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二语工作总结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二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7篇)

二语工作总结 第1篇

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一、教学教学工作严谨扎实

1、精心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的准备说课、备课。提前备好课,写好学校规定的标准的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的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

2、认真上课。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学生积极的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的理想。

3、及时辅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给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不断进步。4、作业合理。根据减负的要求,我与学校其他的老师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仔细的批改,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5、资料拓展。这学期注重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注重教研改革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努力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实行以感知――探究――体会――延伸为主线的学习法,探索以合作――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增。

3、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写作。

本学期我教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很多样,在积累的同时,特别是积极响应学校倡导的每天读书半小时,扎扎实实用好学校下发的读书卡和学生的循环日记,现在我班孩子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强,都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4、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创设和谐家校互动。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力图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家也能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为巩固提高在校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后盾。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也没有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写话方面水平差异太大。

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咬定教坛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树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刘伟

2014年1月5日

二语工作总结 第2篇

二年级三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严谨扎实

1、精心备课。课前我认真学习新课标,深钻教材,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的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

2、认真上课,做好课前准备。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3、及时辅导。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辅导工作,课堂中 1 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4、作业合理。根据减负的要求,我与同年级的老师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仔细的批改,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5、资料拓展。这学期注重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上网、询问、图书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6、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特点,我运用小组竞赛形式,每节课根据每个小组组员表现,在上课纪律,积级举手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等进行评比,那个小组做得好,就加一颗星星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经过一段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上课纪律良好。

二、注重教研改革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努力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实行以“感知——探究——体会——延伸”为主线的学习法,探索以“合作— —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增。

3、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写作。

本学期我教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很多样,在积累的同时,特别是积极响应学校倡导的读书,扎扎实实用好课外阅读,现在我班孩子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强,都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4、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创设和谐家校互动。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力图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家也能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为巩固提高在校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后盾。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 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也没有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写话方面水平差异太大。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二语写作策略研究综述 第3篇

20世纪70年代,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由Rubin (1975) , Naimen、Frohlich和Todesco (1975) 等学者发起, 以后不断有研究问世。文秋芳在2000年中指出, 二语学习策略前20年的研究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1) 善学语言者使用的策略;2) 善学语言者和不善学语言者在使用策略上的差异;3) 策略使用与二语成绩的关系;4) 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5) 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方式及成效。

以上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二语学习研究领域。但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策略研究起步比较晚, 研究力度小。

1 写作策略研究现状

Silva于1993年明确指出, “二语写作在策略上、修辞上、语言上与母语写作有重大区别。”因此, 二语写作研究应该描述二语写作的特性, 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以及语言的角度来探讨这些特性的来源。由于母语思维是二语写作的一大特征, 母语策略的使用也是影响二语写作的重要因素。对于二语写作策略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大致从写作结果、写作过程、母语策略、写作策略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1 写作结果的研究

Kaplan (1966) 率先研究了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段落写作。他发现, 分别来自欧洲国家、闪族语系、东方语系、拉丁语系、俄罗斯语系的学生中, 出现了五种不同的段落写作方法。欧洲人的作文依照线性发展。闪族语系学生的作文是以一系列的并列从句为基础。东方语系学生的作文多用间接的方法, 只有到最后才谈到正题。拉丁语系与俄罗斯语系学生写作时, 使用较多的迂回策略和材料。同时, 母语迁移现象二语写作有负迁移。

刘东虹于2002年关于中国大一学生写作结果的实证研究中发现:1) 母语策略对写作的主要影响可能在写作过程中;2) 大学一年级学生中男生大量使用母语策略;3) 大学一年级学生语篇的形成主要是正迁移的结果;4) 对于写作中的母语迁移, 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5) 监控策略可以促成正迁移。

由此可见, 如果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写作的最终结果, 二语写作中许多问题还是无法解释。所以, 学者们开始关注写作过程的讨论。

1.2 写作过程的研究

关于二语写作过程的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主要是通过与一语写作过程与策略的比较来阐述。早期研究过多强调母语与二语的相似之处而忽视了其区别。通过对写作过程的研究, Bacon于1992年发现, 男生大多使用翻译策略, 女生多使用监控策略。

王文宇于2004年通过看图作文与议论文的有声思维写作测试发现:1) 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参与量受写作任务与二语水平的影响2) 二语写作中, 母语与二语同时参与思维;3) 母语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是多层面的;4) 学生对母语思维的看法具有多样性。因此, 应该用多层面的视角看待母语影响, 控制母语的消极作用,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陆红和施鸣鸣在2007年发表《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写作元认知水平调查与分析》一文。文中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调查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元认知水平和其英语写作的关系。数据表明, 研究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水平及其三成分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与写作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 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写作学习计划, 成功进行写作。

1.3 母语策略研究结果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 各派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立非、文秋芳于2004年指出, 综观国内外二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理论, 概括起来有三大代表性流派。第一种以Faerch&Kasper为代表的创造性构建 (CC) 理论, 强调二语学习主要受普遍语法的制约母语不相同的学习者二语写作的过程和顺序却大致相同。第二种以James和Kaplan的对比分析 (CA) 和对比修辞 (CR) 等理论为基础, 认为母语文化思维和知识会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语篇的组织方式, 因此认为学习二语写作应该尽量克服母语的影响。第三种以Cummins“深层共享能力”假设 (CUP) 为代表, 认为母语对二语的正面影响从整体上看大于负面影响。尽管这三种观点都有实证数据支持, 但是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母语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得到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文秋芳和郭纯洁于2004年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能力迁移问题的研究发现:1) 英语水平在汉语能力变量向英语写作能力的迁移中起制约作用。2) 汉语水平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路径对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该研究对外语教学具有两点启示:第一, 外语师生应该充分认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第二, 二语水平是制约母语向二语迁移的重要因素, 提高二语水平才是关键。

1.4 写作策略教学的研究

著名学者Cohen认为二语习得不需要策略训练。第一, 因为在母语习得时, 只要学习者二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策略就会自动迁移。第二, 由于研究中样本与时间的局限性, 很难验证使用策略一定比不使用策略好。然而, 更多的学者认为策略培训是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利于二语习得。

修旭东与肖德法于2006年通过对三所高校的463名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和测试调查,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 “表达策略”对八级写作过程的各个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值效应;2) “写作学习策略”和“写作过程应用策略”对八级写作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对八级写作成绩和总成绩产生间接影响;3) 写作策略教学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2 结语

综上所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写作过程、写作结果、母语策略和写作策略为途径, 对写作策略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多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证实了母语作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 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总的来看, 二语写作策略研究有了一些发现, 主要表现在:1) 学习者的写作策略对二语写作成绩有影响;2)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策略意识薄弱;3) 母语使用策略在二语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4) 写作策略方面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写作成绩。

总之, 二语写作策略研究不够深入, 需要研究者深入全面地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者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和特点, 为汉语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S

参考文献

[1]Silva, T.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Nature of L2Writing[J].TESOL Quarterly, 1993.27, (4, 657-677) .

[2]Kaplan, R.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 1966 (16) .

[3]刘东虹.大一学生写作中的母语策略与母语迁移[J].外语教学, 2002 (4) .

[4]王文宇.母语思维与英语写作:中国大学生写作过程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文秋芳, 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现代外语, 1998年第4期.

工作记忆与二语习得研究综述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记忆 二语习得 语音环 工作记忆容量

1 工作记忆的定义

早期记忆研究多是基于记忆的三级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于短时记忆概念最早见于Ebbinghaus对无意义音节学习的研究。随后W.James又提出了记忆的两分法,把记忆分为初级记忆系统和次级记忆系统。直到1968年Atkinson和Shiffrin把感觉记忆加入到记忆系统中,记忆的三级系统模型才最终形成。此后,这个模型一直沿用至今。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Shallice和Warrington研究发现一些短时记忆缺陷病人,虽然数字记忆广度下降,但仍能进行正常学习,不影响一般的认知技能。这是三级记忆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由此 Baddeley 和Hitch在分析短时记忆的基础上于1974年提出了工作记忆。工作记忆被定义为一个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存储的能力有限的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倾向于描述少量信息在较短时间内的存储,而工作记忆则被假设不仅包含信息的存储功能还包括信息加工过程。

2 工作记忆在言语习得领域的研究

2.1 工作记忆在L1和L2领域的早期研究

早期工作记忆和语言习得的研究多集中在母语领域,直到1992年,工作记忆和二语习得的研究才有了一定发展。自Harrington ,Sawyer和 Osaka对工作记忆和二语技能,工作记忆广度和二语学习等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后,研究者们的兴趣就开始集中于这一领域。

早期的大量研究都运用言语工作记忆中的数字广度和非词广度等来研究工作记忆和语言习得的关系。后来阅读广度被引入,取代了以往的词广度和数字广度来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阅读广度和标准化测试(如:托福测试)成绩的相关。一些研究显示,母语和二语的阅读广度分数有显著相关,但二语阅读水平与短时记忆及母语工作记忆容量都不相关。研究还表明二语工作记忆与托福考试的听力、阅读及测验总分有显著相关。Ellis研究了语音回路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他在研究中发现,用非词回述广度测试测得的工作记忆能够很好的预测二语学习能力。早期研究大多用相关分析法从宏观角度对工作记忆和语言习得的关系进行论证,但很少涉及到句法,语法等语言技能方面的研究。

2.2 工作记忆和二语词汇、句法学习

对二语习得的深入研究,开始于词汇学习方面。Ellis对语音回路和词汇学习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语言学习可以看做是一个对语言序列进行组块构建的认知过程,语音序列组成词汇,词汇序列组成句子,句子序列组成篇章。由于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不仅仅有存储功能,还能对信息进行复述加工,所以就有可能对这些词汇进行复述加工将其变为长时记忆。因此,语音回路在词汇学习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者还推论,词汇的熟练程度和学习者的水平又会反过来影响工作记忆容量。如单词“morning”初学者可能一个字母要占用一个记忆单位,但是语言水平高的学习者可能将其作为一个单词记忆,这样单词包含的所有字母就只用占用一个记忆单位,从而扩展了原有工作记忆容量水平。通过研究,Ellis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语音回路对词汇习得的影响:语音短时记忆能预测母语和二语词汇习得;当母语和二语没有语义联系时,用发音抑制方式能干扰二语词汇学习;语音回路通过复述把新词从工作记忆巩固到长时记忆;新词的掌握难易由母语词汇和二语词汇在音系上的差异决定。

William为了探讨语音回路在成人二语习得方面的作用,用一种类似于意大利语的人工语言做了成人语法规则归纳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语音回路和非记忆因素都和语法归纳学习有相关。但我们知道语法归纳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音系形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形式-意义之间的联系。前者主要通过语音回路的作用。这无疑再次证明了工作记忆对语法习得起着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工作记忆不仅影响到二语的词汇习得,更影响了二语句法习得。

2.3 工作记忆在语言习得各认知阶段中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进一步论述了工作记忆在语言输入处理策略、语言结构辨认、语言结构重够、语言结构的控制和融合等各个认知阶段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显示,工作记忆容量大的个体在二语习得中会有较大优势。主要是,工作记忆容量大的个体能够更有效的分配认知资源,更好的兼顾意义和形式等语言的不同方面;在对句型进行加工处理时,能同时保留更多的语言材料供临时分析,更有利于理解;输出语言时,能在提取已经储存入长时记忆中的语言材料的同时,保留当前正在处理的语言材料。它还能在提取材料时节省认知资源,把余下资源分配到其它认知过程中,从而提高认知效率。Mackey et al.探讨了母语为日语的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和语言反馈信息的注意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对话交流时,未能注意到语言反馈信息是本族语的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偏低。这项研究进一步支持了Skehan的观点,即工作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二语输入材料的注意程度。在语言的中央处理方面,Walter(2004)探讨了二语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对母语阅读能力和二语阅读能力的迁移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语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阅读能力均呈显著相关。在语言输出方面, Fortkamp探讨了二语学习者的二语工作记忆容量对二语口语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语工作记忆容量与二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准确率、句法复杂性呈正相关,而与词汇密度呈负相关。这表明,工作记忆容量对二语口语表现的不同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Segalowitz进一步论述了工作记忆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二语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口语发展。在二语学习早期,工作记忆能预测二语学习者口头叙述能力的发展;而当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较高时,工作记忆则能预测学习者口语表达中语法能力的发展。换言之,工作记忆能够影响二语口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记忆不仅会影响到母语习得,对二语习得获得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早期研究多集中于母语习得,后期学习者从词汇、句法、语法规则习得等方面研究了工作记忆和二语习得的关系。发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工作记忆会影响语言技能从受控的过程向自动化的过程之间的转化或重构。另外,研究者又探索了工作记忆对语言习得各阶段的影响,发现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会影响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 Baddeley, A. D., & Hitch, G. (1974). Working memory. In G. H. Bower (Ed.), The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8, pp. 47-8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Berquist, B. (1997).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span and L2 proficiency:capacity or processing capacity? Proceedings of the GALA '97 Conference on LanguageAcquisition, Edinburgh, UK.

[3] Cheung, H. (1996). Non-word span as a unique predictor of second languagevocabulary learn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 867-873.

[4] Ellis, N. C. (1996). Phonological memory, chunking, and points of order. Studies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8, 91-126.

[5] Ellis, N. C. (2001). Memory for language.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instruction (pp. 33-6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Ellis, N. C., & Sinclair, S. (1996). Working memory in the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andsyntax.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49, 234-250.

[7] Harrington, M.W., & Sawyer, M. (1992). L2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L2 reading skill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4, 1, 25-38.

[8] Mackey, A., Philp, J., Egi, T., Fujii, A., & Tatsumi, T. (200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working memory, noticing of interactional feedback and L2 development. In P.Robinson (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pp. 181-209).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9] Miyake, A., & Friedman, N. F. (199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proficiency: working memory as language aptitude. In A. F. Healy & L. E. Bourne (Ed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sycholinguistic studies on training and retention (pp. 339-364). Mahwah, NJ: Erlbaum.

[10] Myles, F., Hooper, J., & Mitchell, R. (1998). Rote or rule? Exploring the role offormulaic languag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48, 323-364.

[11] Myles, F., Mitchell, R., & Hooper, J. (1999). Interrogative chunks in French L2: A basisfor creative construc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1, 49-80.

[12] Osaka, M., & Osaka, N. (1992). Language independent working memory as measured by Japanese and English reading span tests.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30, 287-289.

[13] Skehan, P.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Learning [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Skehan, P. 2002. Theorising and updating aptitude[A] . In P. Robinson ( ed.) . Individual Differencesand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5] Williams, J. N. 1999. Memory, attention, andinductive learning [ J] . Studie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21: 1-48.

二语下教学工作总结 第5篇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进步,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期的具体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三、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内选出几名责任心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来组织早到学生的纪律,并且一到校就组织同学们读书,一学期下来,学生已形成了一种规律,每天早晨一到校都能认真读书,四、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五、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坐姿,课外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同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

1、班级发展不平衡,本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中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于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还有待于培养。辅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

一学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二语写话教研工作总结 第6篇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写作的初级阶段,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学生写作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这个时候是否喜欢读书写作,将会影响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的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质量和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的写话,为学生顺利学会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让写话教学扎扎实实地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所以,这学期,我们二语组将写话作为了我们组的教研工作重点。

一、紧扣目标,心有数。

仔细分析“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作文要求”这个目标,不难发现其中必须把握住的重点。

1.“对写话有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不能为练而练,教师要善于创新写话练习的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写话练习呈现方式。

2.“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句话告诉我们指导学生写话的内容要依据低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要从观察写话和想象写话起步,当然也可以自由地倾吐心声。

3.“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句话对学生提出了规范地运用语言的要求。

这学期我们写话共6篇,基本与单元教学目标相契合,分别是《春天》、《我是小雷锋》、《我的家乡》、《我的手工制作》、“读历史,看世界”征文、《我最喜欢的动物》。

二、学会观察,归生活。

我国文学大师鲁迅曾说:“如要创作,第一是观察。”叶老提出的“实际生活准备”就是明示了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重要性,它是作文的根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弱,观察时抓不住要点。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

1.指导学生有次序、有重点地观察,让他们学会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真地观察的方法。如在指导写话《春天》时,创设情境,先写远山,再写脚下的草地;先写山顶的积雪,再写山腰的果园,最后写身边的花草。如果是事件,要让学生心中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说了一件什么事。如对《我是小雷锋》的指导,写自己帮助别人的一件事。如果是动植物,要留心外形、生活习性、动作神态。如对《我最喜欢的动物》指导,先写动物的外部特征,再写生活习性,能写出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更好了。如果是人物,要留心外貌、衣着、动作、表情,看清这个人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可以多方面了解事物,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学生要掌握这些方法需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教师要耐心、反复地提醒并指导。如在讲《找春天》这篇课文时,重点讲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从多种感官来发现春天来了。

3.指导观察的内容。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季节变化,时间变化,节日习俗等,在平时授课与综合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触生活,设计符合儿童生活实际的观察内容、写话内容。如:妇女节到了,请给妈妈做一个贺卡,写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纯真的孩子,有的第二天把贺卡带到学校给我看的,看着孩子精心制作的贺卡以及发自内心的语言,真让人惊喜。清明节时布置了手抄报,有些孩子假期去了革命烈士陵园,手抄报上也写出了自己的深刻感想。平时我们上课时用课本图片也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如《雷雨》这一课,首先让孩子观察对比书上雨中和雨后两幅图的变化。

三、大胆想象,画一画。

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想象”是他们乐于、甚至是擅长进行的智力活动。在想象中,儿童得以回归自己的世界,感受自由表达的乐趣。正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顺应并促进其天性发展,我们二语组决定让孩子参加华商报社举办的以“读历史,看世界”的“第四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孩子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例如我班的车懿圃写的是小学初赛题目一,他想象成了一位参加过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宴会后的鼓手与小人国的女孩关于和平的对话。赵俊策写的是小学初赛题目二,他想象成了一个跟妈妈吵架后的小朋友不断换妈妈,最后发现原来自己的妈妈是最爱自己的。

请不要抱怨孩子没有想象力,我们需要帮助儿童开辟想象的空间,极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世界。我们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让孩子放飞想象。

从古代的“题画诗”到现代的“绘本”,都充分显示出写作与绘画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形象直观的“画”自然就成为学生亲近写作的初始阶段,为后续的写话提供了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刚开学时看绘本,是老师在讲,渐渐地,二年级的孩子能独立讲绘本了。正是那段时间的训练,让孩子打开了想象力,现在再也不畏惧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了。

同时,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创作添画,推前测后,更能激发学生去大胆想象。记得在讲《玲玲的画》时,特意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孩子把有水彩笔弄污的画自己动脑筋再画一画。孩子的想象之门一下子打开了!有一个孩子画了一张报纸,她说是根据课文中提到的爸爸看报纸的动作想到的,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只拖鞋,他说那是爸爸催玲玲睡觉时不小心掉的鞋。

我们很重视学生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神奇的想法。如《阿德的梦》这一课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就是用手中的笔,把他们眼中未来的世界画出来。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来讲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语言在想象中伸展,思维在想象中拔节,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

四、口书转化,练一练

观察得是否明白,想象得是否合理,还必须通过完整而准确的叙述表达出来。语言表达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表达与书面语言的表达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跨越这段距离,我认为重要的方法就是语言运用实践活动。

(一)说是写的先导。开发和利用课后“说”的教学资源以及课文插图,进行写话训练。

1.二年级的语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说”的内容,其中的一些就可以转化为写话教学内容。在《宿新市徐公店》的课后题是看插图编故事。在《动手做做看》的课后题就是让孩子续写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后可能说的话。诸如此类的“说”的教材内容,在不加重小孩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可以指导学生写下来或记录下来。

2.给图配文。“读读背背”中的插图、口语交际的情境图、课文的插图等都可以给它们配上一句(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练习。有时候学生看到图片,却无从下笔,思路打不开,这个时候可以提供词串看图写话。此外可以适当演一演。如园地七上的口语交际,是通过看四幅连环画来续编故事,我们认为续编故事是很容易的事、自然正常的事情,学生看着图画却无话可说,想象不知从何想起。这时,我就让小组先结合具体的图片内容讨论,然后让小组推选人在课堂上随即表演一下,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表达。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规范的语言运用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概括到具体的训练。

(二)通过口头训练,说出语言规范的句子。

1.词语运用练习。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识字及短文的教学,突出常用的、生动的词语,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设计句式,进行练习。在课堂上,我总会安排一个环节——请学生选词口头造句。既可以促进词语理解,又提供了运用词语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写话中运用词语的能力也就增强了。另外,造句作业是训练词语运用能力是传统的一个做法。结合阅读教学,选取一些构句能力较强的词语布置造句作业,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简单而有效。比如:用“好像”造句。

2.完整句子练习。学龄初期的儿童在口头表达中,虽然会说话,但是句子概念并未建立。规范的语言表达中,句子的完整与连贯是把文章写清楚、明白最重要的基础。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要对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保持足够的敏感,并进行针对性地训练。比如:四素句的练习,关联词的练习。

3.有特色的句段模仿练习。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是低年级孩子学习新知最擅长的一种能力。我们使用的教材大都选文优美。因此,教师应依据这一特点,凭着对文本语言的敏感,及时抓住课文中一些独特规范的语言现象,对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非常有助于提高孩子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二下《找春天》一课中:“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文中连续用四句这样相同的句式来写出春天的景色,语言生动活泼,极富想象力。在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后,让学生说说春天的发现,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个句式写一或两句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学生热情高涨,语言很精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那是春天的使者吧?”“风筝在蓝天上飘飘荡荡,那是春天的围巾吧?”再如,《画风》一课,其中教学设计环节是仿写叶圣陶的诗,就是运用了用“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引导学生想象、仿写,并以此为基础,周末让学生做了诗配画《画风》。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练习,都要根植于阅读教学。当一个句型训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再进行下一个句型的训练。如果指定一个词,只是为了造句而造句,这样会远离儿童生活,限制儿童思维,对真正的表达能力并无多大作用。

五、乐于动笔,赏一赏

及时适当的激励,是孩子求知路上不竭的动力。对于初学写话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只要他热心观察,肯拿起笔来写话,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我班每两周写一次写话,每篇细读之后,我都会评出的写话写得好的人,在空闲时间或课堂上来给大家读,我们一起欣赏欣赏。读自己作品的孩子感觉这是一份奖励、一份荣耀,其他人认真听,听众有可能被抽到成为评委并做点评。在不断的激励和比较中,学生的写话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二语67课导学案 第7篇

设计人:孙成龙 雒莉丽 审核人:周利娟 班级:二年级 科目:语文 授课时间

温馨寄语: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应该做的时候,就是活着的雷锋。

学习目标:莹、觅、需”等1.正确认读“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叔、锋、滴、洒、泥、泞”等12个字,会写“冒、雷、需、迈、迷、迹、12个字并会组词。(重点)

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难点)学法指导:

1、我会通过课下的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读懂课文。

2、采用多种形式,如:齐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

知识链接: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民家庭,他儿童团长。团,19547岁时就成了孤儿。湖南望城县人。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出身于贫苦农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7年加入共青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光辉的榜样。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品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为我们树立了课前积累:弯弯的小路

温 暖 的 春 风 长长的小溪晶 莹 的 露

蒙蒙的细雨 一.自主学习读通句子。1.课文写得太好了,我要认真地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2.((1我还要轻声读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

(2)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生字的读音,并写出来。)()()()()()

(锋)(叔)(曾)(泞)(窝

迈(瓣 莹 觅 需 荆)(棘)

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是:(3)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

()冒(4)我会给下面的字组词,并读一读,记一记。迷()雷()需()迈()(滴())

迹(洒())

叔(泥())

锋(泞())

曾5 zc)我发现文中有éng(1个多音字,我会给它们组词: 3èng())b 背 bēèi()i()弯弯的、我会填,并选其中的两个说话。温暖的()长长的()

⑴()晶莹的蒙蒙的()

()

⑵ 下来,把他的故事讲给我的爸爸妈妈和伙伴们听。

4、雷锋做了这么多好事,他太伟大了,我要把课文背

二1.、我要和小伙伴把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合作探究

2、课文中介绍了雷锋叔叔做了哪些好事?

3、理解课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我们来讲讲你身边的小雷锋吧。(也可以说自己).拓展延伸 《 我不是最弱小的》二年级语文下册

一编人: 李明霞 二编人: 帖英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温馨寄语:只要充满自信,就没有我办不到的!学习目标:聊、倾、递、娇、掀”

1、正确认读“弱、末、萨、托、铃、簇、随、芬、芳、铃、的读音。弱、末、芬、芳、夏、应、14个字,会写“扑、托、摸、利、该”12个字。正确认读“曲”号表达的不同语气。(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 的意识。(难点)

3、学习课文,培养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

学法指导:1

课文,读准问句和感叹句。

2、我会通过课下的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如:齐读,小组赛读,对读等熟读

知识链接: 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蔷薇花又名白残花,灌木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于 蔷薇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自古就是佳花名卉。为蔷薇科落叶时,择晴天采收,晒干作药用。5—6月间,当花盛开色、浅红色、深桃红色、黄色等,花香诱人。蔷薇花,花色很多,有白

森林课前积累: 娇嫩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随风舞动

弱小芬芳扑鼻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一.自主学习12.、我要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还要轻声读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生字的读音。(弱、)()()()()

()()

随)(末 芬)(萨 芳)(托 聊)(铃 簇 娇 倾)(递)(掀)

醒大家容易写错的是:((3)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提

(扑利(4)我会给下面的字组词)芬(())(())托铃(())(())弱摸(()()应(())(())芳(该())(())夏(末())())(())

背5bb)èēi()ki()我会给多音字组词空kō

òng()应yīng()露lù()分3ng()yìng()lòu()芬((、我会给同音字组词:))

铃(令())

背(北()景()京())

二1.、课文这么美,我要和小伙伴再好好地读一读。合作探究

重音突出

2、读萨沙的第一问: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做法而发问的心理。“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读萨沙的第二问:指名读,齐读。语调先降后升。

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4、读萨沙的第三问:朗读时带一点反问的语气。在朗的这样的心理。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

“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这两句话。

5、理解:“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