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举行烈士纪念碑扫墓活动,缅怀先烈之信仰,弘扬先烈之精神,发扬先烈之传统,继承先烈之遗志,激发我们之斗志。

**是一个革命老区。在第

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捷胜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地英勇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了以李劳工为代表的105位烈士,烈士英名永世长存,万古流芳。

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当前,全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今天我们举行烈士纪念碑扫墓活动,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提振信心,激发斗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2篇

学习英模光辉事迹 祭奠先烈英魂永驻

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29师师长张显扬(张思德的老班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最近对记者披露了邱少云烈士的牺牲经过: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前,上级要求29师迅速占领391高地。391高地在上甘岭右翼10余公里处,是一个制高点。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侦察和研究,张显扬决定,利用391高地前的大片蒿草作掩护,前一天晚上将数倍于敌的兵力潜伏到其前沿,然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

570多名潜伏勇士从87团选出来。张显扬不放心,再次来到87团阵地。突然,从不远处的坑道口传来“呜呜”的哭泣声,他来到这人身边。那人看见师长来了,迅速站起来,敬了个军礼。“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哭?”“报告首长,我叫邱少云,他们不让我参加潜伏任务。”

张显扬了解到团长的顾虑 邱少云曾当过一年零四个月国民党兵,怕他意志不坚定,给战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张显扬得知,邱少云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13岁时就开始了雇工生活,后来被川军抓去当兵。1949年12月,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被补进了人民解放军。对于邱少云的表现,团长说“工作积极,思想进步,还写了入党申请书。”张显扬把邱少云找来说:“不用哭,我可以批准你去,但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请首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邱少云的脸上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

1952年10月11日晚,张显扬最后一次检查了战士们的伪装。他说:“潜伏,是决定这一仗成败的关键;潜伏成功了,胜利就攥在我们手里。”他特别强调,完成这样的潜伏任务,纪律特别重要。晚上10点,潜伏部队到达预定地区。邱少云潜伏在高地东麓一条杂草丛生的土坎旁边,距离敌人工事只有60多米远。

上午10点多钟,敌人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急匆匆地朝邱少云潜伏的方向走来。突然,有两个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胡乱打了一梭子弹,扭头向山顶跑去。敌人一旦逃回工事,后果不堪设想。突然,轰!轰!轰!我方阵地上飞出一连串的炮弹,把敌人拦截在半山腰。半小时后,飞来一架敌侦察机,跟着又飞来四架战斗机。山上的敌人向草丛里打了指示目标的燃烧弹。一发落在离邱少云两米的草地上。霎时间,飞溅的汽油燃烧液溅到他的左腿上,腿上的伪装立刻燃起熊熊大火。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水沟里打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他却一动没动

张显扬在望远镜中目睹了邱少云牺牲的全过程,一直看着那炷白烟由粗变细,悄悄熄灭。当作战参谋报告说邱少云已被火烧死,一动未动时,张显扬呆立了好一会儿,才低声急问:“邱少云就是那个后补进潜伏部队的四川兵吗?”

战斗结束,战士们来到邱少云牺牲的地方。邱少云的遗体焦缩成一团紧贴在大地上,他的面目已无法认清,全身被烧得如同黑炭。

唯一没有被烧尽的,是那双深插进泥土的手。

黄继光故事

在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3篇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著名的将军县红安游览观光!我们今天将要去游览的景点是红安烈士陵园和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将军县红安。 红安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版图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耕地51.9万亩。辖9镇12乡1个国营茶场,总人口64.2万人。

县城距武汉112公里,距黄州130公里。京

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加快了红安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养育了理学奠基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程颢、程颐(有典故“门立雪”出于此二人),明代思想家李贽,现代著名的世界级翻译家、文学家叶君健,历史学家冯天瑜,经济学家张培刚等一大批名臣学士。

红安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将军县”。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个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红安的士地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关心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江泽民、乔石、刘华清、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临红安视察,给老区人民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红安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境内已控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水晶石,大理石等15种。野生动物资源90余种,其中珍贵药材300多种。

红安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性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安历史人文景观多,天台十景、双城塔、桃花塔、似马重峦等古迹名闻遐迩,境内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100多处,其黄麻起义和豫鄂皖革命烈士陵园建筑群、七里坪革命遗址遗迹纪念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台山、香山湖而建的“中国长征之路民俗文化旅游度假付”、“长征微缩景观”等工程已经完工。红安是江总书记亲自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团中央和国防部确定的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县和国防教育基地县。 红安烈士陵园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红安烈士陵园,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参观!

红安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由牌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和园林等部分组成,面积约1平方公里。始建于1956年,全部建成于1980年。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烈士陵园保护单位。

我们可以看到烈士陵园大门为高大牌坊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水泥结构,绿瓦红檐,庄严宏伟。入陵园,两侧有平顶的小房,灰壁绿窗,造型雅致。

由林荫大道前行约百米,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纪念碑坐北向南,钢筋水泥建筑,平面四方歇山顶。高25.7米。碑身四面镶嵌汉白玉,碑座正面五星碑徽,台座正中饰汉白玉雕成的光环,左右分别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场面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共同撰写的碑文。

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黄麻起义;右塑红军战士,高擎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由纪念碑北行约百米,便是烈士祠。此祠建于1959年春,原为砖木结构,198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及砖土结构。烈士祠为仿古建筑,勾12处飞檐,立28根朱红圆柱。祠内为烈士灵堂,陈列着全县英烈名册及党、政、军、民及各界敬献的花圈。祠后20米处有骨灰堂,骨灰堂亦为仿古建筑,烈士祠东西两侧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以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陵园内遍植松柏兰竹,四季长青,馥郁芬芳,是人们学习革命传统的好课堂,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地。园内有韩先楚、秦基伟、郑位

三、沈泽民、蔡升熙等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墓葬。游人来此,既可凭吊追思,又可观赏,是一绝佳去处。 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红安县七里坪镇。在这里,我们将去参观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

七里坪镇位于县城北23公里处,东邻麻城,北接河南新县,阳福公路从镇中穿过并形成街道。它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曾被命名为“列宁市”。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七里坪长胜街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

红安县原名黄安县,1927年11月13日,大别山南麓的农民自卫军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攻占黄安县城,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当地一位书法家即兴挥毫写下对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正是在这副对联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被称为“红军”。

从“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一直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30年3月,鄂豫皖边特委成立。从此,地处中原、横跨三省的大别山苏区连成一片,红安县七里坪镇更被改名为列宁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走在今日的七里坪长胜街,人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默默地坚守着岁月的沧桑,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在胜利的欢歌声中,大别山区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工农子弟纷纷走进革命的洪流。这里不仅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红军,还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400多位战功赫赫的将军。

小小的红安县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字“两百位将军同一个故乡”。与红安县山水相连的麻城市,共诞生了126位省部级干部,仅1955年授衔的将军就有28位。一个地僻人稀的乘马岗乡,就有数万人挥刀上马,打拼出14位共和国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将军乡”。

在这些辉煌数字的背后,是革命者的鲜血和生命。革命战争年代,仅红安、麻城两县市就有28万多人死于战火,许多乡镇成为“无人区”,登记在册的烈士就多达3.5万人硝烟散去,战痕犹在。今天,110多处革命遗迹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红安、麻城等大别山鄂豫皖根据地老区县市,踏上从“革命红县”、“政治名县”走向“小康之县”、“经济强县”的新征程。

尽管老区脱贫的路途漫漫,老区人民脱贫的步履却坚定不移。经过长期努力,大别山老区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红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10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3.75亿元。作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红安县用新的发展思路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山上再造一个红安”。今天的“将军县”,已经成为“湖北花生第一县”、“油料大县”、“效益强县”,多年获得湖北省综合效益十佳县(市)称号。目前,全县九成人口已经成功实现脱贫。

好了,我们说着说着就到了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集结地、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安七里坪了,请大家按秩序随我下车参观。

我们旁边的这所小学是列宁小学,也是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第一站。

在里面七里坪革命陈列馆,陈列着当时鼓舞革命斗志、震破敌胆并流传至今的歌谣: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步走在长胜街上,我们参观了打响黄麻起义第一枪的七里坪工会和鄂豫皖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红军中西药局,列宁市经济公社,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七里坪革命法庭等。

七里坪镇现有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上面刻有当年任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的碑文,有董必武同志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的七里坪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方毅同志任主任时的中央湖北省委抗日军政学校旧址。七里坪有革命遗址遗迹40多处,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来,慕名到七里坪参观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4篇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隶属于齐齐哈尔市民政局,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是一座建园较早,知名度较高,安葬安放烈士较多的陵园。始建于1947年,1948年4月5日正式竣工时,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的唁电,陵园共安葬安放革命烈士608位。其中抗日战争牺牲的9位,解放战争牺牲的419位,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牺牲的180位。有16位是跟随毛主席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光荣牺牲的老红军。下面就请少先队员代表讲述烈士事迹。让我们共同缅怀英灵。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5篇

4月7日在院团委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方志敏烈士陵园。走进庄严肃穆的正门是一座方志敏烈士的铜像伟岸的身躯正高昂着头颅看着这片浸染过无数英烈鲜血的红色土地,那深邃的眼眸里透着的那股坚毅至今仍撼动着我的心灵。

狱中方志敏同志的牢房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桌子、一把椅子。从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同志被捕到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英勇就义,这190天中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利诱、严刑,还要忍受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跑,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的生活。甚至每天只能用两碗水,吃的是混杂着谷壳、沙石发了霉的米饭。这样的条件下普通人生存都已经很困难了,更不要说著书立传了。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方志敏同志借着敌人让他写口供的机会忍受着肺病的痛苦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不朽之作。我想一个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很难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到底是怎样的信仰铸就了这钢铁一样的灵魂?

方志敏同志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时曾激动地写道:“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也许这就是答案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

信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深,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是有的人不是很明确。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瘠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信仰指引方向。关于信仰我觉得要建立在绝对信任的基础上,并且能为人们提供积极地引导作用,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撑。记得在上党课时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想今天我找到了答案,共产党是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一个群体。共产主义是值得我们为之坚持的信仰,她不像宗教那样虚幻缥缈,却能像宗教一样让人积极上进;她不像科学那样让人感觉少有人情味,却能像科学一样让人理性、冷静。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必将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是建立在扎实的立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的可行的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一个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事业!监狱中仍奋笔疾书的方志敏、渣滓洞中英勇不屈的江姐、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无数的革命先烈已经用生命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范文第6篇

逝去的是岁月是历史,却不是一种情怀,满载沉重的心情去安阳烈士陵园,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革命烈士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答案。今天我是来重新来扫墓的。烈士陵园扫墓,那时觉得高高的纪念碑有着说不出的巍峨和肃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别于胸前,一条红领巾默默拭去纪念碑上的尘土,却拭不去内心的疑问,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他们走了,我们来看他们,他们知道吗,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带着疑问而来,又带着疑问而归。

生死何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望着陵园内那长长的碑林,那一个个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该是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他们却长眠于此,他们有的走的时候还不如我一般大,他们的人生那么短暂,他们的幸福从何谈起,可他们坦然的面对了生死,面对了自己的信仰。一种信仰最大的号召力就是让人们为之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热血和青春,革命烈士这面鲜艳的旗帜永远飘在了任何一个以民族为重人的心里。这就是士气!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党军事装备和资源供给远不如那些洋枪洋炮,可就是靠了这种精神支撑我们走下来,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士气,这是我们民族真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这种文化特色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理论做为支撑。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积淀更赋予了士气新的涵义,用充满张力的斗志让世界认识中国。士气,能创造奇迹,能以小博大,能加快发展的步伐。

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从珍贵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历史图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无一不使我们再一次感受了烈士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也使我们对国家的先进性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烈士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者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犹如当年红军过河攻占高地,冲锋的战士踩着水中战友肩膀过河,不时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这种奔跑却没有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冲才有胜的希望,战友的牺牲才是值得的。而现在我们有如那些冲锋的战士,我们也必须不停的往前跑,往前冲,不住脚步的去发展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今天而倒下的先辈,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实现一个全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华之崛起。

相关文章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第1篇一、经营情况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72.77万元,实际销售收入151.03万元,完成比例87.42%.其中散客收入136.22万元,团队收入6.6...

1
2025-09-19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第1篇向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杨善洲、吴孟超、庄仕华同志学习敬爱的党组织:近期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国家正在...

1
2025-09-19
3级证明范文

3级证明范文

s("wzfz");上一篇:星星班范文下一篇:双十禁范文

1
2025-09-19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第1篇陆震纶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

1
2025-09-19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经过勤奋的...

1
2025-09-19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第1篇2、行化如神: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3、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

1
2025-09-19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第1篇1、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季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2、冬季来了!冬季来了,也就...

1
2025-09-19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第1篇我于2014年8月开始,到中学参加工作,从来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知不觉已经三...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