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课程设计说明书(精选8篇)
access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篇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适用的软件名称及版本:Access2003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总体要求
运用Access所学功能,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且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在Windows平台上完成Access数据库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及宏的建立,形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
2.基本要求
(1)时间及人员分配
在课程结束后,设置为期一个周的课程设计。随机分配课程设计小组,每组5-6名学生,由教师指定一名组长,要求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2)作业量的基本指标
所设计的数据库中应包含求解该问题的相关数据 数据库至少包含3个表;
每个表中的记录数不能少于20条;
起码得有一张表至少含有3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数据;(3)作业中涵盖的知识点
建立数据库及库中的数据表;
表对象的维护(增、删、改等基本操作);
设置表中的字段属性(定义主键、字段大小、有效性规则、默认值等);
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一对一关系或一对多关系,至少要有一个一对多关系;
创建三种不同类型的查询(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建立某种形式的窗体,创建与用户进交行互操作的主窗体友好界面; 建立某种形式的报表,实现对数据的统计与输出; 创建并运行宏;
创建一个主界面窗体,能够通过该窗体访问数据库中的所有对象。3.课程设计提交形式
(1)最终的成品数据库系统.mdb文件(2)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课程设计的项目计划(人员分工等) 对系统功能进行描述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参考书目
(3)相关信息说明文件(包括运行环境、初始用户名及密码等)4.课程设计项目(可在下列题目中选取,也可自拟)参考题目:
(1)酒店管理系统(2)图书管理系统
(3)商品销售(或小型超市)管理系统(4)机房管理系统(5)工资管理系统(6)仓库管理系统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7)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8)学生社团管理系统(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出租屋管理系统
二、课程设计说明撰写框架
封面 占一整页,自行设计,形式不限,但应基本包括以下信息: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正文 另起一页,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设计名称:
(1)任务(项目)提出及其意义
概要说明该任务(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如基于Access开发一个“部门职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摆脱繁重的人工操作,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2)完成任务(项目)的目标
概要说明完成该任务(项目)中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如“部门职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职员基本信息以及工作情况的输入、查询、维护以及输出等功能。
(3)实验设计中所用素材(如文章、数据、图片等)的来源(名称、出处、时间等)概要描述综合实验设计中所用素材的来源。如网上收集、资料查询、模拟数据等形式。(4)作业成果(答案)展示
展现课程设计成果的一个数据库文件(*.mdb)和一个课程设计说明文件(*.doc)。课程设计说明应在500字以上,应具有成果展示图。两者一并提交,放在一个文件夹中。
(5)系统使用说明
该任务使用说明:输入操作、各功能使用、输出操作的提示。
具体可参考课程设计报告实例
access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2篇
摘要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进行一次预备训练。此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是对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拨叉类零件进行钻孔。所设计的夹具必须保证这个通孔的各种尺寸精度,并且以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设计此套夹具。通过对定位误差的分析,确定出采用大端面小心轴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夹具设计、制图、机械
I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目录
摘要..................................................................................................................I 1 设计任务.............................................................................................................1 2 零件的定位.........................................................................................................2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2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2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3 2.4 定位方案.........................................................................................................................3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3 2.6 定位误差.........................................................................................................................4 零件的夹紧装置.................................................................................................5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5 3.2 工件拆装.........................................................................................................................5 3.3 夹具体设计.....................................................................................................................6
4钻床导向装置......................................................................................................7
4.1 夹具结构形式.................................................................................................................7 4.3 导向装置.........................................................................................................................7
总
结...................................................................................................................9 参考文献...............................................................................................................10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任务
对下图零件钻φ11H7的通孔这道工序进行夹具设计。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
图1-1夹具设计零件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零件的定位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工序Ⅰ:铣削 铣上表面A面; 工序Ⅱ:铣削 铣下表面B面;
工序Ⅲ:钻削 钻、扩、铰φ23,钻φ6合φ11孔;(本套夹具适合于该工序)
工序Ⅳ:铣削 粗铣、半精铣12mm通槽; 工序V:检查;
(2)零件的精度分析:孔尺寸φ11H7,公差等级为7级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图2-1 工件定位图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是夹具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确定定位方案后,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存在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磨损误差等。从而使同批工件在夹具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这种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加工要素产生误差。
工件在加工前,必须首先使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称为定位。它包括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夹紧、刀具在夹具中的对刀与导引、整个工艺系统的调整等组成环节
工件的定位包括三项基本任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何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致的正确位置。(2)
设计合理的定位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3)
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家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即六点定位原理。如图2-1所示是一个梯形且两端为圆弧的工件,欲在该工
件上钻一个通孔。为保证加工尺寸φ11H7,需要限制工件x、y、z、x、y这五个自由度,属于不完全定位。(加工的通孔)2.4 定位方案
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往往由一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种表面成为定位基面。定位基面(基准)的分类:
(1)主要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比较大的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面。
(2)导向定位基面。是指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窄长的表面基面,而且两支承点距离应尽量远些。
(3)双导向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的圆柱面。(4)止推定位基面。限制工件的一个移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5)放转动定位基面。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定位基面进行的,因此定位基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及表面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定位方法及所用定位元件选择。
(1)遵循基准重合原则,避免基准不符误差。
(2)尽量用精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以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3)应使工件安装稳定,使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或夹紧力而引起的变形最小。(4)遵守基准统一原则以减少设计和制造夹具的时间和费用。(5)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便于操作,夹具结构简单。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用定位基准为φ23H8孔的轴线和下表面。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工件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选择包括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主要决定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外力作用状况等因素。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1)平头支撑钉(A型),主要用于精基准定位;球头支撑钉(B型)与粗基准面接触良好,主要用于粗基准;齿纹支撑钉(C型)可防止工件滑动,常用于工件侧面定位。单个为定位一个自由度,三个定位三个自由度。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光面支撑板(A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沉头孔不易清除干净,在一般作侧面或顶面支撑;带斜槽的支撑板(B型)切削容易清除,一般作为底面支撑。一组支撑板定位三个自由度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基准,长定位销定位三个自由度,短定位销定位两个自由度。
2)定位心轴定位加工外圆和端面等。长心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3)圆锥销是与工件孔缘接触定位,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3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
1)V型块与工件的接触面较长时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而与工件接触面较短时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2)定位套定心精度不高,只适合精定位基面。其内孔轴线为县委基准,内孔面为限位基面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采用窄V型块和一组带斜槽支撑板定位。2.6 定位误差
夹具上与工件加工尺寸直接有关的且精度较高的部位,在夹具制造时常用调法来保证夹具精度。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其调装精度程度决定夹具最终安装误差的大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设计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B(或称基准不符误差);二是由于定位付制造误差造成的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ΔY
孔φ11H7定位误差ΔD的分析
工件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外圆柱表明)的直径误差,形成了工件轴心的基准位移误差ΔY,因此基准位移误差
ΔY=
1)定位销主要用于直径在50mm一下的中小孔定位。以孔的轴线作为定位
Tdα2Sin20-(-0.05)0.03535
2Sin45因此尺寸定位误差为ΔD=ΔB+ΔY=0.035mm<1/3T=0.133mm,定位合理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零件的夹紧装置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基本夹紧机构:
a斜锲夹紧机构
结构特点:斜楔的自锁条件与升角有关;斜楔具有改变加紧作用力方向的特点;斜楔具有增力的作用;结构简单通常用于机械夹紧或组合夹紧机构中,且工件的进度较高。
b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机构简单,制造方便,增力较大,夹紧行程不受限制,所以在手动夹紧机构中广泛应用。本次课程设计选用此夹紧方案,夹紧工件为万能调节压板。
c偏心夹紧机构 偏心夹紧机构优点是制造方便,夹紧迅速;缺点是夹紧力较小,自锁性能不好,夹紧行程教小,一边用在切削力不大,无振动的场合,且对夹紧尺寸要求较严的场合。
对装夹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定位准确可靠,不能破坏原有的定位。② 夹紧力的大小要可靠适当。
③ 在保证装夹的前提下机构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④ 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⑤ 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3.2 工件拆装
V形块定位时,在另一个面上使用弹簧及螺钉连接V形块,装夹工件时,通过弹簧的压力使工件便于装卸,通过螺钉及螺母组合来夹紧,从而便于装卸工件。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3 夹具体设计
采用铸造夹具体,其工艺性好,可铸造出各种复杂形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震性。夹具底面四边应凸出,使夹具体的安装基面与机床的工作面接触良好。夹具在机床工作台安装,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重心越高则支撑面应越大。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4钻床导向装置
4.1 夹具结构形式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广泛采用钻模来进行加工。钻模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工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钻模的结构特点,钻模可分为以下几种:固定式、回转式、移动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柱式。
a固定式钻模,这类钻模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不动,夹具体上设有安放紧固螺钉或便于夹压的部位,这类钻模主要用于立式钻床加工单孔,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平行孔系。
b回转式钻模,用于加工工件上同一圆周上平行孔系或加工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径向孔系。回转式钻模的基本形式有立轴、卧轴和倾斜轴三种。工件一次装夹中,靠钻模依次回转加工各孔,因此这类钻模必须有分度装置。回转式钻模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一般为缩短夹具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工艺装备的利用率,夹具的回转分度部分多采用标准回转工作台。
c移动式钻模,这类夹具用于钻中小型工件同一表面的多个孔。
d翻转式钻模是一种没有固定回转轴的回转钻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手进行翻转,因此夹具连同工件的重量不能太重,一般限于 ≤8~10kg。主要适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分布几个方向的孔,这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工件上各孔之间的位置精度。
e盖板式钻模没有夹具体,只有一块钻模板,在钻模板上除了装钻套外,还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加工时,钻模板盖在工件上定位、夹紧即可。盖板式钻模的特点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及钻套均设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加工孔的位置精度较高。常用于床身、箱体等大型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对于中小批量生产,凡需钻、扩、铰后立即进行倒角、锪平面、攻丝等工步时,使用盖板式钻模也非常方便。加工小孔的盖板式钻模,因切削力矩小,可不设夹紧装置。
f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台的通用可调夹具,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滑柱式钻模的平台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定位装置,钻模板上可设置钻套、夹紧元件及定位元件等。根据以上钻模各自特点,本次选用固定式钻模。4.3 导向装置
1、钻套基本类型:按钻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固定式、可换式、快换式和特殊钻套,前三种钻套均已标准化,可根据需要选用,必要时也可自行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计。本次选择固定式钻套。
2、钻套高度和排屑间隙:
1).钻套高度H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越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 =(1~1.5)d。孔径小、精度要求高时,H取较大值H=1.5×7=10.5mm
2.)排屑间隙h 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应适当选取,h值太小时,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损坏;h值太大时,会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铸铁时,h =(0.3~0.7)d;加工钢时,h=(0.7~1.5)d。由于此工件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h=(0.3~0.7)d=(2.1~4.9)
3、钻套内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配合
钻套内孔(导向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应为所用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并采用基轴制间隙配合。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总
结
经过为期两周的设计,本次夹具设计已经完成。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已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提高,从零件分析到工艺编制到夹具设计,从设计到加工,真正从头到尾思考了一个完整零件的加工,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就像切削三要素的设定,书本上查来的数据跟实际加工的是有差距的,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证明数据的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也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我懂得了机械这门工科的实际意义,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制造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更让我认识了自身能力的欠缺与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参考文献
access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3篇
1.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NCRE) 二级考试中, Access已经成为了二级 (程序设计) 考试的可选语种之一。因此很多学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通过全国二级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为了强调“考”而只注重基本概念和语法, 讲解大量的习题;学生为了能通过考试也是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 甚至死记硬背答案。在等级考试中引入Access数据库的本意是为了加强Access语言的应用推广, 如此“教”与“学”使得Access的实际应用根本不能实现, 学生的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更加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待改进。虽然在教学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法, 但是大多数教师授课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 从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开始讲解。如此大量的专业名词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学习往往无从下手, 那么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甚至出现厌倦的情绪, 结果当然不如人意。
当然,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在授课时都会有所体会, 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可能早已吸收课堂上的知识, 但是基础差的同学就会感觉老师的授课进度过快。这时, 教师如果维持原有速度, 基础差的同学会跟不上, 如放慢速度, 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就得不到更深入的学习, 甚至觉得在浪费时间。
2. 解决方案的提出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根据其自身的特点, 我以提升其应用能力为出发点, 提出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案例驱动”的思想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首先有一个感性的、具体的认识, 而不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枯燥、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3.“案例驱动”方案的实施
3.1 案例设计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 必须把握教学内容, 从学生实际出发, 尽量设计一些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 同时要有连贯性, 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 从而实现知识扩展[2]。
3.1.1 所设计案例往往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能典型地反映教学内容。
3.1.2 所设计案例难易程度要适中。
案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 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案例, 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难易适中的案例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进行,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1.3 案例要能覆盖多个知识点, 以便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而导致的问题, 在引入案例时应该适时调整授课的学时。总学时为102个,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特别加大重点难点内容的学时, 如VBA程序设计部分, 由于这部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性, 以及在等级考试中的重要性, 可用36个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对VBA程序设计进行教学。
我在设计案例时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3.2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教师在课堂讲授时的一个关键步骤。教师要对设计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深入演示与讲解, 才能对授课内容有全面的、具体的了解。我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窗体为例进行讲解。在系统登录到主窗体界面时, 如图1所示。
通过该主界面的命令按钮, 我们可以分别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 以及退出系统这五大模块的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分别向学生说明每一个模块的功能, 并给出设计每一个模块的思路, 让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要学习的知识。
3.3 案例实现
“案例实现”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最重要的步骤, 也是学生要真正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亲自了解和掌握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案例。以图1为例, 该窗体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下。
(1) 窗体 (Form) 、标签 (Label) 、命令按钮 (Command) 等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2) 窗体、标签和命令按钮的常用事件和方法。
(3) 上述对象所涉及的变量与数据类型。
(4) VBA程序设计中的流程控制、过程和函数的使用。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窗体设计分下面几个阶段进行。
(1) 对窗体的设计过程和各控件的属性设置进行剖析和讲解。
(2) 引入新知识点。针对新知识点在本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3) 上机练习。可以真正地将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设计过程做一遍, 输入程序代码, 加深印象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用新的方法来完成程序代码, 同时提出加强程序代码功能的方案让学生来完成, 使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4) 布置课后作业。这是课堂授课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注意布置的作业要与该堂课的知识点相关, 而且要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 新教学方法实施前后的效益对比
使用新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改革后, 我们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观察、学生的成绩和与学生的直接交流等方式, 发现使用了新教学方法后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相对于原来古板的按照教材顺序先讲理论的方式来说,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具体的了解, 不再是原来茫然懵懂的感觉, 学习热情明显提升, 与教师的互动也明显增加。
(2) 能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由于学习兴趣提高了, 教学气氛活跃了, 学生能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不再出现老师问一个问题答一个, 不问不答, 甚至问了也不懂答的尴尬局面了。
(3) 学生的实践明显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实践欲望, 不再出现上机操作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的现象。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很快, 进而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4) 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5. 结语
现代社会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看重的是人的实际能力。“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的主体,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采用“案例驱动”方法, 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据库的综合能力, 有助于提高其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调查证明, 结合实际案例为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方式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益, 是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值得教育工作者去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冬梅, 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 2009, (16) :126-129.
access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4篇
关键词:ACCESS;课程现状; 课程应用分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一、课程现状
Microsoft Office Access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Microsoft Office 的系统程式之一。Access的用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用来进行数据分析: access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汇总、平均等统计;并可灵活设置统计的条件。二、用来开发软件: access用来开发软件,比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其最大的优点是:易学!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也能学会。另外,在开发一些小型网站WEB应用程序时,用来存储数据。例如ASP+Access。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ACCESS教程,大致分为以下章节:第一章、初识Access。 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第三章 查询。第四章 使用查询设计器进行查询。第五章 报表。第六章 报表高级内容。第七章 窗体。第八章 窗体高级内容。第九章 宏。第十章 模块。第十一章 模块开发。第十二章 OLE在Access中的应用。第十三章 数据库的安全。第十四章 数据库的高级应用。第十五章 导入导出与链接数据表。第十六章 Web发布。①
二、课程应用分析
ACCESS是一个适用于中小型网站的数据库软件。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往往只有在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或者经贸专业才会开设。其中计算机专业开设最多。计算机专业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是为网页设计服务,众所周知,动态网站离不开后台数据库,而在所有数据库软件中,ACCESS相对于中专生来说,最为简单易学,所以这是必开课。现在的某些学校的经贸专业在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时,也会有选择性地开设《ACCESS》,其目的也和计算机专业类似,为了动态网站服务,但学习要求相对于计算机专业要低得多,很多都仅限于了解。还有就是一些财会专业也会开设该课程,他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学习一种数据处理软件,不过,在一般的办公领域,excel应用更为普遍,在更专业一些的财会领域,往往会使用用友、金蝶等专业的财会软件,ACCESS即使学习了,也很少使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ACCESS的使用范围不大,目的相对明确。即使应用最多的计算机专业,在具体学习时也应该有所取舍。计算机专业学习《ACCESS》主要是为了动态网站服务。我们在开发动态网站时,的确需要一个数据库,而对于初学者来说,《ACCESS》是最佳选择。但是,我们在设计网页时,并不需要ACCESS自带的所有功能,相反,网站开发对于ACCESS的要求很低,我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创建数据库,在数据库内可以进行表的操作,查询的操作。对于ACCESS提供的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以及模块,一般只用到前两个就足够,后边的内容在具体开发网页时基本不用。那么,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是否还需要将这些内容都学一遍呢?
三、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
随着中职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实习再加上工学交替,使得学生的在校时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设计课程时更应该从实用角度出发,在学生们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尽量精简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基于以上原因和想法,本人认为可以在传统的《ACCESS》授课内容上做一些变动,想法如下:
第一章、初识Access。本章侧重于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授课时可以将大量的理论知识通过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的形式让他们自主学习。本章授课时间可以设定为2个课时。 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本章很重要,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是以后实用的基础,在本章需要安排学生大量上机练习,务必使其熟练掌握。可以设定为6个课时。第三章 查询。第四章 使用查询设计器进行查询。在动态网页中,往往有大量的后台数据操作,这些操作中一半以上都是查询,所以这两章也是学习的重点。在授课时应该重点倾斜,可以设定为12个课时。第五章 报表。第六章 报表高级内容。第七章 窗体。第八章 窗体高级内容。第九章 宏。第十章 模块。第十一章 模块开发。第十二章 OLE在Access中的应用。以上八章内容从课程的应用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应用中基本不涉及,所以个人建议不再讲授。第十三章 数据库的安全。第十四章 数据库的高级应用。第十五章 导入导出与链接数据表。第十六章 Web发布。以上四章内容较为实用,但操作相对简单,比如数据的加密,数据表的导入导出,web发布的基本要求等,在授课时以具体数据库为例,将这些操作逐一演示。这些内容可以设定为4个课时。
通过以上设定,本门课可以控制在24个课时。这样以来,在安排课程时,可以将ACCESS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合并入动态网页制作课程,在课程的前两周讲授《ACCESS》,后边讲授动态网页。通过这种方法,以前需要一个学期来讲授的《ACCESS》课程现在不再占用单独的课程安排,同时还不影响其具体应用。
中职改革最终格局如何,现在应该还没有人能确定。以上观点只是本人在当前中职环境下的一些想法。一门课程如何安排授课,怎样才能达到最优效果,需要很多老师不断的实践和努力。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5篇
原始数据:
传送带卷筒转速nw(r/min)= 78r/min 减速器输出功率pw(kw)=3.2kw 使用年限Y(年)=6年设计任务要求:
1, 主要部件的总装配图纸一张 2, A1,典型零件的总做图纸2张
3, 设计说明书一份(20页左右)。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
1,使用年限6年,工作为双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有轻度粉尘。 2、原始数据:传送带卷筒转速nw(r/min)=78 r/min 减速器输出功率pw(kw)=3.2kw 使用年限Y(年)=6年 方案拟定:1
采用V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1.电动机 2.V带传动3.圆柱齿轮减速器 4.连轴器 5.滚筒
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1)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 、电动机容量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式(1):Pd=PW/ηa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η=η1×η22×η3
式中:η1、η2、η3、η4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η1=0.96 η2=0.99 η3=0.987η η总=0.91
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PW/ηa =3.2/0.91=3.52 kw 3.额定功率ped=5.5 . 查表 二十章 20-1
4. 根据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3~6。
取V带传动比I1’=2~4 。则总传动比理论范围为:Ia’=6~24。 则电动机转速可选为:
N’d=I’a×n卷筒=78*(2-4)*(3-6)=468-1872r/min 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1000、1500 (2)分配传动比I总=1420/52=11.1
总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 和带传动、减速器传动比,可见此方案比较适合。 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性能:
电动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
电动机轴伸出端直径38K6。 电动机轴伸出端安装长度80
电动机中心高度132
电动机外形尺寸长*宽*高=515*345*3155 启动转矩:2
三、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1、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总=nm/n=nm/n =960/78=12.30
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 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i总=i1×i2(式中i1、i2分别为带传动
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
根据指导书P7表1,取i1=3.5(普通V带 i1=2~4) 因为:i总=i1×i2 所以:i2=I总/i1 =12..3/3.5 =4.39
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Ⅰ轴,Ⅱ轴,......以及 i0,i1,......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η01,η12,......为相邻两轴的传动效率 PⅠ,PⅡ,......为各轴的输入功率 (KW) TⅠ,TⅡ,......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m) nⅠ,nⅡ,......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r/min)
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1)计算各轴的转数:
0轴:n0= nm=960(r/min) Ⅰ轴:nⅠ=nm/ i1
=960/3.5=274(r/min)Ⅱ轴:nⅡ= nⅠ/ i2 =274/4.39=62.4r/min (2)计算各轴的功率: 0轴:P0=P ed=4(KW)
Ⅰ轴: PⅠ=Pd×η01 =Pd×η1 =4*0.6=3.84(KW)
Ⅱ轴: PⅡ= PⅠ×η12= PⅠ×η2×η3
=53.84*0.99*0.97=3.64(KW) (3)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
0轴:T0=9550・Pd/nm=9550×4/960=39.79 N・m Ⅰ轴: TⅠ= 9550*p1/n1=9550*3.84/343=106.91N・m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6篇
Mode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course design manual
专
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姓
名: 10064135袁
涓
10064136张雪超
10064137仝
莉
10064222董文娟
10064223何淑娟
10064233薛
静 指导教师姓名: 朱俊艳
提 交
日 期:2013年1月14日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家具设计说明„„„„„„„„„„„„„„„„„„„„„„„5
第一节
沙发设计说明„„„„„„„„„„„„„„„„„„„„„„
5第二节
茶几设计说明„„„„„„„„„„„„„„„„„„„„„„5
第三节
电视柜设计说明„„„„„„„„„„„„„„„„„„„„„5 第二章
对材料的认识„„„„„„„„„„„„„„„„„„„„„„„5 第三章
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6 第四章 第五章 表面处理及自我评价„„„„„„„„„„„„„„„„„„„„6 模型制作的心得体会„„„„„„„„„„„„„„„„„„„„6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套家具以人造板为主要材料,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的一些重要尺寸以及32mm系统,设计了复古与时尚完美结合的“L”型沙发;温暖木材与晶莹玻璃激情碰撞的简约茶几;时尚个性,简约大方,适合多种风格客厅的个性电视柜。
关键字:人造板 人体工程 32mm系统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The set of furniture to wood-based panel as the main material, make full use of human body engineering, some important dimensions and 32mm system, design a retro and fashion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 L ” type sofa;warm wood and glass passion collision simple table;fashion personality, simple and elegant,personalized TV cabinet is suitable for a wide variety of style living room.Keywords: human engineering 32mm system of wood-based panel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家具设计说明
第一节
沙发设计说明
本次沙发为布衣包裹沙发。为了满足人们对客厅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如:躺在沙发上看书、半躺着看电视、家庭影院、客人闲谈等),特此设计出此款“L”型的沙发。沙发外部采用复古色的格子包布,复古的同时又与时尚接轨。是复古与时尚的完美结合。此款沙发整体规格为2440*1800*800,略低于膝盖的左面(400mm)更符合人体适尺寸,使得人体在沙发上的活动度增加。
匠心独具的“L”型沙发、巧夺天工的布料剪裁、堪称完美的色彩搭配、精确的CAD数据、无不昭示着此款沙发的外貌与内涵的相并重~
第二节
茶几设计说明
本款茶几以人造板为主要材料,保留了木材的原色,上层采用木材与玻璃相结合的设计,将木材的温暖与玻璃的晶莹完美结合,两层玻璃中间装有各色装饰品,且不固定,移动落定后呈现各种自然状态的美,一款茶几带来不同的惊喜。透过装饰品的间隙可以看到下层隔板,清晰以朦胧,呈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美感。
茶几的尺寸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的人体对于茶几的几个重要尺寸,也充分配合了本套家具中沙发的尺寸。最终定为1300*700*430mm。
第三节
电视柜设计说明
这款电视柜在线路安置方面方便可行且做了合理的设计,可承载多种视听器材,让整个视听区呈现出整齐、统一的装饰效果。电视柜与后面的电视墙颜色相呼应,与客厅的整体风格相和谐,不突兀,在样式上能融入整体空间,采用实木制作,木材独特的色泽纹理让电视柜有视觉的亮点。电视柜为2120*400*680,与沙发大小相宜。电视柜整体外观简约大方,时尚个性,适应多种风格的客厅,是电视柜的首选。
第二章 对于材料的认识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该产品天然质朴、自然而高贵,可以营造出与人有最佳亲和高雅的居室环境。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在加工过程中用美工刀裁切时,因为木板比较厚,必须一刀一刀的去刻画,手要注意离刀远一些,很容易受伤。裁切完时,木板的边缘不均匀,而且容易带有毛刺,要注意用刀削平。
第三章 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1、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木板有韧性而且比较厚,裁剪板材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2、裁剪出的木板很容易因为裁剪工具的不适使木板不是原来设计的尺寸。
3、裁剪完木板后,用胶粘合时,容易粘不齐。
处理方法:
1、在裁剪时,没有捷径,只能一刀一刀加深刻痕,最好木板的两侧都画线,从两侧同时刻画,这样裁出的木板边缘不会带有那么多的毛刺。
2、因为尺寸很可能与原来设想的不一样,这就需要划出刀痕时,要一点一点 的画,工作要集中注意力。
3、粘合时,要计算出木板粘合的先后,然后依次粘合,这样模型会更整齐,不易出现其他问题。粘合后可放置暖气上烘干,更易凝固。
第四章 表面处理及自我评价
沙发的布艺表面是由废弃的床单制作的,是复古与时尚的结合;茶几的上次表面为由硬质透明塑料制作的,代替实际加工中的玻璃,晶莹剔透,茶几下层表面与电视柜的表面均为人造板的表面,实际加工表面可以用实木贴皮装饰,木质温润,纹理独特,或涂饰各色油漆,丰富多彩。
我们对于此次模型制作十分满意,无论从最初尺寸的确定,整体风格的商讨,木板应用的规划,到最终的家具制作,饰品的装饰,我们不是尽力而为,而是竭尽全力。虽然可能存在许多不足,但这是现有条件下我们最好的制作。
第五章
模型制作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考验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们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事。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我们要认真 的完成课程设计,脚踏实地的迈开这一步,为明天能稳健的在社会大潮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型制作是一个十分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模型制作也是一个尊重步骤程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说明书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7篇
XXX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关于关爱空巢老人的视觉传达设计系列展示 学生姓名:XXXXX 学
号: XXXXXXXXXXXXXXX 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工业设计 班
级: 2010工业设计 指 导 教 师: XXXX 职称: XXXX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
目 录
摘 要„„„„„„„„„„„„„„„„„„„„„„„„„„„„„„„„„4 1 设计说明„„„„„„„„„„„„„„„„„„„„„„„„„„„„„„„„„
51.1 课题背景„„„„„„„„„„„„„„„„„„„„„„„„„„„„„„5
1.2设计任务及要求„„„„„„„„„„„„„„„„„„„„„„„„„„„„5
1.3设计内容„„„„„„„„„„„„„„„„„„„„„„„„„„„„5 字体设计„„„„„„„„„„„„„„„„„„„„„„„„„„„„„5
2.1中文字体设计方案1„„„„„„„„„„„„„„„„„„„„„„„„„„ 5
2.2中文字体设计方案2„„„„„„„„„„„„„„„„„„„„„„„„„„ 6
2.3中文字体设计方案3„„„„„„„„„„„„„„„„„„„„„„„„„„„6
2.4英文字体方案1„„„„„„„„„„„„„„„„„„„„„„„„„„7
2.5英文字体方案设计2„„„„„„„„„„„„„„„„„„„„„„„„„„7
2.6英文字体方案设计3„„„„„„„„„„„„„„„„„„„„„„„„„„8
2.7标志设计1„„„„„„„„„„„„„„„„„„„„„„„„„„„„„„8
2.8标志设计2„„„„„„„„„„„„„„„„„„„„„„„„„„„„„„9
2.9标志设计3„„„„„„„„„„„„„„„„„„„„„„„„„„„„„„9
2.10标志设计4„„„„„„„„„„„„„„„„„„„„„„„„„„„„„„10 3 图形图案设计„„„„„„„„„„„„„„„„„„„„„„„„„„10
3.1方案1„„„„„„„„„„„„„„„„„„„„„„„„„„10
3.2方案2„„„„„„„„„„„„„„„„„„„„„„„„„„11
3.3方案3„„„„„„„„„„„„„„„„„„„„„„„„„„11
3.4方案4„„„„„„„„„„„„„„„„„„„„„„„„„„12
3.5方案5„„„„„„„„„„„„„„„„„„„„„„„„„„12
3.6方案6„„„„„„„„„„„„„„„„„„„„„„„„„„„13
3.7方案7„„„„„„„„„„„„„„„„„„„„„„„„„14
3.8方案8„„„„„„„„„„„„„„„„„„„„„„„„„„14
3.9方案9„„„„„„„„„„„„„„„„„„„„„„„„„„15
3.10方案10„„„„„„„„„„„„„„„„„„„„„„„„„„15
3.11方案11„„„„„„„„„„„„„„„„„„„„„„„„„„16
3.12方案12„„„„„„„„„„„„„„„„„„„„„„„„„„16
3.13方案13„„„„„„„„„„„„„„„„„„„„„„„„„„17
3.14方案14„„„„„„„„„„„„„„„„„„„„„„„„„„17
3.15方案15„„„„„„„„„„„„„„„„„„„„„„„„„„18 2 XXXX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广告设计„„„„„„„„„„„„„„„„„„„„„„„„„„„„„18
4.1方案1„„„„„„„„„„„„„„„„„„„„„„„„„„„19
4.2方案2„„„„„„„„„„„„„„„„„„„„„„„„„„„19
4.3方案3„„„„„„„„„„„„„„„„„„„„„„„„„„„20
4.4方案4„„„„„„„„„„„„„„„„„„„„„„„„„„„21
4.5方案5„„„„„„„„„„„„„„„„„„„„„„„„„„„21
4.6方案6„„„„„„„„„„„„„„„„„„„„„„„„„„22
4.7方案7„„„„„„„„„„„„„„„„„„„„„„„„„„23
4.8方案8„„„„„„„„„„„„„„„„„„„„„„„„„„23
4.9方案9„„„„„„„„„„„„„„„„„„„„„„„„„„24
4.10方案10„„„„„„„„„„„„„„„„„„„„„„„„„„25 5 设计评价„„„„„„„„„„„„„„„„„„„„„„„„„„„„„25 6 结论„„„„„„„„„„„„„„„„„„„„„„„„„„„„„„„„„„26 参考文献„„„„„„„„„„„„„„„„„„„„„„„„„„„„„„„„„27 3 XXXX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摘要
摘 要
本图册是以关爱为题材所做的关于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一系列视觉传达设计。图册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字体设计、图形图案设计和广告设计。各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加大,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逐渐加大的的趋势。由此,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的出现。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问题了,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设计者意在通过此次设计来呼吁广大群众关注到这个社会问题当中来,期望能够对当代年轻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并由此参与到关注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
关键词
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字体设计,图形图案设计,广告海报设计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
1.1课题背景
在农村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以增加收入。这种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在改变农村地区家庭结构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村家庭的功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使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且数量逐年上升。
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的能力。掌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要求:通过系列设计的多个方面来很好的体现该该“关爱空巢老人”主题自身特色,通过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创造出具有视觉感染力的感受。
内容:
1.提出设计思想;体现系列的版式设计思想;
2.对该主题进行字体设计(中文、外文、标识)10个方案以上; 3.对该主题进行抽象图形图案练习,15个方案以上;
4.针对该主题进行宣传(商业广告、公益海报、文化海报),形式不限,10个方案以上; 5.编写设计说明书(要求用word编制打印,4000字左右)
1.3 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主题是“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对针对此课题从字体设计、图形图案设计、广告海报三方面进行了设计。旨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呼吁大众关爱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字体设计
2.1 中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1 2.1.1 设计来源
以农村空巢老人拄杖而行的背影为设计来源,是“空巢”现象的真实反映。
2.1.2 设计方法
设计中,将“家”字的下半部分抽象成了一个拄拐杖的佝偻老人;色调上运用非彩色,体现了农村子女外出务工,老人闲置在家巢,的孤独、寂寞的现状,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2.1 方案1 2.1.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2 中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2 2.2.1 设计来源
以拐杖为设计来源,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一主题。
2.2.2 设计方法
字体中,将“家”字右下方部分抽象为一根拐杖,象征老人,寓意“有老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优良传统,号召社会爱老、敬老!
图2.2 方案2 2.2.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3 中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3 2.3.1 设计来源
以“农村房屋”为设计来源,房屋时老人的寄托,是爱与亲情的发源。
2.3.2 设计方法
字体中,将“家”字抽象为房屋中拄杖的老人,既表现了“家有一宝,如有一老’的重要性;又反映了当今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老人们孤苦伶仃,拄杖守望远方亲人的场景。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2.2 方案3 2.3.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4 英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1 2.4.1 设计来源
以“电话”设计来源,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只有老人留在家中守着房屋,对于他们而言,子女定时打回的电话成为了他们的期盼与寄托。
2.4.2 设计方法
英文字体“Love Empty Nester ”中用电话替代了字母“o”,表现了“打电话是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中空巢老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这一现状,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2.4 方案1
2.4.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5 英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2 2.5.1 设计来源
以“缺少的爱”为设计来源,不完整的心形代表空巢老人不完整的爱。
2.5.2 设计方法
英文字体“Love Empty Nester ”中用心形替代了“o”,表现了“关爱从心开始”的主题,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2.5 方案2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2.5.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6 英文字体字体设计方案3 2.6.1 设计来源
以“信封”为设计来源,书信是老人们的期盼与寄托。
2.6.2 设计方法
英文字体“Love Empty Nester ”中用信封替代了字母“o”,表现了“写书信是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中空巢老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这一现状,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2.6 方案3
2.6.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7 标志设计方案1 2.7.1 设计来源
以“夕阳、爱与希望”为设计来源,表明有爱就有希望。
2.7.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将老人抽象成了一只绿色的翅膀,象征飞翔与希望,右上角的“○”象征夕阳,中间是一个抽象的心形,寓意有爱就有希望,旨在号召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图2.7 方案1
2.7.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8 标志设计方案2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2.8.1 设计来源
以“关爱”为设计来源,拐杖代表老人,被心形包围,寓意被爱包围。
2.8.2 设计方法
色彩上,采用红、橙渐变色;造型上,由心形和拐杖组成,心形包围着拐杖,寓意“关爱”,旨在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2.8 方案2
2.8.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9 标志设计方案3 2.9.1 设计来源
以“受伤的心”为设计来源,孤苦无依的空巢老人他们渴望亲人的爱与关怀。
2.9.2 设计方法
该标志刻画了一位心灵受伤的老人,整个标志构成了字母“K”,寓意“空巢”;色彩上,黑色所代表孤独与红色所代表的“血液”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旨在号召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图2.9 方案3
2.9.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2.10 标志设计方案4 2.10.1 设计来源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以佝偻老人为设计来源,表现出“关爱空巢老人”这一主题。
2.10.2 设计方法
图形刻画了一位弯背的老人与一颗抽象的爱心,寓意是关爱老人;又可以看成由字母“K”和“C”组成,代表“空巢”二字的首拼音缩写;希望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爱护空巢老人!
图2.10 方案4
2.10.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图形图案设计
3.1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 3.1.1 设计来源
以“电话”为设计来源所抽象出来的,子女的电话是老人的期盼与寄托。
3.1.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将农村外出务工子女对家中老人的牵挂抽象为一只听筒,由“Empty Nester’组成听筒造型,由“love”组成电话线,寓意“外出务工的农村子女子女通过电话传递老人的爱与关怀”!
图3.1 方案1
3.1.3 设计手段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2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2 3.2.1 设计来源
以“信封”为设计来源,子女寄回家的信件是老人的期盼与寄托。
3.2.2 设计方法
图形中,由“LoveEmpty Nester”抽象成的信封造型,寓意“外出务工的农村子女子女要常通过书信的形式传递对老人的爱与关怀”!
图3.2 方案2
3.2.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3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3 3.3.1 设计来源
以“电话”设计来源,子女定时打回的电话是老人的期盼与寄托。
3.3.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将农村外出务工子女对家中老人的牵挂抽象为一个电脑网页图标,由“Empty Nester”组成图标造型,寓意“外出务工的农村子女子女通过网络传递老人的爱与关怀”!
图3.3 方案3
3.3.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4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4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3.4.1 设计来源
以“锁”设计来源所抽象出来的,空巢老人如被束缚的锁一般待解放。
3.4.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将农村空巢老人抽象为一把锁,刻画了农村空巢老人增多,老人孤苦无依,只能在家中守着房屋,盼望子女归来的现状,充分表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孤独、凄凉,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3.4 方案4
3.4.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及其它设计相关软件处理而来。
3.5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5 3.5.1 设计来源
以“手”为设计来源所抽象出来的,寓意帮助、支持、关爱空巢老人。
3.5.2 设计方法
标志中,融入了“手”的形态,象征关爱、呵护与帮助;不同色彩的手护着拄拐杖老人,寓意关爱空巢老人不只是一个人,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号召社会爱老、敬老!
图3.5 方案5
3.5.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及其它设计相关软件处理而来。
3.6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6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3.6.1 设计来源
以“拐杖”为设计来源所抽象出来的,拐杖代表老人,由“Love Empty Nester”组成,表明主题。
3.6.2 设计方法
这是一款“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的抽象图形图案设计。图形中,将“Love Empty Nester”组成一支拐杖,象征农村子女外出务工的空巢老人,英文字体深化主题,寓意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3.6 方案6 3.6.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7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7 3.7.1 设计来源
以“守望”为设计来源,刻画了农村空巢老人相望的孤独、冷清的场景。
3.7.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刻画了两个老人孤独相望的场景,反映了当今社会,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农村的年轻人越老越少,家家户户几乎都只有老人在家,他们孤独的彼此相望,十分孤独,凄凉,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3.7 方案7 3.7.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8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8 3.8.1 设计来源
以“家人”为设计来源,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房屋,还有家人、爱与关怀。
3.8.2 设计方法
中间部分由矮至高的三个人代表家中的三代人,最高的代表老人;图形中从内至外刻画了家人、房屋与爱,寓意“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房屋,还有家人、爱与关怀”,号召外出务工的子女要关爱家中的老人,使他们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图3.8 方案8
3.8.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9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9 3.9.1 设计来源
以“夕阳西下散步的老人”为设计来源,对情景进行了抽象。
3.9.2 设计方法
设计中将“○”抽象成了一幅夕阳西下两位老人在河边散步的场景,他们相互依靠、拄杖而行,只留下孤寂的背影,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3.9 方案9
3.9.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10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0 3.10.1 设计来源
以“望”为设计来源,突出家中老人对在外亲人归来的渴望。
3.10.2 设计方法
将房屋抽象为黑色的铁框,将老人抽象为眼睛;铁框既代表房屋,又象征距离和阻碍,;色彩上,沉闷的黑色与热烈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村空巢老人孤苦无依、渴望亲人的现状!
图3.10 方案10
3.10.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11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1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3.11.1 设计来源
以“传递”为设计来源,表现情感的传递。
3.11.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对信封的形象进行了抽象设计,信封象征“传递”;“手拉手”象征“爱”;寓意“书信是在外务工人员对家中老人传递关爱的重要方式”这一主题。
图3.11 方案11
3.11.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12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2 3.12.1 设计来源
以“连接”为设计来源,电话与拐杖刻画了关爱的主题。
3.12.2 设计方法
将子女外出务工的农村空巢老人抽象为一根拐杖,将在外子女对家中空巢老人的牵挂与关爱抽象为一只听筒,之间用“心”形连接,充当电话线,表达外出子女要常打电话这一主题。
图3.12 方案12
3.12.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13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3 3.13.1 设计来源
以“伞”为设计来源,手的伞面,拐杖的伞把,寓意关爱老人。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3.13.2 设计方法
图案中,将农村的空巢老人和在外务工的子女分别抽象成了老人和年轻人的手,下方的拐杖代表家中的老人,整体组合成为了一把“伞”的造型,体现了关爱的主题!
图3.13 方案13
3.13.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3.14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4 3.14.1 设计来源
以“胶卷”为设计来源,表达“照片表达对老人关爱的一种方式”这一主题。
3.14.2 设计方法
图形中是一条抽象的照片胶卷,它描绘了一栋房屋,表现了当今社会上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增加,他们终日守着房屋,盼望子女归来的现状;寓意“寄照片是外出务工子女表达对价中老人关爱的一种方式”!
图3.14 方案14
3.14.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3.15 抽象图形图案设计方案15 3.15.1 设计来源
以“打电话”为设计来源,子女定时打回的电话成为了老人的期盼与寄托。
3.15.2 设计方法
图形中,将农村空巢老人抽象为一根拐杖,将在外子女对家中老人的牵挂抽象为一只听筒,然而他们之间只能通过电话线连接,反映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3.15 方案15 3.15.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广告海报设计
4.1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1 4.1.1 设计来源
以“电话”为设计来源,子女定时打回的电话成为了他们的期盼与寄托。
4.1.2 设计方法
海报中,电话连着广播,电话代表问候,关爱,广播代表宣传、号召,中间的一句话“Loving parents,please pick up your phone”更是表明了主题,旨在警示在外务工的子女要时时传递问候与关爱给老人!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4.1 方案1
4.1.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2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2 4.2.1 设计来源
以“红绿灯”为设计来源所制作的,年轻的活力与老年的沧桑形成对比。
4.2.2 设计方法
海报中,将活泼、运动的年轻人与年迈的老年人分别放在不同的灯上,红色代表暂停,也代表老人的生命活力的暂停,呼吁社会关爱空巢群体,他们需要爱!
图4.2 方案2
4.2.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3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3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4.3.1 设计来源
以“电话”设计来源,子女定时打回的电话成为了他们的期盼与寄托。
4.3.2 设计方法
海报上,核心部分是连成心形的电话线,线的一端是电话,一边是拐杖,线代表传递,寓意在外务工的子女要常给家中老人电话,让他们少一分思念与牵挂!
图3.3 方案3
4.3.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4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4 4.4.1 设计来源
以“丝带”为设计来源所抽象出来的,话筒代表“号召”社会关爱空巢老人。
4.4.2 设计方法
海报中,丝带扭成的话筒形状,代表号召、宣传,上面写有“LOVE EMPTY NESTER”,表明了主题,即关爱空巢老人,左边列出了关爱的途径,如书信、网络、电话等,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4.4 方案4
4.4.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5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5 4.5.1 设计来源
以“扑克牌”为设计来源所制作的,“A”代表爱,散开的心代表不完整的爱。
4.5.2 设计方法
海报中,用“A”代表爱,用散开的心形代表不完整的爱,四周飞舞的花瓣中是关爱空巢老人的不同情景,旨在号召社会去关爱空巢老人,做到爱老、敬老!
图4.5 方案5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4.5.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6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6 4.6.1 设计来源
以“护”为设计来源,“伸出的手护着踽踽而行的老人”来表明主题。
4.6.2 设计方法
海报中,将几只伸出的手围成一个“○”,小心翼翼的护着中间拄杖而行的老人,下方的字体激起人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4.6 方案6
4.6.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7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7 4.7.1 设计来源
以“伞”为设计来源,寓意为老人撑起一把关爱的伞,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4.7.2 设计方法
海报中,刻画了伞的形象,伞面是象征历史与沧桑树的纹理,即“年轮”,也象征了老人的年龄,伞把是一根拐杖,下方的字体“为老人撑起一把保护伞”更是点明了关爱空巢老人的主题!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4.7 方案7
4.7.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8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8 4.8.1 设计来源
以“援手”为设计来源所制作的,手相互握着组成了拐杖。
4.8.2 设计方法
海报中,有无数只相互握着腕部的手组成了一直拐杖,手寓意“援手”,拐杖寓意“老人”,表明了“关爱空巢老人,需要我们每个人伸出援手”这一主题!
图4.8 方案8
4.8.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4.9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9 4.9.1 设计来源
以“夕阳西下散步的老人”为设计来源,对情景进行抽象。
4.9.2 设计方法
它将“○”抽象成了一幅夕阳西下两位老人在河边散步的场景,他们相互依靠、拄杖而行,只留下孤寂的背影,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号召社会关爱农村空巢老人!
图4.9 方案9
4.9.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4.10 广告海报设计方案10 4.10.1 设计来源
以“爱”为设计来源,通过拐杖与人物的拼合来表现的。
4.10.2 设计方法
海报中,老人的形象中下吧正与拐杖的把手处拼合在一起构成心形,表明“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拐杖,有了关怀,爱才能完整”这一主题!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图4.10 方案10
4.10.3 设计手段 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
设计评价
我所做的这一系列关于“关爱空巢老人”的系列设计,从一开始的确立主题、查阅资料到后来的设计制作阶段,都是独立完成,并且绝大多数纯属自己的创意,虽然不能说创意有多么新颖多么好,但经过老师耐心的指导,还是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设计的过程中,我一直怀揣着我希望我设计的这一系列主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呼吁作用,能为当下的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带来些正面的影响的期望完成了此次设计,这与我而言,是一次不错的进步。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结 论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独自完成了一个主题的系列设计,这对于我的创新思维、构图技能、字体设计、图形图案设计、广告设计、版式设计等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此次课设计的完成,我的平面软件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在设计之初因为没有正确领略设计任务书所表达的意图,曾做了一系列不符合主题的设计,但正是由于之前的那些错误,也让我一步步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主题,以至于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设计任务。设计中,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软件应用能力稍显欠缺,抽象思维还不够全面,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够很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是我今后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课程设计的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设计的过程中,我一直怀揣着我希望我设计的这一系列主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呼吁作用,能为当下的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带来些正面的影响的期望完成了此次设计,这与我而言,是一次不错的进步。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视觉传达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Access课程教学分析与对策 第8篇
Access是当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流产品,尤其是应用于中、小型数据库,支持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实用性强。Access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计算机公共课程,通过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熟悉Access的使用方法,树立数据管理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重要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参加考试,这对Access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提高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Access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新的课题。目前,在Access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度比较低,造成学生学与用的脱节。
2 Access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点内容不紧凑
Access课程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构成:1)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模型、关系运算、db、dbms等;2)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换对数据库、表、窗体、查询、报表、数据访问页、宏等对象的操作以及sql语句的应用;3)使用Vba和模块编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耦合程度不高,往往会出现学习后面知识的时候忘记前面内容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掌握课程的脉络,不能融会贯通,在实际应用需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2.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授课一般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讲解数据库基础知识,然后再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由于数据库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在课程的开始就对Access课程有畏难情绪;而到后面的Vba和模块编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文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通过率低于机试通过率的原因之一。此外,教师授课时没有很好的把Access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生不了解该课程对未来就业的帮助,认为学习该课程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2.3 学生使用Acces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Access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使用Access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可以独立开发小型的数据库。一方面由于社会对计算机等级考试认同度越来越高,导致教与学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二级考试的通过率上,而不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上;另一方面,“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导致学生课内的习题会做,但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分析、解决。
3 对策
3.1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同于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而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而是要求学生深入探讨,积极思考,其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方案直至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任务目标,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巧秒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把本堂课的知识点科学的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融洽的教学情景下,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合理、合理分解任务。任务合理是指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水平、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合理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合理的分解成多个小任务。Access课程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实现一个数据库系统。数据系统设计和是实现的过程是将任务不断分解的过程,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入,使整个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使学生树立整个课程清晰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到每堂课的小任务中去,随着这些小任务的一步步解决,大任务也不断解决直到完成。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就完成了。
任务驱动法教学法的落脚点在于课后任务的完成。课后任务也是由多个小任务组成的,要求学生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自主学习完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课后任务中去,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和指点。对于复杂的任务,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完成,通过小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加强Access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Access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不了解Access课程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或不知道如何在专业工作中利用Access来简化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因此,需要加强Access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对各个专业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授课教师首先要了解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加强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设计成课程任务,并把其应用到Access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幼儿园工作,可以针对幼儿园的情况,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搜集资料、建立数据模型,然后建立幼儿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前后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数据库管理的优点与便捷,从而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同度。
其次,授课教师要深入了解所教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工作、法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侧重点在于数据库、表的建立以及报表、查询等对象的应用;对于金融、会计专业而言,宏、窗体、VBA及模块也是学习的重点。
最后,授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更好的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任务,把专业知识贯穿在Access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4 结束语
Access课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之能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加强本课程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程认同度,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计算机知识的储备。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张莉.Access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16):259.
[2]王丽娜,杜玫芳,冯烟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Access课程的构建[J].北京:计算机教育,2012(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