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精选12篇)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1篇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请为单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并将字母填到前面的括号里。
summer A、夏季B、春季C、季节
()cloudy A、多云的B、多雨的C、雪天
()bounch the ball A、跳B、拍球C、打篮球
()rainy A、阴天B、晴天C、雨天
()throw A、接B、扔C、跑
()attention A、稍息B、向左转C、立正
()climb A、爬B、跑C、跳
()sixty A、60B、40C、30
()warm A、冷B、凉爽C、暖和
()football A、足球B、乒乓球C、篮球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2篇
一、给下面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得意(dedé)羽毛(yúlǚ)差多了(chāchà)
好听(hǎohào)一片肉(ròulòu)哇哇叫(wāwɑ)
二、读拼音,写词语。
máquè
wūyā
shùdòng
piàoliàng
liúkǒushuǐ
bǐyìbǐ
与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牛 第3篇
作家笔下的动物都栩栩如生,形象可爱。写好动物其实也不难,首先是要爱它,然后要仔细观察它,包括它的生活习性等。同学们可以尝试尝试。
牛,我很熟悉的。第一,我属牛。第二,我有头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头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头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头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指导(二) 第4篇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点拨:此题通过设置情境,综合考查了长征的过程。学生只要牢固掌握关于长征的基础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所以D项是与史实不符的一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如右图),它是一把手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
D.秋收起义
4.决定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B.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D.苏俄的革命经验
5.井冈山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6.在一次历史课上王老师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毛泽东《长征》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红军所渡河流,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湘江 ②乌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⑤大渡河
A.②①④⑤③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主要旅游点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
A.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在这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状况是()
A.已经恢复了正确的领导,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B.已经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还在“左”的错误路线上徘徊
D.正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C 8.D 9.A
二、10.(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2)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到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两国关系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右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所说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2)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点拨:这是一道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同时本题又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关系纵向联系,对中日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题目的最后一问体现了期待中日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的导向。
参考答案:(1)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中日之间50年不幸的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2)“结冰”的主要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3)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十四年”是指()
A.日本昭和十四年B.民国十四年
C.1931年到1945年D.1937年到1951年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索活动中找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他们对该报纸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
B.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涉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C.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和平解决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通过这张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该报纸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支持的
4.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5.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6.李红同学在参观下列城市的著名景点时,发出了一些感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B.图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图三:让我们继承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图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爆发后D.黄埔军校建立后
8.某媒体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这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改革开放
9.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10.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反省材料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前提下,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选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坚持的敌后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际盟友的支持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日战争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观察图片后回答:
(1)这是哪一次会议?
(2)小明同学在看了该图片后,为图片写了如下注解:在全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修改党章》的政治报告,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将面临两种前途的选择。以上表述有什么问题吗?
(3)此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B 12.D
二、13.(1)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邓世昌,左宝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5篇
一、计算。
1.口算:
5×6=3×6=6×6=1×6=4×6=6×5=6×2=6×4=2×6=5×5=2×3=3×3=2×2=2×1=4×6=2×5=1×2=3×2=3×5=5×3=
2.列式计算:
6×6-4=3×6+10=5×6-6=6×2+13=
二、读口诀写算式。
一六得六 算式:二六十二 算式:三六十八 算式:四六二十四 算式:五六三十 算式:六六三十六 算式:
三、连线。
12 6×6
18 6×2
24 6×4
30 3×6
36 5×6
四、选择“>、<或=”。
八年级英语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6篇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你认为这部电影怎么样?(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readmorethantenbookslastmonth.(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________lastmonth?
3.Sheissingingsongsinherbedroom.(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she__________inherbedroom?
4.Lucyiseight.Maryisten.(改为同义句)Maryis____________________Lucy.
5.What’sthepriceofthemeat?(改为同义句)__________isthemeat?
6.John’shastheworstquality.(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John’s_____theworstquality?
7.Heistallerthananyotherstudentintheclass.(改为同义句)Heis__________inhisclass.
8.我计划下周上舞蹈课.(补全句子)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ncinglessonsnextweek.
答案:1.Whatdoyouthinkofthemovie?
2.Howmanybooksdid;read
3.Whatis;doing
4.twoyearsolderthan
5.Howmuch
6.Does;have
7.thetallest
一年级英语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7篇
25.Johnishardworking.
Hestudieshardfor(his,her)examinations.
26.Theydonotwantthetoycar.
Theyarethrowingaway(their,his)toycar.
27.Thecatsleepsinthatbasket.
Thatis(its,his)basket.
28.Thisbeardoesnotbelongtoyou.
Itisnot(your,its)bear.
29.Ihaveasister.
Jennyis(my,our)sister.
30.Wehaveabigroom.
Thisis(our,their)room.
31.MaryandMeihualiketocollectstamps.
Thisis(their,our)collection.
32.JoeandIaregoingtothemovies.
Theseare(their,our)tickets.
33.Lionellikestoplayballgames.
Thisis(his,her)ball.
(E)Rearrangethewordstoformcorrectsentencesandendeachsentence
withafull-stoporwithaquestionmark.(6*2=10marks)
34.book pen isa and isa this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always eats she before prays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happy examinations because Jason passes is his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like David do together brother to his and thing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rainbow this saw thewindow I lookedout morning
of a when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plays sheis Hazel whenever thepiano f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ompletethesentenceswiththehelpingwords.(10*2=20marks)
40.
Wheredoesthebabysleep?
Thebaby____________.
41.
Whatarethechildrendoing?
They_____________.
42.
Whoistall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Whatdidyougetforyourbirthday?
Igo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Whichisbigg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8篇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单元分析】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产品销售市场,掠夺原料,瞄准了政治上腐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知识结构】
一、列强的侵略
【典型题例】
例1: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掌握情况。A选项中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B选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園;C选项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D选项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所以,应选D。
例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是在1878年;邓世昌抗击日军是在1894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很明显,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6·26”国际禁毒日“万名干部普法行”禁毒宣传活动走进某中学,通过演讲宣誓、挂图展览(如右图)、“禁毒我参与”征文等活动,倡导学生远离毒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争做文明青少年。在19世纪上半期,领导中国禁毒运动的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孙中山
2.林则徐说了一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对下列哪位皇帝说的 ( )
A.同治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光绪帝
3.2012年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敏去东莞旅游,在东莞停留期间,小敏将会见到 ( )
①林则徐塑像 ②鸦片战争博物馆 ③虎门遗址 ④太平军发动起义遗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对于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这是一个平等条约 ②这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③该条约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④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性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英法联军 B.俄军 C.美军 D.日军
6.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圆明园的:“似挥残臂戟天呼,痛说当年劫火馀。留得千秋家国恨,让人来画卧薪图。”此诗句中“当年劫火馀”说的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军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胁迫清政府割让东北地区大片领土。该国是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8.今天的人们也许很难相信,最先想出雇佣西洋人组织洋枪队这个主意的人,竟是中国近代大思想家王韬。他向上海当政者献计:组织洋枪队,“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洋枪队当时的头目是 ( )
A.华尔 B.阿古柏 C.西摩尔 D.赫尔利
9.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10.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的策略是 ( )
A.先南后北,急进急战 B.先西后东,缓进急战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东后西,缓进急战
11.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④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小强在学习了“收复新疆”知识后,进行了概括(见下图)。你觉得他应在图中A处填写什么呢?
( )
A.宣政司 B.行中书省
C.行省 D.驻藏大臣
1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把朝鲜变为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D.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4.“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5.《辛丑條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知识图表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娟准备暑假外出游玩,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她对右图所示的建筑很感兴趣,准备邀请同桌一起前往。如果你对此比较熟悉,就来做小娟的导游吧!
(1)这幅图反映了哪一次战争中的情景?
(2)残垣断壁还隐约可见当时之豪华,这座壮观的园林叫什么?后被哪些国家洗劫?
18.第八款:中国为保证认真实行约内所订各款,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于中国将本约所定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1)上述条款出自哪一条约 ?签订该条约的是中国的 和日本的首相 。
(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中有关割地的内容。
(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9.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后,某校准备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畅所欲言。现在也邀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形式: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2)活动目的:你觉得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活动探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A 6.B 7.C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C
二、1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2)圆明园。英国、法国。
18.(1)《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4)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1)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主题班会、出黑板报、观看影片等。(2)重温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等。(3)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分析】
所谓近代化,即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知识结构】
【典型题例】
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2)请简要回答与图3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联系能力、概括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图片标题,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准确链接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l)图1:洋务运动;图2:戊戌变法;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同一类的是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选项中与张之洞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洋务派在 口号下,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同时也创办了一些近代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4.京师同文馆创办的宗旨是 ( )
A.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B.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C.发展民族工业
D.强身健体
5.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上书皇帝,主张变法维新。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6.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以戊戌变法为内容的辩论会,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辩论论据的是 (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加剧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8.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此人是 (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张之洞 D.翁同龢
9.右图是兴中会誓词,兴中会成立于 ( )
A.武昌 B.广州 C.南京 D.檀香山
10.对于辛亥革命,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1.下列选项中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无关的是 ( )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12.2012年5月27日,是陈独秀逝世70周年纪念日。陳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以下与陈独秀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筹办《青年杂志》 B.写成《狂人日记》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发表《庶民的胜利》
1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名言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因什么条约的签订而引起?
(2)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谁领导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15.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10月10日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邮票中的人物是谁?辛亥革命首先在哪个省爆发?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1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三者各自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
(1)洋务运动: 。
(2)戊戌变法: 。
(3)辛亥革命: 。
17.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后,小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来帮助解决。
(1)在整理过程中,小红始终心存困惑: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请你帮帮小红。
(2)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C 6.C 7.A 8.B 9.D 10.D 11.C 12.A 13.B
二、14.(1)1895年。《马关条约》。(2)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15.(l)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2)孙中山。湖北省。三民主义。
16.(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2)戊戌变法: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它提出的一系列的改革蓝图,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9篇
习题
一、试一试,填一填。
(1)直尺上从刻度4到刻度10是()厘米,从刻度12到刻度7是()厘米。
(2)从尺的刻度2到刻度()是6厘米。
(3)小明的手掌宽约6();教室的宽大约是6()。
(4)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5();我的食指长大约是5()。
(5)1米是()个1厘米那么长,6米是()个1米那 么长,6米是()个1厘米那么长。
二、换算单位。
5米=()厘米 3米=()厘米
100厘米=()米
5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
三、比一比。
21米○12米
4米○4厘米 20厘米○2米
100厘米○10米
50厘米○48厘米
99米○99厘米
99厘米○1米
700厘米○7米
3米○300米
50米○50厘米
3米○40厘米
900厘米○8米
四、画一画。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7厘米的线段;
(2)先画一条5厘米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3)以A点为起点,画两条不同方向的2厘米长的线段。.A
(4)在下面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画出几条。
()条()条()条
五、解决实际问题。
1、一根木头长1米,做凳子用去80厘米。还剩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绳子用去它的一半后,还剩下1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牛津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题 第10篇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hopethisinformationwillhelpyouunderstandthe________(important)ofstudy.
2.Ifmoreandmorewetlandsdisappear,therewillbe________and________(little)spaceforplantsandanimals.
3.Milkisthe________(nature)foodforyoungbabies.
4.Animalsran________(wild)everywhere.
5.Healwaystellsliestome.Ithinkheisa______(honest)boy,soIcan’tbelievehim.
6.Itwasveryclearthathewasveryangrybecausehelookedatme__________(angry).
7.I_______(read)at9:00lastnight.What________you________(do)atthattime?
8.WhileMrs.Smith______(wait)inlinelastevening,Mr.Smith(stand)besideher.
9.Mymother(cook)whenI(arrive)homeyesterday.
二年级英语同步练习题参考 第11篇
一.找出每组中不同类的单词。
1.A.runB.readC.swimD.lamp
2.A.bookB.busC.rulerD.rubber
3.A.appleB.pearC.bearD.peach
4.A.eightB.cowC.fourD.five
5.A.noodlesB.glovesC.dressD.socks
6.A.deskB.doorC.tableD.cold
二.选择题:
1.I____to sing.
A.amB.canC.like
2.______do you live?
A.WhatB.WhereC.Who
3.May I_______some Coke?
A.hasB.haveC.havegot
4.Have________milk.
A.anB.aC.some
5.Do you like to dance? Yes,____________.
A.I canB.I doC.I am
6.Winter is______cold.
A.theB.anC./
7.Draw a bird________the ground.。
A.onB.toC.under
8.What__________is it? It’s green.
A./B.colourC.animal
9.“Oink,Oink”。What do you_____?
A.haveB.hearC.look
10.It’s cold.____________your coat.。
A.PutonB.TakeoffC.Lookat
11.How do you go to the park?__________
A.Get in the car.B.By car.C.Get off the car.
12.Have a biscuit,please._________.
A.I can.B.I like.C.Thank you.
13.Listen_____the clock.
A.toB.inC.on
14.Green light!We can go_______.
A.stopB.fastCslow
15.Is it on the tree?Yes,_________.
A.itnotB.itisC.itisnot
16.Go________,spotty!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暑假练习(二) 第12篇
A) 根据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的单词。
1. The students s________for the English exam at ten last night.
2. There are lots of r________in our school.
3. How about________(游泳) at the pool in the park?
4. My parents like eating noodles with________(马铃薯) and mutton.
5. Tom’s father has a________(危险的) job.
B) 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1. There________(be) some beef on the table.
2. Everyone in our class________(have) a computer.
3. Please stop________(run) in the hallways.
4. Uncle Wang________(watch) TV at home yesterday evening.
5. He is my favorite________(sing).
Ⅱ. 单项选择
1. Turn right________Happy Park. My school is________your right.
A. at;on B. from;at C. in;in
2. Tony always wore a coat in the past,________now he wears a jacket.
A. because B. but C. or
3. Lucy is from________,so her nationality is________.
A. France;French B. French;France C. France;France
4. I like the movie very much. It’s________.
A. awful B. interesting C. terrible
5. He________medium height and________blonde hair.
A. is;is B. has;has C. is;has
6. I’d like________this evening.
A. going to the movies B. to go to the movies
C. go to the movies
7. Stop________. Please listen to me.
A. to talk B. talk C. talking
8. I have to practice________English every day.
A. saying B. talking C. speaking
9. Does your mother enjoy________books on the Internet?
A. to read B. reading C. read
10. He is sitting between________and________.
A. you;my B. you;me C. I;you
11. My sister and I________.
A. am doing our homework
B. are doing our homework
C. are doing our homeworks
12. What________your parents________the food?
A. do;think of B. does;think of C. do;think
13.________Nancy often________to the beach last summer?
A. Does;go B. Did;go C. Did;went
14. —________?
—S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 Where is she from
B. Where did she live
C. Where did she go this morning
15. —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
—________.
A. Yes,please B. No,please C. Not bad
Ⅲ. 句型转换 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填一词。
1. My sister read an interesting book last Sunday. (改为否定句)
My sister_________ _______an interesting book last Sunday.
2. I can see some tea in the glass.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you_________ _______tea in the glass?
3. She does her homework at school every day. (用yesterday改写句子)
She_________ _______homework at school yesterday.
4. We ar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now.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you________now?
5. Nat went to a movie yesterday.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did Nat________yesterday?
Ⅳ. 汉译英 根据汉语句子,完成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毕业后你想当什么?
—我想当记者。
—What________you want to________after you finish school?
—A reporter.
2. —晚餐你想要点什么?
—牛肉面。
—_________ _______you________for dinner?
—Beef noodles.
3. —你觉得谈话节目怎么样?
—我很爱看,因为它们很有趣。
—What do you_________ _______talk shows?
—I love them because they’re interesting.
4. 她个子很高,但有点瘦。
She is very tall but_________ _______thin.
5. 我刚才看到她跟朋友玩。
I________her________ ________her friends just now.
Ⅴ. 补全对话 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中选出恰当的语句填空,完成对话。其中有一项是多余的。
A:What are you doing now?
B:__1__
A:Can you come out tonight?
B:I’m afraid I can’t.__2__ Why?
A:We want to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Can you go with us?
B:__3__ I never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A:Oh,I know. But the movie on show tonight is really interesting.
B:__4__
A:It’s Friends. It’s a sitcom. What do you think of sitcoms?
B:__5__ OK! Have a good time! I have to practice my guitar.
A. I don’t mind them.
B. I am watching TV.
C. I’ll start to practice my guitar soon.
D. Mm,what is it?
E. No,I can’t.
F. Of course,I can.
Ⅵ. 完形填空
On Sunday mornings,I often get up late. After breakfast I go__1__ with my mother. There is a shop__2__ my home,so we go there on foot. The shop is new__3__ big. It has a good name——Lucky Shop. It__4__ many things,like school things,clothes and all__5__ of food. Some of them are cheap,but some of them are__6__. On Sundays the shop is__7__. Parents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children in the shop.
The shop is open from 9 am to 9 pm every day. People working there are very__8__ and helpful. They like to talk to you and__9__ you find what you want.
If you come to my home,I can__10__ you there to have a look.
1. A. swimming B. fishing C. shopping
2. A. at B. in C. near
3. A. and B. or C. but
4. A. buys B. sells C. gives
5. A. pieces B. bagsC. kinds
6. A. cheap B. expensive C. good
7. A. quiet B. big C. crowded
8. A. well B. right C. friendly
9. A. help B. ask C. answer
10. A. take B. pass C. wait
Ⅶ. 阅读理解
(A)
Once there lived a very exact(严谨的) man. One day when he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an old woman came over and asked him,“Excuse me,where is the nearest restaurant?”
“You have to cross(穿过) a bridge and then turn to the right.”
“And is the bridge long?”
“No,it’s just thirty meters long.”
The old woman thanked him and went towards the bridge.
Suddenly she heard someone running after her.
“Stop(站住)!” the man was shouting. “I’m very sorry. I just remembered the bridge is forty meters long. If you go thirty meters and then turn to the right as I told you,you’ll fall into the river.”
1. One day when an exact man________,an old woman came over.
A. was shouting to a boyB. was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C.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D. wa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2. The old woman wanted________.
A. to go to a restaurantB. to buy some vegetables
C. to take a busD. to see a film
3. The man said the bridge was________first.
A. forty meters long B. a kilometer long
C. thirty meters long D. thirty-four meters long
4. The man was running after the old woman because________.
A. he just remembered the way to the restaurant
B. he just remembered the real length(长度) of the bridge
C. he wanted to go to the restaurant with her
D. he wanted to tell her his name
5. If the man didn’t tell the woman the real length of the bridge,the woman would________.
A. fall into the river B. lose her way
C. be angry with him D. also find the restaurant
(B)
An English student goes to a city of Australia to study there.__1__ Today he is walking down a street with a map.__2__ The word “Room” is on it. “What a nice room!” he says. “ 3 The sun will come into the room in the day. I’ll take it. ”__4__ The sun is always on the north(北面) in the day.
一、根据短文内容,在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句子填空,完成短文。其中有一项是多余的。
A. The windows are on the south side(南边).
B. He walks around the city to look for a warm room.
C. But he is wrong.
D. He sees a small board(木板) in the window of a house.
E. So he is right.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Student. B. A Room. C. A Day. D. The Sun.
(C)
People eat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n South China,we eat rice every day. Sometimes we eat it two or three times a day,for breakfast,lunch and supper. We usually eat it with fish,meat and vegetables.
The Japanese eat rice,too. They also eat a lot of fish. They sometimes eat raw(生的) fish. In Africa,maize(玉米)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People there make maize into flour(面粉). From this flour they make different kinds of bread and cakes.
In western(西方的)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Australia and the USA,the most important food is bread or potatoes. People there usually make their bread from flour. They cook the potatoes in different ways. In England the most popular food is fish and chips. Sometimes people cook this food at home,but usually they buy it from the shop. They eat this food at home,in their work place,in the park or on the road. People call it “take-away” food.
1. This passage is about________.
A. food B. drink C. clothes D. ways of life
2. Who sometimes eat fish when it isn’t cooked?
A. People in China. B. People in Japan.
C. People in Africa. D. People in Britain..
3.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for African people is________.
A. rice B. fish C. vegetables D. maize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 called “a western country”?
A. One of the countries in Africa. B. Japan.
C. China. D. Australia.
5. People eat “take-away” food________.
A. at home B. on the way to school
C. in their office D. A,B and C
Ⅷ. 书面表达
请根据下表内容,以“My Mother’s Busy Day”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70个词左右,语句通顺。
Key:
Ⅰ. A) 1. studied 2. rules 3. swimming 4. potatoes 5. dangerous
B) 1. is 2. has 3. running 4. watched 5. singer
Ⅱ. 1-5 ABABC 6-10 BCCBB 11-15 BABCA
Ⅲ. 1. didn’t,read 2. Can,see,any 3. did,her
4. What’re,doing 5. What,do
Ⅳ. 1. do,be 2. What,would,like 3. think,of 4. a,little/kind,of
5. saw,play,with.
Ⅴ. 1-5 BCEDA
Ⅵ. 1-5 CCABC 6-10 BCCAA
Ⅶ. (A) 1-5 CACBD
(B) 1-5 BDACB
(C) 1-5 ABDDD
Ⅷ. One possible version:
My Mother’s Busy Day
My mother is a nurse. She is always busy.
She often gets up at 5:30 in the morning;then she cooks breakfast for us. At 6:45 am,she goes to work by bus. At 12:00,she has lunch in the hospital. At 5:30 in the afternoon,she buys vegetables for dinner. At 6:00 pm,she cooks dinner for us. After dinner,she has to do some washing and cl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