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8
1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which is both a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s well as the key to transform from a big garment country into a strong one. The fundamental factor to establish a strong garment country is to rely on the great progress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ivity and achieve the sharp increase of production rate.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的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of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2006-2020), improve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regarded as a key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ransform growth mod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should be tremendously improved. The technology of garment industry covers two aspectswhich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oing necessary things, we will take major fields, prior themes, frontier researc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s a guidelin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Through the breakthrough of technology and the R&D and application of programs, we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garment culture, design, equipment, management, talent, and service, guide the garment development, push forwar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ring about the upgrade of whole industry.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Major fields and prior themes

Major fields refer to the fields where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Prior themes refer to the techniques and programs that have definite targets and can achieve breakthrough in major field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major fields and prior themes, so as to provide overall and strong support to solve urgent problems.1.品牌

1. Brand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Brand is a kind of intangible asset, a generic term of value added products, as well as a combination of companies and products. A brand covers various features such as innovative ability, company management, market positioning and marketing services. Establishing self-owned brand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garment industry reach the peak of the global value-added chain.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Prior theme:

(1)Prediction and research of nationwide fashion trend of garments

(2)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of self-owned brands

(3)Overall research of garment brands

(4)Extended research of creative culture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2、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已成为服装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主题:

(5)在线检测及成衣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2. Quality

Quality is the life of companies.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competition so as to sust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3、自动化、信息化

快速反应能力是高新技术武装现代生产力和现代跨国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客观要求。快速反应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信息化。

优先主题:

(6)柔性生产系统(FMS)

(7)气相免烫设备

(8)服装CAD的电子数据标准格式及服装CAD市场准入许可制度

(9)服装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及应用

4、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受现代数字化人体测量技术的限制,我国没有建立专业的服装用人体数据库,导致以人体数据为基础的服装号型研究等基础科学研究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健全的原型系列、板型系列、人台系列等国家服装基础技术标准体系。

优先主题:

(10)数字化人体测量设备

(11)建立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5、标准

标准是科学管理产业的有效手段,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12)服装号型标准的修订

6、产业链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产业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优先主题:

(13)面料

(14)服装产业互动机制

(15)服装物流及服装供应链整合

7、产业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服装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复杂多变。产业研究工作需要动态跟进、长抓不懈。

优先主题:

(16)WTO背景下的服装国际新贸易研究。

(17)加强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研究。

(18)主要竞争国竞争力研究。

(19)全球服装贸易展发展趋势及中国服装产业的全球发展目标研究。

(20)国内市场运行及变化趋势及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战略(方针)研究。

8、服装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

根据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建设一批服装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起带动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作用。

优先主题:

(21)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

(22)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

(23)搭建服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

(24)创办服装科技学术刊物

9、公共服务

服装行业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是中国产业发展中“集群化”最突出的行业之一。中小企业占服装行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进步就是整个行业的进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解决服装产业集聚地及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共性技

术难题,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优先主题:

(25)搭建服装产业集群及中小型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6)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

(27)服装科技高层论坛

二、人才培养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我国在近20年的高等服装专业教育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管理及贸易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为了摆脱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竞争力较弱和品牌附加值极低的现状,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一批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服装人才队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近年来,我市服装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委市政府尤为重视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扩大内需,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服装企业,带动了一大批私营企业的崛起,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产业链。但是,由于较为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劳动力资源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服装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经营和生产问题,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目前发展概况

(一)服装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近三年来,服装企业每年都在以30%速度递增,不断扩充总量,提高质量,成为我市新崛起的轻型产业。我市现有服装企业20家,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也有3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注册资金达6亿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有10多家,100万元以上有10多家,500万元以上有1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经济效益明显增长,据测算,近3年服装企业总产值12.5亿元,营业收入12亿元,工人人均收入2万余元。

(二)服装行业在我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私营服装企业已从当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企业建设。一是服装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解决

了就业。前几年,因国有企业效益不景气,许多企业倒闭,致使大量劳动力失业,居民生活非常拮据,工人经常因就业问题到市里上访。现在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服装行业的兴起,拓宽了就业渠道,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我市社会稳定,经济态势呈良性循环。二是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拉动了内需。近年来,服装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流通领域规模化进程,全市经济阵营社会化分工,加快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的经济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服装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许多企业都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国退民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经营理念超前意识不强。加入世贸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对我市这种以钢铁为主的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我市服装企业固有的问题和矛盾明显暴露出来。

(一)布局分散,档次不高,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我市服装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且为分散。企业分布缺乏规模化,形不成经济规模,服装款式缺乏更新换代;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其次是企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很难同大企业进行产品竞争,往往在大企业的竞争实力面前逐渐萎缩,不少服装企业面临倒闭困境。再是受实力所限,我区大部分企业是从事加工业的,从事贸易的少,经营管理粗放型偏多,与同类 企业争

原料、抢订单、拼市场等问题较为严重。

(二)大多实行作坊式管理,经营者素质较低,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其管理模式和管理能力明显滞后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管理人才的匮乏,技术人才短缺,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全市服装企业,经营老板多为老企业的一线工人和销售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懂一些服装技能但缺乏管理知识。全市服装企业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员占就业总人数不到10%,高管人员廖廖无几。其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与应达到国家品牌产品企业的水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绝大多数没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因此,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劳动力资源不足,用工不规范,造成劳动力市场混乱。蓝领技术工人的欠缺,导致了企业难以正常生产,也形成不了规模。今年7月份,国家社平工资逐年上调,企业无形之中要增加一倍以上的刚性支出。做的订单在质量上也严重存在问题。

(四)同行相斥,不规则竞争。由于受历史、社会、资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市服装企业经营者总体素质不高,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创业初期靠胆大闯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蛮劲,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明显的表现出个人素质上的不适应。这也是我市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个别厂家不顾整体大局,为了抢人家的订单,竟相降低价格等等。由于这种不正当竞争,导致了我市服装企业利润甚微,甚至亏损。还有一

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各种税费,低价接单,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服装企业经济滑坡。

三、应对策略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转移,一般型向重点型转移,来料加工型向自产品牌型转移。加强我市企业布局的科学化,规模化,引导企业上台阶、上档次,向重点型转移,对具备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一般加工型企业,引导向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增强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有一定产品优势和科技优势、实力较强的企业,应该以产品、资本为纽带,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逐步实现上市,面向社会。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首先,要着力提高经营者素质,引进人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层、经营层和管理层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其次,要强化人才观念,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市要发展,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只有大量引进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技含量。面向社会招聘和选用人才,充实管理和技术岗位;建立有效地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报酬和他们的能力水平与实际贡献相适应,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加大劳动用工管理力度,尽快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解决劳动力市场无序竞争状态。

(四)规范服装加工市场,遏制不正当竞争。对破坏市场经营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企业要予以曝光或实施行政处罚。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服装节或展销会的形式,或者是利用服装行业网站全方位包装和推销企业,把我们的企业推向市场,提高知名度,从而在我市加工企业领域里占一席之地。

总之,我市服装行业的市场潜力很大,通过一系列企业改革,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木 子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管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华侨城物业部武汉高端物业服务市场考察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高端物业管理的现状,借鉴学习其他物业公司成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提高物业服务质量。4月10日--11日,在法总的带领下物业管理团队骨干一行七人考察了武汉当地高端地产万达公馆及华润中央公园两个项目,受益匪浅。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万达公馆:万达公馆,为万达集团在全国多个城市潜心开发的豪宅系列顶级产品,每一座万达公馆,皆成为所在城市的高端生活旗帜,联袂定制中国豪宅新标准。其中,万达物管本着“至诚至尊,无微不至”的VIP贵宾服务理念,打造VIP特色服务模式,专属式服务:想业主之专想,最大程度的满意和惊喜,最高层次的私属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想业主之能想,量身定制,满足单一业主品味的定制化服务。菜单式服务:想业主之所想,简单、可选、即时的菜单化服务。预见式服务:想业主之在想,瞬间创造的感动服务。让业主尊享五星级物业大户管家式管理。

华润中央公园:华润物业有限公司前身为1982年成立的隆地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3月启用现名,母公司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现为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物业有限公司立足香港,主要从事中、高端物业租赁、物业管理和物业发展的业务。目前在香港所负责经营的物业总面积超过200多万平方英尺,类型包括甲级写字楼、普通住宅、豪华别墅、服务式住宅等。此外,公司业务还包括装修及机电安装工程、展览、房地产开发等。

调查效果:

主要了解万达公馆、华润中央公园两处物业对于销售中心现场管理、样板房服务流程、项目日常管理等各项内容进行了参观体验及交流学习,也感受到了万达物业及华润物业的服务理念、现场管理的优势及不足。对我们日后的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良好的物业服务犹如点睛之笔 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万达公馆:

1、硬件设施高档:各物品不论大小均带有统一logo、电瓶车选用的是较为高档的老爷车款式、礼仪岗台的精细设计,双层红地毯铺设质地考究,专用看房通道且被精心设计、专用安全帽放置架(描金)、样板房电梯内的按扭保护板防止客户按错、保洁工具齐全,样板房门口设置鞋套机、样板房内的物品提示牌的水晶质体、温馨精致的用语(心的赞美,请勿使用)。 图/ 武汉万达公馆高层管家大堂

2、人员配备充足且形象及整体性到位:一套样板房配置了两个室外服务人员,一个室内服务人员,一名清洁员。大堂处设置了发放安全帽人员。安保整体素质高,配置高;安保人员整体个头都在1.8左右,服装夸张,人员工资水平高,和普通岗位有区别。礼仪形象人员每半小时就会有一次轮换,确保了安全服务人员的形象展示不变形。下雨天,大堂门岗主动打伞护送,服务意识强烈。

3、清洁保养层次高(保洁公司与我司一致):地面晶面处理好,基本无卫生死角。整个大堂未见明显线头及任何杂物。地面大理石光亮可鉴,墙面凹凸处全为玻璃镜面,未见灰尘。样板间物品摆放整齐,勾缝及插座面板安装方正,出楼道电梯后通道处有两名安保员负责指引及鞋套发放回收,房间内地面及物品整洁,进房间时保洁员正在擦拭地面。

华润中央公园:

1、组织架构清晰明确:各项目有根据项目定位的层级化、差异化服务标准,包括销售现场服务。高层的“一站式服务”,一期连排别墅的“一对一”服务,二期“亲情式管家服务”。同时设置专门的装修管理人员,与管家进行区分,确保管家与业主之间关系的良好维护。

2、保洁、绿化及社区整体形象:楼栋垃圾要求每日七点前完成清理,避免与客户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隐性工作与显性环境的良好错位安排。绿化维保由自己公司进行,节约了成本,控制绿化改造费用,节省了绿化改造时间。风格设计的统一性、整体性非常明显。小区logo较齐全,标识明显。针对长期空置别墅,免费提供季度的庭院清洁及绿化养护服务,并发短信告知业主。

3、人员情况:安全人员配置较为精简,各道口均为一名队员值班,但安全服务人员基础培训非常扎实,整体服务素养较高

4、个性化服务与差异性服务到位。

5、引进知名的第三方机构对业主进行满意度调查,涵盖地产设计、物业服务等内容,对自我的服务能力及质量不断进行改进与提升。

值得注意、警醒的地方 万达公馆:

1、万达公馆物业服务人员对楼盘知识一概不知,一律回答不知道,销售人员对物业知识认知不够深刻,回答模棱两可或者不知道。

2、当两个样板房门口保安员在接待客户时使用普通话,但相互之间交谈使用武汉话,对客户来说显得不够礼貌。客户在样板房内参观时,房内管家对客户关注度不够(一个销售人员对N个客人时,管家未进行协助跟进)。

华润中央公园:

1、人员问题:中央公园小区安全服务人员身体条件等硬性基础较万达公馆略为不足,安全服务人员身高均在170到175CM之间。

2、环境及绿化:小区门口的便民服务车锈蚀,无明显标识,摆放歪斜。绿化沟挖的过大,不美观;大量草坪边沿长出路牙未及时进行修剪。

未来高端物业“华管家”:

对于一个成熟区域而言,人文环境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人对生活的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配套设施、交通地理位置等硬性条件,他们更期待的是高质量、高保证的社区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物业服务能够瞄准更高的要求,给予客户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

通过参观发现万国公馆以及华润中央花园的物业服务,其中的优点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1、客户服务:创造多元优质服务 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

2、安全管理:塑造一支形象优秀且强而有力的安保队伍,时刻为客户“保家护行”

3、环境管理:一花一木一世界 走到那里都是风景

a绿化工作:用心雕琢和保护绿化环境。让业主时刻享受生态社区,体验健康生活。

b清洁工作:推行隐性清洁服务,服务人员不在干扰业主的日常生活,但是却让人感觉到服务无处不在。 C公共设施维护管理:专人专职

4、社区文化:促进邻里沟通,举办社区聚会,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近几年来由于业主和客户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高文化层次,有着相对称的物业服务需求,进而对我国的物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标准化、个性化、人文化和品牌化的服务,一体化、专业化、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企业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服装市场升级对产品供给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已经走向文化营销,即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商场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2)国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重点,竞争加剧

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2007年服装、梭织服装、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06年同期回落了约9.74%、8.49%和10.65%,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7年比重下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内需增长已经超越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2009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2007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2007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继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销售额较2006年增加了23.26%。服装零售的总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同比增长率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率,说明纺织品服装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是稳步增长的。2008年纺织服装外销市场需求变脸,内销市场平稳走强。我国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类产品同比增长25.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国内纺织零售额累计298.6亿元,同比增长11.09%;服装零售额累计1,999亿元,同比增长21.28%。除2月外其余月份的零售都保持了正增长且逐月扩大。8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3.96%,创下了2008年10月来的最高增速。来自全国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的零售数据表明,5月份以后,服装零售额增速达到25%以上,特别是10月份以后是服装业的传统旺季,服装内销增速继续攀高。

(3)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市场细分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4)加工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5)服装品牌商业发展活跃,国内外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整个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获得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获得服装品牌的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则可拥有40%~50%的商业价值。中国的服装品牌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少数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企业,给中国商业资本带来了新气象。目前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

二、三线商业品牌通过开设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全面展开。

(6)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更加成熟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摘 要: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在近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成为广东省以至全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进行,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性的传统产业代表,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各方的挑战,产业定位和差异化创新发展成为改变和突破的重点,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该产业优势因素、劣势、发展机遇前景、市场威胁因素展开分析。

关键词:产业定位;创新发展; 珠三角服装;优势分析;劣势分析

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充分体现了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上利润分配的不均衡。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已经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集群,其劳动力成本达到全部产业生产成本的6成还要多,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已经依靠本土传统优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生产国以及主要贸易出口国家,嵌入全球经济利益链,但仍然大部分产品属于低端产品。现在一提起纺织服装业,特别现在是严峻态势下,涌入人们脑海里的似乎是“库存高”、“关店潮”、“需求低”、等词。然而, 纵览一下我国服装行业多年发展历程时,你仍然会不难发现纺织服装业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不断促进就业、改善基本民生、和提高我国人民日常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三来一补”服装行业也曾为国家创汇立了大功,出现上述种种状况不得不需要使我们引起深思。目前,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的技术创新系统正在处于一个初创期和改革期,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具有共性的技术问题和发展障碍,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珠三角32家不同规模的出口型服装企业的调查,将从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SWOT分析、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自主创新技术发展战略对策等三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

一、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纺织服装行业历来作为广东省的以至全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突出贡献。进入21世纪,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借助政策、地缘优势和物流优势,迅速发展成广东省以至全国的纺织行业的领头羊和世界知名的服装行业生产研发基地。但是近年来仍然受到国内其他几个省市的大力追赶和面对国外市场特别是像东南亚市场的双重挑战,出口额都有所减弱。珠三角出口的相对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已经逐渐减弱,在我国经历了30年高速经济发展以后,目前已经基本到达了出口转型改造升级的重要拐点,单纯依靠数量价格竞争的出口时代已经基本结束。特别是严峻态势下,表面上来看现在我国国内服装行业虽然呈现“库存高”、“需求低”等突出问题,但是却真实反映了珠三角的服装行业市场竞争形势同质化严重、品牌意识低、经营模式理念也亟待不断改进、营销管理模式建设亟待不断创新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壁垒不高, 进入者多, 产品设计过于雷同、甚至可能出现大量抄袭或者仿冒产品现象, 甚至市场营销技术手段都严重过于趋同。每次欧美高级时装周后“哪种款式订单多,哪家企业市场好,都会引起同业的刺探,在生产企业得到样品信息后,立即组织打样翻版、小批量生产,甚至于可以一两天内完成量产,全面参与同质化竞争。主动降价,互相压低报价,直到这个款式的利润被完全榨干,甚至于该产品市场被做死为止。然后再抓住一个新款式重复这样的竞争轮回。”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服装行业的人在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严重同质化已经导致了现今中国服装行业的低质量,高库存。另外,珠三角一些服装行业大都选择走“低成本”发展战略,对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认识不够。但如今在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红利消失殆尽、原材料加工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这些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龙头优势明显被大大削弱。根据美国哈弗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 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的描述,对纺织服装产业而言,品牌优势无疑是迅速胜过传统竞争对手,实现服装企业战略差异化的重要战略手段。然而, 珠三角众多中国服装生产企业特别是“三来一补”的传统服装行业长期以来一直走着OEM型的生产设计路线 (所有的服装设计图等都完全依照服装品牌以及客户的服装设计要求来直接进行开发制造和深加工) ,处于“微笑曲线”行业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 所以能获得的利润微薄。一些尝试打造自有品牌的企业,又受主要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往往只侧重于耗巨资请明星代言,却疏忽产品开发、市场调研等重要环节,结果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下,不能准确的捕捉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被市场所淘汰。因为,在当代社会中,终端的消费者成为一切商业活动的中心,企业要想比竞争对手略胜一筹,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明察秋毫”,并在最细微的层次上做到“善解人意”。另外,珠三角大多数的服装生产企业大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受资金、管理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仍处于企业信息化刚刚起步的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缺乏实时的信息化系统管理手段,企业不能快速掌握销售数据和库存状态,也很难预测和分析销售情况,进而导致企业管理层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做出及时的调整。

二、 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SWOT分析

SWOT行业态势分析法,又可简称为态势分析模型,是分析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分析评估企业中的产业优势因素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发展机遇和前景 (opportunity) 和市场威胁因素 (threats) ,来加快实施这个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接下来的就是我们针对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SWOT的分析结果展开:

(一)产业优势因素(S)

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具有传统的基础优势,无论在它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经营规模和产业地理中心位置都具有领先优势,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拥有完整的一条涵盖了面辅料、印染、成衣、辅助产品加工在内的配套完整的服装产业链,集群整合效应突出;珠三角地处沿海,毗邻享誉世界的东方时装之都“香港”,产品更新换代快,成為众多国际品牌流行时装向内地时尚扩散的信息集散中心和时尚信息交流中转站,珠三角服装行业在流行资讯的掌握和获得方面也远高于国内服装同行;企业创新驱动机制灵活,珠三角多数作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走向扁平化,决策程序灵活多变,更容易提高创新的效率,反应迅速周期快,保持了服装行业的领先优势。

(二)劣势分析 (W)

服装行业是流行产业,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意实力,很难发挥产业集群本身的优势;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普遍是传统的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支持者、创新设计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产品文化缺乏企业个性、缺乏深刻的企业文化价值内涵,产业产品结构档次低,缺乏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突出问题。我国服装行业历来都是具有\"流行性\"和\"季节性\"的流行特点, 在如今快速和时尚的服装潮流理念引领下,流行趋势瞬息万变。而大家往往普遍认为“服装无专利、“时尚就是模仿”,在服装行业中存在严重的抄版现象。服装行业可复制性强, 使得许多服装企业抱着错误的意识认为进行创新经营是没有必要的。按照“微笑曲线”(SmilingCurve)理论。在整个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是体现在两端-设计和产品销售,处于两个环节中间的传统制造企业附加值最低。大多数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企业目前正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大部分服装企业主要专门从事为其它跨国上市公司或其他国内上市公司的服装产品的制造加工,竞争中的优势主要基于劳动力等的低成本生产元素。以上都可能是不利于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因素。

(三) 发展机遇前景分析 (O)

国务院于2019年2月18日印发正式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建立完善大湾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体系,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区域,这将提供一个独特的发展机会给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并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广东省已经成功搭建了20多个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了“政-产-学-研一体化”高新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为广东省大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2000余项。作为一个把主要科技成果直接转化成作为主要生产力的经济活动,需要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贷款困难,融资资金渠道少的突出问题。广东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针对我省纺织和服装产业的专项优惠政策和扶植扶持政策,并在企业出口退税,产业发展补贴等方面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这些都已经为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市场威胁因素分析 (T)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似乎发生了一些巨大变化,例如,棉花等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等都带来了对中国劳动力资本市场巨大的不利影响;服装缺乏自己特色和国际品牌;大多数服装制造企业只不过赚取了低产品附加值的中间制造的各个环节的固定利润,品牌这一庞大的利润被品牌商攫取;品牌稀缺任然是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的软肋。国内方面,随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长三角无论在生产总值还是出口总量,都已经接近或者超过珠三角区域。国际方面,国际品牌商控制市场渠道,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近年通过更低的企业劳动力使用成本和更多税收政策优惠,加剧了我国低端传统产业的外移。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在国内加工贸易不断严重弱化和低端产业不断外移的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优势不断被外部弱化,而且没有完全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制约着产业链发展,使得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又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 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自主创新技术发展战略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债务市场危机已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意识并看到过去30年因大力推行“去工业化”路线而出现就业人群迅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导致本地经济过度依赖于房地产、金融等新兴虚拟市场经济,从而在危机中出现抗风险能力弱的特殊状况。工业化回归的迫切需要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再工业化”的实质上就是对制造业内部价值链的重新一次整合,关注“微笑曲线”上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着力与整合发展我国高端制造业。而正如上文所述,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正处于服装产业“微笑曲线”附加值最低的环节,长期以来以低成本换取竞争优势。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人口增长红利已经不复存在,跨国贸易公司订单正纷纷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转移,例如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这使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创新驱动发展无疑是唯一的发展出路。基于以上分析,对于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下主要对策:

(一)继续深化产业定位,差异化创新发展。

杰克·特劳特先生在《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商业中的“定位(Positioning)”,杰克·特劳特认为:“产品定位就是要在消费者头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对对于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而言,即需要建立鲜明的品牌。譬如通过对产品进行原创设计,从而使其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市场位置。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和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并且通过市场定位以及后期的各种市场推广活动使消费者明显地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特殊化的印象,以提高企业及其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增加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从而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市场效益。在服装市场日益成熟的当代社会,企业靠一种传统产品、一个客户“吃遍天下”的盈利局面已不复存在,传统的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不再,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要不断深化战略定位、走新的差异化企业发展战略路线。

(二)不断提高服装企业创新设计和研发专业团队的建设。

积极引导鼓励服装企业建立设计和研发专业团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并结合市场战略定位,文化市场营销、品牌形象定位來重新整合原创设计,为珠三角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进步注入新的技术活力。设计和研发专业团队的建立不仅仅要引才,更要留才。需要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建立、拥有、发展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也是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型发展任务。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全面推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及提高顾客售后服务水平。

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鉴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水平,两次工业革命,更多侧重于提高工业生产力的效率本身,没有太多考虑到顾客的实际使用需求。然而,在经济科技高速同步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的当代社会,如何能够对顾客的实际需求“洞幽察微”,并能及时的在最细微的层面上准确做到“善解人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和优势。而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则可助力服装生产企业一方面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进而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走一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服装工业化发展道路。

四、结语

在这集变革挑战与发展机遇同时并存的信息时代,创新驱动发展依然是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广大服装企业同质化市场竞争严重、长期处于走粗放式生产和个体经营模式路线、利润微薄、处于“微笑曲线” 产业附加值最低的环节。在我国人口经济红利不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内外需求不振、外国品牌冲击等复杂形势下,服装加工企业不断呈现“高库存”、“关店潮” 等一系列日益令人深思的发展现象。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在服装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将继续面临和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在低附加值环节将面临和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激烈竞争,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深化战略定位, 差异化创新发展,为正在设计、生产、市场等各个方面严重处于雷同的广大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进行转型改造升级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战略选择。提高企业设计研发团队的队伍建设,发展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也是珠三角纺织和服装产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型发展任务。加之,在我国信息电子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仍然可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来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对顾客需求的洞察力和反应力,进而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俊,丁倩倩,广东省服装企业技术创新SWOT分析, F407.86.

【2】朱恒民,成长期中小企业SWOT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0(14):219.

【3】吴俊,詹丹婷,广东省服装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纺织导报,2013 No.4.

服装行业环境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一、市场概况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另外根据全球知名市场分析专家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一篇关于中国服装鞋类的报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注重时尚的消费者,中国服装及鞋类市场必将快速增长。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指出,中国城市消费者生活富足,而且对时尚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同时,在中国的乡村,主要还是出于实际因素的考虑来购买服装。只有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才能刺激到他们对高质量服装和鞋类的需求。这样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份中国服装及鞋类报告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4年的流行趋势,并对今后至2009年进行了展望。WGSN从中摘出了时下最新的一些关键数据及流行趋势。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销售总量在2005年占全球的47%,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6%。这个大幅度增长,缘于大众化服饰的增加、世界自由贸易及持续的国内经济增长。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而将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成功会取决于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

Euromonitor预测,中国服装和鞋类的零售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人民币7616.39亿元, 2006年的人民币8328.61亿元, 2007年的人民币9137.5亿元,2008年的人民币10044.1亿元 增长到2009年的人民币11033.4亿元。

总体来说,服装行业是一个年产值超万亿级别的产业,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对高质量服装的需求,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目 录

一、市场概况 3

二、行业营销方式 3

(一)、推送式营销 3

(二)、网络营销 3

三、服装网络营销的现状 5

(一)、中国互联网基本状况 5

(二)、行业用网与网络营销 5

四、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定位与特点 7

(一)、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定位 7

(二)、行业网络营销特点 8

(三)、行业网络营销开展策略与步骤 8

五、服装行业网络营销案例 9

一、市场概况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另外根据全球知名市场分析专家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的一篇关于中国服装鞋类的报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注重时尚的消费者,中国服装及鞋类市场必将快速增长。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指出,中国城市消费者生活富足,而且对时尚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同时,在中国的乡村,主要还是出于实际因素的考虑来购买服装。只有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才能刺激到他们对高质量服装和鞋类的需求。这样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份中国服装及鞋类报告回顾了中国在1999-2004年的流行趋势,并对今后至2009年进行了展望。WGSN从中摘出了时下最新的一些关键数据及流行趋势。预测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销售总量在2005年占全球的47%,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16%。这个大幅度增长,缘于大众化服饰的增加、世界自由贸易及持续的国内经济增长。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而将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成功会取决于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 Euromonitor预测,中国服装和鞋类的零售额将分别从2005年的人民币7616.39亿元, 2006年的人民币8328.61亿元, 2007年的人民币9137.5亿元,2008年的人民币10044.1亿元 增长到2009年的人民币11033.4亿元。

总体来说,服装行业是一个年产值超万亿级别的产业,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提升对高质量服装的需求,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互联网络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样也在改变着服装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服装企业只有适时而变,才能免遭淘汰。其次,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是一种划时代的营销方式,是传统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对此服装企业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为了适应网络的趋势,传统企业必须重新考虑并发挥自己的商业潜力,必须对商业系统作出融入商务网络的新的安排,必须以网络营销为武器,使产出(产品和服务)能让顾客满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行业营销方式

(一)、推送式营销

服装行业采取的各种传统营销方式,如户外广告、报纸广告、电视广告、门店销售等,主要采用的是推送(Push)方式,营销者通过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将信息快速地传递给消费者。营销者是信息的主动推送方,消费者是各种信息的被动接受方,营销者可以清楚地传递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但是消费者不能直接将意见反映给营销者,营销者只能借助市场调查和销售业绩来了解营销活动的结果,造成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无法完全沟通信息,不但使营销的时间拉长和费用开销变大,而且因为消费者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必将对此产生反感。

(二)、网络营销

网络媒体特性与此不同,网上营销主要采用的是“牵引”(Pull)方式,网络媒体采用“多对多”的营销模式,可提供一个即时的新的传播模式。网络上的消费者既可以是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发送者,营销信息针对的消费者可以有很大的主动权,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浏览、到哪个网页去浏览、浏览什么内容的信息,另外消费者如果对互联网上的服装广告感兴趣,可以点击相关的内容,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这样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网络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根本原因是网络本身的特性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回归。其核心是将原本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改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即实现。 “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通路:place和促销:promotion)到 “4C”(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成本:Cost to Satisfy Want and Needs、方便购买:Convenience to Buy,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的转换。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互联网络只能算是一种新兴的媒介,虽然这种媒介覆盖了传统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的大部分特点。然而网络的影响却不止这些,触过网的人都明白,它所触及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媒介,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生活方式,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了变化必然导致市场营销手段的变化。

网络的这种异化力量表现在消费者心理上,至少产生了如下的一些特征变化:

1、强调消费的个性化。消费者更多的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

2、表现消费的主动性。消费者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

3、要求购买的方便性。要求能更方便更快捷的购物。

4、追求购买的娱乐性。希望购物能为他们带来乐趣,能满足心理需求。

对于网络时代消费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的这种变化,企业应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消费市场已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演变,新的营销方式应以消费者为核心,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要满足网络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须适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信息和服务,这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网络时代出现的消费心理,只有通过网络手段才能解决。这是因为网络营销除了具有直复营销的所有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的优势:

1、是一种更具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能够轻易地通过数据库管理,真正实现“一对一”营销。

2、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是实现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

3、真正超越时空,方便快捷。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需求,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

4、融各种媒介特点于一身,寓“销”于乐。

三、服装网络营销的现状

(一)、中国互联网基本状况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所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已经上升到46.4%,比2007年12月42.8%的女性网民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未婚者占58.5%,已婚者占41.5%;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总体的68.6%,这一年龄层善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是网上购买服装的主体。

从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和高中以下学历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总共为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靠拢,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从用户的职业来看,学生所占比例仍然最高,为30%,此外,本报告中网民中的管理层(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比例有所提高,占到了网民总数的10.7% 在网络购物方面,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0%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经济发达城市的网络购物普及率更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6月份发布的统计报告,上海网民的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45.2%,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其次是北京,网民中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为38.9%。 在经济发达城市中,网络购物中电子支付和物流环节等对网络购物的限制要比其他低一级城市更小一些,且这些城市中的网民网龄相对较长,对互联网的使用较为熟悉,也带动了网络购物的发展。 总体说来,我国网络购物比起国外的发展状况仍有一定差距(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57.3%,美国为66%),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行业网络营销状况

1、服装行业网络化发展

服装企业的网站建设情况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处于中等水平。据统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近55%的服装企业进行了企业网站建设,另有近一半服装企业还尚未意识到企业网站建设的重要性。而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企业网站的服装企业则更少,平均比例不到15%。

在服装企业网站的绝对数量上,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和北京分别占前五位。 。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服装行业的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OEM是我国服装行业的常见经营模式,也就是接订单生产。按订单准时的交货是OEM厂商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系统不能实时的查看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并对此根据生产能力优化排产,就会造成交货的不准时,以及销售人员在无货可供的情况下由于不了解生产状况而答应交货的现象,就会丧失客户满意度,而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 值得高兴的是,服装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去了解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纺织服装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应用中,服装企业也已由原来的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转变为直接寻找网络应用服务商和购置商品化软件。从网站建设推广到信息化应用软件定制,形成了系统的信息化应用规划体系。我国的服装企业正准备迎来信息化的春天。

2、服装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服饰行业属于紧跟时代步伐,流行影响力很大的行业,迫切需要接受最新反馈信息,并将企业信息发布出去。而且时装消费者主要是面向中高收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忠实用户。所以服装企业上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了。

2007年,电子商务遭受寒冬,服装行业却由于以PPG为代表的“轻企业”的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成为瞩目的焦点。然而,除开部分明星企业,服装行业整体网络化状况并不乐观,在服装企业网站中,很多网站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具体表现在:

(一)、网站信息长时间未更新,服务质量低 调查显示,长时间未更新网站信息是企业网站最突出的问题,这些信息包括企业新闻、品牌动态、时装秀、企业资料等,有些企业大手笔做品牌策划,但网站新闻栏目里的内容往往是网站初建时的那几条。有些网站的产品栏目里长年显示着往年的产品,这些问题使浏览者无法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企业和品牌,使网站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调查中还发现,多数网站设立了留言本(有些网站命名为“互动地带”、客户咨询等),一段时间下来,已经有潜在客户在网站上留言咨询,可是有些网站要么长时间无回复,要么就回复简单的一句“谢谢你的留言,请致电XX部门”,这种形式的回复使留言本形同虚设,也反映出网站的服务质量低下。 而事实上,网站信息和产品的丰富程度及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甚至是企业文化,也影响到浏览者对网站的满意度、回头率,更是关系到互联网优势与价值的体现、互联网对非网民的吸引程度等。因此,要使互联网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重视网上信息和产品的丰富以及服务质量。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我们还调查了其它服装企业以及服装相关企业网站共计400个,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二)、网站版面陈旧,难以体现主题

服装企业网站往往突出服装品牌,因此,这类网站不仅要具备常规网站的功能,还要注意网页版面的美观,它的视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品牌以及企业的形象,有些网站在建设初期能够与当季服装相结合,通过网页将服装的主色调、品牌风格体现出来,但是几年之后仍是一副“老面孔”,由于流行趋势变化之快,一个品牌每年往往会出几个季节的新款,风格虽然不变,但是主题在变,因此,有必要每年更新一次网站的版面,使之与品牌当年的最重要的主题相结合,完美体现品牌风格。

(三)、企业缺少懂网络的人才

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企业网站里还设置了在线订单、在线销售等功能,这些网站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极少真正通过网络完成一个订单,这是由于一方面网站太孤立,没有和其它行业门户网站、商务网站(B2B类)等形成互动。另一方面,在线订单、销售的支付系统也不完善,客户通过网络下单,最终还是要电话打到公司,和原始交易方法并不差异。 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将范围延伸至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如行业门户虎门服装网、全球纺织网等,泛行业门户网站阿里巴巴、商吉通等,通过这些专业平台寻求商业机会的成功率较高,是一个可行的渠道,但是很多服装企业的人士说,公司并没有专门负责网络营销的人才,往往是电脑维护部门、财务部、企划部的同事去负责,他们本身在网络方面懂得不多,而现在很多商务网站的服务都要收费,因此负责人又要与老板沟通,而老板在这方面也是似懂非懂。 即使如此,现在还是有很多企业在相关商务网站上注册了用户,使用网站的商务平台寻找经销商和合作伙伴,但是有部分用户在注册后往往只填上企业的基本资料,商机信息后就坐等渔利,十天半月后再次登录时,连当初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都不记得了。 在上述问题中,其实不仅是服装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国内其它行业的许多企业网站也是如此,这是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决策者自身并不懂互联网,造成和下属沟通困难,而多数企业还没有专职的网络人才,负责网站、网络营销的往往是会计、文员、电脑维护员等。另一方面在和互联网“打交道”的初期,中小企业往往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信心也不足,常常半途而废。

四、服装行业网络营销的定位与特点

(一)、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定位

在服装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过程中,网站的定位很重要。该类企业网站应该不仅仅是做成单纯意义的企业网站,而应当根据该企业的具体特色做成企业品牌情报站、精品展示窗等。这种定位符合时装行业时尚、先锋、前卫的特色,容易为广大年轻网民所接受,并留有较深映象。

品牌是服装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网站所要展现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服装企业网站的策划前,一定要吃透企业品牌的内涵,按照品牌演绎的需要来规划网站,设计栏目。在企业网站内规划品牌子网站是当前网站建设业界较为新颖的一种做法,通过站中站的品牌活动、品牌故事、形象代言等内容,把企业网站的品牌部分相对剥离出来,单独进行规划,能有效突出网站的核心部分,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服装企业网站的产品展示规划与一般企业网站有所区别,这同服装产品的特殊性有关。人们在选购服装产品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效果预知要求,一定要试穿试戴感受效果后才能给出他的评价,然而这在互联网上是无法做到的。如何展现服装产品的用户体验效果,这就成为服装企业网站产品展示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志。 服装企业网站面向的是年轻人,如何加强用户沟通、让网站与访客互动起来也是服装企业网站策划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与其它商品相比,服装的销售和购买过程有其特殊性。因此,服装网络营销也不同于一般商品。

服装的分类很多,号型标准使之相对统一,但不同的打版方式、款式差异及穿着目的又使之千差万别。而且,面料的材质风格这一通过人的手感和触觉加以判断的重要指标也不能直接通过网络来完成。但这不等于服装网络营销的可行性被否定。

1)、服装网络营销面对的客户群可能是中间商,也可能是最终用户。

对于常见质地(棉、麻、丝等)的一般休闲装(T恤、运动服、休闲衬衫等),只要有详尽的号型尺码单、主要外观图(一般为正、背、侧面及特殊设计部位)和一段简短说明,就可以给顾客以大致印象,使其按需求做出选择。

但对于职业装、流行时装、表演服及内衣等,这些对着装效果、舒适程度要求较高的服装,顾客需经过试穿才能决定购买与否。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把这种着装效果和感觉尽可能转化为一种视觉感受,帮助消费者去选择,进而完成购买活动。 2)、付款问题。

服装网络营销还需要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来作后盾。服装销售网络与银行系统的成功链接,是网络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一环。这部分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国内也有尝试者,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致使其还很不成功。

3)、送货方式。

这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完成。邮购或在不同地区设立送货点,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具体的装运方式,则由服装的特性来决定,例如,由抗皱性能,耐压程度和保型性来决定是否吊挂运输等。在此不作详细论述。

服装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及时传达最新流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而且可以省去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投资,店面装修费用和一系列的管理费用。为服装公司节约更多的销售成本,使资金更有效地用于公司和产品的广告宣传。

[案例]:VANCL 2008年4月14日,VANCL首席执行官陈年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经过5个月的“试错”,已经找到新的方向:“我们只是选择性投放部分平面媒体广告,而且没有投放电视广告,这是我们和PPG不同的地方,但网络才是我们的重点。” 相比报纸、电视这两类媒体,网络的直接推广费用很低。从3月份开始,互联网上已经四处充斥着VANCL的68元“初体验”广告。养生堂前公关总监邹咏凯认为,VANCL采用了许多快速消费品的投放策略,尤其是在网络广告推广上一点不比那些动辄上亿元的品牌厂家逊色。“我们已经不比PPG逊色了, 60%的投入在互联网上带来70%的销售,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曾经创办卓越网的陈年宣称自己也能日销上万件衬衫。

3月中旬,陈年突然明白过来:相比杂志、报纸、电视,互联网广告成本是最低的,拉动销售的效果也是最直接的:“我不需要去做PPG的改进版本,我需要做的是品牌的B2C业务。”

事实上网络联盟们主推的广告并不是VANCL的形象广告,而是其2007年11月 9日上线的特价体验商品。消费者和传播者都是冲着这个68元或者88元的体验商品来的。就连陈年自己的朋友都有用5个手机号注册5次,购买5次特价品的记录。

VANCL之所以后来居上,成功引用了PPG的网络直销模式,易多网络营销认为,其主要因素在于它PPG更善于利用互联网,把网络直销中的“网络”要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首先,它的广告模式比PPG先进,它没有过多地去投资传统的那种先付款后才知道广告大概效果的传统媒体,它从2008年2月开始,就在互联网上大量投放广告,而且它投入最多的是性价比最高的网站联盟,其次是P2P客户端,如emule和BT等客户端软件的广告;当然,它也在三大门户网站上投入大量广告,但是均采用的是按广告效果付费的模式。三大门户网站均采用的是以广告位组合打包的方式,以一个时间周期之内的广告效果计量,和VANCL实行保底分账。这样,VANCL无需过多投资到昂贵的呼叫中心席位,就可以轻松实现50%的网络订单和传统媒体订单。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