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抗旱农作物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8
1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1篇

一、雨情

今年以来(1月1日8时至8月1日8时),全市累计面平均降水量712.7毫米,与历年同期均值1066.7毫米偏少33.2%。4月份入汛以来面平均降水量526.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712.7毫米偏少33.5%。

**市2018年7月份面平均降水量77.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171.3毫米)偏少55.0%,面最大降水量是双峰县92.6毫米,新化县86.5毫米次之。降雨较集中的时间为7月1日、5-8日、22-23日,分散性阵雨为主。点最大降水量为双峰县永丰镇燕霄站180.5毫米,其次为新化县水车镇正龙站176.5毫米。7月份,市城区、涟源市、双峰县、冷水江市、新化县比多年同期均值分别偏少88.4%、61.9%、25.8%、75.7%、55.3%。**市各行政区各时段累计面降水量统计情况见下表:

表一:各县市区各时段累计面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时间

项目

**城区

涟源市

双峰县

冷水江市

新化县

**市

7月

2018年

21.0

62.6

96.2

41.3

86.5

77.0

历年同期

180.3

164.1

129.7

169.9

193.7

171.3

距平(%)

-88.4

-61.9

-25.8

-75.7

-55.3

-55.0

4月入汛以来

2018年

372.0

481.6

508.1

489.0

580.4

526.0

历年同期

771.7

789.9

690.7

787.6

840.7

790.6

距平(%)

-51.8

-39.0

-26.4

-37.9

-31.0

-33.5

今年以来

2018年

526.5

668.5

653.1

676.0

790.3

712.7

历年同期

1025.9

1076.7

963.4

1069.3

1114.7

1066.7

距平(%)

-48.7

-37.9

-32.2

-36.8

-29.1

-33.2

二、水情

受降水偏少影响,我市各河流水位均较低,来水量少。各类水利工程蓄水不足,蓄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严重偏少。截至8月3日,全市蓄水工程已蓄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可蓄水量的40.4%,而可用水量仅2.16亿立方米,特别是小型水库和山坪塘蓄水量已不足三成。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有62座小型水库干涸,235座水库水位在死水位以下,60条溪河断流。主要河流和水库名单如下(部分):

干涸的水库:

娄星区:松江水库双峰县:岩泉水库、白竹水库、汤家山水库、神冲水库新化县:平塘水库、罗家湾水库、淹塘水库、小冲水库。

水位在死水位以下的水库:

娄星区:檀树水库、框家水库冷水江市:跃山冲水库涟源市:龙安、六十亭、童家、麻溪洞、长子冲、新民、康家、石珠岭、桃溪、四房、红土、东风、麦塘、民兵新化县:梅花洞(中型水库)、牛湾、马鞍、碗冲、大水垅、大兴水库、肖家冲水库、马栏冲水库。

河流断流:

娄星区:万宝镇慈善溪冷水江市:三尖镇的神龙溪涟源市:桥头河<七星段>、洞源河、甘溪河双峰县:涓水、约溪河、同丰河、石牛河、城坪河;新化县:锡溪河、早溪河、虾溪河、维利溪、桑梓河、小洋溪河、分溪江河。

市水文局7月27日发布枯水黄色预警,资水干流**段、涟水干流**段、侧水干流双峰段近30天来水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8月1日主要河流控制站水位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二:8月1日8时主要河流控制站水位统计表

序号

站名

河流

8月1日8时水位(m)

相应流量(m3/s)

警戒水位(m)

历史最低水位(m)

1

涟源

涟水

135.73

0.828

138.50

135.33

2

**

涟水

96.71

2.01

100.50

95.24

3

石安

孙水

94.74

 

98.50

94.18

4

双峰(二)

侧水

71.72

3.60

76.00

71.21

5

冷水江(二)

资水

166.25

93.3

173.50

165.39

6

新化

资水

160.44

 

168.00

156.82

8月1日8时,主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情况统计如下表:

表三:8月1日8时主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表

序号

水库名称

河流

8月1日8时水位(m)

蓄水量(万m3)

占正常库容 (%)

正常蓄水位(m)

汛限水位(m)

1

柘溪

资水

162.65

211800

70.1

169.00

167.50

2

水府庙

涟水

88.23

16800

45.2

94.00

94.00

3

车田江

油溪

481.71

7090

63.2

493.22

491.40

4

白马

孙水

174.11

3260

59.3

178.58

178.00

5

大江口

湄江

413.75

1620

38.8

430.20

429.50

6

南冲

四安埠

189.10

984

77.1

196.72

192.50

7

半山

洋溪

260.60

474

44.7

269.20

267.00

三、旱情

1、连续无雨日数

从6月23日后,我市大部分地区最长连续无有效降雨(日降雨量小于5毫米)日数在10-20天,少数地域达20天以上。(夏季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指标:10~20天为轻旱,21~30天为中旱,31~50天为重旱,>50天为特旱)

2、降雨量距平百分率

7月份,面平均总降水量77.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171.3毫米)偏少55.0%,入汛以来面平均降水量526.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712.7毫米偏少33.5%。今年全市累计面平均降水量712.7毫米,与历年同期均值1066.7毫米偏少33.2%。

表四: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旱情等级划分表 单位:%

旱情等级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Dp

月尺度

季尺度

年尺度

轻度干旱

-60<Dp-40

-50<Dp-25

-30<Dp-15

中度干旱

-80<Dp-60

-70<Dp-50

-40<Dp-30

严重干旱

-95<Dp-80

-80<Dp-70

-45<Dp-40

特大干旱

Dp-95

Dp-80

Dp-45

3、蒸发与降水比值

7月份我市平均蒸发量为128.1毫米,比多年均值(112.3毫米)偏多14.1%。我市蒸发与降水比值为1.66。(夏季蒸发与降水比值指标:0.8~1.0为轻旱,1.0~1.2为中旱,1.2~1.4为重旱,>1.4为特旱)

4、土壤含水量

经水文干旱模型分析,7月以来我市总体土壤含水量呈持续减少趋势,8月1日8时,**市城区土壤含水量在35-50毫米之间; 双峰县、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中、南、东部土壤含水量在40-60毫米之间,新化县西北部土壤含水量在60-100毫米之间毫米。(土壤含水量W指标:60W<80mm为轻旱,40W<60mm为中旱,20W<40mm为重旱,<20mm为特旱)

5、河道来水量

7月份,资水冷水江断面平均来水流量为224立方米每秒,比历年均值(569立方米每秒)偏少60.6%。涟水**断面来水流量为9.79立方米每秒,比历年均值(51.2立方米每秒)偏少81.0%。侧水双峰断面来水流量为6.35立方米每秒,比历年均值(36.8立方米每秒)偏少82.7%。(夏季一个月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30~-10为轻旱,-50~-30为中旱,-50~-80为重旱,<-80为特旱)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及各县降雨分布情况分析,我市大部分地域为中度水文干旱逐渐向严重水文干旱发展,少部分地域已严重水文干旱。

四、灾情

旱情主要集中新化县的东北部,涟源市的北部,双峰县的东南部、娄星区的北部、冷水江的北部和南部等区域;新化县田坪、温塘、吉庆、坐石、曹家、桑梓、圳上镇,冷江市的铎山、渣渡、矿山、三尖,涟源市安平、伏口、古塘、七星、桥头河镇,双峰县青树坪、锁石、荷叶、三塘铺、井字多镇,娄星区双江、蛇形山等乡镇尤为严重。

据8月1日初步统计,我市作物受旱面积39.52万亩,其中,轻旱29.90万亩、重旱7.44万亩、干枯2.17万亩,14.01万亩水田缺水,10.69万亩旱地缺墒。因旱3.04万人、0.4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发生饮水困难需要消防车、洒水车送水解决的约1.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娄星区杉山镇镇南、万乐、高坪、木山,双江乡青桥、坪底、农新;冷水江市渣渡镇利民、双丰、银溪、梓坪,中连乡全球村、杨家居委会,铎山镇石坑、龙台、石湾、红安、青龙村,三尖镇石槽、新屋、木山村;涟源市安平镇大横岩、臣甫、金峰,七星街柏杨新村、金井,渡头塘三新、涟溪、杨名村;双峰县洪山殿镇雷峰山村;新化县温塘镇神仙岭村,吉庆镇金星社区、上水田村、漆树坪村、宋家岭村、华山村、长排村、火侍湾村,坐石乡光溪村、杨洪岩村、新明村,白溪镇毛坪村、青丰村、同星村,圳上镇罗盛教村、金炉村,曹家镇水江村、益福村、大康园村、双江村,桑梓镇大皂村、桑树社区、鹧鸪村。

8月1日至5日,全市累计共178个测站有降水,其中117站超25毫米,63站超50毫米,11站超100毫米,1站超200毫米,最大为涟源市古楼站达208.3毫米。目前全市主要河流水位均有小幅上涨,水位仍处于较低位置。本时段降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缓解了部分区域人畜饮水困难。但新化南部、双峰东部、涟源北部、娄星区北部等区域干旱仍然未有效缓解。

据8月6日初步统计,我市作物受旱面积减少至22.11万亩,其中,轻旱15.91万亩、重旱4.24万亩、干枯1.95万亩,12.20万亩水田缺水,9.90万亩旱地缺墒。因旱2.29万人、0.2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目前冷水江市三尖镇石槽、新屋、木山村,中连乡全球、杨家居委会,铎山镇石坑、龙台、石湾、红安村,渣渡镇利民、银溪村等约4300人,新化县桑梓镇大皂村、田坪镇南石村、曹家镇大康园村等约1200人,涟源市安平镇大横岩、臣甫、金峰村,七星街柏杨新、金井村,渡头塘三新、涟溪、杨名村等约2400人仍需要送水。

五、应对情况

1、超前部署

全市多次召开会议研判形势,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重旱的思想,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确保人饮安全为底线,科学调度、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市多次派出调研组,深入全市受旱严重的地区开展调研,实时掌握旱情。

30日,市委、市政府在涟源市召开全市水利建设现场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华学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守住抗旱工作“两个确保”的底线,进一步落实抗旱责任制,各级防指要牵头抓总,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用水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2日,省防指召开全省防汛抗旱视频会议。全省会议后,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梁立坚接着召开全市防汛抗旱会商会,分析我市防汛抗旱形势,部署后段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七下八上”关键时期抗旱减灾形势的严峻性,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局部旱涝急转的思想,科学制订预案、加大人工降雨工作力度、科学调度水源、加快防汛抗旱设施修缮、加大抗灾救灾工作力度、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加强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2、全面行动

整修水利工程。

全市各类灌溉组织人力、物力对灌溉设施进行修缮,确保灌溉用水能送到田间地头。8月1日,为解决白马灌区范围内娄星区石井镇等地的农业抗旱用水,缓解旱区用水矛盾,市防指及时指挥调度,涟源市、娄星区防指积极协调,白马水库和娄星区水利局全力以赴组织力量,迅速对渠道进行疏浚堵漏,8月3日,白马水库开闸向娄星区供水,涟源、娄星区有关乡镇干部坚守渠道,沿途护送,8月5日8时,白马水库灌溉供水顺利到达受旱石井等乡镇。

新化县吉庆、坐石、温塘,双峰县青树坪镇等乡镇党镇领导干部分组分段上渠道抗旱行水。梅花洞水库已抽取死库容水抗旱达18天。娄星区充分发挥万宝、杉山、等抗旱应急水源引调提等工程作用,有效补充抗旱水源,双江水库抗旱引调提水工程为缓解娄星区双江、杉山等地旱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专业队伍作用。

娄星区、新化县、涟源市、双峰县和冷水江市等县级防汛抗旱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技术、设备优势,积极开展抗旱服务。娄星区抗旱服务6月下旬开始谋划抗旱,明确责任人和负责区域,实行24小时待命,对仓库抗旱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将已租赁的抗旱设备即时收回集中调度。先后出动抗旱应急队员180多人次,应急排除抗旱设施故障16处,开展抗旱技术服务22处次,安装抗旱临时机埠12处,调度抗旱应急移动设备70多处次,管材2700多米,灌溉作物0.76万亩,送饮水下乡6车次、清淤渠道300多米。同时积极找水,对山塘水库河流干涸的地方采取从地下水抽灌的办法,如杉山同安村。山塘水库无法开闸放水,采取大流量抗旱应急移动水泵翻坝抽水的办法应对,如万宝新坪水库。有水的地方安装临时抗旱机埠抽水灌溉,有渠道的通过疏通渠道放水。避免了用水矛盾,化解水事纠纷,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损失,保证了社会稳定大局。其它县市抗旱服务队也积极开展抗旱服务,引导受旱区域内开展找水、打井作业,安装机动抗旱设备5000余台套,抽调水浇灌农作物28万亩。各地农民水利服务专业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积极协调组织群众开展抗旱和生产自救。

人工增雨。

全市已人工增雨作业43次,其中双峰作业16次,新化作业12次,涟源作业10次,冷水江作业2次,市级作业3次。出动高炮2门,其中新化和涟源各1门。火箭炮7门,其中双峰2门,新化2门,涟源、冷水江、市级各1门,发射火箭弹130发,高炮弹300发。8月2日,在万宝镇发射火箭弹10发,万宝镇及城区普降大到暴雨,效果极佳,得到了万宝镇居民的好评。

送水解困。

需要送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地区涉及17个乡镇53个村约1.5万余人,高峰期每天需送水共150车左右,送水时间长的已达1个多月,短的也有3天。

3、宣传引导

市防指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以正确舆论引导全社会关心抗旱、支持抗旱、投入抗旱。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抗旱工作的重大部署,大力宣传水利工程发挥的抗旱效益,大力宣传基层干部群众抗旱自救的先进典型事迹。普及抗旱工作要点和措施,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各地高度关注缺水区域内群众思想动态,安排专人分片负责,坚持思想疏导与实地帮扶相结合,及时化解抗旱工作中的各类矛盾、信访问题以及不稳定因素。及时有效地避免了因争水、抢水激发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六、下步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8月平均略偏高,极端最高气温为37~39℃;降水偏少,月总雨日数为10~12天。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1~3日、5~6日、12~14日、18~19日。由于前期持续温高雨少,我市冬、春、夏各季均有干旱发生,且7月降水量除双峰与历年持平外,其他各县市区较常年偏少5成(**)至8成(冷水江),7月下半月全市普遍出现高温热害天气,加剧干旱发展,但8月多局地对流天气,适宜人工增雨作业的机会较多,可通过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旱情。

1、强化防汛抗旱两手抓。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严防洪旱交替,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分类施策,合理调度,做好蓄水保水及人工增雨工作,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为抗旱打好基础,尽可能减少因旱致灾损失。同时,抓好抗旱应急水源、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和河流生态流量调度,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

2、强化蓄水保水节水。

要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和老化失修的机井、泵站,恢复抗旱能力。加大灌溉沟渠清淤疏浚力度,确保引得进、灌得上、排得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抓住有利时机新建一些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在水源紧缺的地方做好打井、修建水窖等各种应急准备。气象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局地抗旱用水紧张局面。各级防指要牵头抓总,强化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统筹兼顾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加强宣传科普力度,增强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意识。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2篇

摘要:棉花产业是典型的民生产业,不仅关系着上游上亿棉农的利益,而且关系着下游纺织业劳动力大军的利益,中间大量的棉商、棉企和棉花加工业更是聚集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力,依此休养生息。因此,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保护棉花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利益,实现棉花产业的良性发展,这需要国家财政和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针对棉花产业发展问题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棉花产业;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建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农田的大都为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而与种植粮食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棉花需要大量人工,且遇到灾年或者棉价大幅波动的年份,棉农收益很难保证,导致很多农民“弃棉从粮”。近年来,我国主产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也呈现不断减少之势。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保证农民的植棉收益、稳定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这需要财政以及金融资本的支持。

一、棉花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2008-20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呈现递减之势,其中2010年、2009年棉花实际播种面积分别为504.55万公顷(7568.2万亩)、517.93万公顷(7768.9万亩),分别较上一年度减少13.38万公顷(200.7万亩)、61.26万公顷(918.83万亩),减幅分别为2.58%、10.58%。尽管受2010年度棉花受灾减产、棉价大幅上涨影响,2011年度棉花实际播种面积较2010年有所增加,但是短暂增加后,至2012年实际播种面积继续掉头向下,降至7178.70万亩,为2008年以来最低(数据来源: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

二、植棉面积减少的原因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我们来对比一下种植棉花和种植粮食的收益情况。

2011年德州市机耕、种子、化肥、农药等直接成本(不包括人工)480元,亩,包地费平均450元,亩,雇人拾棉亩均380元左右。按亩产籽棉237公斤、平均售价7.6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1801元。若是农民种自己的土地、自己拾棉花,扣除直接种植成本后亩收益1321元,比种粮食少收入300元/亩左右。若是租地、雇人拾棉花,亩收益仅有491元。种棉不如种粮食合算,更不如种辣椒等经济作物收益高。

我国农民种植棉花获得的补贴力度不及种植粮食作物。与种植粮食相比,种粮有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2011年德州市每亩共计补贴98元;种棉政府补贴少,种棉仅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没有种棉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而且农民植棉补贴力度更无法和美国相比,在美国,棉农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补贴率高达89%,即每卖100美元棉花,补贴89美元。

目前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田的大都以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为主,与种植粮食相比,植棉费工、费时,且不能规模化生产,不少农民选择种植相对省时省工的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利用管理间隙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加上国家对植棉的补贴力度不及种植粮食,近两年农资价格涨幅又较大,导致植棉成本不断攀升,而棉价波动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种种原因导致棉农最终“弃棉从粮”。

三、财政支持棉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据了解,为支持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棉花种植机械,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大型棉花机械予以倾斜。农机购置补贴执行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单机补贴限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2010年起中央财政将大型棉花采摘机补贴限额提高到20万元,在此基础上,地方还可根据本辖区棉花产业发展需要实行累加补贴,加大了对购置棉花种植机械的支持力度。

笔者认为,随着物价的上涨,财政补贴力度可适量加大,补贴范围适当扩大。在棉花良种补贴15元/亩的基础上,增加种棉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此外,扩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

(二)推进棉花政策性保险

棉花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如果在棉花成桃期和吐絮期遇到极端自然灾害,如长时间阴雨天气影响(棉花是喜旱作物),将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使棉农收益大幅减少。为了保证棉农的利益,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这需要相关机构推进棉花政策性保险的实施。

据了解,2011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棉花等农作物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安排农作物(含棉花)保险保费补贴资金63.67亿元,同比增长10%。保费政策实施以来,棉花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在新疆等棉花主产区,棉花保险覆盖率超过80%。棉花保险在防范棉花生产风险,保障棉农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了棉花保险政策,比如2012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6.02万公顷(240.3万亩)棉花缴纳保险费达1.06亿元,参与保险的棉田占2012年巴州棉花种植面积的88.3%。2012年,中央财政在现行惠农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巴州党委、政府于2月制定了巴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巴州农业生产保险的落实。

各主产棉区均可借鉴新疆巴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方案,完善棉花政策性保险机制,鼓励并激励各银行或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工作,将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并在各主产棉区积极推进,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位棉农都参与进来,对规避棉花生产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三)利用棉花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生产国和棉花出口国——美国,粮棉生产已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但即使在政府给予农场大量补贴的情况下,价格波动的风险仍旧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而期货市场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美国的农业生产者,无论大小,都习惯使用期货市场的信息,进行经营决策。美国约8%的大农场主直接参与粮食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大多数中、小农业生产者通过各种合作社在市场中实现自我保护,企业不利用期货市场避险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农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判断,与销售合作社签订远期交货、固定基差、最低卖价等不同种类的合同,合作社再进入期货市场保值,促进了该国农业产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运作方式已经变成了美国农业企业的普遍理念,整体提高了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让广大农民参与到棉花套期保值中,合理的利用棉花期货来规避价格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

(四)对于支持棉花产业发展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对于有闲散资金的企业,要正向引导,鼓励企业将资金投向棉花产业,比如,有充裕资金的企业可以给予农户或者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购买棉花机械,支持棉花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正向激励”政策,对于这些企业,在准入门槛、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棉花产业发展,比如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为这部分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等,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在这部分企业起到带头作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起到以一带十的引导作用,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棉花产业中来。

(五)鼓励金融资本支持棉花产业发展

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应该正确引导社会上的金融资本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棉花产业发展。这是因为棉花产业与广大棉农和纺织业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支持棉花产业发展,事关“三农”和民生。可以通过支持农村信用社集资或者为其提供贷款担保等,建立并完善棉花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金融体系对棉花产业良性发展的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提出务必“牢牢把握”的四个总要求,其中之一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然而,在发展实体经济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首先是农业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这既是基础部门,又是脆弱部门。而棉花产业是典型的民生产业,上游的棉花生产关系1.4亿棉农的增收,下游的纺织业劳动力密集,80%以上的职工来自农村,涉及2000万工人的生计。中间大量的棉商、棉企和棉花加工业更是聚集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力,依此休养生息。因此,保证棉花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扶持和金融资本的支持。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3篇

9、10月份播种,次年

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

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

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7

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

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

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

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

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4篇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

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控制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综合应用生物学、农学及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讨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这两个密切相关并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机理,进一步通过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生物学过程之间的互作关系,阐明影响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高产育种的分子设计理论研究,为我国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一、科学目标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解析玉米、水稻株型发育(分蘖、株高、茎叶夹角、穗型等)和籽粒形成(花/穗建成、籽粒发育等)这两个影响作物产量性状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调控网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高产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解析玉米、水稻株型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多基因遗传调控网络,分析并阐明影响产量性状的主要基因和基因之间的互作调控规律,为作物高产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5篇

教 案

教学题目:农作物种植业生产统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农作物种植业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与农作物产量统计,为学员成为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及农村基层干部等在农村工作的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农作物总产量的统计原则 教学难点: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计算的单产 教学过程:

导言:采用动画导言的方式,提出统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切入主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它的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以信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农业生产统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教学过程:

一、 作物分类

农作物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通常有下面两种分类方法

(一)按农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分类

按产品主要经济作物分类,分为粮食作物、油类作物、棉花、麻类、糖类、烟火药材类、瓜类和其他作物。

(二)按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分类

其中分为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夏收作物是指上年秋冬播种当年夏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蚕豆、豌豆、油菜、草籽等。

2

秋收作物是指当年春夏和夏秋播种当年秋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

二、 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

指实际播种或移栽有农作物的土地面积,通常用市亩或公顷表示。①反映农业生产规模②耕地的利用情况③各项作业劳动量④生产资料投入量⑤总产量。

特殊情况,按下列规定计算播种面积:

1.补种、改种的面积

播种季节结束之后补种或改种,原种植面积仍计算播种面积,新补种或改种作物按复种作物计算播种面积。

2.作物秧苗生长不齐(不全)时的面积

作物秧苗疏落不齐或缺苗断垄,不论是否补植(补苗),均按全部面积计算播种面积。

3.移植作物的面积

需要移植的作物,如水稻、甘薯、烟叶等,应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播种面积,原秧畦(秧田) 不应计算为播种面积。

4.非耕地上种植作物的面积

在非耕地上种植或间种作物,要按实际情况计算 播种面积。在园地、林地的空隙地上间种的作物,播种面积可按用种量折算或估算。

5.间种、混种作物的面积

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同一亩耕地间种、混种不同作物, 各作物播种面积之和只算一亩,要根据所占面积的比例分别计入各该作物播种面积内。

6、复种、套种作物的面积

复种是指在同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

3

先后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作物。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第一种作物收获之前种植第二种作物。复种或套种作物应各算一次播种面积。

7.多年生作物的面积

指播种一次连续多年生长、多次收获的宿根性草本植物,如苎麻、大黄、元参、苜蓿等。两种计算方法:按实际播种时间计算全年总播种面积时,只计当年各季新植面积之和;按收获产 品时间计算全年总播种面积时,等于当年新植面积,加上留存在 当年成活面积之和。

8.再生作物的面积

指作物收割后,从根茎上再度萌发生长的作物,如再生稻、再生烟、再生高粱。再生作物即使有产品收获也不另算播种面积。

9.蔬菜作物的面积

专业性菜园或固定菜地上种植的蔬菜面积单独统计。单种或套种的蔬菜,按实际播种面积计算;韭菜等多年生蔬菜,年计算一次播种面积;间种或混种的蔬菜,按占地比例分摊或按用种量折算。蔬菜和大田作物套种或轮种,播种面积分别计算。

(二)农作物收获面积

农作物收获面积

指在播种面积中实际收获产品的面积,也用市亩或公顷表示。

收获面积的计算

一般是收获一次, 计算一次收获面积;但对再生作物,只计算一次收获面积;对分期分批收获产品的同季作物 (如甘蔗),亦不能重复计算收获面积。

全年总收获面积

就是本日历内各个季节农作物收获面积 之和。

4

三、农作物产量统计

(一)农作物总产量

指实际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总量。通常用市斤、公斤或吨表示。

农作物总产量统计原则:第一,农作物总产量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不论产量多少、计划内外、合同内外及经济类型,也不论是商品量还是自用量,都要统计产量。第二,农作物总产量只能是某种或某类作物的总产量。必须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和《农作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统计。第三,农作物总产量一般是晒干、扬净、入库的实际总产量。只能收获新鲜产品的作物,则按新鲜产品计算产量,未入库的产量,要加以匡算。

(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简称单产,指每一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数量,通常用市斤/亩或公斤/公顷表示,前者又称亩产。

农作物单产指标:

1.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单产是农作物总产量与相应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

2.按收获面积计算的单产是农作物总产量与相应的农作物收获面积之比。

3.按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计算的单产粮食耕地每亩平均年产量

简称粮食耕地亩产。指全年粮食作物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亩所生产的粮食产量。粮食占用耕地面积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根据当年粮食作物种植情况,由基层生产单位逐块核实,

5

逐级上报、层层汇总来确定粮食占用耕地面积。间接计算法:利用统计报表资料,由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经过调整的耕地复种指数,反推出粮食占用耕地面积。

(三)果茶桑生产统计

果树、茶树、桑树在植物学上属于木本植物,但其生产集约化程度很高,现行统计制度规定,果、茶、桑生产属于种植业生产。

1、果园面积和水果产量

(1)果园面积是指成片种植果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面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不包括苗圃面积;零星果树不计算面积。

(2)水果产量是指从果树上采摘的全部水果产量。不论自食还是出售,一律统计在内。水果产量按鲜果重量计算,已加工成干果的,如葡萄干、柿饼、桔饼、干枣等必须折算成鲜果产量。

2、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

(1)茶园面积

是指成片种植茶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面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不包括苗圃面积;零星茶树也不计算面积。

(2)茶叶产量

指从茶树上采摘的全部茶叶产量。包括从茶园和零星茶树上以及荒芜未垦复的茶树上所采摘的茶叶。茶叶产量按干毛茶重量计算。

3.桑园面积和桑叶产量

(1)桑园面积

指成片种植桑树的土地面积。按调查时实有的面

6

积计算,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当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也包括以桑造林、水土保持桑林面积和以收桑为主的桑林面积。零星桑树不计算面积。

(2)桑叶产量

指从桑树上采摘的全部桑叶产量。由于桑叶采收量大、采收次数频繁,不便于直接统计产量,可根据单位鲜茧产量耗用桑叶量和桑蚕茧总产量进行推算。

小结: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需要大家了解的是农作物种植业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和收获面积统计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农作物的产量统计方法。

抗旱农作物范文第6篇

一、申请机构概况 机构名称 挂靠法人名称 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传真 行政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职务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总体 状况 人员 总人数 名,其中扦样员 名,室内检验员 名,田间检验员 名 场所 恒温 m2,非恒温 m2,小区种植试验田块 m2 仪器 主要仪器设备 台(套),固定资产 万元

二、申请类型和检验项目范围

(一)申请类型 □ 首次 □ 扩项(证书号: 有效期截至: ) □ 复查(证书号: 有效期截至: )

(二)申请检验项目范围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适用范围 备注

三、申请机构基本条件

(一)机构法律地位 法律地位 本机构于 年 月由 批准设置,批准文号为 。 ( 独立法人 ( 非独立法人 法人情况 法人名称: ( 法人证书编号: (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 固定电话:

(二)检验人员 序号 姓名 性 别 年 龄 职称 现任职务/岗位 文化程度 所学专业 检验员类别及日期

(三)检验场所 序号 名 称 用 途 面 积(m2)

(四)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技术指标 溯源 方式 主要 用途 使用日期 备注 测量范围 准确度等级或不确定度

(五)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已按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要求进行编制,具体内容详见随本申请书递交的下列材料: ( 质量手册 ( 程序文件 ( 作业指导书 ( 记录、表格、报告式样

四、管理体系运行及技术能力自查情况 自查内容 自查情况 备注 内审情况(包括时间、覆盖面、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跟踪验证等) 管理评审情况(包括时间、评审结论及其措施落实等) 历次考核认定发现的不符合项及申请机构采取的纠正措施和措施跟踪验证情况 管理体系重大变化情况(包括管理体系文件、检验项目范围、负责人、主要仪器设备等) 参加能力验证情况(包括日期、计划名称、结果和后续处理) 受到相关方的申投诉以及对申投诉的处理情况

五、申请机构声明 1. 本机构自愿申请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资格考核认定。 2.经与《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对照,认为本机构已基本满足相应的条件和要求。 3. 遵守国家有关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愿意向考核机关提供检验机构考核认定所需的任何资料和信息,并为现场评审工作提供方便。 4. 保证申请材料所填写信息真实、准确。 法定代表人/被授权人签名: 日 期: (申请机构公章)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