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量表孤独症范文第1篇
1.下决心做某事后便小别大做: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c 2.往往凭经验办事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3.对任何事情都有探索精神。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4.说话慢而且啰嗦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是 5.健忘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6.烦心、怕做事、不想活动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7.喜欢计较小事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8.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C.否 9.日益固执起来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0.对什么事情都有好奇心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1.有强烈的生活追求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2.难以控制感情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3.容易嫉妒别人,易悲伤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4.见到不合理的事不那么气愤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5.不喜欢看言情小说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16.对电影和爱情小说日益失去兴趣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 17.做事情缺乏持久性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 18.不愿意改变旧习惯A.是B.介丁是、否之间C.否 19.商欢回忆过去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 20.学习新鲜事物感到闲难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 21.过分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A.是B.介于足、否之间C.否 22.生活兴趣的范围变小了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3.看书的速度加快。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4.动作不够灵活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5.消除疲劳感很慢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6.晚上不如早晨和上午头脑清醒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7.对生活中的挫折感到烦恼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28.缺乏自信心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2 29.集中精力思考有困难
A.是
B.介于是否之间
C.否 30.工作效率低A.是B.介于是否之间C.否
题号 A B C 题号 A B C 题号 A B C 题号 A B 1 0 1 2 7 2 1 0 13 2 1 0 19 4 2 2 2 1 0 8 0 1 2 14 2 1 0 20 2 1 3 0 2 4 9 1 2 0 15 2 1
21 2 1 4 4 2 0 10 0 1 2 16 2 1 0 22 2 1 5 4 2 0 11 0 2 4 17 4 2 0 23 2 1 6 4 2 0 12 0
0
24
1 结果分析: 得分在75—76:你的心理年龄为60岁以上 得分在历66—74:你的心理年龄为50—59岁 得分在51—65:你的心理年龄为40—49 得分在31—50:你的心理年龄为30—39 得分在0—30:你的心理年龄为20—29
C 题号 A 0 25 2 0 26 2 0 27 2 0 28 2 0 29 2
abc量表孤独症范文第2篇
有小方框者,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X;
3、本表内容可分三个部份,翻译时加了“第一部份:……”等三个大标题;
4、在个别项目内加了“译注”,以利使用。
第一部分:一般项目 儿童姓名:
性别:男,女 年龄: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级:种族:
父母职业(请填具体,例如车工、鞋店售货员、主妇等) 父亲职业:
母亲职业:
填表者:父,母,其他人口: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部分:社会能力 I.(1)请列出你孩子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游泳,棒球等):
无爱好口 爱好: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项目上花去时间多少? 不知道 较少 一般 较多 (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运动水平如何? 不知道 较低 一般 较高 II.(1)请列出你孩子在体育运动以外的爱好(例如集邮,看书,弹琴等,不包括看电视) 无爱好口 爱好 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花在这些爱好上的时间多少? 不知道 较少 一般 较多 (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爱好水平如何? 不知道 较低 一般 较高 III.(1)请列出你孩子参加的组织、俱乐部、团队或小组的名称 未参加口 参加a. b. c. (2)与同龄的参加者相比,他(她)在这些组织中的活跃程度如何? 不知道 较差 一般 较高 IV.(1)请列出你孩子有无千活或打零工的情况(例如送报,帮人照顾小孩,帮人搞卫生等) 没有口 有: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工作质量如何? 不知道 较差 一般 较好 V.(1)你孩子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无 1个 2-3个 4个及以上 (2)你孩子与这些朋友每星期大概在一起几次? 不到一次 1-2次 3次及以上 VI.与同龄儿童相比,你孩子在下列方面表现如何? 较差 差不多 较好 a.与兄弟姐妹相处 口 口 口 b.与其他儿童相处 口 口 口 c.对父母的行为 口 口 口 d.自己工作和游戏 口 口 口 VII.(1)当前学习成绩(对六岁以上儿童而言) 未上学口 不及格中等以下中等中等以上- a.阅读课口口口口 b.写作课口口口口 c.算术课口口口口 d.拼音课口口口口 其他课(如历史,地理,常识,外语等) e.口口口口 f.口口口口 g.口口口口 (2)你孩子是否在特殊班级? 不是口 是口,什么性质? (3)你孩子是否留级? 没有口 留过口,几年级留级? 留级理由:(4)你孩子在学校里有无学习或其他问题(不包括上面三个问题)? 没有口 有问题口 问题内容:
问题何时开始:
问题是否已解决? 未解决口 已解决口,何时解决:
第三部份:行为问题 VIII.以下是描述你孩子的项目。只根据最近半年内的情况描述。每一项目后面都有三个数字 (0,1,2),如你孩子明显有或经常有此项表现,圈2;
如无此项表现,图0, 1.行为幼稚与其年龄不符012 2.过敏性症状(填具体表现)012 3.喜欢争论012 4.哮喘病012 5.举动象异性012 6.随地大便012 7.喜欢吹牛或自夸012 8.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012 9.老是想某些事情不能摆脱,强迫观念(说明内容)012 10.坐立不安活动过多012 11.喜欢缠着大人或过份依赖012 12.常说感到寂宾012 13.胡里胡涂,如在云里雾中012 14.常常哭叫012 15.虐待动物012 16.虐待、欺侮别人或吝啬012 17.好做白日梦或呆想012 18.胡意伤害自己或企图自杀012 19.需要别人经常注意自己012 20.破坏自己的东西012 21.破坏家里或其它儿童的东西012 22.在家不听话012 23.在校不听话012 24.不肯好好吃饭012 25.不与其他儿童相处012 26.有不良行为后不感到内疚012 27.易嫉妒012 28.吃喝不能作为食物的东西(说明内容)012 29.除怕小学外,还害怕某些动物、处境或地方(说明内容)012 30.怕上学012 31.怕自己想坏念头或做坏事012 32.觉得自己必须十全十美012 33.觉得或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012 34.觉得别人存心捉弄自己012 35.觉得自己无用或有自卑感012 36.身体经常弄伤,容易出事故012 37.经常打架012 38.常被人戏弄012 39.爱和出麻烦的儿童在一起012 40.听到某些实际上没有的声音(说明内容)012 41.冲动或行为粗鲁012 42.喜欢孤独 012 43.撤谎或欺骗012 44.咬指甲012 45.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012 46.动作紧张或带有抽动性(说明内容)012 47.做恶梦012 48.不被其他儿童喜欢012 49.便秘012 50.过度恐惧或担心012 51.感到头昏012 52.过份内疚012 53.吃得过多012 54.过份疲劳012 55.身体过重012 56.找不出原因的躯体症状:012 a.疼痛012 b.头痛012 c.恶心想吐012 d.眼睛有问题(说明内容。译注:不包括近视及器质性眼病)012 e.发疹或其他皮肤病012 f.腹部疼痛或纹痛012 g.呕吐012 h.其他(说明内容)012 57.对别人身体进行攻击012 58.挖鼻孔、皮肤或身体其他部分(说明内容)012 59.公开玩弄自己的生殖器012 60.过多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012 61.功课差012 62.动作不灵活012 63.喜欢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一起012 64.喜欢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一起012 65.不肯说话012 66.不断重复某些动作,强迫行为(说明内容)012 67.离家出走012 68.经常尖叫012 69.守口如瓶,有事不说出来012 70.看到某些实际上没有的东西(说明内容)012 71.感到不自然或容易发窘012 72.玩火(包括玩火柴或打火机等一译注)012 73.性方面的问题(说明内容)012 74.夸惬自己或胡闹012 75.害羞或胆小012 76.比大多数孩子睡得少012 77.比大多数孩子睡得多(说明多多少。译注:不包括赖床)012 78.玩弄粪便012 79.言语问题(说明内容。译注:例如口齿不清)012 80.茫然凝视012 81.在家偷东西012 82.在外偷东西012 83.收藏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说明内容.译注:不包括集邮等爱好)012 84.怪异行为(说明内容。译注:不包括其他条已提及者)012 85.怪异想法(说明内容。译注:不包括其他条已提及者)012 86.固执、绷着脸或容易激怒012 87.情绪突然变化012 88.常常生气012 89.多疑012 90.咒骂或讲粗话012 91.声言要自杀012 92.说梦话或有梦游(说明内容)012 93.话太多012 94.常戏弄他人012 95.乱发脾气或脾气暴燥012 96.对性的问题想得太多012 97.威胁他人012 98.吮吸大姆指 012 99.过份要求整齐清洁012 100.睡眠不好(说明内容)012 101.逃学012 102.不够活跃,动作迟钝或精力不足012 103.闷闷不乐,悲伤或抑郁012 104.说话声音特别大012 105.喝酒或使用成瘾药(说明内容)012 106.损坏公物012 107.白天遗尿012 108.夜间遗尿012 109.爱哭诉012 110.希望成为异性012 111.孤独、不合群012 112.优虑重重012 113.请写出你孩子存在的但上面未提及的其他问题:012 012 012 一、请检查一下是否每都已填好 二、请在你最关心的条目下划线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以下简称CBCL)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1970年首先在美国使用,1983年出版了使用手册(主要是针对家长用的表),1986年及1987年又分别出版了针对教师用表及儿童自填表的使用手册。1988年出版的使用手册里又加人适用于2-3岁儿童的行为量表及直接观察表(DOF)。我国在1980年初引进适用于4-16岁的家长用表,在上海及其他城市作了较广泛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我国常模的初步数据。这一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共有五种表格,即家长填的,老师填的和智龄10岁以上儿童自己填的,其中家长填的使用经验最多。这里主要介绍家长用表,适用于4-16岁的儿童(作者后来推出的适用于2-3岁儿童的量表,内容大同小异,因使用经验尚少,此处从略),内容分三部份:
一、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种族,填表日期,年级,父亲职业(工种),母亲职业(工种),填表人(父、母、其他)。
二、社交能力:包括七大类;
参加体育运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集体(组织)情况,课余职业或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及其他小孩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情况。
三、行为问题:包括113条,其中56条包括8小项,113条为“其他”。填表时按最近半年(6个月)内的表现记分,例如第30条“怕上学”,如果过去有,而最近半年内无此表现,即记0分。
第一部分的项目不记分,据认为,父母亲的职业最能代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情况,因此“一般项目”中只着重此条。
第二部分的项目除个别条目外,均需记分,其记分方法如下:
I (1):无爱好或一种爱好记0分,两种爱好记1分,三种或以上记2分。
I (2)及1 (3):“不知道”不记分,低于一般记0分,一般记1分,高于一般记2分。(2)及(3)的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数,作为这一项的分数。
II (1):记分法同I (1)。
II (2)及II (3):记分法同I (2)及I (3)。
III (1):记分法同I (1)。
III (2):记分法同I (2)及I (3)。
IV(1):记分法同I (1)。
IV(2):记分法同I (1)及I (2) V(1):无或一个,记0分;
二、三个,记1分;
四个或以上,记2分。
V(2):不到一次记。分,一、二次记1分,三次工以上记2分。
VI:较差记0分,差不多记1分,较好记2分,把a、b、c的三个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分,作为一个分数,d的记分法同上,另作一个分数(即VI项有两个分数)。
VII(1):不及格记0分,中等以下记1分,中等记2分,中等以上记3分。把各项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数,作为 VII (1)的分数。
VII(2):“不是”记1分,“是"记0分。
VII (3):“没有”记1分,“留过”,记0分。
VII (4):“没有”记1分,有问题记0分。
问题开始及解决情况不记分。
第二部分的内容又被归纳为三个因子,即活动情况(包括I、III、IV条),社交情况(第III、V、VI条)及学校情况(第妞条)。如果将这三个因子从左到右排列在横轴上,把各因子的总分从少(0)到多、按百分位数或T分大小从下向上排列在纵轴上,就可以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廓图(Social Competence Profile)。”社会能力的分数越高越好,但绝大多数的分数处于2百分位和69百分位之间(即T分30-55)。低于2百分位者(T分<30)被认为可疑异常。
4-16岁的儿童被分为三个年龄组进行分析,即4-5岁,6-11岁及12-16岁,(2-3岁的另成一个年龄组)。现将美国样本6-16岁儿童社会能力的分数的正常范围列表如下(表1-4),供参考:
表1:6-11岁男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7.5-8 5.0-5.5 2百分位平均分 3-3.5 3-3.5 2-2.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II,IV III,V,VI VII 表2:12-16岁男孩社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8.5 5-5.5 2百分位平均分 3.5 3.5-4 2-2.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II,IV III,V,VI VII 表3: 6-11岁女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7.5-8 5.5-6 2百分位平均分 2.5-3 3.5 3-3.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II,IV III,V,VI VII 表4: 12-16岁女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8-8.5 5.6-6 2百分位平均分 3 3 3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II,IV III,V,VI VII 第三部分是这一量表的重点部分。以下对一部份作较详细的介绍。
1.条目排列:113条行为问题是任意排列的,即按某一行为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第一条是A,第112条是W)不是按内容性质归类排列。
2.统计归纳:每一条行为问题都有一个分数(0,1或2分)称为粗分,把113条的粗分加起来,称为总粗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越低则行为问题越小。因此根据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可以算出一个正常上限(不需下限),例如4-5、6-11、12-16岁男孩的总粗分上限分别为42、40-42和38,同龄女孩的上限分别为42-45、37-41和37。超过这个上限分数,就应做进一步检查。
根据统计处理,还可以把以上113条行为问题归纳为8-9个因子,每一因子包含113条里若干条,所包含的条目的因子负荷后等于或大于0.3,有时同一条目可出现在不同的因子之中。
各因子既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例如因子I,因子II……),也可以用临床综合征的名称来代表(例如分裂样因子,抑郁因子……)但这些名称并不意味着就是临床诊断。
把每一因子所包括条目的粗分加起来,就是这个因子的分数,为了统计方便,这个分数又可以折算成标准转换分(即T分)。原作者把因子分的正常范围定在69至98百分位(Percentile)之间,即T分在55至70分之间。分数超过98百分位时即认为可能异常,应予复查,分数低于69百分位时仍属正常。
现将美国样本的因子分正常值范围(即69百分位平均分至98百分位平均分)列表如下(表5一8),供参考:
表5:6-11岁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4-5 12-13 5-6 9 4 6 10-11 20 5-6 69百分位平均分 1-2 3 2-3 3 0-1 1-2 3-4 9 0-1 因子名称 分裂样 抑郁 交往不良 强迫性 体诉 社交退缩 多动 攻击性 违纪 表6:6-11岁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12-13 6-7 7 3-4 10 2-3 2-3 20-21 3-4 69百分位平均分 5 1-2 1-2 0 3 1 0 9 0 因子名称 抑郁 社会退缩 体诉 分裂样强迫症 多动 性问题 违纪 攻击性 残忍 表7:12-16岁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7 5 13 4-5 6 9 7-8 21-22 9-10 69百分位平均分 1-2 0-1 3 0-1 1-2 1-2 0-1 5-6 3 因子名称 体诉 分裂样抑郁 交往不良 不成熟 强迫性 敌意性 违纪 攻击性 多动 表8:12-16岁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14 3-4 3-4 10-11 8-9 12 22 4 69百分位平均分 3-4 0 0-1 3-4 2-3 2 6 0 因子名称 焦虑强迫 体诉 分裂样 抑郁退缩 不成熟 违纪 攻击性 残忍 如果把各因子的分数按因子的罗马字编号从左到右在横轴上排列,分数值则按百分位或T分的高低按纵轴排列(高分在上,低分在下),则可以把每个儿童的因子连成一条曲线,称为“儿童行为问题廓图”(Child behavior problems Profile)。
上述归纳把儿童的行为问题分为8-9个因子。但也有许多人喜欢传统的,简单的两分法,即分为内向和外向。为满足这一要求,作者在上述儿童行为图的因子排列上把内向特征最明显的因子排在横轴的最左边,把外向特征最明显的因子排在横轴的最右边。而把中间的一个因子既不作为内向也不作为负向计分。左边几个因子的总分作为内向分,而右边的作为外向分,每个小孩都有内向和外向分,但只有当分数超过90百分位时(或相应的T分时),并且内向和外向的T分相差至少10分时,才可以把这个小孩称为内向或外向。总粗分,内向及外向粗分如何折算成T分,均可由表查得(3)。
abc量表孤独症范文第3篇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克氏行为量表(孩子最近一个月的情况)请在以下条目右边的 经常 偶尔 从不 的下方打钩,请不要漏掉任何一题。
行为表现 :
经常
偶尔
从不
(一)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玩
(二)听而不闻,好像是聋子
(三)叫他学什么,他强烈反抗,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动作
(四)不顾危险
(五)不能接受日常习惯地变化
(六)以手势表达需要
(七)莫名奇妙的笑
(八)不喜欢被人拥抱
(九)不停的动,坐不住,活动量过大
(十)不看对方的脸,避免视线接触
(十一)过度偏爱某些物品
(十二)喜欢旋转的东西
(十三)反复怪异的动作或玩耍
(十四)对周围漠不关心
合计总分:
注:“从不”指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出现过。
“偶尔”指这种行为有时候出现但次数不多,一星期至少数次。
“经常”指这种行为几乎每天出现,引人注目。
该量表用于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筛查,有14项儿童行为表现组成,每一项按照出现的频率,分为“从不”“偶尔”“经常”三级,分别为0分,1分,2分,即 从不 为0分,偶尔为1分,经常 为2分。 累分≥14分且“从不”≦3项,“经常”≥6项者,可能为自闭症,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
该表灵敏度高,易于发现孤独症(自闭症),但特异度不高(即易发现,但又不太准确)。
须排除智力低下,聋哑儿,最终需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确诊。
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家长:
填表时间:
abc量表孤独症范文第4篇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年级______
以下有一些你孩子平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请仔细阅读每一项,根据你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答案。(1与年龄相当 2轻度异常 3中度异常 4严重异常)
1. 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1 2 3 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1 2 3 4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1 2 3 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1 2 3 4 5. 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1 2 3 4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 1 2 3 4 色或位置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 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 1 2 3 4 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1 2 3 4 9. 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 2 3 4 11. 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 2 3 4 12. 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 2 3 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 1 2 3 4 时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 2 3 4 15. 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 2 3 4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 2 3 4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 2 3 4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1 2 3 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 1 2 3 4 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 1 2 3 4 儿童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1 2 3 4 23. 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1 2 3 4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1 2 3 4 25. 拒绝与别人接触或拥抱 1 2 3 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1 2 3 4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1 2 3 4 28. 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 1 2 3 4 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1 2 3 4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1 2 3 4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1 2 3 4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1 2 3 4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来自伤 1 2 3 4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什么) 1 2 3 4 37. 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注:能指出则勾"0"一个 1 2 3 4 也不能则勾"4") 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1 2 3 4 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盖着耳朵 1 2 3 4 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1 2 3 4 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1 2 3 4 42. 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注:达到或超过5个则勾 1 2 3 4 "O",一个不会提则勾"4") 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1 2 3 4 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1 2 3 4 45. 不是经常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1 2 3 4 46. 一遍一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1 2 3 4 47. 瞪着眼看人,好象要"看穿"似的 1 2 3 4 48. 重复别人的问话和回答 1 2 3 4 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情况不在意 1 2 3 4 50. 特别喜欢摆弄并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 1 2 3 4 (如来回的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
51. 对周围东西喜欢触摸、嗅和/或尝 1 2 3 4 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1 2 3 4 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魔圈内(如走 1 2 3 4 路一定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睡前或干什么以前
abc量表孤独症范文第5篇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克氏行为量表(孩子最近一个月的情况)请在以下条目右边的 经常 偶尔 从不 的下方打钩,请不要漏掉任何一题。
行为表现 :
经常
偶尔
从不
(一)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玩
(二)听而不闻,好像是聋子
(三)叫他学什么,他强烈反抗,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动作
(四)不顾危险
(五)不能接受日常习惯地变化
(六)以手势表达需要
(七)莫名奇妙的笑
(八)不喜欢被人拥抱
(九)不停的动,坐不住,活动量过大
(十)不看对方的脸,避免视线接触
(十一)过度偏爱某些物品
(十二)喜欢旋转的东西
(十三)反复怪异的动作或玩耍
(十四)对周围漠不关心
合计总分:
注:“从不”指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出现过。
“偶尔”指这种行为有时候出现但次数不多,一星期至少数次。
“经常”指这种行为几乎每天出现,引人注目。
该量表用于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筛查,有14项儿童行为表现组成,每一项按照出现的频率,分为“从不”“偶尔”“经常”三级,分别为0分,1分,2分,即 从不 为0分,偶尔为1分,经常 为2分。 累分≥14分且“从不”≦3项,“经常”≥6项者,可能为自闭症,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
该表灵敏度高,易于发现孤独症(自闭症),但特异度不高(即易发现,但又不太准确)。
须排除智力低下,聋哑儿,最终需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确诊。
患儿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家长:
填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