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8
1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1篇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筹备建国任务 P2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内容:

(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4)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P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 (3)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P4

4、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P4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

(1)司令员:彭德怀 (2)目的:保家卫国 (3)出兵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P10)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9 第3课 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1950年 内容:P12

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起步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

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4、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手工业、农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时间:1956年

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的错误】 (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吸取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大跃进运动

目标: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 口号:“以纲为钢,全面跃进”

坏处:①对环境极大的破坏 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坏处: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探索时期建设伟大成就:P29 从有到无的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突出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 石油工业王进喜铁人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4、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毛泽东、周恩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的武装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度尔汗机毁人亡。 ②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

1976年的清明节爆发了“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 同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3)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渊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年,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P40 第9课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1、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P42

2、城市(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P45 对外开放: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后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4)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P43 开放原因:为了引进和吸收外资、侨资;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近代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 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48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②改革开放后,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1987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P49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困扰。内容: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⑵特区姓社不姓资;⑶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⑷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1、(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P56 (2)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1)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飞出了封建农奴制度。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居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西部大开发。 人物:孔繁森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60-62

1、“一国两制”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 影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3、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P65 -68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D、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海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的交往:

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第14课 钢铁长城P72-75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964年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研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76-78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

和反战,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倡导:1954年,中、缅、印。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亚非万隆会议: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的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0-84

1、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事件:①“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重返联合国意义:(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各国与我国建交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4、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APEC会议)。P83

5、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第17-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P90 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

1、国防成就: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 ③1966年,核导弹试验成功。

2、航天成就:

①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②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③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④2005年“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农业成就:

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 杰出科学人物: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学森导弹之父

学习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我国提出了“863计划”,在《863计划纲要》,选择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1996年增加)共八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或如何看待上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力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带来伤害。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基础教育的发展:①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到200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①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③要求实施素质教育。④制订和实施863计划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艺术发展方针:1956年,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体育成就:①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瞻目;②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连连刷新世界纪录。③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④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P104-105

3、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①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②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展开;③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④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综合性题目汇总

1、 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目标是什么?他在经济建设、祖国统

一、教育事业、新时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哪些“准确的思路”? 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思路:(1)经济建设: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

(2)教育事业: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 (3)民族外交: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不结盟政策等

2、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党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请你结合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的相关史实,指出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哪些努力?(1)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2)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党召开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②、党和政府实行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③、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以发展我国民族经济;④、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共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作为立国之本;⑤、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和奋斗目标。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西部大开发;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历史大事年表

1949.9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1949.10.1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0.10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1953.7 抗美援朝胜利

195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9 西藏民主改革 1952 土地改革完成

1953~1957 “一五计划”时期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956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1966 探索的十年

1971.9.13 “ 9.13”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4.5 “四五运动”

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十年 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改革开放政策实行 1980 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2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 1985 城市改革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邓小平南方视察

199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9 海峡两岸实行“大三通”

1987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3 “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71 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1974 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56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3年底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1972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2篇

我们在期末复习阶段,要把握住本册书中所出现的重点词组。以下简单总结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A

ago

a moment ago刚才

例如:

Where were you a moment ago?

six years ago六年前

long ago很久以前

all

all day and all night 没日没夜,整日整夜

all the world 全世界

all the year (round) 一年到头

例如:

I hear it is cold all the year round.

all right(表示同意的感叹词)好,行,可以;满意的;安然无恙的

all the same 仍然,还是

例如: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不论怎样还是要谢谢你 (尽管你没帮上忙)。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总是

例如:

The memory robot followed Mr. Mott all the time.

another

in another ten days 再过十天

another person 另一个人

I want another two apples. (我想再要两个苹果)

ask

ask the way 问路

ask (sb.) a question 问(某人)一个问题

ask for 请求;询问

例如:

He is asking a policewoman for help.

ask sb. to do sth. 要求(请求)某人做某事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要某物

at

at home 在家

用心 爱心 专心

at school 在学校

at work 在工作

at the seaside 在海边

at the station 在车站

at the library 在图书馆

at the cinema 在电影院

at breakfast/lunch/supper/dinner 早餐/午餐/晚餐/正餐

例如:

I read the morning paper at breakfast.

at six o’clock 六点时

at midnight 午夜时

at noon 中午时

at Christmas 圣诞节时

at once 立刻

at times 有时;偶尔

例如:

It will be cloudy at times.

not...at all 一点都不

at the end of 在结尾;到尽头

例如:

At the end of the concert,Eric sang a song in Chinese.

at the start of,at the beginning of 在开始的时候

at the same time 同时

例如:

I can see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at this time of year 每年的这个时候

at this time of day 在每天的这个时候

例如:

Many stores sell mooncakes at this time of year.

B

back

go back 回到,返回

come back 回来,归来

be back 回到

by

by the river 河边

go by train 乘火车去

by oneself 独自地

by the way 顺便说;顺便问一下

例如:

By the way,why did you call me?

be free 有空

例如:

Are you free tomorrow evening?

C

come

come down 下来

come in 进入

come on 继续到来;来吧

come over 过来;顺便拜访

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come over to my home for Mid-autumn Festival?

come out (花)开;发芽;出现;出来

例如:

Trees turn green,and flowers start to come out.

例如:

The radio says the sun will come out later.

catch

catch a bus 乘公共汽车

D

diary

keep a diary 记日记

例如:

I keep a diary to help remember things.

during

during the daytime 白天时

during the night 夜晚时

E

end

in the end 最后,最终

at the end of 在结束的时候

enjoy oneself过得快活

exam

pass an exam 考试及格

fail (in) an exam 考试不及格

an exam paper 考卷

F

fall down倒下;跌倒;从落下

例如:

He fell down and broke his leg.

fall asleep 入睡

fall ill 生病

far from 离远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

finish

finish school 毕业

finish reading 读完

finish one’s homework 完成某人的作业

例如:

Let’s finish our homework.

field trip 野外旅游

例如:

We are going on our first field trip.

fly

fly away 飞走

fly to 飞向,乘飞机去

fly a kite 放风筝

front

in front of 在前面(外部)

例如:

Six students stand in a row in front of the class.

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内部)

at the front of 在前面(内部)

fun

have fun 开心,作乐

We’re going to have fun lear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this term.

full name 全名

G

gate

at the school gate 在学校大门

get

get married 结婚

例如:

He met my mother in Liverpool,and they got married in 1967.

get together 相聚

例如:

Families get together.

get a cold 患感冒

get back 回来,取回

get down 下车;下降,落下;下梯子

get on 上(车)

get out 离开

get to到达

get up 起床

give

give back 归还

give a hand 给予帮助

give up 放弃

give a concert 开音乐会

例如:

They are going to give a concert in Kunming tonight.

given name名字

例如:

I have two given names.

give a talk 做演讲

例如:

Mr. Wu wants me to give a talk in class tomorrow.

go

go boating/swimming/hiking/fishing/skating/skiing/shopping去划船/游泳/徒步旅行/钓鱼/滑冰/滑雪/购物

Why don’t we go fishing at East Lake?

例如:

I like going fishing.

例如:

Let’s go boating on the river.

go away 离开

go back 回来

go down 沿着

go along 沿着

go for (a walk) 去(散步)

go in 进入

go into 进入

go on 继续

例如:

They didn’t want to stop the concert, so they went on.

go out 外出;到外面

例如:

I often go out and visit people.

go over 复习

go to 到,去

例如:

We went to a town near the sea.

grow up 长大;成长

例如: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3篇

【认识和担当责任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1.医生救死扶伤是对病人的负责;见义勇为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勇斗歹徒是对受害者、对社会的负责;当地震到来时,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是对灾区人民的负责;许多好干部呕心沥血贡献力量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你认为什么是责任?你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承担哪些责任?

2.材料一:据报道,2012 年5 月8 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在下班途中,看到一辆失控的大客车即将撞向本校的两名学生时,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去将两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却被大客车轧断双腿,导致双下肢被截肢。张老师受伤后,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门分别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材料二:另据报道,2012 年5 月29 日,杭州公交汽车公司司机吴斌在行车途中,突然被意外飞来的铁块砸成重伤,在承受巨大疼痛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车上乘客的安全,先踩刹车,将车停稳,然后向乘客交代下车事项,才考虑自己的伤痛。吴斌师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而他车上的乘客却都安然无恙。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中的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些责任来源于哪些方面?

(2)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的壮举分别来自哪些方面的责任?

(3)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的行为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吗?为什么?

(4)谈谈你对“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献爱心”的看法。

3.2012年2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等人获得《感动中国》人物荣誉。此外,走过10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特别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致敬。

请结合教材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我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同学思想品德课探究学习小组决定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勇于担当的公民”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掌握方法】

探究学习小组首先决定对“我市中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小组长首先就调查程序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小王提出了以下调查程序:①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②小组交流、展示活动成果;③制定调查计划;④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其他同学认为小王的排序不对。

(1)请你按社会调查正常合理的活动程序重新排序(只填写序号数字): 。

【分析现象】

探究学习小组在调查活动的基础上,整理了以下材料: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雷锋精神渐渐变得陌生了,甚至有人因社会上存在助人为乐反被误解的现象,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可近年来,人们又开始怀念久违的雷锋精神,也不断涌现出新时代的活雷锋,仅广州目前在册志愿者人数就达69万之多。在中学生中也不断涌现出雷锋式的好学生,如2011年底,广州市某初中女生小吴,路遇晕倒妇女,挺身而出,将妇女抬到私家车上送往医院抢救。2012年初,黑龙江省的一位初三女生小郭,面对突然飞驰撞过来的汽车,奋力将身旁的同学拽到了自己身后,而自己却受伤住院。

(2)请结合“弘扬雷锋精神,做勇于担当的公民”这一探究主题,谈谈你对这两位中学生行为的看法。

【学以致用】

(3)九年级A班同学在进行主题探究学习的同时,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到社区宣传雷锋先进事迹,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到老人院、福利院做义工。除此之外,请你列举其它的学雷锋实践活动。要求:至少写出2个。

5.材料一:2010年10月23日,福建省第l4届运动会开幕式在莆田市举行。开幕式当晚,受强台风影响.我市下起了瓢泼大雨。近万名开幕式的参演人员冒着风雨,激情演出、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向全省人民演绎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体盛宴。

材料二:在莆田省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中,都有一支默默无闻、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展示了中国青年一代的青喜风采,成为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观点聚集:材料一中参演人员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说说青少年应如何把自已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2)我思我想:结合教材内容,谈谈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有何重大意义?(至少从两个方面作答)

(3)探究实践:我市某中学九年(6)班决定举行“弘扬志愿者精神,争创文明校园”的主题班会,如果让你参与其中,请你回答:

①主题班会前,应做好哪些班会准备工作,(至少两个方面)

②列举校园中弘扬志愿者精神的具体事倒。(至少两例)

6.“你幸福吗?”“我姓曾。”央视《走基层 百姓心声》节目中看似文不对题,却令人遐想连篇的回答在网络火速走红,被网友们封为2012又一“神一样的回复”。

[习近平]: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1)幸福是我们美好的追求,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幸福指数?

(2)这些制约因素说明了什么?

(3)我们期盼着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幸福,我能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做些什么?

【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 7.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至蛋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为了香港、澳门的明天更美好,中央政府、特区政府应该怎么做?

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里,九年级学生小宝仔细聆听了胡锦涛同志的爱告,并节选了报告中的一段话,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探究。

节选: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1)列举三个两岸同胞维护共同利益,相互支持的事例。

(2)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离不开我们青少年的参与。出于这一目的,如果你去台湾旅游,会怎么做?

【认清中国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共2 325人,实到2 309人。经过几天的讨论,大会于14日上午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墨西哥拉美记者协会副主席特奥多罗伦特里亚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成就和中共的执政能力十分肯定。他说:“如果你问我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获得更大进步和发展,那么我会说,请向中国学习吗,那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佳样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发展的原因:请指出中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是什么?

(2)展望明天的辉煌:建党l00周年、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将变成什么样的国家?

(3)迎接社会的挑战:未来社会需要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未来社会,为什么需要我们具有创新意识?

10.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小明和爷爷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一次以“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变化而欢呼!

材料一:法国埃松省议会主席杰罗姆格蒂表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未来将作出重要决策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材料二: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洛切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八大及时指出了中国在过去十年发展基础之上,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之路。

2 (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能说出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重要国情(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都是什么吗?

材料三:巴西中国和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韦呈若卡布拉尔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达国家争发展中国家都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和和平崛起,中国将在推动国际秩序的稳定和民主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并口政治的影响力将日益扩大。

(2)你知道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吗?

材料四: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路易斯戈麦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善于从其执政实践和他国经验中汲取营养,努力丰富和发展自身党建理论和执政水平,极大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3)请你填空: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始终 和 ,也就是要始终高举 。

材料五: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瑟拉耶什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共十八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过去十年,中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数据可以证明,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已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4)请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请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

11.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某初级中学开展了以“学习十八大精神,共话发展成果”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以下问题:

在党的领导下,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事业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党的十八大继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部署。

(1)我国十年期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岚同学发言说:希望本届大会能够推行民富国强的执政治国理念,让更多的人民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让更多的人民获得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好处。

(2)要实现民富国强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12.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苦难重、牺牲大,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充分展示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的人间正道指的是什么?

(2)在追求人间正道的过程中,展示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其作用是什么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3.探究情境,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情境:一天,小军一家看新闻时,有一则“全国31省份均已放开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 的新闻报道引起争论,小军爷爷说:“现在计划生育已经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

漫画(右图)

(3)右边漫画反映的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中 ;

这些举措有利于落实 战略。

(4)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漫画内容的认识。

3

【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

14.材料一: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材料二:下面是两幅生产结构流程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生产模式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模式?在此流程中会产生哪些污染?

(2)为了消除这些污染,增加几个处理环节,如图二所示。结合材料一思考:经整改后的发展模式有何优点?

(3)你认为两种生产模式的转变关键靠的是什么?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4)要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就不能忽视。学校团委发起“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倡议活动。请在节能或减排中任选一方面,列举日常生活中你的三种具体做法。

我选择: (节能或减排)。

我的具体做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1月中上旬,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使得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各大医院里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7至8倍。(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1)结合我国国情,说说十八大为什么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大气环流的稳定等自然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更多的是人为因素。你认为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3)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16.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看了有关十八大报告的新闻后,决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开展一次实践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1)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假如你是你所在市的主要负责人,你认为本市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3)为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4 滨海新区汉沽2013毕业年级思想品德总复习监测试卷(七/八)

参考答案

1.责任应当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社会,遵纪守法 、讲公德、善待自然、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养育关系、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要求和公民身份等。

(2)张丽莉老师救人的壮举来自于道德要求,传统习俗等方面;吴斌师傅关爱乘客生命的壮举来自于职业要求,道德要求等方面。

(3)不是。因为:①善待自己的生命,决不轻易放弃,但也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②生命有长短,生命有质量差别。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作出贡献,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4)只要学生能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履行责任的意义和不履行责任的危害;爱是高尚的情感,爱的作用和表现”等方面回答亦可。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既能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又能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只有每一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4.(1)③①④②。

(2)①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两位中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勇于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②助人为乐、奋不顾身等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两位中学生用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中华传统道德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她们用行动为我们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3)要求:具体、真实。

5.(1)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主动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慎重许诺,信守承诺。 ②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③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④对因为自已的错误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2)①有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有利于培养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辅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③参加志 愿者活动,帮助别人,才能体验生命的快乐,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可)

(3)①宣传发动同学参加;进行人员分工;布置好活动场地,写发言稿等。(只要答出两种准备工作即可) ②参加献爱心活动,如捐款、捐书、捐物;参加义务劳动,如清理卫生死角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6.(1)①经济发展不平衡。②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③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有待解决。④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⑤民主法治有待加强。⑥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

(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①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自己贡献。②提高道德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③增强法制观念,学法用法,依法律己。

7. (1)中央政府:坚定不移的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继续执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方针,用实际行动帮助特区克难攻坚,支持港澳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特区政府:坚决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拥护中央政府的各项决策,按照基本法办事,发挥港澳地区的优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保持该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8.(1)①台湾发生大地震后,大陆派人支援,提供物质帮助。②日本“购岛’’闹剧开场后,大陆与台湾共同行动,保卫钓鱼岛。(自2012年8月以来,大陆公安机关先后与台湾执法部门密切合作,抓获涉嫌拐骗、强迫和组织大陆妇女到台湾卖淫、故意杀人的l0名台湾犯罪嫌疑人和3名台湾通缉犯等。

(2)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树立起合格公民的形象;讲文明、守礼仪,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与台湾同胞的情谊;宣传大陆经济文化建设的成就,扩大大陆在台湾同胞中间的影响等。 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理由: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开辟新天地。

10.(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重要国情,人口国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国情: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

5 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匠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12.(1)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重要性、作用:因为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3.(1)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依然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放开双独’家庭生二胎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

(3)学有所教,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4)通过这些漫画,可以看出国家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采用各种积极措施保证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公平,为公民的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14.(1)①粗放型生产模式或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污染严重的非科学生产。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态污染物污染。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循环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①关键靠科学技术。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既能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又能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污染防治力。 (4)①节能:出行乘公交车或骑车;多走步梯,少坐电梯;电器不用时,关闭电器开关;使用节能器具;循环利用水,节约用纸;等等。②减排:不用一次性餐具;不乱仍废旧电池;选择绿色环保商品;等等。

1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答出2点即可)

(2)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后排除的废气和粉尘;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3)国家: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注重科技创新,为保护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公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等。(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做答) 16.(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

(2)应尊重人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建设与人El、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4篇

初中初二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总复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我国濒临的海洋、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分布;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教具:中国政区图投影片、地形图投影片、学生地图册

课型:复习课

教时:2课时

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识图

1、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地区分布图

2、锋面雨与地形雨的形成图。

课题:中国地理复习

(二)

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熟知与掌握:

1、我国的河流概况,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及水文特征;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

4、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的分布。

教具:中国河流图投影片、矿产资源投影片、学生地图册

课型:复习课

教时:2课时

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主要知识点:

1、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我国主要的外流河与内流河。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我国最大的人工河大运河(沟通的水系、作用等),我国五大的淡水湖和青海湖。

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4、长江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

5、黄河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

●识图

1、长江水系分布图

2、黄河水系分布图

3、我国五大淡水湖轮廓图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状况。

2、我国土地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

3、我国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4、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三大林区和“三北防护林”。

5、我国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的分布。

6、我国渔业等水产资源,第一大渔场、盐场。

●识图

1、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

2、我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5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

(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课本P

7、P10)

23个省:黑、吉、辽;晋、鲁;冀、豫;苏、皖、浙、赣;鄂、湘;

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

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

6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

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为界,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和藏族等。

2.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见书P17及练习册)

3.各民族分布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7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我国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云南省)

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

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8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

9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一个高原气候区(见书P33)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5.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见书P36)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6.我国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或称夏季高温多雨)(见书P38)

(成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双重影响,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

名称源地风向性质

冬季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西北、东北风(偏北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夏季风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西南风(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7.根据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范围的不同,分为:

10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特点:夏季降水丰富

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特点:降水稀少,全年干旱。

两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注意:非季风区是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但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因此仍然会受到季风影响。

8.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形成梅雨季节,

7、8月份,又会出现伏旱。

9.季风气候易产生寒潮、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10.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是五种: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详见书P42)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主要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地图册P20-21

1.我国河流分为两大类:内流河和外流河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外流区;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内流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特殊河流: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最长的内流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3.京杭运河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及一系列湖泊。(详图见地图册P21)

4.我国的湖泊:

1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A内流湖多为咸水湖,以蒸发为主要输出形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湖

B外流湖多为淡水湖,以径流为主要输出形式。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黄河:书P48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

2.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3.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5.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6.黄河的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

1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B图,请判断:此河最有可能是我国的河。A图现象主要在该河河段,流经(地形区),由于该地形区的特点是,,该河在此段支流(多或少),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汇入河流,使河流的含量增大。

(3)B图发生在河段,主要流经(地形区),河道变,坡度变,流速,泥沙沉积,河床,形成“”。

长江:书P53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V+W形

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3.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4.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

1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一段,“九曲回肠”)。

7.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练习)读下图回答。

(1)该图为水系图。

(2)流经的地形区有。

(3)沿途依次经过的:

温度带有

干湿区有

(4)在图上标注下列地理名称序号:E.二滩水电站F.葛洲坝水利枢纽G.丹江口水电站

(5)写出城市名称ABCD。

(6)写出相应河流名称:①,②,③。

(7)用︳︳符号注明长江三峡工程位置。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资源概况:陆地面积世界第三:矿产资源总量世界第三;耕地面积世界第四;河流年径流量世界第六;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如交通用地等)

1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土地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尤其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90%以上)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该区还集中了大量的难利用和未利用土地)

耕地与水资源南北差异:

北方以旱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大(60%),但水资源比例仅20%

南方以水田为主,且耕地资源比例小(40%),但水资源比例达80%

5.当前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

6.土地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全国土地日6月25日

7.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8%是冰川、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9.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六,但人均排名靠后。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

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28日。

15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0.水资源分布特征:

A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长江中游的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东线:从长江下游引长江水,经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过黄河,至天津、北京。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联结起来,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严重分布不均的局面。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在各种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人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无锡

2.我国交通运输网特点: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16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铁路干线熟记“三横五纵”P91图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线

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交通运输枢纽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处(人流、货流量都很大)

重要铁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成都和兰州(经过的铁路线)

分为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5.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速度较快次于铁路最慢最快

运量较大较小最大最小大

价格较低较高最低最高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2.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农业的地区分布:

以400mm年降水量线为界,以西(非季风区)主要进行牧业生产,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以东(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4.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

17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部沿海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5.我国三大林区:西南和东北为天然林区;东南为人工林区。

6.我国三大棉区:新疆南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7.种植业的地区差异

种植业地区差异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水稻油菜甘蔗棉花一年两熟到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小麦花生甜菜棉花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8.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A自然条件

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牧业;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业;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

B.社会经济条件:与城市或工业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9.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18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

2.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长三角、辽中南、京津唐、珠三角地区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书P111活动一和活动二】

3..四个工业基地特点:(详见地图册最后一页)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画区域是工业基地,它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三角洲,位于其上的A城市是B城市是,C城市是,其类型是。

(2)该地区有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近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3)D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布局于此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巨大的消费市场B.交通便利C.靠近原料地D.靠近燃料地

(4)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位置优越②煤炭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利资源丰富⑤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C.③

19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④⑤⑥D.①③⑤⑥

4.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

该产业特点:a.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b.科技投入的含量大c.产品更新换代快

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

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3.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

八年级地理(下)复习提纲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P5活动

1、

2、3

20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P8活动

1、2;P10活动1)

一、位置范围

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河湖。

二、气候

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2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25%;人口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

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

2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四、工业发展及问题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五、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大米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

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2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七、主要城市:上海

第二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P12活动

1、2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面积30%,人口4%,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一、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三、灌溉农业

⒈灌溉农业的特点

2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⒉主要分布地区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②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③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④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吐葡、哈,新长绒棉。

五、地下宝藏

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六、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七、生态环境建设

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八、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5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青藏地区:

一、位置范围P14活动

1、2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二、世界屋脊与高寒环境

1.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高达70008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

3.日较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三、高原农牧业

1.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农作物单产高,青稞喜温凉,还有小麦,豌豆。

26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2.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

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1.气温低,太阳能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多1000多小时,羊八井。

2.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五、交通运输的变化

1.解放前,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

2.解放后,川、青、新、滇藏公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北京、成都、西安、广州民航线;龙羊峡、羊卓雍湖水电站。

六、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3.行:牦牛

4.体育项目:舞蹈,马术

七、保护三江源头

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49%,长江25%,澜沧江15%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

27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北京

一、地理位置:P19活动1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城市现代化

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

28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台湾

一、地理位置P33活动

1、2

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二、源丰富的宝岛P36活动

1、2。3

⒈资源宝库

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2。物产丰富的原因:

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三、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立足于“宝”出产农矿业产品

20世纪60年代以后立足于“岛”进口加工出口工业产品

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香港和澳门

29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一、港澳对比

回归祖国时间

人口(万人)

面积(KM2)

位置

主要居民

组成

香港

1997.7.1

678万

1092 广东省珠江东口

中国血统98%(祖籍广东省多)英、其他2%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

1999.12.20

二、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⒈加工工业

航空便利,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背靠大陆

30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地窄人稠,市场狭小,本岛加工,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

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

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⒉世界地位

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

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

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

全球航运中心之一。

⒊发展战略P29活动

1、2。3

缺少发展空间、地狭人稠,人口压力大、维多利亚港,启德机场饱和、工资水平高,地价高。

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

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方面:在盐田,蛇口开辟海港、在深圳修机场,保持航运中心的地位;把部分轻工业,金融业迁至深圳,扩大营业规模,同时获得国内劳动力资源,市场的支持;

内地方面:吸引国内在深圳的投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向深圳移动,形成新的发展热潮。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轴线。

三、澳门经济及发展战略

以旅游业为主(博彩业)、成衣、玩具制造。

3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地理位置:P41活动

1、2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人口:1925万人,人密度12人/平方千米,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

二、自然环境:

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气候:深居内陆、

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

植被:荒漠为主

影响:由于新疆地下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P43活动

1、2。3

珠江三角洲

3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一、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P53活动

1、2。3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三、城镇的发展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P60活动

1、2

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3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北影响,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热带动植物王国;

2、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

3、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

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⑤景点大同小异。

重振对策: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P63活动1

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67活动1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P67活动:2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P12活动

1、3

3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

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P69活动3: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P71图8.10

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长江沿岸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P75活动

1、2

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35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P78活动1

1、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3、①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①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

36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地;②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④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2、四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3、(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五、生态环境及治理:

1、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绵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防治措施:①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坡度在25°的严禁开荒,25°以下的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②结合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国土整治;

37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2.微观到具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3.中观到区域之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二、在世界中发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2.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带动各个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多方面的合作,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

如课本图92某型飞机生产网络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一方面说明某型飞机这种高科技的产品需要多国的合作共同完成,另一方面从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看,多是一些发达国家或发展比较快的国家,这是竞争的结果;

3.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是一格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4.中国为什么加到WTO?①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②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③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8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P5活动

1、

2、3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P8活动

1、2;P10活动1)

一、位置范围

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面积20%;人口40%,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河湖。

二、气候

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39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25%;人口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40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

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四、工业发展及问题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五、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大米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

41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

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七、主要城市

上海

第二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P12活动

1、2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面积30%,人口4%,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一、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4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三、灌溉农业

⒈灌溉农业的特点

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⒉主要分布地区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②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③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

④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吐葡、哈,新长绒棉。

五、地下宝藏

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

六、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七、生态环境建设

4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八、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青藏地区:

一、位置范围P14活动

1、2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二、世界屋脊与高寒环境

1.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高达70008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

4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日较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三、高原农牧业

1.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5篇

复习,进一步提高八年级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八年级历史本学期内容多,而且课时少(每周只有2节课),教学任务艰巨。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差不多只有三周的复习时间。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学困生依然很多。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比较多,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的不明。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并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第

六、七单元: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五、期末目标:

历史八年级总复习范文第6篇

复习,进一步提高八年级历史教学成绩,顺利地迎接期末考试,现制定本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八年级历史本学期内容多,而且课时少(每周只有2节课),教学任务艰巨。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差不多只有三周的复习时间。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学困生依然很多。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比较多,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的不明。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并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

二、复习重点及难点:

1、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第

六、七单元: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

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

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

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五、期末目标:

相关文章
剖析违纪违法案件详解范文

剖析违纪违法案件详解范文

剖析违纪违法案件详解范文第1篇一、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每一名法官都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

1
2025-09-19
培训机构卫生保健制度范文

培训机构卫生保健制度范文

培训机构卫生保健制度范文第1篇一、新招职工安全三级教育制度:(一)凡新招收的工人进厂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为:1、厂级教育(每...

1
2025-09-19
培训机构门店运营方案范文

培训机构门店运营方案范文

培训机构门店运营方案范文第1篇1员工管理行为准则 2店面工作流程 3晋级制度4店面基本管理制度 5卫生制度 6客户管理员工管理行为准则1、...

1
2025-09-19
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范文

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范文

平语近人人才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人生幸事学习“平语近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

1
2025-09-19
剖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范文

剖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范文

剖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范文第1篇第一篇部队领导班子2019年对照“八个方面”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照检查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来不得...

1
2025-09-19
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范文

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范文

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范文第1篇xxx2013年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于8月3号开始,历时5天,今天就顺利结业了。经过几天紧张的学习,大家辛苦了。本...

1
2025-09-19
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材料范文

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材料范文

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材料范文第1篇一、评选范围及名额分配1、市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按市教体局要求的比例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优秀学...

1
2025-09-19
培训学校岗前培训计划范文

培训学校岗前培训计划范文

培训学校岗前培训计划范文第1篇年员工培训工作总结和年培训工作计划2007-02-06 09:50:55为了切实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我厂根据生产经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