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3、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4、浅谈农村独居老年人生活现状及对策
5、老年人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6、互联网背景下西安市老年人群健身现状调查
7、老年人“节衣缩食”的习惯可否改一改?
8、指导老年人科学饮食 助力老年人健康长寿
9、老年人腿脚保健八法/中老年人做套器官健身操
10、社区老年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11、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郎银华
12、老年人骨质增生还需要补钙吗/老年人喝咖啡应注意什么
13、你了解“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吗
14、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对中老年人柔韧度的影响
15、长三角立法协同助推老年人再就业
16、浅析老年人建筑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17、智慧社会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服务探析
18、长春市社区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及其对药学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19、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早期征兆
20、独居老年人的情绪隐忧
21、老年人别忽略肌肉力量训练
22、老年人智能手机的设计与营销研究
23、从老年人孤独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玩具设计
24、二次人口红利激发和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分析
25、老年人康养创新创业的初步解析
26、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27、老年人体育权利保护现状研究
28、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养心之道
29、养宠物有助老年人大脑健康
30、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
3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返聘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32、老年人不能说的“秘密”之小组工作介入老年生命教育
33、沈阳市老年人口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34、广场舞锻炼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35、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老年人福祉
36、临床36例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研究
37、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38、基于GOMS和FMEA的老年人医疗服务终端交互设计研究
39、3岁幼儿竟然患上“老年人眼病”
40、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对老年人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41、老年人健康伴侣——基于MXTOS2-200的远程老年人监测仪
42、精准扶贫视域下老年人体育发展策略探析
43、精准扶贫视域下老年人体育发展策略探析(1)
44、老年人群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况研究综述
45、HIIT对老年人群骨骼肌力量及功能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46、分析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增加人性化心理护理的作用
47、衡阳市中老年人养老意愿及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
48、老年人谨防四种如厕意外
49、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现状与策略探究
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TENS疗法联合湿敷及红光照射治疗III期压疮疗效观察
3、压疮风险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通过“医养结合”模式降低敬老院压疮发生率的探索
5、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展望
6、百多邦软膏联合红花酒精治疗脑卒中患者I期压疮体会
7、家庭支持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8、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对策
9、预见性压疮管理流程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0、影响老年病区压疮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11、1例骨折长期卧床老年人的护理
12、预防护理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13、rh—aFGF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14、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循证护理研究
15、手术病人压疮因素评估及体位护理效果分析
16、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观察
17、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功能性障碍老年患者压疮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8、老年人致伤致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9、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20、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21、骨科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22、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体会
23、老年人跌倒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24、防压疮气垫的使用及护理
25、舒适护理用于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体会
26、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27、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28、综合管理预防长期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
29、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干预体会
30、浅谈老年人压疮的危险性因素、护理及预防
31、延续性护理在老年中心高危人群中预防与治疗压疮的效果分析
32、压力性溃疡,小伤口引发的大问题
33、云南白药治疗Ⅲ期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34、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护理
35、32例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36、老年下肢骨折护理真的只要关注患处么?这些并发症更可怕!
37、浅谈压疮的原因及预防
38、预防性压疮护理在神经系统老年患者中的研究
39、浅谈股骨颈骨折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
40、试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发生发展的影响
41、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42、带状疱疹误诊为胆囊炎2例分析
43、循证护理干预重症患者压疮相关问题探讨
44、预见性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5、社区66例长期卧床老人压疮风险评估及看护者知晓率调查
46、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压疮的影响分析
47、预见性护理方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
48、老年人胰腺癌压疮程序化护理效果分析
49、老年下肢骨折护理真的只要关注患处么?这些并发症更可怕
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3、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4、联合降压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5、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
6、浅谈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7、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8、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
9、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10、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11、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12、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13、老年糖尿病不同类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14、临床内科2型老年人糖尿病临床治疗
15、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6、瑞舒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17、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18、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和生活干预
19、自拟通络降糖方治疗老年糖尿病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20、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的治疗方法探讨
21、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22、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23、团体心理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干预的影响
24、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5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5、延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6、老年糖尿病伴肺炎应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的观察
27、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28、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9、老年糖尿病对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负向调节的效果分析
30、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对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探究
31、糖尿病和衰弱:关于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的专家共识声明(全译)
32、卡维地洛药物治疗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33、美宝创面速愈贴治疗58例老年糖尿病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34、甘舒霖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5、老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分析
36、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肾病60例分析
37、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干预效果
38、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9、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0、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41、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
42、观察膳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效果
43、黄芪葛根汤联合中医辩证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
44、瘅宁汤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分析
45、老年性糖尿病的特点与治疗分析
46、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用预填充式来得时笔治疗的健康教育
47、二甲双胍联用格列美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48、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糖尿病
49、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3、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心理状态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4、探讨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
5、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6、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
7、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苏州地区老年居家护理体系及其探讨
9、精细化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10、激励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
12、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3、“思政元素”融入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探索
14、“老年护理病房—居家护理”一体式模式的效果探讨
15、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价值分析
16、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
17、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18、系统化全面护理措施对T2DM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护能力的影响
19、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1、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及管理现状
22、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23、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护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4、探析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5、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6、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7、护理评分制度对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28、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9、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分析
30、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31、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32、管家式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33、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预防与护理干预
34、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研究
35、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探讨
36、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调研报告
37、多视角下适老型沐浴辅具的需求调查分析
38、“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科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和床护比的研究
39、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40、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41、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2、通信护理对改善常见老年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再次住院率的影响
43、浅谈社区老年护理的重要性与对策
44、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探析
45、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临床评价
46、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防范低血糖事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7、长征镇老年护理院院内感染63例分析
48、“医养融合”模式下社区老年护理效果评价
49、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老年痴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老年期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5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期认知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1。
老年期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但现实生活中各国政府官员和大中型企业中的决策者大多是5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人,表明思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思维速度逐渐变慢,但可以用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来弥补。
老年人的社会变化: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抑郁: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有的长期生活在躯体疾病的折磨之中感到生活没有希望而采取自杀行为。
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护理
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讨 论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