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emsa实验结果分析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emsa实验结果分析(精选7篇)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1篇

非放射性EMSA EMSA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试验技术,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这个试验技术到现在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做了大概也有几百 次吧, 那倒理想的试验结果的同时也碰到了很多莫名的问题和结果,到现在为止还有没有解决的,找不到原因的一个问题,呵呵!

EMSA实验技术作为一个经典的DNA/protein,RNA/protein的检测技术,不是很多简单的实验技术可以替代的!比如曾经在我们这个论坛 中有站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某公司的激活-和转运检测试剂盒,监测是否激活NF-KB测试剂盒原理:

NF-κB未被激活时和IκB-α形成一个复合物,分布在细胞浆中。在炎症因子、生长因子或趋化因子等可以激活NF-κB的刺激存在的情况下,IκB-α 会在Ser32和Ser36被磷酸化,随后被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NF-κB和IκB-α解聚后,其核定位序列被暴露,从而被转运到细胞核内促进 NF-κB依赖的基因转录。通过免疫染色检测NF-κB的主要亚基p65是否被转移到细胞核内,就可以判断NF-κB是否被激活.本NF-κB激活-核转 运检测试剂盒仅染色p65,不染色RelB、C-Rel、p50和p52。使用本试剂盒染色后NF-κB呈红色荧光,细胞核呈蓝色荧光.思考信号转导和检 测的理论我做了这样的回答(个人意见.大家可以讨论!): 这种理论上来讲可行,但是实际操作可能拿不到你想要得结果,原因很简单,凭染色来判断是 很难区分程度上的差异的,就比如做WB实验,经典的还是化学发光的方法,显色的方法只能得到信号比较强的蛋白,遇到信号比较弱的蛋白就误差很大了, 第二点,并不是所有能进核的蛋白都有结合DNA的能力,如果结合了那才是真正的参与转录的转炉银子, 有的入核后却不能和DNA结合,只能等着被降解!其实总体而言大家做试验时都希望成功,但是EMSA试验技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要想做成功EMSA试验,拿到阳性结果可总结为一句话: 把握整体,注意细节!

我觉的EMSA的整体性包括6大点:探针制备(设计,合成,标记,纯化,退火);个人实验设计(时间剃度浓度查阅文献等);核蛋白制备;浓度测 定;EMSA操作;实验时竞争设计.这六大点都是会直接影响到EMSA试验的成功与否!中间就必须注意到这六大点的细节,包括操作细节,在这点上,我倒是很佩服美国佬的态度,我记得3.5年那几个美国佬给我培训的试验技术的时候就严格的按照 他们的规定每一个细节操作,并养成一个实验习惯;比如其中的一点:他们培训我们在配置溶液的时候只要是液体的东西无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摇一摇,因为有些溶液静止时间长了有效的大颗粒可能下沉,要是直 接取会造成不均匀的误差,到时候试验结果出了问题,很难推断操作错误的地方,养成一个习惯即使是蒸馏水也摇一摇,呵呵,倒不是说的这么夸张,但强调的是一 个严格而良好的试验习惯!呵呵,言归正传,实验技术毕竟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科学,理论还是和动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希望我的一些理论能给大家帮助.下面我大概的介绍一下EMSA的一些理论和自己试验的心得,以便站友学习, 另外,EMSA是一个很大的试验.我一时间也不能把所有的都罗列出来,只能等大家遇到问题,只要我有时间在线就尽力帮忙交流, 呵呵!我做的最多的还是NFKB,此外还有AP-1,STAT3,STAT5,HIF等,希望能于大家交流.简介:

EMSA(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凝胶迁移实验是一种研究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DNA/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复合体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有不同迁移率的原理。当核转录因子与一条人工合成的特异的DNA或RNA结合后,其在PAGE中的迁移率将小于未结合核蛋白转录因子的 DNA,从而检测到活化的与DNA或RNA结合的蛋白转录或调节因子。

发展:

从发展史来看,这项实验技术起初是用32P同 位素标记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形成探针,但是由于同位素的放射性很强,而且半衰期为14天,所以从定购到标记再到做完试验,必须14天完成,种种制约因素导 致现代科技发展非同位素EMSA试验技术,这就出现了地高辛标记为探针的非放射EMSA实验技术.在实践中没多久,地高辛标记为探针的非放射EMSA实验 技术就暴露了一个严重的缺陷,标记的探真纯化后灵敏度弱,导致实验结果的信号不行,最终就出现了现在的生物素标记探真的EMSA实验技术.配合化学发光技 术良好的解决了灵敏度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生物素标记探真的EMSA实验技术广为应用!

EMSA试验成功的关键因素:1.1.试验设计,主要是你用药品刺激细胞时,设计的药品浓度和时间剃度的问题,这个很关键,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一点,最后试验确实是拿不到阳性结果,比如 我一前一个朋友用药物处理SGC7901细胞,就是因为时间点设计的不好EMSA试验结果是阴性的,后来根据自己药品刺激的特性重新设计了刺激时间剃度, 最终得到阳性结果!所以这个设计很关键!!给一个个人的实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是受体结合类的直接刺激激活信号通路的方法,一般达到 EMSA核转运高峰的时间比较短,大概控制在30min-2h之间,很多时候都是在45min和1h达到高峰,当然还有合适的浓度!!二是是你用的是药 物刺激产生受体可能时间会长一些,因为药物还有一个渗透和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的过程.时间可以长一些,主要根据自己的药物刺激特性确定时间点.2.核蛋白样品的制备;

制备蛋白样品的关键是:1.注意用专用的和核蛋白抽提试剂来做,才能使制备的核蛋白保持蛋白原有的天然活性和构 像.2.掌握好核蛋白的浓度和纯度,尤其是浓度.能入核的蛋白本来就不是很多,所以核蛋白的浓度往往不会很高,但是EMSA试验对核蛋白的浓度要求还是听高的!一般要求在1ug/ul以上!有时候稍微低于这个数量级也可以,但是不能太低,否则影响结合反应拿不到结果.这就要求核蛋白抽提尽量避免核蛋白的损失.同 时,一般制备核蛋白的材料为细胞和组织, 细胞要比组织好做的多,最重要的是用细胞得到核蛋白的纯度比组织要高很多.而组织抽提后杂蛋白相对较多!杂蛋白多会影响试验结果不容易得到EMSA阳性结果!3.探针的制备: 又很多站友都在 问我生物素标记到3’端还是5’端,其实我觉得最好还是两端都标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灵敏度, 国内的标记技术我还不是很了解,我们这边的探真都是国外定做的,还算可以,其制作程序如下: 合成寡核苷酸---标记生物素---纯化---退火合成双链.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4.EMSA实验技术.这一点主要是操作的细节问题!下面会更细的谈到.技术要点:

关于技术要点,我在这里只提一下关键的几点需要注意的细 节操作,其他的照正常程序就可以了!1.制胶 必须是非变性PAGE凝胶,我们实验室一般用6.5%的非变性胶.制胶很重要,直接影响电泳的效果!一般控制在5分钟凝固的效果.10X TBE 1.0ml 40% Acrylamide(40%聚丙烯酰胺)3.3ml 50% Glycerol(50%甘油)1.0ml dH2O(蒸馏水)14.8ml TEMED(四甲基乙二氨)20µl 脱气10min 10% AP(过硫酸氨)120µl 总量 20.0ml

2.一般试剂盒包括的试剂

l 10X Binding Buffer(10X 结合反应液)(-20 oC)l Poly(dI:dC)(dI:dC)(聚核苷酸竞争物)(-20 oC)l 6X Loading Buffer(10X 上样缓冲液)(4 oC)l Cold oligonucleotides(非标记竞争性寡核苷酸)(-20 oC)l Biotin-Labeled Probe(生物素标记探针)(-20 oC)l Streptavidin-HRP(链霉亲核素-HRP)(4oC)l 2×Blocking Buffer(2× 封闭液)(4 oC)l 5×Washing Buffer(5× 洗涤液)(4 oC)l Equilibration Solution(平衡液)(4 oC)l Binding-membrane(结合反应膜)(RT)3.结合反应

每次结合反应需 1-5µl核蛋白(根据核蛋白浓度而定),根据不同的核提取物浓度加入核提取物用量,用双蒸蒸馏水将终体积调节到15µl(1)结合反应体系: 10X 结合反应液 1.5µl Poly(dI:dC)(dI:dC)1.0µl 细胞核提取 物* ? µl 双蒸水* ? µl

混匀室温静置20 分钟 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0.5µl 总量 15µl

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2)特异性反应确认竞争反应体系: 10X 结合反应液 1.5µl Poly(dI:dC)(dI:dC)1.0µl 细胞核提取物 ? µl

未标记的竞争性寡核 2.0µl 双蒸水* ? µl

混匀室温静置20 分钟 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0.5µl 总量 15µl

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其中:

探 针用量: 这相当于10-50fmoles的DNA探针。我们通常是最少50fmol.蛋白样品用量: 一般用量在2---20ug(控制在1-5µl)蛋白, 总体系15ul.细胞核抽屉物浓度都比较低,组织的一般都比较高,因为杂蛋白较多.poly(dI:dC)(dI:dC): 它由肌苷和胞嘧啶组成。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可抑制蛋白对标记探针的非特异结合,避免假复合物。在凝胶迁移反应中加入poly(dI:dC)(dI:dC),可抑制粗制核抽提液中其它DNA结合蛋白结合,比如转录调节因子的非特异结合。当用纯化的蛋 白作凝胶迁移反应时,不必一定加入poly(dI:dC)(dI:dC),如加入,则普通反应中所用终浓度不超过50-100ng。对核抽提液:每 2-3ug核抽提液用1 ug poly(dI:dC)(dI:dC)。

未标记的竞争性寡核: 做为竞争的探真来说,其实就是没有标记的转炉银子的寡核苷酸,用量一般是正常探真的50-100倍.再这里我引申的解释一下其他的对照的含义: ◆.常规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 ◆ 阴性对照反应(核蛋白+标记探针);◆ 阳 性对照(核蛋白+标记探针)◆ 探针冷竞争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标记探针100倍量的未标记探针);

◆ 突变探针的冷竞争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 核蛋白+标记探针+标记探针100倍量的未标记突变探针);

◆ Super-shift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目的转录因子的特异抗体).4.预电泳和电泳:0.25X TBE在冰上120V 预电泳1小时;务必换掉预电泳的缓冲液, 用新的0.25X TB低温下150V,电泳约60分钟。注意横压电泳的时候注意电流的数字变化,记录开始电泳和电泳结束的电流数据的变化!5.电转运 在0.5X TBE中390mA电转移40分钟, 注意转运膜的选择, 有一种离子加强型的转运效果比较好!我当初选择过一般的和离子加强型的,还是离子加强型结合效果好!6.紫外交联: 正规的应该是紫外交联仪的使用,但是很多单位没有交联仪,那就用无菌操作台上的紫外等下10cm处交联10分钟就可以了!这个数据是我做了好多次试验才摸 索出来的!条件比较成熟!可以借鉴!7.化学发光反应 包括Blocking Buffer 30分钟封闭, Streptavidin-HRP标记, Washing Buffer洗涤;Equilibration Solution平衡, 这些按照规定操作即可!没有太多的细节,只是注意两点,一是期间结合膜的表面一定不能干燥!!二是Streptavidin-HRP不能加在膜上,而是加在液体中混韵后在将膜 放在液体中孵浴.8.化学发光图像显示

两种方法:化学发光数字成像与检测和感光胶片冲印成像

操作基本和 Western 试验操作相当, 只是这个膜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 一定保存好图片!!由于跑得是非变性凝胶,蛋白保持天然构想和活性,所以代条很可能是一块一块的而不像WB那样很规整的一条细线,这个很正常!!

实验室细菌质控样品检验结果分析 第2篇

1 材料

1.1 质控样品

5市联发的半固体混合菌种1份。

1.2 检测依据

GB/T 4789-200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200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1.3 培养基及试剂

(1)BS琼脂、HE琼脂、SS琼脂、EMB琼脂、TCBS琼脂、B-P琼脂、营养琼脂、三糖铁琼脂、半固体培养基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血平板购自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TCBS琼脂、MYP琼脂、CIN-1琼脂、改良Y琼脂、李斯特显色琼脂、TSA-YE琼脂、SIM动力培养基均购自青海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革兰染色液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3)沙门菌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上所有培养基、试剂及血清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 检验步骤

2.1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开启半固体混合菌种,并分别接种于BS、HE、SS、MB琼脂平板、血平板、BP平板、TCBS平板、麦康凯平板、李斯特菌显色平板、MYP平板上,置37℃培养24h;CIN-1琼脂平板、改良Y琼脂平板,置26℃培养48h,观察菌落特征。

2.2 菌落观察

在BS平板上长出圆形黑色有金属光泽的中等大小菌落,菌落周围呈黑色;HE平板上有圆形黄色菌落,菌落中心呈黑色;血平板上有几个菌落周围有狭小的透明溶血环;李斯特菌显色平板上有圆形蓝色菌落,菌落周围有一透明环,其余培养基平板均无可疑菌落。对上述平板生长出的几种菌落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混合菌种中有2种菌,称为1号菌和2号菌。

2.3 生化与染色

在HE平板、BS平板、血平板、李斯特菌显色平板上分别挑取5个以上大小不同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置37℃培养24h。结果在三糖铁上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同时做革兰染色,结果见表1。

据表1显示,1号菌初步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2号菌初步生化反应符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1号菌和2号菌分别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见表2、表3。

1号菌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属,做沙门血清学凝集试验,结果如下:A~F多价O血清:+++;O4+++,O5+++,H2+++,Hr++(经2次位相变异诱导);生理盐水对照:-。依据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判定为海德尔堡沙门菌。

同时从2号菌三糖铁斜面琼脂上挑取菌落做溶血试验,发现血平板上的菌落周围有狭小透明溶血环,再做SIM动力试验,发现有动力,且呈伞状生长。结合生化反应,显色培养基菌落特征,三糖铁试验与染色结果,判定2号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3 讨论

半固体培养基保存的菌种,有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直接划线分离,但是在做沙门菌血清学凝集试验时,菌种在初期培养后,鞭毛H因子易丢失或被抑制,凝集现象容易出现假阴性,因此,需反复位相变异诱导,才能得到准确结果。如1号菌海德尔堡沙门菌Hr因子在H2强阳性时血清学凝集试验时始终不凝集,就采取了位相变异诱导法,诱导了几次才出现凝集现象,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位相变异诱导时,如用简易半固体平板反复诱导仍不成功时,可用50ml营养琼脂+75ml营养肉汤制成软琼脂平板代替半固体平板,这样提高了培养基的营养价值,鞭毛因子很快就被诱导出来了,这次我们就用了此法。2号菌在显色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很明显,我们结合生化反应、动力试验和溶血试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显色平板与普通平板相比,可帮助确定培养方向,提高工作效率,可见显色平板在日常工作中更有优势。总之,细菌检验质量控制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卫生监测不可缺少的部分。经常参加质控,有利于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加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3篇

【摘要】通过对我院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技能竞赛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0-02

手术技能操作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临床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掌握的手术技能操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并且对于改进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更好的收集同学们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机能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针对2010级参加竞赛的临床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以期为以后的实验教学及开展竞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参与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2010级临床专业同学开展。调查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以此了解机能实验竞赛对临床专业同学的影响以及同学们对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二、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①99%同学认为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是很有必要的,并表示会继续参加这种比赛;仅有1%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②对此次竞赛的难易程度,92.2%同学认为难易适中;1.5%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难;另有6.3%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容易。 ③98.4%同学认为参加竞赛并未增加额外的负担,仅有1.6%同学觉得参加竞赛负担有所增加。

从表2中可以看出:①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都认为机能实验技能竞赛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②97.4%的同学认为竞赛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帮助;2.65%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③98.4%的同学觉得技能竞赛对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有帮助;1.6%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④94.6%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实验教学内容;5.2%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⑤96.4%的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夸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6%同学认为无帮助。 从所有调查问卷的整体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态度是肯定和支持的。见表1、表2。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基本实验技能

作为临床专业的学生,练好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同学们在实验课上的练习机会远远不够,所以增加手术技能操作练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练习,熟悉、掌握实验课所学的内容,是实验课有益补充。这样既为竞赛做好了准备,又使实验课得到了重视。通过反复地练习,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2.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验竞赛与实验课相比,其形式更加活跃,内容更加新颖,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有竞赛就有竞争,就有前进的动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积极练习操作准备竞赛的同时,同学们更是摆脱了以往对待学习懒惰的情绪,除了复习理论知识,还上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理、实验动物的正确选择等,积极主动地备战竞赛。通过竞赛,同学们既巩固了理论知识,有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是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在竞赛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是对同学们的一种考验,这无形中就使同学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且操作时间有限制,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默契合作的精神,增加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优质、高效的完成整个实验。每个成员都要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需要改进的地方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4篇

(1) 标本来源:选自本单位及门诊病人, 血沉在30-110mm/h, 100例。

(2) 标本采集:准备三支小试管, 编号 (1) 、 (2) 、 (3) , 每支试管3.13%枸橼酸钠0.4m L, 抽取病人静脉血4.8m L, 分别放1.6m L于以上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 充分摇匀。

(3) 方法:采用国际血液委员会推荐的参考方法, 魏氏法。

(4) 操作步骤:

(1) 用魏氏血沉管, 吸取采集的第一管血液至“0”刻度, 垂直置入血沉架上1h, 观察红细胞下沉数, 作第一小时血沉测定; (2) 将采集的第 (2) 、第 (3) 管血沉标本均置室温, 作第二、第三小时血沉测定; (3) 血沉实验测定在18-25℃进行。

2 结果分析

2.1 结果

通过对100例血沉在30-110mm/h的病人实验测定, 他们的血沉速度随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第一小时>第二小时>第三小时。血沉标本在室温多放置一小时, 血沉速度就减慢10-17mm/h。例如: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王××, 第一小时血沉在78mm/h, 第二小时63mm/h, 第三小时50mm/h, 风湿热病人李××, 第一小时血沉在60mm/h, 第二小时46mm/h, 第三小时34mm/h, 伤寒患者吴××, 第一小时血沉在46 mm/h, 第二小时在33mm/h, 第三小时在20mm/h。100例血沉在30-110mm/h的病人, 他们的血沉标本如置于室温二小时后测定, 血沉速度就平均减慢25-30mm/h。

2.2 讨论分析

(1) 病房病人的血沉标本由值班护士采集, 同其他需要化验检查的血液标本一起送化验室测定, 采集的血沉标本未及时送检, 往往放室温一小时以上, 有时甚至两小时或更长时间, 这样对血沉结果有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 血液在抗凝剂的作业下, 红细胞形成钱串状, 使红细胞下沉。抗凝血液放置时间过长, 红细胞钱串状形成消失, 使红细胞下沉减慢。

(3)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规定血液采集后在3小时内进行测定, 否则结果变慢, 笔者通过实验测定认为, 为了保证血沉结果的准确性, 采集后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测定。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5篇

摘要: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选用弥勒弥东哨井,用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与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进行对比观测实验,由观测数据曲线和仪器参数对比分析结果得出:ATG -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检出限、灵敏度、稳定性等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好,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观测数据曲线有明显的日变形态,能记录到同震变化。

关键词:汞观测;测汞仪;对比分析;同震响应

中图分类号:P3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3-0479-07[HJ]

0引言

汞作为一种敏感的地震前兆指标,其观测数据在地震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尤其在短临预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张素欣等,2006)。因此,汞是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全国很多地震台站开展汞观测,汞观测点主要集中在南北地震带、华北、东北等主要地震监视地区,密度最高的为川滇和华北地区,监测点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全国汞观测主要经历了模拟和数字化汞观测两个阶段。模拟水汞观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观测仪器有XG-3型、XG-4型、XG-5型测汞仪与XG-5Z型塞曼测汞仪等,目前在台站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北京地质仪器厂早期研制的XG-4型测汞仪。随着测汞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汞浓度连续自动化观测的现实需求,汞观测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向数字化观测推进。在“九五”与“十五”期间,实现了数字化连续观测,主要的观测仪器是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由于这两种数字化观测仪器都是在10年前研制生产的,仪器老化现象严重,稳定性能差,抗干扰能力变弱,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数据缺数,加之研制单位的解散,老化仪器得不到维修、维护和更换,长期使用导致灵敏度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与质量(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7;刘耀炜等,2006;王铁城等,199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和汞观测数据质量,必须选取灵敏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性能更加稳定的新型汞观测仪器。本文所选取的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就是一款最新研发的高精度数字化汞测量仪器。在该款仪器投入使用前,有必要将其与现阶段地震监测中常用的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器进行对比研究,以确定其使用功能、成果质量、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劣性。

1测汞仪现状与发展

11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

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是目前数字化汞测量的主要观测仪器,这类数字化测汞仪由单光束光路系统、气路系统、光电转换系统、检测电路、计算机控制电路、显示和键盘电路及响应软件组成。它是根据基态汞原子对于汞原子被激发所产生的2537A°特征谱线选择吸收原理工作的。透射光的强度与基态汞原子的浓度成正比,即服从比耳-朗伯定律:

I=I0e-KCL.(1)

其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入射光强度,K为吸收系数,C为基态汞原子浓度,L为吸收层长度(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7;张素欣等,2006)。该类型仪器精确度为25%~30%,检出限为0008 ng(汞),灵敏度为0008 ng(汞),基线稳定度为0000 8~0001 ng/30 min。仪器适用温度为10℃~40 ℃,供电电压为AC220±15%、DC11~135 V。

DFG-B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制,该仪器在实际观测过程中,由于电路发生短路或其他原因,经常发生显示屏字符混乱等情况,其抗干扰能力与自身稳定性较差,仪器故障率较高。由于仪器的原研制生产单位已经停产或解散,相关仪器配件也已不再生产,导致一些观测台站的DFG-B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得不到养护和维修,一旦出现故障或元件损坏,无法购买到相应的配件,致使仪器设备无法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儀故障率也较高,且灵敏度偏低,观测数据曲线多有毛刺,动态规律性差。

12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

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是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汞测量仪器。该仪器对汞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检出限高达5×10-13 g(汞),可以直接测量,无需富集,在仪器最低检出限时,基线零点漂移<2 mV/8 h,电压要求为AC220 V、50 Hz,温度范围在0~50 ℃之间,湿度范围在10%~95%之间(非冷凝)。在运行时,其内置气泵会通过电磁阀精确地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专制的金丝捕汞线圈吸收样品中的汞,仪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对吸收了样品中汞气的金丝捕汞线圈通电加热,将捕集的汞蒸气瞬时释放出来,被黄金薄膜传感器测定,然后通过计算,将最终浓度值显示在液晶屏幕上。ATG -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中的黄金薄膜传感器对于汞元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此外,该仪器自身还配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可同步进行环境温度和环境气压的辅助观测。

2对比观测方法

21观测井的选取

本次对比观测实验所选用的观测井为弥勒弥东哨井,该观测井位于弥勒—师宗断裂带上,其地理位置为(2441°N,103.40°E),测点高程1 4230 m。该井于2003年12月下旬完工成井,终孔深度61440 m,孔径216 mm。花管安装至35504 m处,自35504 m以下为裸孔,过水段管径121~168 mm。根据钻探资料,含水层地层岩性为层状砂岩及白云岩。其中10216 m以上为白云岩,该段地层节理裂隙及岩溶管道极为发育。根据地质资料及地下水情况分析,该观测井井水为沿弥勒—师宗断裂带上涌的深循环地下热水与浅层基岩裂隙承压水的混合水,井水温度随深度逐渐升高,表现为正梯度。该观测井数字化、辅助测项齐全,陆续开展了水位、水温、气氡、气汞、水汞、流量、水电流、氦气、气温、气压、降水量等十几个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项目。

22对比观测仪器布置

在同一井孔的相同观测深度,同时放置3套独立测汞仪进行连续对比观测,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套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沿用以往气路观测方式,并列连接在“九五”SD-3测氡仪的排气口上,测氡仪不抽气,只是作为通气管路使用;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为在井口下方新铺设的一条单独管路,与两套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形成并联模式。为了避免3套测汞仪同时抽气对彼此的测量值造成影响,3套仪器的抽气开始时间先后间隔5 min,以保证足够的气量。3套测汞仪采样率设置相同,均为1次/h。

3观测数据及仪器参数对比分析

31观测数据分析

对2015年4月11日至5月20日3套测汞仪的整点值观测数据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由图2可见,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测值变化幅度较大,观测数据曲线均有较大的突跳或起伏,且形成较多毛刺,观测数据曲线动态规律性不强。而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观测数据曲线可以看到明显的日变形态,且无毛刺。由此可见,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数据质量和观测稳定性较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差。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大地震前后,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清晰地记录到了同震变化,这也是国内首次观测到了地下流体汞的同震效应,而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未能记录到同震响应,也进一步证实了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比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灵敏度更高,且痕量汞还能记录到地震波引起的深部流体中汞含量变化的异常信息。

32仪器参数对比分析

测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能够反映该台仪器性能优劣,主要包括仪器的检出限、灵敏度、精密度、稳定度和准确度等。根据出厂时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标准对比,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检出限、灵敏度比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高出一个数量级,具体见表1。

进一步对这3套测汞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一方面利用软件对两个多月的观测整点值进行一阶差分分析,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计算观测日均值的标准偏差,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0023和0102,而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为0008。通过对观测数据做差分分析,并结合计算出的标准偏差结果不难看出,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观测数据的离散程度较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离散程度大,尤其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日均值标准偏差达到了0102,其测值较为分散,表现出较多大的突跳。而ATG -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测值相对集中,观测数据曲线平滑,没有大的突跳、毛刺,呈现出日变动态。

33动力加载作用信息分析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大地震,弥勒弥东哨井的水位、水温、痕量汞清晰记录到了阶变上升的同震响应,如图4所示。水位从3282 m上升至3843 m后到达井口,直至溢出,水温升高了01 ℃,气汞上升了009 ng·L-1。但是DFG-B型和RG -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却未能记录到同震响应。尼泊尔 MS81大地震后,该井水位一直上升,并从井口上方逸出,4月26日台站人员不得不人为加大了泄流口的泄流量,导致水位急剧下降;由于人为干扰泄流口流量,水位的下降引起了水温、汞的同时刻急剧变化。

对于水位、水温同震响应机理,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水位同震变化可分为振荡和阶变(包括上升和下降),均是地震波与含水层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含水层对地震波的弹性响应(杨竹转等,2010,2007,2012)。水温的同震效应,有上升和下降变化,但没有观测到振荡现象。目前水温下降响应居多,主要归为冷水下渗、气体逸出说以及井內水体热弥散效应3种观点(缪阿丽等,2014;周红艳等,2012)。刘耀炜等(2005)提出水位振荡有可能导致上部冷水下泄,低温水快速混入观测含水层中,从而造成温度下降。鱼金子等(1997)观察到水温的同震突降是由于井水气体的释放造成的。陈大庆等(2007)建立气泡脱逸模型,也指出在气泡脱逸上升过程中,对外做功吸热,以及气泡本身携带热量的散失最终导致地下水温度下降。石耀霖等(2007)通过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认为热弥散效应是造成同震水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解释水温的复原过程。对于水温同震上升型,杨竹转(2012)对一井多震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同震变化与水位变化关系密切,水位同震上升是水温同震上升的直接原因,水温探头附近为随深度增加的正梯度区,地震波过后井水沿断层外泄减少,而含水层中的热水继续流向井内,井水位上升,温度上升。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各观点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定的观测事实和分析方法,都具有其合理性,但各类机理只能解释特定的观测现象。无论从热力学角度,还是水动力学角度等,都显示出不同井同一含水层观测系统对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各不相同,它主要受井孔及周边介质的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影响,随着井—含水层系统状态的变化,响应特征也会不相同,同震响应机理十分复杂,也可能是不同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本次对比观测试验中,水位、水温、汞记录到的均为上升型的同震响应,结合前人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机理的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弥勒弥东哨井水位、水温、痕量汞的同震变化,可能是由于该井周围介质的应力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当作用于井孔周围介质的作用力使其发生塑(脆)性变形时,含水层介质的孔隙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进入井孔内,就出现了井水位的上升,同时深部含水层温度较高的深循环地下热水上涌,使水温探头测试的温度同步上升;随着深部含水层水的不断上涌,把深部流体介质中的汞带出,新型痕量汞仪器灵敏度较高,监测到了汞含量的异常变化,即同震上升响应。

4结论

通过对弥勒弥东哨井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与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观测数据的对比观测实验分析,得到以下认识:

(1)从仪器出厂时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标准对比及对仪器的实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可见,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检出限高出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一个数量级单位,且ATG-6138M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测值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的测值离散度小,仪器稳定性好。

(2)从观测数据曲线上来看,ATG-6138M 型痕量汞在线自动分析仪可以看到明显的规律性的日变形态,同时记录到了尼泊尔MS81地震的同震变化,灵敏度较DFG-B型和RG-BQZ型数字化智能测汞仪高。

(3)结合前人对井水位、水温的同震响应机理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地震波使弥勒弥东哨井周围介质的应力环境发生变化,含水层孔隙度改变,导致含水层中水进入井孔,水位上升;同時深部含水层水温呈正梯度的水上涌,使水温探头测试的温度同步上升;随着深部含水层的水上涌,把深部流体介质中的汞带出,汞浓度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等. 2007.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J].地震地质,29(1):122-132.

刘耀炜,陈华静,车用太. 2006.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40年发展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7):3-12.

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2005.地下流体对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响应特征[M]//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9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北京:地震出版社,131-258.

缪阿丽,张艺,叶碧文等.2014.江苏井网水温水位对几次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震,34(4):78-87.

石耀霖,曹建玲,马丽. 2007.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J].地震学报, 2(3): 265-273.

王铁城,鄂秀满,陈建民等. 1994.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地震, 10(3):277-286.

杨竹转,邓志辉,高小其等.2010.新疆乌鲁木齐04号井数字化水位同震阶变的研究[J].中国地震,26(3):329-339.

杨竹转,邓志辉,陶京铃等. 2007.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J].地震学报,29(2):203-212.

杨竹转. 2012.地震波引起的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及其机理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1): 42-47.

鱼金子,车用太,刘五洲.1997.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J].地震, 17(4):389-396.

张素欣,王宝坤,翟彦忠等. 2006.热水井数字化气汞观测影响因素讨论[J].华北地震科学,24(1):23-26.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2007.地震地下流体理论基础与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 156-179.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6篇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中诊断标准采集临床疑似手足口病例的的咽拭子、肛拭子标本,标本主要来自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和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以及各区县疾病控制中心所送的病例,并按指南要求采集运输及保存。

1.2实验室检测

1.2.1检测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用德国QIAGEN公司生产的Rneasy Mini Kit试剂盒提取病毒RNA。用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PCR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有操作。

1.2.1仪器设备

ABI7500实时定量PCR扩增仪(美国ABI公司);QIAcube核酸蛋白纯化仪(德国QIAGEN公司)。

2、结果

2.1 实验室检测结果

按《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对临床诊断的601份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其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91份。EV71病毒核酸阳性55份,CoxA16病毒核酸阳性29份,CoxA6病毒核酸阳性91份,CoxA10病毒核酸阳性1份,其它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5份,见表1.

2.2 不同类型病例检测结果

检测的601份标本来自轻症病例590份,重症病例11份,重症病例中,4份为EV71,3份为其它肠道病毒。见表2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爆发。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部分患者中导致重度症状和死亡,引起社会恐慌恐慌[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柯萨奇A组的2、4、5、7、8、9、10、16型;B组的1-5型等;肠道病毒EV71型等,埃可病毒等,其中以CoxA16和EV71最为常见[3,4]。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的疾病病程及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及时掌握病毒流行型别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及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2013年采集的601分标本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013年哈尔滨手足口CoxA6阳性91份,明显高于EV71和CoxA16,CoxA6成为哈尔滨市2013年手足口优势流行株,这与有关报道一致[5];2013年哈尔滨市手足口重症病例仅11例,较往年重症病例数下降,相关研究表明CoxA6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频率较低[6],其验证及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控制提供帮助。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2013年哈尔滨市采集的601份标本进行肠道病毒、CoxA16、EV71、CoxA6、CoxA10检测。结果:检测手足口标本601份,肠道病毒阳性107份,EV71阳性55份(28.8%),CoxA16阳性29份(15.2%),CoxA6阳性91份(47.6%),CoxA10阳性1份(0.05%),其它肠道病毒15份(7.9%);重症病例儿例,其中EV71阳性4份(2.0%),其它肠道病毒阳性2份(1.0%);轻症病例590例,EV71阳性51份(26.7%),CoxA16阳性29份(15.2%),CoxA6阳性91份(47.6%),CoxA10阳性1份(0.05%),其它肠道病毒13份(6.8%)。结论:哈尔滨地区2013年的手足口优势流行株为CoxA6,而EV71和CoxA16、CoxA10、其它HEV也同时存在;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CoxA16,EV71,CoxA6,CoxA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S].

[2]徐选鸣,杨萍.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51.

[3]Yue WM,Brodnerng-term result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allograft and plating:a 5--to 11--year radiologic and clinic W,Highland TR.Loal follow-up study[J].Spine,2005,30(19):2138-2144.

[4]Yoganandan N,Know[es SA,Maiman DJ,et al.Anatomic study of the morphology of human cervical facet joint[J].Spine,2003,28(20):2317-2323.

[5]Lu Q B.Zhang X A.Wo Y.et al.Circulation of coxsackievirus A10 and A6 in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China.2009-2011[J/OL].PLoS One,2012,7(12).

emsa实验结果分析 第7篇

关键词: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032-02

1 概 述

矿泉水以天然与健康为卖点,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矿泉水多以天然泉水或深层地下矿水为主,其本身含有这一定的微量元素及矿物盐等,对补充人体元素存在着一定作用。然而在矿泉水生产中,矿泉水厂如缺乏对水源水的保护,或矿泉水厂自身水处理技术较差,或生产过程缺乏质量控制,可能导致矿泉水存在质量问题。为此,需要高度重视矿泉水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员检验能力,以实样检测与试卷书面考试为方式,对矿泉水检验员考核状况进行分析。

2 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分析

选择某地区七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质量控制检验员为考核对象,以实样检测与试卷书面两种考核方式为主,重点对实验室检验员检测能力、操作规范与专业技能等进行检测,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考核分培训前考核与培训后考核两部分,考核类型包括以下几项:检验依据是否表明,培养时间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原始数据记录是否规范,大肠菌群认证试验操作,结果运算准确性,法定计量单位应用是否准确,报告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书面考试成绩等。

在培训之前,综合考核结果为:没有1家矿泉水企业标明检测依据,有5家企业培养时间合格,3家企业原始记录规范,4家企业进行了大肠菌群试验,6家企业通过了结果运算考核与书面考试,但在报告方式上,仍有4家企业不合格,只有1家企业在法定计量单位项目中不合格。

在培训之后,综合考核结果表现为:书面考试成绩、报告方式、法定计量单位、培养时间与大肠菌群试验项目中,所有企业都通过考核,但在标明检验侧依据、结果运算与原始数据记录项目中,仍有2家企业不合格。

3 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结果讨论

3.1 基于培训前考核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分析

依据培训前考核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在检验报告中没有明确检验依据,缺乏明确的依据导致其操作次序不当,操作记录不规范,且数据信息存在着涂改现象;在进行大肠菌群测定时,测定结果判定为乳糖胆盐初发酵阳性时,企业没有进一步深入检测便给出检验报告;报告方式不符合规范要求,且结果运算多存在错误性问题;虽然书面考核及格率达到了85.7%,但在结果运算方面与实验室基本操作等方面失分较多。

3.2 基于培训后考核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分析

在培训之后,仍有两家矿泉水生产没有标明检验依据,通过调查发现,其中一家没有相关的操作记录,企业本身实验室缺乏计量认证;在计算大肠菌群问题时,检测结果存在着偏高与偏低问题。出现计算结果偏高的原因主要为计算错误,如进行1:10平皿菌落数量计算时为51.5,而在结果计算时却录入为515;而导致计算结果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超出了测定时间,在纯水之中存在着一定的抑杀剂,导致检测中含菌量较低。

通过两次考核发现,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整体检验能力偏低,在进行样品检验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矿泉水质量控制效果。此外,检验员检验方法不规范,操作不当问题较多,在计算过程中多出现失误性问题,导致计算结果不具备真实性与可靠性,没有采取规范规定的法定单位,报告方式不符合规定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矿泉水企业实验室发挥具体作用,难以保障矿泉水生产质量。为此,企业可针对检验员检验能力偏弱的现实,采取针对性与系统性培训,不断提高检验员质量控制意识,强化其操作技能,提供规范标准的检验报告,充分做好矿泉水检验工作,以确保流入市场的矿泉水产品安全可靠。

3.3 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绩效管理体系是在矿泉水生产企业原有的绩效体系基础上做出一些补充和完善,保证其能正确的执行下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该体系的核心是把各个部门看作独立的经济体或责任单位,实现经济实体的高效管理。就是通过经营和管理成果来确定各经济实体的费用和绩效工资的总额,以此保证业绩、个人的薪酬紧紧结合,将经济实体经过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让实验部门可以更好执行自己的职责,大力将工作质量、效率提升一个层次。运用各个部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为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基本的支持。要通过构建包含科学绩效指标、绩效具体计划、绩效管理办法、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和绩效成果的应用等内容的现代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良性循环,合理的运用目标管理以及KPI等科学的绩效管理法,准确、客观对实验员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同时激发起员工的潜力让他们能自己管理自己,由此形成制约及相关的激励制度,进而使得矿泉水生产企业验室检验员整体绩效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4 矿泉水生产企业验室检验员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3.4.1 体现公司战略性原则

假设将实验室检验员目标拟定在部门、员工间的业绩,这只是传统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的狭隘定义。现代的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理论还要求能通过实验室检验员考核实现提高部门和员工效率以及敬业精神,达到实验员绩效目标、部门目标双实现的效果,而部门目标的实现又能够促使达到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绩效管理应该体现出公司战略的目标,以此为出发点去制定相关的规章体系,要求其能够反映出企业的重点业务和战略业务,向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传递出公司的战略目标,并起到激励员工和促进企业改进和提高的效果。

3.4.2 激励性原则

员工的绩效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内容即是工作责任=收入,两者是要相合适的。通过详细规范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员工岗位职责、技能需求,明确工作责任在公司岗位的重要性,明确职级与他们的收入结合,让员工的绩效与责任可以相配合,以创新的方式,如按岗位、按劳动量的方式实现多劳动就能多收入,最大限度发挥出员工价值,激发起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3.4.3 公平公正原则

以确立的考核指标和工作目标为依据,公开透明,避免主观臆断。只有坚持考核科学、公正性,其结果才能起到激励员工 的作用,也才会被员工所接纳。如果想要提高考查者、被考查者双方对考核工作的认可度,有关核规章的制定需要由实验室检验员一起参加进来,公开进行交流、讨论。要求将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考核办法予以公开,才能够对部门和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最大限度调动起实验室检验员的工作积极性。当考试结束后,需要对成绩进行及时公布,并且公开考试的过程、被考核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让实验室检验员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原则。

3.4.4 实用性原则

实验室检验员考核指标有两点是要明确的,即可衡量、可明确的。要明确考订内容、理化的考核指标。对实验室检验员的职责进行理化以及细化,从多个角度去拟定详细内容,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这是实验室检验员考核所开展的先前条件。由实际出发,明确考核内容,承担工作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完成工作目标需具备的条件作为根本根据。

明确目标设置,包括对衡量标准、完成方式、完成的期限的明确要求,让考核人员在考核中了解自己的任务,以及任务所完成的进度、计划等效果。以此来衡量其量化的可明确性。如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那么在目标完成是地,会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目标都可量化,可以用其他方式尽量做到明确以及清晰。

3.4.5 可达成原则

绩效管理体系拟定是可实现的,目标设定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是无意的。所以,在拟定考核指标时,需要考虑部门的实际状况。因此,实验室检验员考核设定目标让被考察者能接受的,操作才能在实际执行中可实现。不同业务部门因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内部环境中,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的拟定设定。执行和考核结果运用均不同。现在适合不一定代表在未来也是适合的。所以要根据实验室检验员部门的发展情况来做好调速,只有这样才可确保绩效管理的活动。在指标拟定中还要尽量考虑实验室检验员的发展潜力。是否符合实际,此原则是要求团队以及部门负责人一起判断、商讨的。

3.4.6 兼顾稳定与创新的原则

以前的绩效管理在制定时也是做过很多方面的实际工作,其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并不需要全部推翻,在保证员工的可接受的基础上去进行一些列的变革,确保企业持续性发展,如果对旧的绩效管理制度否定,一定会让组织内有着利益的冲突,管理层、员工都不容易接受,也就不方便新的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的实施,甚至会让管理层、员工产生不良好的抵触的情绪。所以需要在原有绩效管理、确保组织内容的稳定的原则之下,找到创新的方式,继承原有绩效管理中优秀的部分,保留那些科学合理的关键实验室检验员考核指标。

4 结 语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矿泉水企业日益增多,然而在很多矿泉水企业中,其质量控制实验室多无法发挥既定功能,检验员检验能力偏低,无法鉴别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矿泉水产品质量无法获得充分保障。在考核矿泉水生产企业检验员检验能力时发现其检验操作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基于此,应开展专项培训,加强与质检机构的合作,充分做好矿泉水实验室检验员培训工作,以提高其检验能力,保障矿泉水产品整体质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田爽.矿泉水检验方法及不良影响分析[J].广东化工,2015,(7).

[2] 黄晓霞,王淑茹.饮用天然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及评述[J].嘉应学院学 报,2014,(8).

[3] 朱晓露.江苏省疾控系统食品检验机构检测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 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4.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