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对比评价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对比评价范文(精选12篇)

对比评价 第1篇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针对企业中每个部门和员工所承担的工作, 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对部门活动和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评价和考核。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大多以国外较为成熟的绩效评价模式为来源和基础, 目前为止, 主要有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法、绩效三棱镜评价法、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等, 每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性, 以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一) 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 (EVA) 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扣除该企业为了产生利润而投资的所有资本成本 (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和和债务资本成本) 后的经济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资本投入总额 (T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WACC) 。

EVA法全面考虑了形成企业利润所需的所有资本成本, 因而能够更准确地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的财富。同时, 采用EVA指标评价财务业绩, 可将股东利益与经营者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经营者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股东利益的某些决策和行为。类似的, EVA法将员工利益与其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联系在一起, 能有效地激励他们从企业角度出发创造更多的价值。

但是EVA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EVA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而资产基数不同形成的规模差异会造成企业或部门间EVA结果的差距, 因此不能充分反映不同规模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的经营绩效差异, 也就是说, EVA只能衡量一个企业在规模未发生明显变化前提下不同时期的经营业绩, 但是不利于不同规模企业或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 EVA法重结果、轻过程, 强调财务评价、忽视非财务评价 , 可能会使经营者为了提高业绩水平而操纵数据、粉饰利润, 易导致短期行为,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 在计算EVA时, 对于哪些应包括在投资基础内、净收益应作哪些调整以及资本成本的确定等, 还存在许多争议。

从上述特点看, EVA法不适用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新成立公司、周期性企业、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等。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很难确定其资产, 如果把贷款总额作为使用资产会高估资本成本, 如果仅考虑权益资本又可能过于低估, 结果都会导致评价扭曲。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业务选择来改变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具有不稳定性, EVA指标较难确定。此外, 新成立的公司在创立初期引入EVA会造成企业利润的较大波动, 不利于新企业的发展。周期性企业利润波动较大, 可能会在不同评价周期内引起EVA数值扭曲。公共服务企业的特殊身份决定其不应仅以盈利为目的, 还负有社会责任, 而EVA过分强调经营结果, 易导致经营者的投机行为, 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 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 (BSC) 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学习与成长"是核心, "内部流程"是基础, "客户"是关键因素, "财务"是最终结果。

BSC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有机结合, 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 对业绩评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能有效限制经营者操纵数据、粉饰利润的短期行为, 实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有效结合,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 BSC也存在部分缺点。首先, 部分定性指标过于抽象, 难以准确量化, 往往受到评价者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 从而导致绩效评价过于主观或相对不准确。其次, 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比较困难。BSC不但要在四个不同层面之间分配权重, 还要在同一层面的不同指标之间分配权重, 权重的分配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 而且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往往很难做到真正的"平衡";此外, BSC主要考虑了股东、客户、员工的利益, 忽视了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般来讲, BSC主要适用于以下企业:一是以较明确清晰的组织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作为导向, 二是具有协商式或民主式领导体制和文化特征, 三是成本管理水平较高。但同时, BSC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管理系统, 其本身实施成本也比较高, 而且对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对于中小型企业未必适用。

(三) 绩效三棱镜评价法

绩效三棱镜评价法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绩效评价模式, 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构面: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三棱镜上底) , 即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哪些? 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 利益相关者的贡献 (三棱镜下底) , 即利益相关者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战略 (三棱镜侧面) , 即企业该制定什么样的战略来满足利益相关者及企业自身的需求? 流程 (三棱镜侧面) , 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流程才能有效地执行战略? 能力 (三棱镜侧面) , 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运作这些流程? 这五个构面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了解其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并据此制定企业战略, 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流程来保证战略的实施, 具备相应的能力来保证流程的运作, 从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 企业必须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获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贡献。

绩效三棱镜法关注了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及其对企业的贡献, 并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 绩效三棱镜以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起点, 以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为终点, 将需求、战略、流程、能力、贡献五大因素紧密联系起来, 环环相扣, 多角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 使绩效评价体系更加严谨。

绩效三棱镜法的缺陷主要包括:首先, 五个层面衍生出的评价指标较多, 加大了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 也难以抓住关键指标;其次, 绩效三棱镜涉及大量的定性指标, 其量化难度较大, 可能影响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再次, 绩效三棱镜关注了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但是忽略了环境的变化, 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权变因素, 故而其适应性较差。

绩效三棱镜是一种全面而复杂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实施难度较大, 主要适用于追求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且其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此外, 实施绩效三棱镜需要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 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经营, 不断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获得其支持, 因此, 绩效三棱镜对于建立了完备信息网络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

(四) 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

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认为, 企业绩效是指企业的社会绩效, 应着重从社会责任和社会敏感性两方面出发, 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自身的社会绩效进行评价, 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社会影响 (社会敏感性) 。

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把企业绩效等同于社会绩效, 并通过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调查来评价企业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 有其独特的优势, 包括: (1) 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社会绩效进行评价, 可使企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社会绩效在同行业中的位置, 有利于企业社会绩效的提高; (2) 采用了定量统计分析方法, 可以对不同企业的社会绩效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和清晰的反映。

该模式的主要缺陷是: (1) 社会责任和社会敏感性的含义较模糊, 很难准确界定两个概念的确切涵义, 以及社会责任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2) 该模式高度重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相对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 而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等的经营, 因此, 在绩效评价中必须充分地考虑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协调好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适用于着重从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来评价绩效优劣的特定企业, 不适用于价值观与承担社会责任相背离的企业, 或者新成立的企业。对于新成立的企业, 其管理水平还较低, 且市场份额不足,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智力投入, 此时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无疑是加重了其成长的负担, 在某种程度上有失公平。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各种绩效评价理论和考评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可以看出, 每种理论和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特定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种绩效评价模式是不存在的。因此, 企业绩效评价应将企业战略、各利益相关者和权变因素系统整合起来。在具体选择绩效评价模式时, 应遵循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 注意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同时还应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重要性, 尽可能将各个关键利益主体的利益考虑在内, 使绩效考核内容更加全面, 同时, 结合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 并突出企业的战略重点。

参考文献

[1]贾生华, 陈宏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一个分析框架和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 2003 (24) .

[2]温素斌, 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会计研究, 2005 (4) .

[3]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 2006 (3) .

[4]刘运国, 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 2007 (9) .

[5]于增彪, 张双才.国企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J].财务与会计, 2007 (12) .

从中印对比客观评价印度社会 第2篇

大约是从2004年起,咔嚓酥就经常看到这种说辞,言必称印度的先进及孟买的发达。说依靠印度政治经济金融制度的先进,赶超中国简直是小菜一碟。仿佛印度的兴盛与中国的崩溃在朝夕之间。言之凿凿,万分恳切。咔嚓酥向来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无奈人微言轻,而且印度的发展确实旺盛蓬勃。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殃及整个世界,印度制度优劣的事实逐渐呈现,咔嚓酥终于能以事实为依据,公正谈论这个问题。

通常褒扬印度批判中国的观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的政治制度;二是开放的金融环境;三是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谈“民主”。“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好不好,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可咔嚓酥遍观西方世界,这种“民主”,没有。别再絮叨“民主”的定义与理论。现在贩卖的各种“民主”概念是西方人给的。我无法想象极度拥护推崇这种“民主”概念的西方社会为何会出现“次贷危机”,为何在“次贷危机”中还会有政府巨资救市而华尔街金融业者却派发“高额奖金”,为何卡梅伦会喊出“民主自由”是“骗人的把戏”,为何美国在中东“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对示威民众采取两套标准,为何美国国税局持枪实弹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没有法律依据,为何美国人民缴纳的个税会直接从政府账户直接转入银行家户头。太多的为什么,谁来解释。其实,卡梅伦着急了,说出了实话。

印度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政体”的典范。印度1950年建国,实行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实际行使职权。议会分两院。上院议员任职六年。下院议员五年举行一次大选。司法独立。有四大主要党派。这是一个标准的“西方民主”式社会,本应该廉洁高效、发展迅速、安康富强。可事实恰恰相反,印度几乎有着世界上最低效的政府,最腐败的社会环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对印度的腐败,国际上曾这样描述:95%的钱被贪掉,剩下的5%,再把项目搞黄。比如说,想搞某个政府项目,国家投资100万,各级官僚先侵占95万,最后剩下5万雇佣项目涉及到的民众捣乱(宣称项目扰民,或者干脆做“钉子户”,项目就得停工),再通过“民主”程序,把项目给搞“黄”,最终政府投资一无所有。

印度普选,声势浩大,耗费巨资,民选出的执政党及政府却要领导一个英国式的文官体系。这种文官又称为“事务官”,不与内阁挂钩,不参与党派争端,只负责实施政府的行文及规定,有助于保持选举体制中的政治稳定。但这种“舶来”体系与印度极其错综复杂的地方权势与部门利益相结合,造就了与中央政府严重脱节的地方或部门权力。最终这些官员会形成一个个个体,而不是政府领导下的统一的执政集团。往往让政令失效,效率低下。有时候为了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就要逐个地方政府、逐个部门跑,甚至要盖百十个章。难怪商人抱怨:搞定了中央,搞不定地方。搞定了议会,搞不定政府。等到全搞定了,又换届了。而要打通这数不清的环节,印度官员很直接,就是伸手要钱。也就是说,你花了不知道多少银子,打通了不知多少环节,事情能不能成,还没法说。因此,很多国际企业集团进入印度投资建厂,往往费尽气力,但收效甚微。这就是悲催的印度政府的效率。所以,到现在,印度也仅仅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多元化腐败”,它催生出了高额的经济运行费用及异常低效的部门政府。

这就是印度“民主政体”的成果。所以,不同的国家,需要不同的“民主”。所以,我们从来不对“民主”担忧,只对“民主”的具体形式担忧。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相比较,中国政府的效率的确高得多。

再谈金融环境。印度的金融环境确实可以让企业拥有一个成本低廉而且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印度市场上充斥着巨额西方资本,融资渠道比较畅通,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国际金融形势足够稳定。这种条件恰恰不可能。

曾几何时,印度股市蓬勃发展,股票指数轻松破万,印度政府得意洋洋,把印度资本市场的繁荣归因于“更开放”。2006年,卢比已经实现现金的自由兑换,印度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制定卢比完全可自由兑换时间表,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尝到了资本甜头的印度政府希望用5年的时间,到2010年底,实现卢比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咔嚓酥记得,当时在国内也产生了关于“资本自由”的大讨论,印度比中国更优越、印度快步赶超中国的呼声也达到一个顶峰。所幸,中国政府仍旧保持了清醒,积极寻求货币政策掌控,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印度贸易部长纳特在达沃斯论坛宣称:“主要依靠投资及内需的印度经济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完全可以‘隔岸观火’。”话音未落,印度经济金融形势突变严峻,贷款增长率狂跌80%,工业生产增速大幅

放缓。凭借经济发展惯性,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在08年冲上万亿元大关。包括印度总理辛格在内的乐观派居然认为金融危机在09年4月就会结束。这种宏观理念让人啼笑皆非。

金融危机期间,印度政府不可谓不努力,应对措施不可谓不密集,但效果确实有限。甚至于美国为了实现其战略意图,竟能威胁印度政府随时发起金融攻击。当前,印度通货膨胀率仍旧居高不下,利率水平不断创出新高。印度经济发展有全面落入“滞涨”的危险。金融市场的这种“自由”与“开放”,不要也罢。

印度的问题在于国家失去了“金融话语权”。当一国的金融市场服务主要依靠外资来实现,当一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必须依赖不断的外来资本进入来维持,当一国的金融力量主要是逐利为第一要务的私有银行体系,如果国际金融形势发生动荡,外资抽离,造成的后果将是致命的。

有很多观点认为,外资抽逃造成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高通胀,正是由于其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国内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无法反应到国际市场,导致效应在国内市场聚集。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严峻的金融形势是国家调控政策失效的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私有化进程过快,外资淤积,国家失去对核心产业、国家命脉的控制能力。这些都是国家调控政策失效,甚至调控效果与调控初衷背道而驰的罪魁祸首。

目前,印度仍然沉降在金融危机的淤坑里,卢比汇率剧烈动荡,国内形势依旧严峻。辛格仍旧坚持快速实现卢比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印度政府仍旧拿着外汇储备穷兵黩武。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调控措施步步紧扣,效果越发呈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及离岸中心建设正得到积极推进。中国政府已经很少主动提及“可自由兑换”,而且,从未对外宣称任何“可自由兑换时间表”。

印度的金融市场已渐渐演化成西方资本市场的傀儡,不对其抱有过高幻想。最后,则是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及有限的经济实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困难。而其中的医疗保障无疑是巨大的亮点,成就显著。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公共医疗体系及私人医疗体系。公共医疗体系就是国人经常说起的印度免费医疗。由于公共医疗体系没有盈利,纯粹依靠政府补贴,所以医护人员流失严重,医疗设备紧缺,医疗水平、卫生环境较为恶劣。但对于印度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现实来说,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私人医疗体系以私营医院作为独立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印度民众根本无力承担。

在全民免费公共医疗的前提下,印度又是医疗私有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印度民众医疗费用的80%由自己负担,严重加重了穷人的负担。而印度的公共医疗体系也成了“小病不用医,大病医不好”的典型。

但无论怎么说,印度的宪法写明自己是“社会主义”,公共免费医疗体系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也足够让国内某些人汗颜。政府应正视医疗体系改革的失败,尽快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幸,我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行动。如果按照政府的社会保障大纲走下去,依靠已经建立并不断发展的医疗设施及水平,中国的医疗保障大有希望。

此外,印度还存在更多、更广泛、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同中国没有可比性,某些热捧印度的言论也就没有提及。比如印度文盲率过高、贫民太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比如印度种姓制度仍旧残留,缺乏民族统一性;比如印度文化没有时间概念,整个社会缺乏时间观念;比如印度科技水平低下,高尖端科技严重依赖西方……

对比评价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我国大学阶段的英语科目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师生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做出更多的努力。一般来讲,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入,学者们积极分析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的优点和缺点,以期科学系统地掌握每一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能够发挥的最大效能,意图有机性地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帮助更多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

一、终结性评价的概述

1.终结性评价的含义。终结性评价又可称之为总结性评价或事后评价,是指考察英语课堂结束后的实际教学后果,对整个教学活动所展开的适当评价。终结性评价并不局限于某一堂课程,一个教学任务模块、一个专项课题单元、一个长周期的学期结束后都能够及时对最终结果展开各种考试和考核测验,即进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参照对象的。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判定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为甄别学生能力和选拔出色者服务。终结性评价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更加重视学习成果,注重知识累积和技能展示。

2.终结性评价的特点。(1)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或英语课程中的某一特定内容的学习后的成果进行全面的判断,通过具体的成绩等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下一步的学生发展提供依据;(2)终结性评价的重点,着眼于学生对大学英语整体内容的掌握,通过一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测量学生达到某个考核周期教学目标的能力高低。评价的频率一般控制在较固定的时间,如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中的两三个时间段;(3)终结性评价的内容,由于终结性评价属于回顾式的评价。一般都会概括整个学习周期的所有内容,进行的考试或测验内容基本囊括了大学英语的所有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1.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是在某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实时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同时也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从而引导课程教学具有规范化的過程。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全过程中展开相应的观察,在跟踪记录下所形成的,目的不在于选拔优秀,分出层次,而在于改进过程中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方法,挖掘学生们的潜质,充分考虑学生的课程学习自信,调节状态主动迎接课程学习的各种挑战。形成性评价以确定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隐藏问题和调整改善方向来获取更大的课程教学效果。

2.形成性评价的特点。(1)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的评价主体不同于其他评价方式,积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来进行相关评价。形成性评价要求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宽松化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多的倾向要求。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建立和推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主动意识增强,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效果,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2)重视过程多于重视结果。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收获,对于结果的情况则参考不多。这有别于终结性评价往往通过期末考试等测验来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方式。形成性评价讲求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认真校正评价过程。(3)呼吁学生的教学实践。形成性评价更加呼吁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以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增进知识积累,提高学科技能。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还能够作为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案的有力参考。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英语语种的语言魅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效果。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对比对照表

四、结语

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对比,能够看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重视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的有益补充,要使大学英语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两种评价类型相结合,积极实践,充分完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提高各种评价方式的信度与效度,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瑶瑶.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应用实践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1):106-107.

原料的挤压效果对比及其节能评价 第4篇

1 挤压粒度对比

各种粉磨系统中,常规破碎的入磨粒度和预粉磨的一次挤压、挤压打散分级回路的循环挤压、未经打散的挤压料饼等几种粒度分布大致见表1。用入磨粒度评价磨机粉磨能力是生产常用的方法。

由表1可见,挤压粒度及其均齐性除原料特性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挤压工艺,预粉磨一次挤压对消除喂料中15mm以上大块物料的作用明显,其挤压粒度分布较宽,10~15mm和<0.08mm颗粒都占一定比例;挤压联合粉磨、混合粉磨、半终粉磨等工艺由打散分级回路构成的循环挤压,粒度相对均齐,几乎全部<5mm,其中<2mm的颗粒可占80%以上;料饼粒度很大部分是高压下粉粒体的集聚结团假象,只有经过打散才具有粒度的真实性。

减小入磨粒度的意义在于粉磨过程减少大颗粒物料施加给球磨机的过大动力消耗,从而以较小的粉磨功获得最大的增产节能效益。入磨粒度与磨机增产效率kd的关系式为:

式中:

D1、D2入磨粒度分别为d1、d2时的磨机产量,t/h;

x粒度效应指数(基克提出:x=0.206、奥列夫斯基提出:x=0.25)。

取最大值x=0.25计算,入磨粒度由通常的D8025mm逐级减小至2mm所产生的增产效率见表2。

由表2看出,随入磨粒度减小,磨机增产效率成0.25次方增大,预粉磨挤压的5~10mm粒度只能比25mm的常规粉磨系统增产26%~50%,挤压至2mm的联合粉磨则最大可增产88%。但就目前的最好生产水平而言,许多厂的生料、水泥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增产效率已远远超过此值,达到100%~150%甚至更高,可见指数x与原料特性、工艺设备性能有关,且随操作管理水平提高而增大。

以某厂Ф2.2m6.5m原普通闭路水泥磨系统改造为带开流高细磨的HFCG100-35挤压联合粉磨的生产标定为例,其改造前后的产量分别为13.5t/h、29.2t/h,增产116%,改造前后的入磨粒度分别为24mm、1.8mm,其指数x计算得:

如果相同条件下增产150%,则x=0.354。显然,建立在过去生产水平之上的指数x (0.206~0.25)对挤压工艺而言显得过低,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减小至同样粒度的增产效应,要比传统工艺和早期的预粉磨工艺大得多。笔者认为,挤压粉磨的高效率不仅得益于粒度的减小,还在于高压挤压下促使原料颗粒产生的微裂缝,这是挤压与传统破碎方式的显著区别。如果说减小粒度能够获得表2所示的最大增产率88%,那么,实际增产116%较之多出的28%则可视为颗粒裂缝对产量的贡献,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其指数x要比传统工艺大,即:挤压的粒度愈好、产生的裂缝愈充分,x值愈大。按目前增产的最好水平推论,指数x可达0.35以上,但增产幅度较低的仅为0.22左右,其x取值范围之宽,对应于工艺设备选型的难度加大、经验性加强。

2 挤压的易磨性对比

挤压原料在高压下颗粒直径急剧变小的同时,颗粒结构也发生破坏,受迫生成更多的微裂缝,使其粒度均齐、结构疏松,更有利于粉磨实现增产节能的最大化,这是入磨原料的理想状态。

原料的挤压效果,以前多重视于粒度分布,对其易磨性变化以及用于生产评价的报道甚少。实际上,挤压前后的易磨性变化与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对评价磨机产量、电耗或增产节能效率,方法更有效,结果更直观。同一原料挤压前后的易磨性实测对比见表3。

由表3可见,原料经过挤压后,易磨性所表示的单位产品粉磨功比挤压前可降低2~8kWh/t,降低幅度普遍在25%~45%之间,实际生产中的挤压粉磨节能也大致趋于这个范围。易磨性的改善程度与各厂的具体条件有关,从原料分析,石灰石及其生料和部分熟料的降低幅度较大,一般可以达到28%~45%以上,最大超过60%。这类原料质地松软,有利于挤压对颗粒内部结构的破坏而产生更多的微裂缝,故易磨性改善明显,粉磨节电显著;而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的铜矿石、矾土矿等原料则相反,挤压使其产生的变化主要以减小颗粒外形尺寸为主,对颗粒内部结构的破坏较弱而限制了裂缝的生成,故而易磨性改变不大,降低率仅为18.5%~23.8%;从挤压工艺分析,循环挤压的原料粉磨功降低幅度高于一次挤压。表3中采用预粉磨工艺的2组熟料降低率仅为13.8%和22.8%,而其余采用挤压回路的半终粉磨、混合粉磨、联合粉磨等工艺则达24.9%~45.9%。目前广泛运用的几种挤压工艺的基本区别是,采用辊压机与打散分级机或选粉机组成回路的挤压系统,挤压粒度都控制为<3mm,大于这个粒径的颗粒被返回再次挤压,因而挤压充分,粒度均齐,颗粒的裂缝生成和扩展效果好,使粉磨更容易;而早期的预粉磨是一次完成挤压,由于边缘效应或侧挡板磨损所致的大颗粒溢出,难免存在漏压或挤压欠佳的现象,因而易磨性改善幅度较小。原料挤压前后的不同易磨性差距,用直方图显示见图1。

挤压前后的易磨性变化,既反映原料的物理特性,也反映挤压的工艺特性,两者相互制约并最终决定易磨性差率的大小。因此,挤压后的原料易磨性是工艺设备选型的直接依据,而相对于挤压前的差率,通过引入其生产工艺进行修正,即相当于生产实际节电能力,用作评价和预测挤压粉磨效率具有直接效果。

按邦德方法和笔者经验,不同磨机配置的挤压工艺实际节电效率与试验的易磨性差率大致具有如下关系:

普通闭路磨挤压系统或开流高细磨挤压系统:实际节电效率=易磨性差率;

普通开流磨挤压系统:实际节电效率=易磨性差率/1.3;

闭路高细筛分磨挤压系统:实际节电效率=易磨性差率 (1.2~1.3) 。

以表3熟料易磨性挤压前为21.46 kWh/t,挤压后为14.26kWh/t,易磨性差率33.6%为例,其采用开流高细磨的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实际生产节电32%,与试验的易磨性差率接近。但假设该系统为普通开流磨的挤压联合粉磨,则生产节电只为33.6%/1.3=25.8%,而若为高细磨闭路挤压粉磨系统,节电效率则视选粉机性能在33.6% (1.2~1.3) =40.3%~43.7%之间。

3 结束语

原料的最佳挤压效果正如资料[1]指出:1)入磨粒度绝大部分<3mm,且含大量<0.9mm的细粉;2)原料颗粒产生微裂纹较多,结构疏松,易磨性好;3)节省钢材消耗和电能消耗;4)入磨粒度均齐、稳定,不会给调整磨机仓位、减小研磨体直径带来矛盾。对照实际生产指标和本文的易磨性改善程度,都表明以带打散分级回路的挤压工艺最能充分地满足上述各点,因而增产节能最显著;预粉磨一次挤压的粒度悬殊,分布较宽,使磨机很难解决欠粉磨与过粉磨的矛盾,故粉磨优势不能完全发挥。用挤压粒度和易磨性来评价不同工艺的效果,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生产指标愈接近甚至高于评价值,表明其生产状况愈好;反之,则应寻求工艺设备及其操作参数的改进,使之趋于一致。

原料的入磨粒度取决于挤压工艺,其评价方法需建立在生产指标或者经验基础之上,如果按经验取值,指数x应依据粉磨工艺设备性能在0.22~0.35之间确定。对于许多易碎难磨的物料,其减小粒度产生的增产节能效应也将会被削弱,仅仅从粒度上还不能与产量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挤压产生的增产节能效应,既与原料自身的粉磨特性有关,也取决于工艺的挤压效果,即粒度的均齐性、颗粒结构的破坏程度以及产生的微裂缝大小,这与易磨性的影响特征相一致。因此,不同挤压工艺的增产节能差距,实际是物料挤压前后的易磨性差距,用易磨性计算评价生产,虽然试验过程比较繁琐,对颗粒微裂缝的产生也有待准确描述,但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国内有关立磨、辊压机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多采用这种方法。

参考文献

对比评价 第5篇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对车辙试验中的动稳定度DS、相对变形(δ车辙)及APA试验中的相对变形(δAPA)等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δAPA与δ车辙相比,高温中绝对变形相比:对粗型级配混合料而言,两个指标的平行性较差,对细型级配而言,平行性较理想,此时两者可换算.δ车辙与DS相比:用相对变形或动稳定度来评价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都是可以的,但就两者与空隙率相关性角度来说,动稳定度评价指标要比车辙深度要更好些.

作 者:邱颖峰 许志鸿 QIU Ying-feng XU Zhi-hong 作者单位:邱颖峰,QIU Ying-feng(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

许志鸿,XU Zhi-hong(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对比评价 第6篇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茚达特罗对比于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茚达特罗(试验组)对比噻托溴铵(对照组)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7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MD=O.01,95%CI(0.(0.00,0.03),P=0.10];当去掉只包含重度COPD患者的一项研究后,试验组的FEVi显著高于对照组[MD=0.02,95%CI(0.01,0.04),P=0.005]。试验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MD=-1.35,95%CI(-2.18,-0.51),P=0.002]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2.07,95%CI(1.34,3.20),P<0.001]。

[结论]茚达特罗治疗COPD在有效性方面优于噻托溴铵,但更易引起咳嗽。受纳入的文献量和样本量限制,研究结论的实际可信度尚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茚达特罗;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eta分析;疗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4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WTO和流行病学数据,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20年COPD将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支气管舒张药是控制COPD症状的重要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能药。茚达特罗(Indacaterol)是一种新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快速起效,发挥长达24小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每日仅需吸入1次便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噻托溴铵(Tiotropium)是一种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通过与胆碱能受体结合,能发挥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以每日用药一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茚达特罗与噻托溴铵比较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RCT;(2)研究对象为诊断为COPD的患者,不考虑年龄与性别;(3)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用茚达特罗,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均采用吸入方式给药。(4)结局指标主要指标:①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次要指标:②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③不良反应发生率。

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文献和综述文献;(2)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3)非中文或英文文献。

1.2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CNKI和万方数据库,均以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15年12月止为检索时限。英文检索词为:“indacaterol”、“Tiotropium”、“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RCT”;中文检索词为:“茚达特罗”、“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随机对照试验”。

1.3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将重复发表的文献和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剔除;对不能确定的文献阅读全文后进一步确定是否保留。由两位研究者使用预先制定好的提取表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对文献的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交叉核对方式,如遇分歧则通过讨论解决。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质量评价标准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采用95%可信区间(CI)进行区间估计。对纳入研究的异质性检验采用2检验,若纳入的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0,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需要对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将异质性大的研究去掉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无法用固定效应模型,可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2结果

2.1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537篇,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的题目、摘要、全文进行仔细阅读后,排除非随机对照试验,重复研究、综述等,最终纳入7项RCT,合计7487例患者。纳入各研究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7项研究均为平行设计的对照试验,均自称为“随机”,但只有4项研究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5项研究采用双盲,7项研究均采用分配隐藏。所有纳入的RCT均不存在失访病例和选择性报道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FEV1

FEV1定义为给药后23h10min和23h45min后两次测量的均值。6项研究报道了FEV1,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4,I2=3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FEV1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03),P=0.10]。但当去掉只包含重度COPD患者的研究Decramer(2013)后,剩余的5项研均包含中度与重度患者,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58,I2=O%),试验组患者的FEVl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2,95%CI(0.01,0.04),P=0.005],结果详见图1。结果表明,茚达特罗对COPD中重度患者的FEV1的改善显著优于噻托溴铵。

2.3.2 SGRQ评分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慢性气流受限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包括疾病、症状活动能力3部分问题,其问卷总分波动在O(没有影响)~100(极度影响)之间。4项研究报道了SGRQ评分,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38,I2=5%),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35,95%CI(-2.18,-0.51),P=0.002],详见图2。表明相比于噻托溴铵,茚达特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3.3不艮反应

纳入的7项研究均报道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噻托溴铵,茚达特罗组咳嗽[RR=1.48,95%CI(1.24,1.76),P<0.001]的发生率较高,但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各项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结果详见表2。

2.3.4发表偏倚分析

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绘制倒漏斗图(以FEV1为指标),结果见图3。结果显示,倒漏斗图明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发表。

3讨论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7项RCT,合计7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茚达特罗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噻托溴铵组,但差异不显著[MD=0.01,95%CI(0,0.03),P=0.10]。进行敏感性分析,去掉只包含重度COPD患者的研究Decramer(2013)后,此时剩余的5项研究中、重度COPD患者皆有,试验组的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MD=0.02,95%CI(0.01,0.04),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此,我们认为茚达特罗可能在中度COPD患者中改善肺功能的效果优于其在重度COPD患者中的疗效。在次要结局指标中,茚达特罗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MD=-1.35,95%CI(-2.18,-0.51),P=0.002]显著低于噻托溴铵组,表明其有着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茚达特罗和噻托溴铵的不良反应有咳嗽、COPD加重、鼻咽炎、头痛、肺炎等。两组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茚达特罗组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噻托溴铵组[RR=2.07,95%CI(1.34,3.20),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包括:(1)偏倚风险:可能会因漏掉未发表的阴性结果的研究而存在发表偏倚。(2)干预措施:纳入试验的实施时间范围从2周到52周不等,有些合并研究中的用药疗程不同,可能造成各研究间的临床异质性。

在对比中感受体育新课程教学评价 第7篇

一、对比评价的目的

以往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 注重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学习的情感重视不够, 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 却淡化了甄别与选拔功能, 而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的功能。即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不只是评价学生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关注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过程、方法及其应用, 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体育长处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 增强自信心, 培养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以便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 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二、对比评价的内容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过于单一, 只评价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体能素质的高低, 而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合作交往能力, 造成教师只重学生的运动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伤害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使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厌烦,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伤害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评价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体能素质, 还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 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这有利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 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以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多方面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潜能,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成功快乐,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比评价的标准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以国家颁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课考核评分标准》, 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绝对性评价。这种绝对性评价过于死板、封闭, 只能让身体素质好和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 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就很难在学习中得到成功, 甚至一次也达不到。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标准, 则采用绝对性标准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评定时, 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考核学生体育运动成绩时, 除把学生课堂考核的运动成绩作为一个绝对性的标准外, 还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 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标准, 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 采用这种评价标准, 既可以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成功, 又可以让身体素质较好或差的学生,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积极的练习也得到成功。从而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 实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对比评价的方法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评价时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 只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 运动成绩高则体育成绩好, 而且是一次成绩定终身。这极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身体素质强和较强的学生, 由于能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 更加喜爱体育课;身体素质一般和差的学生, 则因不能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 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厌烦情绪, 甚至不愿上体育课的两极分化现象。

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则变为不仅注重结果性评价, 而且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采用的是质性评价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在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中, 采用语言评价 (你真行!你真棒!) 、实物评价 (发红旗、戴红花、争五星) 、情感评价 (你真勇敢!你真坚强!你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和技能评价 (运动技能成绩) 等多种评价方式。把各种评价方式所取得的成绩, 按一定比例加以结合, 最后给学生一个综合的体育课堂学习成绩,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关注个体差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质性评价方法能全面、真实、深入、发展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优点, 有利于对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喜悦与快感, 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评价方法的改变, 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的评价, 创新型的评价要有一个全新的氛围。面对新课程, 面对新课标, 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 以勇往直前的精神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去。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 整个社会都要为学生发展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激励评价, 关注发展, 走向成熟, 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几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第8篇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进入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 物质逐渐 增多,地下水污 染问题趋 于突出。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和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选取合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成为关键。

目前,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方法众多,概括起来有:单指标分析法[1],综合指数法[2,3](如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4,5],灰色聚类法[6],灰色关联度法[7],人工神经网络[8],遗传算法[9],多元回归 模型[10],主成分分 析法[11],集对分析法[12],物元可拓法[13]等。上述方法在不同地区的水质评价中均有着应用,但在同一地区不同评价方法获得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程继雄等[14]运用单因 子指数法、内梅罗指 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夏县5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进行了评价,得出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偏于悲观,模糊综合评价法偏于乐观,内梅罗指数法适中;又如张新钰等[15]运用单因子评价法、F值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市2009年丰水期14例水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指标评价方法虽简单、明了,但不能有效反映水质的整体状况;F值评分法可以较合理的反映水质状况,但由于其突出最大污染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高估水质污染程度;模糊综合评判法充分考虑了水质分级界线的过渡性,比F值评分法更精确。因此,了解和掌握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及其适用条件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非常重要。本研究以“西南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水质数据为基础,从评价结果的过渡性、优劣性、相关性以及不同水质监测井间的差异性,来对比分析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间的差异,以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1.1 内梅罗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兼顾了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能够综合反映各项指标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目前国内外进行地下水水质综 合评价最 常用的方 法之一[16],其计算公 式如下:

式中:Fi为污染物i的单组分评分值,分为Ⅰ、Ⅱ、Ⅲ、Ⅳ、Ⅴ 五级,对应的单组分评分值分别为0、1、3、6、10;F珚为各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F为内梅罗综合指数,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级,对应的综合污染指数区间分别为:F≤0.8、0.8<F≤2.5、2.5<F≤4.25、4.25<F≤7.2、F>7.2。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方法,能够综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该评价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模糊关系矩阵。在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确立隶属度函数[17],通过隶属 度函数求 出各指标 对于各级别地下水质量的隶属度,从而构建一个评价标准等级级数m与评价指标个数n的模糊关系矩阵R。本文采用降半 梯形分布隶属函数来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具体公式见表文献[17]。

(2)构造模糊权重矩阵。在综合评价中,考虑到各单项指标高低差别,评价指标对环境污染及人身健康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总体污染中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多因子共同影响环境时,应能反映出因子之 间的协同、拮抗作用,求取权重wi的方法可采用污染物浓度超标加权法[式(4)、式(5)],其中Ci为评价指标的实测浓度值;Si为评价指标的水质标准超标限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1×n的模糊权重矩阵A[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A的表达式(6)]。

(3)模糊综合评价。对第一步中的R和第二步中的A进行复合运算,得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式(7)],按照最大 隶属度原则,以B中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类别为综合评价结果。

1.3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Iysis)又称主分量分析法或降维分析法,其在处理多指标数据时,能够通过统计分析,从原有信息中提取少数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性指标而保持原指标体系主要信息不变[18,19]。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时通常需经历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原始指标数据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式(8)~(10)]其中n代表水样个数,p代表指标项数。然后通过式(11)、(12)求指标数 据的相关矩阵R,式中i=1,2…,n;j=1,2…,p;k= j=1,2…,p;rjk为指标j与指标k的相关系数。在此基础 上,通过特征方程式和式(13)求相关矩阵R的p个特征根Kg(g=1,2,…,p)及每个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Lg。接着通过式(14)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Fg,其中F1称为第一主成分,F2称为第二主成分,…,Fp称为第p主成分。由方差贡 献率决定确定主成分个数k。最后通过式(14)、(15)对k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F即为最终评价值。

2 实例研究

以“中国西南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为基础,选取娄底市2013年地下水丰水期19眼监测井的水质监测结果。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水样中各指标超标情况和当地水环境特点,选取SO2-(A1)、Cl-(A2)、F-(A3)、NO3-(A4)、NO2-(A5)、Al3+(A6)、Mn6+(A7)、化学耗氧量(A8)、总硬度(A9)、溶解性总固体(A10)等超标或监测结果较大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地下 水质量标 准 (GB/T14848-2007报批稿)作为评价标准(表1),表2是19眼水质监测井各评价指标实测值。三种方法评价结果见图1和图2。

mg/L

mg/L

2.1 评价结果

由图1可以看出: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的折线总体处于最下端,主成分分析法的折线总体处于最上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折线处于两者之间。由图2可以看出: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的水质评价结果介于Ⅱ~Ⅴ之间,缺失I类水,其中 Ⅱ ~ Ⅲ类水质监测井合计13个,占总采样点的69%,Ⅳ~Ⅴ类水质监测井合计6个,占总采样点的31%;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的水质评价结果介于Ⅰ~Ⅴ之间,每种类型水均有,其中 Ⅰ ~ Ⅲ 类水质监测井有9个,占总采样点48%,Ⅳ~Ⅴ类水质监测井达10个,占总采样点的52%;内梅罗指数法所得的水质评价结果结果中缺失 Ⅲ 类水,Ⅰ ~ Ⅱ 类水质监 测井10个,占总采样 点的52%,Ⅳ~Ⅴ类水质监测井9个,占总采样点的48%。

2.2 分析与讨论

2.2.1 评价结果整体对比分析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三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9眼水质监测井水质状况,说明均可用于水质评价。从评价结果的过渡性来看,三种评价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过渡性最好,Ⅰ~Ⅴ类水均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次之,分别缺失I类水和 Ⅲ 类水。从评价结 果的优劣 来看,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以Ⅱ~Ⅲ类水为主,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以Ⅳ~Ⅴ类水为主,内梅罗指数法评价以 Ⅱ、Ⅳ 类水为主。综合来看,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的水质评价结果偏于悲观,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似,均以相对优质水为主,但Ⅳ类水在内梅罗指数法中也占了不小比例。评价结果出现上述过渡性和优劣性的可能原因是:1内梅罗指数法既突出了污染最重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也兼顾了一般因子对评价结果的贡献,但未突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偏于乐观;模糊综合评价 法考虑了 各因子本 身危害性 及之间协同、拮抗作用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相对适中;主成分分析法仅考虑部分主要污染因子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忽略了次要因子对评价结果的贡献,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偏于悲观;2选取的水质监测井和评价指标相对较少,可能是导致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中缺少I类水点和 Ⅲ 类水点的一个重要因素。

2.2.2 评价结果在各个点的对比分析

由图1可知,在19眼水质监测井中,没有出现三种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一致的点,但在部分水质监测井出现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一致。如在1号、9号、15号、18号水质监测井上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在2号、13号、16号、17号、19号水质监测井 上模糊综 合评价法 和内梅罗 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在3号、7号、8号水质监测井上模糊主成分分析法和内梅 罗指数法 评价结果 一致,在4号、5号、6号、10号、11号、12号、14号水质监测井上三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不一致。说明随着评价方 法的不同,评价结果 也发生着 变化。由表1和表2可知,1号点10项指标中有1项(NO-33)达到了Ⅴ类水标准,有2项(NO2-、总硬度)达到Ⅳ类标准,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在该水质监测井的评价结果为Ⅰ类,这明显与单指标不符;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该水质监测井的评价结果均为Ⅴ类,与单指标吻合较好。与1号情况类似的还有5号、9号、10号、11号、12号5个点。14号水质监测井10项指标中有9项未超过 Ⅱ 类水标准,另一项指标(总硬度)刚达Ⅲ类水标准。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内梅罗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该点评价结果分别为Ⅳ类和Ⅲ类,这与单指标明显不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 Ⅱ 类,与单指标吻合较好。评价结果与14号相似还有2号、3号、4号、8号、14号、16号水质监测井。又由图1可知,19眼水质监测井中,主成分分析法在5号、7号、13号、17号、19号水质监测井上的评价结果较另两种方法过于乐观,而在2号、4号、5号、10号、11号、16号水质监测井上的评价结果较另两种方法过于悲观,这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波动较大,没有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综合可知,内梅罗指数法能够揭示区域各点水质的总体特征,但评价结果较单指标评价结果过于乐观;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指标评价 结果吻合 较好,能够客观 地反映水 质状况;而主成分分析法在各点评价结果波动较大,不能有效揭示区域水质的变化趋势。

2.2.3 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不同因子之间相关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不同评价方法间 相关性显 著,说明之间 具有共性 或相似特性[23,38]。各评价方法之间的 相关性分 析由软件SPSS19.0完成,其精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 表示。Pearson相关系数 分为|≥0~≤0.3|、|>0.3~≤0.5|、|>0.5~≤0.8|、|>0.8~≤1.0|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的相关程度分别为微相关、实相关、显著相关和高度相关。对19眼水质监测井三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表3),模糊综合评价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关系数(0.244)要大于其与内梅罗指数法的相关系数(0.098),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之间的密切程度要优于其与内梅罗指数法。从相关程度来看,三种评价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属微相关级别,说明三者之间密切程度不高,各自具有一定独立性,导致在不同水质监测井出现较大的偏差,这与图1反映的情况相符(图1显示3种评价方法在7号、9号、13号、15号、16号水质监测井出较高的一致性,而在其他水质监测井上差别较大)。

3 结 论

(1)通过将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某市”丰水期地下水水质评价,得出3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9眼水质监测井水质状况,说明3种方法均可用于水质评价。

(2)在本次评价中,得出不同评价方法在同一水质监测井得出的结果往往不一样。总体来看,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结果过渡性最好,但偏于悲观,在各水质监测井评价结果波动较大,不能有效揭示各水质监测井水质的变化趋势;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过渡性较差,但与单指标评价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客观地反映各水质监测井水质状况;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的过渡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似,但评价结果与单指标吻合程度不如模糊综合评价法。

(3)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来看,三种评价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属微相关级别,说明三者之间密切程度不高,各自具有一定独立性,这与三种方法在部分水质监测井出现不同评价结果的结论吻合。

(4)由于本次选取的水样数据有限,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进一步开展大数据多指标条件下的水质评价对比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

摘要:对常用的三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即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评价步骤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将它们应用于娄底市丰水期地下水水质评价。从评价结果的过渡性、优劣性、相关性以及各水质监测井间的差异性,来对比分析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结果过渡性最好,但偏于悲观,在各点评价结果波动较大,不能有效揭示各水质监测井水质的变化趋势;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过渡性较差,但与单指标评价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客观地反映各点水质状况;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的过渡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似,但评价结果与单指标吻合程度不如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可为娄底市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对比评价 第9篇

关键词: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营运资本管理概述

“营运资本”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广义营运资本的意义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 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也称净营运资本。但从财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单纯的研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绝对值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因此,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将营运资本的概念界定为净营运资本, 即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营运资本是企业总资本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其运转和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科学而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保证企业长期规划中的现金流量准里实现, 进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国美、苏宁具体营运指标的对比分析

(一) 营运资本结构分析

1. 国美与苏宁流动资产对比

构成流动资产的项目有很多, 通常主要以现金资产, 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报显示, 国美和苏宁2006-2010年流动资产总额中, 货币资金比重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国美的应收账款比重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程度, 苏宁是国美的数倍。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这两个指标实际反映零售商对资金占用的能力。从国美和苏宁历年两项指标表现看, 这表明两家公司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现象较为突出。其次, 存货比重是国美比较稳定, 而苏宁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资本政策逐渐向风险性发展。

2. 国美与苏宁流动负债对比

年报显示, 国美和苏宁的债务主要是流动负债, 几乎没有长期负债。而在流动负债中, 又以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为主。国美与苏宁主要是占据供应商的资金。对比国内外零售商的债务结构和债务比例, 国外零售商债务结构则较为合理, 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表现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结构比例较为均衡, 短期借款比重相对较低, 而长期借款比重相对较高。苏宁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 应付账款占流动负债比重均比国美同年高10个百分点左右, 而苏宁的短期借款占流动负债比重总体比国美略低。

(二) 营运资本周转分析

1. 国美与苏宁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国美电器的收账速度总体比苏宁占优势, 但经济危机后两者都呈下降趋势, 而且国美下降幅度剧烈。

2. 国美与苏宁流动资产周转率对比

从苏宁国美两大公司历年的年报统计数据中可以整理出, 两家公司的资产周转率总趋势都处于下降状态, 两家公司未来需要做的还非常多。资产周转率是由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复合运动的结果, 我们进一步细化。苏宁电器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这同苏宁近几年自有物业大幅增加, 而且物业价格也有所提升有关, 所以下降趋势是必然的。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情况也让我们看出, 苏宁还需要努力。国美电器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苏宁相对稳定一些, 但也更低一些, 说明国美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方面不如苏宁。而国美09年的资产周转率下降, 是营收大幅下降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方面同苏宁差距不大。

四、对比结果的评价以及改进建议

从以上对于营运资本结构和周转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出, 国美的资产周转率相对于苏宁较慢, 这可能与国美“外延式”的扩展方式有关。国美短期内大规模的扩张势必造成营业收入增长赶不上资产增长, 所以表现为资产周转减缓且较低。因此国美公司更应该加强应收账款, 存货等资产的管理, 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其次, 国美应该改变存货政策, 变换存货管理制度, 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国美对于存货并未制定基于存货性质区分的账龄分析的计提准备的政策。而苏宁对于营运资本的管理施行不到位, 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苏宁需要改进的方面。首先,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最大限度发挥赊销作用、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和成本, 寻找赊销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至关重要。企业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其次, 苏宁要注重与生产商进行必要的沟通, 充分利用商业信用提供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加强应付账款的管理, 从而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总的来说, 苏宁提高营运资本周转率可以达到提高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目的, 满足苏宁扩张发展的需要。总之, 国美和苏宁两大企业, 通过几乎相同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间, 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家用电器新型连锁零售商的明星。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唯有提高自身竞争力, 才能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 保持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军, 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以国美与百思买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2]张芮娟, 姜曼丽.关于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第18期59页

[3]李云飞.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 《科技资讯》, 2008年第三十期.

[4]吴红光.国美、苏宁“类金融”生存[J], 《销售与市场》, 2006第三期.

[5]张善英, 郭威.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与企业赢利能力分析[J].以国美电器为例, 《经济师》2009年第10期.

[6]闫昕.对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的“类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月 (上旬刊)

对比评价 第10篇

一、内部收益率概述

企业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属于折现率, 其主要为项目处于计算时期时, 将各年的净现值进行相加, 在满足和为零的条件下的值。实践中, 如果其属于企业较常规的投资项目, 当该项目建设时期的净现金流量值为负时, 则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值应为正。净现金流量值在计算时期内的符号仅会出现一次的更改, 且内部的收益率也具有其唯一性;若投资项目属于非常规的混合项目投资, 比如项目在营运多年之后需扩建, 或是增加相应的设施设备, 则净现金流量处于计算时期时存在多次变化, 结合相应的计算公式, 内部收益率既有可能存在多个为正的实数根[1]。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内部收益率与项目初始的投资收益率并不相同, 其主要作为判断项目能否盈利的指标, 即项目当中含有的的未回收资金所能够获利的能力。

二、不同现金流量表视角下的内部收益率分析

1. 各内部收益率适用范围

通常,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均需通过计算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数据而得。而现金流量表又可区分为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现金流量表和投资各方的流量表, 根据其数据可得出投资各方的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的收益率和本金内部的收益率。具体而言, 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一般可作为建议书和规划阶段时, 政府所委托项目评估当中的重要指标。而项目投资流量现金表可作为分析投资决策时期的重要指标, 以满足相应融资要求。若是累计出的净现金流量值为负, 则投资项目应进行短期的融资。若是某年当中的净现金流量值为负, 则该项目需进行短期的融资。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分析指标, 能够对项目盈利进行较好的放映。但由于杠杆效应对资本的影响, 若是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借款的成本, 则表明权益投资收益存有长期的借款要求。

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主要应用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并作为企业招商引资者在选择战略投资者或企业内部在决策时的主要指标。确定融资需求之后, 还需对融资方案进一步确认, 并结合相应的分析, 对股东权益、借款融资和股东的新增融资等进行估算。而项目资金的现金流量表则用于分析融资决策, 旨在通过其指标, 在拟借款实体的现流量能够满足各类目的和需求的基础上, 判断其是否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此时, 资金的内部收益率可作为分析融资决策的重要指标, 可对投资实体盈利能力进行反映。另外, 投资各方的内部收益率是中外合作企业项目当中用于评价财务的主要指标。而投资各方的现金流量表主要用于分析融资后的工具。如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企业的垃圾发电项目的分析, 政府将部分的股权的收益分配放弃, 旨在让企业进行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此时合作企业的内部收益率将大于政府出资人内部收益率, 有利于各方的优势互补[2]。

2. 项目投资中的所得税问题

对项目资本金的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深度分析, 通常会存在现金的流入项目完全符合, 但其流出项目存在差异的问题。同时, 因为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融资前的分析, 并未将贷款因素纳入考虑, 所以利息支付项目并不存在于现金支出当中。为此, 需意识到利息的抵税应用, 需在现金流量支出项目中增加调整所得税项目, 可进行利润分配表和利润中所得税项目的区分。但需注意到其所产生的所得税前后的净现金流量, 并且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也会存在所得税前、后两项指标。为此, 应在投资实体的分析时将其纳入考虑。在具体的计算当中, 进可直接通过所得税前的净现金流量得出, 无需考虑税后指标, 不但能够提升其计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还保证符合我国的相应税法固定。

三、各指标的数量关系分析

1.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和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的数量关系

项目开发中的财务分析, 对于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和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之间的重要性存在较多的争议。从投资构成的角度出发, 因为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未将账务资金纳入考虑, 建设期并不存在利息项目的分析, 所以项目的总投资项目仅包括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从融资方案的角度出发, 项目建设中所需应用到的全部资金包括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 若是项目资本金与权益资金相等, 则债务资金便等同于银行借贷。结合相应的计算, 可得出若是银行利率小于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在杠杆效应的影响下, 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将小于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反之, 若是银行的利率大于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 则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将大于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3]。

2. 项目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各方内部收益率的数量关系

分析项目资本金的净现金流量和投资各方的净现金流量, 可对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内部的收益率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投资各方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的主要流入项目为实分利润, 而现金流出中的主要项目为实缴费的资本。而资产处置收益的主要指标指的是项目合作收尾时未收回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余值。若开发投资项目仅属于单一的投资方, 则投资方的项目资本金等于实缴资本, 如果不考虑优先股股利的分配、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的盈余公积, 则投资方的各年的实分利润与项目相应年份的可供分配的利润相等。结合对应公式的计算, 并根据资产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项目建设期间的利息和项目建设投资均来自借款本金和项目的资本金, 其还是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形成的原值。

回收主要在运营期完成, 经过摊销费用和折旧费用实现。如果投资项目某年所提取的摊销费用和折旧费用不能够完全偿还当年应还借款本金, 需把当年的净利润同前一年的分配利润累及相加, 用作还款。若忽略资产的残值, 则项目运营期当中摊销费用和折旧费用的累加应等于价款本金和项目资本金之和[4]。另外, 基于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由于资本的内部回收率主要是对项目法人单位税后的回报率进行反映, 而投资方的内部回收率仅对投资者现金回报率进行反映, 投资方的财务内部回收率和资本金的内部回收率间的差额为投资者所属的权益, 如未进行分配的公积金和利润等。为此, 在实际的计算过程当中应注重该方面的问题。

结合上文的分析, 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其一, 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指的是建议书阶段或项目初期规划中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而资本金的内部回收率是分析项目融资决策的重要指标, 且是可行性研究阶段中分析项目盈利能力的首要指标。同时, 投资各方的收益率需在股东同股不同权, 以及存有股权收益分配的前提下, 对投资各方的相对收益水平进行反映;其二, 项目现金流量表主要分析的是的融资前的财务, 可忽略对所得税、所得税率和融资方案等方面的考虑。所以, 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仅需将税前的现金流量作为依据;其三, 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内部的收益率的数值大小和银行的利率无直接的联系;其四, 投资方的内部收益率和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的数值大小和折旧的方式和银行的贷款条件无关, 若拟开发投资的项目属于常规项目, 且折旧方式和贷款条件相同, 则结合现金流量表进行计算, 资本的内部回收率应为投资方内部收益率的1.5倍及其以下, 表明其属于正常的范围之内。根据以上的结论, 开发商在进行项目投资时, 可参考其进行内部收益率的分析比较。

综上所述, 项目投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和实现长远的发展, 需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 可将资本金的内部回收率作为重点财务分析项目, 并对比分析企业所预期的收益率和银行近期的贷款利率, 进而为决策提供经济依据。另外, 企业为实现更远的发展, 还需从财务分析计算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确定好投资各阶段的重要财务分析指标, 实现其科学性和规范性。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 阐述内部收益率的相应内容, 分析不同现金流量表视角下的内部收益率, 以及项目实施各阶段指标间的数量关系, 并总结相应的结论, 以期对促进企业投资收益的提升有所启示。

关键词: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内部收益率,对比

参考文献

[1]陈秀东, 张璐, 吕安琪, 杨穗君.论物流园区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J].物流技术, 2011, 3 (12) :258-259.

[2]吕毅, 赵国杰, 邓娇娇.对财务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的质疑与剖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4) :632-633.

[3]齐勇利, 理明佳, 李虹.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天津经济, 2013, 4 (7) :654-655.

对比评价 第11篇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序列T1WI、T2WI、FLAIR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中发现病变的能力。方法 对26例临床确诊为DAI的脑外伤患者,在外伤后12小时至8天内行MRI常规平扫及SWI扫描,统计患者病灶数量,对比分析各序列在发现病变的能力上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MRI常规平扫以FLAIR发现的病变数最多,为109灶,SWI序列发现病变427灶,SWI发现病变数量明显多于MRI常规扫描。结论 SWI在DAI患者中发现病变的能力远高于MRI平扫,对DA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中国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9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scan sequence T1WI, T2WI, FLAIR and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in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ability. Methods 26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with DAI, 12 hours after the trauma to 8 days, with MRI scan and SWI routine scan, the number of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s in the ability to find lesions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RI scan results to conventional FLAIR lesions found in the largest number of 109 lesions, SWI sequence found lesions 427 lesions, SWI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lesions found in conventional MRI scanning. Conclusion SWI lesion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DAI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ability of MRI scan, the diagnosis of DAI,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great value. 

【Keywords】 diffuse axonal injury;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又称脑白质剪切伤,是由脑灰白质受到剪切力作用后,引起的以脑内轴索广泛水肿、撕裂以及轴索并行小血管破裂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性脑损伤。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多,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外伤也日益增多,DAI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重型颅脑损伤中DAI占28%~42% , 死亡率达42%~62%[1] ,对DAI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和评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MRI应用于颅脑损伤诊断后,特别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的应用提高了DAI的影像学诊断率,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组利用组织磁敏感性不同而成像的技术,SWI对顺磁性血红蛋白代谢产物的显示非常敏感。本文主要对磁共振平扫与SWI在DAI的诊断和评价的对比分析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病例纳入标准: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科进行MRI检查、资料完整的26例临床诊断为DAI的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1~62岁,平均30.6岁,其中车祸伤17例,坠落伤4例,钝器伤3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DAI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明确的脑外伤史,伤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体检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伤后昏迷时间皆大于6 h,且既往无脑损伤史、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或发育障碍、脑出血或脑梗死、枪弹伤等,患者外伤后出现严重的意识和认知障碍,有瞳孔征象但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或存在较为突出的脑干征象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与颅内压升高程度不符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创伤恢复后期出现弥漫性脑萎缩的MRI表现[2、3]。

1.2 MRI检查仪器及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12小时~8天内进行MRI常规检查,并加扫SWI序列,检查采用西门子Avonto 1.5T超导MRI扫描仪,采用头部八通道线圈;所有患者行矢状面T1WI和横断面T1WI(TR=400ms,TE=14ms) 、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 T2WI(TR=3500ms,TE=100ms) 、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扫描(TR=8800,TE=145,TI=750) ,FOV=240mm×240mm,层厚5. 0 mm ,层间距1. 5 mm , 各横轴位MR扫描定位层面相同。SWI 序列参数如下:TR =40ms ,TE =25ms,FA = 15°,层厚2. 0 mm ,FOV = 240 mm ×240 mm,矩阵512×384。

1.3 图像及数据后处理:通过磁共振SWI后处理软件自动得到校正的相位图和磁矩图,经过工作站3DMIP软件对所得磁矩图进行最小密度投影得到MinIP轴位图像,相关参数与常规序列扫描参数相同,即层间距1. 5 mm ,层厚5. 0 mm,以保证病灶观测及测量的一致性。所有病例都进行颅脑CT检查排除钙化灶的存在,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排除小静脉的可能,对于鉴别确实困难的少数病灶,未纳入阳性数中,由两位有多年MRI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观察,包括病灶的数量、形态、部位、分布特点,对两位医师的结论进行平均。

2. 结果:

本组26患者中17例为交通事故治伤,占所有患者的65%,以男性多见,年龄以中青年为主,MRI平扫T1WI检出病灶11处,T2WI检出病灶53处,FLAIR检出病灶109处,SWI检出病灶427处,由此可以看出SWI在病灶的检出能力及敏感性上远高于MRI平扫。

3. 讨论:

1956年Strich通过尸检描述了DAI的病理学改变,1982年由Adams等[4]正式提出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概念;目前对于DAI 的致伤机制已达成共识,认为由于颅内不同组织结构间质量的差异,头部在任何轴向突然发生旋转运动时,各组织运动速度不一致,使彼此之间相对移位产生剪切力,导致轴索断裂和血管损伤。颅内灰白质交界处,胼胝体以及脑干头端是剪切力作用下的易损区域。Parizel 等[5]分析了DAI 的影像学表现,常见病变部位包括:大脑半球灰质白质交界部位和皮层下白质、胼胝体体部和压部、基底节、脑干背外侧部和小脑,本组26例经MRI平扫及SWI检查90%以上病变位于上述部位。通过对本组26例DAI患者的致伤原因分析,发现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伤是致伤的主要原因,上述两类事故中的颅脑外伤患者应高度警惕DAI的存在。

目前DAI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并参考CT、MRI检查结果,CT和MRI虽然不能直接显示所有轴索损伤,但外伤后颅内脑组织的特征性改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方面的支持。MRI由于对软组织分辨力比CT高,同时具有可以三维成像的特点,故能明显提高DAI病灶的检出率,特别对位于中线部位的病灶的显示更比CT优越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6]。在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这与DAI相应的病理变化轴索断裂、水肿、坏死、小血管破裂出血,致T1与T2驰豫时间不同程度延长有关,特别是FLAIR序列比常规T2WI 的敏感性更高,能对细小的、早期的损伤灶显示出高信号[7],本组26例DAI的患者平扫T1WI检出病灶11处,T2WI检出病灶53处,FLAIR检出病灶109处,发现病变数目的能力与报道一致。

SWI通过长的TE,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3D梯度回波伴滤过的相位信息以增加磁矩图的对比和增加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使对磁敏感效应的敏感性最大化。局部磁场的不均匀使处于不同位置的质子的自旋频率不一致,在回波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自旋频率不同的质子间将形成相位差。这样,有不同磁敏感度的组织在SWI相位图上可以被区别出来,得到的相位图首先进行高通滤波校正,校正的相位图经处理产生相位蒙片,再与磁矩图像进行多次加权叠加,并对相邻近层面采用最小强度投影[8],这样得到的图像最大程度显示了失相位区域的负性信号,并且有助于显示扭曲的结构和静脉血管系统的连续性。脑内出血后的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即为顺磁性物质,因而在SWI 图像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可以与临近组织区分开来[9],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灶的特点为病灶小、多发散在分布,而目前CT与MRI常规序列仅能显示较大出血病灶,对小灶性出血及轻微水肿则相当困难,因此给DAI的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也造成了不少漏诊。Tong等[10]研究发现SWI显示的出血灶数量和出血量体积是常规梯度序列的的6. 4倍和2倍,且每个患者的SWI都能发现更多病灶,SWI的成像特点使DAI的影像观察更为清楚可靠,也更为敏感,本组26例SWI发现病变427灶,远较MRI常规平扫序列发现的病变要多,而DAI的病灶数量代表着脑组织的损伤、坏死或胶质增生的程度,病灶数量越多,相应脑组织损伤的范围越大,患者的预后也越差,也有研究显示SWI发现的DAI的病灶数与GCS评分成密切负相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SWI序列较MRI常规平扫能更为敏感的显示DAI患者的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治和对预后的初步判断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SWI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扫描时间相对较长,而DAI患者的身体状况都比较差,患者很难配合检查,还有SWI对磁场不均匀性特别敏感在磁化率差异较大的地方易形成较强的伪影,这些不足通过平面回波序列的使用以及对患者的镇静处理,都可以很好的克服,SWI与其它磁共振功能(DWI、DTI、MRS等)可以相互补充,为DAI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种全新的手段和视角,我们也将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Bennett MO,Brien DP,Phillips JP,et al.Clinicopathologic observations in 10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fatal head injury admitted to a neurosurgical unit[J].Ir MedJ,1995,88:60.

[2] 贺晓生,章翔,易声禹.弥漫性轴索损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58

[3] 江基尧,朱诚主编.现代颅脑损伤学.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15

[4] Adams JH,Graham DI,Murray LS,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dueto nonmissile head injury in human:an analysis of 45 cases.Ann Neurol,1982,12:557

[5] Parizel PM, McGowan JC,Grossman RI,et al.Imaging finding in diffuseaxonal injury after closed head trauma.Eur Radiol,1998,8:96

[6] 夏黎明,向旭,李海军,等.急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表现的对比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885-886.

[7] 雷益,邱德正,朱嘉英,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 表现[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4):221-222.

[8] Haacke E M, Xu Y,Cheng Y C N,et al.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 J ] . Magn ResonMed , 2004 , 52(4) :612-618.

[9] Hermier M,Nighoghossian N.Contribution o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to acute stroke assessment [J].Stroke,2004,35(8) :1989-1994.

对比评价 第12篇

学术期刊是以报道专业学科和行业的各种技术信息为主的文献载体,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科技成果是由学术期刊的传播实现转化的。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学术期刊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任何一种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都是更多、更快地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加强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传播和储存科技知识,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学术期刊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有效传播基础上形成的学术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也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也就失去了交流和评价的意义。高校学术期刊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成果的综合性期刊。为了在出版行业改革的浪潮下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其学术影响力。而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一直是信息计量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青海三所高校的8种主要学术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期刊做出综合的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NKI)及《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的工具,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这三所省内大学的8种主要学术期刊作为统计源,这8种期刊分别是《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医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和《青海农林科技》。

1.2 检索策略

年度限定为2011—2015年,文献检索为文献来源检索,检索词为以上8种学术期刊,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

1.3 纳入标准

发表年在2011—2015年,符合文献来源为以上8种学术期刊的全部论文。

1.4 统计方法

将检索出的所有文献通过导出的方式存入Excel 2007,然后对其进行分类归纳。

2 结果与分析

2.1 期刊基本情况及发文量

发文量常被用作衡量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也往往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1]。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及年度发文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这8种学术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正规刊物,其中双月刊期刊3种,季刊5种。3种双月刊期刊发文最多的是《青海畜牧兽医杂志》载文合计1 259篇,紧随其后的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文1 255篇,发文最少的是《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种季刊期刊中《青海民族研究》发文最多,《青海医学院学报》发文最少。从期均载文量来看8种期刊的排列顺序是《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农林科技》《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及《青海医学院学报》。

2.2 刊载基金论文情况

基金论文是指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献。基金论文的比例,往往被作为期刊评价、评比等指标之一。基金(特别是国家级基金)项目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评审,选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背景和技术手段,以及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相对而言往往较有保障。从这个意义上,基金论文比例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2l。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的基金论文情况如表2所示,各学术期刊的总发文与基金论文情况如图1所示。从表2、图1中可以看出《青海民族研究》所刊载的基金论文所在比例最多,达到49.45%,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论文是基金论文。排在第二位的是《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刊载的基金论文比例为45.61%。《青海农林科技》刊载的基金论文最少,只有9.43%。

(单位:篇)

(单位:篇)

2.3 引文情况

引文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著录,通常附在文章之后或以注释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它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的学术基础,同时也是论文的背景材料,它反映出论文对国内外最新信息吸收和传递速度的快慢。引文分析可反映出期刊的学术水平[3]。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的引文年度分布及篇均引文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篇均引文量的年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8种学术期刊篇均引文量处于前三位的是《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青海医学院学报》,分别是19.11,13.81,10.09。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8种期刊的年度篇均引文量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各期刊越来越注重刊载文章的质量,对引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2.4 下载量

下载量是指某一期刊在一定时期内论文下载的次数。下载频次多,说明该论文被同行浏览和阅读的频次多,通过下载的数量可以反映出期刊被读者关注的程度以及论文的传播情况。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的年度下载量及总下载量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下载量最多的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年内下载210 395次,处于第二位的是《青海民族研究》,下载量是174 859次,下载量最低的是《青海医学院学报》,下载了30 391次。但是从篇均下载量来看,《青海民族研究》处于第一位,篇均下载量是240.19次/篇,其次是《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篇均下载量是188.46次/篇,《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处于第三位。

(单位:篇)

(单位:篇)

2.5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影响因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是指文、理科综合,是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这两者都是按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4]。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年度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2015年还不能评测,故只有2011—2014年。从图3与图4可以看出,无论是复合影响因子还是综合影响因子,无论是那一年《青海民族研究》都处于第一位,《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均处于最后一位,而《青海医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他几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每年都有变化,时升时降。

2.6 h指数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J.E.Hirsch提出评价科学家个人科研成就的h指数:“在一个科学家发表的Np篇论文中,如果有h篇论文的被引次数都大于等于h,而其他(Np-h)篇论文被引频次都小于h,那么此科学家的科研成就的指数值为h”[5]。h指数出现后,被学者引入到对期刊的评价中,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Braun等[6]学者将h指数引入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中,提出可以将其作为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有效计量指标;Braun定义了期刊h指数:如果某种期刊发表的全部论文中有h篇文献,每篇被引用频次至少为h,并且要满足h这个自然数为最大,那么该值即为该期刊的h指数。学术期刊h指数将某种期刊的刊载文献数量指标(发文数量)和文献质量与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进行了有效融合,平衡了某些小型综述类期刊影响力过高的现象[7]。2011—2015年8种学术期刊h指数如表5所示,h指数的排列顺序是《青海民族研究》最大,h指数为9;《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列第二位,h指数为8,《青海农林科技》最低,h指数只有5。

3 结语

载文量是期刊评价最基本的指标,同时,由于期刊的商品属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载文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论文学术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投稿的论文越多,说明市场的需求越大,期刊的载文量一般会相应的增加;在作者投稿需求一定的条件下,某期刊的投稿论文多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期刊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相反,如果载文量增大,但学术质量下降,则说明期刊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术期刊质量第一的宗旨,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因此,采用载文量指标和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基金论文比、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期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期刊自身的变化及和同类期刊的区别。

青海省高校8种学术期刊载文量及期均载文量排在最前列的是《青海畜牧兽医杂志》,但该刊基金论文、引文、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均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因此它的学术影响力在这8种学术期刊中不是排名最前的。而青海民族大学的《青海民族研究》虽然载文量及期均载文量只处于第三的位置,但是该刊基金论文、引文、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均处于第一,这表明该刊在8种学术期刊中影响力最大,期刊及论文的选材也是备受关注。这两种期刊的统计也充分引证了载文量不能直接评价期刊质量。通过6个评定指标的对比,另外几种期刊中《青海农林科技》的学术影响力也是比较低的,5年内它的基金论文只占9.43%,篇均引文量只有3.45篇,而两种影响因子也只略微高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其他几种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交替变化,但是总体来说,它们的学术影响力相当,期刊及论文的质量相比处于较好的水平。

摘要:目的:文章通过对青海三所高校的8种主要学术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期刊做出综合的评价。方法: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NKI)及《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的工具,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这三所省内大学的8种主要学术期刊作为统计源,对其进行载文量、基金论文量、引文量、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期刊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载文量处于第一位的是《青海畜牧兽医杂志》,但该刊基金论文、引文、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评价指标过低,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均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青海民族大学的《青海民族研究》虽然载文量及期均载文量只处于第三的位置,但是该刊基金论文、引文、下载量、影响因子以及h指数等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均处于第一,《青海农林科技》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较低,其他几种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交替变化。结论:通过综合评价发现:8种期刊中青海民族大学的《青海民族研究》学术质量较高,《青海农林科技》和《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则比较低,其他几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相当,期刊及论文的质量相对处于较好的水平。

关键词:青海,高校,期刊

参考文献

[1]黄家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各学科载文、作者和被引统计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1-116.

[2]类策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8.

[3]姚玉萍,李光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基金资助项目论著引文分析[J].现代情报,2004(11):18.

[4]百度百科.影响因子[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vtg Z0—L0x Jiafx Iig TLMr JRKwax77KAzm5w Zy Ky8_WZYT_d C3ej P4Vwqc N6h L_qe_B7—7br Tz GCu Ee TS03e G_.

[5]HIRSC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outp[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CPNAS,2005(46):16569-16572.

[6]BRAUN T,GLANZEL W,SCHUBERT A.A hirsch-typeindex for journals[J].The Scientist,2005(22):8-10.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