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高考作文题预测题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高考作文题预测题(精选8篇)

高考作文题预测题 第1篇

高考作文预测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界限,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界限只是存在于你的心里,是你自己所竖立的一堵围墙,只要推倒心中的围墙,这个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请以“界限”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20高考作文预测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在自然界中,北地的瑞雪,江南的细雨,一望无际的草地和给人以强烈冲击的茫茫戈壁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心灵震撼。

在我们走过的不多的岁月中,一定有你印象最深的人、最深的事,镌刻于我们的脑海,感动着我们的心灵。那些定格的画面与风景永远记载着深藏于内心中的记忆的残片。

要求:请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年高考作文预测题【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随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如果有一个毛毛虫破除尾随的习惯向其他方向爬行觅食,就可以避免惨剧发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题【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一位妈妈带着小儿子散步,她把兜里唯一的青橄榄递给儿子,小儿子放在嘴里一咬,满嘴苦涩,马上把青果吐出来,一会儿那苦涩竞渐渐化做一股清香,可惜小儿子再也寻不到那青果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题【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年高考作文预测题]

高考作文题预测题 第2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扬长避短”有三层解释:第一层解释,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第二层解释,宣扬别人的长处,回避别人的短处;第三层解释,善于学习使自己擅长的技能更长,避开自己的短处。这三层解释包含了应用、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其中一层解释,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路点拨】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第一步,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范围;第三,选择文体,拟写作文。

【例文】

扬长避短,成就人生

当今社会无论我们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更需要对客观事实的了解,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兔子是短跑冠军不会游泳,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即使再努力地学习也不会成功。兔子发展短跑的特长,不去学习游泳,打洞之类的薄弱项目,才能在优势项目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游泳没学会却把短跑给忘了,那又该怎么办?

所以说,发扬长处,避开短处,才是成功的硬道理。

聪明的人懂得扬长避短。从《三国演义》到《雍正王朝》再到《长征》,唐国强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今年,凭借在《长征》中的出色表演,唐国强得到了“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电视剧演员金奖,使他的演艺事业达到了又一个顶峰。 有观众问唐国强有没有信心演好《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己演不了,并说还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说鲁智深等。因为每个演员由于外型、气质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大家都在尝试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胜任,聪明的人懂得去扬长避短。

在团队合作中懂得扬长避短。在现代的许多公司和企业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长板和短板”的理论。在一个公司中肯定会有地域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诸多优势中的其一或全部,这就是“优势”,也就是所谓的“长板”。不具备的就算“短板”。

每个公司都是“长板”和“短板”的组合,只有将“长板”和“短板”互补,发挥“长板”的优势,弥补“短板”的不足,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可见,扬长避短是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

的确,纵古观今,扬长避短成就人生的人和事比比皆是。春秋时期,田忌通过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方式来弥补自身马匹的不足,从而赢得胜利;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钱仲书,虽然年轻的时候数学不及格,但是清华大学还是破格录取之,终在文学方面成为一代大师;抗战时期,中国中央放弃走苏联红军“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毅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必须悦纳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前进”。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发扬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能够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脚踏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迈进。

2016年高考作文题:“短暂的生命,多彩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例文】短暂的生命,多彩的人生

有人说:“生命像花,美丽而且鲜艳。”

有人说:“生命像草,平凡而且脆弱。”

可我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可同样要活的有意义。人生在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不求举世闻名,但求无愧生命;不求人人称颂;但求无愧于心。

人活一生,要活的有价值,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耻。”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目标,生命的宗旨呢?

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这些了吗,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我们又做到了什么?我们不但要活的快乐,而且要活的有意义将灰色的生命,变成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人生,我们要利用有限的生命,来使自己不枉人生。当我们看到老人无助地在街心行走,当盲人毫不知情地走在汽车前方,当小弟弟、小妹妹在铁轨上玩时,我们又在做什么?当我们站在烈士墓前,当我们经过战争遗址时,当我们看到英雄舍己救人后,却死在坏人手里,我们的心,那个人们口中的良心又在哪里?

具报道,一些黑网吧在利益的驱使下,想方设法勾住学生的“魂”,非但不制止青少年学生无限制地上网,反而为学生提供盒饭、面包、饮料,甚至让学生泡在网上,夜不归宿。新疆一少年春节不回家,竟留宿网吧22天!有的学生假期的大半时间都在网吧度过,一个学生把春节得的1000多压岁钱全都压给了网吧,那这些网吧的老板他们的心又在哪里?

高考作文预测与备考方略 第3篇

一、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总结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可谓是守正出新、稳中有变, 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大体表现为如下六点:

1.题型稳定, “新材料作文”唱主角。

在2013 年的18 道作文题中, 材料作文有17道, 半命题作文有1 道;2014 年, 18 道作文题全部都是材料作文;2015 年, 共有15 道作文题, 其中材料作文14 道, 命题作文1 道。由此可见, 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的主要题型。

2.关注生活感知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 正确地认识生活, 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 更深刻地认识社会,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 或目睹, 或耳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所以,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在生活感知、关注情感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3.富有时代气息。

高考作文命题, 从提供的材料内容上说, 都紧贴时事热点, 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色彩, 突出时代精神。比如2013 年北京卷关于“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对话, 取材于2013 年5 月15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的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紧扣时代脉搏的文题, 不仅透射出命题者灵光一闪的命题智慧, 而且更能激发出考生的构思灵光, 让他们充分展开联想, 畅达阐述看法。

4.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 弘扬时代精神,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 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 材料立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 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5.思辨色彩浓厚。

新课程标准提出, 应培养学生“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 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 2011年上海卷的文题, 直接给出两句看似完全对立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中, 需要考生思考“都会过去”的是什么, “都不会过去”的又是什么, 为什么“都会过去”又“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思考中, 考生的认识深度与思辨能力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6.文题具有启发性。

近年高考作文题, 多选取了富有暗示性与启发性、较为弹性的材料, 既为考生预留了较为宽广的空间, 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和多样化立意, 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得其低, 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应有水平, 从而很好地体现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在前文对高考作文命题总结的基础上, 我们简略地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做一梳理:

1.材料作文依然会占上风。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 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 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 因此, 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同时, 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 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 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 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因而, 在材料作文命题探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 这一命题趋势短时期内不会被逆转。

2.思辨色彩依然不会减弱。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中对“深刻”这一项的陈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提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一说明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写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 是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常态”。如2015 年, 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 湖北卷的“蓄积与喷涌”, 浙江卷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像这种或体现思辨性, 或为二元对立型的作文题目, 将依然会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如此文题, 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辨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3.主流文化导向依然是风向标。

考生所写的作文, 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 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 这不仅是考纲作出的要求, 更是社会对每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哪些内容能体现出主流文化的导向呢?比如, 传递正能量的时代热点、道德模范人物、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等, 都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4.注重体验依然是基调。

高考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接地气”, 要能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要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因而, 注重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社会, 将依然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三、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1.两个关注。

一要关注生活, 二要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可以使他们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感悟出情感的珍贵, 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可以使他们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使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 关注生活与社会, 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 关注社会, 感悟社会, 激发写作欲望, 这样才能写出自我风采。

2.三个提升。

一要提升观照力。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在高考作文中, 观照力主要指审视文题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 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 才有审视的宽度。

二要提升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 “涉浅水者得鱼虾, 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中, 开掘力主要指开掘的角度和深度。展开多角度开掘, 才能整体把握, 从片面走向全面;展开深度开掘, 才能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三要提升思辨力。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 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在高考作文中, 思辨力主要指统筹考虑、辩证分析的能力。只有统筹考虑, 才能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辩证分析, 才能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三个强化。

一要强化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 即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规定。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是第一位的, 也是最关键的。

二要强化思维训练。写作时学生要学会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挖掘新的角度, 从而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

高考作文题预测题 第4篇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解答题一般为6个题,分别为三角题、概率题、导数题、立几题、解几题、压轴题(代数型或几何型),变一题把关为多题把关,前两题一般难度稍低,最后四个题分别考查不同的内容,入口宽,但设置层层关卡,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考生进行四种能力的考查,用以区分考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是在某个单一知识点挖掘,而是注意多个知识点与方法的联系与有机结合,在知识、方法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下面分类预测六道解答题的命题趋势并斗胆示例(限于篇幅,仅给出答案,解答过程从略)予以押猜,供研读参考.

1 三角题——平平淡淡考功底

1.以“平面向量”进行包装,实考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以“平面向量”进行包装,实考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点评 本题由一道常见的题目巧妙改编而成,考查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其中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均值不等式等的参与,给本题增色添彩,堪称一道优秀的创新题.

2 概率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1.理科题重点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等,穿插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和有关优化决策能力;

2.文科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等,考查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难度有所提升,考生应有心理准备.

示例3 (理)在一款网络游戏中,每个玩家被赋予了一种“攻击力”属性(记为AT).某玩家现在的AT值为100,他从该游戏官方网站的公告得知,在某处丛林里,有一群“外星怪兽”正在摧毁森林,他决定独自去找这些“怪兽”一一战斗.依游戏设定,以他目前的级别,在与这群“怪兽”的所有战斗中,他获胜的概率均为23,若不能获胜,他总有机会“逃跑”.如果不能连续获胜,则获胜一场战斗,他的AT值将加3;如果连续获胜n场战斗,则他在这n场战斗中增加的AT值分别为3,4…,n+2(n∈N*),如果“逃跑”,则他的AT值不变.已知在他的级别提升之前,他总共与7只这样的“怪兽”进行了战斗.

(1)求他在这7次战斗中获胜3场的概率;

(2)如果已知他在这7次战斗中获胜了3场,求他现在的AT值的期望.

答案 (1)2802187;(2)110.

点评 本题以学生喜爱的游戏为背景,重点考查了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极富思考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示例4 (文)现有分别写有数字1,2,3,4,5的5张白色卡片、5张黄色卡片、5张红色卡片.每次试验抽一张卡片,对i=1,2,3,4,5作如下约定:

若取到一张写有数字为i的白色卡片,则得i分,

若取到一张写有数字为i的黄色卡片,则得i+1分,

若取到一张写有数字为i的红色卡片,则得i+2分.

(1)求得分为3分的概率;

(2)求得分大于3分的概率.

答案 (1)15;(2)35.

点评 本题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其中第(2)问所用的思想方法“正难则反”值得充分借鉴和回味.读懂题目所给的约定是求解的关键.

3 导数题——代数推理好载体

1.将函数、方程、不等式与导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导数的工具作用,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方程根的分布、不等式的有关问题等,是新课程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2.文科题给出的是高次函数(兼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理科题给出的是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复合函数.此类题型是考查考生代数推理能力的极好素材,倍受命题者的青睐!

示例5 (理)已知函数f(x)=ln(2-x)+a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

点评 本题将函数、数列、数学归纳法、不等式与导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导数的工具作用.第(3)问通过举反例否定命题的方法应切实掌握.

点评 本题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曲线的切线、不等式等问题,是新课程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敬请特别关注.

4 立几题——传统向量比法力

1.以柱体和锥体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既有计算又有证明,一题多问,阶梯排列;

2.此题一般既可用传统方法解答,又可用空间向量处理,有的题是两法兼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由自己的长处和图形特征来确定;

3.“动态”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新亮点,敬请特别关注.

图1示例7 如图1,已知四棱锥P-ABCD,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90°,AB∥CD且AB=12CD.

(1)在线段PC上求一点F,使BF∥平面PAD;

(2)若PA=AD,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

(3)设PA=AD=2,CD=3,求A点到平面PBC的距离.

答案 (1)略;(2)90°;(3)33417.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计算和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基于题目中出现了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它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题眼”.本题第(1)问用几何法求解较好,而第(2)、(3)问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较为简捷,体现了两种方法的活用.注意抓住空间向量方法的代数化、程序化特征,能降低思维量.

示例8 如图2,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条棱长都为a,P为A1B上的点.

(1)试确定A1PPB的值,使得PC⊥AB;

(2)若A1PPB=23,求二面角P-AC-B的大小;

(3)在(2)的条件下,求C1到平面PAC的距离.

图2答案 (1)略;(2)60°;(3)12a.

点评 本题以正三棱柱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面与线线的位置关系、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考查的知识点丰富,是一道优秀的创新型试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应熟练掌握,这样可使思维程序化.

5 解几题——精打细算合情理

1.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都具有数与形结合的特征,在它们的知识点交汇处命题,正是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

2.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是常考常新、经久不衰!解析几何题一般来说计算量较大且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品出“几何味”来),需要你“精打细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解析几何题对你的意志品质和数学机智都是一种考验和检测;

3.涉及圆锥曲线的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最值问题、定值问题、对称问题等综合性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

示例9 定义离心率e=5-12的椭圆为“黄金椭圆”.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为F(c,0)(c>0),P为椭圆E上的任意一点.

(1)试证:若a,b,c不是等比数列,则椭圆E一定不是“黄金椭圆”;

(2)设E为“黄金椭圆”,问:是否存在过点F,P的直线l与y轴的交点R满足RP=-2PF?若存在,求直线l的斜率k;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已知椭圆E的短轴长是2,点S(0,2),求使SP2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答案 (1)略;(2)满足题意的直线不存在;

(3)点P的坐标为

点评 圆锥曲线在新课程高考中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由于它可以与平面向量综合在一起,还有所加强,因而常以把关题面孔出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在解答这类有一定难度的解答题时,要有信心,不言放弃,因为高考评分是“踩点得分”,你依据条件能写多少,就尽量多写,踩上得分点便有分数,如本题第(1)问是“送分上门”,弃而不答,令人惋惜!

图4示例11 如图4,已知点H(-3,0),点P在y轴上,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M在直线PQ上,且满足HP·PM=0,PM=-32MQ.

(1)当点P在y轴上移动时,求点M的轨迹C;

(2)过定点D(m,0)(m>0)作直线l交轨迹C于A、B两点,E是D点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求证:∠AED=∠BED.

(3)在(2)中,是否存在垂直于x轴的直线l′被以AD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恒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动点M的轨迹C是以O(0,0)为顶点,以(1,0)为焦点的抛物线(除去顶点);(2)略;(3)当m>1时,满足条件的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x=m-1;当0

点评 本题考查解析几何中轨迹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其中第(3)问设计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加大了题目难度,有较好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6 压轴题——分段得分巧智取

1.压轴题经常是将函数、数列、不等式、导数等有机地综合,或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等巧妙地交汇,构成一道超大型综合题,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貌似“庞然大物”,令人望而生畏!对许多考生来讲是形同虚设,考试时经常是全题放弃,令人惋惜!要知道高考评分是“踩点得分”,要依据条件能写多少,就尽量多写,踩上得分点便有分数.正确的策略是“分段得分巧智取”!

答案 (1)单调递增区间为(-∞,0]和[2,+∞),单调递减区间为[0,1)和(1,2];(2)略;(3)略.

点评 本题以函数、数列为背景综合考查函数、方程、导数、函数构造、导数的应用、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f(x)解析式的获得是研究单调性的前提; 对于数列{a璶}通项公式的获得又是解决(2)的前提;(3)的解决又需要以(2)的结论作为基础.值得强调的是,(2)中的不等式为数列不等式,我们在处理时先是通过连续化,将其转化为函数不等式,而函数不等式又借助于构造新函数,运用求导研究单调性的方法予以解决.

示例13 (文)对于函数f(x),若存在x∈R,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如果函数f(x)=x2+abx-c(b,c∈N*)有且只有两个不动点0、2,且f(-2)<-12.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a璶}满足4S璶·f(1a璶)=1,求数列{a璶}的通项公式;

(3)如果数列{a璶}满足a1=4,a璶+1=f(a璶),求证:当n≥2时,恒有a璶<3成立.

答案 (1)f(x)=x22(x-1)(x≠1);

(2)a璶=-n;(3)略.

点评 本题以函数和数列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方程、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3)中,我们用到了作差比较法,这实质上是证明不等式(或者比较大小)最基础、最重要而且最常考的方法,这点应该引起文科考生的足够重视.

图5示例14 如图5所示,A点是30°角的二面角α-l-β的半平面α内一定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3,过A作AB⊥l于B,O在BA的延长线上,且|AO|=1,平面α内有一点P到平面β的距离等于P到A点的距离. D点在直线AB上,AD=λAB(λ>0),在α内过点D作AB的垂线m.

(1)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求P点的轨迹方程;

(2)是否存在过A点的直线MN,使它交P点的轨迹于M、N两点,其中点S在直线m上的射影为R,且满足MR·NR=0?若存在,求出λ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答案 (1)以O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x24+y23=1;(2)存在这样的直线MN,只需13<λ≤12即可.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圆锥曲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以二面角为背景设置问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综合性,难度较大.解答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解答题,首先不能有畏惧心理,事实上,越是综合性强的题目所涉及到各部分的知识越浅显,如本题所涉及到立体几何知识非常简单,只需利用二面角的知识得出P点到A点的距离等于P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半即可.一般地,在高考试题中,压轴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解答这类难度较大题的原则是“不求拿满分,力争多得分”.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2008年新考纲的变化和作者本人多年的经验,预测2008年高考数学六道解答题的命题趋势如下:

以平面向量与三角的交汇题或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融合题开场——稳定考生情绪;概率与统计应用题助兴——吊起考生胃口;立体几何题(传统方法与向量方法任选)平稳过渡——考生志在必得;导数与函数题率先发难——考生骑虎难下;解析几何题把关——考生面临考验;数列、不等式、函数等的大型综合题压轴——考生尽早了断(放弃、分段得分或强攻)!

作者简介 见本刊2008年第3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题 第5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一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财势兼备却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名师点评】

本文六段,遵从任务指令,紧扣材料含义,表明态度,具体阐述看法,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

第1段,引述材料,概括比较,表明态度小程家的祖训更有价值。第2段,先对小程家在祖训做一概念界定,提出此乃“良训”,然后运用因果思维的“功能分析”角度阐述“良训”的传家之价值,言之有理。第3段,再次运用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良训”的传承价值,分析在理。“更”字用得好。第4段,第三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突出“良训”更有新的良性的价值。“况且”一词,用得好。第5段,运用因果分析的“背景分析”角度,进一步阐述“良训”在新时代的传承之价值,发人深省,突出其“更”。第6段,第四次运用比较法,重申“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

2022高考押题作文预测及 第6篇

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时光在飞,我正跨越年龄的门槛;日子在走,而我却已好久没有停留;暮然回首,倏地发现记忆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已随岁月流走,只留下深深浅浅的履痕,伴我生命左右”

这段歌词引发你哪些联想?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一些难忘的记忆,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那份美好的回忆

“时光在飞,我正跨越青春的门槛;日子在走,而我却已好久没有停留,蓦然回首,倏地发现记忆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已随岁月流走,只流下浅浅的履痕”

------题记

窗外,风起,雨落。

我倚在窗棂将一颗颗坠落的雨滴看了个通透,远处响起了的旋律,回忆在脑海中肆意地穿梭。

无数个雨滴从灰蒙蒙的天空中倾泻下来,像是谁的回忆零落了一地

我伸出手去,想要抓住它,却是满手的湿润,我是留不住它的,正如我的感伤,不经意间滑过指间,那湿润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

“似水年华,年华似水。”

时间是不会停留的,正因为这样,我讨厌回忆,我害怕会停在过去,于是紧紧地跟着时间的脚步前行,其实我错了,回忆是最神圣的,即使是神也不能触及。不同的回忆,造就了不同的我们,于是在这第十七个夏日里,我开始第一次回忆

我想起了四岁时,在海边,因为怕水,紧紧抱住妈妈时的自己;

我想起了七岁那年,与小伙伴在园子里偷吃别人家的葡萄时的自己;

我想起了十四岁一次春游时,和同学们一起把老师推到河里时的自己;

我想起了初中毕业时,与死党分开时鼻子酸酸的感觉

这些回忆怎舍得丢掉?

岁月在烈火中焚烧,终究带不走一切,剩下的灰烬便成了回忆,像是在月夜时分,咏唱的那首古老民歌,抑或是古堡之中,慢慢游荡的亡灵。回忆在我的脑海里深锁了那么多年,无数的人影在我的眼前晃动,他们的笑脸,还有我的,我还能够想起。

“回忆,滴在左手凝固成寂寞,落在右手化为永恒。”它是一个个故事的终结,然而青春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

远处的音乐声戛然而止,那样的突然,将这个夏日午后的回忆通通锁住。刚才莫名的伤感也烟消云散,随着雨水共同蒸发掉了。

我们所走过的路,我们所犯过的错,我们所获得的成功都因我们的回忆得以证实。我以为我早已将它们忘却了,还好它们还紧锁在我的脑子里,和我一同等待着花开花谢。

2022高考押题作文预测及 第7篇

仔细观察下面的油画,你会想象出怎样的情景或故事?会感受到怎样的情怀?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会产生怎样的赞叹?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本题为图画式材料作文。

油画《钢水汗水》通过对四位炼钢工人汗流浃背、解衣透凉、举杯痛饮、开心攀谈等情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优质的钢铁是由工人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画家从纯正面的视角着意刻画了一个端坐的工人形象,不仅强化了人物的刚毅性格和拼博精神,也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但写作时,还不能停留于此,还应深入思考下去。它还颂扬了劳动之美;表现了新中国劳动者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也歌颂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蕴含着收获(或幸福或成就)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等等。

【审题提示】

(一)限制性

1.立意、内容限制。这是一则“图画材料”作文题,画面的内容是作文的立意基础。油画《钢水汗水》是广廷渤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作品以社会主义建设_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变为创作角度,描绘了四位炼钢工人劳动间歇的场景,着重刻画了画面中间的主体人物。他正面端坐,下巴稍稍抬起,右手端着茶缸,望向前方;胸前的口哨表明了其特定的人物身份;炉火映照出他宽厚的体魄以及微至眉宇、血脉的每一个细部,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以及仍在流淌的汗水。这些精细的刻画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刚毅性格和拼搏精神,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在他身后还有三位炼钢工人,其中,两位正在攀谈,还有一位则在仰头饮水。考生在立意时,需要抓住油画内容、画面细节、油画标题“钢水汗水”,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确定立意。

2.价值判断限制。这则漫画材料贴近考生熟悉的劳动背景,意在引导考生对画面内容进行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和理性思辨。考生在立意时,要抓住漫画中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关注国家建设,关注时代发展。当代学子还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中,铁肩担道义、热爱并投身劳动、挥洒汗水,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并展现新时代劳动者刚毅坚强、乐观担当、实干向上的时代风貌。命题人选择这幅油画,意在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鲜明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传承劳动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

3.思维限制。“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指的是考生的构思必须立足于画面整体,坚持整体原则和全面原则,提取出画面所反映的人物动作、神态、细节等;挖掘所蕴含的社会场景和时代风貌。

(二)开放性

1.素材选用是开放的。油画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场面,也符合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等各个时期的时代风貌,考生在构思写作时可以联系社会建设、时代发展,联系社会生活现实,只要是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汗水付出,需要劳动换取”“将个体的劳动融入到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之中”“各个时期,各个劳动团体的精神风貌、精神品质”等主题的选材均可。

2.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有多种。可以从画面的场景想象劳动的情景或故事,可以从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挖掘其内心和情怀;可以写相关的联想和思考,也可以写对他们劳动及精神风貌的赞叹。考生不能囿于画面,停留在对炼钢工人四个场景同一层面的画面图解上,而要展开联想和思考。另外,此题虽有历史性,但更重在对现实价值的挖掘,而对于劳动奋斗、挥洒汗水、坚韧乐观等方面,考生都能有话可说,但重要的是要从画面切入,说得客观、深入,富有思想性,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式的论点重复上。例如有的考生说劳动光荣,挽起袖子加油干,通篇不提一句画面内容;或者由画面引出“劳动”之后,大写劳动的好处,而抛开了画面的主要场景或具体细节。

3.文体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论述类文体,直接发表看法;可以选择叙述类文体,通过故事和事件表达自己的见解;还可写成文艺鉴赏性的文章,欣赏这幅油画的艺术美。

【佳作赏析】铁肩勇担当,汗水铸辉煌

油画上描绘的是几个正在休息的工人。他们的身上淌着汗,大汗淋漓,宽阔的肩膀像极了不倒的中国脊梁。

这幅画像“拼命拿下大油田”中大庆油田工人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内一穷二白,民族经济急需恢复。面对外国妄想切断我国石油供应的关键节点,中国石油工人用宽阔坚硬如铜铁一般的肩膀,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用汗水夺下大油田,摆脱敌国威胁,是中国不倒的脊梁。

在那个年代,中国石油工人没有渊博的知识,却有着满腔爱国热情;没有精密的仪器,却用汗水为祖国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幅画像新时期“挽起袖子加油干”的煤矿工人。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经济全面增速,用中国速度迎来了新时代。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曾勉励国人要挽起袖子加油干。煤矿工人响应领导人号召,下井寻煤,漆黑的煤洞中闪烁着微弱却顽强的灯光,他们时刻不松懈,全身心投入。你看那黝黑的脸颊,闪烁着晶莹的汗珠,宽厚的肩膀上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他们奋勇向前,用奋斗书写人生。

新中国,新时代,新征程,不变的是肩上的使命,不变的更是对脚下土地的深深眷恋。煤矿工人,他们也许不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坚毅的眼光中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挑起重担的决心、挽起袖子加油干的恒心,他们用汗水为新时代中国奏响美妙乐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中国一路走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

国防建设使命在肩,航天英雄们挥洒汗水,才有了歼20、歼15的横空出世,让国防力量进一步强大;探索外太空使命在肩,南仁东不惜用22年汗水促中国天眼诞生;科技发展使命在肩,无数科学家挥洒汗水让神威太湖之光得以坐上世界超算的第一把交椅;正因使命在肩,潘建伟付出汗水,使中国量子通信走在世界信息安全前列

铁肩勇担当,汗水铸辉煌。青年一代更应以满腔热情,用不屈之志,使新时代中国梦加速实现,为民族复兴增添应有的力量。因为青年不老,中国方风华正茂。

让我们皆能以铁肩勇敢担当,用汗水筑造中国新的辉煌。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点评〗

巧用预测法攻克听力题 第8篇

1.听力材料口语化, 独白常为故事或记叙文。

2.各选项的词性一致。例如:

What did Simon borrow from the girl?

A.A bookB.A bikeC.An MP3

[解析]三个选项都为名词结构, 更具干扰性。

3.各选项的结构一致。例如:

Why should they take some money?

A.To buy the tickets for the show

B.To buy some food and drinks

C.To donate to UNICEF

[解析]三个选项都是动词不定式结构, 干扰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各选项的内容具有可能性。例如:

Why doesn’t Mike need to stay in a hotel?

A.Because he has some close friends there

B.Because he can stay at Mr.Green’s house

C.Because he will sleep in a tent at night

[解析]命题人注意了三个选项内容的一致性。如果不听录音原文, 三个选项都有可能适合此题。

解题思路

了解了听力测试命题的具体要求后, 同学们应该找到其解题思路, 即“预测法”。简单来说, 预测法就是:根据看到的题目或选项, 预测要听到的听力材料。其解题思路如下:

听音前, 应先从选项中获取一些与听力原文有关联的潜在信息, 如对话或文章的大概内容、关键信息等。在听音前大脑已将有效信息的范围缩小, 并对某项关键信息已经定向。这样, 在录音材料出现的瞬间, 可以从容地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听音, 提高答题准确率。

解题技法

1.仔细观察选项特点,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由于中考命题的规范化, 选项中的干扰项不可能全部达到高效干扰的效果。同学们在解题时, 应该异中求同, 排除一个最弱干扰项, 预测正确答案。例如:

How often does Bill go to the English Club? (2011年徐州卷)

A.Once a weekB.Twice a weekC.Twice a month

[解析]B、C的开头部分是相同的, 且A的后半部分又和B相同, 可以大胆预测, 正确答案为B (因为规范的命题要求干扰项必须有效) 。在解题时, 只要听最关键的信息, once还是twice, week还是month。

[听力原文]

W:How do you like the English club, Bill?

M:It’s helpful, I go there twice a week.

2.根据常识, 推测答案。

听力试题口语化, 话题多为日常生活中和同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常识对答案做出推测。例如: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2011年盐城卷)

A.In a libraryB.In a coffee houseC.In a museum

What is the man having now?

A.Coffee with sugarB.Coffee and bread

C.Coffee with milk

[解析]第2题的选项都和coffee有关。在图书馆和博物馆往往不能喝咖啡, 可以推断出第1题的答案可能是B。另外, 咖啡馆通常是不提供面包的, 基本可以排除第2题中的B。

[听力原文]

W:Here’s your coffee.

M:Oh, good, well, is there any sugar?

W:Sugar, yes, of course.Here you are.

M:Thanks

3.巧用试题的关键性, 破解长对话或独白题。

长对话或独白, 通常有两道以上的试题,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而且长对话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 信息获取点较多。同学们可以通过两组选项的呼应关系预测正确答案。以2011年甘肃卷为例:

1) Where could the dialogue happen?

A.In a shopB.In a libraryC.In a hospital

2) Why did the young man go to see the doctor?

A.He didn’t know where to begin his talk

B.He felt difficult to fall asleep

C.He felt unhappy most of the day

3) How long has the young man been ill?

A.For about two years

B.For about three weeks

C.For about six months

4) In what season did the young man feel worse?

A.In springB.In autumnC.In winter

5) What did the doctor ask the young man to do?

A.To take some medicine

B.To burn away his worries

C.To take more exercises

[解析]通读所有问题及其选项, 发现后面四道题的选项都与看病有关, 可以大胆推测第1题的答案为C。

[听力原文]

W:Morning, So, 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

M:Well, I hardly know where to begin.I feel unhappy most of the day.

W:OK, do you have trouble sleeping?

M:No.I’m always sleeping and often feel too tired to do even simple things

4.掌握常见信息点, 巧解地点类听力试题。

听力考试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或Where are the speakers?等。同学们要通过对话的具体情节和背景来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同时, 要熟悉特定的场景用语和关键词。例如:

餐馆 (restaurant) :menu, hamburger, sandwich, soup, dish, beer, soft drink等;

宾馆 (hotel) :single room, double room, room number等;

医院 (hospital) :take medicine, temperature, pill, headache, fever等;

邮局 (post office) :stamp, letter, envelope等;

商店 (store) :on sale, size, colour, price等。

以2011年兰州卷为例: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hospitalB.In the streetC.On a bus

[解析]如果场景发生在医院, 可能会听到doctor, headache, medicine等词;如果场景发生在公交车上, 最有可能出现take a seat, get off等词。带着这些预期去听录音原文, 会大大降低试题难度。同学们平时应多积累一些场景词。

[听力原文]

W:Where should I get off if I go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M:At Fourth Street.

5.根据选项预测谈话的内容及语气, 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 不同关系的人谈话的内容和语气迥然不同。根据选项提供的人物关系, 推测对话中可能会出现的内容和语气, 抓住关键信息词、句, 从而推断人物关系。例如: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2011年龙岩卷)

A.Teacher and student

B.Husband and wife

C.Father and daughter

[解析]从三个备选项来看, 如果对话双方是师生关系或父女关系, 说话会比较客套;如果是夫妻关系, 语气比较随意。若听到Mr./Mrs./Miss等关键信息词时, 基本可以确定A项正确;若听到Dad或Mum, C项的可能性最大。

[听力原文]

W:Dad, I’ll be late for school.Could you drive me to school today?

M:Sure.But you should get up earlier next time.

相关文章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精选8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第1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点评...

3
2025-09-22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精选12篇)北京14年高考分数线 第1篇

1
2025-09-20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精选17篇)北京高考阅卷:高考零分作文已经出现 第1篇北京高考阅卷教师:网上零分作文都是假的图为...

1
2025-09-20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精选8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第1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点评...

1
2025-09-19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精选5篇)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 第1篇2018年高考作文题材料预测及优秀文章空谈与实干阅读下面的材...

1
2025-09-19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精选10篇)祝自己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 第1篇祝朋友高考加油的句子1、靠着你的勤奋,就会站在那成功的金顶,傲然...

1
2025-09-19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精选11篇)四步法打造高分高考英语作文 第1篇了解常见设错点短文改错的做题要求中明确说明该题中的每处错误...

1
2025-09-19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精选6篇)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第1篇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