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计划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3
1

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计划(精选11篇)

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计划 第1篇

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全校教师及班主任:

为增强广大师生的防“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青爱工程办公室的相关工作要求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升我校学生健康素质水平,提高我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我校特邀请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来我校作专题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一、讲座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二、主 讲 人:泸县疾控中心专家

三、讲座安排:第一 场:2016年12月22日下午16:05

参与班级:17升考1 17升考2 18届11 18届21 18届31 18届32

第二 场:时间待定

参与班级:18届33 18届51 18届52 18届53 18届61 18届62 18届63

第三 场:时间待定

参与班级:18届64 18届65 18届66 18届67 18届68 18届69 18届71

四、讲座地点:天工楼五楼多媒体

五、工作要求:

1、本次讲座共分三场,全校教师自行安排时间前往,务必参加。

2、班主任务必提前5分钟组织本班学生到场,并管理本班纪律。

xxxxxx学校德育处 2016年12月22日

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计划 第2篇

近年来艾滋病广泛流行,已成为危害全世界精神文明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维护每个学生的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出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以预防为主,全面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从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校园的安宁,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结合各种教育,渗透防治艾滋病教育,使学校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过程中,既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所有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又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工作,将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此外我校还将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多管齐下,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防治艾滋病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组织领导

学校党、政、工、团均需重视对学校全体师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领导小组: 组长:戴文峰

成员:胡艳艳 白天韬 黎海燕 王烨阳 李永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教职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由学校基层工会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政教处负责。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宣传图片,图书馆、阅览室增加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加强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艾滋病常识,增强青少年防范艾滋病的意识。

2、教师对各年级部学生上好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3、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学生远离艾滋病的传播渠道,珍爱生命,着眼未来。集中时间开展艾滋病宣传。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禁毒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刊登、发布禁毒知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在艾滋病日,结合我校实际,举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观看“直击艾滋”专题片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艾滋病宣传栏图片展示等内容丰富,提高广大学生对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抵御艾滋病各种传播渠道的能力。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防治艾滋病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向家庭或社区(对象要三个以上),宣传有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

5、组织师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其知晓率,达到健康促进的引导。

6、加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动态,发现不良行为给予应对性施教和帮助。

7、对艾滋病子女不歧视。

8、通过墙报、橱窗、标语、横幅、宣传牌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教育。

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实施计划 第3篇

关键词:艾滋病,流动人口,防控

艾滋病指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 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尤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流动人口已成为目前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 艾滋病也是该群体传播的一个促进因素[1], 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有效控制艾滋病在该群体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对此, 特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知识知晓、态度、行为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石岩街道中餐饮宾馆服务行业人员、建筑工人、劳务市场寻工人员、工厂工人等4类流动人口, 共计1650人。其中男778人, 女872人, 年龄16~59 (28.7±6.5) 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0%以上。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 有1024人 (62.06%) , 已婚占339人 (20.54%) , 同居/丧偶占287人 (17.39%) 。

1.2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入选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其中包括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和行为[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知识知晓情况、态度、行为用%表示, 用χ2检验, 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1650人中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为87.57% (1445/1650) ,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动人口对血液、母婴和性三个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 均在80%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有20%, 由此说明流动人口基本上知晓传播途径, 但对拥抱、蚊虫叮咬、握手及共同用餐等非传播途径等知之甚少, 有待提高认识水平。见表1。

2.2 艾滋病态度、行为

2.2.1 婚前、婚外性行为、对艾滋病患者态度

大部分接受调查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持反对态度, 占65%和84.2%。男性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的赞成率高于女性, 分别为有男性1014人赞同, 占64.45%, 女性487人赞同, 占29.51%, 差异对比有意义 (χ2=45.82, P<0.05) 。同样男性流动人口对婚外性行为的赞成率高于女性, 分别为有男性665人赞同, 占40.30%, 女性仅有227人赞同, 占13.75%, 差异对比有意义 (χ2=113.06, P<0.05) 。有927人对待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取向上, 占56.18%, 有754人持歧视态度, 占45.69%, 有839人参加全社会防治艾滋病工作, 占50.84%。见表2。

注:男女组间对比有意义 (P<0.05)

2.2.2 行为情况

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易感行为中, 发生此病最高的为婚前性行为82.18% (占1356/1650) , 同性恋发生最低, 占13.63% (225/1650) , 未婚者多于已婚, 承认婚前性行为的男性多于女性, 组间对比有意义 (P<0.05) 。接受研究者中有不使用安全套者有966例, 占没58.54%, 从来不用者有458例, 占27.75%, 每次都用者196例, 占11.87%。

3 讨论

艾滋病指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 该病毒能对人体免疫系统发起攻击, 主要攻击目标为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 大量破坏该细胞, 逐渐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所以人体较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 该病不止有较高的病死率, 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3]。HIV感染后, 最初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一旦发展为艾滋病后就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一般常见的有以下方面: (1) 一般症状:患者持续盗汗、虚弱, 发烧及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明显的表现在腋窝、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 在3个月内体重下降可达到10%以上, 患者有明显的消瘦情况。 (2) 呼吸道症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且痰中带血。 (3) 神经系统症状:痴呆、反应迟钝、抽搐、头晕、头痛等[4]。社会上大部分人多艾滋病的态度产生恐惧, 从恐惧造成歧视, 歧视引发更大危害。很多人不会主动和艾滋病人群进行交流乃至身体接触, 即便有部分人愿意加入到宣传该病中也是极少数, 因此消灭社会歧视, 改善大众群体对该病的态度才是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5]。关于艾滋病的感染行为有如性交, 即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的艾滋病, 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就越大[6]。血液传播,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或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和血液, 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手术、美容、针灸等进入人体的器械, 上述行为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分娩、妊娠、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通常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大约有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我国不少城市紧跟国家部署的艾滋病防治规律, 针对流动人口开展了很多调查, 此类人口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对防控该病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7]。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1650人中, 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为87.57%, 电视节目是获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流动人口对血液、母婴和性三个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 均在80%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有20%, 由此说明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一系列艾滋病防治知识取得成效, 提高了人群的防治水平, 然而他们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对该病的产生歧视的重要原因。结果显示, 有927人对待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取向上, 占56.18%, 有754人持歧视态度, 占45.69%, 有839人原因参加全社会防治艾滋病工作, 占50.84%, 所以要在后续宣传教育中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非传播途径教育的正确引导。结果还显示, 发生此病最高的为婚前性行占82.18%, 同性恋发生最低占13.63%, 未婚者多于已婚, 承认婚前性行为的男性多于女性。接受研究者中有不使用安全套者占58.54%。应高度重视这种情况,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 一旦感染其传播范围大, 严重危害社会, 所以要在后续防控中强化安全套的防病作用, 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阻断艾滋病传播途径, 具体的防控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问题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止我国, 国际组织也给予了重视态度, 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刻不容缓[8]。对此, 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等组织联合发布了相关文件报告, 文件中分析了HIV的潜在危机因素和应努力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效果。具体防控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人口流动规律:我国在1984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首次提出了“人口流动迁移项目”, 该项目一直延续到至今, 人口迁移流动也是本文重点调查项目, 各政府部门可利用上述工作详细了解流动人口的规律特点, 便于制定应对措施。 (2) 加强部门组织间协调合作:防控艾滋病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才能完成, 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应将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工作有效结合计划生育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还发挥不同体系组织的作用, 如性病艾滋病防治组织、妇联协会等。 (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在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中属于重点人群组织为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 通过对该人群的深入、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与预防艾滋病工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了包括经济困难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等四免一关怀政策, 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和HIV咨询检测等服务, 同时为HIV患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

综上所述,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 对该病仍有较大的排斥, 安全套使用频率低和非婚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 当务之急要不断提倡安全性行为, 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以控制该病蔓延与流行。

参考文献

[1]王海东, 张昱, 么鸿雁, 等.深圳市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11) :866-869.

[2]周建波, 孙业桓, 郝加虎.铁路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 (2) :139-142.

[3]陈抒豪, 林鹏, 梁自勉, 等.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8) :2020-2023.

[4]韦晓岑, 胡志, 蒋长流, 等.合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 (6) :405-408, 412.

[5]何旺杰, 崔留欣.南阳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2 (2) :105-108.

[6]杨景元, 涛波, 高永明.内蒙古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6) :1154-1156.

[7]申洋, 高哲敏.定州市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1, 28 (2) :49-52, 56.

艾滋病知识讲座 第4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要求,增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11月14日上午朱河中学邀请朱河卫生院医生举行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由邢振宇主任医师主讲。

邢医生首先通过一组醒目的数字,指出当前预防艾滋病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随后,她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危害、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等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她指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所以只能以预防为主,洁身自爱,不与他人共用医疗器具和卫生用品。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第5篇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 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1病因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 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 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 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 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2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 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 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 统。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3检查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3.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4诊断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 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 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肺孢子虫肺炎(PCP);(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3)弓形虫脑病;(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5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6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第6篇

主讲人:方委会2013年5月12日

基本概念

1、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该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语名称字头缩写“AIDS”,在有些宣传资料中见到的“AIDS”就是代表艾滋病。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最后完全失去抵抗力,出现多种很难治愈的病症,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病死率极高。

2、艾滋病病毒

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艾滋病病毒。在有些宣传资料中见到的“HIV”就是代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的白血球。而且,病毒变异很快,使制造预防性疫苗非常困难。

由于艾滋病病毒生长在人白血球中,药物不能交它完全杀灭,这就是目前艾滋病无法治愈的主要原因。艾滋病病毒很脆弱,白血球外的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很快死亡,常用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漂白粉片、消毒灵、酒精等都能交它杀灭。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叫艾滋病感染者,又称艾滋病 病毒带毒者或携带者。

4、艾滋病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二年内死亡。

5、窗口期

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在能马上检查出来(抗体),一般在两周至三个月后才可能检查出来。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出来的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抗体,但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已含大量的艾滋病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6、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感染到发病的这这段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8-10年。短的几个月就可发病,长的可达十几年才发病。

7、传染期

传染期是指从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那段时期。

就艾滋病而言,从感染后到发病死亡前都属于传染期。

一般来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窗口期和艾滋病发病期的传染性较强。无症状期虽然传染性较窗口期和艾滋病病期要弱,但因时间长(平均大约8-10年),所以在病毒传播扩散方面的作用却非常大。

二、辨别基本概念

1、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艾滋病病毒则是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名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身体内都有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症状时,就沁做艾滋病病人。通常,我们把艾滋病病人就不再称为感染者了。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为艾滋病病人一般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平均8-10年。在没有发病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样,他们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过,他们可以通过体液交换,如性交或共用注射器吸毒,把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别人。

3、窗口期与潜伏期及传染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三者之间有密切相关。

窗口期是指健康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到可以检出抗体来的这一段时间,一般半月到三个月;

潜伏期指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到发闰的这段时间,也称为无症状期,一般平均为8-10年。

传染期是指感染到发病死亡前这段时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窗口期和艾滋病发病期的传染性最强。无症状期传染性稍弱。

流行情况

一、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概况

自1985年6月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5年到1989年9月,可称国传入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感染者主要是传入性,多数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主要分布的沿海城市,多为散发。

第二阶段为1989年10月到1994年秋,可称为扩散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吸毒人群。同时,全国其它地区在性病患者、暗娼和归国人员中也发现了部分感染者。

第三阶段以1994年冬为起点,可称为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在我国中部和东部的流动有偿献血员等人群中发现大量感染者。与此同时,在云南、新疆、广西和四川等地区。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上升很快。在此期间,经性途径传播的感染者比例有所增加,查监测数据显示仍呈散发。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1994年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数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势头表演赛未完全控制。

二、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快

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非常快。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一个地区的注射毒品人群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可以在数月内从5%以下很快上升到50%以上。这种快速的上升在云南、新疆、广西和四川等部分地区都已经发生。在上省(自治区)的某些地区,注射毒品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70%-80%。

三、流行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艾滋病流行特征可以概括为:总感染率逐步上升、流行涉及面广、地区分布不均、农村地区青壮年是主要受害对象。目前我国艾滋病总感染人数已超过100万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到2010年全国感染人数将增至1000万人。

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流行波及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感染者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累计报告数最多的是云南省,其次是新疆自治区、广西自治区、河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虽然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各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流行强度很不一致。即使是在同一省或自治区或直辖市,不同地区的流行强度也不一样。而且,各地的主要传播途径也不完全相同。目前,云南省、新疆自治区、广西自治区和四川省等地主要是经过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而传播。而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流动人口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则归咎为非吸毒 性经血传播。就全国而言,经血传播(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仍是现阶段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一、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四种主要体液

艾滋病大量存在于人体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乳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艾滋病病毒。通常,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有四种: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二、三种传播途径

(一)经血液传播

目前,经血液传播仍是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在我国已发生的经血液传播方式主要包括;

●共用未消毒注射器静脉吸毒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输入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羊角辫最高的传播途径。输入含有病症血液后,基本上是100%的被感染。

(二)经性传播

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前提下,与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同性或异性发生性交,并伴有体液的交换,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而感染 的。

在我国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正逐年上升。

(三)母婴传播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或分娩或母乳喂养过程中,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她的子。

在没有采用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为15-30%。

三、日常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以下途径不传播艾滋病病毒:

☆ 接吻(礼节性接吻)

☆ 共用毛巾、马桶

☆ 拥抱和握手

☆ 共用茶杯和餐具

☆ 同一泳池游泳

☆ 蚊虫叮咬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一、感染早期的症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多数无特异性。感染早期的临床表现很象感冒的症状,如发烧、无力、头痛等。因此,很多感染者当出现这症状时还以为是感冒,而没有意识到是艾滋病病毒感染。

早期的感冒样症状一般几天就会过去。当感染 者的血液中出现能检查出的抗体后,感染者就没有什么症状了,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队了检查血液外,其它检查都不能诊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二、艾滋病症状无特异性

感染后期的临床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个体可能表现 的不一样,但可以概括为四类:

1、条件性感染和/或继发性感染

条件性感染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一些微生物对健康人并不致病,可是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时,这些微生物可以引起致命性感染。在美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觉的条件致病菌感染 是卡氏肺囊虫肺炎。此外,那些本来就属于致病性的微生物,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更容易发生感染,而且症状也更重,治疗也变得更加困难,如肺结核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常见的合并感染就是结核杆菌感染。

2、肿瘤

细胞免疫对于防止肿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正常人群所罕见的一些肿瘤,如卡波济氏肉瘤。

3、消耗性病变

多数艾滋病病人有严重的体重减轻,其机理尚不清楚。

4、精神障碍和/或神经异常:

艾滋病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神经系统,轻者肌肉痉挛或颜面痉挛,重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痴呆。

三、艾滋病治疗

1、“鸡尾酒”疗法

所谓:“鸡尾酒”疗法。就是几种作用于不同环节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一道使用。这种疗法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含量,甚至降到测不出的程度。几种药物同时应用,还可以克服艾滋病病毒很快产生耐药的问题。

然而,“鸡尾酒”疗法并没有解决艾滋病的治疗问题。首先,这种配方很复杂,饭前服什么,饭后服什么,早晨服什么,晚间服什么,都非常严格。不按配方服药,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易产生耐药性。其次,“鸡尾酒”疗法只是在感染的早期应用有效。到了中晚期,免疫功能已被破坏的差不多,很难奏效。而如何能在感染的早期发现感染并接受治疗,则非常困难。再次,每种药物都有很大的副作用,长期服用,病人很难坚持。还有,病毒一旦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就无法再能找到其他有效的药物。此外,药物昂贵,即使是在发达国家,长期使用,普通百姓也是承受不起,而发展中国家更无法承受。

2、条件性感染的治疗

对于条件性丁当或继发性感染,主要根据不同的病原体而选用相应的药物。

预防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输血: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而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100%。为减少因输血而引起感染艾滋病病毒传播,尽可能减少输血。对于必须输血,使用无偿献血的血液,要询问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同时要清楚“窗口期”的含义及存在可能感染的后果。

血制品: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任何血液制品。必须使用血液制品时,应注意产地及是否经过杀灭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处理。

注射吸毒: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因为共用未消毒注射器具,预防静脉吸毒感染 艾滋病病毒的方法有:1完全戒毒;2改静脉注射为口吸;3如果注射,改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不与其他注射毒品者共用未消毒注射器。

其它:共用针具纹身或穿耳,或牙科器具看牙,都有可能 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避免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也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因此,要遵守性道德,避免发生婚前性行为。

保持忠贞的夫妻性关系。一夫一妻的性关系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避孕套的使用。在不能保证一夫一妻性关系时,或夫妻中的一方因其他传播 途径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正史

正确而持之以恒地使用避孕套,可有效地减少或是病毒传播。但应该认识到,避孕套的保护作用并不是100%。

及时治疗性病。患性病者由于生殖器体表受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就大大增加了。因此,有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或性伴有了性病,都应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三、预防母婴传播

孕前及产前检查:已婚未孕妇女在决定怀孕前可以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以帮助决定是否怀孕。已孕妇女可以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以帮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决定是否做人工流产或采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

药物预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合理、适量地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大大降低艾滋病病毒的母婴传播。不使用抗,母婴传播的概率平均在15-30%,合理、适量地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艾滋病病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概率平均在7-10%,甚至更低。

人工喂养:对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母亲的婴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人工喂养。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讲稿 第7篇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

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平均5-10年的时间(即潜伏期)才发病。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

特别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目前,世界上90%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危险的时期。

二、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性传播: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血液传播: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吸毒是我国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最主要的行为。另外,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针具、剃须刀等刺穿人体的物品也能够传播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我们已经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是完全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1、一般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怀子;

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一起居住、购物、使用钞票、劳动和学习;

2、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为唾液、眼泪、汗水和尿液中不含艾滋病病毒

3、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四、怎样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避免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卖淫嫖娼,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

如果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每次性交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女性有权要求男性使用安全套,因为女性在性交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明显高于男性。

注意: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得了性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延误。

注意血液安全,避免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吸毒;

不非法卖血贩血;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必须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针管,或者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头和针管;

不和其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如牙刷、纹身、纹眉针、针灸针、剃须刀等;

避免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怀孕;

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

从我国的艾滋病感染情况看: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共用注射器吸毒和非法买卖血液及血液制品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一定要避免。

五、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并动员自己的性接触者或共用针具者)到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艾滋病感染者被确诊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

保持乐观的情绪;

坚决改变过去的危险行为;

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

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

戒烟戒酒,过有规律的生活。

这样将会大大延缓艾滋病的发作,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战胜艾滋病病毒的。活下去,就有希望!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确诊后,还应该做到:

决不故意传染给他人。要将病情如实告诉自己的性伴侣,如果对方仍然愿意与你发生性行为,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剃须刀、牙刷等物品;

不献血、不损献器官、不损献精子、避免怀孕。

这样的行为能够使艾滋病感染者赢得周围群众的尊重,从而有利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六、身边有艾滋感染者怎么办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歧视、排斥艾滋病感染者是非常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如果你的身边发生了艾滋病感染者,你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因为:

你已经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对于公开了病情的艾滋病感染者,你更加容易防范;

艾滋病感染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同样具有工作和生活能力,照样能够为国家和家庭作出贡献。

因此,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

要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艾滋病感染者的家人怎么办:

家里如果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不用害怕,因为日常生活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国内外很多成功的事例表明,艾滋病感染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完全可以与感染者亲密相处多年而不受感染。

作为感染者家属,需要做到:

夫妻性生活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分开使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容易弄破皮肤或粘膜的物品;

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测。

1、预防艾滋病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要在经过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的医生指导下,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人要坚持规范服药,治疗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随意停药或不定时、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在我国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经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3.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青年人过早发生性行为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忠诚可以保护双方,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4.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全程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虽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要安全的多。

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传给男性。妇女应主动使用女用安全套或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打结、丢弃。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争取治愈,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接受检查和治疗。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规范、保密的性病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服务。找游医药贩求治、购药自治,会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治疗困难,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与注射吸毒的人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艾滋病知识讲座优秀活动总结 第8篇

1、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形势的严峻:

在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组织学习了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充分认识到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尤其在学校这个青少年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里尤其重要。大多青少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防艾认识不足。在此向广大青少年传播防艾知识,宣传防艾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集体校领导对学生的关爱。

2、组织全体学生学习防艾知识、防艾措施:

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在试点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开展防艾知识,我校通过广播、情景剧演绎、发放宣传资料等对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等作了具体教育,学生的知晓率也达到了100%。

二、精心组织,认真贯彻

学校集中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相关知识,营造一定氛围。

1、采用宣传栏,黑板报,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宣传。

2、利用防艾宣传小册子,相互传阅。

3、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和多媒体教室进行防艾知识讲解。

4、班级黑板报办一期防艾宣传知识。

三、宣传到位,成效显著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校广大师生对艾滋病有了新认识,了解了一些防治知识和措施,认识到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懂得艾滋病的三种(性接触,血液,包括共同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途径和日常生活接触不能传染上艾滋病内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关爱全家。

同时也了解到在预防艾滋病控制艾滋病国家制定新政策,患上艾滋病可得到免费咨询、筛检和治疗。对艾滋病患儿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等优惠政策。不歧视艾滋病人,并关爱艾滋病人,同时向周围人群进行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义务宣传等。

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识讲座 第9篇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获得性指非遗传所致,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

免疫缺陷指患者免疫系统严重被损;

综合症指患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

(二)艾滋病病毒的特点(HIV)

病毒复制速度快

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艾滋病毒

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T4淋巴细胞

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中含有病毒

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三)艾滋病的特点

1、生物学特点

由病毒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100%。

2、社会特点

传播与人类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与社会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这些行为受到社会的歧视;社会对病人产生歧视、轻视、敌视;是生物性疾病,又是社会心理性疾病;既是个体的问题,又是社会的问题;造成多方面损失,阻碍社会发展;预防和控制涉及诸多社会敏感问题。

(四)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1、窗口期:受HIV感染后到形成抗体前一般为2-18周,很少超过6个月,血中查不到HIV抗体,具有较强传染性。有急性感染症状,但是无法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2、潜伏期:无症状携带病毒阶段平均为8-10年,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没有特异的症状,通过实验室可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具有传染性。

3、急性感染期:潜伏期的2-4周,类似流感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出现发烧、疲劳、咽炎、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自限性表现(不经治疗持续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失),仅50%~60%的人会出现。

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均具有传染性。

(五)HIV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静脉吸毒、血液及制品、控入性诊疗等)

2、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

母婴传播感染的儿童,50%在2岁内死亡,80%在5岁内死亡。

3、性传播(同、异、双性)

(六)HIV的传播途径条件

1、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2、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3、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七)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1、同室工作、学习、生活

2、共同进餐

3、日常生活接触(浅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

4、汗液、泪液、唾液、尿液

5、蚊子叮咬

二、艾滋病预防措施

(一)当前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能过规范行为,来阻断HIV经血、经性和母婴传播。同时,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

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

(二)具体要求

1、关键是切断传播环境

2、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

3、预防艾滋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三)“四免一关怀”政策

1、免费提供抗毒药物: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人员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2、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3、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4、免收上学费用:对艾滋病病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5、对艾滋病患者家庭实施关怀救助。

6、政府救助: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

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高峰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公室

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 第10篇

一、艾滋病特征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2)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它易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则必须作到一人一针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一直到发病前,没有明显的不适。发病后,病人抵抗力极度下降,经常患病,而且难以治愈,最后多因为长期疾病折磨致死。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艾滋病发病前,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后,称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都可以把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传给他人。

2、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2)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输血、输骨髓、使用血制品、器官移植等传播;共用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灸针、采血针、美容器械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艾滋病病毒可以经过皮肤破损处和粘摸进入人体;与他人共用剃须刀、修脚刀、拔牙钳、牙刷等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3)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乳母可通过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儿。

3、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触会不会感染艾滋病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艾滋病三个传播途径之外的行为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学习、交谈、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艾滋病有哪些危害?

艾滋病严重危害健康。2002年,全球平均每天有近2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近1万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艾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怎样预防艾滋病

1.吸毒者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此外,毒品使吸毒者的体质下降,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的可能性。

2.什么是毒品?

毒品通常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毒品的种类繁多,初步统计,受各种国际公约、条约管制的达400多种。鸦片类毒品有鸦片(大烟)、吗啡及海洛因(白粉),它们都具有毒性,易成瘾。毒品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长期吸食或注射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易怒、呕吐、颤抖等症状,易使人产生幻觉,使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并可导致精神失常,使用过量会造成中毒死亡。

3.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输血创造了很多起死回生的奇迹。但是,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我国现在已经有法律规定,所有医疗用血液都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保证安全用血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对安全用血也要起监督作用: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不要为了所谓的“增加抵抗力”而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4.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

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很多病人都需要血液或血液制品拯救生命。怎样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呢?这就需要大家到正规血站参加义务献血。正规血站会对所有的献血者进行体检,不合格者被淘汰。只有这样,血液才干净,用血的人才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偿献血者献一次血,不仅向用血者捐献了一颗爱心,而且为我国控制艾滋病蔓延做出了一份贡献。

总之,只要阻断艾滋病传播的三个途径,就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一管一用一消毒。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测,保证用血安全。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最好不要怀孕,如果怀孕,要进行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并避免母乳喂养,防止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三、怎样诊断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一直到发病前,没有明显的不适;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咨询。千万不要找“游医”检查治疗。目前,我国承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实验室设在市级和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为初筛实验室和确认实验室。一般,初筛实验室使用的检验方法,对“阳性”的判定会“扩大化”,把有些不是“阳性”的血液样品也诊断为“阳性”,这样就可以保证不把真“阳性”漏掉。初筛实验室检验报告“阳性”血液样品,要经过确认实验室检验确认。只有确认实验室确认为“阳性”的血液样品,才能说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确认实验室作出未感染艾滋病的结论不会是错误的,应该相信。

四、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1、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是已经研制出一些能够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的药物。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3、为什么说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4、国家有对关心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政策? 答:我国政府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赵圈河镇卫生院

2017年3月7日

讲座中介绍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基本特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以及到目前为止全球的艾滋病患病情况和我国防控艾滋病的严峻形势。最后重点介绍了艾滋病的防控措施,预防艾滋病应做到: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等等。

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第11篇

3月19日,为增加大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知识及进展,一场艾滋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七楼一大教室举行。讲座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教授主讲,参听研究生有100余人。

王教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实地图片资料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艾滋病病毒及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流行现状以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现状和进展等知识。

王教授从自己多年在河南、云南等地农村走访、医疗艾滋病患者的经历和感受中谈到,艾滋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它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当今社会歧视艾滋病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染艾者的就医权、就业权以及受教育权等人权还不能得到全面保障,生活中的各种歧视以及不公平待遇的往往超过了疾病本身所带给他们的痛苦。他呼吁大家不应该歧视染艾者,要尊重他们的人权,关怀染艾者,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意识,远离毒品,洁身自好,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性行为。

“如果大家都能成为一名艾滋病宣传员,那么营造全社会关注艾滋、预防艾滋的良好社会氛围则指日可待。”王健教授在讲座中对大家说。他鼓励大家投身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最后,大家还对有关问题进行咨询,王教授一一作答,并就大家在今后的医务工作中,当接触到艾滋病人时如何进行沟通这点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关文章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精选13篇)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第1篇安 保 合 同甲方:江苏天泰阀门有限公司 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1
2025-09-15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1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1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1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