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考试题型:选择题20分,填空题40分,简答题4*5=20分,论述1*10=10分,问卷调查10分(只要填下就送分)。考试内容为《学生手册》里面的《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管理规定》39页、《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54页、《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172页、《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奖励办法》99页、《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暂行办法》107页等校纪校规知识,以及校史和安全方面、资助方面、心理方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1.学分制:我校学生毕业需达到190学分 2.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3至6年;标准学制为5年的弹性学习年限为4至7年,在未达到退学条件的前提下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最长延长年限为二年
3.注册:在校生须在每学期开学前两天内,由本人持学生证到所在学院报到、到学生注册中心办理注册手续。未经请假或到校不按期报到注册者,以旷课论处。逾期两周不报到注册,且未办理暂缓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未按规定缴纳学费者,不准注册。
4.课程考试:学生旷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三分之一,或未完成作业三分之一,或课程内实践部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具备考试资格,必须重修,该课程成绩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成绩以零分计载。
5.补考:
(一)对于必修的理论课程考核不及格,学校提供一次补考机会。
(二)未经批准不参加课程考试者不得参加补考。(擅自旷考的,申请缓考的可以参加补考)
(三)学生不参加补考以及补考不及格、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不及格,必须参加下一轮选课,选中后重新进行修读(即重修)。 6.退学警告、编下与退学
学生有以下情形者给予退学警告并必须编下: (1)一年级取得学分35个,编下;25,劝退 (2)二年级累计取得70个,编下; (3)三年级累计取得120个,编下;
一次考试作弊者,给予退学警告(同时取消学位) 7.学生有一下情形者,予以退学 (1)二年级累计取得学分50个; (2)编下次数超过两次;
(3)一学期累计旷课达50学时,或者个学期累计旷课达80学时的; (4)休学期满,未按规定附学的;
(5)未请假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6)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注册无正当理由的; (7)本人申请退学的
(8)经学校诊断患有疾病(精神病、癫痫等)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学习的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奖励办法》
1.奖学金类别及名称:
(1)国家级别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 (2)校级奖学金: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1500元,一般按人数3%评定、校二等奖学金800元,一般人数的6%评定、校三等奖学金400元,一般按人数14%评定)
(3)专项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科技活动奖、学习进步奖、社会活动奖、文艺活动奖、体育活动奖)
(4)社会捐资奖学金 (5)其他奖学金 2.荣誉称号及名称
(1)个人:优秀毕业生、十佳大学生、优秀三好学生(按人数1%评定)、三好学生(按人数10%评定)、优秀学生干部(按人数2%评定)、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社团干部等
(2)集体:优秀党支部、青年文明号、优秀团支部、先进社团、先进班级、先进宿舍等
3.以上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一般一学年评选一次。
4.奖学金评选程序
(1)学生本人根据条件提出申请,或班集体组织推荐申报
(2)学院评审小组进行申请资格审核,初评,公示,并将评选结果及公示情况报领导小组审批
5.荣誉称号申请程序
(1)学校设立的个人荣誉称号的评选,由学生本人根据条件提出申请,并经班级评议,学院初评,公示后,报学生奖励工作小组审批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暂行办法》
1.测评内容包括:德(22%)、智(65%)、体(8%)、能(5%)
2.每学年进行一次,德、体、能在上半学期末进行(每年6月份),智在下半学期开学(每年9月份)之后成绩出来后进行,最后总测评。
3.测评程序:自我小结,动员和讲评,相互测评,统计和处理,公布结果
4.综合测评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毕业就业,学籍处理等主要依据
《合肥工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1.困难生等级:特殊困难(无经济来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又无其他经济资助,学生本人在校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学习开支);困难学生(家庭收入低或者无固定收入,学生在校的基本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一般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学生学习及基本生活费用) 2.认定程序:
(1)学生提交认定申请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评议 (3)学院认定小组审核班级认定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 (4)学院审核通过后,进行公示5天 (5)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资助服务中心
3.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上大学后可以申请)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目前很多同学都是办理的生源地贷款) 4.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试行》
1.违纪处分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二)严重警告;
(三)记过;
(四)留校察看;
(五)开除学籍。
2.学生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对不听劝阻造成后果者,视其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3. 学生不得参与非法传销或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违者,视其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4.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者,给予下列处分:
(一)对肇事的,视其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
(二)对打人的,视其情节,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打架过程中致伤他人、造成后果者,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三)聚众斗殴,视其情节,未造成后果的,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造成后果的,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对策划者,加重处分。邀约校外人员到校内打架斗殴的,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四)持械、持凶器打人的,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五)威吓、辱骂、围攻或殴打教育工作者,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不能打架,否则最低是警告处分)
5.学生在校期间应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违者按旷课论处并相应给予下列处分:
(一)一学期旷课累计达20学时的,给予警告处分;
(二)一学期旷课累计达25学时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三)一学期旷课累计达30学时的,给予记过处分;
(四)一学期旷课累计达40学时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五)无故迟到、早退累计3次按旷课1学时计旷课学时数;无故不参加实践教学、军训和劳动等活动者,按每天6学时计旷课学时数;未经批准擅自离校或逾期不归者,按每天6学时计旷课学时数。(这个要记一下,很可能会考)
6.对参加考试,有作弊行为或违反考场纪律者,给予下列处分:
(一)违反考场纪律的,情节较轻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者,给予记过以下处分;
(二)考试作弊的,视其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协同作弊或组织作弊、使用通讯方式作弊的,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三)由他人代替考试或替他人参加考试的,视其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四)以任何方式窃取试卷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五)参加全国统考作弊的,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六)干扰教师阅卷评分或无理纠缠,经教育不改的,视其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威胁教师以致使用暴力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考试严格要求不能作弊,一旦报上去不仅是行政处分,同时也会取消学位)
7.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应当在处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安徽省教育厅备案
8.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9.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管理规定(试行)》
1.合肥工业大学校训:“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4.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
(三)一般院校转入我校的;
(四)保留学籍、休学期间的;
(五)已达退学标准的
(六)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5.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颁发肄业证书
6.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安全知识》
一、防火:(可能是简答)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 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 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 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知识普及: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二、防电: (可能是简答)
1、没有人时要记得断电,拔掉电源、
2、不使用带有床头夹的台灯,以免灯泡碎裂带来的安全隐患
3、熄灯后不要有偷电及插电现象,以免带来安全隐患
三、防盗: (可能是简答)
1、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同学们如有从家中带来的数目比较大的现金,要及时就近存入银行,防止丢
失;照相机、手机、、电脑、mp3等贵重物品最好放在抽屉、柜子里,以防盗贼顺手牵羊,盗走物品;离
开宿舍时最好把能带走的贵重物品都带走。放假离校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委托可靠的人保管。
2、每个同学都要养成随手关门锁门的习惯。不管里面是否有人在睡觉,离开宿舍都要锁门(不要反锁,在 里面可以开门),不要怕麻烦。
3、不能随便留宿他人。不要违反学院的住宿管理规定,随便将熟人带到学生宿舍留宿,以免造成不良后 果。
4、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认真外来人员在宿舍作案,有的以兜销为名,一旦宿舍管理松懈,便
随便进出,顺手牵羊偷走现金、衣物;有的先进入宿舍踩点,摸清情况,伺机撬门破锁大肆进行盗窃;
还有些学生宿舍的惯犯,打扮成学生的模样在宿舍区到处乱窜,遇到有机会就下手。同学门若遇到这类
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就要认真询问,防止盗窃案件的发生。
5、换人换锁。许多新同学的学院后,从别人手上接过来的钥匙就一直用着,这样容易被那些心术不正的人钻空子,因此,新入学的同学要及时换锁,防止钥匙失控,宿舍被盗。
6、放假期间,学生的行李物品要集中保管
7、身上不要带太多现金,这样即使被盗,也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8、发生被盗窃案,要及时报案,不要私了,且要保护好被盗现场,积极破坏公安部门开展调查破案。
四:校园保卫电话63831110(翡翠湖校区)、62901110(屯溪路校区) 校医院电话:63831120(翡翠湖校区)、62901120(屯溪路校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能是填空题) 2.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会考简答或者论述)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十三五规划内容(可能会考填空题)
1.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时间:2015年10月26-29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3.三个坚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4.两个百年目标:一是到20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规划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6.五种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7.小班辅导已经上过两次,学时3个小时,讨论各班已经讨论过了
8.主题班会:我院11月份主题班会为“规划大学时间,精彩大学生活”,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已经召开,12月份主题班会为“诚信教育”,预计12月中下旬召开。
《校史》
1.今年是我校建校70周年(1945年成立)
2.学校校训:“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mis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MIS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分析设计)
系部名称 : 信息与管理工程系 学生姓名 : 王 鸣
专业名称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 信管0402班
时间 :
2006 年 12 月11 日 至
2006
年12 月 22 日
目 录:
一.可行性分析 4
二.系统分析部分 4 1.业务流程图 5 2.数据流程图 5 3.功能分析图 6 4.数据字典 7 5.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8 6.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 9
三.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9 2.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9 3.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 9 4.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9 5.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 12 6.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14 7.程序设计说明书 14
四.系统实施部分
1.程序框图 14 2.源程序 18 3.模拟运行数据 71 4.打印报表 72 5.系统使用说明书 72
五.附录或参考资料
1 设计任务书
信管专业
2004级MIS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要求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到的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与软件设计技术及方法综合运用到实际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提高同学们对软件的综合分析与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组织能力,数据的提取、处理能力;软件结构的分析设计,复杂界面与输入输出设计能力;学习常用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
二、设计内容: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系统需求:
本系统主要是用于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可以完成对学生信息添加、班级管理、查找等操作,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方便有效的科学管理。
2、主要功能描述 1)权限管理
主要是用户的等级和权限的划分。分3级管理员,超级用户、只读用户、普通用户,权限可以自定义添加和删除。 2)班级管理
添加班级、浏览班级、查询班级。 3)学生档案管理
浏览档案、添加档案、查询档案。
4)课程设置:基本课程设置和班级课程设置。
5)成绩管理:考试类型设置、成绩添加浏览和查询。
6)打印报表:可以打印学生的档案和成绩等相关的信息报表。
三、设计要求
结合所学习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具体方法,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库知识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进行相对复杂数据的分析与设计,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
2、学习使用VB的数据环境设计器和数据报表设计器进行报表输出设计。
3、学习使用visio工具进行常用软件图形的绘制。
4、进一步熟练进行软件系统的界面设计,深入掌握界面设计元素。
5、提供相应的软件设计报告。报告要求有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流程图、数据流程图、软件结构图、数据库设计说明和软件说明书。
6、提供与设计报告相一致的软件系统。
7、每四人为一个课题组,自由组合,检查相应的小组讨论,讨论结果计入平时成绩。
8、报告书写规范见附件。
四、时间安排(共两周10天)
1、第一周的周
一、周二(2天):查阅资料、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要求画出
2 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及数据流程图,并设计各类报表的格式。(图书馆)
2、第一周的周三到周五(3天):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字典,并进行数据库及数据查询设计。(机房)
3、第二周的周一周二(2天):进行软件结构设计,包括软件功能的划分、输入输出界面的设计。(机房)
4、第二周的周三:(1天):进行输出报表的设计。(机房)
5、第二周的周四:(1天):全面进行系统调试。(机房)
6、第二周的周五:(1天):作业检查,提交报告及设计好的软件。(机房)
五、考查方式
1、考勤20%
2、文档40%
3、程序40%
六、地点
信管系机房
3 正文: (1)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管理学生信息的意义:
在各大中小学校,用计算机管理学校的信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用计算机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增强了学校资料的安全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能力,为此,用计算机来管理学校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大学生,希望能有所贡献。用我三年的所学编制了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桂阳一中进行更有效的学籍档案管理。
可行性研究:
目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经济上可行性:
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本系统的开发,为学校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第四,本系统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技术上可行性:
本系统的开发我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数据量需求。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新系统服务器/客户端的结构提供了硬件的支持。
使用Visual Basic6.0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它作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指令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的保障为开发满足客户要求的系统,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运行上可行性:
本系统为一个小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学校的电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因此,本系统在运行上是可行的。 法律可行性:
本系统纯为私人设计,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涉及合同、责任等与法律相抵触的方面。因此,本系统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2)系统分析部分
4 1)业务流程图
用户学生名单基本信息管理学生情况统计查询浏览表操作人员学生学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学生学籍管理 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务管理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单教师教学计划排课课表学生
2)数据流程图
5 用户学生名单学生学生登记表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学籍查询浏览表查询浏览表操作人员学生学籍管理各系部教学计划教务管理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单教师教学计划排课课表打印课表学生
3)功能分析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奖惩信息管理个人信息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用户查看所有班级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班级信息查询学生学籍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学籍信息查询课程信息添加修改删除课程信息查询成绩信息添加修改删除成绩信息查询学生奖惩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奖惩信息按学号查询个人信息
4)数据字典 数据存储字典
(1)存储文件名:班级和课程
标识符:class_Cour
数据结构:
班级号
class_No
课程名称
course_Name (2)存储文件名:班级信息
标识符:class_Form
数据结构:
班级号
class_No
班级名称
class_Name
导员名称
class_Teacher
备注信息
class_Remarks (3) 存储文件名:课程信息
标识符:course_Form
数据结构:
课程名
class_Name
课程列表
class_Rem (4) 存储文件名:奖惩信息
标识符:prize_Form
数据结构:
奖惩名
class_Name
奖惩列表
class_Rem (5) 存储文件名:奖惩信息
标识符:prize_Stud
数据结构:
奖惩号
prize_No
奖惩学号
prize_Stu
奖惩日期
prize_Data
奖惩名
prize_Name (6) 存储文件名:成绩信息
标识符:score_Form
数据结构:
成绩号
score_No
考试期号
score_Per
班级号
score_Cla
学号
score_Stu
科目
score_Cou
成绩
score_Sco (7) 存储文件名:个人信息
标识符:student_Form
数据结构:
学号
student_No
姓名
student_Name
性别
student_Sex
出生日期
student_Bir
班级号
student_Cla
电话
student_Tel
入学日期
student_Esd
籍贯
student_Add
备注
student_Rem (8) 存储文件名:用户信息
标识符:user_Form
数据结构:
用户名
user_ID
登陆密码
user_PWD
用户日期
user_DATA 5)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处理名:用户名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用户信息管理”后出现用户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添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
处理名:班级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班级信息管理”后出现班级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所有班级信息和添加,修改,删除班级信息。
处理名:学籍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学籍信息管理”后出现学籍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所有学生学籍信息和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学籍信息。
处理名:课程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课程信息管理”后出现课程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所有班级课程信息和添加,修改,删除班级课程信息。
处理名:成绩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成绩信息管理”后出现成绩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所有成绩信息和添加,修改,删除成绩信息。
处理名:奖惩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奖惩信息管理”后出现奖惩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所有奖惩信息和添加,修改,删除奖惩信息。
处理名:个人信息处理
处理过程: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后,点击“个人信息管理”后出现个人信息管理界面,可以用于查询个人信息。
6)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新系统模型)
(3)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奖惩信息管理个人信息查询添加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查询班级信息添加班级信息修改班级信息删除班级信息查询学籍信息添加学籍信息修改学籍信息删除学籍信息查询课程信息添加课程信息删除课程信息添加成绩信息查询成绩信息修改成绩信息删除成绩信息查询奖惩信息添加奖惩信息删除奖惩信息查询个人信息
2)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3)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
4)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5)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
6)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7)程序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部分
1)程序框图
2)源程序
学生信息管理图形界面程序设计如下:
Dim i As Long Private Sub Form_Load()
Label1.ForeColor = &H8000000E
Label1.FontSize = 12
Label1.AutoSize = True
i = Image2.Width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Resize()
Image1.Top = 0
Image1.Left = 0
Image1.Height = Me.Height
Image1.Width = Me.Width
Image2.Top = Me.HeightImage2.Width
Label1.Top = Me.Height100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i = i + 50
Label1.Left = Me.Width1
22
.TextMatrix(.Rows1
End With
mrc.Close
OK = False
miCount = 0 End Sub
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
OK = False
Me.Hide End Sub
Private Sub cmdOK_Click()
txtSQL = "select * from user_Form where user_ID = & txtUserName.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True Then
MsgBox "没有这个用户,请重新输入用户名!",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txtUserName.SetFocus
Else
If Trim(mrc.Fields(1)) = Trim(txtPassword.Text) Then
OK = True
mrc.Close
Me.Hide
UserName = Trim(txtUserName.Text)
Else
MsgBox "输入密码不正确,请重新输入!", vbOKOnly + vbExclamation, "警告"
txtPassword.SetFocus
txtPassword.Text = ""
End If
End If
miCount = miCount + 1
If miCount = 3 Then
34
Me.Hide
End If
Exit Sub End Sub
Private Sub txtPassword_KeyDown(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EnterToTab KeyCode End Sub
Private Sub txtPassword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If KeyAscii = 13 Then
Call cmdOK_Click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txtUserName_Click()
txtPassword.Text = "" End Sub
Private Sub txtUserName_KeyDown(KeyCode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EnterToTab KeyCode End Sub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界面程序设计如下: Private Sub claiMenu_Click()
frmcla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couiMenu_Click()
frmcou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cusiMenu_Click()
frmcus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MDIForm_Load()
dColor.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MDIForm_Resize()
If Me.Height > 1100 Then
dColor.Height = Me.Height180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prpiMenu_Click()
frmprp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scoiMenu_Click()
frmsco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stsiMenu_Click()
frmstsi.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sumiMenu_Click()
frmsumi.Show End Sub
奖惩信息管理界面程序设计如下: Dim mrc As ADODB.Recordset Dim MsgText As String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xtSQL As String
If Text1(0) = "" Then
MsgBox " 奖惩名称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Text1(0).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txtSQL = "select * from prize_Form where prize_Name= & Trim(Text1(0))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MsgBox "此奖惩名称已经存在!", vbOKOnly, "警告"
Text1(0).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mrc.Close
txtSQL = "select * from prize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mrc.AddNew
mrc.Fields(0) = Trim(Text1(0))
36
mrc.Fields(1) = Trim(Text1(1))
mrc.Update
mrc.Close
Text1(0) = ""
Text1(1) = ""
MsgBox "奖惩信息添加成功!", vbOKOnly, "提示"
List1T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If List1.Text <> "" Then
txtSQL = "delete from prize_Form where prize_Name= & Trim(List1.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MsgBox "奖惩信息已经删除!", vbOKOnly, "提示"
List1Text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MSFlexGrid1.Cols = 5
MSFlexGrid1.ColWidth(0) = 300
MSFlexGrid1.ColWidth(1) = 0
MSFlexGrid1.ColWidth(2) = 0
MSFlexGrid1.ColWidth(3) = 1200
MSFlexGrid1.ColWidth(4) = 1200
MSFlexGrid1.TextMatrix(0, 3) = "奖惩日期"
MSFlexGrid1.TextMatrix(0, 4) = "奖惩名称"
MSFlexGrid1.Rows = 1
Text3(0) = GetRkno
List1Text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MouseMove(Button As Integer, Shift As Integer,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Label6(0).BackColor = &HC0C0C0
Label6(1).BackColor = &HC0C0C0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Resize()
dColor.ZOrder 1 End Sub Private Sub List1Text()
Dim txSQL As String
Dim mrcc As ADODB.Recordset
txSQL = "select * from prize_Form "
37
Set mrc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List1.Clear
Do While Not mrcc.EOF
List1.AddItem Trim(mrcc!prize_Name)
mrcc.MoveNext
Loop
mrcc.Close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GetRkno() As String
GetRkno = Format(Now, "yymmddhhmmss")
Randomize
GetRkno = GetRkno & Int((991).Type
Case adDBDate
.TextMatrix(.Rows1) & "", "yyyy-mm-dd")
Case Else
.TextMatrix(.Rows1) & ""
End Select
Next i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mrc.Close End Sub
Private Sub Text2_Change()
Dim txtSQL As String
txtSQL = "select * from prize_Stud where prize_Stu= & Trim(Text2)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ShowData End Sub
成绩信息管理程序设计如下: Dim mrc As ADODB.Recordset Dim MsgText As String
40 Private Sub Combo1_Click(Index As Integer)
Dim txSQL As String
If Index = 0 Then
tx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_Form where student_Cla= & Trim(Combo1(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True Then
MsgBox "请先进行班级设置!", vbOKOnly, "提示"
Else
With Combo1(1)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student_NO)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txSQL = "select * from class_Cour where class_NO= & Trim(Combo1(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True Then
MsgBox "请先进行班级设置!", vbOKOnly, "提示"
Else
With Combo1(2)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course_Name)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bo2_Click(Index As Integer)
Dim txSQL As String
If Index = 0 Then
txSQL = "select DISTINCT score_Stu from score_Form where score_Cla= & Trim(Combo2(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2(1)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score_Stu)
41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txSQL = "select DISTINCT score_Cou from score_Form where score_Cla= & Trim(Combo2(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2(2)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score_Cou)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bo3_Click(Index As Integer)
Dim txSQL As String
If Index = 0 Then
tx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_Form where student_Cla= & Trim(Combo3(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3(1)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If mrc!student_NO <> .Text Then
.AddItem Trim(mrc!student_NO)
End If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txSQL = "select * from class_Cour where class_NO= & Trim(Combo3(0).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3(2)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If mrc!course_Name <> .Text Then
.AddItem Trim(mrc!course_Name)
42
End If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xtSQL As String
If Text1(1) = "" Then
MsgBox "考试期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Text1(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Combo1(0).Text = "" Then
MsgBox "学生班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1(0).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Combo1(1).Text = "" Then
MsgBox "学生编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1(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Combo1(2).Text = "" Then
MsgBox "考试课程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1(2).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ext1(2) = "" Then
MsgBox "考试分数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Text1(2).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txtSQL = "select * from score_Form where score_Per= & Trim(Text1(1)) & and score_Cla= & Trim(Combo1(0).Text) & and score_Stu= & Trim(Combo1(1).Text) & And score_Cou= & Trim(Combo1(2).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MsgBox "同次同人同科只能添加一次", vbOKOnly, "警告"
Text1(2) = ""
Combo1(0).SetFocus
Exit Sub
43
End If
txtSQL = "select * from score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mrc.AddNew
mrc.Fields(0) = Trim(Text1(0))
mrc.Fields(1) = Trim(Text1(1))
mrc.Fields(2) = Trim(Combo1(0).Text)
mrc.Fields(3) = Trim(Combo1(1).Text)
mrc.Fields(4) = Trim(Combo1(2).Text)
mrc.Fields(5) = Trim(Text1(2))
mrc.Update
mrc.Close
MsgBox "考试信息添加成功!", vbOKOnly, "提示"
With MSFlexGrid1
.Rows = .Rows + 1
.TextMatrix(.Rows1, 1) = Trim(Text1(1))
.TextMatrix(.Rows1, 3) = Trim(Combo1(1).Text)
.TextMatrix(.Rows1, 5) = Trim(Text1(2))
End With
Text1(2) = ""
Combo1(0).Clear
txtSQL = "select * from class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1(0)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class_NO)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Combo1(1).Clear
Combo1(2).Clear
Text1(0) = GetRkno
MSFlexGrid1.TopRow = MSFlexGrid1.Rows1
Select Case mrc.Fields(i).Type
Case adDBDate
.TextMatrix(.Rows1, i) = mrc.Fields(i) & ""
End Select
Next i
mrc.MoveNext
Loop
.Visible = True
End With
Frame1.Visible = False
mrc.Close
Text2(1) = ""
txSQL = "select DISTINCT score_Cla from score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2(0)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score_Cla)
mrc.MoveNext
& "", 46
Loop
End With
End If
Combo2(1).Clear
Combo2(2).Clear
Text2(2)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Dim txtSQL As String
Text2(1) = ""
txtSQL = "select DISTINCT score_Cla from score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With Combo2(0)
.Clear
Do While Not mrc.EOF
.AddItem Trim(mrc!score_Cla)
mrc.MoveNext
Loop
End With
End If
Combo2(1).Clear
Combo2(2).Clear
Text2(2) = ""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5_Click()
Dim j As Integer
Dim txtSQL As String
If Text3(0) = "" Then
MsgBox "清选择要修改的纪录!", vbOKOnly, "提示"
MSFlexGrid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ext3(1) = "" Then
MsgBox "考试期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Text3(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Combo3(0).Text = "" Then
MsgBox "学生班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3(0).SetFocus
Exit Sub
47
End If
If Combo3(1).Text = "" Then
MsgBox "学生编号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3(1).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Combo3(2).Text = "" Then
MsgBox "考试课程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Combo3(2).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ext3(2) = "" Then
MsgBox "考试分数不能为空!", vbOKOnly, "提示"
Text3(2).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txtSQL = "select * from score_Form where score_NO<> & Trim(Text3(0)) & And score_Per= & Trim(Text3(1)) & and score_Cla= & Trim(Combo3(0).Text) & and score_Stu= & Trim(Combo3(1).Text) & And score_Cou= & Trim(Combo3(2).Text)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If mrc.EOF = False Then
MsgBox "同次同人同科只能添加一次", vbOKOnly, "警告"
Text3(2) = ""
Combo3(0).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txtSQL = "Delete from score_Form where score_NO= & Trim(Text3(0)) & "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txtSQL = "select * from score_Form"
Set mrc = ExecuteSQL(txtSQL, MsgText)
mrc.AddNew
mrc.Fields(0) = Trim(Text3(0))
mrc.Fields(1) = Trim(Text3(1))
mrc.Fields(2) = Trim(Combo3(0).Text)
mrc.Fields(3) = Trim(Combo3(1).Text)
mrc.Fields(4) = Trim(Combo3(2).Text)
mrc.Fields(5) = Trim(Text3(2))
mrc.Update
mrc.Close
MsgBox "考试信息修改成功!", vbOKOnly, "提示"
j = 0
For i = 1 To MSFlexGrid1.Rows1
mis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1 系统设计准则及结构
1.1 模块化设计原则
1.1.1 通用原则
平台化系统需要做到通用的原则, 统一定义数据库结构, 只要确定其所需要的数据参数, 按照定义好的结构, 就可以生成需要的功能模块。
1.1.2 平台原则
即在针对各个不同的企业单位作相应的二次开发的时候, 都是依靠该平台系统, 由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的功能模块, 适当地输入所要添加的数据以及固定的数据库结构, 即可达到符合一般使用需要的系统。
1.2 构件的分层
(1) 系统构件层是指整个系统支撑和运行环境都使用的构件, 如登录构件、邮件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
(2) 通用构件层是指在各应用领域中具有较大复用价值的功能性构件, 如报表构件、查询构件、统计构件等。
(3) 领域专用层也可以称为业务应用层, 是指针对某个特定领域中所开发的构件, 在其领域中有一定的复用价值。它一般粒度比较大, 要求较高的抽象级别。如以某制造企业系统为例, 该层会包括决策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构件。
1.3 设计结构
(1) 如果该请求只是简单地请求下一个页面, 则请求被分发到目的视图, 由视图控制器直接将用户请求通过复合视图的装配, 呈现给用户。 (2) 如果该请求包含对业务逻辑的调用, Servlet就把请求中的数据分离出来并创建一个正确类型的事件对象该通用框架完整地描述了一个用户请求产生之后, 系统所做的一个工作流程, 由于在流程中引入了大量的设计模式, 使得系统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得到了保障, 为后期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2 MIS系统应用
一般MIS系统都是针对机构、部门进行管理的, 这里我们以物业管理系统中的“部门大事记”这样一个表单为例来说明如何应用本方案, 不需添加多余代码即可实现这个表单管理。假设部门大事记包含以下内容:部门名称、事件类型、标题、时间、内容、备注、记录日期、记录人。我们根据这些内容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部门大事表, 并设该表的主关键字“流水号”为自动增量字段。并在“表单编辑参数配置表”中配置如图1记录。
然后调用通用编辑页面, 传入参数, 如发布路径:h t t p://P u b l i c E d i t.j s p?tablename=T_BMDS。即可显示如图所示的编辑页面, 在该页面上录入信息点击“确定”按钮, 系统校验录入内容后把录入内容存入数据库中。
3 结语
大部分MIS系统, 在功能上有类似之处, 因而利用软构件的技术满足了多个应用领域的要求, 使得各种技术形成的软构件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重用, 把开发过程大大简化。在这种基于软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下, 软件公司以开发软部件为主要业务, 提供规格化的软部件。系统集成商则汇总部件, 组合成能完成不同功能的软构件, 将自己的核心技术构件化。正是这两者之间分工的泾渭分明, 将软件行业工业化逐渐推向成功。
摘要:传统的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是针对不同的应用, 需要开发不同的MIS系统, 即使这些应用问题属于同一类型, 也都要经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 原有的MIS系统很难适应新的需求, 本文主要是介绍通用构件框架结构设计分析及应用。
关键词:MIS系统,通用框架结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芳.C/S结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 2001.
[2] 原亚飞.基于设计模式的MIS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07.
[3] 王景涛, 罗燕京, 樊东平.MIS系统构件化开发方法中连接器构件的设计[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mis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5 555 时基电路
陈娟
1007010090
杨茂
100701008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555 时基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对此芯片的正确使用。
2.学会分析和测试用 555 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R-S 触发器等三种典型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示波器
2.器件 :
NE556,(或 LM556,5G556 等)
双时基电路 1 片
二极管 1N4148
2 只
电位器 22K,1K
2 只
电阻、电容
若干
扬声器
一支 三、实验内容:
1.555 时基电路功能测试
本实验所用的 555 时基电路芯片为 NE556,同一芯片上集成了二个
各自独立的 555 时基电路,图中各管脚的功能简述如下:
TH 高电平触发端:当 TH 端电平大于 2/3Vcc,输出端 OUT 端低电平,
DIS 端导通。
TR 低电平触发端:当 TR 端电平小于 1/3Vcc,OUT 端呈现高电平,
DIS 端关断。
R 复位端:R=0,OUT 端输出低电平,DIS 端导通。
VC 控制电压端:VC 接不同的电压值可以改变 TH,TR 的触发电平值。
DIS 放电端:其导通或关断为 RC 回路提供了放电或充电的通路。
OUT 输出端:
表 9.1 TH TR R OUT DIS X X L L 导通 >2/3Vcc >1/3Vcc H L 导通 <2/3Vcc >1/3Vcc H 原状态 原状态 <2/3Vcc <1/3Vcc H H 关断 芯片的功能如表 9.1 所示,管脚如图 9.1 所示,功能简图如图 9.2 所示。
图 9.2
图 9.1 时基电路 556 管脚图
图 9.3
测试接线图
图 9.4 多谐振荡电路
经试验验证表 1 9.1 各项功能均与实验相符。
2. 555 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 9.4 所示。
(4)根据上述电路的原理,充电回路的支路是 R 1 R 2 C 1 ,放电回路的支路是 R 2 C 1 ,将电路略作修改,增加一个电位器 R W 和两个引导二极管,构成图 21.5 所示的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其占空比 q 为 q=R 1 /(R 1 +R 2 )
改变 R W 的位置,可调节 q 值。
合理选择元件参数(电位器选用 22KΩ),使电路的占空比 q=0.2,调试正脉冲宽度为 0.2ms。
调试电路,测出所用元件的数值,估算电路的误差。
图 9.5
实验中测得: R1=15KΩ、R2=5KΩ、C=0.033uF,由公式:q=R 1 /(R 1 +R 2 )及 T=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得:
q=0.75;T=1.167us 实验总结:
mis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课程:__________实验名称: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完成者:_______合作者:_________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设备:
三、 实验原理: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 实验结果分析:
mis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实验名称: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组
号:一组
角色号:B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日
期:2014.4.19
一,实验目的
了解IP数据报的格式、观察接收端数据报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6. 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7. 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8. 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三,实验结果及现象,说明的问题。
1、网络结构:
说明:本组的IP分配与下图不一致。
IP实际分配情况: A:172.16.0.15 E:172.16.0.12 C:172.16.0.13 B:路由一 172.16.0.11 路由二 172.16.1.11
D:172.16.1.14 F:172.16.1.20
2、同一子网内的实验(未要求): 主机B暂不参与
3、不同子网的实验: 同一子网发送数据:
目的MAC地址:00B0C4-017D49 (主机B) 目的IP地址:172.16.0.13 (主机C)
源MAC地址:6C626D-6DF743 (主机D) 源IP地址:172.16.1.14 (主机D) 发送内容:hello,word 不同子网发送端:
同一子网发送数据:
目的MAC地址:6C626D-6E1AA1 (主机C) 目的IP地址:172.16.0.13 (主机C) 源MAC地址:6C626D-6E1A10 (主机B) 源IP地址:172.16.1.14 (主机D) 接受到的内容:hello,word 不同子网接收端:
不同子网发送信息的现象: 发送过程中经过路由B。
传递的消息中,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不变。
不同子网由路由连接,故而,发送端发送的MAC地址是路由的地址,接收端的MAC地址也为路由MAC地址。 发送内容没有丢包。 四,思考问题
1、 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
IP地址用于网络层的路由选择,使得将来自源地址的数据通过路由而传送到目的地址变为可能;
硬件地址又称为MAC地址,用于在网络或子网内部寻找一个单独的主机,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它都有唯一不变的MAC地址,MAC地址一般不可改变,不能由用户自己设定。
使用两种地址的原因:
(1)IP地址的分配是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而不是根据谁制造了网络设置。若将高效的路由选择方案建立在设备制造商的基础上而不是网络所处的拓朴位置基础上,这种方案是不可行的。
(2)当存在一个附加层的地址寻址时,设备更易于移动和维修。例如,如果一个以太网卡坏了,可以被更换,而无须取得一个新的IP地址。如果一个IP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可以给它一个新的IP地址,而无须换一个新的网卡。
(3)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的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的。(通过ARP
协议目的MAC地址一直在不停地改变,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源MAC地址不变,直至找到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主机)
五,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还有什么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实验中的问题:拓扑结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