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精选10篇)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1篇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介绍了<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对该规定制定中的关键问题,即坐标系、数据库建设系统平台的`选择,数据格式的统一,国家标准的执行与细化--要素代码扩充和空间要素分层细化等进行了讨论.

作 者:许忠华 李红梅 XU Zhong-hua LI Hong-mei  作者单位:许忠华,XU Zhong-hua(昆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云南,昆明,650051)

李红梅,LI Hong-mei(昆明市西山区地政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650118)

刊 名:地矿测绘 英文刊名: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年,卷(期):2009 25(2) 分类号:P273 关键词:昆明   城镇地籍数据库   技术规定   坐标系   数据格式   要素代码   要素分层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2篇

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基于AcrGIS SDE操作引擎和SQL Server 数据库软件,用南方CASS7.0和国源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籍数据进行采集、修改、存储和管理等建库工作,形成城镇地籍专题数据,在此基础上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作 者:赵刚 Zhao Gang 作者单位:甘肃省测绘工程院,甘肃,兰州,730050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25(15)分类号:P271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 城镇地籍 数据库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

浅谈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 第3篇

1 城镇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方法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部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调查工作,目的是全面摸清辖区范围内城镇土地利用状况,更新城区范围内1∶500地籍图数据,利用计算机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建设准确性高、现势性强、信息全面的城镇地籍数据库。

2 城镇数据库建设的实施方案

2.1 地籍测量

本次城镇地籍调查是在原有地籍数据的基础上,更新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地籍图基础上,更新权属和宗地;二是在没有基础图的范围实施补测;三是重新成图,使之达到地籍建库所需地籍图要求。

2.2 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land title investigation)又称土地产权调查,是清查每宗土地的权利人、现有权利和用途,并在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权属调查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的工作。

2.3 数据入库

城镇地籍的数据入库按照数据特征可分为属性入库、图形入库和附属档案入库等3个方面。从数据结构上又可分为地籍要素入库和基础地理要素入库等两种数据库模式。

在地籍测量完成后,首先提交的地籍图要求属性齐全,图形内容完整,然后才能入库。地籍图可以不用1∶500标准分幅图,但是图件内部宗地及建筑物、构筑物要完全闭合,不能一个宗地分成两个文件来完成入库。

1)入库首先要在建库软件下,建立一个转换工程文件,然后开始由地籍数据向数据库数据转换。这里我们用的DWG转换,就是由CASS环境下的一个地籍数据在建库软件下分离为点线面三个文件存取。

2)分层提取,是把点线面中的文件以地籍图生成的宗地属性表文件分层提取,按照数据的用途分为基础地理要素和地籍要素两大类。基础地理要素包括控制点、地物、地貌等,而地籍要素包括行政区、宗地、地类图斑等。

3)生成界址线,是针对第二步里的地籍要素,生成宗地对应的界址线。

4)代码修正,这一步是把地籍信息中的字段由文字转换为本次数据建库的数字代码,包括宗地的使用权类型、土地级别、房屋结构、房屋层数、界址点类型、权属性质等要素。

5)数据检查,就是将前面的入库基本工作做完后,再进行数据结构内部,包括属性、图形两个方面的检查,属性方面要求和图形一一对应,只有图形和属性相关联,才能完整地体现图形的特征;图形检查则是图层之间的检查,是指各个图层之间包含于被包含、覆盖和全覆盖的关系。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软件平台能满足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建立描述两者之间关联的数据模型,还要求支持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等常用的空间数据结构,具备管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这一步是针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完成这一步就可以转入数据库中。

6)转入地形图,我们在第二步骤,将数据按照用途分为基础地理要素和地籍要素两大类,就是要把基础地理要素转入地形图中。

7)数据入库,做完全部检查工作、修改错误后,将前面的基础地理要素和地籍要素分别转入数据库中。

2.4 转入SQL数据库

在数据全部转入城镇数据库中后,这一数据源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为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个数据库,还需要将其转入SQL数据源,以确保数据的使用和完善。

在软件配置好的交换工具下面,我们可以将数据库由文件格式转换为SQL数据源。

城镇地籍数据库包括应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处理、管理、交换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栅格要素以及房屋等附加信息。在SQL数据库中,这些信息的存储和调用等方面较文件数据都有很大的优势。SQL Server2000卓越的可伸缩性和便于使用的诸多功能使其能够在计算机上高效运行,既不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也不需要专门的用户来管理。这些功能还使SQL Server 2000得以动态地获取支持上千用户所需的资源,同时还能减轻数据库的管理和调节工作(见图1)。

3 常见问题及修正方法

1)在数据库建立之初,通常会出现个别宗地信息资料不全或者张冠李戴现象,这就要求操作者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掌握每个图形与其属性、附属档案之间关系等。

2)在数据库建立之后,通常会提示出现宗地与界址点不存在关系的数据,这时需要重建宗地与界址点关系,对于公用的界址点,建立多条宗地与界址点关系,不再重复增加界址点。

3)建库软件支持各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一般多采用SQL2000或2005的数据库。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只能打开一个在用数据库,而数据库是存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所以可以同时有多人打开,同步编辑。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地籍数据库;建设;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地籍管理是非常基础的内容之一,通过地籍调查与土地登记等环节,对土地的利用状况、产权产籍状况、法律关系等进行明确,并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存储与分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地籍信息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其建设需求进行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将收集所得的各种数据导入到CASS中;在数据导入到CASS中之后,利用FME数据转换功能将其格式转变为GIS;格式转换完成之后利用ArcGIS对数据进行控制与检查,完成之后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实现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数据预处理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主要的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地籍数据等,主要的来源包括已有数据、实测数据、调查数据等。

(一)数据的采集工作

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主要的数据包括地形数据与地籍数据两种,而这两种数据中又包括几何数据、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档案数据等。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

在几何数据的采集的过程中,主要的获取途径包括GPS数字化测图、常规的地籍测量等方式,将所得的数据导入到CASS中,经过转化之后得到基本的图形数据。在属性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主要的获取方式是依据属性数据要求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对土地的权属情况进行确认与核实,将所得的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

(二)数据的转换工作

CASS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图形界面,同时也包含了一些较为基本的权属属性,但是缺乏必要的空间分析。因此,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需要将CASS中的数据全部转化到GIS中,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FMS的语义转换功能。FMS指的是空间数据转换与处理系统,能够在转换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重构,是非常高效、可靠的数据转换手段。在地籍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CASS中的数据利用FME转换到ArcGIS中,数据的格式由dwg格式转换为shape格式。

三、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措施

(一)将数据进行分层录入

城镇地籍基础地理要素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形要素,主要包括点状地物、线状地物、面状地物、行政区划等;一种是地籍要素,主要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注记等。在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的过程中,要依据其建立的相关要求对地理要素进行分层设计,同时对要输的属性结构进行明确,形成的专题图主要包括地形专题图与地籍专题图两种类型。

(二)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链接

在专题数据的数据结构建立完成之后,需要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链接工作。实现两者之间的链接主要是通过ArcGIS,主要的措施包括两种,一种是按照关键字段匹配原则使用join attribute from a table链接,另一种是按照空间位置匹配原则使用 join data from another layer based on spatial location链接。

(三)实现拓扑关系的建立

在地籍信息数据库中,最为基本的数据类型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等几个方面,这些数据类型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拓扑关系。此外,界址点、界址线与宗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约束关系,例如界址点与所在界址线的端点不能够重合、界址线之间不能够相交、宗地必须由闭合的界址线组成等。

在拓扑关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拓扑规则,在ArcGIS中包含了数量非常多的拓扑规则,在建立拓扑关系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拓扑规则,确保所建立的拓扑关系具有动态性与合理性。其次依据拓扑规则实现拓扑关系。在ArcGIS中包含了Arccatalog与ArcMap两种类型的拓扑操作,一般情况下将在Arccatalog中建立的拓扑关系称之为建立拓扑规则,将在ArcMap中建立的拓扑关系称之为创建拓扑原则。在拓扑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创建Geodatabase与要素集,按照相关的要求将要素分别倒入到合适的要素集中。在要素集导入完成之后点击新建拓扑菜单,通过拓扑规则的添加对其进行检查工作,完成检查之后在ArcMap中讲拓扑规则文件进行打开,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记录信息进行修改。

(四)实现相关数据的入库工作

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对城镇地籍数据的管理与利用,在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之前必须对属性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再次的检查与确认,检查的内容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邏辑性、数据的精准性等。在属性检查合格之后,将数据导入到城镇地籍数据库中,实现地籍工程管理的建立与完善。

总结: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当前,城镇地籍调查向着动态化与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城镇地籍调查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工艺,为城镇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等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能够对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明确,实现地籍数据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杨洋,高敏华,陈婷.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中CASS数据的转换——以哈巴河县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3(76):163-165.

[2]索俊锋,张佳佳,王璐. 城镇地籍建库中CASS和MapGIS城镇地籍数据转换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04(84):63-67.

[3]王永乔. 基于MAPGIS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成果质量检查[J]. 大坝与安全,2012,S1(01):40-44.

作者简介:陈杰,男,(1984年-),汉,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国土资源局,研究方向: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应用探讨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5篇

跟班学习汇报

尊敬的局领导:

今年11月2日至12月3日,根据局党组的安排,我们四位同志(龚创新、张海峰、徐赞、詹东海)到湖南第一测绘院跟班学习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县局和第一测绘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本次学习,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支持,县局要求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并安排了专项经费,第一测绘院指派了2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习并安排了专门的学习场所。通过1个月的学习,我们在城镇地籍数据库的管理操作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已基本具备独立进行数据库变更、管理的操作能力。现将1个月来跟班学习的情况和心得体会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此次跟班学习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1月2日-10日),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附加、配置,网络数据的配置以及管理系统变更的相关流程等基础知识。第二阶段(11月11日-12月3日),我们从今年办结的土地初始登记发证等相关业务中,选出典型的103例档案进行变更的实践操作。包括初始登记发证、变理登记发证、土地使用权注销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学习并熟悉了数据库变更的管理操

作,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譬如开始变更时不能生成房屋层,房屋层的权利人的属性栏有时无法变更,新增加的宗地无法录入附加属性和挂接影像数据。通过第一测绘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与中地数码公司的实时联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我们也与业务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今后独立完成相关工作时,可以及时与他们联系沟通,确保工作进程的推进。

二、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变更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宗地的宗地号重复,并且已经发证。登记发证中有些宗地缺少地藉调查表,还有个别宗地当时批准书面积小于现状的建筑面积,而现发证的面积是当时批准面积与现状不相符,有些宗地图无坐标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数据库的现状变更。

回顾学习过程,结合桃江实际,我们认为,桃江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有如下特点:

1、变更数量巨大。近年来桃江县经济发展速度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城区地籍在项目验收后变化比较大,约新增加宗地变化6000宗。此6000宗地都属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范围。

2、完善地籍资料和坐标测量的工作量大。按照此次变更的103宗地的工作量计算,约40%的地籍调查表需要完善,合计2400宗地要到现场调查;约20%的宗地无坐标,合计

1200宗地需要到现场测量定点。

3、变更步骤繁琐。变更的图层包括宗地权属层、房屋层、地类图斑层、房屋线要素层、宗地和房屋注记层。我县部分需要变更的宗地还要进行外业测量和地籍变更调查,每宗地都要进行内业档案资料扫描。根据我们实践操作的估算,比较熟练的技术员平均每人每天大概能完成10宗地的变更操作,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和内业档案资料的扫描。

4、软件尚不完善。目前,城镇地籍数据库软件还在逐步完善,操作很复杂,性能不稳定。对于新增的宗地,还必须结合电子政务平台才能添加附加属性和挂接影像。

三、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开展本项工作能为桃江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我局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加强桃江县城的土地监管力度与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的开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成立桃江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另从各相关股室抽调人员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名(衡阳培训的4人),助理3名(其中2

名负责协助专业技术人员工作,1名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因此项工作涉及档案资料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建议给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2间独立办公室作为专门办公场所。

2、建议配齐配好办公设备。(1)专业技术人员用电脑人手1台,另配备办公室用电脑2台,扫描复印打印一体机2台,档案柜2组,加密狗1个(有两种加密狗可供选择:单机加密狗9万元/个,可供1台电脑使用;网络加密狗16万元/个,可以供4台电脑使用,建议购买网络加密狗)。

3、建议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建议机构、人员和办公设备配置(使用网络加密狗),不计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包括清理档案、核实数据、补充测量等),要近6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目前6000宗地的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而每宗地的变更管理操作费用在200元左右,合计120万元左右,故建议设立专项资金。

4、建议向省厅申报争取试点。

全省各市、县的变更还没实施,鉴于我局在全省二调城镇数据库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建议我局到省厅争取在我县设立城镇变更试验点。

四、培训期间的几点请求

1、请求解决培训期间的支出费用。本次培训我们向局财政借支了2万块钱,一共支出14975.2元,其中包括此次培训的住宿费,伙食费,差旅费,以及招待第一测绘院领导 的相关费用。请求局里能按实报销。

2、请求给予培训人员适当工作补贴。

本次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按实报销,请求我局给培训的每人补贴一点公杂费。按照有关规定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省内15元。每人450元,合计1800元。

3、培训经费预算39920.0元,以上支出和补贴共计16775.2元,比预算节约23144.8元。

感谢领导对我们此次的重点培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倍努力,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汇报人:龚创新、张海峰、徐赞、詹东海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6篇

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对数字国土项目与电子政务非常重要, 其是它们数据的来源。及时了解国土资源的现状、变化、分布、质量、数量、权属等信息, 在土地市场中具有稳定秩序、加强对土地资产的运营、完善市场开发与投资环境的功能, 所以, 中央、各省区、直辖市、地方均陆续开展了城镇地籍探究与地籍数据库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 拥有较高质量的数据已经成为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在数据库的建造过程里, 地籍调查数据、地形图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被认为是数据库里的主要数据。此外, 将要入库的数据还有属性数据、图形数据等, 尤其图形数据质量的控制是重中之重。而数据的检核、数据的转换、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扫描等是数据操做的主体, 并且其关键在于数据的采集、难点在于数据的转换、保障在于数据的检核、辅助在于数据的扫描。总而言之, 怎样管理与控制每一个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已经成为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难点。

二、统一的管理

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具有投资多、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工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 所以, 如何对测绘单位、测绘成果、测绘项目等进行有效的运营管理, 保障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里的地籍调查表数据以及地籍图形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部门地区的国土资源局设置了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地籍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测绘单位的实际测绘, 尽管《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1015—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对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都制定了标准和规范, 可由于有不同的测绘单位进行分工测绘, 这就难免使测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 建议对所有参加建库工作的单位必须进行统一培训, 统一方式方法、测量仪器, 确保最后入库的数据误差符合规程规范。为此, 也必须要对测绘的过程和数据库建设过程都进行监控, 成立城镇地籍土地调查监理项目部, 专门对过程数据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入库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数据的采集

我们知道, 地籍数据库的特征是数据信息量大、图形数据的精确度高、时空数据与属性数据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城镇的地籍图比例尺通常是1:500,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国土资源部TD/T1014—2007) 的规定, 界址点跟邻近图根点的点位差率精度要求为±5 cm, 如此高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避免引起矛盾。为了做到如此高的精度要求, 那么就应当选用科学、合理、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方式。结合多年的实践以及我国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地籍数据库里数据的采集方式大体上为野外全数字化的数据采集方式。

地籍数据库里数据的采集选取野外全数字化的方式, 那么在野外采集界址点数据时, 通常采取解析坐标法的方法, 也就是把测距仪或者是全站仪放到测站的上边, 通过移动界址点上的棱镜的水平角来测定距离, 进而借助笔记本来计算出精确的数据。这一种方式的误差主要来自水平角测角产生的差异Mp以及测距产生的差异Mp, 标准中对测角产生的差异允许±5, 标准中对测距的偏差允许为2 cm。此外, 还会存在其他方面的误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开始测量的时候尽可能地选用精确度高的仪器并且尽可能地把操作做规范, 以求把测出的值尽量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这样才会确保地籍数据在野外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的精确度越高, 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数据的转换

数据的转换是现今时空数据共享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含义包括二个层面。首先是数据能否从已有的CAD数据转换到选定的GIS平台格式。其次是数据能否从已有的分层结构标准与成图方式当中毫无丢失地转换到新的分层结构标准与成图方式。所以, 为了达到以上效果, 我们在数据的转换时应当特别注意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注意数据格式的转换。由于不同的软件具有不一样的数据格式, 比如说, 有些能够通过数据格式DXF来实现数据的转换, 有些则不能实现转换。其次注意数据要素的转换。GIS跟CAD的图形要素一般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很多时候CAD图形要素的类型要比GIS图形要素的类型多, 尤其是GIS图形要素仅仅有点, 线, 面3种类型, 而CAD图形要素有点, 线, 圆, 矩形, 注记等多种类型。当我们进行二者图形要素转换的时候, 要注意哪些CAD图形要素能够转换为GIS图形要素, 哪些CAD图形要素不能够转换为GIS图形要素, 对应的图形要素是什么, 不对应的图形要素又是什么。只有详细地弄清楚数据要素的关系, 才能让属性数据与时空数据在输人系统之后能够正确地对接起来。再次注意拓扑关系的形成。由于CAD图形要素之间不具备拓扑关系, 那么在把CAD图形数据向GIS图形数据转换的时候, 就要借助相关的技术帮助二者图形数据的转换, 并在GIS图形环境下创建有几何元素的拓扑关系。最后为了让Auto CAD数据毫无丢失地转换并达到第二层次的要求, 这就需要第一步先制订面向GIS地图的数据编码标准, 第二步做好数据转换系统的编写。

五、数据的检查

为保证建库的质量, 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对入库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并对检查发现的错误进行改正。检查的项目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与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图幅接边完整性检查等。各检查项目的检查内容如下:1) 矢量数据的数据基础、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完整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 属性数据是否完整、正确, 逻辑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3) 图形要素是否与属性表记录对应, 点、线、面图层的图形和属性一致性检查。

(1) 数据入库前数据质量检查的流程如图1。

(2) 对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记录检查结果, 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数据予以返工, 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数据入库主要流程如图2。

数据入库后, 根据相关规程和规范, 利用建库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查, 并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生成的表格、图件成果进行检查。

经过数据入库后的质量检查后, 数据库的各项指标瞒足规范要求, 利用建库软件提供的统计分析和图形输出功能制作了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 并根据建库的实际编写了文字报告。

六、数据的质量控制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据库进行量算面积及统计汇总方能得到城镇土地调查的相关数据成果。因此数据库的成果质量决定了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关系到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败。为了保证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明确规定了数据库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在数据检查的过程中通过作业员自检、作业员间互检、检查员专检三级控制的方式控制数据质量, 对不合格的产品予以返工, 质检合格后的数据方可入库。

七、结语

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的过程中采用了非常多的高科技, 而且城镇地籍数据库是已经走向一个以现代信息化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支撑的, 以宗地信息的产生与变更为主线的, 具有高效能的传输、输出、处理、存储、采集城镇地籍信息的一个多功能数据库。伴随我国城镇地籍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 将会有更多的土地管理者面临着怎样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的问题, 所以一方面需要向土地管理者培训学习基本的理论与操作常识, 更要在质量的控制中, 引入第三方监理单位来监控数据库建设的数据质量。通过统一的管理、数据的采集、数据的转换、数据的检查来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 确保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 切实提高城镇地籍数据库服务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有勋.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性[J].甘肃科技, 2008 (05) .

[2]王国平、汤开文.浅谈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中的数据质量控制[J].国土资源导刊.2008 (08) .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7篇

关键词:ArcGIS;地籍数据库;质量控制

1. 引言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ArcGIS进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流程,以及对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问题和数据质量控制方面也做了简单的探讨,该软件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相信随着相关行业GIS数据库建设的广泛开展,其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ArcGIS建库设计方案

2.1 ArcGIS软件简介

ArcGIS软件是美国Esri公司奉献给客户的一套完整的GIS平台产品,它集四十多年的GIS咨询和研发经验,在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处理中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代表性,是一种可以创建数据库和支持数据编辑的功能性GIS软件,它可以批量处理属性数据并且编辑语句具有开放性,在图形数据中可以进行拓扑检查对图形数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2.2 主体数据库内容

建立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形要素中的各个不同实体进行处理、管理、分析、应用,关键是处理好房屋和宗地等实体要素:

(1)地理信息数据:控制点、房屋、等高线、行政区划等;

(2)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土地边界点、边界线、宗地等;

(3)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地类图斑,地类界线,线状物等;

(4)栅格数据:包括DEM、DOM、DRG等栅格数据;

(5)元数据:DEM元、DOM元数据、矢量数据元数据等;

(6)扫描文件,报告文本,表格和其他数据。

2.3 基本要求

(1)数学基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高程基准和坐标系统。

(2)数据交换格式:根据《城市地籍数据库标准》的数据格式。

(3)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层、属性表和外部文档格式、内容完整性、存储正确是数据库建立的重要原则之一。表1的数据库物理结构显示了数据库中的一些实体、图层和类型的细节情况。

(4)数据拓扑:在城镇地形地籍数据库中,如宗地(ZD)和房屋(FW)这两个地籍要素对象,它们之间存在各种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需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宗地自身不重叠,即不出现大宗覆盖小宗的情况;宗地层的面必须要覆盖房屋层的面,即房屋层的面要素必须落在宗地层的面要素内;宗地层与房屋层的面与面必须分别不重叠;面状房屋必须在宗地的内部;着重处理区域边线面状地物的拓扑。

2.4 建库流程

建库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数据库建设步骤

依據相关规范性文件,研究适合的关键方法和技术,着重对所要求的实体要素建立对象模型,围绕“数据整合—技术研究—数据标准化—数据库建设”的主线,从完成对成果数据库的建立。

3.1 建库前的筹备工作

建库前的筹备工作主要包括图形结构和相关属性的完善,以及影像文件的扫描。建库工作包括图形拓扑检查和修改、图形格式转换、属性数据的存储、检查、修改和提高完善等内容。

3.2 数据格式转换

格式转换主要是利用CASS提供的转换功能将CAD文件格式转换为带有属性信息的shp文件格式。

(1)准备CAD图:要求要素表达的CAD图形必须具有符合规范标准的信息,即图面整洁、层次分明、一定要删除冗余的图层、碎片、碎线等信息;宗地、界址点、界址线、控制点、房屋、街坊线、图斑、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和居民地及交通、管线、水系、设施、地貌与植被等地形地籍要素信息必须具备;参照注记层信息,重点添加完善房屋和宗地实体的属性信息,并进行拓扑检查,解决属性数据参数参差不齐的问题,

(2)shp格式转换:在CASS安装目录下配置INDEX.INI和ATTRIBUTE.DEF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定义了数据的结构、层次以及包含的语义,是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参考基础地理信息分类配置的,它们都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房屋产权结构描述就包含房子的名字,房屋的结构以及房屋的层数和其他重要信息,宗地的属性结构描述则包含了地籍号、通信地址等。将CLKZD_D.shp文件利用ArcMap打开,利用ArcMap的要素字段添加工具增添X、Y80坐标属性值和属性字段。利用CASS软件导出宗地的属性数据,利用CASS二调版软件将房屋的空间数据、宗地的空间数据、属性及其他地形类数据导出。

3.3 ArcGIS数据库的建立

(1)街坊数据入库

依据步骤:设置数据库—创建数据库—数据库类型—保存路径—创建工作库—相应的投影坐标系、范围和数学基础,在CMS中逐个建立街坊数据库。

(2)图形数据入库

导入shp文件:根据CAD导出的shp属性字段和数据库属性字段的一一对应关系,设置好对应并保存,然后在CMS中利用批量导入工具将上述数据转换得到的shp文件导入。

(3)属性数据入库

在CMS里面建好mdb格式的数据库,并用微软Access打开,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要求进行添加和修改完善宗地属性,并将宗地属性表中的必填字段的属性填入其中。将Excel表中的属性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并对地籍编号的顺序进行排序。宗地属性完善后,还必须逐一扫描地籍档案资料,再按宗地全部复制到数据库文件中,从而实现档案影像和空间数据的对接。

4. 数据质量控制

空间数据的精度、属性的完善和拓扑规则的一致性是关系到地形地籍数据库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要从源头来控制质量,首先要掌握DWG源文件的质量,再次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数据类型来进行GIS数据的质量控制,以此入手,数据库的质量控制就要简单很多。

(1)所有数据点、线、面的属性输入是正确的,结构是合理的,特别是属性信息必须和源信息一致,可以参考注释信息,而关键属性值不应该是空的。

(2)所有的数据都严格执行拓扑规则检查,不重叠,对象不丢失,即要求具备严格的拓扑结构,任何地物交接的地方都必须用拓扑修改检查编辑。

(3)依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规范》的相关规定,所有的数据存储格式和命名方法必须是完整的。

(4)所有数据经转换或拼接后需保存在不同的分层,并保证内容齐全且分层正确。

5. 结束语

ArcGIS可以有效地支持数字地籍图和宗地属性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它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空间信息发布、集成和共享能力,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相信随着相关行业GIS数据库建设的广泛开展,其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温明炬,韩永顺,张炳智.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Z].

[2] 蒋文彪,查宗祥,胡小华.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M].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07.

[3] 刘杰,王利利.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10,6(1):49—51.

[4] 李学军. 利用CASS地籍图建立ARCGIS数据库的方法研究[J]. 测绘通报,2010,(10):56—58.

[5] 郭鑫. CAD数据转换为GIS数据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2010,28(1):21.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8篇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任务是在城市建成区和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 建立包括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础地理等内容, 集影像、图形、属性和文档于一体的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如何运用功能强大的苍穹 (KQGIS) 软件平台完成繁杂的数据整理和数据库建设, 成为摆在测绘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鹤壁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 就如何使用苍穹软件平台建库给出自己的见解。

2 技术路线 (见图1)

在具体实施建库过程中, 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但万变不离其宗, 总体是遵循以下流程的:

a.接受任务后编写设计书, 收集并进行资料整理, 将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转化为可用格式, 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b.进行建库准备, 即数据字典编写等;并备好相关的工作日志表和质量检查等相关表格。

c.通过图形数据转换软件 (ARCGIS9.2) 将以街坊为单位的图形数据转入数据库, 形成基础地理数据库*.mdb。

d.通过苍穹提供的档案管理软件录入地籍档案数据, 建立档案库。

e.通过苍穹管理软件将属性数据导入到数据库, 实现图属合一。

f.输出成果数据。

2.1 收集资料

完整、齐全而有效的第一手资料是建立城镇地籍调查空间数据库的前提, 也是对地籍空间数据库和档案属性库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因此, 要根据工作范围, 全面收集以下内容:图形资料包括宗地图, 街坊图, 街坊关系图, 标准分幅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档案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 审批表, 申请表, 土地证, 登记卡, 归户卡等, 影像资料包括标准分幅1:1000或1:500地籍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 相关文字资料包括城镇地籍外业调查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及相应的电子文件。

2.2 图形数据库建设

2.2.1 图形预处理

外业提交的数据格式均为*.DWG格式, 按照建库要求, 入库前需要转换成*.shp格式的。因此, 在图形转换之前, 先进行图形预处理, 按照建库要求, 检查并修改外业数据。选择含全要素的街坊图为工作底图, 土地利用情况图为辅助图, 并提取其中地类图斑图层。预处理的内容主要有:

a.检查重复实体, 无编码实体。

b.检查图层设置与其内容是否一致。

c.检查宗地, 街坊线, 地类图斑三层是否分别闭合, 及三者之间拓扑关系是否有错;地类图斑面积与街坊面积误差是否在容差值范围内, 一般要求该误差值<0.001m2。

d.检查房屋之间是否有悬挂。房屋之间误差容许值<0.001m。

2.2.2 图形数据库建设

2.2.2. 1、数据格式转换

通过Arcgis9.2软件的arctools将*.dwg数据转换成*.mdb库, 利用要素ID唯一性连接属性, 分别将宗地的权利人、地类代码等要素信息挂接到图形上, 然后导出保存为*.shp格式。

2.2.2. 2、数据分层维护

在KQgis平台下通过数据分层维护, 将街坊图数据分层, 按照图层进行整理维护, 各图层需维护内容如下:

a.宗地层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共点、重点、未封闭、空洞 (城镇的宗地此项不是错误) ;注1:由于宗地是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 在进行检查时不可随意处理, 解决办法可由作业方提供。

注2:宗地层和房屋层数据出现图形错误请尽量进行手动的操作处理。

b.房屋层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少交点、共点、重点、互相悬挂;属性错误:隶属街坊ID (LOCALID) 不能为空或是输入错误;房屋结构 (FWJG) 、房屋层数 (FWCS) 不能输入错误。

c.街坊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少交点、共点、重点、互相悬挂;属性错误:行政区代码 (XZQDM) 、行政区名 (XZQDM) 、管理区 (LO-CALID) 、街坊名称 (JFMC) 不能输入错误。

d.点状地形、点状地貌

图形错误:不能重叠、点数多于1

属性错误:隶属街坊ID (LOCALID) 不能输入错误。

e.线状地形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少交点、共点、重点、互相悬挂、采集方向是否正确;属性错误:隶属街坊ID (LOCALID) 不能输入错误。

f.线状地貌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少交点、共点、重点、互相悬挂;属性错误:隶属街坊ID (LOCALID) 不能输入错误。

g.面状地形、面状地貌

图形错误:不能相交、重叠、自相交、少交点、共点、重点、互相悬挂;属性错误:隶属街坊ID (LOCALID) 不能输入错误。

2.2.2. 3 数据接边入库

所有数据按照街坊间进行接边, 入库, 并且在数据汇总后检查接边情况, 检查无误后保存入库。

2.3 属性数据库建设

2.3.1 档案扫描

土地登记申请书, 审批表, 宗地草图, 土地登记卡, 土地归户卡、权属来源资料等基本资料, 作为地籍库的属性库, 将这些原始资料均扫描存为*.jpg格式。

2.3.2 档案录入

初始建库时期的调查表内容以及初始建库时期之前的发证资料内容, 苍穹软件提供了录入模板逐项填写即可。首先选择好数据库类型 (这里选择用orcl数据库) , 在录入属性前, 将orcl数据库与苍穹软件进行如图2配置。

启动Start Service.bat程序,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 进入系统主界面 (见图3) , 按照右边档案录入部分, 根据档案是国用或集用集有等类型分别录入 (见图4) 。

根据申请表、调查表、审批表、登记卡、土地证依次录入, 在附件材料中挂接以上档案的扫描原件, 以供查询。

2.4 图形和属性挂接

在众多建库过程中, 突出问题是图形和属性的挂接, 苍穹软件提供的图文一体化工作流平台, 能够实现图形和档案数据的挂接。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地籍号的唯一性, 在图形处理模块中, 程序自动分别从图形库和属性库中提取对应地籍号 (见图5) 。

结束语

本文重点讨论使用苍穹 (KQgis) 软件来城镇地籍数据库中图形库和属性库的技术方法和路线, 其中辅助应用到南方cass5.0 (6.1) , arcgis9.2软件。

本文在此讨论的是运用苍穹软件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的方法和流程, 在具体实施建库过程中, 还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但万变不离其宗, 总体是遵循以下流程的。

综上所述, 用苍穹软件建库的流程归纳为:a.在南方cass平台下检查调查数据;b.通过arcgis软件将调查数据按照街坊转换为*.shp格式;c.在苍穹软件平台下通过数据分层维护生成不同图层文件;d.单图层检查每个文件的拓扑关系和重叠坐标点等类型错误;e.完成检查后, 进行街坊数据间接边;f.新建*.mdb数据库, 按照街坊入库;g.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扫描保存成*.jpg格式, 并进行文件命名;h.按照苍穹软件提供的工作流平台录入相关属性, 并挂接扫描件;i.通过苍穹软件提供的数据库维护功能把属性库内容填进图形库中, 完成图属一体化;j.编写建库报告和其他文档。

摘要:通过对鹤壁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成果的思考, 总结出在苍穹 (KQGIS) 软件平台下, 如何对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进行整体把握和阶段控制, 以期对行业生产中遇到的类似建库问题起到参考作用, 为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提供部分思路。

关键词:城镇地籍,数据库,苍穹

参考文献

[1]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城镇地籍;地籍调查;更新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汇总与统计分析,为全面掌握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土地利用强度等信息的重要工作途径,对实现对城镇土地利用状况的全覆盖管理,为城镇土地的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1、地籍调查的涵义

地籍调查指依据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按照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2、城镇地籍调查更新汇总的长远目标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以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为依托,对城镇内部的每块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建制镇—县—市—省—国家”逐级汇交的方式,汇总形成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形成了全国703个城市、18599个建制镇连续五年(2009~2013年)的城镇各类土地利用数据成果,详细掌握了我国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

该数据汇总成果已经在“地耗”评价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专题研究、全国城镇土地资产总量测算等国土资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该数据汇总成果已经为税务部门的“以地控税”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将根据部工作安排,继续完善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机制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加大数据发布力度,加强数据分析,强化数据成果在节约集约用地、以地控税等方面的应用,更好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整合城乡土地调查、登记等各类数据,打开城镇村边界,建成自治区、国家地籍数据库,建立地籍调查信息年度(实时)更新机制,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底板”。

3、工作方法和思路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内容主要包括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要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全面调查或补充调查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核定后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重点对原来未开展实地调查的区域或新增建设用地区域进行补充调查,对已调查但有变化的区域进行更新。宗地内含多种用途,且各种用途能计算出面积的,按各类用途进行统计汇总。

完成调查后,汇总获取镇(街道)内部细化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级类的土地利用类型与面积,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软件,以镇(街道)为最小单元,将自治区所有城市、建制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从镇(街道)-县-市-自治区逐级上报汇总。同时填报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城市、建制镇图斑汇总面积,以此检核汇总范围的合理性。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要以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用地审批等数据资料。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将更新汇总范围分为存量和增量调查范围,选择以下方法获得城镇村控制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1对城市和建制镇的存量调查部分,应利用地籍调查及土地登记成果进行统计汇总。即应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及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统计汇总出存量范围内所有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如果地籍调查成果数据现势性较差,结合近年的土地登記、用地审批、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更新数据成果。

对存量城镇用地(即已建立城镇数据库的城市和建制镇范围内土地)更新工作,可以尽早启动,充分利用土地变更登记、旧城改造等资料,开展数据更新工作,注重工作积累,做到一年比一年精准。

3.2对城市和建制镇的增量调查部分,开展实地补充调查,细化调查地类和面积信息。并结合近年的土地登记、用地审批、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更新数据成果。

3.3对已完成地籍调查的村庄,要在地籍调查数据成果基础上,根据203图斑范围要求开展补充调查,获取203图斑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利用数据。

4、2014年度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特点

4.1村庄地籍调查范围扩大

今年村庄地籍调查范围发大至已完成调查的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汇总工作。查清并汇总村庄内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状况。

4.2新增地籍数据库整理汇交工作

开展先行地区地籍数据汇交等国家地籍数据库建设前期工作。示范县市开展地籍数据库整理,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要求,导出以宗地为单位、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地籍数据库,通过报盘汇交至自治区,并编写地籍数据库整理汇交工作报告。

4、结束语

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地籍调查成果是地籍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根据地籍管理发展要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为有利地保证了城镇土地使用状况的现势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杜海平,房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3]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昆明市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建设 第10篇

1 兰州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简介

2008年底, 兰州市为实现建立兰州“数字国土”的目标, 实施兰州市“电子政务”工程, 促进政务公开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窗口式”办公机制的完善, 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与资产,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根据兰州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开展兰州市近郊四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测绘及数据库建设项目, 以支撑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进一步管理好土地市场, 促进兰州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次地籍调查遵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兰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兰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实施方案》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 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 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地籍调查、建库范围为兰州市内四区规划范围, 按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标区, 由4家中标单位分别实施。数据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整个项目区内基础控制测量、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籍图测绘、权属现状调查和地籍测量、地类调查以及内业利用野外采集的数据及有关资料按照兰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规定的数据库标准进行地籍数据库建库。

2 原有资料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地理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 数据形式多样, 标准不一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保存的基础地理数据为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部分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格式不同、来源各异, 有Auto CAD格式的数据, 也有Map Gis格式的数据, 有经过编码的属性数据也有未经编码的无属性数据等。数据存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采用传统的纸质方式保存, 有的采用数据文件方式保存, 有的以数据库表的方式保存等。

2.1.2 数据更新速度慢, 现势性差

数据的现势性是数据适用性的基础, 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必须采用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而以前陈旧的管理模式导致数据更新方式比较零散, 更新速度慢, 更新的数据不能有效接边, 难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和适用性。

2.1.3 数据管理手段落后, 数据安全性难以保证

由于大多采用传统的文件或图纸方式管理空间图形数据, 数据容易丢失、损坏和泄密, 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证。随着图纸年久损坏或管理人员的更换, 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将很难恢复。

2.1.4 数据难以深层次利用,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 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的管理机制, 信息的利用仍停留在原始信息的提供阶段, 不能满足社会、单位和个人对城市信息的需求。

针对基础地理数据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 原有数据已不能满足本次建库工作的需要。对项目区进行1∶500比例尺地籍图全野外数字化测绘, 同时开展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成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唯一途经。

2.2 基础控制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兰州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96年兰州市城建坐标系统”。兰州市已经完成的基于1996年兰州市城建坐标系统的高等级平面控制点, 大多保存完好, 可作为控制网加密的起算数据。但由于同时存在不同单位、不同年代布设的控制点标志, 作业时所采用的地面标志也各有不同, 导致在同一地点有几个控制点标志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就使作业人员在进行图根加密和外业数据采集时容易上错点, 导致不必要的返工现象。

对这个问题, 我们采用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时进行检核的办法解决。即在测站上测出测站点与定向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 对比已知两点间的距离和高差一般可以消除这个问题的影响。当然, 在存在第三通视方向的情况下, 测定第三个已知点的坐标是消除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

2.3 原有的地籍数据及地籍档案资料中存在的问题

2.3.1 街道、街坊划分与现状不符

我们知道, “街道”是以行政区内行政界线、主、次干道、河沟等线状地物所封闭的大地块;“街坊”是“街道”内互通的小巷、沟渠等封闭起来的地块。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大批城市主、次干道、小巷道已修建完成, 导致旧的街道、街坊区域已不能反映客观实际。

2.3.2 界址点、宗地没有统一编号

由于以前没有进行系统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 各个宗地都是单独且不同时期作业, 导致界址点、宗地均没有按街坊统一编号, 编号特别混乱。

2.3.3 界址点、界址线位置不正确, 宗地面积错误

原有的地籍成果资料中, 界址点的位置不准确甚至错误、界址线相互交错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邻宗地大多不能有效接边 (交错或留有缝隙) , 同时导致宗地面积错误。

2.3.4 宗地资料不全, 现势性不强

原有的地籍档案资料有的缺少地籍调查表, 有的缺少界址点成果表, 有的缺少权属证明文件等;同时由于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导致原有资料没有及时变更, 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2.3.5 土地分类标准发生变化

原有的地籍调查资料均采用国土资源部原城镇土地分类方法对土地用途进行分类, 而2001年国土资源部新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2001年《全国土地分类》 (试行) 标准) 开始试行, 因此, 此次建库要对项目区内的所有宗地采用新的三级分类标准重新分类。

由于上述原因, 原地籍档案资料在本次地籍建库工作中只能作为参考资料。在进行作业时要利用现实性较强的已有地形图做工作底图, 对街道、街坊重新划分, 确定调查工作区。对已有权属调查资料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分析, 将已经发证的宗地, 进行过地籍调查的宗地的界址线电子数据叠加到新制作的工作底图上, 进行宗地预编号, 并编写新旧宗地编号对照表, 对不同资料归类整理。然后发放指界通知书, 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 对原设置界址点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分析, 对不合理或错误的界址点、界址线进行改正, 重新设置界标, 同时绘制宗地草图, 填写地籍调查表。尽量完整地收集已有的权源证明资料。在开展权属调查的同时, 按国家新的用地分类标准进行三级用地分类调查。

3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为了统一测绘成果, 实现数据共享,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该项目采取权属调查和地籍图测绘同步开展的方法, 对兰州市建成区四区规划范围进行地籍图的更新测绘工作。建库完成后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 建立数据分层、分类编码体系, 实现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2) 建立开放、稳定、安全、共享、海量、连续无缝的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系统;

3) 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完善。

4 项目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

本次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工作技术要求高、任务量大。外业采集软件采用南方CASS7.0测绘软件编辑成图、录入属性数据, 并采用此软件进行前期内业编辑处理, 然后经过格式转换成SHP格式, 通过质检软件检查合格后, 导入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在Arc GIS平台下开发的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在本次作业中将采用内、外业同时开展, 交叉作业的工作模式。好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前提。根据本次项目的要求, 制定如下大致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工作流程图, 可以归纳出如下3项主要工作任务:资料分析、数据获取和数据编辑、整理、入库。

4.1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包括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文件分析, 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包括已有的地形、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分析、已有的各种电子文档分析) , 对已有的建库技术要求、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 明白相关政策法规, 对照建库要求, 找出达到建库目的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 质量要求, 从而制定出好的工作方案。

4.2 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通过分析, 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 如原有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第二种, 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等。

4.3 数据编辑、整理、入库

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 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 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提交。

以上3项内容中, 资料分析是关键, 它使我们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要仔细认真做好, 才能保证在项目生产中不走弯路, 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 兰州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已建成, 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其动态更新也已经开始。土地管理部门要按照项目质量检查方案和建库标准等要求, 对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作出客观的评价, 同时对数据的修测、补测、入库更新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更新管理办法。

5 结束语

城镇地籍数据库是以科学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基础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地理资料, 为城市各专题GIS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的现状基础信息, 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空间数据基础。

摘要:通过笔者在兰州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中的作业经验, 简要分析了在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中原有基础数据、控制资料、地籍数据及地籍档案资料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该项目为例, 简单介绍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中数字化地籍图测绘及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实施过程和作业流程。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