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模式范文(精选12篇)
ASP模式 第1篇
然而,ASP目前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问题,适合ASP模式的应用软件的开发与集成,如何管理大量客户的服务等。因此,研究ASP模式可以更快的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进企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1 ASP模式的概述
ASP的全称为Application Se rvice Provide r,中文译名为应用服务提供商,它利用集中管理的设施,通过网络(Internet、VPN),以在线方式或租赁的方式为多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按用户使用的服务收取租金或定金。
ASP不是一个单纯的软件产品的供应商,也不是传统的硬件设施外包商,亦不能简单的称其为网络运营商,ASP是三者的有机结合。ASP都是以应用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可访问的商业应用。ASP把各种应用软件安装在IDC (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或服务器集群上,通过网络将应用软件的功能或基于这些功能的服务,以有偿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并由ASP负责管理、维护和更新这些功能与服务。客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应用服务提供商,客户只需要一台简单的PC机,加上浏览器软件及很少的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Internet, VPN,专用设施)就可以远程访问ASP提供的应用。这是一种“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的营运模式。
ASP可以由一家公司组成,为企业提供全套服务,但更多可能是由众多不同领域的厂商协力合作,共同为企业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及系统实施等服务,并由与客户签署SLA (Service LevelAgreem e nt服务品质协议)的ASP负责总服务质量。其运营方式如图1所示:
2 ASP模式的研究现状
鉴于ASP在IT服务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2.1 ASP的管理服务
ASP的服务对象各异,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集成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大量会员的管理和合理的计费。也就是说要“保证正确的会员在正确的时间能够使用正确的服务,并消耗正确的费用”。
1) ASP的需求描述。现实中,客户描述自身需求具有模糊性和理解差异性,计算机很难快速准确地识别,ASP应用服务需求描述规范以模板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客户,客户只需按模板提示选择填写所需的各数据项[6]。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描述,由JavaServlet在服务器端实现,以决定是否承接委托任务。
2)计费管理。当前,ASP采用的计费方式大都比较单一,如单纯采用包月计费的方式,或者单纯采用按流量计费的方式。管理比较方便,但是计费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缴纳相同使用费的用户,得到的服务量却差别很大。戴建华等提出了“最小计费单元”的概念,即以一个会员使用一项服务一次所产生的费用为最小计费单元。张映锋,江平宇等使用Session技术对登录平台的每个用户进行惟一标识,并对其在平台中的活动进行跟踪.用户每次活动成功后都会触发平台的计费数据库对其资金进行更新。
3)会员管理。ASP的用户规模较大,用户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用户要求系统能够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当前主要采用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两种模式:被动管理。用户被动地接受系统管理员的管理,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主动管理。完全由用户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模式,系统管理员不参与用户管理。
2.2 ASP应用软件的开发及集成
目前软件公司的产品并不是完全按ASP模式的技术构架来做的。ASP所具有的一对多、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特性,使得ASP软件与以前的软件有着很大的区别,并不是软件网络化就能解决问题的。如何实现ASP应用软件的动态可配置性、信息可重构性、可集成型、系统自适应性、多管理模式的融合性、业务处理与决策自动化都是摆在软件开发商面前的问题。
2.2.1 软件开发
软件要适合ASP模式,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ASP软件功能要相当强大和通用,需要集成该类型产品95%以上的功能。剩下的5%的个性化差异在ASP模式中可以通过插件的方式满足。其次,软件要非常“傻瓜式”,不仅产品化程度要高,还要易于操作和理解。目前,最为流行的两种Web应用服务器解决方案是SUN公司的J2EE和Microsoft公司的.NET。编程语言有Java、C#和VB.NET;数据库访问技术有JDBC和ADO.NET;中间件组件模型有EJB、Java Bean、COM+和COM;表示层技术有J SP和ASP.NET。
2.2.2 企业应用软件的集成
企业应用软件的集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共享模型的研究,找到实现企业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元数据表示和结构,如采用Web服务方式进行服务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二是企业应用软件集成方法的研究,包括应用软件交互接口的定义和标准化,应用软件封装技术等。
2.3 ASP的安全模式
对ASP安全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服务方面,建立信息访问控制策略和系统权限控制策略。信息访问控制策略主要由服务器登陆验证和EJB安全性验证组成,系统权限控制策略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权力进行限制,建立不同层次的用户身份确认与管理机制。
李博等提出了一种基于LDAP和SAML的ASP软件平台内各系统间以及ASP软件平台间的单一登录解决方案。张映锋, 江平宇提出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 平台管理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赋予用户不同的角色, 使角色作为中间桥梁来关联相应的许可权, 进而实现对用户权限灵活、高效、动态、安全的控制。
近年来,ASP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它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标准化.标准化问题涉及不同销售商、不同系统应用之间的应用程序界面(API)等,如工业实际标准的全面互用性:DNS(域名服务)/LDAP(简单目录访问协议)和有效目录,多样的路由协议,多版本的UNIX,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应用等。
2) ASP的建模.ASP作为一种应用服务模式,本身具有独立行为规律。系统功能、过程、活动和行为的分析、优化是建立在对系统进行抽象化描述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抽象描述通常以形式化或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因此建立ASP应用服务系统模型,为ASP应用服务的构建提供实际的指导,是ASP理论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3)服务品质协议SLA (Se rvice Le ve lAgre e m e nt)。SLA是国际通行的客户/服务评估标准,供应商和用户制定和签署SLA,服务品质协议定义所提供的服务规范,收费策略,支持的产品,性能等级,检测和报告的标准及合适的质量标准等,如何设计出较好的SLA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3 ASP模式的应用及其展望
ASP市场发展需要四个基本条件:高度发达的IT基础设施、具有迫切需求的庞大用户群、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以及高度的服务意识和经验,因此ASP一诞生(1998),就在美国、日本、欧洲等IT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有30%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使用ASP服务,几乎所有行业都应用了ASP,如海关、银行、政府等。在美国,60%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采用了ASP模式,开展电子商务。
国内约有50家左右的公司正在或将推出基于ASP的各种应用服务,这些公司大多从ISP、ISV或者.Com转型而来。提供的应用服务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器租用、主机托管、数据托管、网站托管。邮件服务:网上通讯录和网上日程安排等内容。国内ASP的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讲,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扶持,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企业的运行使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主导,才能创建完善的ASP应用服务平台。从“十一”初期,国家863计划对网络化制造、ASP服务平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安排和重点支持了一批面向中小企业应用的ASP平台技术研发的项目。这些项目贯穿于企业对ASP应用的具体需求分析,进行相关技术研究,构建面向中小型企业的ASP服务平台到平台的应用示范的全过程,截至目前己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随着ASP自身技术的逐渐成熟,ASP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接受度不断增大,许多大公司将不得不考虑利用ASP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竞争范围将从原有的软件厂商、硬件厂商、数字网络通信厂商扩大到其它产业纷纷向该领域转移。ASP模式具有的独特的优势, 也将对我国未来企业的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针对传统的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以及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繁杂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即ASP模式。首先介绍了ASP模式的概念及运营方式, 然后探讨了ASP模式在管理服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及集成、安全模式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在标准化、ASP的建模、服务品质协议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后分析了ASP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ASP模式,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
参考文献
[1]徐全生, 侯玉华.ASP的运行机制、应用和发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1.
[2]孙延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解决方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宋大虎, 韩新民, 赵旭会.网络化制造应用服务托管总体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4.
ASP模式 第2篇
深圳市均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信息化平台服务提供商,是微软(中国)首家MBS应用服务合作伙伴,为大中华区成长型企业提供创新模式的ERP/ASP解决方案。总部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北京拥有大型电信级数据中心。公司雄厚的技术背景以及实力是微软ERP/ASP成功实施的有力保证,均衡科技的核心管理层主要来自国家部委和联合国贸发组织等机构,有多年的企业运营经验,平均学历硕士以上。均衡科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具有丰富的IDC运营、IT管理咨询、系统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经验。均衡科技的数据中心共有标准工业机柜130多台,已放置1000多台服务器,提供服务器托管和数据灾难恢复等业务,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中国的互联网运营商实现了互联互通。均衡公司为网络连通数据安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能够实现服务器集群的部署和并行计算,成为ASP领域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作为专业的ASP服务商,均衡科技一直以来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致力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用户体验和服务。对于ERP/ASP项目,均衡作为ASP服务商负责服务器托管和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一切,包括企业信息流的管理、信息安全的保障、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管理软件的升级、硬件设备的维护等等,切实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专业且便捷的应用环境。
均衡科技发展历程
ASP模式 第3篇
“MVC”(Model-View-Controller)由Trygve Reenskaug提出,首先被应用在SmallTalk-80环境中,是许多交互和界面系统的构成基础。MVC作为一种开发模型,通常用于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以及用于确定系统各部分间的组织关系。对于界面设计可变性的需求,MVC把交互系统的组成分解成模型、视图、控制器三种部件。
模型(Model)部件保存由视图显示,由控制器控制的数据;它封装了问题的核心数据、逻辑和功能的计算关系,它独立于具体的界面表达和I/0操作。视图(View)部件把表示模型数据及逻辑关系和状态的信息以特定形式展示给用户。它从模型获得显示信息,对于相同的信息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显示形式或视图。
控制器部件是处理用户与软件的交互操作的,其职责是控制提供模型中任何变化的传播,确保用户界面于模型间的对应联系;它接受用户的输入,将输入反馈给模型,进而实现对模型的计算控制,是使模型和视图协调工作的部件。
二、MVC设计模式在ASP.NET中的实现
ASP.NET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这种经典设计模式的类似环境。开发者通过在ASPX页面中开发用户接口来实现视图;控制器的功能在逻辑功能代码(.cs)中实现;模型通常对应应用系统的业务部分。
视图是模型的表示,它提供用户交互界面。在ASP.NET下,视图的实现很简单。可以像开发WINDOWS界面一样直接在集成开发环境下通过拖动控件来完成页面开发本。视图部分处理流程:首先,页面模板定义了页面的布局:页面配置文件定义视图标签的具体内容;然后,由页面布局策略类初始化并加载页面;每个用户部件根据它自己的配置进行初始化,加载校验器并设置参数,以及事件的委托等;用户提交后,通过了表示层的校验,用户部件把数据自动提交给业务实体即模型。
为了能够控制和协调每个用户跨越多个请求的处理,控制机制应该以集中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为了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引入了控制器。应用程序的控制器集中从客户端接收请求(典型情况下是一个运行浏览器的用户),决定执行什么商业逻辑功能,然后将产生下一步用户界面的责任委派给一个适当的视图组件。
控制器提供一个控制和处理请求的集中入口点,它负责接收、截取并处理用户请求;并将请求委托给分发者类,根据当前状态和业务操作的结果决定向客户呈现的视图。在这一部分主要定义了HttpReqDispatcher(分发者类)、HttpCapture(请求捕获者类)、Controller(控制器类)等,它们相互配合来完成控制器的功能。请求捕获者类捕获HTTP请求并转发给控制器类。控制器类是系统中处理所有请求的最初入口点。控制器完成一些必要的处理后把请求委托给分发者类;分发者类分发者负责视图的管理和导航,它管理将选择哪个视图提供给用户,并提供给分发资源控制。在这一部分分别采用了分发者、策略、工厂方法、适配器等设计模式。
MVC系统中的模型从概念上可以分为两类——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改变系统状态的动作。模型是你所有的商业逻辑代码片段所在。
三、MVC模式的优缺点
1、MVC模式的优点
通过在ASP.NET中的MVC模式编写的,具有极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它可以轻松实现以下功能:①实现一个模型的多个视图;②采用多个控制器;③当模型改变时,所有视图将自动刷新;④所有的控制器将相互独立工作。
2、MVC模式的不足
①增加了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界面,严格遵循Mvc,使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分离,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并可能产生过多的更新操作,降低运行效率。
②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但确实联系紧密的部件,视图没有控制器的存在,其应用是很有限的,反之亦然,这样就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③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四、结束语
与软件所处理问题的内在模型相比较,用户界面是需要经常发生变化的,采用MVC设计模式可以在满足对界面要求的同时,使软件的计算模型独立于界面的构成。也可以基于此模型建立大型分布式应用程序框架。
ASP.NETMVC开发模式研究 第4篇
1 MVC模式概述
MVC即模型、视图、控制器, 是Model、View、Control英文单词的缩写, 它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Smalltalk———80平台设计中作为构建用户界面架构的一种开发软件系统。MVC是网站系统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 已经逐步成为设计Web系统的一种标准, 并得到广泛的应用。MVC将每一个软件系统分为三个核心部分: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层。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层次结构关系和上下层间的依赖关系, 而是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同时Model和View几乎又是相对独立的, 要通过Controller进行连接。对于每个MVC结构, 其重要部分是控制器;View作为一种视图引擎, 可提供多种选择, 同时它决定了程序给用户展示什么样的界面;Model决定系统的功能, 它的内部有一些常用的类或者其它用来实现特定接口的类。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 应用程序要遵循预定的规则:将“输入、处理和输出”三者分离, 即把MVC应用程序重新规划成模型、视图与控制器三部分, 同时这三个部分要求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
2 MVC的特点
MVC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 (1) 具备多个视图对应一个模型的能力, 从而减少了代码的复制, 易于维护; (2) MVC模型将一个应用系统被分离成三层, 这样只需要改变应用程序中的一层就可以满足应用系统所发生的改变; (3) 由于控制层包括了用户的请求权限, 因此不同的视图和模型组合在一起能够响应不同的请求; (4) 可以将这个模型架构, 用于其他界面的设计, 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将MVC模式应用于不同开发环境中或用户有特殊需求时, 也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对于比较简单的界面, 还被要求遵守MVC规则, 将程序的三部分-模型、视图和控制器分离, 会增大结构的复杂度, 降低程序运行效率; (2) 由于控制器与视图之间的密切联系, 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它们的独立性; (3) 因为模型的接口并不完全相同, 为了得到一定的数据显示, 在操作时视图就会需要进行多次的交互尝试, 频繁的访问对操作性有害, 造成访问效率低下。
3 ASP.NET MVC的工作原理
ASP.NET MVC架构是以ASP.NET平台为基础, 它结合了MVC设计模式, 具有结构清晰, 扩展性好等特点。ASP.NET MVC设计模式把整个软件系统分为3个基本部分:ASP.NET模型, ASP.NET视图和ASP.NET控制器。模型部分主要负责应用程序的数据逻辑;视图部分定义屏幕上的显示, 表示用户的数据流向;控制器定义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方式, 进而把用户的请求变成对Medel的命令, 最后来更新View的数据, 反映系统的变化。
3.1模型 (Model) 。模型作为MV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系统程序的逻辑关系和计算功能, 并且封装了关键数据。模型不仅能对系统程序中的数据和业务规则部分进行显示, 而且提供了处理问题的操作流程。除此之外, 模型与视图间保持着一对多的关系, 一个模型可以对应多个视图, 并且能为视图提供访问数据的操作过程, 去获取视图进行显示所必需的数据。3.2视图 (View) 。视图作为用户与系统间的交互界面, 主要负责接收模型层的数据流, 即是将用户或者系统的请求发送给Model进行处理, 模型再结合用户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 再传递给View进行显示。视图中不存在任何业务处理代码, 视图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可以输出数据、用户能够进行操作的界面。另外, 一个视图只能对应一个控制器。视图在集成开发环境中, 以ASP.NET为基础通过对控件的拖动来实现页面的开发。3.3控制器 (Controller) 。控制器作为连接Model和View的桥梁, 是MVC模式的中间部分, 它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 按照用户的数据进行响应。即控制器对模型、视图部分进行交互协调, 使模块和相应的视图相互匹配, 进行相应的操作, 最后向视图输出数据并且呈现处理结果的视图, 进而完成用户的请求。在ASP.NET MVC中, 用户的请求都会被路由到对应的控制器, 该控制器负责解释请求、操纵模型, 然后把选择响应的视图进行传输。ASP.NET MVC的运行目录组织默认有三个顶层次的, 分别为:/模型内容目录, /视图内容目录次和/控制内容目录。控制器被置于/Controllers目录当中, 数据模型类放在/Models目录当中, 视图模板放在/Views目录当中。然而ASP.NET MVC架构并不一定使用这种结构, 因为它是默认的。控制器类的命名一定要以Cont roller为尾, 同时每个控制器类都要求在/Views目录中有一个对应的子目录, 命名要遵循子目录和控制器类相一致的原则。在运行ASP.NET MVC应用程序后, 会发现访问不同的ASP.NET MVC应用程序页面时, 其URL路径并不会呈现相应的.aspx后缀。同样当访问相应的ASP.NET MVC应用程序页面, 在服务器中并不存在对应的页面。为了了解如何实现页面映射, 就需要了解ASP.NET MVC应用程序的运行流程。在ASP.NET MVC程序中, 应用程序通过Global.ascx和Controllers实现了URL映射。当用户进行ASP.NET MVC程序的页面请求时, 该请求首先会会被发送到Controllers控制器中, 开发人员能够在控制器Controllers中创建相应的变量并将请求发送到Views视图中, Views视图会使用在Controllers控制器中通过编程方式创建相应的变量并呈现页面在浏览器中。当用户在浏览器中对Web应用进行不同的页面请求时, 该运行过程将会循环反复。对于Models而言, Controller通常情况下使用Models读取数据库。在Models中, Models能够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映射成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型, 开发人员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存取。Controllers从Model中读取数据并存储在相应的变量中。在用户进行页面请求时, 首先这个请求会发送到Controllers中, Controllers从Models中读取相应的数据并填充Controllers中的变量, Controllers接受相应请求再将请求发送到Views中, Views通过获取Controllers中的变量的值进行整合并生成相应的页面到用户浏览器中。在Models中需要将数据库抽象成面向对象中的一个对象, 开发人员能够使用LINQ进行数据库的抽象, 这样就能够方便的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抽象成相应的对象并通过对象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存取和更新。
结束语
ASP.NET MVC架构的推出, 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晰、灵活, 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可测试性和代码的重用性。可以看出ASP.NET MVC在Web应用开发中专业性强, 优势突出, 充分的利用它能很好的解决Web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在应用开发的过程中, 只要能有效解除对象之间耦合性的方法就值得采用设计模式, 框架作为实现模式的一种载体, 同一模式可适用于不同框架, 各框架之间存在的只是开发技术上的个体差异。由此可见, 框架既能有效, 约束开发人员的开发方式, 也能强迫开发人员按照一种“更优架构”的方式来设计和开发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1]张正礼.ASP.NETMVC4架构实现与项目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 2014.
[2]宣帅.NET平台下MVC框架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3]陈友良, 盛可军, 王阳阳.基于ASP.NET三层结构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4]方柯.基于ASP.NETMVC框架的Web应用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5]代锐锋.基于ASP_NET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ASP代码加密 第5篇
ASP代码一般是明文,很少有加密的,MS有个工具ScriptEncoder可以加密,这个东东可以微软 免费下载,而且还有详细使用说明,但是经过它加密后的文件会有<%@language=vbscript.encode%>,管理员看到这句话就知道这个asp文件被加密了,而且也有相关的解密文件。
本文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加密ASP代码,主要思路是将代码做些运算,比如将全部代码移动一位,基本上就算加密了,主要的加解密函数如下:
functionUnEncode(temp)
but=1
fori=1tolen(temp)
ifmid(temp,i,1)”汤“then
pk=asc(mid(temp,i,1))-but
ifpk>126then
pk=pk-95
elseifpk<32then
pk=pk+95
endif
a=a&chr(pk)
else
a=a&vbcrlf
endif
next
UnEncode=a
endfunction
functionEncode(temp)
but=1
cc=replace(temp,vbcrlf,”汤“)
fori=1tolen(cc)
ifmid(cc,i,1)”汤“then
pk=asc(mid(cc,i,1))+but
ifpk>126then
pk=pk-95
elseifpk<32then
pk=pk+95
endif
a=a&chr(pk)
else
a=a&”汤“
endif
next
a=replace(a,”“”“,”“”“”“)
Encode=a
endfunction
在开发的时候,通常将关键ASP代码Encode,再使用Excute(Uncode(ipaddr))执行就可以了,
这样管理员一般不能直接看到关键代码,一般在程序里不要带上Encode函数,只在开发的时候使用,此外,UnEncode也可以改成其它函数名。
ASP模式 第6篇
关键词::ASP;IT外包;中小型企业;SME;IT能力模型
一、引言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对客户来说,是一种新的IT应用外包模式,在给客户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ASP的主要目标客户为中小型企业(SME),这些ASP客户由于IT管理核心能力缺失,使得在IT外包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中小型企业客户迫切需要一个核心IT能力模型用于自身IT能力建设,从而缓解IT外包风险。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小型企业在基于ASP模式的IT外包中的核心
IT能力研究的文献较少,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二、ASP外包模式下中小型企业核心IT能力模型
已有文献设计出大型ASP客户的核心IT能力模型,这九种能力能够使IT功能模型充满活力并具有全面的可操作性,这九种能力分别是:IT领导力、业务系统的思考、关系建设、设计技术架构、完成技术实施、熟练购买、合同促进、合同监控和提供商开发。
对于中小型ASP客户而言,客户基本不需要储备内部IT技术能力,应更多地将资源集中于支持业务发展的IT应用管理能力的培养上,IT技术能力需要尽可能外包。其能力模型需要做相应的修正,其它能力没有变化,主要是将相应的架构规划和完成技术实施转变为应用架构规划和完成应用实施。
三、中小型机构核心IT能力构建策略
关于IT外包中客户IT管理能力的建立和培育,文献[1-3]进行了研究。过去传统的IT外包客户主要针对的是大型机构客户,这些机构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建立起符合要求的核心IT能力的。在ASP兴起之后,中小型企业才有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型机构的才能获得的高质量IT应用服务的可能。针对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品牌号召力低、财务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以下中小型企业核心IT能力构建策略。
(一)完全内部能力构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在开始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业务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时候就该设立IT管理部门,采用内外招聘,并进行专业培训的办法构建核心IT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一策略代价大,不容易实现。
(二)完全外包IT管理职能。很多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财务能力弱,很难长期保持内部的IT部门和人员,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将不同的IT管理职能外包给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如IT咨询公司、律师等,或者由ASP提供商履行某些内部IT职能,但这种方式代价也很大,如长期聘请咨询顾问或律师行使内部IT管理职能价格高昂,同时不能寄希望于ASP提供商能够完全站在客户的立场完成客户的内部IT管理职能。
(三)内外结合,逐步构建和完善内部IT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基于IT外包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知识和能力的长期积累,核心IT管理能力的构建也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在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就应该配备专职的IT管理人员,在进行IT外包的初期,可以采用聘请外部IT咨询顾问、律师和ASP方的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达到构建虚拟IT能力的作用。在实施IT外包的过程中,客户企业应该主动要求得到ASP行业协会的帮助。对于IT应用规划和IT外包签约这样的要求高并且是不会经常发生的职能,可以外包给IT咨询顾问和律师,其它的日常的职能,如业务系统思考、应用实施和外包合同监督等职能开始时可主要依赖于
ASP来完成。
结语:基于ASP模式下IT外包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应具有的核心IT能力模型中的主要能力,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IT命运。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能力构建策略获得IT管理能力,以缓解IT外包中的风险,取得IT外包的成功,同时,ASP行业要得到健康的发展,服务于ASP客户和ASP的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如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ASP行业协会、独立咨询顾问和律师都应该得到相应发展,以弥补ASP客户和ASP的IT能力不足,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 张云川, 蔡淑琴. 服务商主导的I外包风险规避[J]. 科研管理, 2005, 1:139-143
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 第7篇
1 构建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
构建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旨在为产品的工业设计创新提供先进的CAID(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手段和技术协同工具,集成设计软件库、工具库和零件图库等工业设计资源,如:协同设计、结构与造型设计、虚拟仿真、测试与评估、分析与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和工具。以网络公共服务模式,聚集企业簇群,为产业链上的企业簇群提供工业设计资源及技术协同服务。利用这些资源使企业更为经济和全面的开展结构和造型设计、设计革新等工作,通过技术协同手段为产品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与制造提供需求协同、企业协同、项目管理、设计协同、可视化协同等。可消除地域空间的隔离、组织机构对协作的障碍,使中小型企业对市场反应更快,融合社会上各种资源使产品开发能力更强,实现创新的专业化、社会化。
产品设计的过程不单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业务,而是包含了客户、供应商及协作伙伴、企业自身设计部门等一个复杂设计链(DesignChain)和过程。只有在设计链上实现协同,共享产品开发活动中的信息、知识,才可能设计出创新的产品。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ASP公共服务平台不仅要提供CAID/CAD/CAM/CAPP等技术和信息资源,关键要聚集企业簇群(产业链或企业个性产业链),以网络为纽带沟通产业链,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专业设计服务机构间、专业技术人员间形成经营与技术相关联的机制,整合工业设计资源、技术、人才,使中小企业拥有与大企业同样的人才(通过工业设计专业技术服务)和资源,使中小企业具有与全球同步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现代的协同交流手段。
近年来,很多BtoB/BtoC商网、QQ、游戏等ASP取得成功,愈来愈多网络ASP公共服务成功案例证明ASP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一个能够提供切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有解决方案的ASP,具有无限的市场空间。
建立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针对企业经营中的产品开发、制造交付、市场营销等过程,企业可使用这个平台提供的工业设计资源和基于Web的协同工具,共享设计知识和设计资源,导入协同合作开发过程,企业簇群中的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参与,企业(会员)能把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都带进产品开发过程和经营活动中。通过平台提供的有偿租赁服务,中小企业以低廉的代价就能使用先进的工业设计资源进行产品工业设计。
2 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
基于ASP模式的工业设计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2.1 公共服务
平台服务的对象(会员)主要包括工业设计技术人员、专业机构、中小企业,平台通过分类建立上下游企业链(如材料商、模具商、设计机构等),同时各会员可将自己的客户、供应商及协作单位、有关机构等以注册认证的方式(子会员)建立自己的个性产业链,会员和子会员通过权限设定提供的功能及服务项目。
2.2 开放式交互功能
平台是以Web构架为基础,平台的组件使得会员能在自己的系统中加入其他的软件和功能,如:结构设计、造型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管理、虚拟仿真分析与测试系统等。服务内容包括:提供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与制造的ASP服务;提供工业设计专业软件及零部件资源共享与租赁服务。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与制造的ASP服务,包括需求协同、企业协同、设计协同、项目协同等。由于企业间、部门间地理位置分散、部门分立,阻碍了协同与交流,难以控制产品生命周期运作的过程,造成过程低效甚至中断。平台通过提供网上技术协同与交流服务功能架构了不同地域、多企业、多部门之间的有机纽带。
需求协同功能:满足顾客要求和标准要求,需求协同功能能够创建、捕捉、共享和管理产品需求,把这些需求分配、定量到具体的设计要素中去,当设计或需求变化时,需求协同功能能够评价其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它还应包括配置管理、预算分析、报告/文件生成、验证试验和决策支持的功能。
企业协同功能:通过开放会员个性产业链上核心业务系统中的信息,按权限提供信息透明,减少纠误设计更改,加速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协同功能使得开发团队能清楚地理解工程更改和替换所造成的影响,以便作出最好的决策。
设计协同功能:为削减设计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设计协同功能使得会员能够利用行业中各自CAD系统的产品设计数据来无缝地构造和装配虚拟产品模型。它能够将可视化和数字化建模技术与产品结构的浏览技术同步,使得会员能创建、共享和管理个性产业链上多种设计数据装配出的虚拟样机。会员能以交互方式对虚拟的三维样机作视觉审查和诊断,验证设计的可行性。会员还能模拟产品的功能特性,包括车间装配、保养及维修的方法等步骤的可行性。在设计协同系统中,会员的更改设计,也可由其他相关会员作进一步的审查和关联设计。项目协同功能:使个性产业链上项目团队的任务和时间表同步化,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产品设计成本。
2.3 工业设计专业软件及零部件资源共享与租赁服务
建立机械、电器等行业的共享资源库,包括产品各种零部件的标准件库、外购件库和通用零部件的三维CAD实体模型库;提供国家标准库,行业标准库,甚至客户的标准库,工艺规范等。提供设计工具库,如PTC公司的Pro/E、IBM Dassault公司的CATIA、EDS公司的I-DEAS/UG等工具。
通过平台,用户可以把工业设计、专业的工程设计(CAD)和工程分析(CAE)等任务委托给服务提供商,享用专业分析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
3 技术路线及安全技术
平台应采用主流的J2EE应用框架,B/S三层体系结构,运用JAVA、JSP、XML及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支持CORBA规范兼容多种工业设计应用服务,实现系统的跨平台运行和广泛适用性、兼容性、扩展性。
支持Oracle、DB 2、MS SQL Server、Sybase、ACCESS等数据库系统,使用XML的数据交互,符合cXML、ebXML、BizTalk等国际流行的电子商务数据交互规范,企业内部应用数据与用于平台事务数据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交互。
联合相关专业软件公司和机构,连接其技术支撑系统,提供在线支持及后台技术支撑服务。
采用高性能的防火墙,具备入侵检测模块。实现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和网络及应用的防护。
应用安全以密码服务为基础,以数字证书技术为核心,为系统的各项应用提供信任、授权、应用的服务。
4 结束语
利用网络ASP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及技术支撑,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是有主题明确的应用解决方案,主题应抓住要点,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急需解决而自身又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其次,在诸如政府等权威机构的引导下,组织实施时应联合网络提供商、主题资源提供商及相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许喜华.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林丽.充分应用CAID技术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J].现代机械,2006(3):65-66
ASP模式 第8篇
Model-View-Controller(MVC)架构模式将应用程序分离为3个主要的组件: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下面是MVC设计模式的分析:
(1)控制器(Controller):
控制器类处理客户端向Web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获取数据,并指定返回给客户端,用来显示处理结果的视图。
(2)模型(Model):
模型类代表了应用程序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一个数据验证逻辑,用来使得这些数据必须符合业务逻辑。
(3)视图(View)
视图类是Web应用程序中用来生成并显示HTML格式的服务器端对客户端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模板文件。
ASP.NET MVC框架提供了不同于ASP.NET Web Forms模式来创建Web应用程序。ASP.NET MVC框架是一个轻量级的可可测试的表示框架,集成现有的ASP.NET功能,如Master page,Membership-based authentication。ASP.NET MVC框架定义在System.Web.Mvc程序集中。
2MVC设计模式
微软在.NET框架下的ASP.NET提供了MVC软件设计模式的环境,其中在ASP.NET中的ASPX页面是展示给用户的一个实现接口,后台的CS代码是实现逻辑功能,系统的模型一般用来对相关应用系统的业务实现部分。其中ASP.NET包含的如下MVC设计模式的实现如下:
ASP.NET模型(Model)-ASP.NET的模型对象是应用程序中实现数据域的逻辑。模型对象经常检索和存储状态在数据库中。例如,Product对象从数据库中检索信息,操作数据,接着将更新后的信息写回到数据库的Products表中。
ASP.NET视图(View)-ASP.NET视图是显示应用程序用户界面UI的组件。一般情况下,UI根据模型数据来创建。例如,编辑产品表的视图基于当前Product对象的状态,显示文本框、下拉列表和复选框等等。
ASP.NET控制器(Controllers)-控制器用来处理用户交互,和模型一个工作,最终选择一个视图来呈现用户界面。在MVC应用程序中,视图用来显示信息;控制器负责处理和响应用户输入和交互。例如,控制器处理查询字符串值(query-string values),并传递这些值给模型,接着实现这些值来查询数据库。
ASP.NET的MVC模式帮助创建隔离应用程序不同部分(输入逻辑,业务逻辑和UI逻辑),并在这些元素之间提供松散耦合。这一模式指定每一逻辑在应用程序中存放的位置。UI逻辑属于视图,输入逻辑输入控制器,业务逻辑属于模型部分。这一分离有助于在创建应用程序时,管理复杂性,因为这样可以关注实现的一个方面。例如,可以仅关注视图部分,而不必依赖于业务逻辑。
MVC应用程序不同组件之间的松散耦合也促进了并行开发。例如,一个开发人员可工作于视图,第二个开发人员可以工作于控制器逻辑,同时第三个开发人员则关注于模型中的业务逻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Model就是获取的网页需要的数据,Controller就是获取数据,然后将数据绑定到页面控件的这个业务流程,Controller就是ASP.NET中的Page Load方法逻辑,View就是ASPX页面,注意这是一个不包含后台代码文件的ASPX页面,图1概括了ASP.NET的MVC的作用。
一个URL请求,ASP.NET MVC引擎会分析这个URL要使用那个Controller,这个Controller(实际上真正的方法是Controller的Action)从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源获取数据,通常这些数据是一个业务的模型类(即MVC中的Model),Controller将Model对象传递给页面(即MVC中的View),页面显示在浏览器上(这一步是View Engine的功能,一般的ASPX页面使用的是Web Form的View Engine,当然也可以替换)。
3开发过程
创建一个ASP.NET的MVC的实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Visual C#作为开发语言来创建应用程序,点击“新建项目”菜单项后,在打开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双击左边的“Visual C#”使其成为展开状态,然后点击“Web”,点击右边的“ASP.NET MVC 3 Web应用程序”,然后在下方的名称文本框中填入应用程序的名称,在本教程中命名为“Mvc Movie”,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第二步:在接下来打开的“新ASP.NET MVC 3”项目对话框中,点击选中“Internet应用程序”,在“视图引擎”下拉框中保持默认的“Razor”选项不作修改(Razor视图是ASP.NET MVC3种新增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视图类型,使用它可以使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第三步:点击确定按钮,Visual Web Developer会为所创建的ASP.NET MVC项目提供一个默认模板,这样的话就拥有了一个可以立刻运行的应用程序。默认的模板中提供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显示“欢迎使用ASP.NET MVC!”文字的应用程序,可以以此作为开发起点。
第四步:点击“调试”菜单中的“启动调试”菜单项(该菜单项的快捷键为F5),Visual Web Developer将启动一个内置的服务器,并且在该服务器中打开当前Web应用程序的主页。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该页面在浏览器中的地址为“http://localhost:4423/”。其中“localhost”代表了本机上刚刚创建的Web应用程序的临时网站地址,4423代表了Visual Web Developer使用的一个随机端口,每次调试的时候,Visual Web Developer都会使用这个端口作为内置服务器的端口号。在各计算机上,该端口号都是不相同的,因为该端口号是Visual Web Developer随机选择的。
在这个模板应用程序的页面的右上角,提供了两个按钮与一个“登录”链接,点击“登录”链接,页面跳转到登录页面,点击“主页”按钮,页面返回到主页,点击“关于”按钮,页面跳转到“关于”页面。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1)MVC设计模式model实现
在Models文件下加入一个新的类Login_BS,用来判断登录是否成功,实际使用中是要访问数据。这里简单实现如下:
(2)MVC设计模式Controllers实现
在Controllers文件上,加入一个新的控制器,打开新加入的Login Controller类,修改代码如下:
(3)MVC设计模式View实现
在类Login Controller中的方法Index()上单击右键,选择加入视图如下:
参考文献
[1]龚赤兵.Web开发新体验:ASP.NET 3.5 MVC架构与实战[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叶红卫.基于ASP.NET MVC框架的Web设计[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
ASP模式 第9篇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从字面上理解为应用服务提供商,实际上是从中央管理设备来配置租用、管理、共享和运行应用系统[1]。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供应商不断开发、提升应用系统及相关服务,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所需服务。ASP的本质是集中式的资源分离和契约式服务。客户将部分或全部业务流程委托给应用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远程获取这些服务。总之,这是一种“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的营运模式。
目前,IT业界对ASP而言,泛指那些通过Internet或VPN(虚拟专用网络),将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出卖或出租给需要使用这些应用系统的公司而收取租金的公司。这些公司或是自己开发这些应用系统,或是从应用程序供应商那里直接购买应用系统。
1 ASP服务模式的特点
一般来说,ASP服务商就是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访问的服务商,它为商业、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向用户提供配置、租赁和管理应用解决方案。ASP作为一种业务租赁模式,采用远程租用的方式,向其用户提供各种互联网应用外包租用服务业务,如安装、配置、定做和管理定制的封装应用软件,商务处理咨询和外包服务等等。企业用户可以直接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任何用户只要通过Internet网络,就可以向ASP租用所需要的应用软件,而不必购买整个软件和在本地机器上安装该软件。最简单的ASP是一种第三方服务公司,它以租赁方式,通过中央服务器实施、管理和远程托管套装应用软件。作为获得或使用该软件的代价,客户支付租用费用。
实际上ASP作为提供服务的公司,本质在于提供应用服务,而这些应用(从所需的硬件平台到应用软件、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处理等)不是由企业(即ASP的用户)本地提供,而是由特定的供应商提供,并由供应商进行维护、管理及更新,企业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获得服务。
对于ASP来说,它要向客户提供硬件和软件系统,以及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可靠的存放关键数据的数据中心设施,它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IT专家队伍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ASP可能是一个应用程序软件提供商或ISP,也可能与其他软件供应商或ISP合作,从而使用它们的软件或网络服务。但无论ASP外包服务由什么公司提供,ASP提供给客户的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通过上述对ASP应用服务模式的描述,不难看出,ASP服务模式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ASP以应用为业务核心,即ASP为客户提供对应用的访问和管理。(2)ASP出售或者出租应用访问,即ASP能够为客户提供租赁形式的应用服务,企业用户不必为其应用需求而在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做大规模的投资,而外包给ASP,并按一定的使用周期付费,从而极大地降低企业应用系统的投资风险和初期投入。(3)ASP能够进行集中管理,即ASP服务一般在一个中心位置进行集中管理,客户通过互联网络远程访问所需的应用。(4)ASP对多个客户服务,ASP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模型,其提供一套标准化应用包,为多个不同的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应用服务,借此降低企业用户的应用成本。(5)ASP与客户根据合同提供相应服务,所以从客户角度来看,ASP是一家根据客户协议内容提供相关服务,并确保应用服务可以正常运行的服务性机构。
2 ASP的服务类型
根据ASP服务模式的特点,ASP应用服务平台可以在网络上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以下几种类型的服务:
2.1 软件租用服务
软件租用是为企业提供应用软件产品的服务方式,在有效时间内,企业具有所使用软件的权限,ASP应用服务平台可以根据协定在一定时间内为企业保留数据,企业也可以自己保存。软件租用服务按照计算的主要位置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服务方式:(1)离线租用服务:主要计算在客户端,即应用软件整体运行在客户端。在服务过程中,客户需要首先完全下载软件,并按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交纳租赁费用,获得软件的使用授权,然后离线使用软件。(2)在线租用服务:主要计算在ASP服务器端,即客户使用软件是通过Internet实时在线的。在服务过程中,客户可能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并按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交纳租赁费用,获得软件的使用授权,然后在线使用软件。
2.2 业务委托服务
业务委托就是客户提供对工作的需求,由服务提供者制订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专家为企业完成工作,并为客户提供最后结果的服务方式。业务委托服务主要计算在ASP服务器端。在服务过程中,客户需要提交详细需求,而ASP则按客户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业务委托服务包括业务托管和业务外包两种类型,其中业务外包服务可由ASP或ASP委托其它公司完成。
2.3 数据托管服务
数据托管就是客户将数据寄存给服务提供者,委托服务提供者代为管理的服务方式。软件租用服务中提到的客户的数据可以根据协定在一定时间内保存,这是数据托管的一种。业务委托服务中产生的结果也是客户可能要托管的数据。
2.4 技术咨询服务
技术咨询就是为客户提供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反馈客户的技术问题,包括为客户提供技术方案的咨询。这种服务方式与业务委托服务的区别是业务委托为客户执行了从方案到技术实现到最后结果生成的全过程,而技术咨询并不为客户执行任何操作。
离线租用、在线租用和业务委托服务是ASP的主要任务,而离线租用和在线租用服务则是ASP服务平台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其中应用软件的ASP封装是解决软件租用的关键。所谓ASP封装是指系统平台提供一个标准化接口使应用软件能够运行在ASP服务平台上,或者软件拥有者将应用软件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符合ASP平台的运行模式。
3 ASP商业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它具有极大的潜力推动企业“打破”原有企业战略的束缚,彻底改变企业的运作流程,增强顾客与供应商的联系,开拓新的市场。不论从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看,还是从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看,电子商务竞争及其竞争结果最终将反映在参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其他辅助因素上。电子商务对参与企业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意义,这些意义将表现在对产品竞争力、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上。同时,电子商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参与企业综合竞争力,构建的基于供应链、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
电子商务的兴起必然也带来了新的服务企业,我们称它为电子商务服务商。事实上,这个行业包揽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从提供接入服务的ISP到提供电子商务软件租赁服务的ASP,从为企业提供网站制作、主机托管到协助企业完成前端电子交易平台和后端电子化的业务管理。但能解决关键问题的电子商务服务商目前并不多见。
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或称之为企业e化),必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社会所有企业都提出商务电子化需求之时,整个社会在IT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将会达到近乎天文数字,而且企业对IT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会远远超出整个社会的IT人才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化的ASP必将应运而生,它将建立公共的IT应用平台为所有企业提供租赁服务。ASP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全社会IT投资效率,而且降低了单一企业的IT投资风险,为全社会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时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ASP电子商务模式把ASP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应用服务模式,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服务[15]:(1)公共交易信息服务;(2)公共交易平台服务;(3)公共应用系统服务。
电子化交易手段大大扩展了交易主体的选择空间并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交易主体之间“多对多”的交易关系推动“全球网络化供应链”的形成。在全球网络化供应链中,交易主体在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时,由于数量剧增而极大地影响了交易的效率,例如每个零售商都可能需要到很多企业的网站上下订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全球网络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在交易主体之间按商品类别建立网上公共交易社区或“网上超市”将会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从而衍生出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交易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服务。
基于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出,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是组成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标是通过提供交易信息和交易平台(主要是交易定单和交易结算)等公共服务来提高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效率。而公共应用系统服务主要是通过提供互动的应用系统来进行商业服务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如果把机械制造行业和ASP服务模式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利用ASP服务模式的特点,开发面向机械制造企业的ASP应用服务平台,该应用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应能满足网络计算的要求而且易于集中管理、配置和维护,而且在体系结构上要体现出ASP服务模式的优势,同时也要满足企业用户对应用服务平台的应用需求、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将会推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改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根据ASP服务模式的特点,给出了ASP应用服务平台可以在网络上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最后研究了ASP商业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ASP,服务模式,机械制造
参考文献
[1]周光辉,江平宇,张映峰.基于Web的网络化分散制造电子服务操作平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8(4):294-298.
[2]T.Kern,J.Kreijger,L.Willcocks,Exploring ASP as sourcing strategy:theoretical perspectives,propositions for practice,Journal of StrategicInformation Systems,11(2002):153-177.
[3]Benton,Greg,“Adapt or Die:The Evolution of ASPs in Today’sEconomy”,ASP IslandOpinion,Accessed January,2002.
[4]Alexander L.Factor(孙延明译).应用服务供应商(ASP)解决方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ASP模式 第10篇
1 ASP.NET技术
ASP.net是指动态服务器页面运行于IIS之中的程序。动态服务器页面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为用户处理数据提供了多元化平台,如图1。
2 ASP.net与信息技术联用特点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ASP.net与信息技术联用具有跨越性、简易性、便捷性等特点如下。
2.1 跨越性
因为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主要功能源自于虚拟机运行,其具有明显的跨越性特点。例如,ASP.NET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几乎全部的平台上。
2.2 简易性
ASP.net使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ASP.net与信息技术联用,页面构架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用户分界面,使其不同于常见的VB-Like运算。
2.3 便捷性
ASP.net使用一种字符基础的,分级的配置系统,虚拟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因为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简单文本中,新的设置有可能都不需要启动本地的管理员工具就可以实现。
3 ASP.net与信息技术应用举例
在数据库应用于方面,结合ASP.net技术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为系统后台数据处理提供技术性支撑。本次从事业单位应用、高校教育应用、企业办公应用等方面,对ASP.net技术联合应用进行阐述,说明了ASP.net与信息技术联用的可行性。
3.1 事业单位应用模式
事业单位建设关系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决策,职工是事业单位办事高效率的基础,也是推动国家党政体制改革建设的先进动力,这些可以维持事业单位内控机制改革有序进行。为了方便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管理,现代职工管理模式逐渐走向信息化流程,以ASP.net技术为中线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满足了事业单位职工组织改革与建设需求。例如,选择VB.net语言作为开发主体,根据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流程要求,设计职工管理数据库系统,从多个方面定期收录职工信息资料,问党组织建设调配提供了多方面保障。
3.2 高校管理应用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正式步入“开放式”改革阶段,辅导员制度是高等院校普遍推广的教学管理体制,基于辅导员模式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应朝着最优化方向进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学生服务系统平台,为大学生综合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科技化体系。高校信息化管理采用ASP.net技术,主要解决系统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如图2,以ASP.net技术为支撑,联合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统)、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Web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等构建管理平台,为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了辅导员管理机制的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全范围开展教学管理体制。
3.3 企业办公应用模式
我国市场经济步入现代化改革阶段,企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技术类难题,以信息化为中心展开办公模式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的新行业,其在营运阶段必须注重各类数据处理,掌握市场行情变化动态以实现最优化利用,从而提高了内部办公事务处理效率。企业信息化改革背景下,办公自动化(OA)系统成为营运方案的先进方式,借助计算机处理平台完成各类数据操作,减小了公司各项事务处理难度。结合公司实际经营需求,提出OA办公系统设计应用方式,将ASP.net技术与Dreamweaver技术、Photoshop技术、JSP技术等,综合利用动态服务数据库管理作为控制中心,为公司建立更加先进的办公系统平台,实现公司内外办公事务处理的最优化发展。
4 结论
ASP.net系统数据库设计要考虑实际应用要求,不能盲目地调整数据库结构类型,或者转换数字语言输入流程。为了加快数据库结构功能升级要求,应当从综合服务系统中更新原有的数据模块,帮助管理员建立更加完整的语言交流平台,通过数据库作为中介平台,促进数据库与文字语言之间的交流融通,为ASP.net与信息技术联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祥涛.基于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
ASP的无刷新技术 第11篇
一、ASP编程的好处与AJAX技术
ASP编程的好处就在于使用方便,客户只需要有普通的浏览器就可以运行程序,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因为结构限制,所以每次用户提交数据时,都要刷新页面,从服务器获取新的数据,这样需要用户等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要重新载入页面,造成了带宽的浪费。鉴于以上的问题,所以无刷新技术出现了,而其中比较出色和流行的就是AJAX技术。
AJAX实际上是多个技术的集合。当然,它不是只为ASP服务的技术,它可以在绝大部分的网络编程语言中使用,只要你的游览器支持JAVASCFIPT。AJAX的原理是利用XMLHTTP等组件把程序请求后台发往服务器,然后再把服务器的运行结果使用JAVASCRIPT即时显示到网页上,页面是不需要刷新就可以获得新的数据了,这样不但节省了用户的时间,还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随着AJAX技术的发展,网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组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AjaxHelper,该组件使用十分简单,不需要深入了解AJAX就能很容易地实现无刷新技术,也很适合用于ASP的课堂教学,下面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留言本例子来看看AJAX的强大功能吧。(AjaxHelper组件可以到以下网址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30042。)
二、AJAX的強大功能与应用
1.留言本的数据库结构(如图1)
2.留言页面guestbook.Asp
(如图2,因为源代码较多,所以只列出较重要的几行代码)。当我们下载了AjaxHelper组件后,解压后会得到AjaxHelper.js文件,我们把该文件和guestbook.asp放在同一目录下。因为guestbook.asp要使用到无刷新,我们要把AjaxHelper组件导入,方法很简单,在
标记内加上下行代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guestbook.Asp中使用AjaxHelper了。按照我们以前的习惯,只要按“提交”按钮,表单就会被提交,并打开新页面显示提交结果。而使用了无刷新后,当我们按“提交”按钮,表单不需要再提交,只需要把数据通过AjaxHelper组件在后台把数据提交给处理页面(该例子的处理页面是gb_insert.asp),然后把处理页面的结果使用显示到页面中(本例是把结果显示到一个SPAN中,名为”jgSpan”)。所以我们在提交按钮中加入如下代码:
onclick="AjaxHelper.Updater('gb_insert.asp?title='+form1.title.value+&content='+form1.content.value,'jgSpan')"
从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AjaxHelper主要的函数是Updater(),该函数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你要在后台运行的文件名,第二个是运行结果显示在哪里。
3.后台添加留言数据的页面——gb_insert.asp
该文件的代码基本和以前的差不多,得传过来的title和content值,用INSERT语句加入数据库,但由于该页面结果要显示在guestbook.asp中,所以该页面只需要保留
标记内的内容。当代码完成后,我们一按“提交”按钮,则不会再看到页面的提交和刷新,而是在表格下方显示gb_insert.asp的最终结果:“留言提交成功”,而留言也加到了数据库中。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使用ASP+AJAX来实现网页无刷新技术是很简单的,即使是旧的程序要改为无刷新,需要修改的代码也不多,而且也不用重新学习新的技术。可见,AJAX无刷新技术的方便和易用性,它必将取代传统的数据提交方式,成为网页编程的主流。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
ASP模式 第12篇
关键词:观察者模式,事件,委托
0 引言
观察者模式是经典设计模式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灵活多变的模式之一,属于设计模式中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三种类型中的对象行为型模式。行为型模式描述类或对象交互和分配职责方式。应用ASP.NET的新特性,我们提出更加简洁的观察者模式实现方案,降低耦合,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1]。
图1中,Subject为被观察目标的抽象接口,它保存观察者列表,提供对观察者的注册、注销、通知更新等服务。Observer为观察者的抽象接口,Update方法用于在得到目标状态改变的通知后更新观察者[2]。ConcreteSubject为Subject的具体实现。ConcreteObserver为Observer的具体实现。
观察者模式的发布-订阅方式有两种:推模型和拉模型。推模型是当消息产生时,把所有相关信息都通过参数的形式“推给”观察者。不管观察者对这些信息需要与否,目标对象都会把这些信息发送给观察者。拉模型是当消息产生时,通知的函数不带任何相关的信息,由观察者自己到目标对象那儿取回(拉)消息。通过被观察者提供相应的接口,观察者可以有选择地得到他所需要的信息。
2 应用ASP.NET特性实现观察者模式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传统的Observer模式中,由于目标要保存观察者的列表,进而实现注册、注销、通知更新等服务,所以目标和观察者之间还存在着间接的依赖关系。
为了在观察者模式中实现进一步的解藕,我们可以利用.NET中的事件和委托技术实现观察者模式。事件是对象发送的消息,以发信号通知操作的发生。操作可能是由用户交互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其他的程序逻辑触发的。触发事件的对象称为事件的发送方。捕获事件并对其作出响应的对象叫作事件的接收方。在事件通信中,事件发送方对象并不知道哪个对象或方法将接收并处理它引发的事件[3]。所以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存在一个媒介。这就需要用到.NET中定义的一个特殊类型——委托。
委托技术是.NET引入的一种重要技术。委托是一个可以对方法进行引用的类,它类似于C++中的函数指针,提供回调函数机制[4]。与其他平台中使用的回调机制不同,委托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而且确保回调方法类型安全。委托的声明定义一个函数签名,其中包含一个返回类型和参数列表。在定义委托后,初始化委托类型的变量为与委托具有相同签名的函数引用。之后,就可以使用委托变量调用这个函数[5]。委托的一个有用的属性是,它不知道且不关心自己封装方法所属类的详细信息,对它来说只要方法的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与委托的相匹配,方法就可以被回调。这使得委托非常适合“匿名”调用。
通过定义一组事件和委托,将Observer的Update方法作为委托对象与目标对象的事件绑定来实现通知更新的服务。目标发送通知时,无需指定观察者,通知会自动传播。观察者自己决定是否需要订阅通知。目标对象对此一无所知,解除目标对象对观察者的依赖。利用委托允许同时被委托者增加多个对象这一“多播”的特性,来实现注册服务。利用ASP.NET中页面回传的事件处理机制,来达到观察者注销的效果,简化传统观察者模型设计。
3 实例分析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例来阐述基于ASP.NET的观察者模式实现方案。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一张列表中显示出所售商品名称和对应的价格,并允许用户在列表中选取商品。在选中商品的同时,实时的记录所选全部商品的商品名称和总金额,显示在指定位置来提示用户。
ASP.NET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式,它的每一个页面都是一个派生自.NET Framework中System.Web.UI.Page的类。我们定义一个命名为Sample的WebForm。在Sample中放置一个Label命名为lblPrice,一个ListBox命名为lsbName,分别用于显示所选的商品总价和商品名称。再在页面中添加DataGrid控件命名为dgrCommodity,将数据库中记录商品的表作为它的数据源绑定,从而分两列显示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在dgrCommodity中添加一个模板列,在此列中放置CheckBox控件,命名为chkS-elect。这样就可以在数据绑定时为每一行(即每一项商品)添加了一个复选框。我们希望通过监测dgrCommodity中chkSelect的CheckedChanged事件,判定某件商品是否被选中,进而计算出所选商品的总价。
3.1 目标设计
首先,定义一个抽象类Subject,作为目标基类,一个EventHandler类型的自定义事件SubjectChanged和三个方法:OnChange,GetPrice,GetNameList,其中GetPrice、GetNameList为抽象方法。示例代码如下(C#):
设计一个抽象类Subject的派生子类SubjectDataGrid,它拥有一个DataGrid类型的私有成员mydatagrid,并重写了GetPrice,GetNameList。示例代码如下(C#):
在SubjectDataGrid的构造函数中传入一个DataGrid类型的参数,用mydatagrid保存它。通过在Sample中构造实例,SubjectDataGrid就可以获得dgiCommodity。由于在程序设计时,无法预计dgrCommodity的数据源内容,也就无法获知运行时会产生的行(商品)数。同理,产生的chkSelect数目也是未知的,设计时的chkSelect仅作为一个模板存在的。因此,在编译时无法指定模板列中chkSelect控件的CheckedChanged事件处理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运行时,确切的说是在dgrCommodity和数据源绑定后,用委托为每一行中的chkSelect的CheckedChanged注册事件处理方法。
我们知道Check Box类的CheckedChanged事件的委托类型是EventHandler,EventHandler委托处理不包含事件数据的事件的方法。它有两个参数,一个是sender,sender是object类型表示事件的源。另一个是e,e的类型为EventArgs,此类型表示不包含事件数据,在事件引发时不向事件处理程序传递状态信息的事件会使用此类。在Subject中定义了一个具有EventHandler签名的方法OnChange。OnChange方法中引发了事件SubjectChanged。SubjectDataGrid继承了这两个成员。在SubjectDataGrid的构造函数中遍历dgrCommodity中每个chkSelect,将它的CheckedChanged委托逐个和OnChange方法连接。这样当CheckedChanged引发的同时SubjectChanged事件也会引发,SrbjectChanged充当了事件转译中的角色。另外两个方法GetPrice和GetNameList,分别用于返回所选商品的价格和名称列表。
3.2 观察者设计
设计一个抽象类Observer,作为观察者的基类,它包含一个Subject类型的受保护属性mysubject和一个用于更新观察者的抽象方法Update,Update方法具有和EventHandler相同的参数类型。
设计两个派生类,ObserverLabel和ObserverListBox。由于两个观察者所观察的数据不同,我们采用拉模型,使观察者可以有选择性地选择他所需要的信息。对不感兴趣的信息可以不予理会,增大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ObserverLabel类的设计代码(C#)如下:
类ObserverLabel继承抽象类Observer,它有一个私有成员mylabel,在构造ObserverLabel实例时传入两个类型分别为Subject和Label的参数,分别用从基类继承的属性mysubject和私有成员mylabel保存它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获得目标对象Subject和用于显示的标签。获得目标对象后,将具有EventHandler签名的方法Update连接到SubjectChanged事件上,在Update方法中调用Subject中的GetPrice方法获取所选商品总价,将总价显示在标签中。从而实现了目标和观察者的连接。当有商品被选取时SubjectChanged事件触发,Update方法被调用,达到通知更新的目的。对于ObserverListBox,也通过类似的结构,在构造时传入ListBox类型参数,利用委托建立和目标的连接,通过Subject中的GetNameList方法获取所选商品的名称列表,显示在指定的ListBox中。
3.3 ASP.NET中的应用
在应用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构造Subject类实例来指定目标对象,然后通过构造观察者类实例的方式来注册观察者。利用委托多播的特性,每构造一个观察者实例就意味着给目标注册了一个新观察者,观察者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变化。
在ASP.NET中,每次页面回传WebForm类中的变量值就会被释放。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实现注销观察者的效果。WebForm的Page_Load方法处理页面加载时的事件[6]。在Page Load方法中我们通过ASP.NET的ViewState机制来控制是否在页面加载时注册某一个观察者,如果不注册,就意味着在页面回传过程中取消了该观察者和目标对象的连接,进而达到注销的目的。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通过ViewState[“sign”]来控制是否注册观察者myObserver1和myObserver2,可以利用按钮等控件的Click事件来设置ViewState[“sign”]的值。
当业务需求产生变化时,页面上需要增加或减少用于显示的标签、列表框,我们控制观察者实例的生成就能实现。需要在其他类型的控件中显示变化,只需增加一个Observer的派生子类。需要操作其他的DataGrid控件,我们只要构造新的Subject实例即可达到目的,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控件来显示商品价格和名称,设计新的Subject派生子类即可。不必修改现有模型结构,符合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和包容变化的设计原则[7]。
4 结语
与传统的观察者模式的实现方法相比,基于ASP.NET的观察者模式实现方案,委托动态进行,在设计时目标和观察者无需知道对方,只要负责组装的客户知道即可,解除了目标对象对观察者的依赖,使目标与观察者的耦合性更低,可以独立地改变目标与观察者,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不再需要设计Attach和Detach方法,Notify方法由事件引发取代,使设计更加简单优雅,便于扩展。
参考文献
[1]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et al.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M].李英军.马晓星,蔡敏,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94.
[2]Alan Shalloway,James R Trott.设计模式精解[M].熊节,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事件和委托[DB/OL].http://msdn.microsoft.com/library/chs/default. asp?url=/library/CHS/cpguide/html/cpconeventsdelegates.asp
[4]委托教程[DB/OL].http://msdn.microsoft.com/library/chs/de- fault.asp?url=/library/CHS/csref/html/vcwlkdelegatestutorial.asp.
[5]Chris Ullman,John Kauffman.ASP.NET1.1入门经典[M].杨浩,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Karli Watson,Marco Bellinaso.c#入门经典[M].康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