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阅读交流课范文第1篇
进一步深化我校课改工作,构建大语文的战略思想,培养“我想、我要”的良好读书意识和习惯,营造出“腹有诗书语自华”的读书氛围,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建设有品位加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广泛阅读、培厚底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树立大阅读观,拓宽学习渠道,引领学生阅读精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及要求
1、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学段目标:初中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学生阅读
量2000万字左右.其中精读必要量(篇章阅读量)为500万字至600万字,略读必要量(书册必要阅读量)为1500万字左右。
3、年段要求:
初中阶段:
⑴一年内阅读量为100万字,每学期至少读4本书,读书笔记3万字。
⑵会做分类摘记;会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每年不少于4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⑶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⑷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高中阶段:
⑴一年内阅读量为180万字,每学期至少读5本书,读书笔记4万字。
⑵熟练掌握分类摘记;熟练写读后感、新闻点评、鉴赏文章,每
年不少于10篇,每篇不少于800字;
⑶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⑷熟练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养成自主阅读、写作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机构
组 长:石绍军
副组长:杨承广
成 员:全校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实施保障
㈠加强图书建设
1.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阅读资源,严格按照教务处图书室阅览室的有关规定按时开放,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要管理好电子阅览室,不能在电子阅览室的电脑上做其他事情,如聊天,玩游戏;
2.班级图书角,每班有报刊杂志10份以上(鼓励捐献书刊)。
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每年征订图书、报刊不少于100元。㈡加强时间保障
1.各年级每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每天课间一分钟浏览阅读;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各语文教师根据根据班情制定方案落实);
4.“五〃 一”、“十〃 一”等假期,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
5.寒暑假学生集中时间阅读至少2部名著;
㈢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2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每学期,各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
3.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两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
5.每位语文教师力求每学期上有关课外阅读公开课一节;
6.语文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学校每期要组织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7.充分办好手抄报、班级黑板报;
8.条件成熟时各年级部每学期要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阅读名著交流、文学社采风、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在“读书节”期间,要评选“读书之星”,当选学生可享受借书等政策优惠;“读书节”期间,还将邀请新华书店来校售书;还将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组成的阅读交流活动;举办语文教师阅读名著演讲比赛或专题知识比赛。)
三都民族中学
2012年8月
初中学生课外读物推荐书目
1、《鲁滨逊漂流记》
2、《格列佛游记》
3、《唐吉诃德》
4、《巴黎圣母院》
5、《欧也妮葛朗台》
6、《哈姆雷特》
7、《匹克威克外传》
8、《歌德谈话录》
9、《复活》
10、《童年》
11、《在人间》
12、《我的大学》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老人与海》
15、《普希金诗选》
16、《泰戈尔诗选》
17、《名人传》
18、《爱的教育》
19、《论语通译》20、《朝花夕拾》
21、《呐喊》
22、《女神》
23、《繁星》
24、《春水》
25、《子夜》
26、《骆驼祥子》
27、《家》
28、《雷雨》
29、《围城》30、《谈美书简》
31、《昆虫记》
32、《名家散文》
33、《汤姆叔叔的小屋》
34、《花季•雨季》
35、《知识改变命运》
36、《西游记》
37、《三国演义》
38、《水浒》
39、《居里夫人传》40、《红楼梦》
41、《论语》
42、《伊索寓言》
43、《走近袁隆平》
44、《安徒生童话》
45、《格林童话》
46、《海底两万里》
47、《克雷洛夫寓言》
48、《神话故事》
49、《中外历史故事》50、《成语故事》
绿野仙踪阅读交流课范文第2篇
《绿野仙踪》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莱曼•弗兰克•鲍姆。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小女孩多罗茜和她的小狗托托、想要得到智慧的稻草人、特别盼望得到一颗心的铁皮人和超级胆小而想要胆量的一只狮子,他们各自都有一个愿望,而他们的愿望只有翡翠城里的奥芝才能帮他们实现,他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到达了翡翠城,于是,一段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旅程开始啦。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特别舒畅。因为所有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稻草人得到了它一直想要的聪明的头脑;铁皮人得到了它盼望已久的一颗心;胆小狮得到了胆量;多罗茜和她的小狗托托回到了她的家乡堪萨斯州。
读了《绿野仙踪》后,我体会到朋友是很珍贵的。多萝茜与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从不相识到朋友,然后一同共度难关,互相帮助,结果实现了他们的心愿。我们同学就是朋友,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朋友很珍贵、很重要,我们要珍惜他,让友谊的花朵永远盛开。
从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必须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向前驶去,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最终实现理想的港湾。达到每一个目标,是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要不怕困难,带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么,你心中所想的美好的一天一定会到来。在这本书中,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为了实现愿望,不怕困难,互相帮助,打倒敌人,朋友们先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多萝西最后在南方好女巫格林达的帮助下,也回到了家乡德克萨斯,结束了这漫长的旅程。我以后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要向多萝西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它。
《绿野仙踪》的故事表面看起来荒诞离奇、如梦如幻,可实质上都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书中所表现的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幸福、智慧、爱心和勇气的追求,则历是许多文学作品创作的主题。《绿野仙踪》还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它讴歌了真、善、美,谴责了假、丑、恶,对比强烈,爱憎鲜明。 作者凭着自己熟能生巧的文笔,假话中呆板的人物、动物都描绘的栩栩如生。有美丽善良,却有可怜味道的多萝茜;调皮、而又淘气的托托;聪明,却有点幼稚的稻草人,胆小怕事,却有勇气可嘉的胆小狮,为正义而战、容易被事物所打动的铁樵夫 ,给人留些深刻的映像。 书中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多萝茜为救即将要被狮子吃掉的托托而奋不顾身地朝张开血鹏大口的大雄师的鼻子狠打一拳;稻草人面对深不见底的悬崖无所畏惧;铁樵夫面对40只凶恶的大野狼猛劈猛砍;胆小狮为救伙伴的性命而毅然与虎头熊抗争。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她们的精神永存我的心灵!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版本3 一个美丽的故事 读《绿野仙踪》后感 《绿野仙踪》相信大家一定都读过吧。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 《绿野仙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女孩多萝茜被龙卷风从她的家乡堪萨斯大草原吹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神奇的国度奥兹国。从此,多萝茜开始了她的神奇之旅。在途中,多萝茜相继遇到了稻草人、铁樵夫、胆小狮。多萝茜凭借着她的善良勇敢与聪明坚毅,不远万里地长途跋涉,碰到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惊险刺激的事,不过,最后都如愿以偿。 《绿野仙踪》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故事情节,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干任何事都必须一心一意,既有毅力又有恒心,否则,只有虎头蛇尾。像故事中的多萝茜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着。尽管旅途中,她们遇到了不少挫折,仍坚强不屈,这才造就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比起多萝茜来,我可就差远喽!因为我的体育实在不怎么样,这学期一开学,我便为自己定了个训练计划,我还信誓旦旦地说好早上要早起锻炼半小时的,还亲手在床前贴上了训练目标。第一天我遵守着计划,可第二天,就赖在床上不肯起床了,锻炼的目标终于还是抵挡不过温暖被窝的诱惑,锻炼的事就这样泡汤了,只有开始,没有结尾。看了《绿野仙踪》,我想:我以后一定多多学习多萝茜,有恒心有毅力。 稻草人、铁樵夫、胆小狮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助人为乐。尤其是铁樵夫,处处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有铁樵夫在一边做榜样,以后我就要朝这个方向发展。 《绿野仙踪》和许多童话一样,歌颂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仇。东方魔女和西方魔女十分邪恶,尽干坏事,使威奇国、满面地金国的人民苦不堪言。不过,坏人总是没有好结果的:东方魔女被多萝茜的木屋子砸死了,西方魔女被多萝茜的水桶浇死了。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善有善服,恶有恶报。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明辨是非。 《绿野仙踪》真不愧为世界文学名著,它给我带来的启发数不胜数。 版本4 最近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受益匪浅。 《绿野仙踪》是一个长篇的童话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来曼•弗兰克•鲍姆。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姑娘,名字叫多萝茜,她抱着一只小狗,和她的亨利叔叔、艾姆嫂嫂生活在堪萨斯州大草原的中部。因为一次龙卷风,她和她的小狗被卷到一个奇怪的世界,她们去找仙人让自己回到家里去。路上,她遇到了“没有脑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皮人”“没有胆子的狮子”,他们成为了朋友,与多萝茜一同去找仙人,途中有很多希奇古怪的事。最后,稻草人成为了翡翠城的首领,铁皮人成了温基人的领导者,狮子成为了一个古老的森林的王,多萝茜和她的小狗回到了家里。 朋友是很珍贵的。多萝茜与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从不相识到朋友,然后一同共度难关,互相帮助,结果实现了他们的心愿。假如多萝茜到了那奇怪的世界,没有遇到稻草人他们,或许她就永远回不了堪萨斯州大草原,回不了亨利叔叔和艾姆嫂嫂身边了。留在那奇怪的世界,多萝茜不能过上好日子,要么是奴隶,要么就是过上流浪的生活。 朋友很重要。在你遇到困难时,需要朋友的帮助;当你遇到麻烦时,朋友会帮助你,那么你就能很好地解决困难。朋友很重要,你得珍惜他:大家应该互相帮助,建立友谊,互相友爱,团结一致,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争吵,破坏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而我们的同学却不是互相帮助的,而是互相打架,嘲笑他人。可是我们同学就是朋友,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才对啊。我们已是六年的老同学,不能破坏了这六年的友谊,后面的路还长着呢,我们还是要大家的帮助,怎么能就这样破坏了它呢? 朋友很珍贵、很重要,我们要珍惜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的书,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书籍就是这本《绿野仙踪》这本小说了。
《绿野仙踪》是美国著名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在100多年前他笔下的一篇文章,鲍姆被誉为美国的“童话之父”,而《绿野仙踪》这篇小说还被拍成了各种各样的电影呢!这样看来,鲍姆这位“童话之父”肯定是当之无愧的。
《绿野仙踪》主要讲了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房子落下时压死了东方恶女巫,并得到了恶女巫的银鞋,北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伟大的奥芝帮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后遇到了稻草人____它需要一副脑子、铁皮樵夫____它需要一颗心、小胆狮____它需要胆量,他们结伴而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比如说罂粟地最后来到翡翠城,奥芝要求他们打败西方恶女巫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最后,西方恶女巫还是被打败了。他们还发现了奥芝只是一个大骗子,虽然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当奥芝要带多萝西离开翡翠城时,却失败了。但是最后,多萝西在南方好女巫的帮助下,回到了堪萨斯州。而稻草人统治着翡翠城(接管奥芝的工作,奥芝让它接管的)、铁皮樵夫成了西边温基邦领土的主人(管西方恶女巫的地盘,温基邦老百姓让它当的)、小胆狮成了大森林的百兽之王(它杀死了大蜘蛛,百兽们拥戴它成为百兽之王的)。
《绿野仙踪》真有趣!有趣在它那奇妙的历程;有趣在它那丝丝入扣的情节;有趣在它那美好的结局,当然啦,我认为,最最有趣在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朝着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终究会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假期我读了《绿野仙踪》这本书。书里讲的是一个叫多萝西的小女孩,被龙卷风刮到了奥茨国,路途中她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伐木工和胆小的狮子,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多萝西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在《绿野仙踪》这本书中,我很喜欢多萝西。她善良勇敢,曾经救过稻草人和铁皮伐木工,而她还非常爱自己的小狗,就像妈妈爱孩子一样。一次狮子要咬她的小狗,多萝西不但没有畏惧,而是冲上前去,狠狠地打了狮子一个巴掌。
我最讨厌东方女巫和西方女巫。她们用魔法把来到她们国家的人全都变成了她们自己的奴隶。我最讨厌这种人了,即使是女巫也一样。当我读到多萝西把女巫杀死了时,我理所当然地高兴起来。
我回味每个故事情节,多萝西和她的伙伴之间都很友善。每一次,他们都是靠互相帮助来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要学习他们互相帮助的精神,人多力量大。
故事中两次去绿宝石城,一直诱惑着我往下读。我读到第一次去绿宝石城,奥茨没实现她们的愿望,我不禁想到,第二次会怎么样呢?这本书,让我越读越觉得有趣,越读越让我入迷。
《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为我们创作的一部儿童小说,文中描写了一个叫多萝西的小续姑娘被巨大的龙卷风卷到世界的北方,她无意中杀死了恶女巫,解放了孟奇金人。多萝西在孟奇金人的引导下去找神奇的奥芝,想让他帮助自己返回家乡。在寻找奥芝的路上,她碰到了可怜的稻草人、小胆狮、铁皮樵夫,她毫不犹豫地解救了他们,他们一路结伴,终于找到了伟大的奥芝,奥芝给了稻草人一张脸,给了小胆狮胆量,给了铁皮人一颗心,但他没能帮助多萝西。于是四个好朋友又互相帮助,厉经磨难找到了好女巫。他们同心协力完成了好女巫交给的任务,最后多萝西顺利地返回家乡,她的好朋友们也得到很好的归宿。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完了一个章节就急着看下一个章节,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可还觉得没看够,有空就再看一遍,每看一遍就会有新的收获。我真羡慕多萝西,她多幸运呀:能有这样的机会,到新的地方去冒险。我觉得多萝西最大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你看,她看到稻草人被绑在杆子上,不能自由活动,她不怕麻烦救了他;同样,当稻草人被坏人撕碎了,她不怕危险,又一点一点地收集稻草,重新做出了一个稻草人,也就再一次解救了稻草人。正是由于她对别人能无私地伸出关心之手,才能得到好朋友忠心耿耿的卫护,也得到陌生人的热心帮助,最终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看来帮人也就是助已。
绿野仙踪阅读交流课范文第3篇
1阅读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阅读课并没有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发发挥很大的作用。有的同学非但没在阅读中读出乐趣, 反而视其其为负担;有的同学仅仅把阅读课当成了考试训练课,迅速“读”完完一篇文章,做完课后习题,就此搁笔;还有的同学更是草草了事,事,读了文章,却不知所云,常常以“我忘了”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有有效又快速地阅读是一门艺术, 也是我们教学的一项任务。现代代化信息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如果阅读能够“悦”悦”读,那么它就可以成为吸取知识,培养兴趣的有效渠道。
要让阅读课变得有趣, 一方面, 课上材料要符合时代的发发展。常新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社会;另一方方面,授课方式要改变。改改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练多说,说,把他们从机械做题的乏味学习中解脱出来。当被动变为主动,动,积极性就为出现,兴趣也就应运而生。多多“参与”就会有“主主动”,“相互交流”理当进入阅读的课堂。
2交流教学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语言学领域发生了一场变革。此次巨大大的变化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其中就包括交交流教学法。它具体出现在70年代,源自“语言就是交流”这一说说法。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es提出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力,语言策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此理论认为真正的交流能对外外语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的作用。
交流教学法中学生担任了在以往传统教学法当中完全不同同的角色。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带到课堂,而不是机械地学习。习。而教师身兼多职。Breen和Candlin认为教师有两个基本任务:务:其一协调和加强所有学生之间以及这些学生与各种活动和篇章之间的交际过程;其二是在“教”和“学”的小组活动中充当一个独立的参加者。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用自己的学识,能力和经验来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事实上,交流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正如Richards所说的那样,交流教学法的形式是无限的。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参与交流, 彼此传达信息。英国语言教育家Littlewood提到过课堂上的两种活动: 功能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找出图画的异同点,或是根据描述画图形等是属于前者,而后者则可以采取对话,辩论,模仿或即兴发挥等形式。那么在西语阅读课当中,相信交际法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依据所读材料的不同特点,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进其主动性,带动其积极性。
3西语阅读课中的交际法
师生间的交流可以运用到课程的各个方面。整堂课好比是一个电视访问, 我们教师是节目的导演兼主持, 而学生则是嘉宾。世界上20多个国家将西班牙语做为母语,4亿多人每天用西班牙语交流,独特的历史演变和丰富文化特征给“悦”读提供了独天得厚的条件,在我们看来,完整的阅读课应该包括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上交流和课后巩固。
3.1 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 备重点在 铺垫 , 走进文化 、了解文 化。“OPERACIóN TRIUNFO”和“EUROVISIóN”在西班牙是两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读相关文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到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两个节目颇具娱乐性和时尚性,在线视频足以给学生一个高质量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文字阅读做好铺垫。关键在于前期的接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在后期阅读和理解很有帮助。当然,不是每堂课都采取这样的开场方式,针对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聊天展开话题。必要时,还可以互换角色,让学生发问。总的原则是熟悉主题, 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识。
3.2 课上交流
根据文章的类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交流模式,以此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2.1 提纲法
该模式从要点大意出发。比较适用于议论性的文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这类文章一般会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多方面展开讨论,或赞或驳。教师列出几条线索,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去扩充和完善。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随机提问,以检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2.2 串联法
此模式比较适合于叙述性的文章。这类文章有一定的情节性,我们挑选出文章中的几个点,然后让学生由点及面,重新串联出整个故事。这些点或是关键人物,或是主要事物,或是时间、地点。文章不同,选择的方案也不相同。时间性较强的文章,不妨以时间为序,让学生介绍故事的来龙去脉;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杂乱板书文章中的人和物,让学生来梳理其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很有效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检验学生的理解情况。
3.2.3 比较法
外语阅读课,特别是低年级阅读课,除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技巧以外,也是精读课词汇、句型的有利补充。这时比较法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所谓的比较可以是中西比较,也可以是西西比较。比如,汉语中有“像+名词+一样+形容词”的结构,而西语中也有类似结构,我们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做个比较。
从语义扩展到文化领域,只要是有心,阅读材料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加以利用。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的比较很感兴趣,在
比较中他们会去主动思考,完全不同于机械地做练习。
西西比较的例子也很多。历史和地域的因素造成了西班牙语的多样性。阅读中常碰到一些词(如soya, balacera, cachetes) 学生在字典里查不到,因为这些词,在拉美极其平常,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却是另一种表达 (soja, tiroteo, mejillas)。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西班牙本土。比如“sustantivo (名词) +muy / más+“in”这个表述 ,就只是出现在个别城市 ,形容很时尚,很摩登的人或者是物。
以上的几种模式都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主要围绕所阅读的文章而进行,即检查学生理解的正确度和问题,所以老师需要发挥掌控的作用;第二步学生从阅读内容出发,自由发挥,畅所欲言,老师也可以加入其中,让课堂成为社会一角,百家争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辩论、座谈、演讲等等。、只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尽量少说话,把话语权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增加“STT”(Student talking time)的时间。
3.3 阅读后的深化练习
在阅读完成之后,需要布置任务进一步深化阅读内容,如复述、续写等。完成这类练习时也不妨结合交流法的运用。就上交的作业,在同学间开展讨论,取长补短。要是时间允许,还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这样,学生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每种课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但是, 只要是外语课, 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四种能力。四者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在授课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在阅读课上,以“说”来带动课堂,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相互交流,同学的“听、读、写”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培养。希望通过阅读,同学们能体会到外语的魅力,进而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保障。外语学习也不例外。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阅读课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发挥这一作用的关键。二十世纪中期出现的交流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在西班牙语阅读课上,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如何创新运用该方法,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结合西班牙语阅读课上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阅读课授课三环节和三种交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