提取带来大的工作量,而且反应过强,会引起核蛋白严重水解变
性,影响提取效果。
3、啤酒废酵母中RNA的提取与测定
RNA提取的方法:预处理后的湿酵母泥→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RNA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法):核酸类含有双键的物质在260 nm 处具有最大紫外吸收。把离心后的上清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测定其在260 nm 处的紫外吸收值,计算上清液中的核酸量。核酸含量(mg)=(A260/0.024)×上清
液体积×稀释倍数×10-3,其中0.024 是浓度为1μg/ mL 的RNA 溶液的OD值。
二、阶段性成果
1、完成了酵母泥中核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啤酒废酵母→蒸馏水洗2 次→沉淀酵母→加2 倍体积5 %酒石酸→离心水洗2 次→离心→干净啤酒酵母→沉淀→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
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2、利用浓盐法从酵母提取RNA,最优工艺条件为:盐浓度为10%,提取时间为4小时,酵母浓度为10%,冷沉温度4℃,提取温度95℃,抽提液pH2至2.5,将RNA沉淀用pH2至2.5的乙醇洗涤。
三、存在问题
1、酵母泥细胞壁破壁的方法有很多:浓盐法、冷冻溶胀破碎、稀碱法、超声波破碎、和高压均质法,但本实验只是对浓盐法破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应通过几种破壁方法比较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方案。
2、还需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RNA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3、还要考虑RNA提取的纯度问题。
SRP课程组成员:张雪培、刘红丽、蓝尉冰、胡明亮、赵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