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1篇

一、我国民族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和民众生产与生活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自然经济下的民间美术逐渐被瓦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现代化的新时期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手工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许多民间艺人由于年龄的增长, 民俗技能方面出现下降的现象, 甚至是后继乏人。随着乡村都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许多民间美术遗产在时代和社会前进的道路上毁灭, 农民画、皮影等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在民间文化生存土壤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也逐渐消失。与此同时, 当代民间美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许多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大多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进行研究和保护, 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逝去年代的怀念, 民间美术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大家可以感觉的到, 近几年, 社会上一股“返璞归真”之风悄然兴起, 许多广泛吸取民间艺术养料的作品, 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民间染织、刺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马甲、旗袍登上了多彩的舞台, 成为表演女性的着装, 最富民间特色的花窗和雕花板用于装饰现代家庭居室。民间美术赢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提高民族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1、根据有关法律条款, 建立完善的保证机制

在传统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 通过立法的形式实施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 是很有效果的办法。所以, 我国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 将保护民族民间美术项目落实到位。早在之前, 国家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的条款, 出了民间工艺品、美术品、以及各种有价值的资料、手稿应该得到保护。与此同时, 因为民族民间美术的自身特点, 到目前为止, 国家还没有单独设置具体的保护机制。为了实现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有必要将知识产权法相关内容纳入到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当中。比如:利用著作权、专利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制度保护民族民间美术的版权, 以及特殊的制作工艺等。

2、挖掘民间美术人才, 扩大民间美术继承人

由于创造背景的关系, 民族民间美术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 采用家庭、家族的继承的方式, 进行世代相传。但是, 在现代化工业的冲击下, 学习民族民间美术工艺的人群越来越少, 导致民间美术后继无人的现象。另外因为民族民间美术反映了一定的民俗文化、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根据这个特点, 可以在高校或者民间挖掘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 利用开展培训班的形式, 为民族民间美术培养更多的人才。

3、利用计算机技术, 建立民间美术数据库

民族民间美术是不同民族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 基于社会生活需要, 再融入了一定的美术工艺, 形成的艺术品, 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社会性、审美性特点。同时, 在制作的过程中, 对工艺、流程以及材料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 在传承与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工具, 通过收集资料、拍照的方式, 建立完整的民间美术数据库, 将其进行永久保存。

4、推进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传承、发展大众化

一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 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本土性、原生态的特征, 是文化发展的根, 不能忘记。当前,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力度还很不够, 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还很缺乏。因此, 在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 应该利用学校平台, 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了解,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高校美术教育平台, 为民族民间美术发展与传承带来更大的动力。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1、可系统挖掘和收集民族民间美术

实践表明, 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间美术, 不仅可有效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美术, 而且还对民族民间美术进行整理和研究。很早以来, 民族民间美术因未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而处于自生自灭这种不利处境。此外, 由于以往的政治运动等历史原因的影响, 更是使得民族民间美术的生存雪上加霜, 其文献资料不仅极为缺乏, 而且其学科研究也相当薄弱。由于我国各地高校均担负着所在地的科研使命和责任, 不管是其师资, 还是其教学科研环境, 对于梳理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沿革、发展和传承我国民族民间美术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 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间美术, 不仅可把当地民族民间美术发展的整体框架构建起来, 而且还可对当地民族民间美术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地研究, 从而可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这项工作起到文献意义上的指导及学科理论研究的支撑作用。

2、可有效解决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所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间美术, 可把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所普遍面临的有关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从而可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当今社会快速推进过程中, 民族民间美术不仅后继缺人, 而且其传承机制的现代化转型也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因此, 要解决当前民族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 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民族民间美术及进行民族民间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 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 最好的依托就是教育。发展教育, 不仅可对民间美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而且还可对民族民间美术起到传承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如果未能以教育作为依托, 就将极大地影响到民族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新时期更应该传承和发展下去, 而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美术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海燕.浅议中国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3) :145-147.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2篇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 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品种极多, 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 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 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在内容上, 我国民间美术图形中, 繁衍、团圆、吉祥、富贵、平安、寿、喜等等都是千古不变的主题, 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这些民间美术图形至今仍然蕴含着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形式上, 它造型质朴, 构图简练, 线条粗犷, 色彩艳丽, 形式多样, 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精华。从艺术形式上讲, 民间美术既是流也是源。

二、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具有互通性

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 不带物质功利性, 而现代艺术设计则不同, 它兼有艺术与实用的两种属性, 这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从民间美术来源于人民生活这点来说, 二者本质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关系, 当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付诸于民间美术的设计时, 民间美术便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了。

民间美术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意蕴内涵方面能够展现独特的精神底蕴和人文精神, 寄托着人们对生命美好的孜孜以求, 这使得民间美术总是活灵活现地展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现代艺术设计的最根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回归。因此, 二者之间的通性使得现代艺术设计可以汲取其精华, 有利于民间美术艺术的创新和传承。

作为提升设计审美价值的优越手法,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 不仅能确保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性, 增强其文化的厚重感, 同时亦是传递人文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传统文化为指导, 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 若能融入更多民族魂的美术文化, 这也是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于现代设计中应用要注重图案、色彩、意蕴的融合, 其具体方案如下:

1、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古往今来, 无论是抽象图形还是精致纹饰, 民间美术图形的内容、形式、风格都处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但是, 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 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等形式美, 正因为有了形式美法则的约束, 才使得民间美术造型在变化与统一中获得美感。如中国民间戏曲表演就有200多种脸谱造, 基本采用是鲜明的色块对比和抽象构成形式, 来寓意并表达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民间美术造型异彩纷呈, 这种吸收了意蕴与思维的图案元素, 大大的丰富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内容, 为现代艺术设计供了极为丰盈的资料库, 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美在民间艺术, 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民间艺人独特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意识造就了民间美术生动、自然且不带矫揉造作的习气, 成为思想的具象与升华, 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一股灵韵和才气。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同心结”图案标志, 就是取材于“吉祥八宝”之一的“盘长”演变而来, 取其“四通八达”之意, 迂回连绵的线条寓意着联通公司事业“生生不息”,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寓意“十全十美”之意。这种利用传统图案吉祥寓意的设计, 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 使公司形象少了一些商业气息, 赋予更多的人文文化。有一点要注意, 民间美术造型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 不是追求简单的造型套用, 而是要求现代艺术设计要契合民间美术特点, 进行创新发展, 使之成为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

2、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色彩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占据重要位置。如, 红色自古就被当做吉祥色, 在民间嫁娶多是用红色寓意美好、喜庆的意思。又如, 金黄色常见于古代帝王的服饰, 被认为是最尊贵的色彩。如今, 民间传统的这种对色彩的认知也深深的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如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 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的招贴, 就是采用大红的色调进行自身包装设计, 喻意着节日的喜庆和祝福, 也符合自身设计需要。又如,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的“中国红”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 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不过, 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各地区域经济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差异, 对色彩的认知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特点, 因此对艺术的感觉, 抒发的思想都有所差异。所以, 若想将民间美术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 还需注重色彩搭配的潜在含义, 并有效的融汇到现代艺术设计中, 这里就不再一一点明。

3、民间美术的艺术意蕴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

艺术文化意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化感受, 是可被感知的文化影响, 是立足于民间造型艺术之上对美的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以多福多寿、繁衍不息、幸福平安为主题内容, 其创作理念总的概括是求“大”、求“活”、求“满”、求“美”, 很多作品极具饱满、和谐、对称与鲜活的形式美感。例如, 2008奥运会五幅娃娃设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设计者以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为原型。在头饰中分别蕴含着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等联想。众所周知, 在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中, “鱼”和“水”的寓意是繁荣与收获, 老百姓喜欢用“鲤鱼跳龙门”寄托对儿女成才的梦想, “鱼”蕴含年年有余的意思。五个“福娃”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强调了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理念。作品分别用天蓝色、草绿色、红色、黄色、黑色五种代表欧洲、澳洲、美洲、亚洲、非洲, 象征着世界大团结。在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借助民间美术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 可以激发观赏者与使用者的遐想与追忆, 传达出它的艺术文化意蕴, 同时又能实现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不息。

综上所述,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艺术价值, 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 才能将民间美术元素融人到现代设计中, 充分展现民间美术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 从而创造出更多兼具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精品。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 为当代视觉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现代艺术设计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 在求新求变的同时需迎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 并具备一定的审美引导力。因此,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民间美术艺术十分必要, 既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 同时又能有效促进现代设计新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颖.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 (11) :70-71.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3篇

第一,在造型思维上,原始艺术是对原始意象的幻觉的再现,从保存下来的那些最早的艺术岩画、彩陶、雕塑看,原始艺术本能与仿造自然是丝毫不相关的,原始艺术家在描绘时并不依赖对直接对象的观察,而是凭自己的记忆进行的再创造的结果。比如我国西南边陲的沧源岩画,大都描绘在陡峭的崖壁上,作画者在作画时不可能随时参照被描绘的对象,他只是要依赣意象唤起平时观察的事物和重新体验原来的知觉,去检验自己通过意象所创造出来的形象。而民间美术在创作思维方法上,保留和运用了原始思维的认识方法,都有强烈、粗犷、诡奇等相同的外部特征。如黄河流域一带农村流传的剪纸“抓譬娃娃”“招魂娃娃”、布制品“人头鱼”等。同样,儿童画画时并不是依靠被描绘的对象,而是借助他自己平时的观察而记忆下来的知觉去表现对象。因此,我们说在描绘对象方面,原始美术、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同出一辙并不为过。

第二,在造型手段上,原始美术家仿佛意识到局部的细节刻画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解脱和欲念上的满足。同时,原始人面对变幻不定的世界的不安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寻求安定的需要,在造型上往往回避对三维物体和有深度物体的表现,把表现对象限制在高度和宽度的展开上。这就形成了我们平常说的“平面意识”。跟原始美术一样,民间美术中民间美术家不是像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那样用一只眼睛观察事物,也不是用静止的眼睛去捕捉对象的片面,在他们的眼中,形象本身就具有各方位的时空感,他们在表现同一座山时,会把山上、山下、山前、山后的动物、植物和人陈铺在一块平面空间里,有时还采用互不遮挡的人物造型。同样,未经专业训练的儿童,往往因对事物的深度和三维缺乏理解和分析,既不懂得透视学,也不恪守重力法则。因而在儿童美术中出现了细节丰富的人物和动物常常飘在空中的画面,而且画面多呈平面。

第三,在整体风貌上,原始美术造型粗犷、色彩强烈、人物怪诞奇特,有的面目手足皆为人形,而腋下生出双翼,跳跃于龙身、鱼背,有的大头短躯、巨鼻阔嘴,手掌伸出三指,如同鸟爪等等。原始人认为这些奇异的造型能赋予艺术品神性与灵气超自然的力量。而民间美术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简朴,不作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粗率、质朴的制作痕迹,恰恰因此而显露出淳朴天然的趣味来。同样,在儿童美术中,由于儿童年幼无知、天真,对自然界的理解尚未模式化,他们以自己的奇异想法来表现,在绘画当中也就表现出稚拙、奇异的风格。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4篇

东海外国语学校

彭华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缩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其次,民间美术的特点,可以完善美术课程内容,使乡村美术教育接“地气”。

一切艺术形式都起源于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美术也不例外。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老祖宗。起源于史前的原始美术虽然不能称之为“民间美术”,但她却是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鲁迅语)。以后的“宫廷美术”、“宗教美术”、“文人美术”,

都是从“生产者的艺术”中派生、演变而成的。

民间美术品种繁多,领域广阔,但凡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玩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见到她的踪迹。民间美术的民族风格特别强烈,各个兄弟民族,各地区的地方特色,无不归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共性之中。那些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意识和审美,无不渗透在每一件作品之中。几千年的民族传统,又一贯地延续在每一段历史时期的作品里,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中国民间美术正是以她那独特的民族风格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放射着独特的异彩。

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同行们比较轻视、甚者是蔑视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认为这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不值得下功夫研究和教学。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之类的传统偏见。他们认为民间美术只要让学生知道一点就可以了,还是该把教学重点放在点、线、面,素描,水彩,油画,水墨画等所谓的“阳春白雪”高雅艺术的学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

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 ,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有更多的喜庆感觉。

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既有自作、自用、娱乐的,又有通过馈赠、交换、买卖的形式,服务于全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村和城乡劳动者。在古代,同时还波及宫廷、宗教和人文美术领域。民间美术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家乡水,家乡情,家乡之物人人亲。芳香扑鼻的泥土气息,既是眷恋家乡,热爱祖国的诱惑济,又是

体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心理素质、生活习俗、意识信仰、审美理想相异性的见证物。为研究民族、民俗、历史、宗教、心理、审美等学科提供了生动全面的形象资料。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无比的丰富。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教材为载体激发学生们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

1、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2、理清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3、挖掘中学美术与民间美术之间相关因素。

4、探索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5、寻找出哪些教学活动能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最大,最有效。

6、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受教者的接受潜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

2、新课标目标的确立。

新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美术情感态度养成目标是其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

3、民间美术教学的研究理论的学术文章: 吴静芳的《传统美与现代工业设计》 李绵璐的《谈民族民间美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找出并分析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关民间美术的教学因素,从强调基础知识到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和学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健康情趣,塑造健全人格。

2、探索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民间美术的教学的方法,探讨民间美术在整个中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价值。

3、通过本课题的演绎,可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结合我校所拥有的特殊施教群体的资源优势(我校在校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美术的发源地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时根据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目标,从中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教学意义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安排有效的实施原则进行规划。根据以上情况,经过先期调查和梳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为17个点进行。

1、东海地方民间美术寻源。

2、灿烂的东海古文明之光

3、鲁兰古城的秦砖汉瓦

4、温泉汉墓的尺牍

5、苏北鲁南的民间陶艺

6、喜庆节日里的对联与剪纸

7、烧满龙的彩色面塑

8、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

9、柳编工艺

10、水晶的艺术

11、放飞飞天的梦想扎风筝

12、古老又年轻的农民画

13、土味十足的乡村社戏脸谱

14、秸秆贴画

15、栽在花盆里的艺术

16、中学民间美术课教材编写研究

17、美术特长生培养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东海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各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读书书目、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课题研究读书书目:

吴静芳的《传统美与现代工业设计》 李绵璐的《谈民族民间美术》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 2014年1月到204年12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

(1)完成资料的收集、学习。 (2)批准立项一个月内上传研究方案

(3)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进展情况。

(5)读完一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专著,上传不少于一篇独立撰写的读书笔记。

(6)上传独立撰写的一篇课堂教学或教育案例分析。 第二阶段: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间美术教学策略。

(2)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进展情况。

(3)上传独立撰写的一篇课堂教学或教育案例分析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美术图形;符号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包含大量的素材、多样的风格、独特的叙事方法以及本土文化的精神资源。民间美术图形的独特之处在于,保留了民间美术图形的原初特点,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美术图形必然会产生流变,但是,由于美术图形局限于民间流传,具有地域性,所以,其原初性完整地保留下来,也成为现代美术图形创作的借鉴资源。

一、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古代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所汲取的精神财富,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民间美术的造型是非常简洁的,其所发挥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而且还易于运用。民间美术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1]。两种性质共存,其中的原始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被流传下来,并符号化,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追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历史渊源,原始人对劳动工具的制造,从其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向,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强大的艺术性通过民间生活的细枝末节体现出来。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以实用为目的创作出来的,保留了原发性的美术形式。从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的,重在对美术图形创作技艺的传承。这种师承的文化传承方法使得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原初性保留下来。但是,由于民间美术创作的人多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文化教育,重视经验,缺少文字记载。如果仅仅依赖于经验传播而没有采用文字传播的形式,通过“口头”传播使得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创作技术可以口头交流。语言随性,不需要雕饰,所传授的技艺更为直观而生动。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地注入时代元素,民间美术图形是将原初的美术表达形式符号化,使得图形的纯朴性得以维持,使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个性得以保留。特别是民间美术创造中融入了具有民间传统意向的精神符号和语言符号,将民间美术符号化则是在民间美术中注入了时代元素,使得民间美术图形更具有时代感。

中国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精神性质的符号,先民创造这样的精神符号,对这种精神符号持有欣赏的态度,这种精神符号所发挥的价值就再将传统的文脉延续下去,不至于消失。要对这些符号很好地把握,就要注重符号特征的传承。作为后人,都要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对于民间美术图形的传承,就要从民间美术的造型入手,树立美术图形的造型观,对图形正面肯定之后,对其美的特征准确定位,分析美术图形的物象谐音以及其隐喻,以在运用民间美术图形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追求形式美,将作品的意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民间美术图形有其固有的美学结构形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想,也是延续至今的精华部分。在继承民间美术图形的民族风格的同时,还要采用通感联想的方法,结合使用精神互渗方法,将民间美术图形中的元素提炼出来并进行创新,赋予其新的内容,实现民间美术图形多样化,对于其功能进行改变,实现其使用价值。

二、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表现手法分析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劳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与中国民间文化、民族活动等方面内容都具有联系,具有民族性特点。通常情况下,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风格多样,类别多样,具体包含绘画、家具器皿、服饰、剪纸、雕塑、食品等众多类别,且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艺术特征:首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的造型和色彩具有简洁、识别性强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一种优美的装饰图形,经常以复合、同构形组合成完整的“意象”图形,在图形中包含大量的人生哲理观、宗教信仰观等方面内容。最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并具的特点,相关人员在进行现代视觉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场合、具体地方对民间美术图形进行设计,从而将民间美术图形中的审美情趣全面展现出来,为中国现代视觉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视觉设计[2]。

以苗族的绣花鞋垫为例,这种民间工艺是苗家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历史非常久远。通过查阅史志以及有关苗家的历史文献就可以明确,绣花鞋垫在200年前就已经在当地盛行了,传承至今已经成为苗族的标志性符号。苗族姑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这门手艺,使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花草、人物、山水、鸟兽等等。苗家绣花鞋垫就是在鞋垫上绣出专属于苗家的美术图形,对于苗家的妇女而言,这也是对她们的聪明才智进行展示的平台。绣花鞋垫可以作为馈赠品赠送给客人,也可以作为男女之间的定情物。在这种鞋垫的工艺制作中,就是将破旧的衣被洗干净之后,拆成布块放在木板上,将淀粉磨成浆之后制作成为糨糊,用来糊布块,一共糊上5层。晒干之后就会形成布壳,将其剪成鞋样,上面贴上白色新布,干燥后就可以在上面绣花了。之后进行“绞边”,即使用条形布扎紧边缝,再围绕内边进行“锁边”,使用的是十字绣的做法,鞋垫上没有图案的空白处就可以进行绣花创作了。

在绣花的过程中包括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使用铅笔在鞋垫的正面将图案的正面绘制出来,之后使用手绣;第二种做法是使用剪纸的创作方法创作图案,将花样在鞋垫的底面贴好,以花样为模板进行刺绣;第三種做法是,按照布的纱纹构思图案,采用手工刺绣的方法。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要求绣花针要细,可以避免损伤到布面[3]。使用的花线要光滑、有韧性,粗细均匀,颜色要全,色彩鲜艳,最好是选择丝质线。绣花鞋垫对花样图案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要求图案不仅要精美别致,还需要刺绣人具有非常好悟性,对于色彩的搭配要准确把握。在刺绣的过程中,要求针脚紧密,刺绣使用的力度要均匀,这样才可以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苗家绣花鞋垫的图案表现手法丰富,充满着民俗气息,民族文化底蕴厚重。苗家绣花鞋垫的刺绣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十字绣、平绣、扣锁、缠针绣等。这些刺绣的针法使用灵活,图案也变化多端,工艺美术效果非常强。

三、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应用中求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是具有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图形符号,流传于民间,是当民间文化的一种记载和传承的方式。民间美术图形传承下来,也就是作为一种图形文化形式传承下来,后人获得这些文化信息,更加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予以保护、传承并创新。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已经被符号化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展现其风采,更多地是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合理运用,而且所运用的不是其“形”,而是其“本”,就是以应用的方式将民间美术图形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民间美术是美术之源,又是美术之流,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透过这些图形就可以解读民间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用艺术的形式将民族生活传统保留下来。民间美术图形的特有之处在于,虽然其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这也正是民间美术图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原因。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包含着丰富的图形资源、文化内涵,对民间美术图形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使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可以突出应用领域的文化性、艺术性和社会性[4]。

以“喜相逢”的纹样为例。这种图案的设计与“太极图”存在着关联性。太极图纹样是两条鱼形的图案所构成,一条为黑色,另一条为白色,被称为“阴阳鱼”。“喜相逢”的纹样在构成上就是对“太极图”的延伸。在图形的表达形式上,是采用了“太极图”的基本骨骼,对于外形经过处理后,依然是运用了圆的基本几何形状,从圆的边缘出发,中间的一条主线呈“S”形走势,将一个整体的圆形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图形,而两个图形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太极所表达的涵义是原始混沌之气,对于中国古人而言,其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形象化地将阴阳轮转表达出来,明确万物在变化中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从“太极图”的构成和形状上来看,其是相对统一的,构成了和谐的几何形式,体现出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美感。将“太极图”延伸为“喜相逢”纹样,就是运用了中华民族纹样中的吉祥寓意,用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图像的表现形式来看,为一上一下、一正一反,图形生动优美,是对“S”形构图的突破。

在现代的现代标志设计中,这种图案被广为利用,香港凤凰卫视的LOGO设计所采用的说就是“喜相逢”纹样。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借助中国民间美术吉祥图形“喜相逢”的图形,并在设计工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剪纸的手艺,将凤凰的主体使用富于律动的团块造型进行展现,从而增加了现代视觉设计的文化性。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一凤一凰在圆形的空间中振翅高飞,会给人以铿锵和鸣之感,将凤凰媒体所具备的特点展示出来,也象征着品牌立意高远,将凤凰卫视的发展精神准确地表达出来。从LOGO设计上来看,为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所表达的是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是这种不同是可以互补的,是相互交融,体现了融汇的涵义,也是包容的体现,华夏文明从中表达出来[5]。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美术图形中的“意”,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符号形式的差异性,保留其单纯、简洁的手法,运用其表现真诚情感之处,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道路从而真正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图形,使传统民间美术这个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的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巍译,吴美双.陕西户县农民画图形的艺术特点[J].考试周刊,2010,(32):49-50.

[2]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王佳.析中国民間美术与图形创意之关联[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3):384.

[4]范春晓.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构图形式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12,(03):75-76,72.

[5]宗恒.从“谐音”看传统图案在现代的运用[J].美术界,2012,(03):77-77.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民间美术发展范文第6篇

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民间美术种类很多,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存在历史试卷分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所谓民间美术 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民间剪纸

剪纸,也叫刻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最简单,最普遍,因此也最为普及。剪纸的基本加工技艺是镂空雕刻,是用剪刀或刻刀来进行的,这种装饰工艺在纸的发明以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1.剪纸 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料。

2、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剪纸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从艺术风格来看,北方地域剪纸粗犷纯朴、古拙随意;南方剪纸工细优美、华丽明快。从剪纸作者来看,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以剪刀剪纸,其艺术表现形式是超时空的观念构成、观念造型与观念色彩。以城市、农村男性为主的民间艺人则多以刀镂刻,玲珑剔透、工细严整、优雅华贵,以写实风格的剪纸艺术语言为主。

3、剪纸艺术在我们国家渊源流长,分布比较广泛,在长时间的发展和传播中,在不同的地方区域,很自然性地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于是,剪纸艺术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就形成了风格特异的几大派别,主要有以下几家:

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磁性剪纸

造型手段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民间剪纸的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愿望等精神追求。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处于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作者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第一节:木板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理愿望的一种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与特色

(一) 北方主要年画产地与特色

天津的年画多出自杨柳青镇及其周围的画店,相传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至清代极为兴盛。年画构图丰满和谐,线条匀称流畅,版刻粗犷简朴,色彩对比强烈,其题材多为历史故事,戏曲话本,民间传说,仕女娃娃等吉祥喜庆的内容,还有一些反映世俗生活的作品。

山东省境内的主要年画产地有聊城、高密、潍县等,以潍县出品的年画最负盛名。潍县木版年画相传于明代末年,早期风格特征与天津杨柳青年画相近,多为半印半画制作而成。其所出风俗年画尤具特色。高密年画始于清代中期,以整张纸大小的“大挂画”最具特色,大挂画分为“半印半画”和“朴灰画”两种,半印半画年画制作方法与天津杨柳青相似,扑灰画制作工序较为复杂。聊城是山东西部的主要年画产地,生产年画以门神和美女娃娃最具特色。

河南省出产的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地处开封西南的朱仙镇。朱仙镇所出年画多为小幅,题材多是戏曲有事,历史人物和吉祥图案,还印制各种纸马和门神画。画面简洁,造型概括庄重,线条粗犷有力,用色单纯浓烈,给人以古朴凝重之感。

(二) 南方主要年画产地与特色

江苏省境内几乎各地区都有年画生产,生产的年画多为门神、纸马之类,唯苏州、扬州生产的年画品最为齐全。苏州是民间历史上的刻版中心之一,所产年画刻印精细,世称“姑苏版”。因生产年画的作坊多集中于桃花坞一带,故在当地又叫桃花坞年画。

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年画,深受其影响。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物理事物的一幅风俗画。

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1.桃花坞年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常以紫色调表现欢乐气氛,色彩上多在墨线上套印红,黄,蓝,绿,紫,五色,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民间花坛称为------姑苏版

2.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题材的一大种类便是娃娃,都象征吉祥美好,非常惹人喜爱。

小结:通过赏析以上年画,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 第一节:民间玩具

5、编织(2分钟)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草,玉米皮边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料编织出精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且美观的工艺品。

3.刺绣.:

“针绣”,俗称“绣花”。民间刺绣常以剪纸作为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有跳跃感,显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刺绣者往往根据所做的物件的形状来构图。采用“适形造型”的方法,达到饱满、对称、均衡等审美要求。

4.玩具

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多图案采用谐音和寓意的方式表达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 1.象征性,寓意性(谐音与寓意)

象征性:福、禄、寿 : 祝福老人长寿安康 五毒图案: 辟邪,保佑健康平安

虎的图案:虎的威严保佑儿童同时长的像虎一样威武健壮 寓意性:连(莲)年有余(鱼):丰收 五福(蝠)捧寿 : 祝寿 石榴、葡萄、鱼:多子 牡丹: 富贵

民间美术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谐音:民间俗称“口彩”。

在民间美术中,最为常用的谐音方式,是使一级画面表达出吉祥的象征意义。

2、 喻意:有“明喻”,“暗喻”等类型。

在民间美术中,常用喻意手法,将一件物体或一级画面表达出美好的意义。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