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 研究并观察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并诊治的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介入治疗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冠心病开始逐渐呈现为年轻化趋势。冠心病患者多为药物治疗[1]。而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操作。其中,患者护理效果会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术后恢复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比较常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主要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并诊治的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并诊治的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40-74岁间,且平均年龄为(58.36±2.6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均为28例,最小年龄为41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6.35±2.68)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方资料比较后,显示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按照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有关疾病知识宣教等。而观察组患者则需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①术前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讲解环境和手术,促使患者能够对病房周围环境及手术方法进行较好的认识。针对患者疑问和产生的焦虑情绪,需对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②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对其进行一定的安抚和指导。之后可对患者安装生命体征监测仪器。在具体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按照严格要求做好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工作。全面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时,则可推回病房。注重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并发症症,必须及时向医师汇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期间,注重患者术后饮食习惯,且还需对患者在康复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

1.3评定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其中,调查问卷分为三个层次,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之后,需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选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以%进行表示,用x2予以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由表一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2%)明显由于对照组护理满意(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心率失常,占3.6%;心力衰竭者有3例,占5.4%;1例为心源性休克,占1.8;对照组中5例为并发心率失常,占8.9%;心力衰竭者有7例,占12.5%;3例为心源性休克,占5.4%。由此可得出,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但因部分患者经过治疗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这就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2]。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常规护理基础上常见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发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題,从而降低护理错误情况的出现[3]。此外,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进而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并诊治的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2%)明显由于对照组护理满意(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4]。需要医护人员注重对此护理方式的应用。以此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因而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我院大力推广[5]。

参考文献:

[1]夏莉.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179-180.

[2]熊娜.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8):85.

[3]洪小敏.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04):27-29.

[4]凌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141+144.

[5]李志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12+217.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并房顫中医证型与血Hcy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冠心病房颤患者100例,统计患者各中医证型的出现频率,分析各种证型与血Hcy水平的关系。 结果 冠心病并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气滞血瘀型33例(33.0%),痰浊阻滞型26例(26.0%),心脾两虚型16例(16.0%),肝肾亏虚型13例(13.0%),水饮凌心型8例(8.0%),心阳不振型4例(4.0%)。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并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Hcy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检测血Hcy水平可为冠心病并房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型;血Hcy水平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rial fibrillation; TCM syndrome; Blood Hcy level

冠心病房颤属于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栓栓塞等不良后果,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易复发的特点[1]。目前来说,冠心病房颤中医辨证主要依据症状、舌脉等,少有检验指标作为辨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房颤常见中医证型与血Hc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内在联系,以期在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辨证方面提供量化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冠心病房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西医符合《内科学》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心电图学》有关房颤心电图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符合《中医内科学》标准,分为心脾两虚型、肝肾亏虚型、心阳不振型、水饮凌心型、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6型[2-4]。男55例,女45例;年龄47~84岁,平均(61.5±8.3)歲;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5±3.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34例,Ⅲ级59例,Ⅳ级7例。气滞血瘀型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47~82岁,平均(61.1±8.4)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6±3.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20例,Ⅳ级2例。痰浊阻滞型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47~84岁,平均(61.3±8.2)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5±3.3)年;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5例,Ⅳ级2例。心脾两虚型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7~83岁,平均(61.5±8.2)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5±3.2)年;心功能分级中,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例。肝肾亏虚型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47~84岁,平均(61.4±8.2)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5±3.2)年;心功能分级中,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1例。水饮凌心型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7~84岁,平均(61.6±8.2)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4±3.3)年;心功能分级中,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1例。心阳不振型4例:男2例,女2例;年龄47~84岁,平均(61.5±8.1)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9.6±3.0)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例,Ⅲ级2例。各种证型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及排除条件

入组条件: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形,则确诊为冠心病:冠脉造影提示≥1支冠脉或其分支有50%以上管径直径变细;既往MI或AMI,或心肌核素扫描可见可逆性灌注缺损;或有典型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心电图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0 mm(J点后0.08 s测试)伴心绞痛;②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心房颤动发生[5]。排除条件:①不符合入组条件者;②电解质紊乱诱发心房颤动;③伴其他严重心律失常;④合并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甲亢者。

1.3 方法

空腹采集静脉血3~5 mL,离心,提取血清,运用美国Abbltt公司的AXSYM Hcy检测仪,以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Hcy水平[6],血清Hcy水平的正常值为(5~15)μmol/L[7]。

1.4 观察指标

(1)统计冠心病并房颤患者各中医证型的出现频率;(2)对比冠心病并房颤不同中医证型的血Hcy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并房颤患者各中医证型的出现频率

冠心病并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气滞血瘀型33例(33.0%),痰浊阻滞型26例(26.0%),心脾两虚型16例(16.0%),肝肾亏虚型13例(13.0%),水饮凌心型8例(8.0%),心阳不振型4例(4.0%)。

2.2 冠心病并房颤不同中医证型的血Hcy水平比较

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房颤多因冠状动脉病变致使慢性心肌缺血,继而出现心肌代谢、功能、结构受损以及电生理变化[8]。在房颤发病过程中,心房缺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心房缺血诱发心房心肌细胞复极时间不同,继而诱发心房颤动[9]。心房颤动的发生同心房壁的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关房颤患者心脏病理的研究报道显示,心房愈大或其压力愈大,心房细微结构损伤则愈严重,因而导致心肌自律性、兴奋传导出现异常,心房颤动发生率则愈高。在冠心病中,这些病理变化或和心房缺血所致的结构重构相关,结构重构如心房扩大、纤维化以及心房肌细胞结构改变,再如肌原纤维丢失、细胞肥大等,这些均为房颤的引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医认为,冠心病房颤归于中医疾病的“胸痹、心悸”分类中[10]。该病最初记载于《黄帝内经》,另有《素问·痹论》谓:“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有言:“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该病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胆心虚、郁痰、停饮、气虚、血虚、痰结、气郁、阴火等8个方面。其证型主要分为心脾两虚型、肝肾亏虚型、心阳不振型、水饮凌心型、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6型。本组100例冠心病房颤患者中,上述各证型的出现频率依次为33、26、16、13、8、4例,提示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最为常见。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诸多研究者在病证结合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型和现代医学指标的关系,使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变得更为客观化、科学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冠心病中医辨证的论治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是氧化应激标志物,在自身氧化期间会产生诸多过氧化物、自由基,继而出现氧化应激[11-13]。相关研究发现[14],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与复发。另有文献[15]报道指出,房颤患者Hcy检测值较健康者高,持续性、永久性房颤Hcy高于阵发性房颤,由此认为Hcy增高或会诱发房颤,并使其呈持续性发作。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房颤常见中医证型与血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明显低于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而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心脾两虚型患者的血Hcy水平相当,肝肾亏虚型、水饮凌心型、心阳不振型患者的血Hcy水平相当。

综上所述,冠心病并房颤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Hcy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检测血Hcy水平可为冠心病并房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磊,劉福元,黎晓兰. 冠心病伴房颤患者hs-CRP、Hcy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房颤发生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2):123-126.

[2]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2-837.

[3] 马丽萍. 临床心电图学[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3:75-76.

[4] 王永炎,严世芸. 实用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41.

[5] 尹克春,林敏婷,刘淑娟,等.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35(4):536-538.

[6] 张贞,宁兴旺,匡敏,等. 湖南地区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3):309-312.

[7] 崔景润.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Hcy的相关性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8] 蔡品一.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6):431-433.

[9] 郭潮,刘玉琼. 心房颤动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尿酸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4):2921-2924.

[10] 刘晨晗,王恒和.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痰浊血瘀证候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J]. 新中医,2018,10(4):76-77.

[11] 韩卫全,熊洁.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意义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16,22(3):264-266.

[12] 何儒华,王竟靖. 新确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CRP、Hcy及BNP水平变化的意义[J]. 宁夏医学杂志,2017,36(12):1087-1088.

[13] 张婧,王建昌,周云飞. 老年不同类型房颤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2016,36(3):583-584.

[14] 赵靖华,姚艳,杜昕,等. 同型半胱氨酸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预测价值[J]. 中国医药,2017,12(1):1-4.

[15] 胡娇娇.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非瓣膜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06-107.

(收稿日期:2018-09-16)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冠心病、高心病及慢性肝肾疾病。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 男15例, 女10例, 年龄45~73岁。病程最长30年, 最短3年, 平均病程17.5年;对照组18例, 男10例, 女8例, 年龄41~79岁。病程最长31年, 最短4年, 平均病程18.5年。2组性别、病程、病情以及治疗前一般体检项目如心率、NYHA的功能、心电图, 实验室指标 (血气分析) 等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在急性加重期均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祛痰止咳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 急性加重期予肺心病1号方 (处方组成:亭苈子20g、苏子20g、杏仁15g、法半夏15g、茯苓20g、丹参30g、桃仁20g、防己10g、五加皮15g) 泻肺平喘、祛瘀化痰。加减:寒盛者加干姜、五味子;热盛者加量黄芩、桑白皮、鱼腥草;气滞者加陈皮、木香、枳壳;大便不通者加大黄、火麻仁;水肿明显者加泽泻、猪苓;血瘀者加地龙、赤芍、当归等;阳虚者加桂枝、附子。缓解期予肺心病2号方 (处方组成:熟地黄25g、黄芪40g、人参20g、蛤蚧粉3g、紫菀20g、款冬花20g、地龙15g、桃仁15g、防风15g) 扶正固本、祛瘀化痰。每日1剂, 水煎服, 分3次口服, 每次100mL。上述2组均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调节饮食, 忌辛辣烟酒刺激食物, 起居有常, 劳逸有度。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 并随访1年。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水肿及肺部啰音、心功能改变、动脉血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咳嗽、咳痰、心悸、气促、紫绀、水肿基本消失, 肺部啰音基本消失, 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症状和体征及各项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明显, 症状和异常体征及各项检查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25例, 显效16例 (64%) , 有效7例 (28%) , 无效2例 (8%) , 总有效率 (92%) 。对照组18例, 显效5例 (28%) , 有效8例 (44%) , 无效5例 (28%) , 总有效率72%。治疗组住院时间最长20d, 最短为10d, 平均住院15d;对照组住院时间最长30d, 最短为20d, 平均住院25d,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病程短, 有效率高, 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1]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及结构和 (或) 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大或肥厚, 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疾病。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紫绀等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痰饮”、“水肿”等范畴。病因主要为脏气虚损, 正气不足和外感时邪, 痰浊内蕴, 一虚一实两方面。病变在肺、脾、肾、心四脏。先由肺脏病变, 日久累及心、脾、肾。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加之肾失蒸化, 而致水液内停, 成痰成饮, 内伏于里, 因外邪、劳累所诱发加重。病机为本虚标实, 以脏气虚为本, 以痰浊、水饮、血瘀等为标, 急性加重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主。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浊阻肺则咳嗽咳痰、气喘;痰蒙清窍则神志恍惚, 谵妄;痰浊内阻, 气机不畅, 脾失健运则腹胀, 纳呆, 脘闷等, 故“痰”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另随着现代医学深入研究, “瘀血致病”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显示有明显“浓、粘、聚”特点, 已为大量现代临床研究证实。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 改善微循环, 不仅可减轻肺动脉高压, 改善肺循环, 从而改善肺通气, 而且可减轻心肌缺血,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这为中医应用活血化瘀法, 提供了现代理论依据。同时, 现代药理及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粘度功效, 能缓解因血液质地改变引起的呼吸困难, 改善心肺功能, 降低肺动脉高压, 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增加机体抗缺氧能力, 减少缺血缺氧对重要脏器的损伤[2]。故鉴于此, 我们认为在肺心病治疗中, 不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 均应祛瘀化痰。本着“急者治标, 缓者治本”的原则, 在急性期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 加用肺心病1号方泻肺平喘, 祛瘀化痰, 其中葶苈子泻肺利水平喘, 苏子、杏仁降气化痰平喘, 法半夏、茯苓, 燥湿健脾化痰, 丹参、桃仁, 活血化瘀, 五加皮、防己, 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葶苈子、五加皮均含有强心苷, 有明显强心, 减慢心率, 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2], 汉防己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改善血液流变学, 抗心律失常[3], 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药可促进肺部微循环, 改善高凝状态, 有利于炎症吸收。肺心病是一个典型的慢性疾病,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 久病多瘀, 久病入络, 在缓解期, 多有胸中胀满、喘闷、气短、呼多吸少, 动则加重等肺、脾、肾脏气虚损现象, 及舌质瘀黯, 脉涩等血瘀之象, 故在缓解期, 我们加用肺心病2号方, 扶正固本、祛瘀化痰, 其中熟地补肾固本, 黄芪、人参甘温益气, 补益肺脾;蛤蚧、紫河车补益肺肾, 纳气定喘, 款冬花、紫菀润肺化痰止咳, 桃仁、地龙化瘀润肠通络, 防风配黄芪, 扶正祛邪, 顾护卫气。现代药理研究人参、黄芪、蛤蚧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作用,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4]。特别是在现代广泛大量应用抗生素时代, 提高机体免疫力, 减少耐药, 防止菌群失调, 提高疗效, 中医药在这方面可有很大挖掘潜力。

由于引起肺心病的病因多, 疾病反复发作, 病程漫长, 给工作、个人、家庭带来许多困难, 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忧郁等。病变损及多系统组织器官, 具有多种临床症状及异常体征。西医治疗很难顾及多个系统组织器官受损的临床症状, 因此, 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 使得咳嗽、咳痰、气促、心悸、乏力、劳动耐力下降、水肿、紫绀等症状较快缓解, 较好地改善心功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 有效率大大提高, 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缩短了病程, 减少了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 单纯西药治疗, 治疗组25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 2组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可缩短病程, 症状缓解快, 延缓再次入院时间, 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7.

[2] 尹国有.35种内科病中医辨治方法与误治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6, 151.

[3]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62.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了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90例, 男69例, 女21例, 年龄67~86岁, 病程5~30年不等。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 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 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 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等。随机分成2组, 观察组50例, 对照组40例, 2组一般资料无差别。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吸氧、改善通气、祛痰、小剂量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每次2.5~5mg, 每日1~2次, 疗程10~14d。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观察患者的症状, 如咳嗽咯痰、腹胀、恶心、呕吐等, 体征如发绀、呼吸困难、肺罗音、心率、肝浊音界、浮肿及尿量等, 部分生化指标如血K+, Na+, Mg2+、血尿素氮 (BUN) 。动脉血气部分指标如Pa O2和Pa CO2等。

3 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 患者自觉症状如咳嗽、咯痰、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失, 安静时呼吸困难、紫绀完全消失, 水肿消退, 肺干、湿啰音消失或明显减少, 肝脏明显回缩, 尿量较前增加500~1000m L/24h以上并停用利尿剂;Pa O2和Pa CO2等指标明显改善。有效26例,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尿量较前增加200~500m L/24h, 包括应用较大剂量利尿剂时;Pa O2和Pa CO2无改善甚至加重。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2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5%, 2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血K+用药前3.67mmol/L, 用药后为3.75mmol/L, 血Na+用药前为136mmol/L, 血Mg2+用药前1.06mmol/L, 用药后1.12mmol/L, 血BUN用药前为7.82mmol/L, 用药后为7.90mmol/L, 用药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躁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 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 面色苍白, 口唇青紫, 大汗淋漓, 四肢湿冷, 两肺满布湿啰音, 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 脉搏增快, 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 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突发严重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常达30~40min, 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 同时频繁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发病开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 病情如不缓解, 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肺水肿如不能及时纠正, 则终致心源性休克。听诊时两肺慢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 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频率快, 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而构成奔马律,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胸部X线显示:早期间质水肿时, 上肺静脉充盈、肺门血管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肺水肿时表现为蝶形肺门;严重肺水肿时, 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重症患者采用漂浮导管行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毛细血管嵌压随病情加重而增加, 心脏指数则相反。

卡托普利为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RAA系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或血管紧张素Ⅱ, 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 减少水钠潴留, 对多种类型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不同肾素分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分为高肾素和正常肾素2型:对低肾素型在加用利尿剂后降压作用亦明显, 其降压机制为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小动脉等。肺心病心衰时常因浮肿而使用利尿剂, 限盐饮食致低K+, Na2+等电解质紊乱, 卡托普利可抑制醛固酮Ald释放使Ald降低、潴K+、潴Mg2+, 有人观察到卡托普利可纠正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低Na+血症[1]。本品具有轻至中等强度的降压作用, 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肾血流量, 不伴反射性心率加快。本品可通过以下机制降低血压: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使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减少, 从而产生血管舒张;同时减少醛固酮分泌, 以利于排钠;特异性肾血管扩张亦加强排钠作用;由于抑制缓激肽的水解, 减少缓激肽的灭活;此外尚可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组织及心肌内的形成。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摘要:卡托普利可抑制醛固酮Ald释放使Ald降低、潴K+、潴Mg2+, 减少水钠潴留, 减轻肺血管阻力, 解除支气管痉挛, 使通气功能和淤血性缺氧得到好转, 患者自觉症改善, 肿大的肝脏回缩, 水肿消退或减轻。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衰,卡托普利,疗效

参考文献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9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男56例, 女40例, 年龄在50~76岁之间, 平均年龄62岁, 病人均为意识清, 能正确回答问题。2组比较年龄、性别、沟通能力无显著差异。

1.2 实施方法

1.2.1 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

观察组实施过程中护士依照科内制定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依据此表格对病人实施护理。在病人出院前进行护理问卷调查。

1.2.2 统计学处理方法

2组资料结果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 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降低了住院费用

临床路径是医院内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 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 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有研究表明:通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不合理用药, 减少无效住院时间, 增进患者的自护能力, 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3]。本研究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同时每日进行评价, 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使病人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 缩短住院日数。观察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的内容进行工作, 使护理工作更具计划性、预见性, 可以防止因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同、沟通技巧差异使患者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出现偏差。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实施护理, 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 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 保证了病人在整个住院期间均能受到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外, 还学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自我护理等知识。这样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本研究显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进行护理,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实施CNP护理, 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平均住院费低于对照组, 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 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迎春.护理管理中l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2] 吴袁剑云, 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

[3] 磨琨, 黄茜.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3) :170~172.

肺心病临床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人收集2006年6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 女21例, 年龄49~76岁, 平均年龄为65.7岁。所有60例患者中, 心功能Ⅰ级者21例, 心功能Ⅱ级者23例, 心功能Ⅲ~Ⅳ级者1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肝肾功能不全, 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 肾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30例, 2组在性别, 年龄及心功能分级上相比没有显著统计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药敏实验, 对患者进行低流量吸氧, 保持电解质平衡, 止咳祛痰, 强心利尿[2]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进行治疗。方法为:使用80mL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加入250mL的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3]。在治疗过程中, 使用坎地沙坦酯进行口服, 剂量为:每次8mg, 1d1次, 连续使用14d。

1.3 疗效评价标准

如果患者的水肿症状完全消失, 不见颈静脉怒张, 尿量明显增加, 肝脏明显缩小, 气喘, 心悸, 发绀, 咳嗽, 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 心功能水平提高≥Ⅱ级则为显效;如果患者的水肿症状和颈静脉怒张减轻, 尿量明显增加, 肝脏明显缩小, 气喘, 心悸, 发绀, 咳嗽, 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有所减轻或完全消失, 静息心率在每分钟80~100次, 心功能水平提高大于等于Ⅰ级则为有效;如果患者心率大于每分钟80~100次, 临床症状没有减轻, 或呈加重趋势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4.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16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分别占53.3%, 40.0%及6.7%, 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7例, 有效14例, 无效9例, 分别占23.3%, 46.7%及30.0%, 总有效率为70.0%。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P<0.05, 具体见表1。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展缓慢, 患者除原有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 逐渐出现的呼吸功能不全, 如呼吸困难, 气急、发绀, 以及右心衰竭, 如心悸、心率增快、全身淤血、肝脾肿大、下肢浮肿等。病情严重者, 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性酸中毒等可导致脑水肿而并发肺性脑病, 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抽搐, 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慢性肺胸疾患的肺毛细血管床破坏使血管床面积减少, 气流阻塞引起的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可致肺小动脉痉挛, 慢性缺氧所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血黏稠度增加等因素, 均可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右心负荷增加, 发生右心室肥厚扩大, 发展为肺心病。慢性肺疾患影响右心功能的因素主要为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后负荷增加。右室后负荷增加后, 常因心室壁张力增加, 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阻力增加, 血流减少;以及肺血管输入阻抗增加, 顺应性下降而损害右心功能。此外, 低氧血症对心肌尚有直接损害。右室在慢性压力负荷过重的情况下, 右室壁发生肥厚, 以克服增加的后负荷, 从而维持正常的泵功能。

本文使用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进行治疗, 疗效非常显著。这是由于川芎嗪有很强的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4], 降低血液粘稠度, 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得以降低的作用。

摘要:目的 了解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方法, 探讨临床使用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30例, 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进行治疗, 对照组30例, 单纯使用常规治疗, 然后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复合川芎嗪对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 应该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坎地沙坦酯,川芎嗪,常规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杜梅.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 2010 (11) :137.

[2] 赵敏, 刘学成, 王凤云, 等.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0) :2275~2277.

[3] 邹霞英, 辛达监, 陈小蓉.肺心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双硝基异山梨醇干预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 9 (3) :171~173.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