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的uml实验报告(精选4篇)
atm的uml实验报告 第1篇
UML建模报告
(2010 / 2011 学年 第 2学期)
题 目:
基于UML的ATM自动
柜员机系统
专
业:
成员:
指
导
教
师:
基于UML的ATM自动柜员机系统建模报告
一、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1.登陆:客户通过输入正确的登陆密码即可登陆ATM。
2.取款:允许客户取出自己账户中的现金。3.客户存款:允许客户把现金存入自己账户。4客户查询余额:允许客户查询自己的账户余额。
5客户转账:允许客户将自己账户中的金额转移至另一账户。6客户更改密码:允许客户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2)系统操作要求:
1.要求用户每次取款数额为50的整数倍;
2.要求用户一次取款数额不得大于1000元; 3.要求用户一天取款数额不得超过5000元; 4.要求用户每次取款数额不得大于账户余额; 5.要求用户设置的登录密码为6位。
(3)系统性能要求:
1.要求反应时间不得大于10秒钟; 2. 系统设计目标:
ATM自动取款机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操作简单,可以很方便为用户提供取款、转账/汇款、查询账户余额等服务。
(4)实现手段:
使用ASP.NET进行界面设计,建立一个数据库保存客户的账户信息,使用C#语言功能函数并对数据库中的账户信息进行操作。
二、总体设计
本系统总共分为登陆、查询、存款、取款、转账、修改密码等6个功能模块。
1.登录模块:登陆模块使用字符匹配算法,要求用户在输入账号之后输入登陆密码,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登陆自己的账户。否则提示密码错误。
2.查询模块: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就可登陆自己的账户并接受服务。查询功能允许用户查得自己账户上的余额信息。
3.存款模块:允许客户向自己的账户中存入现金。
4.取款模块:允许客户从账户中取走现金,要求取出的金额不能大于所剩余款,否则提示余额不足。
5.转账模块:允许客户将自己账户中的金额转移至另一账户。要求所转的金额不能多于所剩余款,否则提示余额不足。
6.修改密码模块:允许用户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密码仍然是6位数的,修改之后,下次登陆就应该用新密码。
三、详细设计 用例图:
类图:
客户取钱的协作图:
其他功能的协作图与此类似。
账目类的状态图:
ATM系统的部署图:
四、测试报告 我们在客户数据库中建立四个账户,如下:
其中四个属性分别是客户名、账号、密码、账户余额。打开网页,进入初始页面:
若选择取回磁卡,显示如下:
1.登录功能测试
我们选择继续以进行测试,单击测试进入如下页面:
若输入不存在的账号,则出现提示:
现在我们输入正确的账号,这里以08060112为例:
单击确认,系统将提示客户输入密码,正确的密码是“123456”,我们输入“333333”以进行测试,系统提示密码错误:
我们输入正确的密码“123456”,单击确认,则进入交易界面:
2.查询功能测试
单击查询,显示如下
与数据库表中的number值比较可得,结果正确。3.取款功能测试
选择返回,回到主菜单,单击取款,系统提示客户输入取款金额:
我们输入300单击确认,显示如下
单击确定回到主菜单,单击查询,显示如下:
余额为700,说明取款成功,取款功能顺利实现。4.转账功能测试
单击返回,回到主菜单,单击转账,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转入账号,我们以转入08060119为例:
单击确认,系统提示转账金额,我们输入300:
单击确认,提示转账成功:
单击确定回到主菜单,这时我们单击查询08060112的余额:
结果正确,我们再通过数据库查询08060119的余额,打开表格,右击,执行,显示如下:
结果也正确,说明转账功能也已顺利实现。5.存款功能测试
单击返回回到主菜单,单击“存款”,我们通过输入数值来模拟放入现金:
单击确认,系统提示操作成功:
单击“确定”回到主菜单,单击查询,显示如下:
结果正确。
6.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单击返回回到主菜单,单击“修改密码”,系统提示如下:
我们将密码修改为“555555”,输入“555555”后,提示操作成功:
单击确定就回到主菜单。这时我们取回磁卡重新登录以测试密码是否已经修改。依旧输入卡号08060112,单击确认,输入旧密码“123456”,提示密码错误:
单击确定,重新输入新密码“555555”,单击确认,则可顺利登录到主菜单
可见,密码已经修改成功,另一方面,我们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右击,执行,显示如下:
可以看到账户08060112的password属性已经变为“555555”,因此,修改密码功能也能顺利实现。至此,ATM系统的六大功能都已通过测试并正确无误。
五、总结
通过这次UML建模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之前我对UML建模一无所知,但现在我已学会了一些UML建模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礼拜,但收获却是很大的。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刚拿到这个题,总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题目到底要我们做什么,心里只是干着急,不知道该干嘛。经过一周的迷茫,我们开始静下心来,分析题目,找参考书,尝试性地进行编程。到第三周,我们终于做出了一个成果并且编译没有错误。之后就是尝试运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转账,修改密码等,但经过我们细心的测试、排查,还是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了纠正。因此,我们的查错改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次实习学会了互相合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许我们单独做很难完成这个程序。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次实习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难忘的经历。我们会以此为基础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以上是我们对UML建模的学习的一点总结,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未来整理好思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UML建模,教会了我很多,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学习来迎接它带来的知识与挑战。
atm的uml实验报告 第2篇
ATM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是银行在银行营业大厅、超市、商业机构、机场、车站、码头和闹市区设置的一种小型机器,利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胶卡上的磁带〔或芯片卡上的芯片〕记录客户的基本户口资料,让客户可以透过机器进行提款、存款、转帐等银行柜台服务。这里介绍使用Rational Rose工具为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进行建模。
5.1需求分析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需求分析简述如下:
(1)客户将银行卡插入读卡器,读卡器识别卡的真伪,并在显示器上提示输入密码。(2)客户通过键盘输入密码,取款机验证密码是否有效。如果密码错误提示错误信息,如果正确,提示客户进行选择操作的业务。
(3)客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进行存款、取款、查询账户、转账、修改密码的操作。(4)在客户选择后显示器进行交互提示和操作确认等信息。(5)操作完毕后,客户可自由选择打印或不打印凭条。
(6)银行职员可进行对ATM自动取款机的硬件维护和添加现金的操作。
5.2系统建模
在系统建模以前,我们首先需要在Rational Rose 2003中创建一个模型。并命名为“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该名称将会在Rational Rose 2003的顶端出现,如下图5-1所示。
图 5-1创建项目系统模型
5.2.1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创建系统用例的第一步是确定系统的参与者。考试成绩管理系统的参与者包含以下三种:
(1)客户(2)银行职员(3)信用系统 三个参与者如图5-2所示。
图5-2 系统参与者
然后,我们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分别画出各个参与者的用例图。
1.客户用例图:客户在本系统中可以进行取款、存款、转账、查询余额、修改密码和还款的相关操作,通过这些活动创建的客户用例图如图5-3所示。
图5-3 客户用例图
图5-4 银行职员用例图
2.银行职员用例图:银行职员在本系统中能够进行硬件维护、修改密码和添加现金的相关操作,通过这些活动创建的银行职员用例图如图5-4所示。
5.2.2创建系统静态模型
从前面的需求分析中,我们可以依据主要的九个类对象:ATM自动提款机、客户、银行职员、信用系统、数据库连接、银行账户、ATM屏幕、ATM键盘和ATM读卡器创建完整的类图如图5-5所示。
图 5-5 系统类图
5.2.3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系统的动态模型可以使用交互作用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来进行描述。
5.2.3.1 创建序列图和协作图
客户取款的活动步骤分为:(1)客户插入银行卡(2)读卡机读取卡号(3)初始化屏幕(4)读卡机打开账户并提示输入密码(5)用户输入密码(6)验证密码(7)屏幕提示选择操作(8)用户选择取款操作(9)银行账户扣除钱款(10)吐钱机提供钱和收据(11)用户取钱并退卡。根据以上步骤创建的序列图和协助图,如下图5-6和图5-7所示。
图5-6 客户取款序列图
图5-7 客户取款协作图
5.2.3.2 创建活动图
我们还可以利用系统的活动图来描述系统的参与者是如何协同工作的。ATM自动取款机系统中,根据用户开立新账户的步骤,我们可以创建活动图如下图5-12所示。
图5-12 系统活动图
图5-13 系统状态图
5.2.3.3 创建状态图
在ATM自动取款机系统中,有明确状态转换的类是银行账户,从账户的打开到账户关闭的过程,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创建后的系统状态图如下图5-13所示。
5.2.4创建系统部署模型
对系统的实现结构进行建模的方式包括两种,即构件图和部署图。ATM自动取款系统的构件图我们通过构件映射到系统的实现类中,说明该构件物理实现的逻辑类,在本系统中,我们可以对银行账户、信用系统、客户、ATM屏幕、ATM取款机、ATM键盘、银行职员、读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别创建对应的构件进行映射。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构件图如图5-14所示。
.图 5-14系统构件图
图5-15 系统部署图
atm的uml实验报告 第3篇
关键词:UML,嵌入式系统,软件建模,ATM系统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用户对软件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描述和建模,它可以描述这个软件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直到实现和测试的全过程,所以它在嵌入式系统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嵌人式系统软件设计中使用UML技术。
1 统一建模语言UML及其集成
1.1 统一建模语言UML
1997年,UML起源于世界对象建模组织所颁布的一个标准,是一种图形化的语言,它支持模型化和系统开发技术。也能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所以UML又称作为建模语言。
1.2 UML的集成
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下列5类图来定义:
第一类是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类是静态图(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使用与类图几乎完全相同的标识。包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第三类是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其中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而活动图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
第四类是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时序图和合作图。前者是对象交互的顺序起强调作用。后者是对象间的上下级关系起强调作用。
第五类是实现图(implementation diagram),包括组件图和配置图。前者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组件之间依赖关系。后者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
2 UML在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1 系统概述
ATM自动取款机,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出纳系统。它主要服务于活期储蓄,是实现客户自我服务的先进电子化设备。因为ATM技术的高安全性和高速度,所以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每天银行都有大量的数据报表要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汇总到数据库中,ATM技术的产生为此过程的安全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2 系统的用例图
用例视图强调从用户的角度看到的或需要的系统功能,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建立用例视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角色的确定;创建用例;创建角色-用例关系图。角色不是系统的一部分,是与系统有交互作用的人或事物。通常情况下这代表了一个系统的使用者或外部通信的目标。用例模型是系统和角色之间的对话,它表现系统提供的功能,即系统给操作者提供什么样的使用操作。在角色和用例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这种类型的关联关系通常涉及到角色和用例之间的通信关联关系。用户、项目管理员、分析人员、开发人员、质量保证工程师和任何对系统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浏览这个框图,了解系统的框图。这个关系图直观的显示了ATM系统使用用例与角色间的交互。客户和银行官员的用例关系图如图1、图2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UML建模语言做了简单介绍,主要叙述了用UML建模语言工具的重要步骤:分为五个视图。随后举了一个UML在实际ATM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用列图。
该模型基本可以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工具实现。由于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思想,因此在实现时能够充分利用软件复用技术,加快了系统的开发进程。
参考文献
[1]Konrad S,Cheng B H C,Campbell L A.Object Analysis Patterns for Embedded Systems[J].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04,30(12):970-992.
[2]Liang Ying.From UseCases to Classes:A Way of Building Object Model with UML[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3(2):651-659.
[3]Schmuller J.The Basic,Cases and Application of UML[M].Trans by Li Hu,Wan Li wei.Beijing:Posts&Telecommunications Press,2002.
[4]Booch G,Rumbaugh J,Jacobson I.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M].Massachusetts:Addision-Wesley-ley,1999.
atm的uml实验报告 第4篇
关键词:UM;系统建模;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The Design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Laboratories on UML
Ma Wei
Changchun engineering college,130012
Abstract:UML is an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language, the standard in system development is widely used. Based on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development needs,describes the system func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modeling process.
Keywords:UML;system modeling;laboratory management
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各高校管理的水平,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实验室管理系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发送报告、管理学习内容、预约实验室课程等功能。本文基于UML作为分析设计描述语言,分析设计了一个实验室管理系统。
一、UML建模机制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缩写)统一建模语言,它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UML作为一种对软件系统进行规约、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语言,它融合Booch方法、OMT方法的核心概念而形成的一个公共的、同意的、有广泛实用性的建模语言。它也是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
二、需求分析
开发者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才能够设计出比较完善的系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客户需求,在设计上就会返工,下面就是经过双方调研后的到的需求說明。
(一)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下又包括了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库还原等个子模块。由于该模块是对整个系统中权限的管理,所以该模块只有超级管理员可以操作,在这里超级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并授予不用级别的管理权限。
(二)教师管理模块:该模块下又包括了实验授课计划表和审批、调串课三个子模块,该模块是教师登录后可管理的模块,所以该模块是对教师组登录后才可见的。教师在实验授课计划表中填写好所做实验的地点、时间、项目、班级、学生数等具体情况,用来为系统的自动排课提供信息,然而只有通过审批的计划表才可以参加排课。
(三)实验室管理功能:包括实验室信息、实验室统计、课程管理、实验室统计、设备管理、公告、日志管理、实验室预约管理七个子模块,辅助实验员与教师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实验任务以及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四)学生管理模块:学生在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实验室开放课程预选,并且可以查看课表。
三、用例视图的建立
用例视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参与者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功能,是参与者所能观察和使用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用例视图通常用例图表示,一个用例图就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它表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进行的一次交互作用,也把参与者与系统中的用例的联系给标识出来,并确定什么样的参与者执行的哪个用例。系统的参与者可以使人,也可以使外部系统或子系统等。以本系统的“实验员”功能为例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
四、系统的静态模型的建立
UML建模分析与设计中静态模型是依据系统结构从静态观点描述系统的视图,它定义系统中的对象和类及类之间的关系和类的内部结构,即类的属性和操作。系统的静态模型主要包括静态视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用例视图(用例图)、实现视图(构件图、配置图)。
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课程管理”用例的类图如图2 所示。
在“课程管理”用力中,有“课程类别(Course)”、“开放课程类(CouserOffering)”、“班级类(Class)”、“学生类(Student)”、“教师类(Teacher)”、“课程表(CourseOfferingform)”等。
五、系统的动态模型的建立
系统的静态模型建立以后,开始进行系统的动态建模。动态模型包括行为视图(状态图、活动图)、交互视图(顺序图、协作图)。顺序图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纵向是时间轴,横向代表协作中独立对象的类元角色。类元角色用生命线表示。当对象存在时,角色用一条虚线表示,当对象的过程处于激活状态时,生命线是一个双道线。消息从一个对象的生命线到另外一个对象生命线的箭头表示。箭头以时间顺序在图中从上到下排列
六、结束语
基于ASP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一个基于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它实现了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这个重要阶段时选择UML进行系统建模,可以让用户更好的参与进来,加强信息的交流,既加快了开发人员对问题的理解,又让设计流程变得清晰化。这说明UML这种系统建模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性,促进了系统的实用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时陪芳,张永胜.基于UML的上考试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