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的设计范文第1篇
哈佛的校训是:以真理为友。哈佛毕业典礼的致词是:你们是世界的盐。 先有哈佛,再有美国
有一个著名的以换电灯泡来调侃名校的笑话问: "需要多少个哈佛学生换一个电灯泡?"答案是:"一个。他握着电灯泡,而世界围着他转。"这个笑话自然是讽刺哈佛的学生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狂妄。不过,有幸进入这所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的学生们,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已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 。"哈佛的课桌,可以放下一个美国。"
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显示,美国500家最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大约20%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 招生与收费
与其他大学不同,哈佛招收新生不是由招生委员会一方定夺,而是由35名委员投票决定。其招生的标准包括:是否有出众的学术才能,是否有非凡的个性魅力,是否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意识和体育特长等等。如果申请者的父母曾在哈佛受过教育或是哈佛的资助者,那么他被录取的机会将远远高过一般的申请者。对于哈佛招生委员会来说,新生的课外活动能力、个人兴趣和爱好等往往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
哈佛商学院每年2.5万美元学费,加上食宿费用,两年的时间,平均每人支出9万美元。据哈佛商学院所做的调查,哈佛商学院学生毕业时人均负债6万美元。不过哈佛商学院的招牌更值钱。一旦被哈佛商学院录取,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来,争着为你提供贷款。哈佛MBA们是美国就业市场上的宠儿,他们的年薪平均达到14万美元。 训导词
哈佛大学法学院克拉克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说:"哈佛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地方。不要为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感到不安和紧张。我相信你们大家都能毕业,尽管学习是严酷、艰苦的。万一你们当中哪一位不幸未能毕业,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我们的招生人员眼睛有误"新生们从他诙谐的话语中得到的决不是轻松的感觉。
哈佛的校训是:"以真理为友 。"
在毕业典礼上有一位教授说:"你们是世界的盐,盐的作用是给世界味道,给它防腐。你们有机会来这里读书,又很幸运地毕业,如果毕业后没有起到盐的作用,是有愧于哈佛的。"这就是哈佛精神:奋进,自信,博大。在哈佛校园里,常常会听到"我是未来的美国总统"、"我是不久的外交官"这样的宣言。 教授
哈佛大学的教授有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但更多的是身系两头,一面在哈佛从事教学,一面隶属于某一个社会机构,他们中有许多是市长、部长。这样就确保了教授们所讲的内容很实际,因为很可能就是他工作中刚刚遇到的事儿。比如,一个讲产业政策的教授,起初他是司法部助理部长,当过克林顿的劳工部长,他就天天在讲案例,讲他和克莱斯勒打官司,为何克要破产,美国政府却要给他5亿美元。这样的案例分析课非常实用,也非常刺激。
哈佛大学每门课结束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份课程评估表,其中就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学生填表时,教师应离开教室,待所有学生完成表格后,由一位自愿者直接将表交到学校行政办公室。为了解除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填写该表是不用署名的。校方在整理完评估表后,会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及学生。
这种评估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教学是一种可以重复的工作,下个学期、下一年或许还要教同样的课。教师们听取意见进而采纳那些有益的建议,改进下学期的教学;学生以评估结果来作为选修科目的参考。 课程
在哈佛大学,并不存在着绝对的文理界限,很多课程都是交叉学科。神学院的同学与社会学系的同学、音乐系的同学在一个班上,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奇怪。
哈佛大学每个学生在注册课前都会收到校方的一份资料,上面有上学期的学生对每门课评估的部分内容,包括:对课程的综合评估打分;平均每周需花多少小时在这门课上;是否愿重修这门课等等。这些信息帮助学生来决定是否选这门课。
为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有才能的学生显示实力,在课程设置上独具特色。比如,研究生的专业课一共是12门必修课,第一年就必须读完11门,第一年就像是地狱,第二年被称为天堂。这一年学校会提供60门选修课和17个研究方向。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下较大的空间。"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这一思想在哈佛大学是很明确的。而另一方面,也强调自由选修与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
哈佛有的课程内容提出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哈佛商学院MBA主课的个案分析(CaseStudy),就是将各个企业的情况分别写成个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就如何制订或改进该企业的经营战略、日常管理及营销策略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讲解后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扬弃综合,最后针对该企业写出一份比较完备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文件,还可高价将此文件出售给企业。
教授在课堂上讲话是很少的,在80分钟的时间里加起来也就10分钟,他们走上讲台后一般只说两句话,第一句?quot;GoodMorning"(早上好),第二句是"Mr.,Please Open the case"(先生,请分析案例),之后便主要是学生们在教授的引导下发言讨论了。
有时候,案例主角还会来到课堂,坐在后面,并没有被介绍给学员;学员针对案例,提出意见,有时候是毫不留情地批判案例的当事人。当学员讨论结束之后,案例的主角走上了讲台,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怎么样了。这样对比的教学,自然会使学员很快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哈佛的MBA学生在两年的学习中要分析800个案例,这种大密度的案例分析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和推理,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找出一般规律,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企业的大目标作为制订行动方针的纲领。 成绩
在教师评分上,哈佛大学采用一种强制性的分配方法,每个班级每门课规定成绩优的占15%-20%,差的占15%-30%,成绩中等的占60%-70%,还有大约5%的学生不及格,一年级学生要学11门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个良。拿到8个以上及格或不及格的学生被称为"触网", 一旦触网就要经学校的成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请求,客观评价这部分学生的情况,只有小部分学生可以升入二年级学习,而另一小部分就要被迫退学,但是可以保留重新申请入学的权利。这就使学生始终有一种心理压力。在哈佛大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商学院学生的期中考试,是实例分析,考试时间是4个小时,这个成绩只占考核成绩的一半多一点。课堂发言占将近一半。教授对于学生的发言,并不太注重言辞是否华丽、形式是否吸引听众,而是更注重内容质量。 奖学金
奖学金的竞争异常激烈,奖学金可以用于支付一年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招聘单位的注意,很多的咨询公司、投资银行首先录用这批人。第二学期,这批学生可以接到许多单位的邀请函,有邀请前往考察的,也有邀请毕业后去工作的。 宿舍
哈佛大学的学生宿舍很大,活动室里面有大规模的音响调节设备,甚至可以在房间里开Party。
哈佛的学生们在二年级就可以自己选择宿舍。每间宿舍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艾略特宿舍就只有那些"血管里流着蓝色血液"(强调纪律)的"预备学校学生"才会喜欢。而杜德理宿舍据说适合那些热衷于社区生活,责任心强的人。
学校不许一个系的同学集中住一座楼,而是完全打散,混合编组。这样,不同系的同学可以彼此学到许多新奇的东西,以便形成比较宽阔的知识结构。有一种说法是:在哈佛向老师学到的可能只是一小半,另外一大半是向同学学到的。
也有例外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多年来坚持规定,每位MBA必须住在为他们准备的宿舍里,名义上是为了方便他们研讨作业,而真正的目的却是让这些未来的精英们树立团队精神和校友意识,以便将来创业时可以互相支援。事实上,哈佛MBA校友会一直是一个所有圈内人都心照不宣的小团体。从哈佛1908年创办商学院至今,总共为美国培养了4.5万名MBA,他们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精英分子,美国企业的权利掌握在他们手里。而这种小团体意识从入学时就已经开始萌发。 校内活动
在哈佛大学,由学生主办的刊物共有四个:《红色哈佛》(日报)、《哈佛独立》(周报)、《哈佛讽刺》(幽默杂志)、《哈佛倡导者》(文学杂志)。此外,学校还有戏剧、歌剧、舞蹈、管弦、爵士、合唱等各式俱乐部。这些设施使哈佛的学子们发展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也成为学生们放松的地方。
课桌的设计范文第2篇
读了《蓝天下的课桌》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在《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中,一共有6位小主人公,他们分别是:鲁达欣、陈益乐、花雨晴、彩虹、胡芸、孙思甜。他们都是农民工子女,而他们却都是比我们要优秀得多的同龄孩子,这使我对他们既敬佩有感动!
在这6个小主人公中,鲁达欣给我的印象最深。鲁达欣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因脑溢血而死,而他的妈妈又得了十分严重的心脏病,这使这个贫困的家庭又受到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鲁达欣的班级里,有着热心、善良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帮助鲁达欣:捐款给鲁达欣,捡垃圾然后卖了,把钱交给鲁达欣,还把他们家里吃不完的饭菜送去给鲁达欣。这使鲁达欣和他的妈妈虽贫困却非常温暖。
鲁达欣和他的妈妈两人共住在一间只有
六、七平米的租房里,而且每个月要交60元的租金,房主还提出了许多苛刻的要求,鲁达欣的妈妈都一一同意了。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简陋的小屋的墙壁上,写着用铅笔写的几句话:
“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一切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吗?”“妈妈善意的谎言。”看了这几句话之后,我感到了惊讶:一个只有九岁的儿童竟然会写出这样深奥的话!
而我也深感惭愧,农民工孩子们做人能做得如此出色!而我们这些比他们要幸运得多的孩子,却没有比他们做人做得更出色!
读完了《蓝天下的课桌》后,我感到惭愧了,而我更被这6个孩子不幸的命运和他们在这样贫困的坏境下的表现和一举一动感动了!我也感受到了:世上好人多!在这些农民工孩子的身边有着善良而又热心的人,他们一直在帮助着农民工孩子们,给他们温暖!
而我也永远记住了温家宝温总理说的那句饱含诗意的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话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激励着我们奋发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课桌的设计范文第3篇
第一,这是一本励志读物。
作品真实细致地描述了来自安徽农村的六个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艰难环境中奋发进取的故事,反映了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细节生动,个性鲜活。书中六个小主人公的家庭环境、人生遭际、现实命运虽不相同,但他们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与求学之路上,都葆有一颗自尊、自强之心,不向命运屈服,不为父母添忧,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弃。这部作品是一部砥砺意志、催人奋进、有益少年儿童“精神补钙”的佳品。
第二,这是一本属于“希望工程”的书。
本书的内容集中揭示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同时也满怀敬意书写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破解这一难题的努力与实践,尽管有的实践是如此无奈,但让我们看到了属于“希望工程”的希望之所在,这就是爱心凝聚的力量。如书中写到的一所“非法”学校校长,他辞掉工作,自掏两万元钱创办了一所简陋学校,供农民工子女上学,尽管遇到了“教育管理”的体制瓶颈,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工程”正是由点点滴滴的温暖所凝聚起来的爱心工程、慈善事业。
第三,这是一本具有深度思考的书。
《蓝天下的课桌》由六篇独立作品组成,每一篇分为“现场”、“故事”、“采访后记”、“阳光姐姐说新闻”四个部分,这种结构既便于现场故事的深入掘进,又有利于引发读者对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有的农民工子女虽然上了公立学校,但最后不得不回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去,这些未必都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也有其它因素,如有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相处过程中非常自卑,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等等。《蓝天下的课桌》起到了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推手”作用。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当看到有的校长、教师这么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对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农民工子弟如此耐心帮助、无微不至地呵护;当看到花雨晴的妈妈为了给从小耳聋失聪的女儿治病,不惜倾家所有、举债累累,历尽千辛万苦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等感人情节;看到孙思甜的爸爸视从小失去妈妈的宝贝女儿为掌上明珠,甚至为了女儿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幸福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在逆境中不放弃梦想、自强不息的少年人,以及他们有坚强毅力和长远眼光的可敬的父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把读者从困境中导入广阔,变颓唐为振奋。从阅读这本书的艺术效果来讲,它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它激发我们要用温暖的目光关注这世界,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关怀同龄人,要用爱心来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既了解了事实、故事,也了解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书里最后一部分的“阳光姐姐说新闻”,可以当作阅读的重点。
课桌的设计范文第4篇
每个周六前我就会奋力的写起周末的作业,等了一个星期就为换来周末的那会相见,只为见到“它”,和“它”一起是我一周里最开心最开心的时光,和“它”在一起我可以尽情欢笑,尽情奔跑。
哈、哈,随着王祖蓝发出的蓝式怪笑声出现,还有几个像乐高小人一样的的人越过重重关卡障碍一路奔跑画面出现,我的周末快乐之旅也开始了。没错!让我苦等的“它”就是《奔跑吧,兄弟》节目。 从第一期《奔跑吧,兄弟》到现在第二期,跟随着奔跑吧兄弟团成员,队长邓超,大黑牛李晨,小猎豹郑恺,智多星陈赫,宝宝王宝强,Baby,光头包贝尔一路奔跑到了许多地方,乌镇、杭州、长城、横店影视城、韩国首尔、美丽的塞班岛,闭上眼睛我满脑都是他们滑稽的画面。 大黑牛李晨和聪明搞怪的陈赫在一起时,晨妈总是被骗,塞班岛那集就是陈赫偷偷潜入水中,结果李晨被他绊倒水中,水花四溅,漂流瓶被陈赫拿到。还有捡漏王王祖蓝总是可以在大家争夺激烈不堪时候轻松捡到球,自称学霸的邓超笑料百出每次想到这些画面我就哭笑不得。
这个节目不仅带给我无尽欢笑,更加传递出队友之间的友谊,坚持,信任,勇敢!他们每一期表演为了让我们观众欢笑,他们却付出了很多痛,甚至受伤。你看踩在指压板上多痛啊,可他们却一次又一次走在上面完成项目,韩国一站中大黑牛李晨眼睛受伤,王祖蓝脚裸受伤,Baby胳膊扭伤
这个节目后还帮助我成功撕掉对方名牌,那次亲身经历更让我感受到撕掉名牌其实好难!在撕名牌中我就运用了王祖蓝的遁地术,还有郑恺小猎豹的速度,30秒内分别将对方抓住,撕掉名牌两个,我方获胜,队友都说我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