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AP课程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3
3

AP课程论文范文(精选12篇)

AP课程论文 第1篇

AP (The Advanced Placement) 即大学先修课程。A P课程及考试始于1955年, 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 (College Board) (1) 主办, 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目前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 已在美国15 000多所高中开设。该项考试为在高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前接触大学课程的机会, 完成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A P课程及考试可以帮助高中生达到减免大学学分、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教育时间的目的, 同时A P考试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一个重要筹码。AP考试的成绩使用5分制, 分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资格水平:

A P考试5分, 相当于大学课程中的A级。A P考试4级, 相当于大学中的A-、B+和B级。A P考试3分, 相当于大学中的B-、C+和C级。目前, 已有40多个国家的近3 600所大学承认A P学分, 将其作为入学参考标准, 其中包括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名牌大学。根据美国大学升学顾问委员会在全美范围内所做的调查, 由于美国大学已经普遍把学生在AP考试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是否能够胜任大学学业的依据, 因此A P考试成绩已经成为众多大学录取考虑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 据统计, 拥有优异A P考试成绩的高中生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和发展, 因此, 美国各大学已将A P成绩看作衡量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以及应付高难度大学课程能力的重要指标。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将此作为发放奖学金的主要条件之一。

二、AP课程的发展历程

1951年:AP项目由福特基金会 (2) 启动。

1955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接手管理, 次年首次举办AP考试, 当时的考试课程只有11门。

1958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师资培训。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大学理事会致力于把这个昂贵的课程推广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 比如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培训二战非裔退伍军人的学校开办学习班, 还在纽约市的公共电视台播放A P课程的教学片。

20世纪70年代后:A P课程不断丰富, 直到形成现在的37个不同科目。

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年度报告, 1995年全美国有493 263位学生参加了767 881人次的AP考试, 1999年的考试人次迅速突破100万, 2003年的考试人数超过100万, 共有1 017 396位学生参加了1 737 231人次的考试 (3) 。近年来, A P课程在美国迅速发展。至2012年, 有903 630名公立高中毕业生参加了至少一门大学先修课程的考试, 128 568名高中学校教师教授一门大学先修课程, 616 412名公立高中毕业生向学院或大学报告大学先修课程成绩 (4) 。同时, AP课程也不断被其他国家学习和认可, 2006至2007学年, 全世界有超过1 668万学生参加了AP课程的考试, 有超过3 700所大学承认AP课程的成绩和学分。

三、AP课程考试的难度

A P课程及考试是学科考试而非托福类的语言测试。A P考试中的生物、微积分、化学、经济、心理学、历史等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课程, 但外语课程不是。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公布的A P课程与考试手册说明, 法语、西班牙语、西班牙文学、德语、法国文学等课程, 都要求学生完成“相当于大学三年六个学期的课程”。由此可以想象这些课程考试的难度。以西班牙文学考试为例, 此考试时间190分钟, 分为阅读分析题 (占40%, 80分钟) 和自由解答题 (占60%, 110分钟) 两大部分。考试的范围很广, 涉及上百种文学作品。第二大部分的自由解答题要写3篇论文。其一, 分析一首诗歌;其二, 分析一个文学作品或者比较两位作家;其三, 作品选段分析, 评论性地分析一段节选的作品。所有作文要求用西班牙语来写作。从美国大学理事会官方公布的参考手册来看, 这门考试的参考文献大约为100个作家的作品。因此可以说A P课程的考试需要大量的准备。

AP课程在美国受欢迎的原因

A P课程完全符合美国一流名校的招生理念和选拔优秀人才的思维模式, 其表现在于:一是增加G PA (5) 成绩。G PA恰恰是美国一流大学录取学生时的第一考虑要素。GPA是整个高中段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二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在美国, 选择参加A P课程的学生首先必须要通过基础课程。因此, 能参加A P课程学习的学生本身已经是优秀的, 并且具有充分的学习能力。由于学生在A P课程的选择过程中, 必须考虑未来大学的专业方向, 因此一流大学从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中就能充分判断和确信学生是否具有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的充分准备和成功把握。三是学生敢于挑战学术难度、明确学术发展方向的最重要指标。由于A P课程的内容较难, 因此一流大学能够轻易地从学生在中学期间是否选修A P、选修多少门等信息来判断学生挑战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四是可换大学学分, 以便提前大学毕业或在大学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和课程。如果在中学完成一定数目的A P课程学分, 意味着可以提前一到两年毕业。五是缓解学生经济方面的压力。在美国, 获取一个名校的大学学分约需要1 000美元, 而一门AP课程约可抵三到六个大学学分。美国每年有200万高中毕业生, 他们都要参加美国高考SAT和A P课程的考试。美国的初等教育是免费的, 而高等教育是收费的。美国高中生会在11年级时完成SAT的考试, 在12年级, 即高中的最后一年, 要做两件大事。其一, 依据SAT的考试成绩, 申请大学和奖学金;其二, 选修A P课程及参加考试。这样可以利用高中最后一年免费教育的时间, 提前完成一些美国大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否则, 在大学阶段完成同样的课程和学分, 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也就是说, A P课程及考试可以帮助高中生达到减免大学学分、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教育时间的目的。

注释

1 美国大学理事会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 成立于1900年, 由5 900多所大专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组成, 它的使命是为学生创造在高校就读的成功机会, 致力于促进卓越和教育公平。

2 福特基金会是由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在1936年设立的。其以研究美国国内外重大问题, 如教育、艺术、科技、人权、国际安全等方面, 用出资创办研究机构、颂发奖学金、向国外派遣专家、捐款、捐赠图书仪器等方式, 向国内外有关组织、研究单位提供资助, 以影响美国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

3 TheCollegeBroad (2012) .TheAPReportTotheNation. New York:The College Broad, pp.3-9.

4 Annual AP Program Participation 1956-2007[DB/O L].http://ap ce ntral.col l ege b oard.com/ap c/p u b l i c/repository/2007_Annual_Participation.pdf.

加拿大留学AP课程的优势揭秘 第2篇

一、AP课程特点简介

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简写,即大学先修课程,也就是在中学阶段修读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要理解AP课程的优势,首先要了解AP课程的两个特点:

(1)难度和挑战性。AP课程是为学有余力、希望在学术上挑战自己的高中学生设计的,难度接近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要想取得AP科目的好成绩,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的,当然,“含金量”也高。

(2)AP课程与大学学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通过统一考试达到大学的要求,学分可以带入大学,得到学分减免。

二、AP课程入读优势

根据AP课程的特点,修读AP课程的四大优势如下:

1.提升申请大学的竞争力

在加拿大,甚至整个北美州大学的录取评估中,各大学的招生官往往会从学生在中学阶段选修什么课程、成绩如何,来判断学生未来的学习潜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AP成绩便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参考。由于之前的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中国学生在申请北美大学时,社会活动、领导力等方面有时会比较薄弱,AP课程则从学术方面给了中国学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

2.培养大学阶段所必须的学术能力

总的来说,中学阶段的学习更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获取知识能力的形成,老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则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研究、推断、撰写论文和解决问题等能力。AP课程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阶梯。由于AP课程包含大量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出及解决问题等内容,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经过AP课程的`锻炼,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

3.提前获得大学学分,节省时间和费用

作为大学级别的课程,AP课程已被全球二十几个国家的数千所大学承认。学生只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达到各大学要求的成绩,即可将AP学分带入大学阶段,免修相关的大学课程,可以节省时间;同时,除了支付很少的AP统考费用外,中学阶段修AP课程不需要另外付费,而大学阶段一门课的学费则要花费几百加元到上千加元,如果能用AP学分折抵大学课程的学分,费用的节省就很可观了。

4.尽早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

AP课程论文 第3篇

1.IB 现状

由1968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的IBO组织管理、设计IB课程。目前全球146个国家的3643所学校开设IB课程。2.课程设置

IB主要指IB高中文凭课程(IBDP),针对16-19岁的高中生,学制为两年。此外,IBO文凭组织设置的还有IB小学(PYP,G1-5)和IB中学课程(MYP,G6-10),但被授予小学和初中课程的学校远少于授予IBDP的学校。

所有IBDP文凭项目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三个高等级,三个初等级,每门科目的最高分数为7分,再加上拓展论文(EE)和知识论文(TOK)的3分,IBDP的总分数为45分。 IBDP的学生不仅文科、理科,甚至艺术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还要有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各种论文和参加社会活动,所以IB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

3.课程难度

虽然IB整体给人的感觉很难,但就每一科目而言,IB是最简单的,因为IB知识非常具有系统性。统计表明,IB单科取得高分的比率比A-LEVEL高。

4.评估方式

学生考核有学校内部评估(INTERNAL ASSESSMENT)和外部评估(EXTERNAL ASSESSMENT)两种。学完两年的高中课程,最后参加一次全球统一的考试,也就是所说的“外部评估”,每个科目一般有三个考卷,第一个考卷是选择题,第二个是问答题和实验题,最后一个考卷是选修内容。最后三个考卷正确率的百分比折算成7分、6分等成绩。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IB文凭的考试。学校会根据学生之前情况建议学生选择证书(CERTIFICATE)考试或者是文凭考试(DIPLOMA)。毕竟IB课程的淘汰率是很高的。

5.大学申请认可度

UBC曾经对IB大一新生和加拿大高中文凭大一新生做过对比分析;剑桥大学于2013年也对IB学生做过分析,一致认为IB学生的表现相对优于通过其他课程进入大学的表现。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IB学生,同时很多大学对IB学生实行学分奖励制度。

6.常见问题

问:不去IB学校学习,可以自己自学,自己报名考试吗?

答:不可以。IBO管理严格,每所学校有代码,每个学生也有代码。不能自己报名考试,必须在IB授权学校学习并考试。

问:哪些孩子适合读IB课程?哪个阶段读IB课程好?

答:IB适合优秀并善于管理利用时间的学生;适合学生英语能力较高的学生。

想读IB课程的学生,尽量从小学开始。除非英语特别好,不建议学生初三中考毕业之后开始读IB课程。

问:大考考得不好,可以重考吗?

答:可以的。IB有RETAKE考生。

A-LEVEL课程

1.A-LEVEL课程现状

A-LEVEL课程是英国本土高中课程,但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课程。仅CIE考试局为例,目前在160多个国家的9000多所学校开设课程。提到A-LEVEL不得不提英国教育体系:KS1-3,GCSE,ALEVEL. 中国地区的英系学校有13年制的,如哈罗国际学校;也有4年制英系高中课程,如北师大剑桥中心;更多的是3年制英系高中课程,如人大附中中英办学项目。

A-LEVEL课程学制为两年,学生在上完IGCSE课程后继续两年A-LEVEL才能申请大学。而 IGCSE课程,它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初中课程,在英国如果不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学完两年的IGCSE直接就去读职业技术学校了。IGCSE课程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成熟的体系,最好的初中课程。学生学完IGCSE课程能够很好地衔接A-LEVEL,甚至IB、AP课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IB学校,在IBDP之前会让学生去学IGCSE课程,一些普高的国际部会根据中国的学制把IGCSE压缩为一年,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衔接A-LEVEL课程。

2.课程设置

A-LEVEL和IBDP一样,同样是学制两年,但不同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课,一般则学3-4门课程,像中国学生大多数会选理科的科目,因为这是中国学生比较擅长的科目。所以A-LEVEL课程被称作“应试洋高考”。A-LEVEL第一年一般要求学习四门科目,第二年减为三门,当然这是最低要求,如果学生有能力可以多学几门,对申请大学也是很有帮助的。

3.课程难度

A-LEVEL课程由于对学生选课要求比较宽松,一般3-4门即可,同时也不强制要求参加很多课外活动等,相对IB课程,A-LEVEL课程总体难度低一些。但是单科难度并不低。A-LEVEL还会有不同的考试局,相当于我们中国有不同的省可以自己命题,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考试局。在中国多数是CIE和EDEXCEL这两个考试局。其中CIE是公认最难的。有些学校甚至在不同的科目上选择不同的考试局,但每一个考试局的成绩都被认可。

4.评估方式

A-LEVEL课程的学生两年要考两次试,第一年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A-LEVEL的考试根据不同科目会有不同的PAPER,例如科学类会有三个PAPER,第一个PAPER为选择题,第二个为问答题,第三个为实验题,但不论是有几个PAPER,最后也会根据百分比折算成A*,A,B等。

5.大学申请认可度

作为目前最为国际化的一种课程体系,A-LEVEL成绩被全球认可。但随着学生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3个A并不一定能拿到名校OFFER。

6.常见问题

问:不去A-LEVEL学校学习,可以自己自学,报名考试吗?

答:可以。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或者在一些允许自修生报名的学校均可参加。

nlc202309040627

问:哪些孩子适合读A-LEVEL课程?

答:虽然全球很多国家大学都认可A-LEVEL成绩,但是最适合目标大学为英联邦国家或英国的同学;中国的A-LEVEL学校多是高中部,所以也非常适合参加完中考,已经适应了很多年普高教育的学生。虽然所有的国际课程都要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A-LEVE课程不涉及到大量的课外活动,以及论文写作,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科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问:A-LEVEL学生可以重考吗?

答:可以。

AP课程

1.AP课程现状

2012年5月全球18000所学校的200万名高中生参加AP考试。AP是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目的是给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获得大学学分的机会。选修AP课程不仅可以展现学生的能力,它还是一种省钱的措施。虽然AP课程最初的设立是让一些优秀的学生上大学后节省时间和金钱,但是在国内一些学校开设了AP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以此成绩去申请美国的大学。严格意义上来说,IB,A-LEVEL, IGCSE学术课程;AP,跟SAT、托福一样是标准化考试课程。

2.课程设置

AP有22个专业和34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考试。有的学生从G9就开始考一两门,之后几年逐步完成自己想要考的科目。

3.课程难度

这IB,A-LEVEL,AP课程里面,就单科整体的知识难度上来说,AP是最难的(一些科目除外)。其中生物、微积分、化学、经济、心理学、历史等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但一些语言类,如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要完成相当于大学三年六个学期的课程,难度可想而知。

4.评估方式

每年可以考一次。每门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自由答卷。根据考试科目的不同,每门课程的考试内容会有所差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考试科目。AP考试采取5分制。一般3分以上的成绩才可换取学分。

5.大学申请认可度

AP考试成绩作为美系高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已经被诸多大学认可,尤其是美国大学。优秀成绩能转学分。

6.常见问题

问:不去AP学校学习,可以自己自学报名考试吗?

答:可以。

问:哪些孩子适合读AP课程?

答:首先它适合于去美国的学生, 由于其没有年龄的限制,而且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考试。AP课程比较难,一些好的AP学校对学生的入学要求非常高,中考成绩要求在540分左右。另外,学习IB和A-LEVEL要去美国的学生, 如果学习很好,且有额外的精力,可以考几门AP,一来可以提高GPA,对申请大学有好处,再者上大学后可以免去一部分学分。

问:AP学生可以重考吗?

答:可以。

总的来说,就目前的趋势而言,现在越来越火的是IB课程,虽然有很多IB学生反映,学习IB课程在上大学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有不少学生上IB后又转去A-LEVEL的,原因是课程太难,无法适应。就这三种课程而言,除了AP课程只适合于美国外,IB和A-LEVEL成绩全球多数国家都承认。现在名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成绩不是申请大学的唯一筹码,学生其余各方面的能力成为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选择不同的国际课程,只要你在自己的选择上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但是所有这些课程都只是科目课程,除非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了英语为母语的英语课程,申请大学时一般还要有相应的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SAT1等。

美国高中AP课程述评 第4篇

一、美国AP课程概述

(一) AP课程简介

AP项目 (the 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 于1951年由福特基金会启动, 1955年由美国大学理事会 (the College Board) 接手管理, 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组织出题和考试。AP课程 (the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 , 亦称大学预修课程, 主要为了满足希望接受大学教育的高中三、四年级学生的需要, 旨在向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大学水平的课程, 使其提前接触大学课程, 避免了高中和大学初级阶段课程的重复。AP课程的开设反映了美国教育重视个性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鲜明特征, 凸显了美国教育“追求卓越”的基本精神和加快优秀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而AP课程的选读也是学生追求上进、敢于接受挑战、激发潜能的重要标志, 具有AP成绩的学生受各国大学的青睐, 被广泛用于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 同时也可以得到美国众多大学的学分认可和高额奖学金。

(二) AP课程的发展

目前AP课程已走进世界八十多个国家, 每年开设AP课程的中学、承认AP学分的大学、参加AP考试的学生, 以及每年举行的AP考试次数等都在迅速增长。 (见图1, 图2) [1]美国有近60%的高中开设AP课程, 90%以上的高校承认学生AP课程的成绩和学分。2007年, 全世界有146多万的学生参加了超过255万次的课程考试。每年有6万多名AP课程教师参加旨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2]

AP课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 世界上有近3700多所大学承认AP学分, 它是学生顺利进入大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项关于影响美国大学录取的主要因素的调查显示, “认为该因素相当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大学所占的比例”选项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1.高中所学课程的学术水准, 尤其是在高中是否选修了大学水平的课程 (如AP课程) 等严格学术课程及所获成绩 (Grades in College Preparatory Course 90%) ;

2.SAT或ACT等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 (Standardized Admission Test 88%) ;

3.高中各科成绩总评 (Graded in All Course/Grade Point Averages, GPA 88%) ;

4.在高中的年级排名 (Class Rank 65%) ;

5.咨询辅导员推荐信 (Counselor Recommendation 61%) ;

6.教师推荐信 (Teacher Recommendation 59%) ;

7.学生提交给大学录取委员会的论文或写作样本 (Essay or Writing Sample 58%) ;

8.工作经验与课外活动的表现 (Work/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47%) ;

9.面试表现 (Interview 38%) ;

10.学生展现出来的、可证实的兴趣 (Student’s Demonstrated Interest 36%) 。[3]

高中成绩与大学学业成功之间的高相关性, 使得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过程中越来越看重高中毕业生在高中所学课程的学术水准, 甚至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实际上, 在决定录取谁进大学时, 学生选修大学预备课程或大学水平课程 (如AP课程) 等严格的学术课程的情况及所获考试成绩, 自1993年以来就一直最受大学录取委员会的重视, AP课程可以说是迈进国际名牌大学的敲门砖。

第二, 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可将在高中通过的AP学分折抵大学学分, 减免大学课程, 获得缩短学时、跳级、节省学费、获得奖学金和提前毕业等益处。例如美国大学一门本科课程平均为三个学分, 而一个学分约为1000美元, 若学生选了三门AP课程并通过考试, 则挣得了9个学分 (约9000美元) 。[4]2003年公布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高中曾选修过课程并参与过考试的那些大学生更可能在四年甚至更少的时间内获得学士学位, 在高中选修过两门或更多AP课程并参加考试的学生在四年内获得学士学位的比例高达61%, 在高中只参加过一门课程及其考试的大学生有45%是四年内获得学士学位, 而高中没有参加过课程或考试的大学生中只有29%在四年内完成学业。[5]

(三) AP课程的编制与考试评定

1. AP课程的编制

各学科AP课程均由课程编制委员会负责编制。课程编制委员会一般由6~8名委员组成, 主要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或有丰富经验的高中AP课程任课教师。[6]目前大学理事会已在23个学科中设立了38门AP课程。

2. AP课程的考试与评定

AP考试是每年5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命题的标准参照测试, 是按大学水准由AP课程编制委员会负责筹划、编制并审批通过, 每年总体难度基本稳定, 并且参加AP课程学习的高中生都可以参加。

AP考试试题由多项选择题和论述题两大道题组成:多项选择题由大学专家负责编制, 这些专家在大学教授与AP课程同程度的科目, 题目难度适中, 既保障质量又保障公平性, 并能在不同程度上区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论述题由AP发展委员会的成员负责编制, 或以小论文的形式、或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 此类题目要求能够给学生表达自己知识和观点的机会。

试卷的评定具有高度的严密性, 阅卷领导和阅卷者在经过严格选拔后在6月份聚集在全国各个地方统一阅卷。阅卷领导必须是多次参加过AP考试阅卷, 有丰富的经验, 阅卷者必须是当前教授这门AP课程的教师或在大学教授同等程度课程的教授。此外, 为保证公平, 每组阅卷者根据他们来自的学校、性别、种族、宗教和教龄等的不同混合而成。[7]AP评定采取的是5分制, 3分及格, 根据多项选择题和论述题整合的总分数确定AP考试等级。一般获得3分及以上的就可在进入大学之前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 或获准直接进入高级课程的学习。少数顶尖大学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 如哈佛大学2003年做出新规定, 5分的AP成绩可折抵哈佛大学学分。

二、AP课程在中国

(一) AP课程在我国开设的现状

鉴于AP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引进AP课程, 学生选修AP课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AP课程处于起步阶段, 2006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 2007年上半年,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正式向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交了开设AP课程的申请。美国大学理事会在详细审查学校的资质、办学条件以及学校在国际教育交流方面的经验 (尤其是与国际课程操作相关的经验) 的基础上, 于2007年5月授权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为AP课程学校和考点, 并分配了学校代码、颁发了相关证书。这是目前北京市区唯一的AP课程学校和考点, 此举不仅引进了高层次大学水平的高中课程, 而且创造了国际课程的合作新模式, 为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参加美国大学考试提供了便利机会, 创建了良好平台。

(二) 我国AP课程设置特色

目前, 我国的AP课程设置建立在英语语言教育、中外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全方位地考虑到中国的教育和学生的现状以及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提供了连接和缩短学生的实际与国外大学标准与需要之间差异的方案。我国的AP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

1. 人性化课程模块设计

我国的AP课程模块分为英语语言、西方文化与习俗、专业课程以及思想和研究方法。这些课程模块的用意和作用是帮助学生从心理、语言、学术、社交和生活自理等层面做好留学前的准备。

2. 中美高中课程内容糅合施教

因为中美两国的高中课程的内容互有重叠, 在知识点的宽度和深度上各有所长, 将中国和美国高中课程的内容糅合施教, 既有利于方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又有利于他们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将来在其长项科目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3. 从双语教学向全英文教学过渡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前期实行双语教学, 后期用全英文教学。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其学习的质量。事实证明一开始就实行全英文教学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也是行不通的。

4. 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AP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既有中国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也有美国式的自由发挥。这种知识与素质相结合的教育, 一方面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扎实牢固, 另一方面经过多种形式的启发和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人际交流、公开演讲、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研究方法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升。只有具备了这种含有知识加素质的独立学习能力, 学生才能适应国外的学术和生活环境。

(三) AP课程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

1. 传统的高考录取参考指标体系应多样化。

应开设类似AP课程的选修课程,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并把其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

2. 改进课程内容设置, 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

在选修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寻求深度与宽度的平衡, 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学习的主人。

3. 实行适应每位学生发展的弹性学制。

美国高中采取弹性学制, 即学校实行“学分制”, 可供选择的科目很多, 一些出类拔萃的高中生可直接选择大学课程 (例如AP课程) 。学生修满所需学分, 就可提前毕业, 即学制年限没有硬性的规定, 这就为每一位高中生提供了充分发展自己的平台。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的高中教育借鉴。

参考文献

[1]ANNUAL AP PROGRAM PARTICIPATION1956-2007. (DB/OL) 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public/repository/2007_Annual_Participation.pdf

[2]田立新.在高中上大学——走近美国大学预修课程[J].世界教育信息, 2004, (6) .

[3]任长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与ACT对我国高考的启示——对我国高考近期与远期改革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3) .

[4]Wayne Camara.College Persistence, Graduation and Remedia-tion.College Board Notes (RN-19) .New York, NY:College Board.

[5][7]AP and Higher Education. (DB/OL) 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public/repository/04884aphigheredbro_36745.pdf

[6]任长松.追求卓越:美国高中AP课程述评——兼谈近年来美国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2) .

浅析无线AP和单纯性无线AP 第5篇

无线AP概述

无线AP(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无线AP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术为802.11系列。大多数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AP client),可以和其它AP进行无线连接,延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AP(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无线AP),也同样是无线路由器(含无线网关、无线网桥)等类设备的统称。

各种文章或厂家在面对无线AP时的称呼目前比较混乱,但随着无线路由器的普及,目前的情况下如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一般还是只将所称呼的无线AP理解为单纯性无线AP,以示和无线路由器加以区分。它主要是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

单纯性无线AP就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提供无线信号发射接受的功能。单纯性无线AP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AP产品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的覆盖,

根据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实现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网络覆盖,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300米。 多数单纯性无线AP本身不具备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内的服务器功能都必须有独立的路由或是计算机来完成。

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30-100台电脑)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在家庭、办公室内,一个无线AP便可实现所有电脑的无线接入。 单纯性无线AP亦可对装有无线网卡的电脑做必要的控制和管理。单纯性无线AP即可以通过10BASE-T(WAN)端口与内置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或CABLE MODEM(CM)直接相连,也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宽带路由器再接入有线网络。

无线AP跟无线路由器类似,按照协议标准本身来说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的覆盖范围是室内100米、室外300米。这个数值仅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各种障碍物,其中以玻璃、木板、石膏墙对无线信号的影响最小,而混凝土墙壁和铁对无线信号的屏蔽最大。所以通常实际使用范围是:室内30米、室外100米(没有障碍物)。

智能AP 无线网络下一站 第6篇

企业网络运维求变

原本属于消费市场的移动终端逐渐进入了企业,这对企业的网络环境形成了巨大挑战。不同于传统办公环境里设备、人员等都是常量、固定值,BYOD带来的,无论是设备、地点、时间还是人员、网络等都是变量。甚至在今天,你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级办公系统或者商务系统全部在云端,而支撑是靠无线网络。

网络基础层技术逐渐转向移动网络,其带宽和吞吐量将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的高吞吐量流量模式。对此,专注于提供企业级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的Aerohive公司CTO兼创始人刘长明表示:“与有线以太网流量增长相比,无线网络中的流量存在更多不可预见性,高数据速率下的移动性,使网络流量的增加不再是简单的倍数增长,而是呈几何增长。此外,由于高速客户端是可以移动的,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平衡负载将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传统的企业无线解决方案通常是一个AC(无线控制器)搭配若干个AP(无线接入点)。然而,随着WLAN(无线局域网)强劲需求的增长,企业部署的无线很快就会被如潮水般增加的设备和应用流量所占满。AC作为整个企业WLAN的核心,不仅要承受激增的网络流量,还要面对巨大的网络管理难题,随之而来的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需要企业部署更多的AP乃至更换新的AC来改善用户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旨在管理与保障WLAN便利性的集中式架构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关键任务可靠性、细化的安全和策略执行,以及从小规模开始、无限制扩展的能力是当今企业WLAN的关键属性。为此,Aerohive推出了无控制器的智能AP架构,能实现灵活的控制管理和数据转发功能,AP间可以相互协作,协同控制自己范围内的所有接入移动终端。同时,由于“抛弃”了AC,Aerohive的WLAN方案可以减少近50%的成本。

在管理方面,Aerohive的智能AP提供了一个统一管理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可以统一使用基于云的管理方式进行包括交换机接入认证、接入策略管理、无线策略等功能。企业级客户可以简单地解决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问题,令企业随时随地地统一组网。

无AC架构是Aerohive的一大特色,另一个特色是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客户买了设备后,可以购买我们的云端服务,直接在云端进行集中管理、策略的下发和管控。” 刘长明说。如果把这样的特色与用户的应用相结合,将会产生新的火花,例如,可以提供一些基于应用识别的功能,比如某些AP上有多少客户、使用了多少应用、每一个应用占用的带宽是多少,这些信息都可以在Aerohive系统中提取,而这些基础信息往往在客户制定策略或者优化网络的时候,能够给IT提供很大帮助。

有效行为分析创造价值

除了企业BYOD,多终端、多模式的Wi-Fi接入方式在很多咖啡厅、快餐店,甚至是服装等零售企业也多有涉及。这些虽然多是商家提供的免费服务,但是如果加入适当的客户行为分析机制,则有可能产生新的商机。

Aerohive中国区总经理赵彦利表示:“现在对于很多零售企业来说,免费上网通常是作为一种增值服务,然而实际上这些并不一定是纯粹的负担。如果通过记录经过无线覆盖区域用户的一些数据,比如,该访问者是否在店内进行消费、消费商品的类别等,从中分析其消费习惯;在适当的时候推送一些广告、做一些增值的营销手段,这些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商机。实际上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据悉,Aerohive已经为家居连锁企业美克美家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分析服务。

通过移动设备会每隔40秒自动查找无线信号的特点,Aerohive部署的AP收到请求后,会自动把信息加密后传送到后台的服务器上做分析。在整个数据挖掘过程中,Aerohive的用户会得到消费者在什么时间段、在店外多长时间进入到店内、用多少时间去购买产品等消费行为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零售商可以挖掘更多的商业机会,甚至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推送服务。

不过,在这样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搭建过程当中,安全性、扩展性以及易维护性是企业必须考虑的要素。众所周知,零售连锁店分布都相对较远,维护就是非常大的挑战。对此,Aerohive技术顾问田金库说:“我们的设备可以做到‘Zero—Touch’,我们可以直接发快递把AP发给零售店,只要将宽带接入插上,店内的AP可以自动地找到总部的管理平台,自动下发配置给它,这样用起来就会非常方便,在管理、维护上的工作量也会非常小。”

美国AP课程的特色、保障及启示 第7篇

一、AP 课程实施背景与发展进程

1.AP 课程的实施背景

20世纪的美国高中办学体制逐渐暴露出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大学与中学的课程出现“断层”,导致课程衔接不上。基于此,1951年,福特基金下设的促进教育基金指出,要充分加强大学和高中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为避免课程的重复,应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同大学具有相同难度的课程。此外,美国三所最出色的私立高中(安德沃、埃克塞特、劳伦斯威尔)的教师与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的教育专家们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他们针对大中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中学教师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级别的课程,鼓励的诱因则是学生考试所获得成绩可用以申请大学更高级别的课程[1]。

2.AP 课程的发展进程

从1955年项目正式启动到现在,AP课程日臻完善,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习任务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在AP课程教学结束后参加并通过统一考试,便能在升入大学之前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并能进入高级班进行学习[2]。

AP课程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一阵浪潮。AP课程已经影响了世界100多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大学将AP学分作为入学的重要指标,其中不乏牛津、剑桥等超级名校,同时我国的清华、北大也开始承认AP学分。我国对AP课程也进行了探索。2010年,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被授权为全国AP课程考点,并于当年5月3日至13日,首次顺利举行了2010年度美国AP考试。目前该校开设的AP课程有:微积分、物理、化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环境科学、英语音乐理论等8个门类共计13门课程[3]。总之,我国AP课程正处于自我探索阶段,虽然有不少大学和高中已经开始尝试并实践,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和专门化的体制。因此,AP课程在我国本土化探索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二、AP 课程的特色

1.课程的编制与评估

AP课程体系的独特性是其能迅速发展的主要缘由之一,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未来需求在高中时期完成对大学课程的研习,因此AP课程的编制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具有较高的水准。在编制人员上,主要是由美国的大学教师和极富经验的高中教师组成,大学教师深谙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与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是否掌握这门课程也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AP课程融合了顶尖大学学者的最新观点和最新实践,具有较高的质量。除此之外,对本门课程的测试和评估由AP课程委员会组织进行统一测试,推行标准参照测验,测试试题更加强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试卷评估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学教授统一阅卷,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保障了测试的公平性与课程的质量。

2.课程的国际化与包容性

AP课程自诞生以来,不仅在美国本土迅速发展,而且很多国家都开设了AP课程,很多国家的学生都能通过测试进入一流的大学进行学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AP课程呈现出国际化和包容性的特征。在AP课程开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已经有5000多所大学承认AP课程,并将通过AP课程作为入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AP课程门类也更具有包容性,吸纳了其它国家的课程,在美国37个门类的AP课程中,开设了法语、法语文学、意大利语言与文学、日语与日语文化、拉丁文学、俄语与俄罗斯文化等其它国家相关课程,汉语课程也于2006年进入美国高中,体现出AP课程的国际化与包容性。

3.课程与大学的学分对接

AP课程除了在课程编制评估与课程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之外,其独有的学分对接也成为让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学生通过选修AP课程并完成统一测试,获得与大学学分对接的AP学分,学生在被大学录取之后,AP学分具有减免课程学习、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等益处,也可以抵消大学学分,提前毕业。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AP课程已经成为进入大学学习的敲门砖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将AP课程作为重要录取参考指标之一,因此AP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广泛追捧。

三、AP 课程的保障制度

1.大学对 AP 课程的强力支撑

美国AP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大学这一强有力的后盾,具体表现在:第一,大学作为AP课程编制的主体,是AP课程核心的“运作器”。美国大学理事会作为AP课程的拥有者和执行者,为AP课程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为了保证其顺利进展,美国大学理事会每年定期组织召开AP课程计划年会,并邀请各界学者对AP课程的发展出谋划策、献言献计,在此期间一些研究报告也随之出台,按照惯例大学理事会每年都要向全国发布AP课程的官方调查报告[4]。第二,大学对AP课程学分的认定。随着AP课程的发展,AP学分已经成为美国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大学的因素之一。大学对AP课程学分的认可将大学与中学紧密联系,不断推动AP课程的进步与发展,成为AP课程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2.政府政策支持与倾斜

AP课程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障。美国政府在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之后,便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开始以法律法规来保障教育水平的提高,甚至用立法的形式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对课程政策的制定更为严格。AP课程的实施便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不仅在政策上给予课程保障,而且对这一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推广,将学校、学区、州政府、联邦政府有效联合,形成了健全的保障机制。此外,政府的支持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障与政策倾斜,颁布额外的政策给予少数民族以及家庭困难学生资金和教学支持,促进了AP课程的普及。

3.充裕的资金保障

美国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还体现在有充裕的资金保障,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离不开资金保障。美国政府对AP课程给予了充沛的资金保障,从财政上给予课程以强大助力。2010年,美国政府专门拿出1亿美元用以开通大学通道和加速学习计划,旨在为高需求高中提供包括AP课程在内的大学水平课程和加速教育。例如,除了学生参加AP课程考试时所交的78美元之外,学生学习AP课程无需再交其它交任何费用,而且针对低收入者,大多数州都会对他们给予相应的补贴,在德克萨斯州,那些低收入者的学生参加AP课程考试最多只需5美元[5]。

四、AP 课程对我国高中课改的启示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内容涵盖招生制度、考试内容和方式、录取机制等几大方面,面对如此强烈的改革,我国高中课程也应作出及时的调整与优化。而美国AP课程在课程设置、录取方式等方面都能为我们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

1.个性化课程设置

AP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教育风格。AP课程作为与大学课程难度相当的高中选修课程,涉及22个学科门类,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课程进行选修,充分体现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结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课程,保证了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而纵观我国的课程开发,虽然近年来在高中课程改革中也增设了选修课程,但是同美国AP课程还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在课程门类设置、课程开发主体、课程领域深度等方面,还是在课程评价评估方面,都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国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借鉴美国AP课程的成功经验。首先要拓宽选修课的领域。我国选修课程多为与高考直接挂钩的学科,而对学生的真正兴趣和未来需求没有进行实际考虑。因此,对课程的编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和未来职业需求,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其次,尊重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学生只有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才会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2.弹性化学分制度

学分制在本质上是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弹性的、应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制度[5]。弹性化的学分制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美国AP课程实行的学分制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大学预备课程,只要修完课程并通过评估就能提前毕业,同时AP课程的学分还可作为大学学分,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平台。

我国高中教育也可以借鉴其经验,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修自己喜欢的科目,每门课程完成后获得学分,对学制年限进行灵活处理,只要完成学分就能毕业。只有向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平台,给予学生理想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促进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多样化录取指标

随着多元化教育时代的到来,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难以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在标准化测试的压迫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个人兴趣发展都受到了制约。统一的标准化测试衍生了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评价制度,将学生置于残酷的竞争环境,对学生进行统一培养与评价,成为学生真正发展的障碍。因此,只有改变统一的考试制度,才能让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行多样化录取指标制度,进行多元评价,已经势在必行。

美国AP课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卓越的课程编制水平,也看到了其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AP课程成为了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钥匙之一,除此之外,美国学生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录取参考指标进入大学学习,充分体现了录取指标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而我国的高中学生只能通过高考这个唯一路径,紧紧抓住高考这块大学敲门砖。因此,我国应该在高考录取中建立多样化的录取参考指标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机遇,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大、中学课程有效衔接

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但是大、中学教育的“脱轨”现象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教育向前发展的绳索。大学和中学之间仿佛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往往是迷茫与彷徨的。为了进入大学学习,高中已经成为高考的奴隶,学生不断学习的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而对进入大学后如何生活却很少涉及。美国AP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AP课程是由大学编制课程,由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共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自己未来的方向进行规划和选择,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做到大、中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5.健全的保障机制

AP课程的实施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与美国健全的课程保障机制密不可分。美国政府和大学等机构给予了AP课程强有力地支持以及政策、资金的保障,让AP课程无“后顾之忧”,顺利发展。纵观中国课程的发展,虽然国家也给予课程一定支持和保障,但是还未形成健全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大学与中学之间还缺少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学校课程发展的“孤立无援”。因此,我国应建立完善的课程保障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责,从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其次要鼓励大学成为课程发展的主阵地,与中学形成高效的联动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课程的发展。

AP课程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AP课程如何在中国本土开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只有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先修课程才能充满活力,才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摘要:美国AP课程自开创以来卓有成效,为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纷纷效仿。本文在对美国AP课程特色及保障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AP课程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美国AP课程能否成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剂“良药”,值得我们深入探寻与思考。

关键词:AP课程,课程改革,特色,保障制度,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笑岩.美国AP课程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10(9).

[2]谭娟.21世纪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三大谬论及剖驳——基于AP课程的发展现状析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12).

[3]高中AP课程,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网页http://www.21cis.com.cn/templates/T_Second/index.aspx?nodeid=86&page=ContentP age&contentid=188,2012.12.

[4][李翠珍.美国AP课程实施成功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AP课程论文 第8篇

在21世纪,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有着显著的成就, 为了促进中国软实力的提高, 要积极开展文化教学, 让世界认识与了解中国的文化与语言。但目前, 汉语国际教育中,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缺少系统性与全面性, 为了推动文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本文根据AP汉语课程的启示, 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但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 缺少系统性, 随意性较强。文化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借助课文讲解实现了文化因素的有机融入, 还利用了注释的形式, 在课文中呈现了文化内容。下文主要分析了文化教学中内容、教师与教材三方面内容。

(一) 文化教学的内容。

在全球化与一体化的作用下, 汉语学习具有了广泛性与普遍性, 关于汉语学习人员的国家也具有了复杂性, 在世界范围内, 多国均已开始学习或者关注汉语。在文化教学过程中, 文化背景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非洲、欧美等国家的学生而言, 对中国的文化背景了解较少, 国家间的差异较大, 此时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难度较大。

目前, 汉语国际教育中未能关注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欧美、非洲等国家的学生, 其学习的效果较差, 文化教学的开展成效欠佳。

(二) 文化教学的教师。

在文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培训课程的逐渐增多, 教师队伍在快速壮大, 其中教师的质量存在差异, 部分对外汉语教师缺少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对文化差异的认识缺少客观性, 未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文化引导。

(三) 文化教学的教材。

近几年, 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教材众多, 但在语言教材方面, 虽然拥有广泛的内容, 但缺少完整性、逻辑性与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 文化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采用的教材具有落后性与滞后性, 部分教材的实用性较差。

三、AP汉语课程对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启示

(一) 在教师方面。

汉语国际教育中, 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承载着国际化汉语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的责任, 因此, 对于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还要精通民族文化与汉语, 同时对于学生国家的文化也要有所了解。

AP汉语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为:丰富的知识与综合的能力, 如:语言运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与跨语言教学的能力等, 我国汉语国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具备上述的能力, 还要对所教两种语言实现全面的了解, 如:文化特点、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等。

(二) 在教材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教材属于辅助材料, 利于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与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等, 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开展, 因此, 教材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内容, 还要保持一定的画面感,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AP汉语课程对教材有着明确的要求, 在教材大纲中规定了教学的原则, 即: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积极开展交际教学, 同时, 要有效结合语言与文化, 并培养学生的中国式思维方式。因此,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要明确文化教材的定位, 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形成全面的认识, 并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要积极发挥外国学生的主导作用, 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写, 并联系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 还要保证教材内容的较低复杂程度,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在教学策略方面。AP汉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多元的教学策略, 如:对比法、任务型、体验式教学法等。

对比法主要是让学生对两国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汉语国际教学文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比较目的与母语文化, 根据文化差异让学生对词汇展开理解, 此方法利于学生对单词形成深刻的记忆。

例如:老师的教学。在汉语中, 老师的应用范围较为宽泛, 在任何领域有一定成就即可成为老师;但在欧美国家, 老师仅指教学工作人员。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对于词汇的运用也将更加自如, 同时还能够掌握汉语的特色词语。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 教师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氛围或者创设相应的场景, 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学的场景要保持真实与丰富, 通过学生的体验, 让其全面认识汉语与民族的文化。

例如:关于汉服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汉服的展览馆进行参观, 使其体验汉服的文化。此时的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但此时的教学需要较大的花费, 要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的采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研究了AP汉语课程对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启示, 根据汉语国际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几点建议, 旨在推动汉语国际文化教学的长足、稳定与高效发展。

摘要:在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在世界舞台上, 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为了实现汉语的国际推广, 要注重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 本文研究了AP汉语课程对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启示, 旨在有效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AP汉语课程,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颜湘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J].海外华文教育, 2012, 03:254-258.

[2]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 2013, S1:35-44.

[3]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N].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4:26-30.

AP课程论文 第9篇

A P是大学先修课程的简称, 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在美国高中设立的一个教育项目。旨在为成绩优秀、天资聪颖的高中生提供机会, 允许他们在高中时期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1989年, 美国大学委员会首次开设A P经济学。为了A P经济课程与考试的设立, 委员会调查了200多所高校的经济学系, 依据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课程内容, 确立了A P课程大纲及课程内容。每4ˉ6年还会跟踪调查这200多所高校, 随时更新或调整课程内容, 保证A P经济学能充分地代表大学经济学课程, A P考试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在美国高中, 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高中经济学, 只有百分之一的学生选择AP经济学 (2001) 。

在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工作期间, 我先后担任了Aˉlevel经济学和AP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在实践中了解并研究两种课程体系下的经济学课程, 体会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英国和美国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考试要求及对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下面在比较两个课程的基础上, 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比较

Aˉle v el经济学根据难度分为两个层次:A S和A2, 在内容上具有连续性。A S阶段的课程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机制 (市场)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国际贸易、劳动力以及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等。A2阶段涵盖更深层次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知识, 包括厂商理论、市场结构、效率概念、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失业问题、宏观经济目标的相关性和宏观经济政策及政策冲突等问题。

A P经济学根据内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 内容上相互独立, 相应的有两门独立的考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同一年中, 学生可以只参加一门考试或两门都参加。每门考试都各有一个分数。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基本概念、产品市场、价格机制、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及劳动力市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商业周期、国际收支账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通货膨胀和失业、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等。宏观经济学难度高于微观经济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 Aˉlevel经济学与A P经济学都涵盖了基本经济学知识, 通过学习, 学生将对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彻底的理解, 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上存在差异。比如A P经济学中包括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 而Aˉlevel不涉及这些内容。关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A P经济学强调寡头之间的相互依赖, 重点介绍博弈论知识, 通过博弈论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而Aˉle vel经济学在此部分不涉及博弈论知识, 通过介绍弯折的需求曲线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 殊途同归。

关于宏观经济学, 流派林立, 同一问题, 各方观点不一。A P宏观经济学主要考查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从新凯恩斯主义角度出题。Aˉlevel宏观经济学侧重学习和考查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其次, Aˉlevel经济学以英国经济为背景, 涉及英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A P经济学以美国经济为背景, 涉及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 学生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二、考核方式比较

A-level考试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每年5-6月和10-11月在全球统一组织, 成绩分别在8月和次年2月公布。而A P考试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在每年5月份统一组织。

从考试安排来看, Aˉlevel与A P都包括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Aˉle vel要求学生在60分钟内完成30道选择题, 每道题四个选项, 题目相对较难;A P要求学生在70分钟内完成60道选择题, 每道题五个选项, 题目相对简单, 但阅读量很大, 常常有学生做不完。关于非选择题部分, Aˉlevel以论文和案例分析形式考核学生, 重视学生的英文表达和写作;而A P强调对图表的学习和应用, 重视用图表分析和表达观点, 辅以语言描述。在实际的模拟中, AP考试题量大、时间紧, 学生压力大, 获得好成绩很不易。

三、培养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

Aˉlevel和A P经济学的培养目标除了介绍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外, Aˉlevel侧重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 全面辩证的评价能力;并能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利用统计数据或图表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在非选择题部分, 会出开放性题目, 没有唯一的答案, 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A P经济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观察经济现象、提出假说、检验假说、理论化, 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所以, AP经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根据A–level和AP经济学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 若要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学好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此外, A–level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 而AP经济学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对我的启发

首先,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A–level经济学虽然是英国高中课程, 有详细的大纲和推荐教材, 但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全涵盖考点, 需要教师整合多种资料备课。A P经济学没有详细的大纲, 需要教师根据A P考试委员会的要求自己设计大纲, 并通过审核。但多数推荐教材能涵盖考点。

其次, 在A–level经济学教学中, 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小组讨论、辩论、角色表演等,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 国际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 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知识, 因为A–level和A P经济课程难度相当或高于国内大学一二年级经济专业课, 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是较高的英语水平, 教师不但要熟练阅读英美原版教材和参考资料, 而且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 能批改论文作业, 纠正语法错误, 还能写出流畅的经济论文范文。此外, 还需要教师了解英美的经济背景知识, 甚至英美文化。

AP课程论文 第10篇

第一代无线局域网主要是采用“胖”AP方式, 每一台无线AP都是单独工作, 无法进行统一管理, 消耗掉网络管理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造成维护成本较高;第二代无线局域网在网络出口处加入了网关设备, 使整个无线网络具有了网关功能, 但还是不具有统一的功能配置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其可管性和安全性以及对有线网络的依赖逐渐成其发展的“枷锁”;第三代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控制器+“瘦”AP方式, 使得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性能得以大幅提高, 功能配置和安全管理有了统一管理的能力。

1 传统“胖”AP无线局域网优缺点

在传统的“胖”AP无线网络里面:无线AP都安装在要求整个信号覆盖的区域里, 分别给区域内用户提供RF信号、接入认证、安全访问策略等。AP间都是单独工作, 互不干扰;用户使用无线终端接收设备, 在整个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 通过临近无线AP接入到无线网络里。并通过整个网络里面RADIUS服务器进行统一验证, 授权计费。

传统的“胖”AP无线网络具有管理灵活、安装方便、容易扩展、机动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 受到整个市场青睐, 随着无线终端接收设备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用户都选择使用传统的无线网络。然而, 受到传统的无线网络中设备单一、缺乏集中管理、无线信号受外部环境干扰较大等先天性因素的影响, 以及随着无线网络飞速发展, 无线产品的大力推新, 用户对无线网络应用的普及, 传统无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

1) 缺乏RF智能管理能力, 无法实现自动化管理。通常, 在建设无线局域网前, 一般都是有资深网络工程师根据现场环境进行信号测试, 来部署无线AP的位置, 然后在项目实施时对每个AP进行管理配置。由于环境复杂以及环境中不确定干扰源等问题的存在, 网络管理人员对无线AP实际工作状态无法判断, 因此导致无线AP配置出现失误而影响到无线网络的整体使用效果。由于无线网络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度较高, 对于解决手动设置无线AP的RF问题目前市场还没有专门的测试仪器。

2) AP单独配置, 管理复杂。在传统的无线网络“胖”AP中, 无线AP都分部在部署空间整个区域里面, AP间单独工作, 互不干扰。网络管理人员为使整个无线网络达到使用最佳效果, 要逐一对每个无线AP进行安装管理配置以及安全访问控制策略配置等。但是, 随着用户对无线网络需求日日增加, 无线网络其规模日渐变大, 网络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也就变得相当沉重。经常因为网络的临时改变耗掉网络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也因为无线网络的改变会造成其达不到最佳效果, 从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 给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无线网络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对无线网络统一配置、管理简单和安全性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3) 漫游实现复杂, 支持不足。无线终端接收设备连接到无线AP上的时间较长, 当移动设备从当前连接使用的AP漫游到另一个AP上时往往会出现连接不上的现象, 所以传统的无线网络对于需要连续移动办公的用户来说并不适合。随着Vo IP业务应用的突飞猛进 (如Skype, …等) , 基于SIP的Wi-Fi电话将逐渐成为用户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而传统的无线网络已无法满足这种新型应用。虽然, 目前部分厂家对传统无线网络漫游技术进行改革, 但一般都需要无线终端接收设备支持, 因此很难在市场中进行推广。

4) 安全性能薄弱, 安全策略无法集中管理。无线网络自身具有的移动性、不确定性和安全性差等特点, 使得无线网络对用户的接入和安全等有效控制有更高的要求。当无线网络中每个无线AP工作都达到极限的时候, 网络管理人员都希望无线网络能进行流量负载均衡, 以减轻整个无线网络的压力;当用户接入无线网络时, 网络管理人员希望无线网络能够提供多种标识的认证方式, 并能够根据用户级别进行不同的安全访问策略, 使网络管理人员能进行有效管理。然而, 传统的无线网络由于无整网统一安全能力, 因此很难定制出最佳的安全接入策略, 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5) 用户数接入容量小, 扩展性差。由于每个AP都是独立工作, 每个AP要处理大量数据交换以及安全策略工作, 造成每个AP接入用户数量有限。无线网络中添加新的AP都要单独进行配置, 造成其扩展很复杂, 利用率不高。

2 无线网络“瘦”AP局域网的优缺点

市场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无线网络存在着上述种种缺陷, 已经无法满足那些规模较大, 对无线网络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这些高需求的用户对新一代的无线网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首先, 无线网络应需有的统一管理功能, 而不是分散工作的, 各设备间只处理自身用户, 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其次, 无线网络安装配置要简单方便, 无线AP通过自身调节能力, 达到最佳效果, 减轻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力度;再次, 无线网络要具有整网统一安全管理能力, 能够做出统一安全有效的接入和安全策略;另外, 无线网络要能够支持无线语音应用、无线视频会议应用、无线多媒体通信应用等等多媒体融合业务应用。必须具有集中控管、智能调控、自动恢复、负载均衡等实用功能。基于上述用户需求, 市场诞生了新一代的基于“瘦”AP+无线控制器的无线局域网方案。

1) 组网灵活和扩展性强, 安装方便。采用“瘦”AP+无线控制器解决方案, 无线AP上用户所产生的流量都是有无线AP经过GRE隧道汇接回到无线控制器, 在经过相应的策略匹配之后, 用户会被要求认证, 或者流量会被转发/丢弃。无线“瘦”AP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部署在整个区域空间。通过设备硬软件升级或其他网络技术, 可以不断地增加无线网络中AP数量, 实现无线网络规模的扩大, 使其满足用户需求, 整个无线网络做到最大性价比。

2) 智能的RF管理功能, 实现自动化管理配置。无线控制器具有集中管理RF功能, 通过无线控制器Master Switch和Local Switch管理模式管理整个无线网络, 网络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无线控制器就可对所有AP设备以及移动终端进行开通、管理、维护。无线控制器对于RF电波有自动调节功能, 使得这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方案可以轻松应对任意复杂的网络环境。通过对无线控制器设定, 无线控制器启动了自动射频管理 (ARM) 功能以后, 对整个无线网上的电波情况都有侦测和记录, 可以及时调整无线电波的信息和参数, 直到AP间达到了一个最优化的无线电波运行环境。

3) 零配置管理, 统一网络配置。“瘦”AP和无线控制器系统可以对整个无线网络进行完全集中管理, 无线控制器集中管理所有的AP和无线用户, 具有完善的射频管理、故障自动恢复和负载均衡功能。包括对无线AP的配置、管理、升级、维护以及无线电波频谱、接入认证、安全策略、移动音视等功能。

4) 漫游无缝对接、功能强大。由于无线AP是通过GRE的隧道连接到无线控制器上, 所以无线AP在安装部署时可以完全不改变原有的网络结构, 同时实现二三层漫游的无缝对接, 使用户在无线网络中能进行快速的切换, 满足用户需求。同时, 无线控制器能够让用户在AP、WLAN交换机、多子网以及多VLAN之间无缝地漫游, 而且不会丢失连接, 也不需要重启, 这种设计使无线网络漫游变得十分强大。

5) 支持负载均衡功能。“瘦”AP和无线控制器系统有着很强大的负载均衡功能, 它不但可以基于用户数量以及VLAN做AP间的负载均衡, 也可以基于用户流量做AP间的负载均衡。无线AP覆盖范围内, 无线使用的带宽是共享的, 即无线终端数目越多, 每个终端所能分享的带宽就越小。为保证无线网络质量, 必须要控制AP连接用户数量以及AP带宽传输的流量。而基于用户流量作负载均衡更为实用, 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问题。

6) 检测无线入侵、非法拦截和快速故障定位。无线控制器具有独特的射频特性是可跟踪在无线网络内所有Wi-Fi终端的位置, 如PDA, Wi-Fi手机, 和笔记本等。网络管理人员通过无线控制器便可查看到在无线网内是否有非法AP。如果发现有非法无线接入将会被周边最接近的无线“瘦”AP所发出的802.11 De-Auth包所切断。根据无线控制器内RF Planning系统就可以寻查到非法AP的位置所在。这种无线定位模式称为三角定位, 它的准确性可达到3米以内, 先决条件是所寻找的无线终端必须至少在三个无线AP覆盖范围内。能够更好检测出无线网络非法入侵和故障定位, 给网络管理人员维护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7) 接入认证功能强大, 安全策略集中管理。“瘦”AP和无线控制器系统支持802.1、WEB认证、MAC、SSID、VPN等多种标识的认证方式, 提供WEP、WPA、WPA-PSK、WPA2等多种加密方式, 配置非常灵活, 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集中认证和加密。不但比在AP上做加密更安全, 且大大简化了用户认证设置和管理。“瘦”AP和无线控制器系统所有的密钥均存储于无线控制器中, 因此用户在AP之间漫游, 根本无需交换密钥, 从而加速了加密用户的漫游速度。无线控制器内含有防火墙功能, 用户通过认证后, 会有一个基于这个用户的状态防火墙, 可以根据每个用户设置他的访问控制策略。无线控制器能够将该用户自动放入黑名单组中, 从而实现了非法用户的物理隔离。

8) 优秀的Qos功能, 保证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业务。无线控制器集中处理每个用户的认证信息和相关策略, 以消除漫游期间的再认证时延。这可使用户在一个特定地区漫游时, 在楼层之间以及楼房之间保持多媒体业务品质连接。无线AP之间可以快速切换, 支持多个列队, 实现数据流状态分类, 优先保证Vo IP和流媒体数据。可以做到无线侧Qos到有线侧Qos的映射, 保证端到端的最小时延和业务可靠性。

3 总结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 传统的无线“胖”AP网络里面, 没有无线控制器设备, 每个AP需要单独配置, 管理复杂;当无线AP出现故障时, 网络无法自恢复, 会造成无线覆盖漏洞;没有RF自动调节能力, 无法自动调节信道、功率等无线参数, 无法自动优化无线网络配置;每个AP都是独立工作, 整个无线网络没有统一的安全能力;仅支持二层漫游功能, 三层漫游必须通过其他技术实现。扩展能力差, 用户量接入有限, 无与有线系统集成能力。而在“瘦”AP+无线控制器无线网络中, 无线控制器能够很有效的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所有的无线AP零配置, 统一由无线控制器集中管理;无需人工干扰, 自动弥补无需漏洞, 自动实现信号切换;通过自动的RRM能力, 实现无线参数调整, 实现自动优化无线网络配置;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 AP与无线控制器间通过数字证书进行认证;支持二、三漫游;扩展能力强, 用户接入量大, 能与有线系统很好集成。由于上述种种优点“瘦”AP+无线控制器无线网络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胖”AP无线网络, 同时, 也满足用户日益高涨的应用需求, 成为下一代的无线网络。 (下转第4353页) (上接第4347页)

参考文献

[1]霍群松.关于WLAN组网和数据转发方式的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余庆涛.基于无线交换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组网研究[D].广东:中山大学, 2009.

[3]候振.基于WIFI技术的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 2009.

[4]周莅芝.金融业无线局域网的构建[D].上海: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2009.

[5]魏彩霞.无线局域网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6]王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线扬州”后接入应用规划与展望[J].信息化建设, 2010 (7) .

AP课程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Ovation;备份数据;恢复存储;介质备份策略;AP1000项目

中图分类号:TL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14-03

三门核电采用AP1000技术,安全系统采用CommonQ控制平台,非安全系统采用Ovation平台。Ovation平台的良好运行,对整个电厂的监视、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在Ovation系统严重故障情况下的可恢复性以及系统数据安全的保护,有必要对Ovation的数据、配置、程序等进行备份。

本文首先分类介绍了Ovation备份的内容,并简要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备份。然后对Ovation备份的软件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常用的备份介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优劣。通过对比田湾TXP系统备份方式、常规电站Ovation备份方式,讨论选取了适合三门核电备份的方式。

1 备份内容

Ovation中的备份可分为以下几类:数据备份、程序备份、配置信息备份。

数据包括点信息、历史数据、控制逻辑、流程图等。通常大多电厂都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备份,例如使用西门子TXP作为非安全控制系统的田湾核电、使用Ovation作为控制系统的玉环火电和嘉兴火电,均考虑了对上述数据的备份,但是对于另一类特殊的数据:病毒库,却很少有电厂进行备份,主要原因在于病毒库的更新是需要联网的,而鉴于电厂控制系统与互联网隔离的要求,病毒库无法联网更新,再加上控制系统与网络隔离以及工作站服务器上USB口的禁用限制,这就导致各电厂对病毒库备份需求的弱化,因为无更新,即使遇到系统故障,使用最原始的安装盘导入病毒库即可,无需定期备份。

程序主要指Ovation中的各种应用程序以及操作系统的备份。这部分的备份主要是考虑到电脑中毒或人员误操作删除了程序,如果备份了,不需要重装程序或系统,可以尽快恢复系统,减少失去部分电厂监视的时间。

另外,配置信息也可以作为备份的内容,包括数据库配置信息、网络配置信息等。通常配置信息都是有文件记录的,且较少变更,一般也可不备份,但是考虑到配置信息的复杂性,当人员误操作修改或删除了某些配置参数时,从众多配置信息中查找错误或丢失的配置参数往往比较困难,如果使用备份过的配置信息恢复,则相对简单得多,因此推荐每次修改配置前后对配置信息进行备份。

2 备份工具

备份的工具包括备份所用到的介质以及进行备份操作所必要的软件。

2.1 备份介质

按照设备所用存储介质的不同,主要分为下面三种

形式:

2.1.1 硬盘介质。硬盘存储适合容量小但所备份的数据需实时读取的系统。这种备份方式的优点在于备份与恢复的速度较快,缺点在于磁盘须定期整理磁盘文件系统,同时需定期给磁盘上电,以免消磁丢失数据。

2.1.2 光学介质。光学存储介质的特点是存储时间长、便于携带、相对经济。缺点是访问速度慢、容量小。所以,光学介质的存储更适合于数据的永久性归档和小容量数据的备份。

2.1.3 磁带存储介质。磁带存储方式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容易扩展;缺点在于读写速度慢,介质需防潮、

防水。

2.2 备份用到的软件

因为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三门项目的备份,因此只对三门采用的Ovation控制平台备份相关软件进行简单介绍。其它控制系统的备份软件,使用的方式是类似的,这里不再赘述。

Ovation的组态工具是Developer Studio,安装后可从桌面直接进入。Ovation Developer Studio工具主要的功能是组态,包括权限设置、点的建立、图形组态、逻辑图组态等,逻辑组态、流程图、配置信息文件的备份,都要使用该工具进行。

Ovptexport.exe,该工具仅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因此使用该工具需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其位于Ovation Base目录下。该工具保存数据库配置和点信息,保存格式为ASCII文件,但不保存数据库结构。

3 Ovation备份方法简介

3.1 备份基本方法

3.1.1 点备份。点备份方法是利用Ovation自带的Ovptexport.exe工具自动生成点信息文本文件的。

3.1.2 逻辑图的备份和恢复。方式有两种,从菜单栏的operation进入或drop上右键点击contro loptions都有提示备份和恢复的选项,按照选项操作即可。

3.1.3 流程图的备份。在Graphics上,右键点击Export,可根据需要保存GB图、宏图、Graphics支持文件。

3.1.4 历史数据备份。Ovation中的历史数据,是按照预定义的周期,记录从就地测量仪表中获得的各过程信号的数据,该数据可用于对历史趋势查看、对设备运行情况分析等。

历史数据的备份比较简单,一般来说,Ovation的历史数据库可以保存大约一年的数据,数据存放在磁盘阵列中,一旦存满,新的数据会自动覆盖早期的数据,因此,借助历史数据库,只能查看一年之内的数据。

如果要查看更久的数据,则必须将历史数据备份。历史数据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是以文件的格式存储的,可以手动设定存储的周期,存储的周期以及系统的点数量,决定了每个文件的大小。而这些文件,可以设定在历史服务器存满的情况下,自动刻盘以导出较早的历史数据(华能玉环电厂Ovation系统备份采用方式)。另外,也可以指定历史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且可设定设备刻盘的路径,这样一来,不用担心数据溢出丢失。

3.2 备份策略

3.2.1 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对整个服务器系统进行备份,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优点在于备份的数据最全面、最完整。恢复快,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就可以恢复全部的数据。同样的,缺点就是数据量非常大,占用备份的空间比较大,备份时间长。

3.2.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指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优点在于备份速度快,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的同时缩短了备份时间。缺点就是恢复时间较长。

3.2.3 差量备份。差量备份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是相对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管理员先在某个时间点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下一个完全备份前,将所有与这个时间点不同的数据备份,该方法相对综合了完全备份方式和增量备份方式的优点,可靠

性高。

3.3 备份在电厂中的应用

3.3.1 田湾核电TXP平台备份。在田湾核电,主要采用了两种备份介质,硬盘和磁带。硬盘的作用是备份系统,田湾采取工作站/服务器整体镜像备份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硬盘故障后,直接更换备份的硬盘,系统恢复快捷;磁带主要用于历史数据的备份,另外,田湾核电还有一台数据接口机,专门用于使用USB存储设备将数据导出分析。当前田湾核电已经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历史数据从控制层导出到非控制层,使用磁盘阵列存储这些数据。

3.3.2 玉环火电Ovation备份。玉环火电的备份策略代表了大多使用Ovation控制系统的电厂备份方式,如嘉兴火电、大唐托克托电厂等,策略相对比较简单。玉环电厂的Ovation备份使用了两种设备:光盘和磁盘阵列。历史数据采用磁盘阵列保存,但是只能保存一年的数据,数据存满了会自动覆盖较早保存的数据,也就是说,磁盘阵列只能备份最近一年产生的历史数据,溢出的数据使用光盘备份。另外,软件更新后或系统大量组态后,会使用光盘进行备份系统和程序。

4 三门核电Ovation备份策略建议

考虑到增量备份恢复过程中,只要发生某一次增量的恢复失败,会导致整个恢复的失败,而所有备份都采用全备份方式,又比较耗时,因此三门核电的备份建议采取差量备份方式,为了应对系统崩溃情况下的快速恢复,可通过适当缩短备份周期来弥补。

4.1 备份内容及对应的介质

基于以上对于备份内容、存储介质的分析对比,三门项目备份的备份内容和对应介质建议如下:

4.1.1 点组态信息的备份。点组态信息空间占用小,使用光盘备份文本文件即可,且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另外如果要组态的点较多,可以按照本文的方法制作点组态代码文本备份文件,组态时直接导入即可,节省停机检修

时间。

4.1.2 控制逻辑、流程图、配置文件。考虑光盘容积限制,可以将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光盘上备份。

4.1.3 病毒库的备份。三门项目的病毒库建议进行备份,虽然控制层与非控制层有隔离措施,但是病毒的引入也可能从控制层直接引入,这要求病毒库定期更新,病毒库更新后可以使用光盘进行备份,而且仅备份防病毒服务器中的病毒库即可,工作量并不大。

4.1.4 历史数据的备份。历史数据备份价值的最大化是实现历史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要实现该功能,建议开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将历史数据导出到非控制层数据库,并采用能保存5年以上历史数据的磁盘阵列。另一方面,控制层同时也对历史数据采用磁带机进行保存。

4.1.5 程序、操作系统的备份。建议参照田湾核电备份方式,采用硬盘镜像方式,因为硬盘可以再利用,下一次备份只需要重新镜像一次即可,不需要再次购买硬盘。操作系统的备份建议覆盖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EDS的6个客户端因为仅有查看功能,可以不用备份,仅备份EDS服务器即可。硬盘每年通电一次防止消磁,同时做一次磁盘清理维护。

4.2 备份的周期建议

4.2.1 非周期性备份。组态修改、软件或病毒库升级前后:将当前内容进行临时备份,修改、升级完成后若验证正确,则将临时备份删除,同时备份新的组态、软件或病毒库。

4.2.2 周期性备份。每个大修周期,利用停机检修的机会进行组态信息、控制逻辑、流程图、配置文件的全备份。另外对于各服务器、工作站的操作系统镜像备份也在大修期间进行。

5 结语

三门核电采用AP1000技术,该技术对系统的安全考虑十分周全的,对于数据的安全,也需要特别重视,虽然机组尚未投运,当目前对于DDS系统(数据显示和处理系统)的预防性维修已考虑了数据的备份工作。每个大修周期,都会对所有工作站、服务器进行系统的备份,并且对数据库服务器、历史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进行了数据的备份,另外,对于每次软件、病毒库升级之后,也会进行系统及数据的备份,以保证重大故障情况下,数据、系统的可恢复性。

参考文献

[1] 顾军,缪亚民,范福平,等.AP1000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第一版)[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465-474.

[2] 静铁岩.热工控制系统运行维护手册(Ovation控制系统)(第一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24-231.

[3] 李文君.数据中心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D].吉林大学,2011.

[4] 吕孟婕.实时数据流集群处理系统可靠备份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 杜英豪.分布式数据库备份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0.

[6] 赵磊.数据备份恢复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

[7] 郑胜利.容灾备份系统中备份服务器及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汤亮(1986—),男,湖北武汉人,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计术。

地铁无线AP信号质量检测 第12篇

根据目前AP设备只能做到事后报警以及AP设备经常出现故障, 上海地铁AP所使用的802.11g无线通信技术, 针对信号频段为开放频段, 信号可以自由接收的特点, 地铁无线AP信号质量检测可以采集车/站AP设备的信号, 通过研究信号场强、干扰状况、误码率以及其他影响通信的情况, 检测AP信道信息、MAC信息以及IP信息, 判断可能发生故障的AP设备, 给出预警和报警。首先, 此监测能对AP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 (实时) 监测和检测;其次, 能及时发现失效设备, 给出预警和告警;它还能采集车站AP设备的信号;得出AP信号质量状况;获得无线信号质量参数;实现无线通信的量化检测。

二、目前上海地铁信号场强

目前上海地铁信号场强主要由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控制。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简称ATC) 组成, 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ATS)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 (ATP)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 (ATO) 三个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构成闭环系统, 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 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 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移动闭塞ATC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ATC系统中的数字轨道电路、车一地信息、传输和列车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尚不能全面掌握, 国产化水平很低。在自动保护系统ATP中, 国内外设备的主要差距在于列车的速度监督上, 而速度监督的最主要设备是数字轨道电路, 包括其地面发送设备和车上的接收设备。因此, 目前上海地铁的信号系统还不够完善, 地铁无线AP信号的检测仍然不可忽视。

三、目前上海地铁信号干扰情况

1. 用Wireless Mon软件测试的优势。

本文前面已经阐述了上海地铁AP所使用的802.11无线通信技术, 针对信号频段为开放频段, 信号可以自由接收的特点。利用此特点便可以直接用Wireless Mon软件进行测试。

2. 数据分析。

本次采集数据共搜索到2100个 (次) 无线信号, 其中信号系统轨旁的AP和车载的MR (移动电台) 使用的固定频道1。所有样本环境中频道6最拥挤占到总数量33%, 其次是频道11占到总数量的29%, 信号使用频道1使用比例24%。频道5和频道7没有使用。见图。

3. 结果分析。

从数据分析中, 可以看出目前地铁信号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部分信号干扰。众所周知, 信号的干扰有可能导致列车运行失误。而且导致信号干扰的原因具有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建筑物的建设结构, 手机信号的干扰, 地铁隧道的局限性, 甚至天气变化都有可能干扰信号。因此, 地铁无线AP信号质量检测的研发至关重要。

四、上海地铁信号误码率

误码率, 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另外, 也有将误码率定义为用来衡量误码出现的频率。IEEE802.3标准为1000Base-T网络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误码率为10-10。这个误码率标准是针对脉冲振幅调制 (PAM-5) 编码而设定的, 也就是千兆以太网的编码方式。用误码器直接测量上海地铁的误码率, 测量结果见下页图。

从图中看出, 上海地铁信号误码率很低, 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很高, 但这种很低的误码率也有可能导致列车运行失误。例如2011年7月28日, 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开错方向”事件, 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 却反常地朝着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此事故便是因为地铁信号导致的。因此, 地铁信号误码率虽然很低, 但仍然是导致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五、地铁无线AP设备通信过程

通过运用commonview软件, 我们检测并总结为:在无车情况下, 站内的四个AP会先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送广播的BEACON (信标帧) 和PROBE REQ (探测请求帧) 。当一个AP收到来自其他AP的探测请求帧之后, 它会给发送探测请求帧的AP发一个PROBE RE-SP (探测应答帧) , 如此循环往复。当有列车出现时, 该循环的次数就会减少, 因为这时列车也会相应地发送和接收BEACON (信标帧) 和PROBE REQ (探测请求帧) 。通过运用commonview软件, 我们检测并总结为:在列车运行情况下, 列车未进站时每隔一定时间发送BEACON (信标) 帧, 每隔一定时间发送一次PROBE REQ (探测请求) 帧。即将进站时, 列车会收到来自车站四个AP的BEACON帧, 之后会向通信条件较好的AP (一般是离自己最近的) 发送PROBE REQ (探测请求) 帧, 接着会收到PROBE RESP (探测应答帧) , 最后列车会给发探测应答帧的AP发送确认帧。多次抓到的数据中都存在这种反复地请求、应答和确认的规律。停靠站台时, 列车会向轨旁AP发送携带列车信息的DATA (数据) 帧, 包括编组、停靠、PSD打开和关闭的信息, 轨旁AP也会给车发送携带屏蔽门打开和关闭状态的数据帧。列车启动离站时, 在停站期间除了有数据帧信息的传送, 列车和轨旁AP仍然会发出BEACON帧、PROBE REQ.帧、PROBE RESP.帧和ACK确认帧。

六、地铁无线AP检测规律

1.车尾不发送数据帧。车尾一般只作为信号的接收端, 车头既作为信号的发送端, 也作为信号的接收端, 正常情况下, 列车是由站内四个AP设备共同控制。当列车在下行运行时, 下行的两个AP主要控制列车, 当列车在上行运行时, 上行的两个AP主要控制列车, 但站内的AP设备是针对车头控制的, 从而车头再控制车尾。

2.AP-MR在直接通信范围始终会进行多对多主动探测, 但探测周期有差异。这条规律表明:列车与站内AP发送的探测帧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 列车行驶到站内AP信号范围内, 站内AP信号并没有一直对列车进行控制, 但站内AP信号一直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送探测帧。只要当列车需要控制时, 列车才会接收探测帧并对探测帧做出应答或者列车发送自己的探测帧来征求站内AP信号的应答。

3.AP-MR建立peering连接前发送加密数据ENCR.DATA。这里的加密数据起到一个站内AP与车载MR的对接作用, 是站内AP与车载MR要即将进行通信的信号。同时此加密数据起到一个两者之间的识别作用。只有站内AP与车载MR才能识别此加密数据, 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始试图建立通信联系。

4.站台西段的两个AP设备接收东段的两个AP信号所占百分比大致是相同的。

通过检测到的侧规律, 可以说明:在列车即将进站到离站的每个周期, 站台西段的两个AP设备通过接收东段的两个AP信号来控制列车, 此次规律可以间接说明站台的四个AP设备相互协调, 共同控制列车。

七、总结

通过对地铁无线AP信号部分检测, 可以看出:站内四台AP信号设备与车载MR设备的关系复杂多样, 两者相互通信的关系也互相交叉, 同时站台AP信号设备之间也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列车。相反来说, 一旦站台某个AP信号设备出现信号通信问题, 列车将面临严重信号障碍问题。因此, 地铁无线AP信号监测系统的研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J].

[2]王明阳, 王军良, 张静, 等.超宽带冲激无线电信号检测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3]孙章, 何宗华, 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4]杨世武.铁路信号抗干扰技术[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相关文章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精选13篇)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第1篇安 保 合 同甲方:江苏天泰阀门有限公司 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1
2025-09-15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1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1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1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