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安全测试工具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5
1

安全测试工具范文(精选12篇)

安全测试工具 第1篇

在现阶段,如果发生软件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并且随着我国软件安全测试技术的发展,软件测试例集也在不断地增长。而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技术是一种效率高、安全的软件安全测试方法,在软件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测试人员应该重视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

1 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方法

1.1 测试特点

所谓安全关键软件就是指安全系数高、可靠的软件。这种软件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领域是在安全系统中。安全关键软件主要是通过在特定的硬件环境中应用软件。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流,如控制执行语句、传感器信息、接口交互信息。当用户使用时,安全关键软件就会进行实时计算,并作出相对的反应。而当非法用户入侵时,安全关键软件会快速的进行信息筛选、分析,并作出应对。由此可见,在开发安全关键软件时,应该进行危险分析,并对可能会出现的非法攻击等安全问题进行预防。

因为安全关键软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也具有特殊性。首先,它需要配套专门的测试工具。其次,如果软件的开发环境和软件的运行环境不相同时,那么在测试完主机后,还要再进行目标机器的测试。之后,如果测试输入的语句复杂度较高,那么在进行常规的语句测试之后,还要进行时序关系等其它约束语句的测试。最后,对于软件是否具有可靠性指标,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如果有,则需要进行可靠性增长测试。如果没有,则需要进行软件可信度的测试。

1.2 测试策略

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需要以生命周期模型为导向,采用白盒测试或者是黑盒测试,进行测试覆盖率的信息收集,并以此而为动态参考数据。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应该先排序例集,并确定优先级。例集主要是通过安全系数分类之后,采用黑盒测试法获得的。其次是对重要的模块进行有限测试。最后是在有限测试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测试覆盖的增长函数。

在这个过程中,选用的测试用例应该能够促进测试覆盖有促进作用。同时,如果在测试过程中,软件产生多余的残留数据信息,如软件的缺陷属性,则需要建立缺陷模型来保证软件测试充分性和正确性。此外,测试人员还可以通过增加测试用例,来提高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的精确性。其测试策略如图1。

2 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的实例

本文以主控软件的测试作为示例。在基于测试覆盖的测试方法中,增加了传统测试方法,然后将两者进行分析对比。实践证明,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方法具有高效性、短时性。

(1)软件测试的第一步是分析软件的安全性,并确定软件的危险级别。主控软件是一种嵌入式软件,其安全系数比较高。如果主控软件的数据通讯发生通讯链路故障,那么就属于严重危险,而如果数据通讯发生数据内容错误,则属于轻度危险。当主控软件的调焦控制发生接收命令有误的故障,则属于轻度危险;如果调焦控制出现电机驱动故障,则属于严重危险。

(2)确定量化软件的测试覆盖目标。依据主控软件应用在航天型号软件中的特点。该主控软件的测试覆盖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实际需要,分解测试项之后,要求需求细节的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测试类型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二是要应用测试工具时,要分析源程序的覆盖范围。并保证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都能达到10%。

(3)测试用例的选择。主控软件的测试项包括工基本功能、处理时间的余量等83测试项。因而其测试用例大约需要528个。并且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利用功能分解、边界值分析等方法。同时要求测试用例的覆盖目标达到100%。

(4)测试环境的准备。基于主控软件运行在太空环境下,因而测试环境配备的是以TestB ed为测试工具,并标配RTInsight数据信息采集工具,同时还添加了RTInsignhtP ro作为结构覆盖测试工具。此外,为主控软件提供的是DSP SMJ320运行环境和软件测试平台。

(5)测试数据信息的收集。主控软件的数据信息采集工具是RTInsight,其主要收集步骤包括硬件连接、源代码插桩、执行测试、分析数据、保存及导入测试记录。所谓硬件连接就是利用三态门将测试工具和测试系统连接起来。此外,为了能够实时掌握监控总线的写入操作状态,需要CSO和WEO分别于写信号、片选相连接。而为了实时掌握监控总线的读操作,需要DATA-CS1和DATA-RD分别于片选和输出相连接。所谓源代码插桩是利用插桩模板,将源文件引入Testbed中,然后根据运行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如果需要二次插桩,则需要将编译后的.Obj文件转换成可存储的代码。所谓执行测试就是建立工程文件,并输入识别地址,连接后即可开始测试程序。所谓数据分析是指根据在测试过程中收集的结果数据,分析语句覆盖率、分支覆盖率、函数时间性能测量值。而数据保存就是利用RTInsight数据信息采集工具实时的保存测试数据。之所以采用专门的数据收集工具是因为软件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流太多。最后是测试记录,测试记录需要记录缺陷数、用例个数、语句覆盖率和分值覆盖率。实际的测试结果如图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测试用例个数是528,缺陷数是18,但是语句覆盖率是86.55%,分支覆盖率为67.74%。x可见,语句覆盖率和分支覆盖率并没有达到标准。

(6)预测软件中的剩余缺陷。在预测剩余缺陷之前,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首先是采用了传统软件测试方法,补充了696个测试用例,实际用例数是1224个,执行时间是21天,总共发现了23个问题。其中包括总线通讯、时序控制、指令处理、橡移计算、偏流控制、调焦控制、温度控制、新能指标、成像控制这个几个大方面。缺陷类型包括接口缺陷、输出缺陷、逻辑缺陷、输入缺陷、输出缺陷、数据缺陷、设计缺陷、文档缺陷。之后又采用了基于测试覆盖的测试方法。相比传统测试方法,该方法又补充了45个用例,总共执行了573个用例,执行时间是8天,发现了31问题。然后通过代码的人工走查方法,使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率达到100%。人工走查发现软件缺陷的模块主要包括成像控制、时序控制、温度控制、总线通讯、像移计算。

(7)测试数据分析。在该主控软件的测试中,采用了传统的测试方法和基于测试覆盖的测试方法。其中传统测试方法的实际用例个数是1224个,执行时间是21天,发现的缺陷个数是24个。基于测试覆盖的测试方法的实际用例个数是573个,执行时间是8天,发现缺陷个数是31。两者相比不难发现,基于测试覆盖的测试方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能够缩短软件测试的执行时间,还能提高软件测试的精确度。基于测试覆盖方法相比于传统测试方法在发现缺陷个数上,其工作效率提高了33%。由此可见,采用基于测试覆盖的软件测试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测试任务。

3 总结

综上所述,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的最佳方法是利用测试覆盖方法。尤其是在安全软件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提高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效率是提高软件的安全性能的关键。所以为了促进我国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信息化社会的进步,应该积极利用测试覆盖方法来测试安全软件,从而保证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丹丹,刘超,储开华.基于测试覆盖的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策略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2]崔天意,肖洋.安全关键软件测试设计方法[J].甘肃科技,2015.

4个在线网页安全测试工具 第2篇

Norton Safe Web

大名鼎鼎的诺顿安全在线,检测一下自己的博客页面先:

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我的博客页面是很安全的,不过之前每天大概会收到大概200个左右的spam,用了some chinese please这个插件之后才清净了。

奇怪的是,用诺顿安全在线检测的时候,第一次总会无法访问,刷新一次又好了,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

Web of Trust (WOT)

Web of Trust (WOT)同样提供在线网页安全检测,输入页面之后,会提供该网站在隐私保护、儿童安全等方面的可信度,

管理资料

相比于单一网页的检测,WOT还提供一个浏览器扩展,安装之后,所有网页的安全系数都一目了然了,非常的方便。

McAfee Site Advisor

McAfee网站顾问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在线网页安全检测工具。

打开页面,也许你会说不是需要下载软件才能检测吗?其实不必,仔细寻找一下,可以在页面的右侧中央位置找到在线检测的入口,同时,还可以通过McAfee和雅虎合作的 安全搜索进行放心的搜索。

Online Site Scan

相比之下,在线网页扫描工具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简单明了,没有多余的功能,就一个链接入口。

安全的交通工具 第3篇

相对其他交通工具,搭飞机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出行方式。在飞机起飞前,工作人员会为大家演示氧气面罩的使用方式,并督促乘客们系好安全带。

听见引擎的轰鸣,你会有点紧张吗?让我们重温一下刚才的安全提示吧。

安全带,不能不系

首先,对号入座(这与机身的平衡有关),并系好安全带,因为飞机可能突然遭遇气流,你肯定不想被抛上天花板去。

逃生出口,记清楚

不管你的座位在哪里,都要清楚离你最近的紧急出口的位置。定好方向,数数你和出口之间有多少排座位,这样你就能在浓烟之中到达那里。

另外,安全门非常沉,得有足够的力气才能打开它,所以,遇到紧急情况时,请健壮的成年人来打开它。

救生设施,切勿动

正常情况下,不得擅自动用机上的应急出口、救生衣、氧气面罩、防烟面罩、灭火器材等救生设施、设备和标有红色标志的设施。

安全须知,提前读

调查表明,乘客在紧急时刻花费了太多时间去弄明白安全须知,所以你需要提前好好阅读它,意外发生时,说不定你能帮助爸爸妈妈。

如果遇到客舱冒烟起火,应听从乘务员指挥,有序地避开火源,为乘务员灭火提供方便。如果烟雾已经开始蔓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没有湿毛巾,可用衣物或座椅背后的方巾代替。尽量俯身,争取更多的空气来源。

最重要的一点: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保持沉着冷静。

火车

火车是人们远途出行的主要选择。在火车旅行中,我们可以欣赏窗外的美丽风光,也可以在车厢内随意走动,或坐、或站、或躺,自由随意。

然而,一旦发生危险,你需要更加机敏的身手和充足的安全常识。 碰撞事故,过道最安全

发生事故时,应该马上趴下来,抓住牢固的物体。最好的位置是在过道上面,方便逃离,又预防被车的冲击力抛出受伤。无论你在哪里,一定要低下头,把下巴紧贴在胸前,以预防头部受伤。

发生撞击时,人在座位中

如果火车发生倾斜、摇动、侧翻,而且时间允许时,应该这样做:平躺在地上,面朝下,手抱后脖颈,等候事故发生后,再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

发生撞击时,人在走道里

让自己倒在地上,背部贴地,脚朝火车头的方向;双手抱在脑后;脚顶住任何坚实的东西,膝盖弯曲。

发生撞击时,人在卫生间里

快速地坐在地上,背对着车头的方向。膝盖弯曲,手放在脑后抱着,尽力支撑住身体。

砸窗逃生,窗角最薄弱

车厢连接处是最危险的地方,不宜停留。若车厢起火或车门变形无法打开时,应该将车窗边上的救生锤拿出,打破窗户爬出去。

火车窗是由夹胶的钢化玻璃制成,中间非常坚固。所以应用锤尖敲击车窗4个角的任意1角近窗框位置;手持救生锤,以90度方向锤敲玻璃,如果是带胶层的玻璃,一般情况下不会一次性砸破,在砸碎第一层玻璃后,再向下拉一下,将夹胶膜拉破才行;紧急时可用高跟鞋的鞋跟尖锐部分或其他尖锐坚固的物品。

发生火灾,后部车厢最危险

如果发生火灾,首先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切勿盲目跳车。先尝试将明火扑灭,如果发现火势太大,应利用随身携带的手帕、餐巾纸、衣物等用品堵住口鼻、遮住裸露皮肤,有水或饮料请将手帕、餐巾纸、衣物等浸湿使用。必须顺列车运行方向撤离,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列车在运行中火势是向后部车厢蔓延的。

如果被困车内无法脱身,一定要赶紧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外界,说清楚地点和事故的情况。

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测试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安全仪表功能,工厂验收测试,离线测试,在线测试,测试流程

1 引 言

安全仪表系统 (SIS) 在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1]。人们对SIS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同时, 系统安全功能失效导致的危险也在增加。安全仪表系统作为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需要在危险发生时正确地执行其安全功能[2], 系统投入运行前和运行后严格而有效的测试验证是维持所需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 和保证系统功能安全的关键。虽然IEC61511对安全仪表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给出了相关的指导原则, 但对于安全仪表系统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测试, 尤其对安全仪表功能 (SIF) 器件及系统测试的要求、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等各方面并没有进行详细阐述。

目前, 我国在安全仪表系统测试验证的要求、技术方法与测试流程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刚开始, 现有工程上的安全仪表系统的测试验证基本上采取常规过程控制系统的测试方法进行, 缺乏针对SIS的具体测试技术方法、流程和规范的指导, 测试的要求也不明确, 无法满足SIS的测试要求和整体安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安全管理要求。因此, 研究安全仪表系统投入运行前和运行后各阶段SIF的各部件及系统的具体测试要求、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流程来保证SIS的功能和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笔者阐述了安全仪表系统投入运行前与运行后进行的测试内容和要求, 给出SIF各组成部分的离线测试和在线测试的内容和指导原则, 对实施离线测试和在线测试的流程、测试要求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所提出的系统和部件的测试方法、流程和测试要求等内容可为规划和管理安全仪表系统SIF整体生命周期的测试验证提供有力的指导, 也为安全仪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等各阶段活动提供参考。

2 SIS投入运行前的测试及要求

在SIS安装到企业现场前需要对逻辑演算器和相关软件一起进行测试, 这种测试称为工厂验收测试 (FAT) , 有时也称为集成测试, 目的是确保逻辑演算器及相关软件满足安全要求规范中定义的要求[3], FAT测试可以较容易地将错误尽早地辨识出来进行校正。进行FAT测试前, 需要编制计划确定实施测试的类型、测试用例、测试描述和测试数据、与其他系统或接口的独立性、测试环境和工具、逻辑演算器配置、判断测试完成的测试准则、测试失败时的校正流程、测试人员的资格、测试的地点这几部分。其中, 测试的类型包括黑盒系统功能性测试 (把系统视为一个“黑盒”的测试设计方法, 从而无需使用系统内部结构知识, 有时又称为行为测试、功能性测试、密封盒测试) 、性能测试 (定时、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安全目标和约束) 、环境测试 (EMC、寿命和应力测试) 、接口测试、在各种降级和/或故障模式下的测试、异常状态下的测试、SIS维护和操作手册的应用。对于每一个测试, 应包含所使用测试计划的版本、项目测试的说明、测试活动的日志、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接口等内容。工厂验收测试应该进行建档, 它是整个安全系统文档的一部分, 根据IEC61511-1要求, 应包含测试例子、测试结果、目标和测试标准是否满足等内容。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失败, 则应把失败原因写入文档, 并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安全仪表系统的SIF正式投入使用前, 需要对SIF的部件进行校准测试和性能确认。校准测试设备应出于认可的标准性能组织, 用于对传感器、控制器到终端输出设备整个回路进行满量程的至少三点校准 (5%、50%和95%) , 以防止标定错误。对阀门也应该进行校准测试, 以校验其行程的全开和全闭位置。

SIF中每种类型的部件都应有校准程序。一般来说, 应该使用部件制造商推荐的校准程序。在有额外要求 (如传感器或阀门的响应时间) 以满足SIF的特殊功能时, 在校准过程中这些都应该进行测试。SIF元件校核的程序应验证新近校验的现场传感器与过程的实际读数是合理一致的。表1给出了校验任务的指导方针及校验SIF部件的资源。

3 SIS投入运行后的测试

是否应将SIF作为一个集成系统进行测试或对SIF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测试有不同意见。很多标准中并未要求SIF所有测试必须同时进行。在引入危险物质前, 作为预启动验收测试的集成测试必须进行以确保SIF可实现安全要求规范中所规定的功能。这些未检测到失效的测试是逐步进行还是整体集成进行功能测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失效能被及时发现并进行了校正[4]。通常, 根据SIF的完整性要求安排测试。SIS的不同部分可能要求不同的测试频率, 校验测试的频率与平均失效概率 (PFDavg) 计算时所使用的测试频率一样。

用于发现可能导致SIF失效最主要的手段是离线功能测试, 它是在被保护的过程不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的, 可以验证所有的SIF性能。由于有很多过程的作业周期大于为保障安全完整性要求所进行的测试周期, 而离线测试必须停产, 流程工业中系统停车的成本较高, 启动生产和停产的过程通常又是过程生命周期中危险性最高的阶段。因此, 能在过程运行的情况下, 具备执行在线测试的能力是必需的。无论测试是离线还是在线进行, 都需有一定的方法, 在一定的要求下来实施以确保能以较高的概率检测出可能发生的故障。

每个SIF都应该有具体的书面测试流程, 内容包括:SIF包含的安全功能列表;每个安全功能的设备描述及位置;每个安全功能的功能逻辑;检查程序;校核和测试方法;校核、测试、检查及维护活动的频率;指定可接受的性能限值 (若无指定限值, 为量程±2%偏差) ;若需要的话, 指定测试顺序;指定应该进行测试的人员;指出进行测试时的过程状态;如果SIF逻辑映射在BPCS中, 测试应该显示SIF驱动的终端控制设备;在测试完成后验证SIF的操作状态;内部和外部诊断测试;核对附属服务元件是工作状态的;定义一种方法, 保证测试能够进行并有记录。所有的测试程序都应包含测试的系统, 在流程中每一页中都有页码及修改的日期。在测试流程中应制定维护每一个流程的负责人。

4 安全仪表系统的离线测试

离线测试可对SIS中的每个SIF (包括应用软件、硬件设备及用于在线测试的相关逻辑设备) 进行完整的测试。要将每个SIF及其相关输入、输出及逻辑都辨识出来进行校验, 制定的测试程序要明确每个SIF是如何进行验证的。实现测试所必需的所有装备 (包括具备追踪功能的校准设备等) 都应进行标识和校验。SIS的全面功能测试包含所有的SIF各部分及其动态性能, 如热电偶、变送器、输入周期时间、逻辑周期时间、输出信号周期时间以及所有必需的终端控制单元, 以确保满足性能指标[5]。

确定离线测试如何进行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给出SIF部件进行离线测试的测试内容、方法和流程。

4.1 SIF部件离线测试内容

验证对象为传感器, 测试内容包括检测部分、开关或变送器、布线和逻辑演算器输入模块等;验证对象为逻辑演算器, 测试内容包括与每个输入设备相关的软件和硬件、集成输入、跳变 (trip) 设定点、运行顺序、诊断和计算等;验证对象为最终控制单元, 测试内容包括逻辑演算器输出模块、布线、执行设备 (如继电器) 和影响过程运行的最终控制部分;验证对象为单个SIF和整体系统的功能, 测试内容包括安全参数在某个指定时间内必须动作的响应速度、将SIF输出带入安全状态的手动停止功能、用户实施的诊断、测试后的SIF可操作性。如果SIF元件经过维修或被替换、替代过, 那么校验和测试有所不同。对于现场设备 (如变送器、继电器、开关、阀门等) 要进行校准, 验证开关设定和阀门行程, 同时, 验证SIF修改或替代器件能正确运作, 如所有修复或替代器件输入/输出的功能测试;对从替代传感器到SIF中其他器件信号流的功能性校验;从逻辑演算器到替换阀门的信号流的功能性校验。对于逻辑演算器及I/O模块, 如果逻辑演算器系统包含有内部诊断和报告可以验证器件的可操作性, 那么所替代的逻辑演算器器件其输入至输出的功能测试就不必要。

4.2 各部件的离线测试方法与流程

4.2.1 传感器离线测试方法与流程

利用测量源来模拟传感器的输入和毫安模拟工具模拟传感器的输出来测试传感器。使用模拟测量输入给传感器是最可靠和常用的技术, 可用于测试传感器、连线及接收设备。在输出端使用电流模拟仪器来测试连线与接收设备。

每一个部件离线状态都应进行检查并基于与过程离线状态相应的预期值进行验证。下面给出验证SIF中传感器运行的测试方法和流程, 以测试毫安压力传感器 (传感与变送一体) 为例。利用4~20 mA的信号模拟器通过下面步骤来验证传感器的故障情况, 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

4.2.2 逻辑演算器离线测试方法和流程

当测试逻辑演算器时, 利用SIF特定的功能测试程序, 包括书面流程、逻辑框图、控制线路图、电气控制图表和检查表。通过人为创造故障条件并利用HMI来测试每个SIF以验证其在HMI上的响应, 观察最终控制单元。

利用被测试逻辑设备的PLC编程器及HMI对所编程的逻辑功能进行逐项测试。彻底检查和核对内部的校验用换算系数。通过人工改变输入和输出值来测试量程范围。利用认证的检测仪和PLC来测试每个传感器, 验证PLC获得的测量值经换算是否与检测仪的测量值一致。若两者的差值超过测量范围2%, 则其性能是不可接受的。下面给出复杂逻辑系统的功能测试的流程和要求。

(1) 测试人员要求:只有具备SIS维修资格的人员才可进行该SIS测试工作。

(2) 书面测试流程:如果相关的过程单元没有完全停止工作, 且强制输入和输出用于功能测试工作的一部分, 那么在批准进行逻辑演算器测试工作之前需制定详细步骤的功能测试流程。

(3) 重新激活紧急停车点:所有的SIS点都必须在完成测试任务后恢复。在完成功能测试后, 激活的I/O必须根据主单进行检查, 并将此检查进行记录作为变更管理的依据, 此记录应该与对象的SIS记录一起存档。

(4) SIS系统功能测试依据现场变化和维修。要拿到记录有SIS系统现场变化或修改信息的参考文档, 包含控制流程图、SIS逻辑框图、梯形列表和数据映射字典、SIS示意图。

(5) 当对逻辑演算器软件进行变更时, 所使用的流程应遵循公司指南或以往惯例。

(6) 与主机程序比较:通过使用安全PLC配置站的上传-比较工具功能将逻辑演算器SIS中逻辑程序跟主机内程序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发现程序上的变化而只有计划性的修改, 那么不需要对现有未变的SIS逻辑进行输入-输出功能检查。

(7) 程序比较列表:打印出程序比较列表并将其与传感器和过程执行器的功能检查的文档一起备案。

(8) 功能检查:SIS逻辑的任何改动都需要进行功能性检查, 检查流程为:通过通讯模块将逻辑器中的数字量和模拟值输入读取到BPCS, 在BPCS操作工作站上进行监测。在PLC逻辑中的信号以及由逻辑演算器接收到的任何输入信号并不能直接输入到BPCS时, 将安全PLC配置计算机连接到逻辑器。当模拟输入现场值范围改变时, 安全PLC配置计算机用于校验正确的SIS程序值。为功能性检查与SIS变化相关的模拟和数字输入, 确认PLC逻辑能正确读取数字输入状态和0%、50%及100%的模拟输入信号值;任何一个输入点都不禁止, 除非需要禁止一个不需要的停车功能。为功能性检查SIS变更相关的数字或模拟输出需激励一个逻辑输入信号使得其输出值发生状态变化或产生一个已知模拟值, 或者是禁止相关的输出寄存器并输入一个强迫值, 输出设备响应必须进行现场确认。

(9) SIS所有的停车操作和预警以及与变化逻辑相关的优先跳变指示应该进行验证。

(10) 在测试任务完成后, 所有的功能测试检查期间所禁止的点都应该回到允许状态。

(11) 存在任何逻辑变更等情况必须记录建档。

(12) 周期性功能测试包括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要求、批准计划、记录功能测试、进行缺陷校正和填写缺陷报告。

4.2.3 终端控制单元的离线测试

SIF阀门的测试应确定阀门是否能满足安全要求规范中提供的功能要求。通过人工打开 (或关闭) 阀门或单独启动 (或停止) 电机的测试需重复两、三次, 以保证阀门能正确动作。通过人工改变线性控制装置如控制阀的输出值, 观测HMI的反馈值和设备本身来观察设备的响应。记录HMI每个阀门现场的反应和在HMI的显示值。除了满行程测试之外, 有些情况下, 阀门测试涉及到泄漏测试, 这时对阀门的最大泄漏速率有规定。如果阀门行程速度很重要, 则需测试确定并记录行程所需时间。行程时间应包括从输出信号变化到阀门位置变化的时间, 而不仅仅是阀门行程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4.2.4 人机交互界面 (HMI) 离线测试

所有人机交互界面上的SIF变量的显示, 无论是操作员站的显示还是面板上的灯, 都应按变量逐个进行核实。测试过程中应对过程变量的正常范围、预报警及跳变点的设置以及其他变量信息进行验证和存档。应分别记录测试前 (as found) 值和测试后 (as left) 值。只要提供SIF的信息, 应对所有显示界面的标识和访问控制进行验证。如果HMI用于SIF的启动输出功能或者人工停车功能, 则该功能也应进行测试。

4.2.5 通信的离线测试

对所有与其他系统 (如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的通信均应进行测试, 以验证来自SIF的数据和信息能正确传输到其他系统。所有传输的信息除了与SIF上的信息相比外, 还都应将所发送的信息与接收到的及系统中显示的信息进行比较。应该对阻止BPCS操作员站的信息传输给SIF逻辑演算器的安全措施, 尤其是用于防止对SIF应用软件进行非法更改的措施进行验证。在BPCS操作员站对SIF中的逻辑进行更改测试, 以验证其不可更改性。防止来自配置站对逻辑的改变的安全措施也需进行测试, 如果必须通过配置站对逻辑进行更改, 则需验证其他可编程电子系统 (PES) 不可以执行该功能。如果使用了密码保护技术, 测试确保其不能轻易的被一般黑客软件所破解。

4.3 SIF离线测试的最后流程

在测试完后应确认所有的输入、输出及逻辑均处在正确状态, 如去掉所有的旁路和跨接等, 将所有的终端控制单元恢复到预启动的位置, 准备好系统的启动。通过比较每个SIF的检查表单, 验证任何用作旁路的临时跨接都处于正常状态。对逻辑演算器和SIF部件进行最后的检验, 目的是保证所有的SIF工作均已完成, 系统能安全恢复到正常运行。检验应该包括:核实所有的警报都被清除;核实所有被识别的问题和故障已经被标明;检查任何被代替的元件和设备, 以确保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核实所有的开关和手动开关都处在合适的位置上;查看所有SIF的压力和设备测量计, 确保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查看配管、管线终端和连线以保证其是安全的。这可能包括用力拉来测试接线端状况;在过程处于非作业状态时, 核实所有的终端控制单元均处在正确的位置;核实所有的仪表气源提供调节器均处在其合适的设置状态下;核实现场功能箱和外壳是牢固的, 能抵挡天气造成的影响;核实所有的导线管和导线管进出板是牢固不受天气影响的;核实所有的从过程主阀门到传感器和开关是打开状态, 所有泄压阀是关闭的。

5 SIF的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若不能正确实施, 很可能造成过程扰动或无意间关闭系统。因此, 为保证在线测试能顺利进行, 在线测试必须有详细周密的计划、设计和程序。SIF的在线测试对过程和测试人员都会造成压力, 有必要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 运用已验证的方法来实施在线测试, 务必在不影响过程安全的情况下完成。任何用于在线测试而安装的设备如旁路或测量仪器都应在其测试过程中与相关的逻辑一起进行彻底的测试。一旦输入或输出被旁路, 专门负责控制系统的操作者应该运用与SIF独立的方法持续监控该过程。倘若测试中, 过程要求遇到过程响应, 操作者应该能够人工执行SIF或者其他所安装系统的停车。一旦手动控制阀打开或关闭, 专门的现场操作员应能够在过程要求响应时迅速打开或关闭隔断阀门。所有在线测试之前, 操作者必须完全理解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停车要求时, 能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测试过程中遇到意外时, 涉及SIF在线测试的所有人员都应该知道如何处理。

5.1 SIS在线测试准备

在线测试之前, 需对将要进行的测试进行评估。由对过程和SIF熟悉的仪表人员、电气工、操作工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测试组来实施测试, 测试前至少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5]:

(1) 告知接班的操作员, SIF系统是要进行测试还是正常工作;

(2) 审查SIF系统的描述;

(3) 审查安全仪表系统的测试程序;

(4) 讨论在线测试是否影响其他系统如BPCS、报警或其他的SIF;

(5) 讨论工作范围, 究竟检查什么?是流量、压力、温度还是液位等;

(6) 讨论当激活报警时, 技术人员应该如何通知操作者;

(7) 讨论当系统旁路时, 哪些设备将不再起作用;

(8) 审查测试过程中需要特殊预防措施的操作;

(9) 讨论在进行测试的输入处于旁路时, 如果未经计划的SIF发生, 应采取怎样的操作及维护措施;

(10) 讨论在旁路存在的情况下, 如果操作者必须启动SIF, 应采取什么样的操作及维护措施;

(11) 讨论应采取什么程序以保证一旦SIF测试完成, SIF将恢复到工作状态, 如自动校核、各自审查等。

5.2 SIS各部件的在线测试

5.2.1 传感器的在线测试

需要在线测试的过程传感器在安装时, 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冗余使得在测试一个传感器时, 另一个仍然能够进行必要的测量。如果过程生产的可靠性要求高, 应使用2oo2或2oo3表决型传感器。然后, 设计者再确定是否使用旁路以便于测试。对于2oo2或2oo3表决型传感器, 测试时可不必旁路。当使用在线诊断来检测传感器失效时, 设计者应确定阈值逻辑是否会发生改变。例如, 如果失效传感器表决结果是进行停车, SIF的逻辑可能从2oo3表决降低到1oo2表决。相反的, 如果失效传感器表决脱离停车状态, 它将从2oo3表决降低到2oo2表决。如果传感器是1oo2结构, 则必须有旁路, 使得每个传感器能在线测试, 同时保持其他传感器的测量性能。在这种测试中, 逻辑将降低到1oo1, 这是比1oo2更低的SIF。在测试中应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 以保证不影响安全。

传感器的测试频率可以高于或低于SIF部件的测试频率, 这取决于部件的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平均失效前时间) 及表决配置。模拟传感器是以冗余配置方式安装的, 模拟信号的比较和信号偏离的报警可提供诊断使得单个传感器的测试间隔可适当延长。当产生偏离报警时, 应进行传感器的测试和核对。

5.2.2 逻辑演算器的测试

不建议在过程处于运行状态时进行逻辑演算器的在线测试。逻辑演算器是SIF中典型的最可靠部分, 经过系统投入运行前的FAT测试或离线测试后, 一般没必要对逻辑演算器进行在线测试, 除非逻辑演算器中的逻辑发生更改。当逻辑发生改变时, 逻辑演算器也应该在SIF投入运行之前, 重新进行测试。

5.2.3 终端控制单元的在线测试

终端控制单元的在线测试是SIF相关测试中最为困难的。如果测试进行的不合理, 任何阀门的在线测试均可导致过程中断。阀门测试可利用过程旁路, 实施全部行程或部分行程测试以检查阀门的动作情况。无论是使用单一还是冗余的阀门, 在线测试需要附加的设计要求, 如全流量旁路、部分行程测试设备、测试装置等。任何阀门测试均应进行评估, 以确定在测试中检测什么故障模式。对于部分行程测试阀门, 其不能确定阀门是否能完成全开或全闭功能, 这只能通过全部行程测试来确定。

5.2.4 人机接口的在线测试

HMI的在线测试只有在对操作者提供的信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任何显示给操作者关于SIF状态的信息发生改变时, 都应进行测试, 以验证其合适性。在过程正常运行情况下, 只要HMI显示屏幕自身故障, 就应该进行测试, 这种故障常常是由于输入或是显示器器件本身引起。当修理完后替换为新HMI, 原有的SIF中所指定的HMI的所有特性均应进行测试。

5.2.5 通信测试

SIF及其他系统的通信应与逻辑演算器同时进行测试。在有任何通信故障指示的时候, 也要进行通信测试。如果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对SIF的安全完整性有影响, 应使用包括在完整性评价中的测试间隔。任何通信连线的在线测试都不应降低SIF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从SIF到其他任何系统的通讯发生改变时, 都应进行测试。不建议当SIF还在给过程提供保护时对通讯进行变动, 因为这些变动会导致SIF的细微故障或造成程序错误, 而这些故障可能使得SIF无法执行其功能[6]。

6 结 论

(1) 安全仪表系统是工业安全防护层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是减少生产事故、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在SIS投入运行前和投入运行后, 科学、合理地做好测试验证工作是保证安全仪表系统满足安全要求规格, 维持所需安全完整性等级, 实现其功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7]。研究安全仪表系统的测试要求、流程与相关的技术方法是科学实施SIS整体生命周期功能安全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检测和安全监控水平至关重要。

(2) 确定安全仪表系统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工厂验收测试的内容和要求, 并依据所编制计划执行集成测试, 对SIF的部件进行校准测试和性能确认, 是SIS投入运行前一项重要测试工作。采用何种测试技术方法, 明确离线测试的内容、在线测试的准备和要求, 以及SIS系统的传感器、逻辑演算器、终端控制单元、人机接口和安全总线通信等各组成部分在线测试和离线测试的流程和技术方法, 对于指导安全仪表系统的SIF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如何衡量功能测试的价值与实施测试所需的花费往往是影响是否进行测试的决策主因。有效的安全测试受本地条件的影响很大, 危险、资源甚至现场的情况都会相差很大。但不管测试方案如何使用, 都必须非常的实际, 要求测试在保障SIF的安全等级的同时, 尽量地的减少维修和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战平.安全仪表系统在长北气田的应用与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 28 (2) :117-120.

[2]方来华, 吴宗之, 等.安全仪表系统的开发与要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4) :159-168.

[3]IEC61511-1~3.Functional Safety-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S].2004.

[4]IEC61508-1~6.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S].2000.

[5]ISA-TR84.00.03, Guidance for Testing of Process Sector 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s (SIF) Implemented as or Within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SIS) [S].ISA-The Instrumentation, System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2002.

[6]方来华, 吴宗之, 刘骥.安全相关控制系统中的安全总线分析和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7, 34 (1) :1-6.

安全教育测试总结 第5篇

生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泰山。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我校的安全教育,按照县、校要求,我们九年级于1月16至17日进行了安全教育测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测试方案

本次安全测试试题分为单项选择,判断题,以及填空题。内容涵盖了和中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同时题型方便学生快速完成,并容易掌握。测试时间30分钟。

二、测试情况

本次测试从元月16日开始,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进行了测试,17日全部结束。参加测试的学生共有73名,测试结果A级8名,占测试人数的10%;B级11名,占测试人数的15%;C级51名,占测试人数的54%;D级为3名,占测试人数的5%。

三、成绩和不足

这次安全知识测试,学校、年级组织及时,教师、班主任、学生参与率高。测试中,所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完成度较高。

1、大部分学生能快速完成测试,能够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日常安全生活。

2、部分学生对于部分安全知识了解不清楚,有含糊现象。

3、极少数学生对于完成安全教育的测试试题较为吃力,安全意识不够重视。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感到安全教育需要警钟长鸣,还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给予重视,另外,个别笔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却口试成绩不理想,也告诫我们,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让生命在安全的直线上绽放生命的光彩。

安全测试工具 第6篇

此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工作是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局2012年度工作计划的部署,为全面了解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情况、做好中哈第二次边境地区无线电频率协调会提供技术储备。工作由新疆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牵头,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新疆电信等各家公司,同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联合组成的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组进行的。此次测试任务难度大、要求高,通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前期准备充分

测试前的周密保障,为测试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了解新疆当地电磁环境状况以及无线电管理和监测方法,确保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工作人员会同新疆无线电测试人员在开展测试前,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协调保障工作。

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到达伊犁后就立即跟随测试组来到了新疆阔尔克无线电培训中心,首先对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下发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重点对测试方法展开了交流。会后,技术人员在阔尔克无线电培训中心广场按照测试方案制定的步骤做了认真仔细的预测,对携带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校准、比对,对移动监测车测试系统自身产生的假信号进行了鉴别,对测试方法、步骤、细节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8月15日,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还参加了由新疆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召开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会议”。会上,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郭玉峰简述了本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各单位做好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好本次测试数据记录、存储、分析工作,力争准确、详实、有效地掌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情况;自治区监测站副科长王东晓依据《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就本次测试的测试设备、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报告进行了讲解,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确保了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结果的精准性。通过阔尔克培训中心的预演练和在奎屯市专门组织的培训,使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此次测试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测试工作圆满完成

测试组根据《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于8月13-26日在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和昭苏格登碑、阿拉山口边防一连、阿拉山口287高地、玉科克瞭望所、巴克图口岸、塔斯提边防哨所、吉木乃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共10个测试点,涉及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四个地州开展电磁环境测试,主要目的是摸清上述地州沿边境及口岸电磁环境状况、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掌握越境信号和无线电干扰(我方、哈方)情况,建立较完整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基础数据。

整个测试分为4个组,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参加了中哈边境第一组的测试工作,该组由伊犁州无线电管理局、伊犁军分区、巴州无线电管理局、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和伊犁州三家通信运营企业组成,共20人,主要在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和昭苏格登碑开展测试。

测试工作分为白天测试和夜间测试,白天测试公众移动通信业务频率,夜间测试广播电视业务频率。测试工作异常艰苦,工作人员必须克服昼夜温差大、狂风肆虐、尘土飞扬、交通环境恶劣等带来的困难,全神贯注地监测每一个测试频段,仔细地甄别每一个频率,分辨是合法用户还是违规设台,是中方信息还是哈方信息。

根据测试任务的要求,小组成员积极配合,认真测试、记录、分析数据,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终于完成了首站霍尔果斯口岸的测试任务。第二天上午8点至第三日凌晨,工作人员经过21小时的奋战,结束了都拉塔测试工作。由于第三个测试点昭苏县格登碑距伊宁市有240公里,测试组沿险峻的伊昭公路,经过近4个小时的行程安全抵达了昭苏县格登碑,经过短暂休整后立即投入到测试工作中。

经过三天的努力,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所在的第一测试组行驶近3000公里,测试30多个小时,收集、测量和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广播电视信号和公众移动通信业务信号,存储频谱图251张,音频文件52个,国、内外无线电频率251个(其中国外无线电频率59个),较圆满地完成了3个测试点的电磁环境测试工作。

电动工具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的研制 第7篇

电动工具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进行作业的手持或可移动的机械化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等特点。常用的电动工具包括冲击电钻、电动螺丝刀、电扳手、电喷枪、电动拉铆枪等,由于电动工具具有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铁道建设、农牧业、木材加工等领域。

电动工具的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包括耐压、对地绝缘电阻、低压启动、额压空载电流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检测仪器均只能检测单项,即检测一个产品需要使用四台不同仪器。国内电动工具生产厂家基本上采用分别测试的方法,一般需要四台仪器,甚至四个不同人员检测,严重浪费了生产厂家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部分外资厂已经采用四合一的测试方式,在人力、物力的利用效率方面远远大于国内企业。研制一种综合测试仪器,将四项内容合并在一台仪器上检测,不仅节省了设备成本,更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了资金占用率。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人工支出及设备闲置率是提高效率、减小制造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1,2]。

2 系统结构

电动工具安全性能测试机主要完成对电动工具的绝缘、耐压、低速及运转电流和电压的测试,内部包括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电流表、电压表,通过PLC进行集成控制,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者只需将待测的电动工具放在测试区,把电动工具插在相应的测试插孔上,在操作面板上按按钮即可进行测试[3]。

电动工具对地绝缘也是电动工具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一项。本机采用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智能型程控式绝缘电阻测试仪。采用微电脑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实时显示测试电阻值和电压值,并具有软件校准功能,配备PLC所需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并可选配RS232C接口,可方便地与计算机或PLC组成综合测试系统。可通过设置阻值上限、下限报警值来确定产品的合格与否。如图3,PLC可通过绝缘测试仪的接口可以对绝缘测试仪进行控制,并获得产品的测试结果。

耐压测试仪采用全数显形式,测试电压能精确调节、漏电流测试时间均为数字显示。漏电流为0.1~20mA,可根据不同安全标准和用户不同需求连续任意设定,测试时间精度提高到±1%以上,测试范围可达到99s。可通过漏电流反映被测产品漏电流的实际值,来比较同类产品不同批次或不同厂家产品中的耐压好坏程度,确保产品安全性能的万无一失。

耐压测试仪是由高压升压回路、漏电流检测回路、指示仪表组成,高压升压回路能够调整输出需要的实验电压;漏电流检测回路可以设定击穿(保护)电流;指示仪表能够直接读出实验电压值和漏电流值(或设定击穿电流值)。样品在要求的试验电压作用下达到规定的时间,仪器会自动或手动切断试验电压;一旦出现击穿,漏电流超过设定的击穿(保护)电流,也能够自动切断输出电压,并同时报警,以确定样品能否承受规定的绝缘强度试验。一般情况下漏电流报警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IZ──漏电流报警值,A;

U──试验电压,V;

R──允许最小绝缘电阻值,Ω;

Kp──动作系数,一般取1.2~1.5。

如图4所示,电动工具综合性能测试仪通过显示面板实时显示测试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并能够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报警。

3 实验

如图5所示,连接好电动工具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的电源和气源,以及地线。把电动工具放在实验台上,把电动工具的电源插头插在相应的插孔上,便可进行安全性能的测试。

本实验通过对两种合格电动工具进行安全性能测试,通过如图6所示的测试过程来验证综合测试仪的功能。对手电钻和角磨机2种电动工具进行测试,采用的样机参数如下:

手电钻:型号为BOSCH GSB10RE,基本参数为220V,50Hz,2.4A,500W,2600r/min;

角磨机:型号为BOSCH GWS6-100,基本参数为220V,50Hz,3.0A,670W,11000r/min。

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能够测试出手电钻和角磨机等电动工具的耐压、绝缘性能,以及低压运转和空载运转的主要参数,准确验证电动工具的综合安全性能。

4 结语

本文的电动工具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包括耐压、对地绝缘电阻、低压运转、空载电流四个项目,把四个不同的检测项目综合在一台仪器上进行检测,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耐压测试时采用升降台检测方式,有效地保护了测试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各种仪器仪表和辅助电器和机械元器件,通过优化设计使布置合理,操作方便,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优越的测试性能,可作为电动工具生产厂家出厂检测的质检工具。

摘要:针对电动工具安全性能的综合测试仪进行开发和研制。阐述了电动工具综合测试仪系统结构的设计过程,介绍了电动工具的绝缘、耐压、低压启动及额压空载运转等测试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电动工具,安全性能,综合测试

参考文献

[1]王克玉,许黎明,胡德金,等.旋转类电动工具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机械制造,2003(6):47-50.

[2]沈晓安.电动工具计算机辅助综合性能测试系统[J].机电工程,2003(4):18-20.

软件安全测试方法探讨 第8篇

软件安全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单机时代, 安全问题主要是操作系统容易感染病毒等, 应用程序软件的安全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软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使得软件安全性测试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避免因为软件应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软件安全测试的主要目的, 因此, 研究软件安全的测试方法对于软件安全测试工作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对于保证软件本身的安全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1 软件安全测试

软件安全测试是指验证软件的安全等级和识别潜在安全性缺陷及确定软件安全目前是否能够与软件的预期安全构想一致的过程。软件安全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检测出软件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从而对软件具有的潜在故障进行修正。软件安全测试的思路是用相对较少的测试用例来进行较大规模的软件检测覆盖, 是高效率的发现软件存在问题的方法。软件的安全测试是一种有效查找程序错误的手段, 软件安全测试的方法通常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静态安全测试, 就是通过对源代码进行安全扫描, 根据程序中语义、数据流、控制流等信息与其特有的软件安全规则库进行匹配, 从而在代码中找出潜在的安全漏洞。静态的源代码安全测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在编码阶段就找出所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代码, 从而使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早期就解决软件潜在的安全问题。动态安全测试是使用自动化工具或者人工的方法模拟黑客的输入, 对应用系统进行攻击性测试, 从中找出软件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这种测试的特点是真实有效, 缺点是模拟的测试数据只能到达有限的测试点, 覆盖率较低[1]。

2 软件安全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软件安全测试所包括的环节有:渗透测试、功能测试、验证等, 软件安全测试的软件安全问题与普遍的软件缺陷有一些不同, 软件安全测试注重的是软件功能不预期的, 不是软件功能所预期的。做好软件安全性测试的必要条件是:一要充分了解软件安全漏洞, 二要评估安全风险, 三要拥有高效的软件安全测试技术和工具。针对目标检测软件所具有的特点和需求,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选择适合此情况的软件检测技术与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求和确定高效的安全测试计划。与此同时, 在执行软件安全测试计划时, 要根据测试人员的实际情况, 不但要配备软件安全分析的专门人员, 而且需要配备对目标软件系统情况熟悉并且还是目标软件系统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软件安全测试的计划中, 多方面的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软件安全测试计划。

执行软件安全测试计划时, 需求级、系统级、代码级的分析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测试目标软件的规模较大, 软件结构设计方面的分析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实际的目标软件分析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求筛选高效的分析技术,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仿真环境与分析工具来协助测试工作也是可行的。根据软件安全检测的情况来看, 测试过程是系统化的过程, 无法使用简单的测试方法解决一个系统的安全测试问题, 所以在实际的软件安全测试过程中, 选择高效合理的安全测试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

当对软件做完安全性测试后,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安全程度呢? 需要建立对测试后的软件安全性评估机制,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1) 软件安全性缺陷数据评估

如果发现软件的安全性缺陷和漏洞越多, 可能遗留的缺陷也越多。进行这类评估时, 必须建立基线数据作为参照, 否则评估起来没有依据就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

(2) 采用漏洞植入法来对软件进行评估

漏洞植入法和可靠性测试里的故障插入测试原理相同, 只不过是在被测试的软件里插入一些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采用漏洞植入法时, 首先让不参加安全测试的特定人员在软件中预先植入一定数量的漏洞, 最后测试完后看有多少植入的漏洞被发现, 以此来评估软件的安全性测试做得到位。

3 软件安全测试的步骤

软件安全检测通常采用的步骤如图1所示: 先进行模块测试, 也叫做单元测试, 该测试针对的是软件设计中的最小单位所进行的安全检测, 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 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模块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系统所属的各个模块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集成测试则是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 主要针对和设计有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系统测试是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 与其它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目的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及确认软件能否实现预其的功能。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 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整、正确。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

4 软件安全测试的主要方法

软件安全测试的主要方法如图2所示:

(1) 语法测试。该测试方法是根据被测试软件的功能接口的语法确定软件的测试输入, 根据这种方法来测试软件对于不同类型输入的反映情况。使用此种方式进行测试的程序是:对软件接口的语言进行识别, 定义语言的语法, 在以语法为基础产生测试用例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测。

(2) 基于属性的测试。这种软件安全检测方法是 :确认软件安全编程规则 , 将确认的编程规则编码作为安全属性来进行验证, 验证系统程序的代码有没有遵守这些规则。该检测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分析安全漏洞的交互性和扩展性。

(3) 形式化安全测试。该方法是先确定软件的数学模型 , 然后通过形式规格说明语言支持提供形式化规格说明。一般使用的形式规格语言有基于模型的语言、基于行为的语言、基于有限状态的语言, 有定理证明与模型检测两种形式化安全测试方式。

(4) 基于故障注入的安全性测试。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故障分析树来进行, 故障树分析法使用系统最不该发生的时间作为顶端事件, 通过寻找导致事故发生可能的中间事件与底端事件, 使用合理的逻辑门符号将顶端事件、中间事件、底端事件构成连接, 构成故障树。这种方法可以明显提升检测自动化程度, 是效率较高的安全检测方法。

(5) 模糊测试。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基于白盒的模糊测试 , 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模糊测试技术的改进。

(6) 基于模型的安全功能测试。这种方法是对软件的行为与结构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构造测试模型, 然后以测试模型为基础生成检测用例, 对软件进行安全测试。用得较多的模型安全功能测试方法有:有限状态机、马尔可夫链等。

5 结束语

软件安全检测是信息安全体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软件安全检测对软件应用来说是其发展与应用的必然环节, 测试方法越来越丰富多彩, 其针对性也更强, 根据软件安全测试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软件测试方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蒋廷耀, 王训宇, 马凯, 关国翔.软件安全测试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11:43-46.

[2]陈璇.浅谈关于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56-57.

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技术的研究 第9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随着人们业务需求的不断拓展, 信息系统的功能也不断庞大, 设计的模块也越来越多, 这就使得人们对信息系统的正常完整的运行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系统开发伊始, 人们便希望通过某种方法和技术将开发的信息系统能够正确无误地投入到生产环境中, 此时软件测试应运而生。软件测试的的种类有很多, 最常见的应用最早的是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测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 功能测试的方法、技术以及策略等都已经趋于成熟, 而信息系统的结构不断复杂、功能不断繁多, 使得其他方面的需求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例如信息系统在实现软件功能时是否快速地正确地响应, 是否能够保证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安全等, 所以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逐渐成为主流的测试技术应用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所以对于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技术的研究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来说, 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安全测试的主要框架

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 需要有良好的测试框架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开展安全测试, 很好地认识安全测试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如下图所示, 为信息系统安全测试的主要应用框架[2]示意图。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需要一个完整的安全测试体系框架来支撑, 对待交付的新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测试策略, 从而指导安全测试的过程以及安全测试实践。在此基础上, 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需要有测试标准, 即对测试的内容以及缺陷的定位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同时需要对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知识点和软件测试方法的深入了解, 并且掌握当前最流行的安全测试工具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最后, 根据制定的安全测试策略以及掌握的安全测试知识, 就可以根据信息系统的基本需求中的关于安全问题的描述开展安全测试。整体来看, 安全测试与普通的软件测试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在测试技术或测试工具上有不同, 所以对于一个熟悉软件测试的人员来说, 开展安全测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软件安全技术以及软件安全测试技术的知识。

3 安全测试技术及其原理

软件安全测试技术大体上包含两部分, 第一就是静态测试, 第二就是动态测试。简单来说, 静态测试就是不实际运行被测信息系统, 直接对软件的代码、文档等进行测试, 而动态测试则要运行被测系统, 然后按照相应的方法去对被测信息系统执行相应的操作, 最后将被测信息系统得出的结果与期望的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与期望结果相同, 则说明被测系统符合信息系统规格需求描述, 如果不符合, 则说明被测信息系统存在缺陷。

(1) 静态分析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的静态测试[1], 主要是采用静态分析技术, 对信息系统的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常见的静态分析方法有对数据流的分析方法、控制流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配置分析方法。其中数据流分析方法就是跟踪代码的数据传递过程, 深入跟踪并分析数据的声明、定义、赋值、使用、消亡等过程, 然后判断哪些数据在数据的声明周期中是否被外部的输入或用户操作或其他非法操作感染, 并被传递到那个函数等, 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 从而识别SQL注入、命令注入等安全漏洞。控制流分析方法则是对代码的程序操作流程或者代码的执行顺序进行分析, 判断整个代码是否出现恶意跳转或者非法路径操作, 从而识别代码中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语义分析方法则是对代码的各种函数或者其他API进行分析, 判断程序内部是否可能出现安全漏洞, 该方法主要识别系统的缓冲区溢出等主要安全问题。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对代码的程序结构、函数的构建方式等进行判断识别, 从而发现可能潜在的安全漏洞。配置分析方法则是对主要的配置文件、配置规则等进行分析来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2) 渗透测试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动态测试则是渗透测试, 该测试技术属于黑盒测试的范畴, 即在不了解信息系统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的情况下, 按照网络黑客攻击信息系统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检测, 从而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渗透测试针对不同的安全漏洞采用的测试方法有所不同, 以SQL注入为例, 采用渗透测试的方法就有很多。首先,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渗透测试, 要验证信息系统所有的输入点, 包括常见的get, post, Cookie以及其他的URL地址的http请求;然后使用常见的SQL对字符串的引用符合、语句分割符号以及注释符号, 配合SQL关键子And或者Or来构建SQL注入字符, 从而构成了能够注入SQL信息的URL请求。在构建注入请求时, 要保证整个URL的有效性, 包括输入合法的判断以及长度是否越界的判断。此外, 还可以使用Union操作符伪造查询请求或使用数据库存储过程进行盲注来对信息系统的SQL注入漏洞进行测试。

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由很多, 测试方法也大同小异, 但是通过手工测试的方法来开展安全测试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此时可以通过工具来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测试。惠普的Web Inspect是商业的非常有效的渗透测试工具, 可以自动地对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各种安全漏洞进行扫描, 并生成专业的测试包括, 从而实现安全测试的过程。

4 总结

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了对代码的静态分析技术以及对系统的渗透测试技术, 依照两个测试技术, 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并对潜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报告, 最后通过开发人员修复安全漏洞, 最终完成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春喜, 欧阳劲松.系统功能安全测试技术研究[J].自动化仪表, 2006 (S1) .

[2]江常青, 邹琪, 林家骏.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框架[J].计算机工程, 2008 (02) .

安全关键软件测试设计方法 第10篇

软件测试质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设计的好坏。不论测试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有多高, 软件测试过程执行得如何好, 如果没有通过合适数量和质量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其最终的软件测试结果质量都是难以保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软件测试设计是软件测试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由于软件测试对象的多样化和测试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软件测试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了测试的多分支理论。安全关键软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被研究是近年才开始的。传统的软件测试技术不能完全胜任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 必须研究适合安全关键软件特点的新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策略。文章依据安全关键软件测试的相关理论, 并结合实际测试经验, 制定一种行之有效的测试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开展测试执行工作奠定基础。

ISO08402 (1994) 中对安全性定义为:将伤害或损坏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当软件与硬件相互作用时, 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人员的生命危险、或造成不可接受的资源损失时, 就涉及到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安全关键软件包括那些能导致危险或控制危险的软件, 还包括所有能够影响那些危险软件的软件。

2 测试设计原则

2.1 基于需求的原则

应按照测试级别的不同要求, 设计测试用例。例如, 单元测试依据详细设计说明, 部件测试依据概要设计说明, 配置项测试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系统测试依据用户需求 (系统/子系统设计说明、软件开发任务书等) 。

2.2 基于方法的原则

应明确所采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达到不同的测试充分性要求, 应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 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功能图等方法。

2.3 兼顾完整性和效率的原则

测试用例集应兼顾测试的完整性和测试的效率;每个测试用例的内容应完整, 具有可操作性。

2.4 执行的可重复性原则

应保证测试用例执行的可重复性。

3 测试设计基本思路

在软件测试中, 测试结果要受到需求的详细程度、测试条件、软件的性能指标、编程语言以及测试人员素质的影响。因此,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考虑的因素要比较全面, 大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 深入理解软件任务书和需求所规定的功能、性能, 搞清楚软件运行的环境和性能指标要求;

2) 由于实际运行环境可能对被测软件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 应事前与软件设计人员进行多次交流, 详细了解软件实际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以及软件某些功能设计的出发思想, 了解软件设计的基础, 确立软件测试的侧重点, 使设计出的测试用例更符合实际情况;

3) 要对照软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认真阅读软件的文本, 了解软件的结构、流程和软件的各功能模块;

4) 根据软件运行的环境要求和现有的条件确定测试设备, 拟定可行的测试计划。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分解;

5) 针对划分出的每个功能, 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确定输入条件, 并根据所使用的设备和需求提出的技术指标, 提出在不同输入条件下会产生的预期输出域值, 规定偏差要求;

6) 对典型故障、时间特性、干扰条件状态和中断安全性等特定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4 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设计

依据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结合实际测试经验, 确定安全关键软件测试设计应包含的类型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安全关键软件由于其所处运行环境和所要完成任务的特殊性, 与一般应用软件相比, 还有一些自身特性。下面对安全关键软件的特点进行分析:

1) 安全关键软件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

2) 安全关键软件多用于需求所指定的安全关键系统工作, 具有极强的应用领域;

3) 安全关键软件一般运行于专门设计的硬件环境中, 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硬件操作信息。可能需要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进行控制, 也可能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接口或总线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4) 安全关键软件有时需要对所处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 要求实时地得出计算结果, 不能延迟。也就是说, 安全关键软件的正确性不仅由功能和行为特性决定, 还依赖于时间特性;

5) 安全关键软件担负特殊的任务, 进度要求非要严格。

按照安全关键软件的特点建立的测试设计过程, 如图2所示。

在某型软件的一个关键模块测试中, 选取了功能、性能、接口、人机界面和强度共五个类型, 使用本文的设计方法与通用设计方法结果对比见表1。其中性能、接口和强度测试结果没有变化, 效率提高主要在功能和人机界面测试用例的复用上, 通过比较结果数据, 综合计算工作人时后, 可知使用本文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效率7.96%。

5 结语

软件测试设计是软件测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只有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测试用例, 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错误与失效。安全关键软件的测试设计比普通软件的测试设计更加复杂, 需要测试人员细致耐心的分析研究, 来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Cem Kaner等著.王峰等译.计算机软件测试 (第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崔天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及复用研究[J].电脑学习, 2010 (3) :104-105.

[3]崔天意.软件测试分析方法研究[J].信息化研究, 2010 (6) :11-13.

关于未来交通工具安全系统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交通安全问题

安全系统被动安全安全带

一、交通工具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前两年,交通事故频发、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不仅造成了人员的死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给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中国交管部门进行了严厉的查惩制度。据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透露,2011年9月份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9月份,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1 9471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7442起,造成5138人死亡、1921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亿元。

现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因素导致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国民人口基数大,城市道路建设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而且国产车辆技术、国家法规、国民教育和社会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下面具体阐述关于引起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1、交通参与者基数庞杂,安全意识淡薄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日益频发,与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关系非常密切。交通工具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乘客是构成交通参与者的主要人群。对于交通工具驾驶人来说,我国驾驶员人数庞大,增长迅速,从而导致驾驶员的素质差距大。同时,交通事故大量存在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些驾驶员驾驶车辆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的频繁发生。

骑自行车、电动车、人力三轮等驾驶人构成了主要参与道路交通的非机动车驾驶人。他们大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乱闯红灯、骑车带人、抢行横穿马路,不仅扰乱交通公共秩序,危及人身安全,而且也酿成很多重大交通事故。

行人和乘客也是参与交通的主要人群,这类人群数量广,灵活性大,有些人可能为了少走一段路,去抄近路或是翻越栏杆等,他们的行为同样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重要因素。

2、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飞速,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设计规划缺陷

城市公共道路作为交通中的基础设施,对交通安全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现今,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公共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在设计规划上缺乏重视,不能很好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能紧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交通公共道路资源浪费、交通拥挤、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现象普遍存在、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公共道路的质量不高,很多刚修建的新公路,使用不了多久路面就会凹凸不平,需要重新修整,造成财产及车辆设备等资源的大量浪费。

另外,交通公共道路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很多交通公共道路根本不符合交通公共道路标准。许多城市道路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设计就开工建设,导致道路设置很不合理,在道路分布、道路景观、行车道宽度等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考虑,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和交通控制设施设备不健全。

3、交通车辆良莠不齐,技术安全性能较差

我国交通车辆种类庞杂。因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差距大,大部分人购车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所以交通工具安全配置水平大都偏低。尤其是经济型交通车辆安全配置上很少应用安全气囊、车轮驱动力控制、电子稳定装置、倒车雷达、防撞等安全装置。另外一个因素是我国车辆安全标准规范不健全,存在规范盲点。

造成交通车辆安全性能差的第二个因素是我国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一些交通工具在设计时缺少安全上的考虑。同时,相关部门对车辆的监管不严格,存在一些购买淘汰的、已接近报废的车辆的人群,还有一些擅自改变车辆的构造和用途的人。社会上存在大量报废车、无牌无证车、非法拼组装车违法上路行驶,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系统。

二、对沈阳市某路段上班高峰期的实地调研

这次调研时间在2011年5月9日周一早晨7:30-8:00上班高峰,地點选于沈阳市沈北新区三台子高架桥与高速路交叉口路段展开实地调研分析。

三台子高速口附近高架桥建在沈阳南北大道黄河大街上,平时进出高速口车流量就很多。三台子附近的黄河大街北边是沈北大学城,赶上上下班高峰时间,这段路更是堵得非常严重。

(一)、路况:

1、交通部门应及时发现道路地面标识磨损问题并及时补救。如图一,在人行道绿灯的情况下,等候让行车辆严重超出白线,占到人形横道上。

2、多顾忌行人的行驶安全。图二是沈阳市三台子高速口附近黄河大道高架桥下的路况。拥挤的上班车辆,刚下高速的大型货车,没有自行车道,骑自行车上班的行人只得在狭小的缝隙中行进。以及道路不平整,途中蓝色货车严重像路边偏斜,这样很容易挤压到行人。

(二)、被动安全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方面是主动安全,另一个方面是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的安全系统措施,作用是避免事故的发生;被动安全是指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所以,主动安全系统的好坏决定了汽车产生事故发生概率的多少,被动安全系统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

文章主要从被动安全方面谈未来交通工具设计研究。为避免或减轻人员在车祸中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被动安全设计,如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的前后吸能区,车门防撞钢梁都属被动安全设计。它们都是在车祸发生后才起作用的。

车辆被动安全系统;1、侧门防撞杆;2、安全车身;3、安全玻璃;4、预紧式安全带;5、安全气囊;6、智能安全气囊;7、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nlc202309021052

这次对于沈阳三台子附近路段实地调研显示,驾驶员系安全带的比例为16%,副驾驶座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为4%。(随机抽取访问50辆车主的情况所统计出的结果)

通过实地访问调研,最后总结出司机和乘客不爱佩戴安全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因为安全意识不高,常常忘记佩戴;2、佩戴安全带压抑胸口,尤其肥胖或者体格健壮的人感觉不舒适;3、存在假象佩戴车主(将安全带松松垮垮搭在身上),是为了躲避交警检查。

另外,在网络搜集资料过程中,还发现一个问题,是关于安全气囊的问题:我国目前对于安全气囊的国家标准依然是一片空白。没有这样的标准,每一个遭遇严重车祸,安全气囊未打开的车主,是不是都会被告知您的冲撞力还未达标,再撞惨点儿它就会弹出来了?

三、针对被动安全的未来交通T具安全系统设计研究

尽管现在的汽车安全系统大大減轻了交通事故中人的受伤程度,但是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存在与使用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发现问题,有助于设计进程更有针对性。

这次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1、安全带佩戴率低,如何让车主主动佩戴安全保护;2、安全气囊反应还是不够灵敏,是否可以用别的安全设备替代安全气囊,使其反应更为灵敏?

是设计初期手绘方案:

这个安全座椅以及安全带设计灵感来源于袋鼠妈妈的袋子,袋鼠宝宝喜欢在妈妈袋子里生活,一定是它让袋鼠宝宝在里面感觉到舒适和安全。那么,汽车座椅的安全带可不可以是一个袋子,让人主动愿意去佩戴他呢?

这个安全袋不会让人感觉憋闷,因为它特殊的材料会让你有不同的乘坐体验,比如感受坐在水中凉爽的体验,感受在空中驾驶自己的车子…4D的安全袋体验。这个设计吸引人们主动佩戴的地方是它增添了附属功能,不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带子,它还可以作为全能按摩椅、或者炎热的夏天如沐浴在泳池里驾驶…或者体验在流动空气的高空中驾驶…

座椅表面覆盖感应材料,当感知人体重力时,车启动后安全袋自动伸出。离开座位时,按动身边的按钮,即可自动收缩回去。

方案一设计保护分为三部分:腰部保护,肩部保护,以及头部保护。

方案二是对方案一存在的缺陷进行的改进,座椅靠背更加给人怀抱包围着的感觉,腿部、肩部、头部保护装置都可以折叠收缩。使用者使用起来会更加舒适一些,操作上也更加灵活。

最后,文章针对未来交通安全系统中被动安全进行了实地调研以及设计方面的探讨改进,相信未来的道路交通工具一定会更加安全、更加易于使用,更加安全。

Ixia公司谈网络安全测试 第12篇

Ixia公司认为,网络安全在这里指可用于保护整个企业或数据中心集中机制,包括两个方面:部署合适的安全设备和保持设备的更新。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采取定期测试,以确保有效性,准确性和性能。有效性是用来衡量安全机制抵御攻击的能力的;准确性是指对误报的测量;性能确保安全设备即使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仍允许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内的关键业务流量。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采用数以千计的具有规避技术和线速多重播放流量的攻击。Ixia提供了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让企业定期测试他们的安全。

Ixia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同样的设备可以测试任何网络设备的各个方面性能。Ixia为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以及本土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服务,服务范围从技术创新,到在现有环境中的广泛应用的各项措施。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在加密、集中化和规模三个方面不同,Ixia提供与所有现有网络设备规模相匹配的这种能力。

云计算需要安全测试,这种测试必须在构成整个云解决方案的每一个分布式数据中心中进行,Ixia的安全测试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这样的场景中。Ixia公司的IxLoad-VM产品在就是直接在虚拟机上运行的,这样就可以在虚拟化的环境中的进行安全测试。

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4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2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2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办公环境管理规定(精选11篇)办公环境管理规定 第1篇办公环境管理规定为了提升公司形象,使公司每位员工有一个优美舒适、整洁有序的办公...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