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精选7篇)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1篇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成都市芷东特种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为您介绍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
安全鞋鞋底一般采用聚氨酯材料一次注模成型,具有耐油、防砸防刺穿,耐磨、耐酸碱、绝缘、防水、轻便等优点。比普通橡胶底耐磨2-3倍。重量轻、柔软性好,重量仅为橡胶底的50%-60%。
不同的安全鞋功能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
·保护足趾安全鞋:内包头安全性能为AN1级,适用于冶金、矿山、林业、港口、装卸、采石、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行业等。
·防刺穿安全鞋:抗刺穿强度为1级,适用于矿山、消防、建筑、林业、冷作工、机械行业等。
·电绝缘鞋:适用于电工、电子操作工、电缆安装工、变电安装工等。注意事项:适合工频电压1KV以下的作业环境,工作环境应能保持鞋面干燥。避免接触锐器、高温和腐蚀性物质,帮底不能有腐蚀破损。
·防静电安全鞋:能消除人体静电积聚,适用于易燃作业场所,如加油站操作工、液化气灌装工等。
安全鞋
注意事项:禁止当绝缘鞋使用;穿用防静电鞋不应同时穿绝缘的毛料厚袜或使用绝缘鞋垫;防静电鞋应同时与防静电服配套使用;防静电鞋一般不超过200小时应进行鞋电阻值测试一次,如果电阻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则不能作为防静电鞋使用。
·耐酸碱安全鞋:适用于电镀工、酸洗工、电解工、配液工、化工操作工等。注意事项:耐酸碱皮鞋只能适用于一般浓度较低的酸碱作业场所;应避免接触高温,锐器损伤鞋面或鞋底渗漏;穿用后应用清水冲洗鞋上的酸碱液体,然后晾干,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烘干。
符合欧洲ENISO20345S1/ENISO20345S1P标准;钢包头;双密度聚氨酯大底,更舒适耐磨;防砸、防静电、防水、防油、防滑、耐磨、耐弱酸碱;适用于
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建筑、工矿、运输等行业。(每只鞋子有52个小孔,增加了透气效果)
鞋大底双密度缓冲,更适宜缓解疲劳。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2篇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和功能说明
依据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对计算机的相关要求,我药店建立了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属天津广佳医药软件。
通过该系统设置了各经营流程的质量控制功能,与采购、销售以及收货、验收、储存、养护等系统功能形成内嵌式结构,对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识别及控制,确保了各项质量控制功能的实时和有效。
该系统中采购订单中的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是依据数据库生成,对各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能自动识别、审核,有效防止了超出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的采购行为。采购订单确定会,系统能够自动生成采购记录。
药械到货时,收货员查询采购记录,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及实物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收货。验收员按规定进行药品质量验收,对照药品实物在系统采购记录的基础上录入药品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验收记录。
该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环境及管理人员的配备满足了企业经营规模的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
该系统建立了供货单位、经营品种等相关内容的质量管理数据;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能够自动识别处方药、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及其他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并且能够拒绝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超数量销售;能够与结算系统、开票系统对接,对每笔销售自动打印销售票据,并自动生成销售记录;在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定期自动生成陈列药品检查计划,对药品效期进行跟踪并给与预警提示,超有效期的自动锁定及停销。
该系统各类数据的录入、修改和保存因岗位不同而设有不同权限范围,未经批准不得修改数据信息;修改各类业务经营数据时,操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提出申请,经质量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修改的原因和过程均有记录;系统对各岗位人员姓名的记录是根据专有用户名及密码自动生成,系统操作、数据记录的日期和时间也是由系统自动生成。
我药店采用了安全、可靠的方式按日储存备份,有效防止了与服务器同时遭遇灾害造成损失或丢失。
以上是我药店计算机系统的实施情况,经自查,整体基本符合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3篇
一、CUA和CEA的概念及区别
CUA和CEA有许多相似之处。在CEA中,研究者将项目的增量成本与增量健康结果进行对比,此处的健康结果是使用与干预目的相关的自然单位来测量的,例如,每毫米汞柱的平均血压水平改进、检测出的病例数、有显著改进的患者数量、拯救的生命数或者获得的生命年。评价结果通常表述为每单位效果的成本。在CUA中,研究者也将项目的增量成本与增量健康改进相对比,而健康改进使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来测量,或者使用其它的类似形式,例如伤残调节生命年(DALYs)来测量。评价结果表述为获得每QALY或DALY的成本。CEA和CUA的相同之处在成本的测量上,不同之处在健康结果的测量上。CEA中的健康结果是单一的、项目专属的,而且无价值概念。相反,CUA中的健康产出可能是单一的或者多维度的,与项目专属性相比它是通用的,而且纳入了价值的概念。因为CUA的广泛适用性,对于拥有更大管理权限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它比CEA更有价值。通过将效果数据转换成一种通用的测量单位,例如QALYs,CUA能够同时将生命的数量(死亡率)和生命的质量(发病率)综合到一起。在使用QALYs方法时,生命质量的获取来自于对效用的测量,即一系列效用的价值或权重。每一个可能的健康状态都有一个效用值,它反映了对某种健康状态的相对愿望程度。
CEA和CUA都需要来源于文献的,或自行设计的实验或专家判断(经由敏感度分析验证)的有效的健康结果数据。但是在CUA中,只有最终的健康结果数据才是充分的和适用的(例如拯救的生命年、避免的失能天数等)。中间结果数据(例如发现的病例数、接收适当治疗的患者数等)是不适用的,因为不能将它们直接转换成CUA中需要的QALYs这样的测量结果。中间结果适用于利用一个患者的效用值进行临床决策的分析,但是它们不适用于CUA,在CUA中结果必须被表述为像QALYs这样的测量。由于CUA和CEA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作者混淆使用这二者的概念。尤其美国的作者,他们将CUA作为CEA的一种特例。因此,阅读英文文献时,要当心CEA标题下的文章可能进行的是CUA评价。
虽然从技术上来讲,CUA可以简单看成是CEA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国际学术界还是坚持使用CUA这个名称,这样做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它清晰地将使用通用工具测量健康结果的研究(CUA)与使用项目专属工具的研究(CEA)区分开来,使得容易在CUA研究中进行广泛对比。第二,在评估健康结果时,它强调了消费者偏好(效用)的特殊作用。第三,因为需要将消费者偏好纳入测量,因此将CU A单列出来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际卫生经济领域已经接受了这一概念和使用上的区分。
二、何时应该使用成本一效用分析?
在下列条件下,研究者应该使用CUA。因为在下列条件下,只有使用了CUA才能得出可靠的、适用于决策分析的结果。
(1)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重要产出时。例如,在对比治疗关节炎的干预方案时,可能任何方案对死亡率都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关注点就集中在不同方案在提高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里状态上的差异。
(2)当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其中一个重要产出时。例如,在评估低体重出生婴儿的新生儿特别护理时,不仅生存率是一个重要的产出,生存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
(3)当项目方案同时影响患病情况和死亡率,而研究者又希望使用一种通用的测量单位将它们的影响综合在一起时。例如,许多癌症十预可以延长寿命和改善长期生命质量,但是却会降低治疗过程期间的生命质量。
(4)当干预项目需要与大范围的不同类别的结果相对比,而研究者希望用一个通用的测量单位作为对比指标时。例如,政策决定者必须对比几个申请政府基金的完全不同的干预项目,例如高血压等慢性病检测和治疗、脑卒中或者心肌梗塞发作后患者的恢复治疗。
(5)当研究者希望将此研究与已经使用CUA方法评价过的项目进行对比时。
(6)当研究者的目标是,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后,最优化分配有限的资源,以及使用约束优化(例如数学程序)来最大化健康产出时。
三、效用的基本概念和介绍:效用,价值和偏好
效用这个词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被大量的学科所使用,因此也有着大量相关但不同的含义[1,2,3]。正因为如此,效用的概念产生了很多混淆,作者们也经常在文献中争论它。从广义的角度讲,这个词与偏好始终是同义词,即对一个健康产出越偏好,就产生越多的效用。当需要更确切地定义效用这个概念,尤其是试图测量它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偏好的测量可以是序数的或基数的。对于序数效用,需要简单地将健康产出按从最偏好的到最不偏好的顺序排列。对于基数效用,必须给健康产出赋予一个数值,这个数值代表了这个结果相对其它结果的偏好强度。使用基数效用时,必须测量出健康结果的效用数值,并使它们可以表述在一个刻度尺上。这里有两个含义:第一,就测量理论来讲,这个尺度应该是一个距离尺度,就是说,一种像摄氏温度一样的尺度;第二,就个人的偏好来讲,尺度必须有同样的距离含义,就是说0.2到0.3之间的距离含义应该与0.8到0.9之间一致[4]。
许多人交替地使用“效用”、“价值”和“偏好”这三个词,但实际上它们的概念彼此是不同的。偏好是范围最广的一个词,它描述了整个概念,效用和价值是偏好的不同形式。测量时获得什么取决于研究者如何测量(参见表1)。在测量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方面。一个方面是,问题是如何设计的,即问题中的健康产出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是,回答者的回答方式,即回答者是被要求完成一个基于自我反省的刻度测量还是仅仅是做一个选择。
现在假设询问患者对健康结果的偏好,其中每个结果是患者的特定生命历程。即,每一个结果描述了从现在到死亡的历程,包括特定时间段的一个或多个健康状态。实际上,这是测量健康结果偏好的最常规范例,几乎所有健康状态偏好的测量都必须使用这个模式。既使是测量对单一、暂时健康状态的偏好,例如一些疾病急性阶段的短期住院,也不能将它与随后的治疗或者健康状态隔离开来测量。随后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或处于什么样的健康状态应该明确地描述出来,否则,患者会暗中假设随后的健康状态,这将以不确定的方式影响测量的可靠性。
在确定条件下设计问题,是让患者对比两个或更多的确定健康结果,并进行选择或者在刻度尺上标注。在考虑每一个健康结果时,要求患者假设结果是确定的,即描述各种特征的时候,没有不知道的情况和概率。在不确定条件下设计问题,是让患者对比两种选择,其中至少一种选择含有不确定性,即其中含有概率。这两种提问方式的不同在于,确定性方法不能捕获患者的风险态度(Risk Attitude),然而不确定方法却可以。
在偏好测量和效用理论中,风险态度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直觉上的概念是,如果一个人规避更具风险性的选择,而倾向于低风险的选择,他就属于风险厌恶型。如果他对这二者没有倾向,则他属于风险中性型,如果他更倾向冒险的情况,则他属于风险喜好型。从数学上来讲,当健康产出的偏好定义在一个数字区间刻度上时,这个概念才具有操作性。定义为,如果患者偏好于不确定选择的期望值,而不是不确定选择本身,那么这个人就属于风险厌恶型;在这二者之间没有倾向,则代表他属于风险中性型;如果他更偏好于不确定选择本身,则代表他属于风险喜好型。例如,就货币价值来说,偏好确定的100美元,而不是偏好50%:50%概率的0美元和200美元的人属于风险厌恶型。另一方面,如果对这二者没有任何倾向,则属于风险中性;如果更倾向于冒险,则属于风险喜好型。类似地,如果患者将3个健康结果A、B、C排列在视觉模拟尺度(VAS)上,值分别为0.4,0.6和0.8。就价值来说,如果患者偏好确定的产出B,而不是50%:50%概率的A和C,就属于风险厌恶型。如果患者没有倾向二者中的任何一方,则属于风险中性;如果他们更喜欢冒风险,则属于风险喜好型。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态度实际上仅适用于一个特定问题。没有必要要求一个人对多个问题持不变的风险态度。例如,经验上,经常发现人们对较大的收益持风险厌恶态度,对较小的收益持风险喜好态度,对损失持风险喜好态度[5]。然而,为了实践的方便性,经常假设存在恒定的风险态度,这样就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模拟。
表1的第二个维度指的是回答问题的方法。可以要求患者通过反省来决定偏好的强度,然后将结果标注在数字尺度上。也可以要求其在两个选项间做出选择,然后直接反映出偏好。第一种方法主要来源于心理和心理测量学,因此在决策科学领域它也被描述为可测量的价值方程。第二种方法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和决策科学,是显示偏好方法的一个特殊应用(显示偏好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普遍方法,其中隐藏的偏好通过个体所做的选择而显示出来)。刻度法的优势是它占有回答者比较少的时间。基于选择的方法的优势是,选择是一项经常而自然的人类行为,人类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而且它是可以观察到和能证实的。因此,很多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时都倾向于使用以选择为基础的方法。
表1被分成了4个单元。单元1中的工具需要患者考虑确定性的结果,然后提供一个排序或者一个分数。尺度评分法(分配一个数字)、类别评分法(分配类别)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划一条线)都是同一个类别下的不同方法。比例评分法曾经被Rosser等人使用,也属于这个类别。在比例评分法中,要求患者标明一个结果与比它稍好的结果相比,差了多少倍。在这些方法中,健康结果是确定的,患者的任务是进行自省式思考。据我们所知,虽然可以假设要求患者为风险选择进行偏好排列,但是目前没有工具属于单元2。单元3中包含时间权衡法(TTO),配对比较法,和过时的均衡法,现在被叫做个人权衡法(PTO)。最后,单元4包含标准博弈的各种变形形式的方法。
总结起来,表1中的所有方法都是测量偏好的。单元1和3中的方法测量的是价值;单元4中的方法测量的是效用。因为每一个单元格中的任务不同,因此得出的偏好结果不同是正常的。实际上,普遍的发现是,对于优于死亡的健康状态,标准博弈法的分数高于时间权衡法的分数,时间权衡法的分数又高于视觉模拟法的分数[6,7]。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时间权衡的分数超过了标准博弈法的分数。单元3与4的区别在于风险态度,只有单元4测量了风险态度。单元1和3的区别在于选择法和刻度法之间的区别。
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如前所述,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研究者倾向于使用选择法,而不是刻度法。在实际中,其他条件不一样的情况下,研究者依据于研究的时间限制选择不同的方法,通常使用刻度法和选择法的混合。在价值和效用之间选择时,研究者可以从理论中寻找答案。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理论显示,对于涉及不确定性、确定性或者二者都有的问题,效用是适用的。需要注意的是,确定性的结果可以被当作退化概率分布(Degener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而包括进来(即只有一个结果的概率分布,它的概率是1.0)。另一方面,又基于理论,价值仅仅适用于有确定值的问题。这样,价值的应用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从另一个方面思考,只有效用能够捕获个体的风险态度,在包含不确定性的问题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在真实世界中未来健康结果明显是不确定的,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测量偏好(效用)是更合适的。然而,应该强调,从技术上来讲这些理论仅适用于测量个人层面的效用值。也就是说,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理论仅仅适用于个人的决策,如果我们加总所有回答者的效用值,来获知整个社会决策时,这个理论并不直接适用。但是,如果我们假设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效用值等于全体个人效用的均值时,理论是适用的。最后,就时间和方法的复杂程度来讲,单元3和4是类似的。所以,综合来讲,我们推荐效用方法,而不是价值方法。
最后,作为给研究者的忠告,所有这些方法都在使用。使用者应该仔细地审查并决定研究中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或者什么样的工具是符合他们要求的,来确保什么样的方法适用于他们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ennipman P.A New Look at the Ordinalist Revolution: Comments on Cooter and Rappopor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1(26):80-85
[2]Miyamoto J M,Eraker SA.A multiplicative model of the utility of survival duration and health qual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8,1(117):3-20.
[3]Kahneman D,Wakker PP,Sarin Rakesh.Back to Bentham? 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d Utility.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112):375-405
[4]Bossert W.On intra-and interpersonal utility comparisons,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Soc Choice Welfare,1991,3(8):207-219.
[5]Smidts Ale.The Relationaship between Risk Attitude and Strength of Preference:A Test of Intrinsic Risk Attitude.Management Science,1997,3(43):357-370
[6]Torrance G.Social Preferences for Health States: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Measurement Techniques.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76,2(10):129-136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4篇
【关键词】电气监控;自动化管理
0引言
发电厂厂用电气设备与分散控制系统的联系一般采用硬接线方式,即由厂用电气设备现场(开关柜,盘处)用电缆将电气量信号一对一地送到计算机系统I/O柜上。对于6kV系统采用常规方式时,微机保护装置往往只采用单纯的保护功能,操作回路依靠外部分离元器件构成,外置电度表进行电能累计,通过控制电缆与DCS联系,实现在DCS控制和状态监视。
常规的厂用电气系统接入DCS的控制监视方案具有如下的特点数据一对一传输,传输线多,易受干扰影响,且受输入点数量的影响,采样数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将发电厂自动化系统发展为一个整体。尽管在目前阶段,作为保证锅炉、汽机正常运转的核心系统,DCS系统有着牢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但电气系统纳入DCS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1電气自动化技术监测功能
电气系统实现了全分布式的保护测控功能,借助变电站系统的成功应用,现场总线及以太网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中,构成了分层分布式的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简写为ECMS系统。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作为其中一个子FCS系统,也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范围看,ECMS系统应包含对6KV及400V的全部电源及电动机的保护监视,还应包含机组部分保护及自动装置,此外,升压站电气部分也可接入其中。从作用及地位上看,有建议将ECMS作为未来全通信控制方式下DCS一部分的观点;也有观点认为ECMS系统以电气系统监测管理为主要目的,实现全厂电气系统的集中监视、管理及辅助控制等功能。还有观点认为,电气系统实现自动化,主要目的是实现电气系统的集中监视、管理,其控制应主要通过DCS系统下发给ECMS,并通过ELMS系统的保护测控装置执行,以ECMS为主进行控制只能作为后备。在地位上:ECMS既是DCS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独立成为一个电气自动化系统,完成DCS不关心、少关心以及无法实现的电气系统功能,如集中抄表、状态检修、电气逻辑闭锁、电气开关顺序控制、定值管理、保护动作分析等。
2系统监控范围
根据电气主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电气进入ECMS及DCS系统监测和控制的对象主要有:
(1)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其监测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同期装置等的保护动作信号、各设备的状态信号、异常运行信号以及各设备的主要电气参数等;通过DCS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发电机一变压器组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冷却器、发电机磁场开关、AVR运行方式的设置及给定值的调节、自动同期装置的投、退控制等。
(2)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测对象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各设备的状态信号、异常运行信号以及各设备的主要电气参数等;控制对象主要包括起动/备用变压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6kV工作电源断路器、备用电源断路器、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投退、变压器散热器以及有载调压开关的控制等。
(3)主厂房内低压厂用变压器。主要对主厂房低压厂用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动作信号、设备状态信号和有关电流、电度、温度等进行监测,并对变压器6kV和380V侧断路器进行控制。
(4)辅助车间低压厂用变压器。对主厂房外辅助车间低压厂用变压器保护装置动作信号、设备状态信号和有关电流、电度、温度等进行监测,并对变压器6kV侧断路器进行控制。
(5)PC至MCC电源设备。对主厂房内PC至MCC电源线的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号、设备状态信号进行监测,并对断路器的分、合进行控制。
(6)单元程控电动机。对单元机组程控电动机保护动作信号、设备状态信号及工作电流、电度等进行监测,并对电动机的起停进行控制。
为完成上述电气控制功能所必需的电气信息量包括:模拟量有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电量和温度等非电量;开关量有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及报警信号、运行监视信号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等。除少量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送入DCS外,其余均以通信方式送入ECMS系统。
3结论
监测模式的目的是通过ECMS将DCS无法采集到的运行信息以通讯的方式上送DCS控制画面,供运行人员辅助监测,而控制信号和设备的状态信号仍由硬接线接入DCS的I/O卡件,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与以往的单纯DCS控制模式相比,可以让运行人员了解更多的运行信息,又可以节省大部分的硬接线电缆,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没有降低。是目前电厂厂用电电气监控主要采用的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1-84
[2]朱能飞.电气监控在DCS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9,19(6):7576
[3]薛葵.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J].电力系统装备,2002(1):7273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5篇
手机安防是移动通讯软件和传统安防行业紧密结合的专业级监控产品,将移动通讯、安全防范和互联网融为一体,把系统集成技术转化成潜在的产品应用。通过手机或电脑能实现查看远程实时动态画面的功能,为企业与家庭提供了更简单、更便利、更及时的监控解决方案。手机安防是对用户财产与人身安全的智能防范、识别和知情。
家庭版手机视频监控功能:
通过手机,随时让家人伴随左右。出差在外,无论工作多累多忙,爱人与孩子永远是您最大的牵挂,“久益视界”让您随心随地打开手机/电脑看家里,让您家人实时出现在你眼前,时刻传递亲情关怀,旅途劳累一扫而空!
企业版手机视频监控功能:
企业、工厂,批发部,商业网点,维修部,电焊部,餐饮场所,车库,仓库这些地方夜间大都是卷闸门或一般的防盗锁防盗。业主睡在家里,心却在门市。现在有了我们的产品,主人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即使门市被小偷光顾,主人也可以马上收到系统自动打来的报警电话通知主人!更何况,我们的系统非常先进,只要轻微撬开卷闸门一个细缝,系统立刻报警。试想:在寂静的夜里,警示声连续响起,小偷还不如惊弓之鸟逃之夭夭?如确有胆大妄为者,视频监视、抓拍系统更让他无形可遁,无处可逃!
车载版视频监控功能:
行驶监控实现图像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对云台的控制、摄像机的变焦、预置位及巡航等功能,行使监控可实现超载监控、行李箱防盗监控等多方位的监控。
系统可设定车辆行驶范围报警、速度报警、图像状态报警等报警功能。
车辆通过无线方式上传的图像信息可通过录像方式存储在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的存储服务器上,提供计划录像、循环录像、报警录像等多种存储方式,监控终端可通过监控中心服务器随时进行录像检索、回放操作,并支持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检索方式,相关信息可形成日志。
终端本地存储录像指监控终端(监控中心、派出所及公交运输企业)在浏览图像的过程中,可对所传输的图像信息进行本地录像。
车载终端在实现音、视频监控、录像的同时,还可提供增值服务——车载娱乐功能,接收音视频信号外,还可预存DVD、VCD等娱乐节目,任意编排播放顺序,实时自动播放、手动播放等功能,还提供定时广告插播,满足旅客娱乐的需求,同时带来新的商机。另外,安装GPS模块可实现卫星定位和语音自导航功能。手机视频监控系统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安全鞋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介绍 第6篇
导光板的基本功能和制作工艺
导光板一词来自于英文译音(Light Guide)其产生为应用于LCD所产生的,LCD为一非自发光性的产品为了要展现LCD的亮度就必需要有背光模块来显现,在背光模块的发展过成中重要关键的零组件导光板也随着下游产品的需求进而开始有不同的改变。导光板的功能和要求
导光板顾名思义其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要将光线导向设计者所需要的方向,而所有的导光板的设计都是要配合下游产品LCD和背光模块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辉度和均匀度。导光板的分类
一般而言导光板因形状、制作方式和功能上都有不同的分类法,而且目前尚无统一的分法,经过整理后:
1、按照形状分为:平板和楔形板(斜板)
平板:导光板从入光处来看为长方形。
楔形板:从入光处来看为一边为厚一边为薄成楔形(三角形)状。
2、按照网点制作方式:印刷式和非印刷式
印刷式:导光板完成外形加工后,以印刷方式将网点印在反射面,又分为IR和UV两种。
非印刷式:将网点在导光板成形时直接成形在反射面。又分为化学蚀刻(Etching)、精密机械刻画法(V-cut)、光微影法(Stamper)、内部扩散。
3、按照入光方式:侧入光(灯管和LED)和直下式。
侧入光式:将发光体(灯管或LED)放置于导光板之侧部。
直下式:将发光体(灯管或LED)放置于导光板之下方。
4、按照成形制作方式:射出成形和裁切成型。
射出成形:应用射出成形机将光学级PMMA颗粒运用高温、高压射入模具内冷却成形.裁切成形:将光学级PMMA原板经过裁切工序完成成品。
导光板制造过程
在了解加工过程前应先了解导光板所须之部材
1、所需要之部材和工具
a.射出成形:光学级PMMA颗粒、油墨
b.裁切:光学级PMMA平板、油墨
2、光学级PMMA颗粒、平板:
无论是用何种生产方式所制作出来的导光板其最重要也是最原始的材料为光学级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也就是俗称的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其分类又有PMMA颗粒和PMMA平板PMMA由石油中提炼单体(MMA)再将单体(MMA)经过化学加工后做出光学级PMMA颗粒(已可提供射出成形所始用),再将光学级PMMA颗粒用压铸法(Casting)或压出法(Injection)来制作光学级PMMA平板,目前业界所认同的PMMA制造商如下:(日)三菱丽阳 Mitsubishi Rayon、(日)住友化学Sumitomo、(日)旭化成 Asahicasei、(日)库拉雷 Kuraray、(台)奇美化学、(韩)世和 Sehwa、3、油墨:分为UV和IR两种
4、平板裁切导光板制作方式为三个部份:
第一是压克力板外形加工;
第二是网板制作;
第三是印刷,其工序流程分别为
a.压克力外形加工=原板裁切〉镜面刨光〉成形加工。
b.网板制作=网点设计〉底片输出〉张网
c.印刷=压克力洗净〉印刷〉烘烤(IR)或紫外光照射(UV)
5、射出成形导光板分为印刷式和非印刷式两种,其工序上基本相同,为在铸造模具时印刷式并无在射出时将网点铸上,故其射出的成品也只是压克力外形,待成形后再经过印刷完成导光板,而非印刷式是将设计好的网点铸造在模具上,使网点与导光板在射出成形时同时完成。
导光板制作技术分析
1.材料:
目前业界共同使用的材料为PMMA一种,但PMMA先天上的缺点和由于目前MMA单体产能上的不足常常在供货上会有匮乏,所以也有些厂商开始寻找可替代之材料,由于导光板是LCD中负责光源之重要零件故材料的透光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基本条件,日本 Nippon Zeon近年来推广一种新的材料Zeonor环烯烃聚合物(Cycio Olefins Polymer,COP)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比重低,吸水性较PMMA差,但因为Zeonor使用厂商不多年产能也仅5000公顿故在未达经济规模时,单价几乎是PMMA的四倍,在微利时代的现在因为成本考虑Zeonor的竞争优势只能说是一个笑话。
压克力的要求及重点:尺寸、镜面度、表面完整度、杂质、弯曲、硬力。
2.印刷方式:印刷方式因其油墨干燥方式分为IR和UV两种
IR和UV印刷特性比较
3、成形方式:
区分为裁切印刷、射出成形印刷和射出成形非印刷三种
结论
因为导光板是一个LCD产业中重要之零件所有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更新也都是为了符合下游产品的需要,至今已发展出数种制程不同的导光板,但是日本曾经将导光板分为第一代平板直下式,第二代平板侧光印刷式,第三代侧光射出印刷式,第四代侧光射出非印刷式,另外还有第五代的据称要将扩散片和棱镜片等三合一的新式导光板,但是无论是那一代截至目前为止除第五代还未正式问世外,其余都还在业界量产中,所以没有最好的导光板只能称最适合用的导光板。
导光板及其生产流程介绍
在国外, 导光板早已用作液晶显示的背光源。直到进入21世纪,导光板的价值才逐渐被人发现,除了用来生产液晶显示的背光源之外,还发展到生产大型的导光板制作超薄节能灯箱,广泛用于企业产品及品牌形象的广告宣传展示。但是由于超薄灯箱的市场价格偏高,在竞争如此激烈广告市场,如果广告公司要购买别人的超薄灯箱在项目中应用,无疑会提高整个项目的投入资金,利润却大大的降了下来,所以许多广告公司明明知道用超薄灯箱会大大提高企业用户的产品形象的效果,但再三衡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还是没有将超薄灯箱向企业用户推荐,所以至今为止,知道有这种产品的企业和市民可以说少之又少,可见超薄灯箱应用于广告展示行业仅仅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
导光板因其超薄不占地方、发光均匀明亮柔和等特点在相关的产品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除了应用于广告展示的超薄灯箱和液晶显示背光源之外,还可以用来生产发光的像框、发光的指示牌标示牌、医院用来观察X光片和摄影行业用来观察菲林底片的观片器等等,有关这些应用在本站中都会向大家一一介绍,等大家认识导光板应用的同时,也向有志于掌握该技术的人士传授技术。
导光板制作技术是很容易掌握的,技术核心是导光油墨的配方,且投资又少,无需设备。学习导光板技术对象:为了降低成本要自己生产导光板超薄灯箱的广告公司或灯箱制作的企业和个人,做像框画框的企业想利用导光板生产发光像框,想开发生产液晶显示背光源的企业或个人,要创业的人士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就业者学会技术后可带技术工作或合作。
导光板主要材料为光学压克力(PMMA)板,或叫亚克力,俗称有机玻璃,其化学名称是甲基丙烯酸甲脂,它的比重是每立方米1190kg。透明压克力板材具有很高的透光率,扩冲击能力强,应用非常广泛。目前生产的压克力板材,因其不同厂家不同工艺,在质量上也有差异,特别是再生板虽然价钱便宜,但容易黄化
透光度也差,生产导光板的压克力板材应选用不易黄化透光率达92%-93%以上的透明板。
经过特殊的科学的加工后的透明压克力板,只要在边上装上发光体(视导光板面积大小可选择普通日光灯管、CCFL冷阴极灯管、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一般装在长度的两边,宽度比较小时可只装一边),通电后压克力板整个平面就会发出明亮均匀柔和的光,称为导光板。
导光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丝网印刷式和非印刷式。丝网印刷式导光板投资少,不需投入设备,完全可以手工操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技术工艺非常容易掌握非印刷式导光板投资大,需专业设备,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技术工艺一般人不容易掌握(非印刷式导光板在制作方法上还分为几类,详情清浏览综合信息栏的(几种不同制作方法的导光板对比)。笔者重点推广丝网印刷式导光板制作方法。丝网印刷式导光板是将自行配制的具有高反射和折射作用的丝印油墨在透明压克力板表面印上有规律性的导光网点,该网点便会将从边上照射进来的线性光向平面转换,变成均匀的平面光,从边上射进来的光源越强,平面光越亮,所以平面光的亮度与配置的光源功率有关。
生产导光板无需投入设备,它的制作过程为:
1、将压克力板材切割成所需尺寸。可用木工锯床改装成切割机或在购买板材时叫供应商切割好再买,装光管的边要抛光,供应商都会帮你抛好光
2、出印刷网点菲林。网点的规律性直接影响导光板整个平面光的均匀度,制作菲林的地方会按照你提供的要求用电脑很快做好,当然你懂电脑的话自己画网点最好不过啦
3、做印刷丝网版。拿菲林到一家做丝网的部门做一个丝网版,别忘了配一个手印刮板,再咨询一下印刷工艺哦
4、印刷网点。将压克力板一边的保护纸撕开,用酒精把表面残留物刷拭干净再印
信息工程安全保障的基本功能 第7篇
1 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设计保障
通过安全设计保障功能和系统设计的前后关联, 一个被选择的系统体系结构可被公式化, 并转换为稳定的系统设计。对信息系统而言, 这种转换一般包括软件开发和软件设计, 还包括信息数据库或知识库的设计。
安全体系结构只是从安全的角度对整个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一个简单视图。它提供了对那些能满足信息系统需求的安全服务、安全保障机制和安全特性的深刻理解。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安全视图把集中在系统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上, 分配与安全有关的功能到信息系统配置项、接口和较低级的组件, 确认与安全相关的组件、服务和机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安全视图仅是许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视图中的一种。
2 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分析
安全运行分析把影响产品, 尤其是过程、系统安全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反复地进行安全运行保障分析, 并结合安全保障设计支持功能。
在系统生命期内反复进行的安全运行保障分析应集中在: (1) 自动化联结和其他与信息系统进行交互的环境元素一交互是直接进行的, 还是经过整个信息系统与业务环境内部的远程, 外部接口进行的。 (2) 用户扮演的角色。而自动化的角色可能是数据源、数据集散点、远程应用功能的操作员或网络服务命令的发出者等。 (3) 确定在其业务环境中用户与运行系统交互的方式和模式。
信息系统运行保障分析不包括任何与信息系统行为和结构相关的内容, 也不包括直接不可见的观象或外部自动化接口。如:计算机存储器和磁盘空间的精确配置一般与运行分析无关, 运行分析和审核信息系统运行梗概相关, 自动仿真和建模的工具通常在分析和提交运行梗概时很有帮助。
需要考虑的典型运行情况包括:一是在正常和不正常条件下, 信息系统启动和关机;二是系统和人与对错误条件的环境反应或安全事件;系统组成单元失灵时, 在一个或多个预先计划的备用方式下维持运行;三是在和平时期及其他敌对模式下维持运行;安全事件或自然灾害的响应和恢复模式, 例如, 与病毒事件有关的系统冲突必及响应或恢复;四是系统对关键性和常见的外部和内部事件的反应;五是如果配置多个系统, 对每个系统惟一的环境或场所梗概;即在整个正常应用期间.系统行为、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以及与外部自动化的接口。一般可采用叙述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原理和正常、非正常运行活动的流程的说明。
3 信息系统保障的实施步骤
第一, 弄清信息系统的全部情况。如:系统的功能、可能具有的工作模式及其变化规律、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故障判断和相应的可靠性等。
第二, 正确划分信息系统的功能级。一般大致分为五个功能级, 前一级的故障影响是后一级的故障模式。功能级的划分是相对的。
第三, 按要求建立分析系统的故障模式清单, 不可遗漏。
第四, 分析造成各种故障模式的原因。
第五, 分析各种故障模式可能导致的局部影响和最终影响。
第六, 研究故障模式及其故障影响的检测方法。
第七, 针对各种故障模式、原因和影响提出可能的预防措施或改正措施。
第八, 确定各种故障影响严重程度等级。
第九, 确定各种故障模式的出现概率。
摘要:信息工程安全的保障控制的实现主要包括建立技术控制模型、确定本系统技术控制体系、建立安全稽核体系、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 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工程的安全设计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分析、信息系统保障的实施步骤等问题。
关键词:信息工程,安全保障,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献英, 冯志波, 王俊.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7.
[2]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7.
[3]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9.
[4]张刚: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教程, 程度[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