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3
1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精选6篇)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其中男68例, 女62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 (43.5±7.2) 岁, 病程为4个月~5年, 平均病程为 (2.5±0.8) 年。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如下所示。纳入标准: (1) 通过胃镜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下胃黏膜红白相间, 白色为主, 色灰暗, 部分患者伴增生, 表现为颗粒或结节状; (2)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患者依从性好, 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后期配合随访。排除标准: (1) 具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的疾病, 如严重心肺系统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消耗性疾病等; (2) 精神障碍、妊娠哺乳期妇女、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3) 对本次实验持怀疑态度或者非自愿参加本次实验者。将纳入观察的130例患者随机分组, 每组65例。确保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衡可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治疗前患者一般情况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使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 果胶铋用量为2粒/次, 3次/d;克拉霉素用量为2次/d, 0.25g/次。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 果胶铋用量同对照组, 阿莫西林用量为3次/d, 0.5g/次。所有用药均为饭后温水送服。服药2周后判断疗效, 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症状适当给予对症治疗, 并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用药同时均给予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禁食刺激性食物, 如过辣、过咸、生冷、干硬的食物, 每日适当食用水果。戒烟限酒,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持心情愉悦, 睡眠充足。

1.3 观察指标

治疗2周后, 通过胃镜和患者临床症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依据卫生部制定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标准。疗效判断如下: (1)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苍白减少, 转为粉红, 腺体萎缩、肠化、异生恢复或减轻至少2个级度; (2)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胃镜检查示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 胃黏膜苍白好转, 腺体萎缩、肠化、异生恢复或减轻至少1个级度; (3) 无效:胃镜检查及临床症状无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表示, 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服药2周后进行疗效的判定和比较。观察组症状好转平均时间为 (11.44±3.01) d, 对照组好转平均时间为 (18.32±3.87) d, 观察组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t=11.31, P<0.05) 。

2.2 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的治疗效果如表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7%,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

注:2χ=10.02, P<0.05。

2.3 1年后复发情况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 1年后记录患者复发情况。观察组3例复发, 对照组15例复发,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62%、23.08%, 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χ2=9.29, P<0.05) 。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其中5例恶心、呕吐, 3例腹泻。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1%。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 以胃黏膜受损、腺体萎缩或消失、肌层组织增生为病理特点的一种胃部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可有癌变可能。有研究显示此病的发病率为受检人群的13.8%[2], 我国发病率较高。现临床治疗以控制症状、减缓疾病发展为主。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此药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 胃肠道吸收良好且不受食物影响, 有效吸收率可达90%以上, 其细胞穿透能力和杀菌作用较克拉霉素 (红霉素的一种衍生物) 强。阿莫西林可与细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 切断合成糖肽和构建细胞壁的途径, 从而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果胶铋是一种果胶与铋生成的组成不定的复合物, 服用后可于胃黏膜表层形成保护性薄膜, 同时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 起到保护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 临床多采用联合给药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药物治疗, 患者的饮食习惯对该病的发生、治愈、复发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2.31%, 且用药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年后复发率为4.62%;与对照组相比, 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 而复发率明显减低。因此, 本文认为,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同时给予患者指导正确的饮食习惯,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可使药效快速发挥, 改善临床症状, 保护胃黏膜避免病情发展, 提高治疗有效率,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低复发率。所以,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0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 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时间、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用药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好转时间为 (11.44±3.01) d, 对照组为 (18.32±3.87) d, 两组好转时间比较, 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用药后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两组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参考文献

[1]林裕民.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 2011, 17 (21) :144-145.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5~61岁,平均39.8±2.3岁,病程1~9年,平均4.2±0.6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6~62岁,平均38.7±3.1岁,病程1~9年,平均4.6±0.7年。排除心脑肾严重疾病、过敏体质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服用克拉霉素0.25g,每天2次;果胶铋2粒,每天3次。观察组则服用阿莫西林0.5g,每天3次;果胶铋2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于出院时加强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让患者在饮食起居方面保持良好状态以避免复发;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

显效:经胃镜检查表示无黏膜病灶,黏膜部颜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黏膜病灶有改善且该部位颜色向好变化,临床症状部分消失,体征有改善;无效:经胃镜检查无显著改善甚或加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

1.3.2 不良反应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R)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头痛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恶心2例,头痛3例,发生率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属慢性胃炎的一种,指在胆汁反流、生物因素、免疫因素、Hp感染等因素作用下造成患者胃黏膜反复损害,多呈现出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经检查多发现患者体内伴有炎症或肠上皮化生反应,临床诊断多依据胃镜及病理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过程为: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炎症反应可参与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各个环节,因此临床用药方案以积极消炎为基础性措施。有研究表示[3],慢性萎缩性胃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且病情越严重;有学者认为该病属于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属于“半生理”现象。而本研究中,患者多为中年患者,且炎性反应参与该病的发生及进展等环节,在治疗时采取消炎措施至关重要。

阿莫西林、果胶铋、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药物均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其中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作用[4]。阿莫西林属于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其在稳定酸性调价下,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会即刻发生水解,从而生成肽键,多数报道表示阿莫西林的胃肠道吸收率超过90%。阿莫西林的穿透细胞壁能力、杀菌能力均强于克林霉素[5],对部分致病球菌及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尤其是幽门螺杆菌的杀菌作用更值得肯定;且具有抗感染和消炎的效果,对多数疾病中的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有抑菌效果,可以与菌体内转肽酶快速结合,切断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以建筑细胞壁,具有较强的细胞穿透力,使菌体细胞壁造成伤害,从而使菌体快速变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对菌体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因其胃肠道吸收好,胃肠道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更低。

果胶铋则是由金属离子铋、钾、大分子果胶酸构成的复合药物,服用后可在患者胃黏膜上形成保护性薄膜,对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粘液有刺激作用,起到保护胃黏膜的效果;除此之外,果胶铋还可使幽门螺杆菌酶失活,菌体内出现空泡变形,引发菌体细胞壁破裂,造成整个菌体出现固缩,具有较好的杀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彻底根治较难,临床使用西药联用的治疗方案种类较多,但副反应风险也较大,因此应以发病机制为起点,详细考虑消除炎症的根本机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药物的种类及剂量。再者,药物的选用固然与复发率有相关性,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可降低复发率,但出院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护理是减少复发的更重要措施,因此出院期间应对患者实施详细的健康教育,并发放手册让患者知晓如何进行良好的自我保健,从而避免相关诱因,积极改善和增强体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瞿萍.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治疗胃炎60例[J].中国药业,2012,21(20):96.

[2]马启哲.铝碳酸镁、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4):274-275.

[3]李建设.阿莫西林等联合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6):317.

[4]唐建林.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5):498-499.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3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临床效果

我院就将以60例患者作为实例研究对象,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 深入探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1],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临床价值, 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23例, 患者平均年龄 (51.9±3.2) 岁, 平均病程 (4.4±1.3) 年。腺体萎缩程度:轻度39例, 中度17例, 重度4例;肠上皮化增生程度:轻度38例, 中度17例, 重度5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克拉霉素0.25克/次, 平均每天2次, 分早晚服用;果胶铋3粒/次, 平均每天4次, 于饭前30 min及睡前服用。观察组, 本组患者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阿莫西林0.5克/次, 平均每天3次, 于饭前30 min服用;果胶铋3粒/次, 平均每天4次, 于饭前30 min及睡前服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就治疗效果进行综合综合性的记录和比较。

1.3 疗效评定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同, 研究将其具体分为3个标准: (1) 无效: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 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灶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的迹象; (2) 有效: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 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缩小>50%; (3) 治愈: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 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 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 使用 (x-±s) 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 并应用配对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 经资料整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观察组 (n=30) 治愈17例 (56.67%) , 有效治疗11例 (36.67%) , 治疗无效2例 (6.67%) ,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 (n=30) 治愈13例 (43.33%) , 有效治疗9例 (30.00%) , 治疗无效8例 (26.67%) , 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经过术后随访, 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6.67%, 对照组患者1年复发率16.67%, 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此外, 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见表1。

3讨论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者资料来看,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定义是由于Hp感染、免疫力、生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胃黏膜表面受到的损害, 进而导致黏膜固有腺体发生萎缩和消失, 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性变化;从临床实践来看, 病理过程的变化主要过程为: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2];我们以患者发病的机制为基准, 有消除炎症着手, 进而减少了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但是,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 患者的复发率于药物治疗是否彻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从研究结果来看,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1年后复发率为93.33%和6.67%,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和16.67%, 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降低复发率, 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施倩.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12) :186-187.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以上患者均经过电子胃镜、尿素酶试验或者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有长期反复发生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胃镜检查可见有活动性溃疡存在,同时排除1周之内使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铋剂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3±6.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4)年;类型: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4例。对照组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0.7±7.1)岁;病程1~5.5年,平均病程(3.3±1.7)年;类型:胃溃疡35例,十二指肠溃疡41例,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溃疡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痢特灵四联疗法,具体如下:兰索拉唑30 mg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每天2次;阿莫西林500 mg口服,每天4次;果胶铋100 mg口服,每天4次;痢特灵0.1 g,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三联疗法,具体如下:兰索拉唑30 mg,早晚餐前半小时口服,每天2次;阿莫西林500 mg口服,每天4次;果胶铋100 mg口服,每天4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采用胃镜、尿素酶试验或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来确定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例数,了解根除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停药4周后行胃镜检查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幽门螺杆菌呈阴性。显效:症状明显消失,停药4周后行胃镜检查溃疡消失,但仍有炎症,幽门螺杆菌呈阴性;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停药4周后行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幽门螺杆菌呈阴性或阳性;无效: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停药4周后行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不及50%,幽门螺杆菌感染提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和根除率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总比较,*P<0.05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即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的防御因素,二者的失衡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现在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宿主的反应性(例如:易感性的遗传、十二指肠上皮的胃化生、黏膜屏障和炎症的相互作用、泌酸反应、神经调节作用)和环境因素(例如:饮食、获得感染的年龄)的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抗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尤为重要。

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终末步骤,其制酸作用强而持久[3]。果胶铋主要是生物大分子果胶酸,而不是传统制剂中的中小分子酸根,更大程度上提高了铋剂的稳定性和胶体特性,即使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中仍能够发挥效用。痢特灵属于呋喃唑酮类抗菌药,临床研究表明,痢特灵对幽门螺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3];再者,痢特灵对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能够间接增加神经末梢的单胺类递质的含量,对胃肠神经起到调节作用[4,5,6,7];还有研究表明,痢特灵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对消化道溃疡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7]。

在本文中,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四药联合能够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症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及痢特灵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果胶铋三联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痢特灵,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

参考文献

[1]胡波.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28.

[2]徐启根.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水电医学,2009,(3):22.

[3]张伟明,王琦琼,陈凤莲.消化性溃疡三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1,31(5):8.

[4]王军.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价比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7(9):34-35.

[5]刘祖炳.泮托拉唑,痢特灵联合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100例[J].中国药业,2009,47(11):79-80.

[6]崔毅,李初俊,胡品津,等.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根除胃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1995,26(10):517-518.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80例, 其中男119例, 女61例;年龄26~61岁, 平均 (47.2±10.1) 岁;病程为2个月~12年, 平均 (4.0±1.2) 年;其中黏膜水肿充血81例, 黏膜糜烂47例, 点状出血24例, 血管纹理不清16例, 炎性增生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90例, 男61例, 女29例;年龄26~61岁, 平均 (48.2±8.7) 岁;病程2个月~12年, 平均 (4.0±1.8) 年。治疗组患者90例, 其中男58例, 女32例;年龄26~61岁, 平均 (46.2±10.8) 岁;病程2个月~12年, 平均 (4.0±1.2) 年。

1.2 临床诊断

腹部X线检查可协助确定病变范围及有无肠穿孔和诊断中毒性巨结肠[2]。肛肠镜检查可进行明确溃疡部位以溃疡类型, 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或接触点有出血, 血管纹理不清, 增生假肉芽组织[3]。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90例患者均进行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 该为磺胺类抗菌药, 其药物初始剂量为1 g, 每6小时服用一次, 用药时需要同浓度为2%的甲硝唑100 mg和5 mg的地塞米松联合进行保留灌肠治疗[4], 根据患者情况可将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日递增0.5 g的药物剂量, 增加至2 g后不再递增。10 d为一疗程。可观察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及时增减药量[5]。

1.3.2 治疗组

治疗组90例患者在口服柳氮磺吡啶基础上, 给予联合应用果胶铋和赛庚啶进行治疗, 其中果胶铋即为胶体果胶铋胶囊, 该药餐前1 h服用及夜间睡前服用, 4次/d, 150 mg/次。赛庚啶为H1-受体拮抗剂, 该药口服2次/d, 2 mg/次。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自身不适症状、腹痛等症状消失, 排便正常, 未见脓血便, 肛肠镜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 为治愈。患者自身不适症状、腹痛等症状减轻, 排便次数偶尔异常, 偶尔仍见脓血便, 肛肠镜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为有效。患者自身不适症状、腹痛、脓血便等症状均与治疗前无差异, 肛肠镜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与治疗前无差异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结果对比分析。经临床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98.89%, 治愈率93.33%, 无效率1.11%, 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0.00%, 详见表1。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多由于不明病因所导致结肠和直肠出现特异性炎性反应的疾病, 多为自身免疫系统多导致。而采用临床普遍用药的保守治疗, 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通常治疗时间长, 见效缓慢, 停药后容易复发[6]。而临床中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但有部分患者自身等原因不适合应用手术治疗,

在本研究中柳氮磺吡啶为磺胺类抗菌药。虽然人体对此类药物口服不易吸收, 但口服在肠道肠微生物可将柳氮磺砒啶分解成为5-氨基水杨酸以及磺胺吡啶[7]。5-氨基水杨酸与肠壁结缔组织络合后较长时间停留在肠壁组织中起到消灭菌群如大肠埃希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合成。但单一使用往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临床副作用[8]。

而果胶铋是一种果胶与铋生成的组成不定的复合物, 通过口服后可在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 同时可促进对溃疡面的愈合, 同时对胃黏膜还可起到促进黏液的作用, 有效地缓解柳氮磺砒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9]。

采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 通过临床结果表1观察, 其治疗效果明显好过单一应用柳氮磺吡啶和配合灌肠进行治疗效果。但柳氮磺吡啶在肠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10], 尤其是是5-氨基水杨酸, 可对肠道结缔组织炎症有着较好抑制细菌的作用, 因此在对照组中有部分患者对该药有明显效果, 因此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89%。虽然该药可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群, 但不能修复溃疡组织。因此, 多数患者临床效果均为排便次数减少, 脓血便现象减轻, 而完全治愈患者较少。

而治疗组在柳氮磺吡啶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果胶铋和赛庚啶, 其中果胶铋胶囊在患者口服后该药在胃肠道融化形成溶胶, 该溶胶物质可对溃疡面有较好的亲和力, 本药对受损黏膜的粘附性较强, 对肠道溃疡面有较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11], 同时可辅助柳氮磺吡啶将其致病菌杀灭。赛庚啶对血管、肠道等平滑肌产生效应, 可有效抑制肠道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分泌过度而减少排便次数[12]。同时可有效刺激上皮细胞生成, 对溃疡面的愈合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因此通过临床结果可见, 治疗组中治愈患者占总病例的93.33%, 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经临床研究结果可见, 采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8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采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9%, 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20.00%。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可见, 采用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 第6篇

关键词:果胶铋,赛庚啶,柳氮磺吡啶,溃疡型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结、直肠肺特异性炎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局部溃疡、炎性反应[1], 目前临床关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因此治疗尚无特异性药物, 病情反复, 患者承受较大生理痛苦及经济负担, 笔者对我院收治76例溃疡型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溃疡型结肠炎患者, 男36例, 女40例, 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 (40.36±5.21) 岁, 病程为1~15年, 平均病程为 (6.35±4.21) 年, 其中慢性复发型32例, 初发型44例, 临床症状:便血32例、腹泻41例、腹痛22例、黏液便16例、全身乏力9例、里急后重17例, 患者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表现:黏膜溃疡、糜烂46例, 黏膜水肿30例、脓性分泌物28例、息肉19例, 肠腔狭窄11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3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纤维结肠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赛庚啶 (生产公司: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4020303) 治疗, 2毫克/次, 每天2 d;柳氮磺吡啶 (生产公司: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840) 治疗, 1.0毫克/次, 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 (生产公司: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20072) 治疗, 0.2克/次, 每天3次, 治疗14 d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停止3 d, 共进行2~3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判定

参考2007年《对我院炎性反应性肠病诊断规范的共识意见》[2]中关于溃疡结肠性的评定标准进行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基本消失, 经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有所消失, 结肠镜检查下发现假息肉、黏膜轻度炎性反应;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结肠镜无改变。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2例腹泻、2例咽痛、1例血尿, 不良反应率为13.2%, 参考组患者治疗中出现2例腹泻、2例血尿,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 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溃疡型结肠炎患者不断增加, 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明确, 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消瘦、发热、腹胀、贫血及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 体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 联合结肠镜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能够确诊[3]。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慢性病, 传统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以愈合消化道黏膜为主, 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然而治疗效果较差, 疾病无法彻底治愈, 反复延绵导致患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同时药物毒副作用等对患者机体损害较大, 因此对联合用药治疗进行探讨有着重要作用。

果胶铋口服后可在胃液内形成胶体性能, 与炎性反应表面及溃疡面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因此可形成有效保护膜, 从而对受损的胃肠黏膜进行有效保护;同时果胶铋可刺激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出黏液, 促进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 从而有效止血[4]。柳氮磺吡啶作为氨基水杨酸制剂的代表, 在溃疡性结肠性疾病中广泛使用, 药物进入机体后大部分进入结肠, 在肠菌作用下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 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进行干扰, 从而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行抑制, 减少白三烯及氧自由基的产生, 从而有效缓解炎性反应, 对免疫反应进行抑制[5]。赛庚啶为H1-受体拮抗剂, 能够对5-羟色胺对血管、肠道及其他部位平滑肌效应进行阻断, 对肠道黏膜肥大细胞的过度分泌进行抑制, 稳定黏膜细胞, 同时使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减轻, 减少大便次数, 而同时药物可对抑制脑饮食中枢进行抑制[6], 有效增强患者食欲, 从而促使患者体质量增加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知, 果胶铋联合赛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百胜.谷维素、柳氮磺吡啶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9 (2) :127.

[2]王新月, 王建云.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2) :263-26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 2007, 12 (8) :488-494.

[4]陈治水, 王新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0, 18 (6) :416-419.

[5]蒋崇福, 张述平, 刘燕.联用补脾益肠丸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20 (3) :365-366.

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4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2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2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精选11篇)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第1篇办公环境管理规定为了提升公司形象,使公司每位员工有一个优美舒适、整洁有序的办公...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