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浅析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开设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3、身在职场,这些商务礼仪细节要注意
4、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5、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6、浅议商务礼仪的分类及其提升方法
7、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商务礼仪素质的几点建议
8、高职商务礼仪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探究
9、形体训练在商务礼仪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0、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11、基于任务为导向高职营销专业《商务礼仪》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12、商务礼仪在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路径初探
13、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14、高职《商务礼仪》教学方法研究
15、基于情境创设下的《现代商务礼仪》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16、商务礼仪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
17、商务礼仪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18、《商务礼仪》微课程教学设计及制作
19、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20、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改革研究
21、基于网络自媒体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训工作室分析
22、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23、高职学生国际商务礼仪形象养成的研究
24、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营销专业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5、基于柯氏模型的商务礼仪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26、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改革
27、日本商务礼仪教学刍议
28、基于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商务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29、浅谈商务礼仪在现代中俄商业贸易中的认识
30、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
31、多媒体商务礼仪教学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32、《商务礼仪》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究
33、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34、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5、在商务礼仪课堂实施模拟实训教学初探
36、中职学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
37、信息化教学在商务礼仪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38、高职学生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
39、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40、基于云班课的《商务礼仪》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探索
41、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
42、翻转课堂在商务礼仪课程营销素养训练中的应用探索
4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设计
44、《商务礼仪训练》课程“能力进阶式”教学项目改革和实践
45、基于情趣导学的商务礼仪教与学的探索
46、基于中职《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47、商务人员怎样规范自己的商务礼仪
48、基于“云课堂+云直播”的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设计
49、浅谈高职高专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商务礼仪在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路径初探
3、商务礼仪与跨文化商务谈判
4、商务礼仪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
5、中法经贸活动中的商务礼仪分析应用
6、强化能力培养,创新商务礼仪
7、基于网络自媒体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训工作室分析
8、职业素养发展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9、一种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研究
10、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探索
11、谈国际商务礼仪中的礼物赠送
12、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3、基于“云课堂+云直播”的商务礼仪混合式教学设计
14、基于BOPPPS模型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15、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16、基于情趣导学的商务礼仪教与学的探索
17、浅谈商务礼仪在服务型企业形象战略中的应用
18、信息化教学在商务礼仪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19、基于艺术思维模式下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研究
20、日企中商务礼仪的职场意识分析
2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营销专业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2、中职校商贸专业商务礼仪教育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3、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改革及实训研究
24、“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5、商务礼仪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26、让商务礼仪成为市场营销的敲门砖
27、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28、基于微课优化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29、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30、从日本文化角度分析日本商务礼仪
3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设计
32、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33、基于企业商务礼仪培训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反思
34、基于中职《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35、在汽车营销中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探微
36、高职商务礼仪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探究
37、中日间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
38、“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探究
39、浅析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开设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40、浅析任务模块式教学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41、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
42、高校《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3、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44、课程思政视域下《商务礼仪》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反思
45、《商务礼仪》微课程教学设计及制作
46、传统教室环境下《汽车商务礼仪》实训课程的开发
47、论企业发展中商务礼仪建立的重要性
48、现代商务礼仪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49、成果导向的商务礼仪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高职院校秘书专业学生礼仪素质培养途径
3、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和礼仪教育的途径分析
4、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 改进策略实践探析
5、关于幼儿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
6、浅谈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礼仪教育
7、小学英语礼仪教育的思考
8、教育教学中学生礼仪问题的伦理建构
9、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0、加强幼儿礼仪培养探析
11、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1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机制
13、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4、基于中英茶礼仪差异的跨文化教学探析
15、中职礼仪课校本化教学“弹幕公约”实践研究
16、浅析提升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策略
17、论学生文化共生观培育策略
18、文化传承视阈下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探微
19、关于加强师范生教师礼仪教育的思考
20、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探究
21、就业视野下的中职生礼仪教育实施渠道与策略的选择
22、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探究
23、对柔道课程改善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的研究
24、浅谈文明礼仪教育在学校的有效实施
25、文明礼仪与家长共育的策略
26、高职院校女性礼仪教育模式改革之研究
27、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探析
28、基于人才培养的中学语文课堂礼仪教育思考
29、谈礼仪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30、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改革的构想
31、建构主义与日语研修生的寒暄语教学
32、奏响幼儿礼仪家教指导三部曲
33、文明礼仪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4、潘绍伟教授在校长论坛上的主持词摘登
35、以“家园协作”方式探索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36、浅谈对我校学生礼仪行为的建议
37、文化的隐性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38、民办高校学生文明礼仪修养及其对策研究
39、浅谈中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40、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幸福课堂
41、中职女生礼仪教育路径初探
42、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3、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探索
44、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45、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
46、大班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初探
47、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实践的路径研究
48、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
49、礼仪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与研究
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职场交际,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在这里就说说职场餐桌礼仪。
职场新人要会难得糊涂
工作了一段时间,便有同事请我下班后一起去聚餐。饭桌上的事情是最捉摸不透的,但去还是要去。当时我心里就想好了对策:难得糊涂。等菜的时候便是大家互吹牛皮的时刻,讲笑话没问题,但讲到原则性笑话的时候新人还是不要多语,天知道这是不是老员工在试探你道行深浅呢。
菜上来了,一桌人边吃边聊,从股市暴跌讲到商场让利,作为新人抵嘴是必须的,否则人家会以为你故作深沉,但更多时候则是点头和赞叹,前辈总是想在新人面前倚老卖老一番的,即使他的观点和你针锋相对。我认为和同事吃饭,最要紧便是难得糊涂。
顾全领导就是顾全大局
领导带我出差去了趟广西,办完事情自然少不了一顿吃,桂林美食着实让我垂涎三尺。但现在是领导带着你吃,所以不好表现得太过张扬,但也要适时表现一下。领导随和,点菜的时候会不时征求一下我的意见,于是强大的料理知识储备便派上了用场,谦逊地点评了一下菜色,领导笑意融融。
领导点完,问我还要什么,我瞄了眼菜单,没有鱼,领导爱吃鱼是全部门出名的,脑筋一转想起广西特色菜里有几个是鱼,便点了一个,领导笑意更浓。吃饭时候,免不了喝酒,领导不能喝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一个眼色,我便揽下了挡酒的活儿。一顿饭下来,做成了事,也做成了人情。
酒水饮料大权留给领导
有一次领导让我晚上一起去陪客户,到了饭桌上,领导把菜单转到我面前叫我点菜时,我就慌了神。好不容易心惊胆战点完了几个自认为比较安全的菜,心里早已经七上八下不辨方向,也不知是不是过于紧张想转嫁掉情绪喘口气,我把菜单递给了领导,问他要什么酒水。领导顺手接过,我也顺利交接了“皮球”。往后每逢应酬饭局让我点菜时,我便总把酒水饮料的决定权交由领导,一来说明我不是从头到尾自作主张,二来也让领导对饭局预算有一个终局性的把握。
不要反过来灌上司喝酒
我第一次陪老板出去吃饭,办公室的一个前辈说,有人给老板灌酒的时候要帮老板挡酒。所以我按照前辈的箴言,吃饭的时候很主动地接对方递过来酒。几杯过后老板倒是清醒得很,我就头有点小晕了。敬完了客户,走到老板面前让老板也一起喝,看到我这样老板只能硬着头皮喝。第二天清醒了后,我把吃饭的过程告诉前辈,前辈便数落我不懂事,哪有一边帮老板挡酒,一边还给老板灌酒的。
不要两手空空地去吃饭
办公室小k突然说请吃饭,还说会带女朋友过来。吃饭的地方是个挺高级的餐厅,吃到了一半,小k搂着女朋友站起来,说今天其实是他们俩订婚的日子,因为不想太高调,所以就请同部门的同事聚一下。其他同事纷纷拿出了自己或者几个凑份子买的礼物送给他们,只有我像个外星人一样,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可以想象两手空空的我在那个场合下多尴尬!想想也是,我既然知道没人会平白无故地请客,怎么还会傻到两手空空地去吃饭!
餐桌上不要太放纵自己
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只有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感引导和礼仪熏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礼仪教育 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礼仪教育包括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它与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我们采用情感引导和礼仪规范的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一、优化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
(一)创造心理环境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特别敏感,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二)构建互动环境
我们把活动室墙面的处理权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拉近幼儿与环境的距离。
(三)提供体验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与大自然的事物相比,资源十分有限。要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就必须让幼儿从小环境走向大自然的大环境中,进行各种情感的体验,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开设礼仪课程
(一)有计划地实施礼仪教育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按计划定期向幼儿进行教授。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如:在活动中,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说:“请帮帮我。”
(二)在游戏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知识,而且理解了其意义。如:在“娃娃商场”游戏中,营业员热情接待,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做客”游戏,让幼儿学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幼儿得到了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因材施教
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等等。因此,对这类幼儿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较怯懦的,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个性霸道的,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逆反个性较强的,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对其主要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等等。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实施生活化教育
(一)以教师的言行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可以有意无意地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感染幼儿,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良好的行为。
(二)在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礼仪教育
来园、离园要求幼儿能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要求幼儿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和同伴相处。
(三)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礼貌言行。营造具有暗示性的环境,如: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
四、家园共育
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要求幼儿,那么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效果。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如:出门做客、公园游玩、公共场合等,可以让幼儿多多使用礼仪。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合作。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部分家长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缺乏重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2.家长礼仪素质不高,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无意间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习惯,孩子往往会记在心里,并跟着去做,慢慢地就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由于家长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内容缺乏认识和了解,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中不能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园共育是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针对现状,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养成教育活动,探索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帮助家长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1.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我们定期为家长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或座谈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信息,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教育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2.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
帮助家长正确把握培养孩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和目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方面保持一致,使文明礼仪教育发挥持续的作用和价值。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了解养成教育,树立全新的育儿观念。
家园共育一直以来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发挥家长独特的教育优势,充分满足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需要,取得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品尝到甘甜。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1994.
[2]孙云晓,邹泓主编.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
[3]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
[4]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中国幼儿园教案网.
礼仪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 社交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注重仪表仪态,塑造其外在之美;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形象精神;通过社交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塑造其行为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公共礼仪训,使高职学生能够以德立业,心塑造其灵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全局观念,无私奉献精神。
【关键词】 高职教育;社交礼仪;重要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三字经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的根基,尊重包括自尊与尊他,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行为准则。同时也恰好体现了西方的“人要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的尊重原则。
西方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tiquette,原意为进入法庭所遵守的规则秩序,因而当时把礼仪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而今“礼仪”真正成为了“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可见,社交礼仪具有了社会化的作用。近年来,美国人礼仪的复兴让相关产业一下子“生意兴隆”起来。如今,美国许多地方都有培训机构开设礼仪课程。此外,美国许多大专院校都开设有进餐以及其它礼仪的专题课程或者研究生讨论课,以便学生们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上更体面、更具有竞争力。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大学就提供了诸如“第一印象”、“礼仪能量”这样的研究生班专题讨论课。
南希·米切尔,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担任“特殊事宜和礼节总监”超过20年的时间,她是从2002年开始,就在著名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华盛顿地区其它一些大专院校讲授社交礼仪课程。对于目前的礼仪复兴现象,她认为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在美国,不少成年人选择聘请礼仪教练来“补课”。有很多人参加了私人教练开设的礼仪课,结果真的给职业生涯带来了转机。有的女士真正从中尝到了甜头,她们礼仪课上,学会了优美的姿态,半年后新学的礼仪已经初见成效。一位亲受培训的文员深有体会,以前老板在高级酒店与客户共进午餐时,不愿把她带在身边,总是让她在车上等着,因为她在客户面前会手足无措,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即使是与著名大亨会面,她也能够做到信心十足。
而今,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交礼仪开始全球化,国内各行各業都非常重视礼仪。做为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面临着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开设礼交礼仪课程也是非常及时的,所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交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高职高专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确立学生的礼仪教学目标体系和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达到培养高职学生文明礼仪的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通过课程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提高实际的与人交际及办事能力。所以,社交礼仪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注重仪表仪态,塑造其外在之美;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树立良好的形象精神;通过社交礼仪训练,使高职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塑造其行为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公共礼仪训,使高职学生能够以德立业,塑造其心灵之美,培养高职学生的全局观念,无私奉献精神。
一、社交礼仪课程能够塑造高职学生的个人形象,体现其外在之美
企业的商务人员,在与他人交往时,其得体的言谈举止和礼貌礼节,对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学礼仪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代表企业形象,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信息,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提升个人素质,每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尺度,员工的礼仪形象是知识水平、修养、风度的反映,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法律、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遵守程度的外在体现。作为职业人或公司礼仪不只是要每位员工以得体的仪表、姿态、规范的行为举止,而且更需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请大家记住,员工的形象即代表着我们的企业形象,而更重要的是没有礼仪就没有事业的成功!“高职院校的社交礼仪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量身定做,创造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使社交礼仪课既能发挥综合素质训练和养成的效果,又能获得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使社交礼仪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1]
二、社交礼仪课程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其行为之美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亚当斯金在《社会阶层与运气》中曾比喻说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如果人生是一座雪峰,那么你的社交能力就是助你攀登雪峰的雪橇;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么社交能力就是承载你远航的小船,如果人生是一本厚书,你的社交能力就将是记录你成功与否的密码。”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人际沟通,构建社会和谐文明。
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
第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
“社交礼仪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三、社交礼仪课程增强高职学生的的内涵,体现其心灵之美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所谓的“尊重为本”不单单是要尊重对方的信仰、意见以及民族习惯。“自尊”也是维护企业形象,提升自我公共地位的重要条件。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个人形象来体现的。如果自己不自尊自爱,本身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便更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了。这样不但有损于自我形象,更会在商务交往中使企业整体素质不被认可,在竞争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困难。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個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当今社会人际间的交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范围不断拓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礼仪教育逐步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社交礼仪等礼仪类课程。”[3]通过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使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常规的社交礼仪的知识与技巧,以塑造良好的个人与组织形象,能够设计个人形象,注重个人礼仪。
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和熟练运用社交礼仪技巧处理社交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够介绍自己和介绍他人,掌握谋面礼仪,能够交谈沟通,学会与客户处理关系,使学生熟练运用社交礼仪技巧处理社交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社交礼仪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为学生将来的职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职场礼仪教育,不仅满足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4]让学生能够遵守公共礼仪规范,在出行和公共交往活动中,在职场礼仪中,展示自己的礼仪风范,因此高职院校的礼仪课教学越来越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霞,高职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6月第3期,46—48.
[2]林武,高职院校社交礼仪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月第6期,74—76.
[3]刘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社交礼仪教学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月第10期,166-167.
[4]谢宁,浅谈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中的培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4期,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