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1篇
民情日记1: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全面启动
今年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提出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2月8日,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明确了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参与范围、联系对象、联系方法和工作要求。我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暨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中来,努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教体局召开会议,就教育系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要求教育系统参与行动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包联村社、包联农户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包联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尽快帮助包联对象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广大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三农’发展上台阶、基层基础更牢固”的工作目标。
民情日记2:4月4日
深入联系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对接工作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4月4日,
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滩歌镇董家坪村、帮扶对象家中,详细了解了状况。在全面了解了贫困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联系滩歌镇人民医院,为全家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二是为他们提供一些农业技术,帮助他们为今年种植的小麦打农药,并且提供了当前小麦病虫害所需的农资物品。
民情日记3:
以身作则积极帮扶
5月6日,再次前往滩歌镇董家坪村开展“双联双民”行动帮扶和政策宣讲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扶物资,致富信息。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切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使我想到: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GDP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所取得的成就震感世界,让世界刮目相看,但贫困人口依然还很多。还有部分农民兄弟穿着陈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土墙瓦房。他们每人一年的纯收入,还不到一千元,他们还在最低的生活线下苦苦挣扎,而我们就能拿到两千元、三千元甚至更多,此时,我应该想些什么呢?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扩宽眼界视野,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也决心以这次行动为契机,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帮助他们谋划好长远出路,使这次行动真正做到联村联户联心、为民富民惠民。那种力量感和带给我们的厚重思考,是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给予的。
当一场如火如荼的活动宣告一段落时,我们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民情日记”中移开。“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这是一名干部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类似的话语,在民情日记中常常出现,三言两语却震颤心尖,令人眼眶湿润。在这场由政府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我们的领导和干部们能够俯下身子,问百姓冷暖,为民办实事。透过民情日记中的一些感性文字,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与百姓的心贴得很近很近。只有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亲自沉下去,才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干部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这应该就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程”的其中的要义之一吧。下到基层去,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把民意带上来,在新时期里,更加地做好密切联系群众这篇文章,您的决策将会更加贴近民众,您的决策才不会偏离改革的方向。我们祈愿,有越来越多的“民情日记”能够湿润国人的心田,并成为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滩歌镇黑池殿小学
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2篇
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以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最终目的。我认真学习甘肃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重大决策精神和相关资料,并多次深入基层对我的联系户肖含明一家开展了调研,感触颇深。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深入学习 宣传到位
在这次的双联行动中,只有深入学习、加深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我们才能为行动的开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一项固本强基、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之策。对于文明公路系统的领导干部来说,开展这项行动,更加有利于转变我们的思想意识,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单位。对此,农民群众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有的一无所知,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误解。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做大量的、细致的、反复的宣传和释惑工作。
二、入村入户 了解民情
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谋取福利。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进村入户,走
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3篇
省地税局帮扶谢岔村典型材料
中共老君坡乡委员会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地税局深入领会学习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的六大任务,立足于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要求,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并通过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等措施扎实细致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切实吃透村情民意、谋划发展思路、落实帮扶举措,将老君坡乡谢岔村作为他们的联系村,成立了以副巡视员廖永凯为组长的帮扶小组,副巡视员廖永凯、副局长李活、调研员郑波、张子厚等6名帮扶干部与谢岔村王俨、李森虎、殷天笑等12户困难群众结为对子,上下联动、干群携手,全力加快小康建设新进程。
3月29日,廖永凯副巡视员一行六人深入谢岔村,开展调研摸底、干群对接活动,期间帮扶组一行和村两委班子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情实际,合理编制长远规划,切实摸清底子、找准出路、制定措施,并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勉励他们坚定致富信心、寻找致富出口、拓宽发展路子。调研期间帮扶组一行和乡、村干部一道立足于谢岔村村情实际、着眼于长远发展,制定出了调结构、兴
产业;抓项目、强基础;抓劳务、促增收;抓党建、促保证;抓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并紧密围绕发展思路制定出了未来五年“五化”、“五个突破”的奋斗目标,切实理清了发展思路、坚定了发展信心、科学化了发展步骤。4月上旬,为切实加强衔接、积极互动,省地税局为帮扶干部和联系农户制作下发了民情连心卡,在帮扶干部和联系农户间架起了一座暖心桥。5月初,省地税局和老君坡乡党委组织召开谢岔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会,及时总结前段工作成绩和经验,细化后一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双联重点,切实推进了行动的深入开展。在行动转入实质对接、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6月19日省地税局帮扶组出席了老君坡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席会议,并围绕依托部门职能、扎实开展双联活动做了重要讲话,同时就项目争取、产业培育、科技富民等工作做出了具体承诺。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省地税局作为谢岔村的帮扶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先后数次奔赴谢岔,和老君坡的干部群众一道携手进取、共同攻坚,谱写出了感人的篇章。眼下在省地税局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援助和悉心指导下,谢岔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先后争取落实了村址至阳坡社村组道路建设、陈坪等社梯田建设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基础设施改善、切实增强了发展后劲;扶持发展了宝章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养殖大户,
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4篇
今年2月上旬,省委发出了《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做出了关于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定。2月20日上午和昨天下午,省委、市委相继召开了全省和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深刻地认识到,省委的这项重大决定,是一项战略部署,不仅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近段时间,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决策部署的同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在省、市委的动员大会刚刚召开之后,迅速召开我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这次大会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委决定,落实市委要求,认真安排部署,深入组织动员,全面启动我县的这项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紧密联系县情实际,充分认识这项行动的重大意义
2月20日上午,我们认真组织全县干部职工收看了全省动员大会的实况,认真聆听了省委王三运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上领导的重要发言。特别是省委王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运用深刻的理论思考成果,紧密结合全省的发展大计,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省委的战略意图,阐述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这项行动,是省委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而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全省广大干部上应中央要求,下应群众呼声,自觉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不仅十分及时,十分必要,而且意义十分重大。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王书记的讲话精神,充分结合我们的县情实际,我们要深刻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我们践行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的鲜明要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立足点在为民,用力点在富民,着眼点在基层。就是要让我们广大的机关干部更加自觉、更加有效、更加长期地走到群众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生活在群众中去。就是要通过这个生动的实践活动,与群众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共破发展难题、同奔小康之路。就是让我们通过这一有效的载体,去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去体现我们的政治本色,去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项行动,是检验我们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试金石。
第二,这是我们切实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大计。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与上级组织和全县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广大群众的生活还不宽裕,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十分强烈。与此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也在不断地拉大。特别是我们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发展底子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村贫困面大,成为制约我们跨越发展的重要瓶颈。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2010年我县是66.9%,比全省低4.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1.6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低12.9个百分点。按国家新标准测算,我县贫困人口预计达到23.05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7.56%,不仅贫困面广,而且贫困程度深。不论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还是与全国同步实现整体脱贫,我们面临十分巨大的压力,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抓住贫困村和特困户这部分群体的整体脱贫,才能找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第三,这是我们顺应群众呼声、竭力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在任何时候,顺应群众呼声、
竭力为民造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一切工作的核心,就是最充分地了解群众的要求,最直接地解决群众的需求,最全面地贴近群众的感情。“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我们深入实际,了解群众所需的广阔平台,是我们深入一线,帮助群众解忧解难的有效载体,更是我们抓住基层,帮助群众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的预期越来越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越来越强,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诉求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重点难点在农村,希望和支撑也在农村。无论是深入推进我们的“5551”发展战略,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增收富民工程,我们的工作任务必须在农村落实,我们的工作突破必须在农村实现。我们必须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大的工作动力,投身到这项行动中去,真正把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发展重心,不折不扣地体现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实际行动中去,倾城竭智地落实到农村群众的所思所盼中去。
第四,这是我们主动转变职能、积极改进作风的生动课堂。加快发展也好,实现跨越也好,大幅度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也好,都需要我们的党政机关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更需要我们的各级干部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可否认,我们各级干部的主流是很好的,在过去的工作中,广大干部为全县的发展事业出了力,流了汗,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我们的各级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让群众不满意,与发展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正如省委王书记讲到的那样,我们的一些干部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谋划发展上缺乏开拓创新和敢闯敢试的精神,谋划工作上思路不新、点子不多。遇到什么事情,习惯于先看文件有没有写过,别的地方有没有干过,抠条文在行,找出路不行,管死的办法多,促活的办法少。很多人家能办成、能快办的事,我们的同志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就办不了,就拖着办。一些领导同志习惯于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一些部门的同志长期呆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锻炼,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与群众感情不深,习惯于发号施令,不会做群众工作。一些同志做群众工作简单化,在处理群众诉求过程中敷衍了事,往往把小事闹大,把矛盾扩大,把情绪激化。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庸懒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还比较突出。不少干部上情不明,下情不清,对中央和省、市、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研究不够,落实得糊里糊涂。所有这些问题,集中说明了我们思想解放不够,联系群众不够,职能转变不够,工作落实不够,迫切需要我们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生动的大课堂,通过开展这项行动,深化感情,焕发激情,改进作风,端正作风,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高为民富民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第五,这是我们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发展能力的有效载体。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对于加快发展十分重要。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干事创业的能力,仅仅从书本上得来,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要从实践锻炼中得来。解决干部队伍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能力,必须在推进“5551”战略中去考验,必须在推进“五大突破”中去锻炼,必须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去培养。我们不仅要把这项行动变为服务群众的直通车,更要把这项行动变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变为提升发展能力的助推器,变为考察各级班子和各级干部的大考场。
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5篇
民情日记1: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全面启动
今年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提出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2月8日,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明确了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参与范围、联系对象、联系方法和工作要求。我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暨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中来,努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教体局召开会议,就教育系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要求教育系统参与行动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人员深入包联村社、包联农户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包联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尽快帮助包联对象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广大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三农’发展上台阶、基层基础更牢固”的工作目标。
民情日记2:4月4日
深入联系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对接工作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4月4日,
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滩歌镇董家坪村、帮扶对象家中,详细了解了状况。在全面了解了贫困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联系滩歌镇人民医院,为全家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二是为他们提供一些农业技术,帮助他们为今年种植的小麦打农药,并且提供了当前小麦病虫害所需的农资物品。
民情日记3:
以身作则积极帮扶
5月6日,再次前往滩歌镇董家坪村开展“双联双民”行动帮扶和政策宣讲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扶物资,致富信息。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切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使我想到:我国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GDP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所取得的成就震感世界,让世界刮目相看,但贫困人口依然还很多。还有部分农民兄弟穿着陈旧的衣服,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土墙瓦房。他们每人一年的纯收入,还不到一千元,他们还在最低的生活线下苦苦挣扎,而我们就能拿到两千元、三千元甚至更多,此时,我应该想些什么呢?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扩宽眼界视野,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也决心以这次行动为契机,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帮助他们谋划好长远出路,使这次行动真正做到联村联户联心、为民富民惠民。那种力量感和带给我们的厚重思考,是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给予的。
当一场如火如荼的活动宣告一段落时,我们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民情日记”中移开。“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这是一名干部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类似的话语,在民情日记中常常出现,三言两语却震颤心尖,令人眼眶湿润。在这场由政府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我们的领导和干部们能够俯下身子,问百姓冷暖,为民办实事。透过民情日记中的一些感性文字,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与百姓的心贴得很近很近。只有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亲自沉下去,才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干部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这应该就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程”的其中的要义之一吧。下到基层去,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把民意带上来,在新时期里,更加地做好密切联系群众这篇文章,您的决策将会更加贴近民众,您的决策才不会偏离改革的方向。我们祈愿,有越来越多的“民情日记”能够湿润国人的心田,并成为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滩歌镇黑池殿小学
联村联户简报范文第6篇
张萍
按照局党组的认真安排部署,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为陇西县宏伟乡山头渠村麻家湾社农户赵鸿德。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70平方米,耕地面积31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和外出务工,2011年家庭总收入800元,人均纯收入200元。
户主赵鸿德,初中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贾秀英,小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母亲徐莲芳,身体欠佳,小学文化程度;兄弟赵志德,身体健康,初中文化程度。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局党委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我积极响应,并认真学习贯彻省、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明确行动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参与范围和工作方式,深刻领会行动实质,切实把全局干部的思想迅速统一到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并主动前往联系村开始对接工作,真正把“双联”行动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认真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社情民意
通过单位组织深入联系户开展调查摸底、入户走访活动以及召开村组会议等形式,详细询问和了解联系户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家庭收入以及新农合、新农保、惠农补贴资金落实等各方面情况,认真聆听群众的想法意见,真心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按要求填写了《甘肃省干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贫困户调查表》,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基层。在进村入户过程中,每一位干部也都能够严明纪律要求,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做到了不扰村、不扰民。
(三)理清发展思路,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我根据局党委的精神,在深入调研、吃透户情、广泛征求农户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帮扶计划和措施。
(四)突出帮扶重点,积极帮办实事好事
结合春耕备耕生产,为解决帮扶户缺少春耕化肥供应问
题,单位统一将化肥送给每家联系农户手中,妥善解决了他们的生产困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局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强农惠民农政策,并积极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同时给每位特困户及参与双联行动的干部配放《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选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手册》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法制宣传手册》。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县双联办的精心指导下,总体来看,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局良好,推进有序,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阶段性各项工作任务,目前工作已进入了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的新阶段。但不可否认,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联系户多年贫困、底子薄、基础弱,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多,脱贫帮扶资金缺口大。二是群众对双联行动认识还不到位,片面地理解为给钱给物,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三是部分帮扶户老弱病幼,缺乏劳动力,需赡养和抚养,凭个人之力无法解决,给帮扶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