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施行全程责任制助产管理分娩的3200例正常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传统助产模式分娩的3160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全程责任制助产是指产房建立弹性上班制, 实行一名助产士专职为一名产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实验组施行责任制助产, 当产妇临产宫口开大2cm后, 给产妇配备一位专职助产士, 提供一对一的全程专职责任制助产服务至产后2h。由助产士主动与产妇及家属交流, 使她们了解分娩的整个过程。并给予产妇生理上的帮助、心理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护理, 耐心鼓励和安慰, 让产妇感觉到一种家庭的温暖, 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同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注意胎心变化, 及早发现异常及处理, 按常规做好助产及新生儿处理, 产后准确估计出血量, 留观2h后送回爱婴区行母婴同室。对照组按传统轮班制助产模式护理。
1.3 观察指标
评估产妇的恐惧情绪、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
2 结果
2.1 2组产妇的恐惧情绪比较
实验组3200例产妇, 恐惧情绪312例, 发生率9.75%;对照组3160例产妇, 恐惧情绪2876例, 发生率91.01%。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2 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实验组3200例产妇, 其中自然分娩2586例 (80.81%) , 阴道助产292例 (9.13%) , 剖宫产322例 (10.06%) ;对照组3160例产妇, 自然分娩1876例 (59.37%) , 阴道助产298例 (9.43%) , 剖宫产986例 (31.20%) ;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3 2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表1)
从表1看出, 实验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4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表2)
从表2可看出, 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3 讨论
3.1 全程责任制助产能消除产妇恐惧感, 促进自然分娩
当代妇产科学认为: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以及4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 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 均可引起异常分娩。产力是分娩的动力, 但胎儿、产道和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制约, 分娩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只有有效的产力, 才能使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影响产力[2]。责任制助产通过全程专职责任制助产服务, 持续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行动上的支持, 鼓励产妇进食、饮水, 保证充足体能。进行舒适的抚触及按摩, 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 解释产程中的情况, 能消除产妇的恐惧感和各种焦虑紧张情绪, 加上助产士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使产妇对责任制助产人员产生信任感, 不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放松乐观状态, 由被动变主动, 增强了分娩信心, 促进有效宫缩, 促进自然分娩[3]。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3.2 全程责任制助产可加速产程, 减少产后出血
产妇临产后, 普遍存在精神、神经因素, 对分娩恐惧, 过度紧张, 大脑皮层受抑制[4], 因而影响正常宫缩, 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延长, 由于产程延长, 产妇睡眠减少, 进食不足, 继而内分泌失调, 体内雌孕激素、缩宫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减少,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减少等, 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 肌动蛋白, 磷酸化肌浆蛋白及能量供应不足, 子宫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降低, 肌浆蛋白轻链激酶及ATP不足;其次过多体力消耗, 易出现疲乏无力[5];再次是过多使用镇静剂、镇痛剂及麻醉药, 致使产程延长、难产, 产妇体力衰竭等;这些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责任制助产通过一对一对产妇进行连续性指导, 使产程的观察由多人分阶段变为一人全程。可消除产妇恐惧心理, 使产妇了解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 及时给产妇提供心理护理和生理帮助, 增强自产信心。分娩前鼓励进食, 指导产妇如何配合分娩, 做到合理用力, 避免体力过早消耗。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体力充沛, 增强子宫收缩力, 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本文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h出血量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3 全程责任制助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全程责任制助产通过对产妇进行连续性指导, 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感与岗位职责的透明度, 充分激发了助产士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对待产妇做到认真负责, 时时刻刻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产妇, 在陪产过程中做到一丝不苟, 认真观察产程, 使产程的观察由多人分阶段变为一人全程, 保证了产程观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有利于及早发现产程异常及时处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胎儿宫内窘迫, 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 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下降,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本文通过对3200例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临床研究, 结果表明:全程责任制助产可提高产科质量;消除产妇的恐惧感;缩短产程, 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保障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制助产管理与产科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3200例产妇实施全程责任制助产管理模式助产 (实验组) , 3160例采用传统助产模式助产 (对照组) , 作产科质量指标及工作效率比较。结果 全程责任制助产能消除产妇恐惧感, 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 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传统助产模式助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全程责任制助产可提高产科质量, 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责任制助产,管理,产程,产后出血,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醒华.分娩期的现代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 2002, 17 (5) :317.
[2] 粱小勤, 陈瑞玲, 冯德荣.心理康复干预对产妇产力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7) :623~624.
[3] 柯玉柱, 杜艳英, 于艳, 等.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 2006, 7 (5) :87.
[4] 周惠珍, 王丽华.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2, 16 (3) :201~202.
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2篇
1 树立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产科护理理念
分娩, 是指自母体中作为新的个体出现, 也指胎儿从母体脱离作为独自存在个体的全过程。分娩是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的自然的生理现象, 在生产或分娩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理性剧痛, 一般人都可以忍受, 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准备, 孕妇会被意料不到的疼痛所打跨, 容易造成分娩抑郁症或在手术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此外, 若分娩过程中大喊大叫, 则会使产程延长, 增加分娩的危险性[1]。近年来, 许多产妇因为害怕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 大多选择剖宫产, 而使自然分娩率不断下降[2]。以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产科护理模式, 强调以产妇为中心, 以关注产妇的情感需要为特征, 其核心体现在尊重、理解、关心、鼓励产妇及家属, 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 真正做到视病人如亲人, 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孕妇参与整个分娩过程。一对一责任制护理是指一名助产护士只为一位产妇提供专门的分娩全过程护理, 大大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对产妇生理及心理状况作出评估, 进行针对性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 极大地解除了产妇的顾虑和紧张, 使产妇达到精神放松和身体放松, 能够大胆的尝试自然分娩[3]。从以助产技术为主的服务观念, 向以助产技术与提供产妇身心支持并重的观念转变。
2 以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自2009年以来, 对入住产科病房、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所有孕妇均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产科护理模式。
2.1 营造温馨的环境文化
为了使孕产妇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有安全感, 产科病区走廊挂有系列画片, 如天真可爱的婴儿照片、母乳喂养技巧、孕产期保健常识、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后健身操等。各病房配有彩电、空调、卫生间沐浴室、24h热水供应, 允许家属24h陪伴, 病区配有微波炉, 充分体现病房环境家庭化、人性化、无不使人有一种置身于自己家中亲切感, 减轻孕产妇的紧张、不安、恐惧情绪。
2.2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温馨住院接待
制订了孕妇入院接待流程:1) 孕妇到达病区前:住院登记处将其基本信息通过电话或者电脑发送至病区, 病区护士做好接诊准备。2) 孕妇到达病区: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入院孕妇及陪同家属, 征求孕妇意见后合理安排床位。3) 责任护士接诊:根据孕妇职业称呼对方并熟悉家属, 引领孕妇及家属至病房, 调节室温, 备好开水及日常用品, 做好自我介绍, 向孕妇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并实施健康宣教, 通过入院评估, 了解孕妇及家属住院期间的特殊需求, 为实施个体化、人性化护理提供依据。
2.3 护患沟通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长期以来, 临床上重技术操作, 忽略了与孕妇的沟通, 忽视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与情感需求, 以至服务得不到孕产妇及家属的理解, 加之产科工作急、产科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不确定性因素多, 容易造成工作忙乱, 沟通不良容易引起误解, 为了使产妇理解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必须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一门技术, 一门艺术, 沟通时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在与产妇的沟通中, 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 尽量不用指令性语言, 必须使用指令性语言时要用关切、耐心的语气, 切实做到尊重病人, 多听取孕产妇及家属的意见, 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增加他们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拉近护患双方距离, 逐步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互动、良好的和谐护患关系, 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达到最大限度的配合。
2.4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产科护理模式实施, 助产士工作由产程观察、执行医嘱及接产向全方位服务扩展
2.4.1 陪伴分娩
助产士与孕妇的家属同时陪伴, 产妇在分娩时会感到恐惧、疼痛、孤独, 她们希望有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陪伴, 从中得到建议、信息、安慰及其他配合分娩的切实生活照顾, 即陪伴分娩, 陪伴分娩根据产科工作特点及产妇生理、心理需求, 以母婴安全为目标, 实施的一种充满人性的先进服务模式, 其优点减轻产妇焦虑、恐惧, 增加安全感及自然分娩信心, 缩短产程, 减少非医学指征引起的剖宫产, 促进母乳喂养, 加快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2.4.2 心理情感支持
分娩对孕妇来说是一种伴随不安的期待, 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 加上环境改变及分娩痛苦的信息导致产妇对分娩的紧张、焦虑、恐惧。助产士在陪伴过程中通过对产妇心理疏导, 鼓励产妇以积极心态应对产程中出现的不适, 可以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压力, 使其顺利渡过产程。家属成员是产妇情绪的支持者, 鼓励其丈夫一直陪伴在身边, 通过语言, 亲切的抚摸安抚产妇, 减轻其孤独、恐惧感, 使其情感上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2.4.3 生活护理
功能制护理1名助产士同时要照顾多名产妇, 无暇照顾及生活护理,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的专人全称服务中, 助产士陪伴产妇, 鼓励协助助产妇进水、进食、更衣、入厕, 帮助擦汗、清洁皮肤、会阴等, 指导选择舒适体位, 促进产妇舒适, 以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2.4.4 提供适宜减轻分娩疼痛
多少年来, 当产妇疼痛难忍要求止痛时, 医护人员最常说的就是:“生孩子哪有不痛的”, 认为分娩疼痛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新模式中提倡产妇实施非药性镇痛, 如教会孕妇及家属学会拉玛泽呼吸分娩减痛的方法, 并能合理的运用在陪产过程中。助产士对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不适及应对技巧告知产妇, 使其有所心理准备, 同时将每次检查结果都视产妇不同文化程度、认知水平以不同的方式与其讨论, 告知其产程进展情况, 及时传递有关分娩的动态信息增加产妇及家属的信心, 同时对产妇下腹部、腰骶部做一些缓解疼痛的按摩, 告知肌肉放松及呼吸技巧, 听舒服、轻柔的音乐, 以分散注意力, 可不同程度缓解疼痛。
2.5 一对一责任制护理贯穿产后护理及访视
让婴儿与母亲进行早期肌肤接触, 早吸吮, 实行母婴同室, 并注意母婴保暖, 指导母乳喂养, 教会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技巧。护士对产妇身心状态进行评估, 让产妇充分休息,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24h (剖宫产48h后) 开始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产褥期护理及育儿技能培养, 加快母亲角色适应。
出院前予以健康指导, 发放孕妇保健手册, 并通过电话咨询热线、短信回复等方式, 使产妇及家属需要时, 能及时得到支持、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产后半月内由责任护士负责电话访视或上门访视, 产后42天门诊开设了专门的围产期护理门诊, 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的相关知识, 使其掌握产后康复的技巧, 提高产妇以后的生活质量。
3 小结
我科自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产科护理模式以来,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 加快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技能及新生儿护理技能, 病人满意度提高, 密切了护患关系, 护理纠纷明显下降, 新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出现, 顺应了围产医学的发展, 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确保母婴安全, 不仅使分娩过程更具人性化, 而且拓展产科护理专业服务范畴, 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
摘要:阐述以一对一责任制护理人为本的产科护理理念, 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患沟通、产程陪伴、生活照顾及心理情感支持等护理措施,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
关键词:一对一责任制护理,产科护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许玲.一对一责任助产与剖宫产率的关系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9) :5556
[2] 蔡小梅, 陈新字, 陈小燕.1062例一对一责任助产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5 (1) :5152
[3] 赵雪燕.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与降低剖宫产率的关系CJ2[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7, 7 (1) :7273
[4] 项小英.改变产科服务模式势在必行[J].中国妇幼保健, 2001.
[5] 黄醒华.分娩期现代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 2002.
[6] 程利南.陪伴分娩-分娩时的社会支持[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7] 许建萍.实施产前教育对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 2003.
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3篇
1.★★★54岁,绝经1年,不规则阴道出血伴浆液血性白带1月余。妇科检查:阴道内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体略大,质软,双附件正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子宫颈癌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肉瘤
E.输卵管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阴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症状,常发生在绝经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阴道排液早期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白带。晚期并发感染则为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伴恶臭。
2.★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
A.宫颈阴道部
B.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部
C.宫颈管
D.子宫峡部
E.子宫体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鳞-柱上皮交界部
3.★★★侵蚀性葡萄胎行清宫术时,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正确的
A.一旦确诊后应及时清宫
B.一般采用吸宫术
C.首先应选择小号吸管至大号吸管
D.子宫缩小后可慎重刮宫
E.刮出物送组织学检查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确诊后及时清宫。清除宫腔内容物,使用大号吸管,亦可用卵圆钳钳取胎块,必要时术中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可减少失血及子宫穿孔,但需在宫口充分扩张后给药,以防滋养细胞压入宫壁血窦,诱发肺栓塞或转移。尽量一次吸刮干净,子宫过大者可在1周后行第二次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4.★★★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B.贫血、消瘦、恶病质
C.不规则阴道流血
D.白带增多伴阴部痒
E.下腹部可及包块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阴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症状,常表现为绝经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
5.★★★关于侵蚀性葡萄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
B.病理分为Ⅰ、Ⅱ、Ⅲ三型
C.病理第Ⅲ型预后较好
D.最常见的是肺转移
E.以化学治疗为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其他器官者,即为侵蚀性葡萄胎。多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化疗一般都能治愈,病变在子宫、化疗无效者可切除子宫。侵蚀性葡萄胎预后较好,但可死于脑转移、肺栓塞,或发展为绒毛膜癌。病理根据其大体观及镜下观的特点可分为三型:I型肉眼见大小不等的水泡,外观良性葡萄胎,但已侵犯子宫肌层及血管;Ⅱ型肉眼见少量或中等量水泡,组织出血坏死,滋养细胞中度增生伴部分分化不良;Ⅲ型肉眼观组织呈血块及坏死组织,仔细检查可见其中有少许水泡,镜下见滋养细胞高度增生伴分化不良,此型常发展为绒癌,预后较差。
6.★★★卵巢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囊肿破裂
B.感染
C.蒂扭转
D.恶性变
E.肿瘤远处转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卵巢肿瘤的并发症有: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其中蒂扭转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7.★★★48岁,绝经4年,腹胀,腹部胀大3个月,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细胞学检查见到腺癌细胞;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萎缩,宫颈光滑,子宫后位,较正常略小,右附件扪及12cm10cm10cm3质软活动的包块;胸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疑诊卵巢肿瘤,可能性最大的为 A.纤维瘤
B.颗粒细胞瘤
C.内胚窦瘤
D.库肯勃瘤
E.浆液性囊腺瘤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于30~40岁女性,是最常见的良性卵巢肿瘤之一。可以分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与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两种。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少数肿瘤乳头生长于浆液性囊腺瘤表面。凡乳头达囊腺瘤表面者,皆产生腹水。
8.★★★确定子宫内膜癌的最可靠依据是
A.症状
B.体征
C.宫颈刮片
D.分段诊断性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
E.经宫颈取宫腔分泌物涂片找癌细胞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诊断除根据病史、体征外,还应作脱落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B超等。确诊需根据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9.★★★女,45岁,接触性出血20天,白带米汤样,有恶臭,宫颈Ⅱ度糜烂,有4cm3的质地脆赘生物,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触诊及双附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息肉
B.宫颈糜烂
C.子宫颈癌
D.子宫颈结核
E.宫颈绒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子宫颈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交后或妇检后出血,以后可能有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断续出血,晚期流血量增多。白带最初量少,随病情进展,癌组织坏死、感染,产生大量米汤样恶臭白带。晚期患者病变累及盆壁、神经,可出现腰骶、下腹部或坐骨神经痛。长期或大量出血,可发生贫血、恶病质;侵犯膀胱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侵犯直肠可有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检查发现宫颈赘生物。
10.★★★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子宫颈癌
B.子宫内膜癌
C.输卵管癌 D.绒毛膜癌
E.卵巢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资料显示与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糜烂及某些病毒感染有关。
11.★恶性卵巢肿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A.直接侵犯和腹腔种植
B.腹腔种植
C.淋巴转移
D.血行转移
E.血行与淋巴转移为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恶性卵巢肿瘤的主要转移途径为直接侵犯和腹腔种植,也可发生血行转移。
12.★子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是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C.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
D.播散种植
E.淋巴、血行转移为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子宫颈癌主要是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晚期可经血行转移。
13.★★★绒毛膜癌最可靠的确诊依据是
A.阴道可见紫蓝色转移结节
B.X线胸片可见转移阴影
C.刮宫术后血HCG持续阳性不转阴
D.卵巢黄素囊肿持续不消失
E.子宫病理学检查仅见滋养细胞而无绒毛结构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绒癌多发生在子宫,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表面呈紫蓝色而切面为暗红色,直径2~10cm。镜检可见滋养细胞成堆地侵入子宫肌层、血管或其他组织,组织出血坏死,但找不到绒毛结构。可有肺转移、阴道转移、脑转移、肝转移。
14.★★★子宫颈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 A.阴道接触性出血
B.阴道多量出血
C.阴道排出脓性臭味白带
D.腰骶部剧痛
E.高热、尿频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子宫颈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交后或妇检后出血,以后可能有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断续出血,晚期流血量增多。
15.★★★卵巢肿瘤蒂扭转最初典型临床表现是
A.突然发生一侧剧烈腹痛
B.发热达39℃
C.频繁呕吐
D.白细胞总数明显上升
E.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急性扭转时,患者突然发生下腹一侧剧痛,呈绞痛,伴恶心、呕吐。妇科检查扪及肿块张力较大、压痛,以瘤蒂部位最明显,并有肌紧张。确诊后须立即手术。
16.★40岁,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继发贫血,血红蛋白60g/L,肌瘤未突出宫口。恰当的处理应为
A.观察随访
B.大剂量雌激素
C.大剂量孕激素
D.子宫全切除术
E.放射治疗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子宫肌瘤≥2.5个妊娠月子宫大小,或肿瘤不大,但症状明显以致继发贫血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腹腔镜下的子宫切除术和肌瘤摘除术,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
17.★★★18岁未婚少女,2个月前发现腹部肿块,伴胸、腹水,均为淡黄色渗出液,患者月经正常,一般情况好,妇检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其右前方实质性肿块15cm12cm10cm3,表面光滑,浮球感,下列哪项为最可能的诊断
A.卵巢颗粒细胞瘤
B.卵巢无性细胞瘤
C.卵巢纤维瘤伴胸腹水
D.卵巢恶性畸胎瘤 E.盆腔结核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卵巢纤维瘤表面光滑,硬,呈灰白色;或为多发结节状,结节大小不等。其切面均显示交错的结缔组织束,并可有变性区域,甚至形成囊腔。可以合并腹水及胸水(梅格综合征)。
18.★★★子宫肌瘤临床分类标准为
A.按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类
B.按查体所见子宫肌瘤大小分类
C.按子宫肌瘤的数目分类
D.按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分类
E.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三类。1.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最常见,占60%~70%。2.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占20%~30%。3.黏膜下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子宫腔,仅由黏膜层覆盖占10%。
19.★★★鉴别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正确的是
A.有黄素囊肿者为侵蚀性葡萄胎
B.子宫标本镜下未见绒毛结构,仅能见到成团的滋养细胞者为绒毛膜癌
C.侵蚀性葡萄胎都有肺内转移,而绒毛膜癌无肺内转移
D.两者发病都可继发于足月产或流产后
E.葡萄胎清宫后间隔半年以上者为绒毛膜癌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绒癌与侵蚀性葡萄胎的主要区别:后者只发生于葡萄胎排出后半年内,组织学检查有绒毛结构;绒癌除发生于葡萄胎排出后,也继发于流产、足月产、异位妊娠之后,组织学检查无绒毛结构。
20.★★★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
A.浆膜下子宫肌瘤
B.黏膜下子宫肌瘤
C.肌瘤囊性变性
D.肌瘤红色变性
E.肌壁间子宫肌瘤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和子宫收缩不良,或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长期多量出血可造成失血性贫血。
21.★★★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侵入子宫内膜层,滋养细胞高度增生
B.子宫肌层及子宫以外转移的切片中可见到绒毛或绒毛的褪变痕迹
C.肉眼可见多量细小水泡组织
D.伴有肺内及阴道转移
E.葡萄胎清宫6周以后,血HCG持续不降至正常水平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HCG连续测定,葡萄胎清除后8周以上,HCG持续阳性,或已降至正常又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组织学诊断在子宫肌层或转移灶的切片中,有绒毛或绒毛褪变痕迹,可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
22.★★★患者,女,26岁,G1P0,因患葡萄胎住院治疗50天,经清宫后行各项必要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出院,出院后下一步处理是
A.出现异常情况再随诊
B.定期做阴道细胞涂片检查
C.定期复查血HCG D.定期做胸部X线片检查
E.出院后休息半年可再继续妊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葡萄胎排出后,仍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访,至少2年。葡萄胎清除后,每周查血或尿HCG1次,阴性后每2周复查1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半年,半年后改为3个月1次,第2年起改为每半年1次,共随访2年。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患者,女,62。绝经12年,近3个月阴道出血2次,每次持续4天;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萎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10cm5cm3cm3/sup>肿物,质地中等,光滑、实性,活动良好,无腹水,全身淋巴结无转移。 (23~25共用题干)
23.★★★最可能的诊断为
A.子宫内膜癌
B.卵巢颗粒细胞瘤
C.卵巢无性细胞瘤
D.卵巢畸胎瘤
E.卵巢睾丸母细胞瘤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性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引起老年妇女的子宫内膜增生和绝经后阴道出血。50%以上的颗粒细胞瘤为恶性。
24.★★★最恰当的治疗为
A.化疗加放疗
B.放疗为主
C.右侧附件切除术
D.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E.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发生于近绝经期或绝经期妇女的一侧或双侧卵巢瘤,除非患者全身情况不能承受,否则均以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为宜。恶性卵巢肿瘤采取手术为主,尽可能彻底切除,如加大网膜切除术。术后采取化疗或放疗。
25.★★★辅助治疗应加用
A.化疗
B.放疗
C.雌激素治疗
D.雄激素治疗
E.孕激素治疗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恶性卵巢肿瘤采取手术为主,尽力清除病灶,术后采取化疗或放疗。化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常用化疗药物为顺铂(DDP)、阿霉素(ADR)、环磷酰氨(CTX)、氟尿嘧啶(5-FU)等。提倡大剂量间歇联合用药;放疗是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可使病灶缩小,症状减轻。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26~2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卵巢浆液性瘤
B.无性细胞瘤
C.颗粒细胞瘤
D.卵巢纤维瘤
E.卵巢黄素囊肿
26.★★★发生于体腔上皮者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主要有发生于体腔上皮的浆液性肿瘤和黏液性肿瘤;发生于生殖细胞的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和畸胎瘤等;发生于性索间质的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等类型。
27.★★★发生于生殖细胞者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主要有发生于体腔上皮的浆液性肿瘤和黏液性肿瘤;发生于生殖细胞的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和畸胎瘤等;发生于性索间质的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等类型。
(28~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Ⅱa期
B.Ⅱb期
C.Ⅲa期
D.Ⅲb期
E.Ⅳa期
28.★★★子宫颈癌宫旁浸润但未达盆壁,按国际临床分期应属于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 II期指癌灶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阴道浸润未达下1/3 。IIa期指癌灶累及阴道,无宫旁浸润,IIb期指癌灶累及宫旁。IV期指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及直肠黏膜,IVa期指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IVb期指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处转移。
29.★★★子宫颈癌已扩散到直肠、膀胱应属于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 II期指癌灶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阴道浸润未达下1/3 。IIa期指癌灶累及阴道,无宫旁浸润,IIb期指癌灶累及宫旁。IV期指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及直肠黏膜,IVa期指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IVb期指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处转移。
(30~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宫颈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E.后穹窿涂片检查
30.★★★普查子宫颈癌时,最有实用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普查采用的主要方法,必须在宫颈移行带处刮片检查。阴道镜下在涂碘不着色区行多点活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31.★★★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检查为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普查采用的主要方法,必须在宫颈移行带处刮片检查。阴道镜下在涂碘不着色区行多点活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32~3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腹部包块
B.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
C.尿频、排尿障碍等压迫症状
D.阴道分泌物增多伴不规则阴道出血
E.腹痛、发热
32.★★★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发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宫收缩,常引起痉挛性疼痛或痛经。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则由子宫肌瘤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而引起。
33.★★★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红色变性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发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刺激子宫收缩,常引起痉挛性疼痛或痛经。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则由子宫肌瘤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而引起。
(34~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黏膜下子宫肌瘤
B.浆膜下子宫肌瘤
C.肌壁间肌瘤
D.阔韧带肌瘤
E.子宫颈肌瘤
34.★★★最易出现蒂扭转的肌瘤是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发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和子宫收缩不良,或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35.★★★最易发生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发生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使宫腔内膜面积增大和子宫收缩不良,或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36~37题共用备选答案) A.部分性葡萄胎
B.完全性葡萄胎
C.侵蚀性葡萄胎
D.绒毛膜癌
E.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36.★★★绒毛水泡状改变,组织出血、坏死,侵入子宫肌层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侵蚀性葡萄胎大体可见水泡状物,镜检时有绒毛结构,滋养细胞高度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侵入子宫肌层并有出血、坏死。绒毛膜癌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表面呈紫蓝色而切面为暗红色,直径2~10cm。镜检可见滋养细胞成堆地侵入子宫肌层、血管或其他组织,组织出血坏死,但找不到绒毛结构。
37.★★★坏死灶内见滋养细胞、血块及凝固性坏死组织,未见绒毛结构 :
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4篇
这一年,在院领导的带领、支持下,我们的团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顺利的开展了工作;在院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得到了提高,走向了成熟;在有关科室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我们的治疗,产妇得到了主动的康复,创造了价值所以,在岁末年初,充溢我们心房的是感恩、感激和无限的动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思想作风上严格要求,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宗旨。培养团队意识,提倡协作精神。
二、强化学习意识,在人才培训上下工夫。通过各种学习,使医护人员尽快成熟,成为科室技术骨干。
1.每周组织业务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
2.每月进行一次考试。
3.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探讨,提出整改方案,汲取经验教训。
三、配合医院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中医妇科理念渗透到各个阶层。
2013年来全体同志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诊疗为主”的方针开展安全工作。,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认真执行各项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抗生素滥用现象,能做好母婴同室的管理及母婴喂养的宣传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技术,能熟练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妊高症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开展妇产科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无一漏诊、误诊及差错事故发生。
2013年这一年来我们积极围绕妇产科诊疗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带领全科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医院交予各项工作任务。
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方法 选自我院入院治疗的55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这5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并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半年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55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3153,P<001)。结论 妇产科实行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人性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13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生育健康的要求以及护理质量也开始大幅度提高,因此妇产科相关安全管理以及人性化护理也开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也做出相应的改变[1]。本文主要通过对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以及人性化护理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55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将这5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3岁-60岁,平均年龄355岁。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375岁。两组病程均为半年至一年,两组中所有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差异性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方式并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半年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有效率。
13 疗效判定显效 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生活和工作完全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和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加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具体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水平也逐渐提升,因此对健康的需求以及维权意识开始大幅度增强。而妇产科病房暴露问题的增加也开始为病房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增强临床人性化护理以及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则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55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3153,P<001)。下面进行探讨与总结:
31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应做好首诊责任制的工作,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合理规范工作程序,将护理工作细化,合理分工,责任护士对护理每一步骤进行把关,实行危重、死亡以及疑难病例共同讨论制度,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改善。
311 严格进行质量把关 加强产房改造,要求隔离待产房布局达到标准化要求[3]。强化急症抢救流程以及操作规范性要求,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和疫苗管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員还要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的操作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服务质量。
32 人性化护理要求
321 改善服务态度 要求患者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用语规范,力争用最佳的状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与质量。
322 转变服务观念 要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量满足病人一切的合理要求,坚持人性化护理原则,不仅要关注病人所患疾病,更要求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心情、尊重患者所想,排除患者因疾病所出现的心理障碍,使其能主动并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还应积极融入到患者中,主动了解病人,并为其讲解最基本的临床妇产科知识,让患者对妇产科有一定的了解,并鼓励患者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分娩的过程可以顺利完成[4]。
323 注意心理护理 沟通是优质护理的最重要方式,合理的沟通方式可以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树立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给予其耐心、清晰的讲解,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感。
综上所述,妇产科实行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燕琴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89
[2] 侯纪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89,136
[3] 李倩,李瑜秀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1):58
[4] 白芳纯,陈绍云浅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39-139
妇产科责任书范文第6篇
摘要:妇产科是医院内存在较高风险的一个科室,产科病房在护理中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陈旧、技术的落后仍然是基层妇产科出现医疗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对新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
关键词:基层妇产科;医疗错误;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医疗卫生服务意识越来越高,这也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对于基层妇产科而言,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更是被家属关注的重点。尽管现代医学的进步对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降低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陈旧、技术的落后仍然是基层妇产科出现医疗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对新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对基层妇产科的安全技术管理,仍将是一个长期的、不能忽视的工作方向。
妇产科是医院内存在较高风险的一个科室,产科病房在护理中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影响。[1]我院对近几年妇产科医疗错误记录显示。30起妇产科医疗错误分布比例情况:2011年3例,2012年6例,2013年8例,2014年13例,由此可见妇产科医疗事故呈逐年增多趋势;分析30起妇产科医疗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的不足。其中手术操作不当7例,23.3%;产前护理观察不力未能适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6例,20.0%;术前护理人员准备不足2例,6.6%;术后观察不当不及时4例,13.3%。对病患病史了解不清2例,6.6%;病例书写不规范3例,10%;管理人员疏忽2例,6.6%;医护人员缺乏责任意识5例,16.6%;误诊、漏诊7例,23.3%。
此次研究记录表明;造成妇产科病房诊疗错误的主要原因:①医务人员和病患对医学护理诊疗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距,病患易对医疗服务造成误解,对诊疗效果期望过高,一旦孕产妇和或新生儿出现特殊情况,病患及家属难以接受,往往将责任指向医务人员;②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诊疗工作经验不足,对临床生理、病理产科缺乏足够认识,无法及时辨别产生的异常情况,从而延误处理时间;③基层护理人员行为不规范,妇产科的护理和诊疗工作是医院中较为复杂的科室,医师和护理人员如果行为不规范,极易造成医疗错误,甚至引起产妇及家属对诊疗工作的不满。
一、基层妇产科医师常见医疗差错原因分析
1 医疗技术和硬件设施因素。基层医院因其自身条件所限,先有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不能满足病患的诊疗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新生儿常见的脐带绕颈及胎盘因素等,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能够清晰发现,而黑白超声仪则对于脐带或胎盘的异常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医疗差错的发生。
2 基層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面对突发事件或病患出现异常情况时,基层医务人员往往受其自身条件限制,不能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造成医疗错误。基层医院妇产科医师往往存在学历较低、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导致产前准备不充分,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患者的相关因素考虑不周全。
3 医院管理不规范。基层医院人员安排上往往不合理,妇产科工作繁重,工作重点不突出,医务人员对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重视,医师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普遍存在。妇产科内往往没有专职的新生儿医师,当新生儿一旦出现问题通常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二、应对措施
1 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应重视自身职业技术水平的培养训练,经验积累,加强诊疗常规操作、技术原则力度;对手术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分工,积极配合手术执行者,确保手术有序开展。
2 对于诊疗操作步骤应严格把握。借助规范化的诊疗操作,对各项监管工作严格控制,避免各种不正规的诊疗操作,综合提升医师的整体协调能力,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完善各个工作责任和工作操作方式,使得诊疗工作能够更加的人性化、有序化,保证优质诊疗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
3 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基层医院技术方面的限制并不是其根本原因,对于妇产科医师而言,应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不断进步,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充分认识到妇产科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重视技能训练和新知识的学习
4 运用沟通技巧改进医疗服务。展开“优质医疗服务”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确保医师把握优质诊疗的内在含义。[2]诊疗过程中透过建设以患者为核心,在一般的诊疗工作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去服务患者,优化改进诊疗服务理念,以此有效的开展诊疗工作,使得医患关系更加融洽。
5 积极做好医学宣教。把产前宣传教育当做工作重点,定期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排除危险因素,及时做好孕妇的心理辅导的工作,以便能够更好的疏导孕产妇的紧张、焦虑心理,严密观察临产后的产妇的产程进展,增加对孕妇营养的吸收,以及叮嘱孕妇要进行充足的睡眠。医师需要依照患者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做诊疗指导,并且举行各种讲座,对患者做不同的健康指导。
6 此外,基层医务人员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中,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应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应将情绪带到工作中,做到对病患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总结
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永远放在首位,这对医务人员而言是其坚守的基本原则,对在基层妇产科出现的各种医疗差错,应当认真分析总结其原因,有针对的制定处理措施,积极预防。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观念和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故步自封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更新或被淘汰,所以要加强在工作中的学习精神,克服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更加努力的从自身做起,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郝文君,韩丹. 合理医患信任的建构——兼对医疗不确定性与医疗错误的分析[J]. 岭南学刊. 2014(04)
[2] 吴淑红,刘翠珍. 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及自我防范调查[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8)
作者简介:王晓红(1973.11-)女 本科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红彦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医生、妇幼保健医生、副院长,研究发现:基层医院妇产科及妇幼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