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植物检疫试析论文范文第1篇
1 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1.1 病虫害检测手段薄弱
在我国北疆地区林业种植中, 相关的病虫害检测手段依旧比较匮乏。因林业地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内地城市而言较为滞后, 所以对于病虫害的相关检测设备以及技术资金支出, 并不能全权的大幅度支出。另外相关的上级领导虽说近几年开始重视起林业种植, 但其重视度远远不能满足于林业种植中所必要的监控防护工作。基于各种原因, 导致在林业种植区, 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依旧不完整, 需要进一步改善。
1.2 农林药物使用不够标准化
一般在进行林业种植时, 如果遭遇病虫害困扰, 种植者首先会选择农药喷洒作业来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但很多雇佣的农药喷洒人员在进行工作时, 并没有对喷洒计量进行合理的评估, 从而也导致后期农药用量过多, 反而起到了相反效果。不仅造成了树木残留过多的农药, 而且因其大量喷药使得树木出现严重的排斥性, 阻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效率, 降低了林业种植的质量。
1.3 林区林分结构单一, 加速周边生态失衡
近几年来, 国家对于林业种植业给予了重大的重视。不仅开始大面积兴建林区, 还增加了林区的资金投入。众所周知, 林业的经济产出一般都是木材运输作业, 其运输具有一定的速成功能。因此在侧面也导致了林区的结构划分单一化, 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发展, 长久下去很可能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使周边生态环境加速失衡。在这种情况下, 会极易爆发病虫灾害, 而林区单一导致树木并不能良好的抵御灾害侵蚀, 从而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1.4 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不够充足
我国在对于林业种植病虫害方面的资金投入依旧比较少。除了在林业种植中相关上级部门以及企业给予基本扶持和防治资金以外, 对于病虫害的治理资金投入甚少。因此在病虫害高发时段, 种植人员并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支撑, 防治资金根本不能达到病虫害科学治理的目的, 缺乏相应的设备及防治措施, 从而病虫害的控制防治技术依旧比较薄弱。
2 针对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护的有效措施
2.1 增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 加大资金投入
应当不断的争取上级部门以及政府的资金支持, 确保在林业种植期间有着充足的资金储蓄, 防止病虫害来临时资金短缺现象。
应当呼吁当地政府重视林业病虫害问题, 加大防止资金的投入, 在进行病虫害治理时, 应对严重区域进行综合科学政治。
在资金充足情况下, 要积极发挥社会功能, 通过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科学造林, 不断的调整周边生态环境, 保障病虫害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杜绝病虫害林区的高危树木种苗
除了拥有相对的防止资金外, 相关的林区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林区的防疫宣传。制定一定的防疫宣传手册, 建立良好的防疫体系, 并且认清自身职责, 呼吁周边的民众爱护生态环境, 一同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 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另外, 在林区经过的车辆, 相关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测工作, 杜绝一切高危树木种苗。在进入防疫林区前, 应仔细检查种苗的健康, 一旦发现问题种苗, 立即进行淘汰,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林区的保质包产。
2.3 高度重视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防治工作中, 首先要从思想上加深认识, 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与宣传, 加强当地人们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促使人们自觉参与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
要对各地林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实行片区负责制, 保证各部门都承担病虫害防治责任, 都清楚自身责任, 并能够在实际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将自身责任贯彻落实。
2.4 保护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 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文提出, 因林区林区单一结构引发的周边生态失衡问题, 林区管理人员应给予科学的改善措施。众所周知, 林区种植中其植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辅助因素。相对植被种类较多的地区, 动物的寄居和迁入也会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病虫害有着致命相克的天敌动物, 在这里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控制性。它们的存在不仅能够减少农药对于树木的侵害, 同时还不会对其他动物或植物造成较大影响, 进一步的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力, 使林区的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从中也可以看出, 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 生物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防治方法, 因此,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进行生物防治, 是可控而长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5 采用混交林模式造林, 对树种进行合理搭配
在林业建设中, 应通过政策号召、技术指导、多种树苗提供等方式倡导并组织林农建造树种多样、形式多样的混交林。
加大对乡土树种的栽种力度, 并将之和引入的外来优良树种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良好的树种搭配, 这不仅对于林木生长极为有利, 同时也有助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时, 要以具有很强抗逆性的经济树种为主进行造林。
2.6 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疫与监测力度
外来物种入侵一直是国际中较为重视的问题。如果不给予重视, 那么很可能入侵的外来物种会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的失衡, 并且会带来潜在的病菌及寄生虫。因此相关人员在大量引进林业种苗时, 应当进行严格的检测防疫工作, 对于林木带有病菌和寄生虫等具备安全隐患的种苗进行淘汰, 以此从根本上扼制病虫害的扩散危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林业种植中病虫害的有效治理, 能够进一步的保障地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通过不断改善林区病虫害问题处理时的难点, 实现林区的增产及经济效益。从而在保证林区病虫害灾难可控的情况下, 积极推动林业种植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以此使地区乃至国家更好的管理及利用林业资源, 促进林区事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林业种植业发展非常迅猛, 其林业面积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在林业种植之中, 一直存在一定的林业种植隐患, 对其影响最大的便是我们熟知的林业病虫害。其病虫危害程度给我国种植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林业的侵害成为了相关部门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就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进行探讨分析, 并根据林业种植现状, 探讨林业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提出一些科学的解决途径, 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试析问题
参考文献
[1] 龚云华, 黄国成, 陈秀东. (2012) .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12) , 207-207.
林业植物检疫试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一、名词
物候、物候期、生命周期、整形、修剪、短截、摘心、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 森林覆盖率、绿化率、绿地率 嫁接、冷害、冻害、极端温度、行道树、引种驯化、移植、假植、适树适栽、适时适栽、适法适栽、适地适树、滴灌、喷灌、植物生长发育、芽序、顶端优势
二、问答:
1、什么是植物的物候期?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的物候期有什么作用?
2、通过园林植物的主要作用说明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3、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4、什么是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应注意些什么?
5、园林植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6、园林植物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7、何为植物的休眠期?导致植物休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8、何为引种驯化?对植物的引种驯化应该注意那些方面?
9、大树移植的特点、技术措施和方法如何?
10、选择园林植物除考虑气候、土壤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1、带土球起苗对土球大小有什么要求?
12、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如何?
13、树洞修补的方法及过程如何?
14、土壤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如何进行土壤管理?
15、肥料的种类有那些?给植物施肥的方法有那些?
16、冷害对植物的伤害机理如何?怎么防护?
17、在园林树木的移栽的过程中,保证树木水分平衡的具体措施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