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1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浪费粮食 活动重难点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
2.教师播放课件图①《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播放课件图②《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2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1997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一周则定为节粮周.
今天,我们唱着雄壮的国歌,迎接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为祖国做了什么呢?我们有没有为祖国分忧呢?我们生活在丰富的物质环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乐无忧的生活和学习,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我们决不能淡忘“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品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李绅的《悯农》同学们都听过了吧。我们盘中的美餐,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可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很多同学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自己不喜欢吃!在学校,有的同学把没喝完的学生奶顺手扔到了垃圾箱;有的同学出去游玩,把没吃完的糕点、水果满地乱扔!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据测算,如果每人每餐掉一粒米,一日三餐就掉39亿粒米,约7.8万千克,那么全国一天浪费的大米够一个人吃620年!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没有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
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观念,以节约为荣,以浪费可耻。
2、珍惜粮食,适量用餐,避免剩饭,减少浪费。吃多少盛多少。
3、不偏食,不挑食。要知道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无论是否喜欢,都尽量把盛在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
4、看到浪费的现象要勇敢地劝阻。
5、做节约义务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在外出就餐时,尽量按食量点餐,实在吃不完就打包。
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3篇
2011年10.16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几乎和阳光、空气、水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人们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地耕作,生息繁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连咿呀学语的孩童都能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人所共知,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球约30多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
昔日“鱼米之乡”的XX,已无田可耕,无粮可产,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在政府抓好宏观调控的同时,势必要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的节约。耕种无形的良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全体社会成员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浪费是对人民的犯罪。我们千万不要把白花花的米饭、馒头丢弃在餐桌上,倒进垃圾桶。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
食品安全体系和“放心粮油”工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粮食经营者,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把卫生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卫生标准;广大市民要熟悉和掌握粮食质量识别、营养学等基本科普知识,提高健康消费与自我保护意识;要积极配合政府维护良好的粮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粮食流通中的不法行为,切实履行公民义务。
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4篇
2011年10.16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几乎和阳光、空气、水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人们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地耕作,生息繁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连咿呀学语的孩童都能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人所共知,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球约30多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
昔日“鱼米之乡”的XX,已无田可耕,无粮可产,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在政府抓好宏观调控的同时,势必要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的节约。耕种无形的良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全体社会成员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浪费是对人民的犯罪。我们千万不要把白花花的米饭、馒头丢弃在餐桌上,倒进垃圾桶。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
食品安全体系和“放心粮油”工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粮食经营者,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把卫生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卫生标准;广大市民要熟悉和掌握粮食质量识别、营养学等基本科普知识,提高健康消费与自我保护意识;要积极配合政府维护良好的粮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粮食流通中的不法行为,切实履行公民义务。
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5篇
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为“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主题班会,我们用故事,小品,诗歌 等来说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的重要性! 乙: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甲:曾何时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格言常被口口相传。 乙:曾何时几,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甲: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
乙:勤俭,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创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请欣赏:诗歌:(
)谢谢她的表演。 甲:现在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玩耍、做游戏.
乙: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甲:下面请听故事:(
)谢谢她的表演。 甲: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感觉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乙:当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忍受饥寒,吃树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
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可是,现在有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四(2)主题班会
乙:下面请欣赏小品:《
》。 甲:谢谢他们的精彩演出.
甲:现在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分之1。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而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共可以节约的粮食足够五万人吃一年了。如果把这些粮食支援给灾区,该是多大的贡献啊!我记得“悯农”这首诗说的就是粮食来的不易,同学们,你们会背吗? 甲: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些被遗弃的盘中餐,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乙:下面请欣赏 (
)同学给为大家带来的小品
甲:既然节约粮食人人有责,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来号召其他班级的同学加入到我们节约粮食的行列中来。
甲:珍惜粮食就是在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谁都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们辛勤劳作的汗水。我们提倡吃多少买多少。花父母的钱我们应该知道心疼。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四(2)主题班会
乙: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学校学子的良好形象,做文明小学生!今天,让我们继承这一优良的传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甲:本次主题队会正式结束
浪费粮食现象范文第6篇
依照年级统一安排,高一(1)班在第十周组织了“珍爱粮食、拒绝浪费”主题班会。举行之前安排大家在周日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和掌握当下我们所面临的粮食危机,并且在晚自习整理资料写成发言稿。在班会上,先由三名同学引导大家进入珍爱粮食主题班会氛围,大家齐背《悯农》《观刈麦》,通过文学作品让大家体会劳作的艰辛,之后播放农民汗滴禾下、烈日锄草的照片,以此真实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播放照片中间,每组同学轮流上台发言,谈自己对珍爱粮食的认识。同学之间的认识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班里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民谚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人是铁饭是钢准确的说出了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点出了生存首先要有粮食的不变法则。那么对于世界人口第一的我国,粮食问题绝不是一个能绕开的话题。事实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在挤压耕地、粮食、粮农的空间。本来是第一位的事情结果放在的末尾的位置,加上环境污染,我们的粮食不光是数量上不够,质量方面也让老百姓忧心。经常见诸报道中国每年都在吃新粮,污染粮充斥市场,打击不完,防不胜防的是事件就是有力的证明。因此,也有着名人物感慨:当我们能给孩子全部的时候,才发现:能给孩子吃上放心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已变得多么奢侈和不可能。
我们的先辈为了能吃饱饭一直在孜孜以求提高粮食产量。比方说,化肥、地膜、农药、滴灌技术的使用;还有种子技术的更新换代;甚至有报道说现在市场上看似不缺食品,但好多都是激素“催”出来的,缩短了生产周期,当然激素也被吃到了肚子里,有可能使小孩子早熟;更惊人的是,为了提高量产,有些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但是人吃了以后会被改变遗传物质吗?会对后代有影响吗?现实情况是发达国家严禁食用转基因食品,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我们身处校园,种田不是我们的事,打击劣质食品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了。劣质粮食充斥市场,粮食短缺、涨价,归根结底是优质粮食的短缺,那么如果每个人都能拒绝浪费,那么市场不就可以减少供应了吗?供应相对充足,涨价也就乏力,劣质粮也就没有了市场。
俗话说的好“众人划桨开大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节约粮食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